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2 小说阅读 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33.61 KB
- 文档页数:8
专题2 小说阅读 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题型特点][技法回顾][典例剖析](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专题2 小说阅读提分攻略 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提分攻略 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题型特点]设误类型解读说明典型考题特点概括不当人物特点、环境特点等概括不当。
[2016·全国卷Ⅰ《锄》T11(1)—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分析:从六安爷和村人的对话中,可以反映出六安爷是个温和、固执、勤劳、热爱土地的人,并没有表现出“他与村人的分歧”。
六安爷对土地的深情,对耕种生活的热爱,也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孤僻”。
技巧判定分析不当写人技巧、叙事技巧、环境描写技巧等判定分析不当。
[2013·全国卷Ⅱ《峡谷》T11(1)—D]小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经常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分析:选项中“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属于技巧解说错误。
从原文看,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主要运用外貌、动作描写,没有心理描写。
作用分析不人物、情节和环[2016·全国卷Ⅱ《战争》T11(1)—A]小说以“1941年9当境三要素的作用分析不当。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分析:“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分析错误。
小说这样开头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也只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事实陈述错误张冠李戴、颠倒顺序、无中生有等。
(2018·全国卷Ⅱ《有声电影》T4—C)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分析:选项中“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无中生有,二姐等人开始对有声电影无知,后来对有声电影进行不懂装懂的赞叹,从本质上看,他们对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的认识并没有发生“转变”,因而并未描写其“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落实情节类题的两种增分策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手艺孙如静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
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
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花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
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了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
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
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
”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
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在补好的盘子里倒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
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
”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
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前停留。
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儿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
2019版⾼考语⽂⼆轮提分复习专题2⼩说阅读提分攻略3题型3⼈物形象⼿法类讲义题型三⼈物形象⼿法类[技法回顾][典例剖析][例3] (2015·浙江卷)阅读下⾯的⽂字,完成后⾯的题⽬。
捡烂纸的⽼头汪曾祺烤⾁刘早就不卖烤⾁了,不过虎坊桥⼀带的⼈都还叫它烤⾁刘。
这是⼀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地⽅不⼩,东西实惠。
卖⼤锅菜。
炒辣⾖腐、炒⾖⾓、炒蒜苗、炒洋⽩菜,⽐较贵⼀点是黄焖⽺⾁,也就是块⼉来钱⼀⼩碗。
在后⾯做得了,⽤脸盆端出来,倒在⼏个深深的铁罐⾥,下⾯⽤微⽕煨着,倒总是温和的。
有时也卖⼩勺炒菜:⼤葱炮⽺⾁、⼲炸丸⼦,它似蜜……主⾷有⽶饭、花卷、芝⿇烧饼,罗丝转;卖⾯条,浇炸酱、浇卤。
夏天卖⿇酱⾯。
卖馅⼉饼。
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
⼀进门就听到饼铛⾥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扑⿐,很诱⼈。
烤⾁刘的买卖不错,⼀到饭⼝,尤其是中午,⼈总是满的。
附近有⼏个⼩⼯⼚,⼚⾥没有⾷堂,烤⾁刘就是他们的⾷堂。
⼯⼈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少得来五个(半⽄),⼀瓶啤酒,⼆两⽩的。
⼥⼯则多半是拿⼀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腐、花卷,带到车间⾥去吃。
有⼀些退了休的职⼯,不爱吃家⾥的饭,爱上烤⾁刘来吃“野⾷”,想吃什么要点什么。
有⼀个⽂质彬彬的主⼉,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刘这⼉来,他和家⾥⼈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1都扔在这⼉。
有⼀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指甲缝都是⿊的,他在烤⾁刘吃了⼗来年了。
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把他们⾃⼰坐的凳⼦提出⼀张来,把他安排在⼀个旮旯⾥。
有炮⾁,他总是来⼀盘炮⾁,仨烧饼,⼆两酒。
给他炮的这⼀盘⾁,够别⼈的两盘。
因为烤⾁刘指着他保证⽤煤。
这些,都是⽼主顾。
还有⼀些流动客⼈,东北的、⼭西的、保定的、⽯家庄的。
⼤包⼩包,五颜六⾊。
男⼈⽤⼿指甲剔⽛,⼥⼈敞开怀喂奶。
有⼀个⼈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
这条街上⼈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
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系⼀根烂⿇绳,没有衬⾐。
自主学习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 小说的线索有什么作用(1) 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2) 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2. 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哪些角度分析(1) 结构构思(情节发展);(2) 揭示主题(内容);(3) 塑造人物形象;(4) 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3.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哪些角度分析(1) 渲染气氛;(2)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3) 暗示社会环境,表现主题,照应标题;(4) 推动情节的发展;(5)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4. 小说开篇和结局的作用,分析时要注意什么(1) 小说开篇手法:①巧设悬念;②铺垫伏笔;③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作用: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点明线索,呼应标题;⑤揭示主题。
(2) 小说结局①出人意料的结局:a.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b.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②悲剧结局:a.能更好地深化主题;b.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c.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大团圆结局:a.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耐人寻味;b.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c.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戛然而止的结局: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5. 小说情节的内容如何概括(1) 注意时间、地点,根据时间的阶段性划分段落并概括小说情节。
(2) 注意情节的发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根据故事的发展概括情节内容。
(3) 注意关键语句,寻找能够总括或暗示情节发展(或层次划分)的关键语句。
(4) 注意文章线索,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段落层次。
6. 小说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想像、联想、象征、对比、衬托(正面衬托、反面衬托)、铺垫、悬念、倒叙、插叙、详略、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衬托)、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细节描写、白描及各种修辞手法等。
题型二人物形象作用类[技法回顾][典例剖析][例2]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
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
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题型特点][技法回顾][典例剖析](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一曼女士阿 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任务2 小说作用分析题——“4循环+1读者”模式答题[满分对策]“4循环+1读者”模式小说作用分析类题目(包含情节作用分析、形象作用分析、环境作用分析、标题作用分析)都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四个方面考虑,另外还可以加入读者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归纳的“4循环+1读者”模式。
答题时,可将这五个方面归拢到结构(情节)上的作用和内容(人物、环境、主题、读者感受)上的作用两个层面条理作答。
标题作用分析除了“4循环+1读者”外,还要注意挖掘标题内涵,并思考自身表达特点:运用双关、比喻、象征、对比等手法。
特别提醒:易错角度解决方案思考、分析角度不全、不准熟练掌握答题思维模式,关注“4循环+1读者”思考角度,灵活运用。
硬套答题模板,缺少具体分析读懂文本,既要注意运用模板,同时还要联系文本内容加以具体分析。
乱贴标签,只用术语读懂题干要求,找准答题方向,避免为防止遗漏要点,不分具体情况。
[典例剖析](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
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
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
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
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
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是。
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
专题2 小说阅读 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
大步骤”
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
(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
[题型特点]
[技法回顾]
[典例剖析]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一曼女士
阿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