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构造与识图知识点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14
建筑识图与构造知识点一、建筑识图基础知识1. 图纸分类- 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用于指导施工。
- 结构图:展示建筑结构的布置、类型、尺寸和连接方式。
- 设备图:涉及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设备布局和连接方式。
2. 图纸符号与图例- 通用符号:用于表示建筑元素,如墙体、门窗、楼梯等。
- 专用符号:针对特定专业,如电气元件、管道配件等。
- 图例:解释图纸中的符号和标记,帮助理解图纸内容。
3. 尺寸标注- 线性尺寸:表示长度、宽度、高度等。
- 角度尺寸:表示转角和斜边长度。
- 半径/直径尺寸:用于圆形或弧形元素。
4. 比例尺- 表示图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关系,如1:100、1:200等。
二、建筑构造知识1. 基础构造- 浅基础:如条形基础、板式基础。
- 深基础:如桩基础、井基础。
2. 墙体构造- 承重墙:承担建筑重量和传递荷载。
- 非承重墙:分隔空间,不承担重量。
- 墙体材料:砖、混凝土、石材、玻璃等。
3. 楼板与地面构造- 楼板类型: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等。
- 地面处理: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面层。
4. 屋顶构造- 平屋顶:通常设有防水层和保温层。
- 坡屋顶:利用屋架或桁架支撑,有利于排水。
5. 楼梯构造- 直梯:简单直接,占地小。
- 螺旋梯:节省空间,造型美观。
- 电梯:用于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
6. 门窗构造- 门窗类型:固定窗、推拉窗、平开窗等。
- 门窗材料:木材、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
7. 结构系统-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适用于多层建筑。
- 剪力墙结构:墙体承重,适用于高层建筑。
- 框剪结构:框架与剪力墙结合,提高抗震性能。
三、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践1. 图纸阅读与分析- 识别图纸中的各个元素和符号。
- 分析构造要求和材料规格。
- 理解图纸中的尺寸和比例。
2. 施工准备- 根据图纸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 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
3. 现场施工- 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
大一建筑构造与识图知识点建筑构造与识图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为我们打下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也为今后深入学习和实践建筑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建筑构造与识图的重要知识点。
1. 结构体系在建筑设计中,结构体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形式和组成方式。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网壳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它由柱、梁和地板等构件组成,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壳体结构则以表面张力作为主要受力方式,具有较大的空间承载力。
网壳结构则由网格状构件组成,形成大跨度的空间结构。
2. 结构构件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构件是构成建筑物的基本单元。
常见的结构构件包括柱、梁、墙等。
柱是一种竖向的结构构件,承担着垂直荷载的传递与支撑作用。
梁则是一种横向的结构构件,用于横向承载楼板和屋面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柱上。
墙则是一种竖向的结构构件,既可以承担垂直荷载,又可以承担横向荷载。
3. 结构接点结构接点是指构件连接处的部位。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接点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性能。
合理的结构接点设计能够保证构件之间的力学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
常见的结构接点形式包括刚性接头、铰接接头等。
刚性接头能够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适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的部位。
铰接接头则能够提供较好的柔性连接,适用于需要有一定变形能力的部位。
4. 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图纸之一。
它以平面形式展现了建筑物的布局、间隔和大小等信息。
建筑平面图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定位布局的作用,能够直观地展现建筑物的整体形式和空间布局。
剖面图则是将建筑物垂直切割后展现的图纸,能够揭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关系,为后续的施工和装修提供了重要参考。
5. 建筑立面图和细部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设计中展现建筑物外立面形象的图纸。
它可以清晰地展现建筑物立面的造型、材质和装饰等细节。
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一是显实性:当直线图和平面图与投影面平行时直线段正投影反映实在长度二是积聚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段的正投影积聚成一个点,平面图形积聚成一条线。
三是类似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段正投影仍为直线但是比真长要短。
而平面图形则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不变。
2、三面投影及三面之间的特征:三面投影实际上是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平面组成投影体系;正投影面用V表示,即正面;水平投影面用H表示,即水平面;侧面投影面用W表示,即侧面。
三者关系:正面投影V与水平投影H----长对正正面投影V与侧面投影W----高平齐水平投影H与侧面投影W----宽相等3、直线、面的投影特性一是:一般位置的线:在任意一个投影面均不反应实长和实际与投影面的夹角二是: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平行于水平面称为水平线:水平面显示直线的真长,另外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正面称为正平线:正面显示直线真长,其余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侧面称为侧平线:侧面显示直线真长,。
三是:投影面垂直线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也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垂直于水平面称为铅垂线:直线在水平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垂直于正面称为正垂线:直线在正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投影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
垂直于侧面称为侧垂线:直线在侧面积聚成一点其余同上一般位置平面:平面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平面的类似型,且均不反映平面对投影面的真实夹角。
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水平面的称为水平面,平行于正面的称为正平面,平行于侧面的称为侧平面水平面:在水平面上反映平面真形,在其余两个面积聚成一条直线,且分别平行于对应的投影轴。
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水平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水平面垂直面即铅垂面;垂直于正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正面垂直面即正垂面;垂直于侧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侧面垂直面即侧垂面。
构造部分1.地基与基础:地基是基础下的承受建筑物总荷载的土壤;基础埋在地下的扩大承重构件。
2.天然地基:指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天然土层,可直接在天然土层上建造的基础。
3.人工地基:指天然土层的承载能力的天然土层,可直接在天然土层上建造的基础。
4.桩基: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5.墙体的类型: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内墙和外墙。
根据受力情况不同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材料不同分土墙,砖墙,石墙,砼墙,砌块墙。
6.门窗过梁:为了支撑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种何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过梁。
7.墙身水平防潮层:为了隔绝地潮对墙体的影响。
8.散水坡:为了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地面做成外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雨水排至远处。
9.圈梁: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隔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10 构造柱: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所采取的构造措施。
11.墙面装修:保护墙体,改变墙体的物理性能,美化环境。
12.耐火极限: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实验条件下,能经受火灾考验的时间。
13.楼层组成:面层,结构层,顶层。
14.地层:面层,基层,垫层。
15.板式楼板:墙承式,柱承式。
16.单向板:当板的长边和短边比大于2 时。
17.双向板:当板的长边和短边比小于2 时。
18.肋梁楼板:主次梁组成的楼板。
19.无梁楼板:楼板直接支撑在柱子上的形式。
20.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由钢梁,压型钢板,现浇砼以及连接件组成。
21.现浇装配整体式钢筋砼楼板:部分预制构件和现浇砼组成的楼板。
22.现浇类楼地面:水泥砂浆砼,水磨石地面。
23.阳台设计:室内与室外接触的平台。
24.雨棚设计:建筑物入口处和顶层阳台上部用于遮挡雨水的构件。
25.楼梯设计:各楼层间垂直交通联系的构件。
26.楼梯的类型: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圆形楼梯,螺旋式楼梯等。
27.楼梯的坡度:理想坡度26-33度。
28.现浇钢筋砼楼梯:指楼梯梯段和楼梯平台浇在一起的楼梯。
建筑构造与识图大一知识点建筑构造是建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建筑物的各种构造形式、构造材料的性能以及构造技术等内容。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需要了解的建筑构造与识图的知识点。
一、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等。
建筑构造是建筑物的骨架,承受各种荷载,并将其传导到地基上。
二、结构体系的分类建筑结构体系根据构造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
平面结构包括桁架结构、板壳结构等,立体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和需求。
三、构造材料的选择常见的建筑构造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结构、木材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选择构造材料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四、构造荷载的计算构造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力和力矩。
常见的构造荷载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自重、室内装修、设备等,可变荷载包括人员活动、风荷载等。
计算构造荷载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五、结构连接与固定建筑结构需要进行连接和固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常见的结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等。
固定构件时需要考虑力的传递和承载能力等因素。
六、建筑图纸与识图建筑图纸是建筑设计师用来传达设计意图的重要工具。
大一学生需要学会阅读和理解建筑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通过学习和识图,大一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的构造和设计。
综上所述,建筑构造与识图是大一学生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的结构与构造,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识图和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建筑识图和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一、建筑工程图比例及建筑工程图上常用比例比例是指所绘制的图样大小与实物的大小之比,即比例=图纸上的线段长度:实物的线段长度。
例如,一幢房屋的长度是50m,而在工程图纸上它相应的长度只画0.5m,那么它的比例是1:100。
工程图纸所使用的各种比例,应根据图样的用途及其复杂程度确定。
建筑工程图选用的比例如表1-1所示。
选用时应优先选用表中的“常用比例”,需要时也可选用“可用比例”。
常用比例1:1,1:2,1:5,1:10,1:20,1:50,1:100,1:200,1:500,1:1000可用比例1:3,1:15,1:25,1:30,1:40,1:60,1:150,1:250,1:300,1:400,1:600比例在建筑设计图中注写位置,一般在图名的右侧;标注详图的比例,写在详图索引标志的右下角。
比例的字高宜比图名的字高小一号或二号。
二、图线线型种类及一般用途在建筑施工图中,为了表示图中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况,并且能够分清主次,必须使用不同的线型和不同宽度的图线来表达。
各种线型的种类及一般用途见表1-2:表1-2 施工中常用线型的种类及用途名称线型线宽一般用途实线粗 b主要可见轮廊线、剖面图中被剖到部分的轮廊线、结构施工图的钢筋线中0.5b 可见轮廊线细0.35b可见外轮廓、图例线、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引出线、图例线、标高符号线等虚线粗 b结构施工图中不可见的钢筋线、螺栓线中0.5b 不可见轮廓线细0.35b不可见轮廓线、图例线点划粗 b结构施工图中梁或屋架的位线置线中0.5b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细0.35b 中心线、轮廓线、定位轴线双点划线粗 b 预应力钢筋线中0.5b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细0.35b假想轮廓线、盛开前原始轮廓线折断线0.35b 断开界线波浪线~~~~~~~~~~~~0.35b 断开界线三、尺寸的一般标注建筑工程施工图除应按一定的比例画出外,还必须注有完整的尺寸,才能全面地表达图形的意图和各部分的相对关系。
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一是显实性:当直线图和平面图与投影面平行时直线段正投影反映实在长度二是积聚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段的正投影积聚成一个点,平面图形积聚成一条线。
三是类似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段正投影仍为直线但是比真长要短。
而平面图形则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不变。
2、三面投影及三面之间的特征:三面投影实际上是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平面组成投影体系;正投影面用V表示,即正面;水平投影面用H表示,即水平面;侧面投影面用W表示,即侧面。
三者关系:正面投影V与水平投影H----长对正正面投影V与侧面投影W----高平齐水平投影H与侧面投影W----宽相等3、直线、面的投影特性一是:一般位置的线:在任意一个投影面均不反应实长和实际与投影面的夹角二是: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平行于水平面称为水平线:水平面显示直线的真长,另外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正面称为正平线:正面显示直线真长,其余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侧面称为侧平线:侧面显示直线真长,。
三是:投影面垂直线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也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垂直于水平面称为铅垂线:直线在水平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垂直于正面称为正垂线:直线在正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投影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
垂直于侧面称为侧垂线:直线在侧面积聚成一点其余同上一般位置平面:平面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平面的类似型,且均不反映平面对投影面的真实夹角。
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水平面的称为水平面,平行于正面的称为正平面,平行于侧面的称为侧平面水平面:在水平面上反映平面真形,在其余两个面积聚成一条直线,且分别平行于对应的投影轴。
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水平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水平面垂直面即铅垂面;垂直于正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正面垂直面即正垂面;垂直于侧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侧面垂直面即侧垂面。
房屋构造与识图知识点讲解1. 房屋构造1.1 墙体结构房屋的墙体结构一般分为砖混结构、轻钢龙骨结构和木结构等。
砖混结构以砖和水泥混凝土为主要建材,其结构坚固,耐久性高,但是施工速度较慢,造价较高。
轻钢龙骨结构则主要使用轻钢龙骨和夹芯板等材料,其施工速度较快,造价相对较低。
木结构则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其具有自然、环保、美观等特点,但是在防水、防火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1.2 屋顶结构房屋的屋顶结构也有多种,常见的有平顶、斜顶、弧形屋顶等。
在屋顶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防水、防漏、保温、隔热等多种因素。
屋顶的构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木材或者钢结构等材料进行搭建。
同时,屋顶还需要设计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在屋顶积水。
1.3 地基结构地基是房屋的基础,其结构稳定与否决定了房屋的安全与稳定。
地基结构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浅基础常用的有筏板基础和承台基础等,而深基础则包括灌注桩、钢管桩、螺旋桩等。
在设计地基结构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建筑物结构等因素。
2. 识图知识点2.1 平面图知识点平面图是房屋设计中最基本的图纸之一,它描述的是建筑物的平面布局。
在阅读平面图时,需要注意尺度比例、主要布局、进出口设置、房间大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了解CAD、SketchUp等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绘图技能。
2.2 立面图知识点立面图是建筑物立面图示图,其中包括建筑物外观的纵向截面图纸,是考虑建筑物整体形态和设计细节的重要图纸。
在阅读立面图时,需要了解建筑物高度、立面风格、门窗位置、建筑材料、对外立面等设计因素。
2.3 剖面图知识点剖面图是建筑物剖面图示图,也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图纸之一。
剖面图显示了建筑物的纵向构造,包括房屋结构、天花板、楼梯、管道与电线等。
在阅读剖面图时,需要注意剖面高度、结构构造、材料选择等因素。
房屋构造和识图是建筑学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学好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加强对房屋结构的认识,还可以提高阅读图纸的能力,增强对房屋结构设计的把控能力。
1、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一是显实性:当直线图和平面图与投影面平行时直线段正投影反映实在长度二是积聚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段的正投影积聚成一个点,平面图形积聚成一条线。
三是类似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段正投影仍为直线但是比真长要短。
而平面图形则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不变。
2、三面投影及三面之间的特征:三面投影实际上是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平面组成投影体系;正投影面用V表示,即正面;水平投影面用H表示,即水平面;侧面投影面用W表示,即侧面。
三者关系:正面投影V与水平投影H----长对正正面投影V与侧面投影W----高平齐水平投影H与侧面投影W----宽相等3、直线、面的投影特性一是:一般位置的线:在任意一个投影面均不反应实长和实际与投影面的夹角二是: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平行于水平面称为水平线:水平面显示直线的真长,另外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正面称为正平线:正面显示直线真长,其余两个投影面投影均短于直线真长平行于侧面称为侧平线:侧面显示直线真长,。
三是:投影面垂直线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也有三种位置,分别是垂直于水平面称为铅垂线:直线在水平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垂直于正面称为正垂线:直线在正面积聚成一个点,在另外两个投影面均反映直线真长,且垂直对应的投影轴。
垂直于侧面称为侧垂线:直线在侧面积聚成一点其余同上一般位置平面:平面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平面的类似型,且均不反映平面对投影面的真实夹角。
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水平面的称为水平面,平行于正面的称为正平面,平行于侧面的称为侧平面水平面:在水平面上反映平面真形,在其余两个面积聚成一条直线,且分别平行于对应的投影轴。
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水平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水平面垂直面即铅垂面;垂直于正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正面垂直面即正垂面;垂直于侧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面的为侧面垂直面即侧垂面。
在所垂直的面积聚成线而在另外两个投影面显示类似型。
4、剖面图形成:用假想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将观察者与剖切平面的部分移去,将剩余的部分向投影面进行投影,所形成的图形称为剖面图分类:分为全剖面图、半剖面图、阶梯剖面图、展开剖面图、分层剖面图、局部剖面图5、断面图形成:假想用一个剖切平面将物体剖开,只汇出剖切平面剖到的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分类:移出断面、中断断面、重合断面两者之间的关系:剖面图已经包含断面图。
用粗实线画出断面额投影,并在断面上用细实线画出材料的图例,得到断面图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剖切符号不同,断面图的剖切符号只有剖切位置线没有剖切方向线。
剖切符号为6~10mm的粗实线,剖切符号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按顺序连续编排,并注写在剖切位置线一侧,编号所在的一侧应为该断面的投影方向。
6、民用建筑分类分类:1、按照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公寓等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如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建筑、园林建筑、纪念建筑、娱乐建筑等2、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大量性建筑:主要指单体规模不大,但数量多,分布广的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和商店等大型性建筑:主要指单体规模大,数量少的公共性建筑,如大城市的火车站、机场候机厅、大型体育馆场、大型展览馆等建筑3、按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分:住宅建筑,一至三层为低层,四至六层为多层,七至九层为中高层,十层及以上为高层。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建筑物超过100m,不管是住宅建筑还是公共性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按结构类型分类:结构类型分类是以主要承重构件所选用的材料不同而进行划分的木结构建筑,如古建筑和旅游性建筑等混合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包括两种或者两种以上。
该结构主要适用于6层及以下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建筑物超过六层一般采用此种结构钢结构建筑。
一般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
如生土建筑、充气建筑、塑料建筑按施工方法分类:有现浇、现砌式建筑。
这种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大多现浇或现砌预支、装配式建筑。
此种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大多是在工厂制成的,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形成。
部分现浇现砌,部分预制装配建筑。
7、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耐久等级:四级:设计使用年限5年以下的临时性建筑三级:设计师用年限在5到25年的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二级:设计使用年限在25年到50年的普通建筑和构筑物一级:设计使用年限在50到100年的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耐火等级:8、建筑模数:即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协调的基础。
基本模数:是指模数尺寸中最基础的单位,用M表示,1M=100mm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有3M、6M、12M、15M、30M、60M6种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倍数,有1/2、1/5、1/10三种9、地基基础的概念及要求地基:是指建筑物以下的土层,承受着由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地基的要求:(1)强度要求:即要求地基的承载力足够承受基础传来的压力,即满足f》=N/A,其中f为地基的承载力,也称地耐力(单位为KPA)N为房屋的总荷载,A为基础的总面积。
(2)变形要求:即要求地基土分布均匀,能保证受力时能够均匀下沉(3)稳定要求,即要求地基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基础的概念: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下的主要承重构件,用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并将荷载及其自重一并传给地基。
基础是房屋的组成部分。
基础的要求:(1)强度要求。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将房屋的荷载稳定的传给地基。
如果基础在承受荷载后被破坏,将无法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2)耐久性要求。
因为基础是埋在地下的隐蔽工程,经常受到地下水的侵袭,而且房屋建成后对其的检查、维修和加固都十分困难,所以在选择基础材料和构造形式时应该考虑与房屋整体耐久等级相适应,不能先于上部结构而破坏。
(3)经济性要求。
基础采用不同材料、不同的构造形式时,在建筑整体中所占的造价比率也不同,一般为10%~40%。
基础方案的确定,应该在能够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前提下,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
10、基础分类按构造形式分:1、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为墙承重或者虽然由柱承重但是柱距较近、地基条件较差或者柱所承受荷载较大时,基础常设置成长条形,犹如带子,称为条形基础或者带形基础。
2、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或者排架结构承重,且柱距较大,地基条件较好时,常采用独立基础。
常见的断面形式与阶梯型、锥形、杯形等。
3、筏板基础。
当地质条件差、上部荷载较大时,可将部分或整个建筑范围的基础连在一起,其形式犹如倒置的楼板,又类似筏子,故称为筏板基础或者满堂基础。
筏板基础根据有无设梁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
平板式适用于荷载不很大,柱网较为均匀,间距较小的情况。
梁板式使用于荷载较大的情况。
由于筏板基础扩大了基础底面积,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抗弯刚度大,可以调整建筑物局部发生显著不均匀沉降。
筏板基础适用于地基土质软弱又不均匀,有地下水或当柱子和承重墙传来的荷载很大的情况,或者是建造六层或六层以下横墙较密的民用建筑。
4、箱型基础:它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外墙和一定数量的中和内隔墙构成的,形状像箱子一样的基础。
因为这种基础是一种埋入地下的空腹结构,整体刚度很大,空腹部分可以用作地下室。
由于基坑挖出的土量较大,回填土较少,使得基底压力减小,能够显著较少地基沉降。
箱型基础用于软弱地基面积较大、荷载较大。
或者上部结构分布不均匀的高层建筑的基础及某些对不均匀沉降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基础或特种构筑物基础。
5、桩基础。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在5m以上,采用浅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对软弱土层进行人工处理困难和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
桩基础是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结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桩基础的种类很多,按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钢桩基础、木桩基础、砂桩基础、石桩基础等。
工程上常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桩。
11、墙体的作用:1、承重作用2、围护作用3、分隔作用墙体分类:按墙体材料分:砖墙、石材墙、加气混凝土墙、板材墙、承重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墙等。
按墙体受理情况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按墙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分为外墙和内墙。
12、普通砖的尺寸及常用砌筑方式砖:1、烧结普通装。
规格为240mm*115mm*53mm2、烧结多孔砖。
规格分为M型和P型。
M型为190mm*190mm*90mm,P 型为240mm*115mm*90mm3、烧结空心砖。
主要用于非承重部位的砖。
长度有240mm和290mm,宽度有140mm、180mm、190mm高度有90mm、115mm。
壁厚大约10mm,肋厚大约7mm。
砖墙的砌筑方式及要求:应满足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避免出现通缝等基本原则。
1、一顺一丁式:是指由一皮中全部丁砖间隔砌成。
上下皮相互错开1/4砖长。
这种砌筑方式适用于砌一砖、一砖半及二砖墙。
2、梅花丁式:是指由每皮中丁砖与顺砖相间隔砌成,上皮丁砖坐中于下皮顺砖,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这种砌筑方式适合于砌一砖及一砖半墙。
3、三顺一丁式:是指由三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相隔砌成。
上下皮顺砖间相互错开1/2砖长;上下皮4、全顺式5、两平一侧式13、门窗过梁砖拱过梁:分为平拱过梁和弧拱过梁两种。
平拱过梁的跨度在1.2米以内,弧拱过梁的跨度稍大一些。
砖拱过梁节约钢材和水泥,但施工麻烦,整体性差,不宜用于上部有集中荷载、震动较大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以及地震地区的建筑。
钢筋砖过梁:钢筋砖过梁的最大跨度为1.5米钢筋混凝土过梁:门窗洞口跨度大于2m,或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或房屋有不均匀沉降,或受较大的震动荷载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施工速度快是最常用的过梁。
14、变形缝的种类及作用伸缩缝: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
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伸缩缝要求吧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用断开。
伸缩缝宽一般为20~30mm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口缝、错口缝、企口缝。
沉降缝:当建筑物体型比较复杂时,宜根据其平面形状和高度差异情况,在适当部位用沉降缝将其分为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以利建筑各单元独立沉降,不相互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