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透镜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81
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知识网络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知识网络透镜1、凸透镜:(i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凹透镜:(1)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 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 ' □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集作用; 凹透镀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俾* 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眼晴的结构 I 远视眼和近視眼的形成及轄正I 神奇的“眼睛j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軽【塑i 迸徐透镜成像 凸透镜的J眼睛与视力新正・・•C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2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中考复习一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实验步骤:(1 )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专题7 透镜及其应用易错点易错点1 对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不透彻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与发散,并不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会聚还是发散一般延长入射光线到透镜的另一侧,如图1甲、乙所示,若通过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更靠近主光轴,则为会聚作用;反之,则为发散作用.【例题】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A.a B.b、d C.c D.a、b、c、d【解析】从四束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
;故选:C。
易错点2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易错1、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常用方法是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沿光线方向上下移动凸透镜,直到纸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为止,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光点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部分同学操作常见的错误:0凸透镜没有正对着太阳光;@没有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2、在探究凸透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已点燃)、凸透镜和光屏,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同一高度上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①蜡烛在焦距以内②蜡烛在焦点上;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部分同学在分析上述现象时,容易错误地认为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造成的.易错点2 不能灵活运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同学们要牢记:(1)"1倍焦距分虚实",u=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u2时,成实像;us时,成虚像;u=时,不成像. (2)"2倍焦距分大小",u-2f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u2时,成缩小实像;fku<2时,成放大实像;u=2时,成等大实像.【例题】如果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像,那么物体在凸透镜前15cm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物体在凸透镜前能成倒立放大的像,说明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f<20cm <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cm<f<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