第14章 财务报告参考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122
第14章财务报告第⼗四章财务报告第⼀节财务报告概述⼀、财务报告的内容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或表述财务信息的总结性书⾯⽂件。
⼆、财务报告的作⽤三、财务报告披露⽅式(⼀)严格意义财务报告1.财务(基本)报表(符合财政部会计准则的规定)2.财务报表附注(符合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3.审计报告(应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遵守审计准则)4.⾃⼰披露的信息(应经注册会计师审阅并发表意见)(⼆)⼀般意义财务报告1.财务报表——主要提供反映过去的财务信息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财务报表组成为4表+附注: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5)附注2.其他财务报告(主要提供未来的信息,且不限于财务信息)四、财务报告的分类五、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1.报表内容真实可靠2.信息具有相关性3.体现效益⼤于成本原则六、财务报告列报的基本要求(⼀)以持续经营为列报基础(不是绝对的)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按重要性原则进⾏项⽬列报重要性,是指在合理预期下,财务报表某项⽬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项⽬具有重要性。
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从项⽬的性质和⾦额两⽅⾯予以判断,且对各项⽬重要性的判断标准⼀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三)可⽐期间的数据列报1.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上⼀个可⽐会计期间的⽐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2.财务报表的列报项⽬发⽣变更的,应当⾄少对可⽐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额。
(四)财务报表表⾸的列报要求与报告期间1.财务报表⼀般分为表⾸、正表两部分。
第十四章财务报告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一、财务报告的内容★(一)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
(二)其他财务报告其他财务报告的编制不受会计准则的约束,而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供各种相关的信息,如社会责任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
二、财务报表的分类★(一)按财务报表编制期间不同分类按照编报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中期财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半年报,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二)按财务报表编制主体不同分类按照编报主体的不同,财务报表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列报格式★★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
(一)报告式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垂直分列的形式。
(二)账户式采用资产列示在报表左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示在报表的右方,左方和右方两方总额相等。
我国现行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
二、资产负债表的列报方法[参见表14-3]★★★年度资产负债表需要列示“期初余额”栏和“期末余额”栏的对比数据。
期初余额栏根据上年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期末余额栏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具体来说,资产项目根据资产类科目的借方余额填列,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根据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2.根据若干总账科目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要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情形一:长期借款项目的分析填列情形二:应收和预收项目、应付和预付项目的分析填列“应收的贷方是预收”解释如下:赊销时:借:应收账款——B企业 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收回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22000贷:应收账款——B企业 22000借方应收账款——B企业贷方“预收的借方是应收”解释如下:预收款时:借:银行存款 10000贷:预收账款——V企业 10000发货时:借:预收账款——V企业 28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8000借方预收账款——V企业贷方类似的,“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关系。
第十四章财务报告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第三节利润表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第六节财务报表附注第七节中期财务报告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一、财务报告的内容财务报告——总结性书面文件。
二、财务报告的作用——提供信息,有助于决策三、财务报告的披露方式(一)财务报表(主要提供反映过去的财务信息)“四表一注”(二)其他财务报告(主要提供未来的信息,且不限于财务信息)四、财务报告的分类(一)按财务报表不同编报期间分1、年度财务报表2、中期财务报表(月报、季报、半年报)(二)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不同分1、个别财务报表2、合并财务报表五、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一)真实可靠(二)相关性(三)效益大于成本六、财务报告列报的基本要求(一)列报基础为持续经营(二)按重要性原则进行项目列报判断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的性质——项目金额大小(三)可比期间的数据列报(一致性)(四)财务报表表首的列报要求与报告期间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述(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1、概念: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反映。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等情况,从而为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二)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1)资产负债表和其他财务报表,都是对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历史性描述。
(2)资产负债表和其他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都是财务信息(其他财务报表除外)。
(3)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很大可选性,从而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缺乏横向(不同企业间)可比性。
(4)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涉及人为的估计和判断,从而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缺乏真实、可靠性。
(5)不同资产项目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缺乏相关性。
(6)某些资产和负债可能未被确认,从而导致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未必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