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斑岩体与脉体关系研究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位于新疆东北部,是世界上具有经济价值的重要钼矿矿床之一。
其成矿作用与斑岩体和脉体密切相关,因此对其斑岩体和脉体关系的研究对于钼矿床的成因机制、选区和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主要分布在巴里坤-塔拉哈台环形构造带内,矿体主要产于斑岩体的边缘部位,与侵入斑岩体的脉体密切相关。
矿体呈暗色斑块状,晶体细小呈柿子石状,包括黄铜黄铁矿、绿矾、黄铁矿、方铅矿、石英等成分,伴生矿物为黑云母。
斑岩体主要为辉石-橄榄岩-斜长岩系列的超镁质岩体,主要产于二叠系海相沉积岩系中。
斑岩体呈肠状或杯状结构,显微镜下含有不同程度的鳞片铁铜矿、黄铜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
据现场观测,斑岩体发育较为完整的岩体界面,火山岩脉体主要沿着界面发育。
因此,斑岩体和脉体的关系可归纳为交错型和叠加型两种类型。
交错型斑岩体和脉体关系主要分布在斑岩体的边缘部分,在斑岩体与基底岩系发生接触的位置,脉体以垂直或倾斜的方式交错进入斑岩体中,形成一个复杂的岩石组合。
采用岩石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这种交错型关系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矿化程度随脉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绿矽斑岩体与石英丁斑岩体交错部位绿矾含量较高,而黄铜黄铁矿的含量较低。
叠加型斑岩体和脉体关系则是一种在地质时间上的较为连续的过程,侵入过程不明显。
斑岩体与火山岩脉体在形成时期和成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呈同源性。
火山岩脉体在斑岩体上覆盖形成一层厚薄不均的层状构造,这种结构可以看做是斑岩体和火山岩脉体的叠加。
总的来说,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分大致分为空间交错型和时间叠加型。
斑岩体和脉体的关系是钼矿床成因研究的重点之一,对其关系的深刻理解将有助于更好的找矿和勘探。
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此类钼矿床的研究可以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1. 钼矿床分布范围:巴里坤-塔拉哈台环形构造带内该钼矿床主要分布在巴里坤-塔拉哈台环形构造带内,这一区域主要由二叠系海相沉积岩系构成,其构造位置为显著的变形带,这种特殊的构造背景为该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钼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一、斑岩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周围岩石中,矿化与硅化、钾化关系密切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为主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筒状、巨大透镜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大型至巨大型,品位偏低5、伴生组分:铜、钨、银、铼、铅、锌、钴、硫6、矿床实例:陕西金堆成,吉林大黑山,山西繁峙后峪
二、矽卡岩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围岩接触带,以及外接触带沿层发育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黑钨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3、矿体形状:透镜状、扁豆状、似层状、囊状、筒状、脉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较富5、伴生组分:铜、钨、铅、锌、金、铼、硫6、矿床实例:辽宁杨家杖子,黑龙江五道岭,江苏句容铜山,湖南柿竹园
三、脉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中,倾斜常陡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黑钨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3、矿体形状:脉状、复脉状、扁豆状
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常见,品位中等
5、伴生组分:铜、钨、铅、铼、硫、金、银
6、矿床实例:浙江青田石坪川,安徽太平萌坑、铜牛井,广东五华白石嶂,陕西大石沟
四、沉积型钼矿床1、成矿地质特征:砂岩型分为两种:①钼铜矿床;
②钼铀矿床,黑色页岩型,类似沉积岩型镍矿2、常见金属矿物:辉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钼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
工业上用的钼矿石矿物有:辉钼矿其次有钼华、彩钼铅矿、钼钨钙矿、铁钼华等。
一、斑岩型钼矿
常称细脉侵染型钼矿是钼砂的最重要类型。
钼矿床与中酸性花岗岩类(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等。
在空火箭上和成因上密切相关。
有时钼矿直接产于花岗斑岩先岩体中或赋存在侵入于火山爆发岩筒中的花岗斑岩。
钼最富集的地区构造带中。
如交叉构造、区域断裂及其相关的裂隙破碎带和环状断裂等。
斑岩型钼矿床基本可分为两类:(1)以辉钼矿为主的纯斑岩型钼矿(2)以铜为主,铜钼紧密伴生的铜钼型矿床。
所以斑岩铜矿中的钼往往作为重要的有用组分而回收。
钼精砂矿中的铼可综合利用。
找矿标志:
1、斑岩钼矿或铜钼矿。
具有特色的构造环境和构造部位。
如破碎带,断层交汇部位等,是钼矿富集部位。
2、伴随钼的热液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萤石化等。
3、含钼斑岩体是直接找矿标志。
4、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是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有效标志。
二、矽卡岩型钼矿床
是钼矿床的一个重要工业类型。
钼矿体一般产于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与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中或附近矽卡岩中。
钼矿化受层理、成砂前的断裂及侵入体的形态三种因素控制。
钼矿化作用的多期性,是这类矿床的主要特征。
因此矿体不仅在矽卡岩中存在实际上辉钼矿见于各种沉积岩中。
西卡眼的广泛发育是。
第81卷 第7期2007年7月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V ol.81 N o.7July 2007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3025)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7 05 18;改回日期:2007 06 22;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聂凤军,男,1956年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通讯地址:100037,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6号;电话:010 ********;Em ail:nfjj@ 。
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铼 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聂凤军1),张万益1),杜安道2),江思宏1),刘妍1)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内容提要:为了进一步查明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的形成时间,对主要钼矿体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 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5.5 1.5M a(2 ),其M SWD 值为1.4。
鉴于辉钼矿呈浸染状和团块状分布于斑状花岗岩株中,并且与石英和钾长石呈共生结构关系,可以推测小东沟地区钼矿床和斑状花岗岩株的形成时间均为早白垩纪,属燕山期构造 岩浆活动的产物。
关键词:铼 锇同位素年龄;辉钼矿;成矿时代;斑岩型钼矿床;小东沟;内蒙古小东沟是华北地质勘查总院燕郊综合勘查院(以下简称综合勘查院)和内蒙古兴业集团公司地质人员近两年来在内蒙古中东部发现的一处中型钼矿床。
该矿床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广兴元镇,西北距离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 经棚镇30km,南距赤峰市22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7 42 30 ~117 45 00 ,北纬43 00 15 ~43 04 15 。
该矿床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北坡近主脊部位,属于中高山区,为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同时,也是内蒙古中东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之一。
小东沟钼矿床及外围的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1年至1982年间,原辽宁省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在该区开展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并且提交有相应的文字报告;1980年至1983年间,原治金工业部第一地质勘查公司综合普查大队(综合勘查院前身)与第二地球物理探矿大队合作在该区进行过1:5万普查找矿工作,并且圈定出一大批铜、钼、铅、锌和银异常;1982年至1983年间,综合普查大队对小东沟地区重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进行系统野外地质调查、物化探测量和钻(坑、槽)探工作,先后发现和圈定19条钼矿体;2004年,内蒙古兴业集团公司获取小东沟钼矿化区探矿权后,委托综合勘查院对前人所圈定的钼矿化体进行了系统地质勘查工作,获钼矿石量4153万吨,钼金属量3.3万吨,整个矿床钼含量变化范围为0.037%~0.112%,平均含量为0.09%。
河南省新县东沟钼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摘要】河南省新县东沟钼矿为一中型斑岩型钼矿,其外围已发现多个钼或钼多金属矿点。
本文根据东沟钼矿的赋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阐述了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钼矿与外围铅锌矿之间成因上的联系,提出本区钼矿的成矿母岩为边墙岩体,矿化富集部位为小岩株前缘的周边及顶部,铅锌矿矿质来源主要为于家北沟组地层,其成矿与后期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
同时,由物探成果和钻探资料推测在边墙岩体周边还存在有类似东沟岩体的隐伏含矿小岩体,为该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边墙岩体;电阻率;化探异常;东沟钼矿1 地质背景与矿产东沟钼矿位于大别山中段北东向岩浆断裂构造隆起带中。
该矿系前人 1 : 20万区测时发现,80年代初开展过找矿评价工作,2005年对该矿进行了详查,基本查明和掌握了矿体的赋存状态和成矿规律,认为该矿为斑岩型中型钼矿。
近两年来,随着地质工作深入,在矿区及其外围的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小面积的物探工作。
文章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
东沟钼矿东靠新县岩体,北邻侏罗纪断陷盆地。
属桐柏一大别造山带东段。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大别杂岩、中新元古界浒湾岩组,龟山岩组,第三系及第四系。
其中中新元古界浒湾岩组地层与区域矿产关系密切。
区域内岩浆岩发育,多沿 ne向、ew 向构造轴部及构造交叉部位侵入。
岩浆岩以燕山早期的花岗岩类为主,斑岩型 mo、sn、cu矿化与浅成小岩体有成因联系。
区域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走向以ne向和nw向为主,尤其以ne向断裂最为发育。
钼是本区的优势矿产。
目前已知有汤家坪、千冲大型钼矿床和东沟中型钼矿床及柳湾、鲍冲等一批钼或钼多金属矿点。
成矿时代均为燕山期。
此外还有较多铜、铅、锌多金属矿点及物、化探异常,不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且多数与新县岩体周围的小岩体有成因上的联系。
2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中新元古界浒湾岩组,岩性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变质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等。
我国钼矿资源特征与加工、利用现状分析摘要:钼矿作为重要的工业矿产,一直也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优势矿产,主要应用于钢铁领域和其它合金领域及化工领域。
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对经济具有支撑作用。
我国钼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成矿域、西南部成矿域和西北部成矿域。
包括十三个分布带,即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成矿带、冀北—辽西钼成矿带、胶东—辽东钼成矿带、赣北—浙西成矿带、东南沿海钼成矿带、西南部成矿域、南岭钼矿带、大兴安岭钼成矿带、长江中下游钼成矿带、得尔布干钼成矿带、祁连山钼矿化区、北天山钼矿化区。
我国主要的钼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钼矿床、矽卡岩型钼矿床、脉型钼矿床和沉积型钼矿床。
我国的钼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分布广且相对集中;斑岩型和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类型80%以上;贫矿多富矿少且品位低;具有工业价值的伴生组分多;易采易选;原生钼多,副产钼少。
也是基于以上几点特征,导致我国有些地方因为钼的平均品位低且嵌布均匀,生产成本较高。
而还有些地方受暴利的驱动没有根据特定的钼矿床情况合理有效地开采。
并且没有在矿石的伴生有用组分上开展合理的综合回收利用,同时造成了矿产资源中有用组分的流失。
还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钼矿的选矿方法, 对钼矿选别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想法。
关键字:钼钼矿分布选矿利用钼是一种稀有金属,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现代国防的重要基础材料。
钼的传统应用,如图1。
图 1 钼在不同领域消耗比例钼被誉为工业味精,虽然所占钢铁总量的比例不大,但现代工业的每一个进步几乎都与钼息息相关。
结构钢、不锈钢、工具钢、高速钢、铸铁等钢铁产品是钼的主要应用领域,从国际钼协会提供的资料,钢铁工业中消耗钼占钼总消耗量的80%。
钼具有优良的耐酸和耐其他金属腐蚀的性能,可用于制作真空管、热交换器、重蒸锅、油罐衬里、各种酸碱液容器、储罐等化工设备材料。
同时钼的各种不同的新兴用途也不断地被发掘出来,使钼这一神奇的金属更加绚烂多姿。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机制探讨覃锋;刘建明;曾庆栋;罗照华【摘要】本文选取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区作为研究区,它位于西拉沐伦钼矿带的西南部.对小东沟岩体进行了主微量元素、SHRIMP锆石U-Pb定年等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对岩体中的钾长石和含矿矿物辉钼矿进行了普通铅同位素分析.小东沟岩体具有高硅富钾、REE含量低、Zr含量高、无负铕异常、高ε_(Nd)(t)、低Sr_i等特点,指示岩浆起源于加厚新生下地壳的熔融,同时具有高温、快速熔融、快速析离逃离源区的特点;小东沟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42±2Ma,对应140Ma左右主应力场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的构造体制大转折时期,这个时期大兴安岭处于伸展的构造环境下,底侵作用发育,地幔物质可以添加到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岩浆中;对岩体钾长石和辉钼矿进行的普通铅同位素分析显示前者具有从造山带-地幔过渡的特征,后者则显示有地幔特征,说明成岩、成矿物质来自两个不同的源区,下地壳的岩浆和地幔含矿流体发生了混合.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水-岩浆物理反应的实验结果,本文提出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模式:大兴安岭地区在早白垩世伸展的构造背景下,地幔含矿流体加入受底侵作用加热的下地壳中使之熔融形成岩浆,随后更多的地幔含矿流体进入岩浆房,促使其迅速析离逃逸出源区,二者一起上升侵位.在岩浆温度较高时,地幔舍矿流体和岩浆大致以较稳定的液态不混溶的状态共存;当岩浆和流体侵位到较浅深度时,压力下降,温度降低,晶体增多,流体-岩浆体系变得不稳定,岩浆被流体分割成许多很小的岩浆团.流体中H~+、K~+和各种成矿元素的存在使之必然会和岩浆或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发生蚀变反应,并晶出成矿矿物,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具有浸染状矿化现象的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09(025)012【总页数】12页(P3357-3368)【关键词】加厚的新生下地壳;地幔流体;SHRIMP锆石U-Pb定年;水-岩浆的物理反应【作者】覃锋;刘建明;曾庆栋;罗照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北京,10002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5;P597.31 引言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广兴元镇,距北部的西拉沐伦大断裂25km,处于大兴安岭南段北坡近主脊部位。
内蒙古小东沟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程小珍;杨伦;张晓
【期刊名称】《地球》
【年(卷),期】2007(43)5
【摘要】小东沟钼矿为中型斑岩型钼矿,矿区及其外围已发现多个钼或钼多金属矿点。
文章根据小东沟钼矿的赋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阐述了该矿床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钼矿与外围铅锌矿之间成因上的联系,提出本区钼矿的成矿母岩为边墙岩体,矿化富集部位为小岩株前缘的周边及顶部,铅锌矿矿质来源主要为于家北沟组地层,其成矿与后期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
同时,由物探成果和钻探资料推测在边墙岩体周边还存在有类似小东沟岩体的隐伏含矿小岩体,为该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
【总页数】6页(P11-16)
【作者】程小珍;杨伦;张晓
【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65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小东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J], 孙靖宇
2.内蒙古小东沟钼矿外围找矿前景分析 [J], 程小珍;宋雷鹰;梁晖
3.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机制探讨 [J], 覃锋;刘建明;曾庆
栋;罗照华
4.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J], 聂凤军;张万益;杜安道;江思宏;刘妍
5.内蒙古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 [J], 覃锋;刘建明;曾庆栋;张瑞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钼矿矿床的特点一、钼矿地质概述钼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1×10-6,因而被称为稀有金属元素。
钼在地球化学分类中,属于过渡族亲铁元素,在内生成矿作用中,钼主要与硫结合,生成辉钼矿。
钼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并不少于铅和锡,因为它很分散,且很少发现含量超过1%~2%的钼矿床。
目前未见有自然界发现单质钼的报道,已知的钼矿物有30余种,较常见的含钼矿物还有铁钼华([Fe(MoO4)8"8H2O]),钼酸钙矿(CaMoO4),彩钼铅矿(PbMoO4),胶硫钼矿(MoS2),蓝钼矿(Mo3O8"nH2O)等。
最为主要的且具工业意义的钼矿物是辉钼矿(Mo 59.94%, S 40.06%),其中类质同象混入物有Re(0.n-1.88%)、Se等。
辉钼矿单晶体呈六方板状,但往往不完全。
底面上常有条纹。
多鳞大块/颗粒状,有剥理层。
条痕亮铅灰色,在上釉瓷板上为带微绿的灰墨色,白纸上呈蓝灰色,薄片具桡性。
手摸有滑腻感,有时与石墨混淆。
辉钼矿存在着多型,2H型的辉钼矿形成温度高于3R型的辉钼矿。
温度由低到高形成非晶质MoS2→胶体MoS2→3MoS2→2HMoS2。
辉钼矿虽然形成温度有较宽,可自高温到低温,但大量形成于高至中温阶段。
在热液作用下,MoS2能于较酸性环境中沉淀,当溶液转向中性时,钼可形成可溶的硫代钼酸盐和钼酸盐而再活动。
在低温和常温条件下,Mo4+在强酸性还原环境中生成胶硫钼矿(MoS2),它氧化后的产物是蓝钼矿(Mo3O8"nH2O)。
外生作用中,钼呈Mo6+,具较强的活动性。
它与铀相似,在接近中性或偏碱性的氧化与还原的过渡环境中稳定,由此生成多种含铀的钼酸盐矿物,如钼铀矿[(UO2)MoO4"4H2O],钼钙铀矿[Ca(UO2)3(MoO4)"(OH)2"11H2O]、铁钼华[Fe2(MoO4)3"nH2O]、彩钼铅矿、钼华、蓝钼矿、胶硫钼矿等。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地质构造背景构造位置 活动大陆板块边缘弧内侧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亲弧裂谷及大陆裂谷。
成矿环境成矿区域有较厚的陆壳,张性构造发育。
矿床与钙碱质及次碱质酸性及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
成矿于地壳浅部,成矿温度属高温(可高达500-600℃,晚阶段可降至240-250℃)。
含矿岩体 为具斑状结构的浅成-超浅成酸性小型(多<1km 2)侵入体。
其岩石类型多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多具有高硅、高碱的特征。
岩体多呈岩株状及岩筒状。
成矿时代 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但目前发现的矿床多为中、新生代。
伴生矿床 同类型铜矿床及钼钨矿床、矽卡岩型钼钨及钼铁矿床。
矿床特征矿体特征钼的矿体多成环状、锅状、筒状、似层状、凸镜状、脉状产于岩体的上部、顶部、爆破角砾岩筒、接触带及裂隙带中。
矿石矿物组合主要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常可见黄铜矿、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等。
常见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萤石、云母、黄玉等。
矿石结构构造常见片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及网脉状构造。
围岩蚀变常见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盘岩化等,并且有从中心向外依次分带规律,但因岩浆的多次侵入和多期次矿化、蚀变的叠加使蚀变分带复杂化。
矿床规模此类矿床往往有重要工业意义,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的特征,在世界钼的探明储量中居首位。
矿床实例 (陕西)金堆城、(吉林)大黑山、(辽宁)蓝家沟、(北京)大庄科、(河南)南泥湖-三道庄、(美)Climax 、Henderson 、Redwell Basin 、(格陵兰)Malmbjerg 。
矿床成因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因与板块俯冲作用和裂谷活动有关。
当洋壳以较低的角度俯冲于有较厚陆壳的大陆板块边缘之下因俯冲减速或拆沉作用,或在大陆裂谷早期因镁铁质岩浆上升并释放热能,导致下地壳发生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流纹质岩浆(一般高硅富碱)。
钼矿床主要工业类型一、斑岩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周围岩石中,矿化与硅化、钾化关系密切2、常见金属矿物:以XX、辉钼矿、黄铜矿为主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筒状、巨大透镜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大型至巨大型,品位偏低5、伴生组分:铜、钨、银、铼、铅、锌、钴、硫6、矿床实例:XXXX堆成,XX大XX, XX繁峙后峪二、矽卡岩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围岩接触带,以及外接触带沿层发育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黑钨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3、矿体形状:透镜状、扁豆状、似层状、囊状、筒状、脉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较富5、伴生组分:铜、钨、铅、锌、XX、铼、硫6、矿床实例:辽宁杨家杖子,黑龙江五道岭,江苏句容铜山,湖南柿竹园三、脉型钼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中,倾斜常陡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辉钼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黑钨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3、矿体形状:脉状、复脉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常见,品位中等5、伴生组分:铜、钨、铅、铼、硫、XX、银6、矿床实例:浙江青田石坪川,安徽太平萌坑、铜牛井,广东五华白石嶂,陕西大石沟四、沉积型钼矿床1、成矿地质特征:砂岩型分为两种:① 钼铜矿床;② 钼铀矿床,黑色页岩型,类似沉积岩型镍矿2、常见金属矿物:辉铜矿、黄铁矿、辉铜矿及含铀钼矿物、镍的硫化物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品位偏低5、伴生组分:铜、铀、镍、钒、铅、锌、钴、锗、硒6、矿床实例:xx 广通麂子湾,xx 兴义大际山镍矿床主要工业类型一、超基性岩铜镍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超基性岩(纯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等)岩体的中、下部或分布在脉状岩体中2、常见金属矿物: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黄铜矿、方黄铜矿、磁黄铁矿等3、矿体形状:似层状、不连续大透镜状、大脉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小于1%5、伴生组分:铂族、钻、XX、铟、硒、碲等6、矿床实例:甘肃金川,吉林红旗岭,四川力马河,新疆喀拉通可二、热液脉状硫化镍-砷化镍矿1、成矿地质特征:矿体产于中酸性岩体裂隙及与围岩-砂岩、页岩、灰岩、变质凝灰岩等的接触带2、常见金属矿物:常见红深镍矿、砷镍矿、辉砷镍矿、砷钻矿、黄铜矿、黄镍矿、针镍矿、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自然金、沥青铀矿等3、矿体形状:脉状、网脉状、似层状、透镜状、管状产出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品位不稳定,由0.2%-10%不等5、伴生组分:铜、银、砷、铋、钴、锑等6、矿床实例:xx 柜子哈达、万宝钵三、沉积型硫化镍矿1、成矿地质特征:分布于黑色页岩中,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黄铁矿、钼集合体、二硫镍矿、硫铁镍矿、辉砷镍矿、紫硫镍(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透镜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品位0.2%-1.6%5、伴生组分:钼、钴、钒、铀、铂族、银、金等6、矿床实例:xx 大浒镍矿四、风化壳型镍矿(硅酸盐型)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超基性岩风化残坡积层中2、常见金属矿物:锌高岭石、镍绿泥石、暗镍蛇纹石、蒙脱石及铁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巢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较低,0.8%-2%5、伴生组分:钴、铁等6、矿床实例:XXXX (硅酸镍型)铅、锌矿床主要工业类型一、碳酸盐岩型铅锌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不纯灰岩中,大致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次为黄铜矿、辉锑矿、辰砂、淡红银矿、菱铁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囊状、巢状、脉状、瓜藤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较富,一般3 (Pb+Zn)>8%5、伴生组分:银、XX、铜、硫、锑、镓、铟、错、镉等6、矿床实例:广东凡口,云南会泽矿山厂、七零厂,辽宁柴河,江苏栖霞山,贵州杉树林,辽宁青城子二、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1、成矿地质特征:在泥岩、粉砂岩、含碳酸盐质岩石中大致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为主,次为黄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毒砂、斜方硫锑铅矿及一些含银矿物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型为主,品位较富,3 (Pb+zn >7%5、伴生组分:银、XX、铜、硫、镓、铟、错、镉等6、矿床实例:内蒙古东升庙,甘肃长坝、李家沟,陕西铅东山、银洞梁,河北高板河,浙江乌岙,广西泗顶厂三、矽卡岩型铅锌矿1、成矿地质特征:沿花岗岩类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内外或离开岩体沿围岩岩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铁矿、黑钨矿、白钨矿、锡石、磁黄铁矿及其他一些银矿物3、矿体形状:透镜状、扁豆状、囊状、似层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以XX、小型为主,品位较富5、伴生组分:金、银、铜、硫、锡、钨、镓、铟、铊、镉、锗等6、矿床实例:XX 水口山、XXXX,XX 恒仁,XXXX四、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凝灰岩、熔岩、潜火山岩及碎屑岩的互层带中,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次为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及一些含银矿物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4 、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以大、中型为主,品位中等偏富5、伴生组分:常与金、银、铜共、伴生,伴生还有硫、镉、锗、镓、铟、锡等6、矿床实例:甘肃白银厂小铁山,青海锡铁山,新疆可可塔勒,四川白玉呷村五、砂、砾岩型铅锌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红层中之浅色砂岩、砂砾岩、灰质角砾岩中,基本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微量黄铜矿、磁黄铁矿、赤铁矿、硫镉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巨大透镜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型为主,直至超大型,品位偏富, 3 (Pb+zn >7%5、伴生组分:硫、银、镉、铊、钼、锗、钴、锑、铋等6、矿床实例:xxxx 金顶六、各种围岩中的脉状铅锌(银)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的充填交代脉状矿床2、常见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辉银矿、银金矿、自然银、硫锑银矿等3、矿体形状:脉状、复脉状、扁豆状、透镜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较富, 3 (Pb+zn >9%5、伴生组分:银、金、铜、硫、锡、镉、锗、铟、锑、铋等6、矿床实例:河北蔡家营,内蒙古甲乌拉,湖南桃林,云南白秧坪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一、斑岩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生在各种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斑岩、斜长花岗斑岩等)岩体及其周围岩层中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少量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空心筒状、巨大透镜体等4 、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大型至巨大型,品位一般偏低5、伴生组分:钼、硫、XX、银、铼、铅、锌、钻等6、矿床实例:江西德兴富家坞铜厂,西藏玉龙,黑龙江多宝山,山西铜矿峪,内蒙古乌努格吐等二、矽卡岩型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沿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的内外或离开岩体沿围岩的岩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为主,少量辉钼矿、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锡石等3、矿体形状:以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为主,还有囊状、筒状、脉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1%5、伴生组分:铁、硫、钨、钼、铅、锌、锡、铍、镓、铟、锗、镉、金、银、硒、碲、铊、铼、钒、铂族6、矿床实例:安徽铜官山,湖北铜录山,江西永平、城门山,辽宁华铜,黑龙江弓棚子,河北寿王坟三、变质岩层状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在变质岩(白云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等)中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为主,少量辉铜矿、辉砷钴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磁铁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型为主,品位一般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锌、砷、钼、镍、钴、金、银、硒、铋、铂族6、矿床实例:云南东川汤丹、易门狮山、三家厂,山西中条胡家峪四、超基性岩铜镍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超基性岩(纯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等)岩体的中、下部或分布在脉状岩体中2、常见金属矿物:黄铜矿、方黄铜矿、磁黄铜矿、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等3、矿体形状:似层状,不连续大透镜状、大脉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小于1%5、伴生组分:铂族、钻、XX、银、硒、碲等6、矿床实例:甘肃金川,吉林磐石红旗岭,四川力马河,云南金平,新疆克拉通克、黄山五、砂岩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在红色砂岩中的灰至灰绿色砂岩(浅色砂岩)中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辉铜矿为主,少量斑铜矿、黄铜矿、自然铜、黄铁矿、方铅矿等3、矿体形状: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为主,品位大部分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银、钼、钨等6、矿床实例:云南大姚六直、郝家河,湖南车江,四川大铜厂六、火山岩xx 型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变质火山岩(XX角斑岩、XX)中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辉铜矿、黝铜矿、铜蓝、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等3、矿体形状:透镜状、大小不等的扁豆状,层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1%5、伴生组分:硫、铅、锌、钼、金、银、砷、硒、碲、铟、镉、铊、镓、铋、贡等6、矿床实例:甘肃白银厂,青海红沟,云南大红山,河南刘山岩七、各种围岩中的脉状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中,倾斜常陡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有辉钼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等3、矿体形状:板状、脉状、复脉带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品位一般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锌、XX、银、钨、钼、钻等6、矿床实例:安徽穿山洞、铜牛井,江苏铜井,湖北石花街,吉林二道羊岔砂金矿床开采方式分为露天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
作者简介:王海生(1968—),男,河南民权人,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矿产调查与找矿。
1地质背景与矿产东沟钼矿位于大别山中段北东向岩浆断裂构造隆起带中。
该矿系前人1:20万区测时发现,80年代初开展过找矿评价工作,2005年对该矿进行了详查,基本查明和掌握了矿体的赋存状态和成矿规律,认为该矿为斑岩型中型钼矿。
近两年来,随着地质工作深入,在矿区及其外围的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小面积的物探工作。
文章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
东沟钼矿东靠新县岩体,北邻侏罗纪断陷盆地。
属桐柏一大别造山带东段。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大别杂岩、中新元古界浒湾岩组,龟山岩组,第三系及第四系。
其中中新元古界浒湾岩组地层与区域矿产关系密切。
区域内岩浆岩发育,多沿NE 向、EW 向构造轴部及构造交叉部位侵入。
岩浆岩以燕山早期的花岗岩类为主,斑岩型Mo、Sn、Cu 矿化与浅成小岩体有成因联系。
区域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走向以NE 向和NW 向为主,尤其以NE 向断裂最为发育。
钼是本区的优势矿产。
目前已知有汤家坪、千冲大型钼矿床和东沟中型钼矿床及柳湾、鲍冲等一批钼或钼多金属矿点。
成矿时代均为燕山期。
此外还有较多铜、铅、锌多金属矿点及物、化探异常,不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且多数与新县岩体周围的小岩体有成因上的联系。
2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中新元古界浒湾岩组,岩性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变质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等。
该组含Pb、zn 丰度高,是本区主要的铅锌矿赋矿层位;断裂断裂构造以北东和北西向为主,而近南北、近东西向的次级断裂常成为本区铅锌矿的主容矿构造;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早期的花岗岩类,均为斑状花岗岩。
本区钼矿分布在东沟岩体中,为斑岩型钼矿。
矿体产状受岩体形态特征的控制,主要产在内接触带附近,大多见岩体就为矿体。
所以矿体呈环状或“壳”状(图1)。
共有15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
主矿体有2条,产在顶部,两矿体间被10-30m 厚的低品位钼矿体或夹石相隔,规模大致相同,即东西长800m,南北宽600m,两矿体总厚一般20-30m,最厚50多米。
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作者:梁佳高升万思航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24期
【摘要】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地处古板块的碰撞对接带—西拉木伦深大断裂带上。
近年来在该区找到了一大批大中型铀、钼等矿床和矿点,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规律的总结,为该区找寻斑岩型矿床提出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成矿时代;斑岩型钼矿床;小东沟;内蒙古
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东经117°42′30″~117°45′00″,北纬43°00′15″~43°04′15″之间,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广兴元镇。
矿床的位置在大兴安岭南段的难坡位置,属于山区地形,目前为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域。
目前在小东沟钼矿床发现以及圈定的矿体主要有19种。
目前探明的矿藏量为钼矿石4100多万吨,其中钼金属的含量约为3万吨,整个矿床的矿物含量变化范围较小,平均含量达到了0.09%。
该矿床矿体较为集中、矿化撑的较为均匀,矿层的厚度也较为稳定,具备较好的开采条件以及广阔的开发前景。
小东沟钼矿的研究对于指导钼矿的勘察提供了现实经验以及科学理论依据。
1、成矿地质环境
小东沟钼矿的床位位于早期古生代地质构造-岩浆岩带的东段部分,由于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对接带(西拉木伦河深大断裂带)就位于矿床的北侧地区。
由于收到大兴安岭地区中生北东向构造运动的影响,小东沟的钼矿以及其外围地区的近东西向的基底岩分布较少,底层主要是由染房地组和二叠统铁营子组以及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沉积岩和第四系冲洪积物构成。
其中染坊地组属于沉积岩的地层,主要呈现出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断层接触的关系。
而铁营子组火山属于典型的沉积岩地层,其主要组成结构是由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凝灰质细砂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质粗砂岩和砾岩。
而第四系的冲洪积物分布主要在矿区低洼的地方,主要组成部分为沙土以及砾石。
小东沟钼矿范围内各种几何形态以及不同规模的岩体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岩石类型就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细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以及黑云母石等多个种类。
以上的花岗岩侵入岩体中,小东沟岩体与其钼矿体的空间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岩体主要集中于矿化区的中心地带。
小东沟岩体主要是位于二叠统染房地组火山沉积岩地层中,其地表露出的面积达到
0.22km2。
同时该岩体与边墙花花岗岩体相连。
小东沟矿区的岩株主要呈现为类四边形结构,主要的方向取向都是向西南、东南以及正南方向侧伏,其中东西两个方向的倾斜角接近50度左右,甚至是直立的状态;而在南侧则比较平缓,一般都只有30度左右。
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生了角岩化带,一般宽度可以达到几米甚至是几百米。
岩石的类型主要包含长英质角岩、黑云母角岩、角岩化安山和堇青石黑云母角岩等类型。
其中堇青石黑云母角岩中硫化物(黄铁
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含量可高达10%左右。
在矿藏以及工业发展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以及意义。
另外,其他的花岗岩侵入岩也具有明显的地质特点,长英质岩脉(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正长岩)和辉绿岩在钼矿区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
一部分岩脉则穿插到小东沟和边墙花岗岩类岩株之中,而另外一部分则侵位于上二叠统铁营子组和染防地组以及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火山一沉积岩地层中。
在进行地质研究的时候,根据对于各类花岗岩类分布以及钼矿体的分布情况,就可以对小东沟的钼矿体形成的时间以及形成原因进行较为准确的推断。
从地质构造的形状以及痕迹进行分析,上二叠统和上侏罗统火山—沉积岩地层中不同展布方向以及规模大小不一的褶曲构造特征非常明显。
东沟脑背斜、小东沟背斜、李营子背斜以及小东沟向斜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其中小东沟背斜与北西向断层交汇处即是小东沟岩株的产出部位。
与各种类型的褶皱构造相比,此种地质结构的断裂破碎带分布广泛,尤其是在花岗岩类侵入岩体以及上二叠统和上侏罗统火山一沉积岩地层内。
单个地质破碎带一般都是由三条或者三条以上的断层、节理带以及裂隙带共同构成的,其长度变化范围不一,一般变化范围可以从两千米到六千米之间,其宽度可以从几米到几百米。
尽管小东沟钼矿床外围部分铅一锌矿化带明显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断层破碎带控制,但是勘察发现目前的钼矿体本身并未受到任何后期断层破坏的影响。
2、钼矿体地质特征其中
内蒙古自治区小东沟的钼矿化主要形成在斑状花岗岩株的顶部以及接触带内,其产出形状主要呈现细网脉状和条带状。
从矿石样本的破面图进行分析,一般钼矿体都呈现出似层状、皮壳状、环状以及透镜体状分布等。
根据目前的矿藏勘察以及研究发现,在在0.5km2范围内,人们先后发现和圈定各种形态和不同规模的钼矿(化)体15条,其中有接近半数是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
单个矿体的长度平均值达到接近500米,一般都在350-750米范围之内;厚度平均值为5.78米,其对应的变化范围为0.9-25.20米。
倾斜延深为350~520米,平均值为390米。
其中钼矿石样品最具有代表性。
在目前所确定可以应用工业方面的六条矿体中,一号以及二号矿体的规模较大,基本上占到全部探明钼矿石量(或储量)的九成以上,同时所生产的矿体规模较大,连续性较高,矿体的品味也比较高。
由于受到岩体内接触带产状控制,钼矿化空间分布形态主要在小东沟岩株顶部的斑状花岗岩中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和条带状产出。
地质以及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小东沟钼矿床的矿石类型全部为细脉一浸染状或浸染状硫化物型矿石,钼华和钼铅矿极为少见。
辉钼矿大多呈鳞片状集合体或团块状不均匀地散布在斑状花岗岩中。
不同类型的矿石中的金属矿物含量都有所区别。
脉石矿物有钾长石、绢云、母石英、绿帘石和绿泥石;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磁铁矿、白钨矿和黑钨矿等。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