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镇总体规划说明书01
- 格式:doc
- 大小:469.00 KB
- 文档页数:29
靖港古镇总体规划第一章镇域概况一、地理区位及规划背景靖港镇为湖南省会长沙的千年古镇,位于望城县城以北、湘江西岸,老沩水(哑河)在此汇入湘江,自古得水运优势,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
北靠乔口镇,南接新康乡,东望铜官镇,西邻格塘乡,距望城县城24公里左右,距长沙市区仅35公里,处于湖南十大垸之一的大众垸中心腹地。
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各项事业同步发展的文明新镇。
在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市、县两级对靖港镇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镇区人民将自己的家园建成社会主义新村镇的热切愿望,为了引导村镇建设合理有序地展开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对靖港镇来进行总体规划编制势在必行。
二、历史沿革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老集镇地处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益阳、湘阴、宁乡及望城粮食及土特产都在这里集散转运。
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
在清朝末年至上世纪初期,靖港有粮栈米号20多家,还有一批工商作坊,远近商贾云集,生意买卖兴隆。
当时有一个民谣说到: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客轮停靠,在此设“洋棚子”接送旅客。
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达千艘左右。
清末民初,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它工商业。
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
1933年,建置长沙县直属镇。
同年,设长沙县靖港民众教育馆。
1935年,设长沙县卫生院靖港分院。
1938年长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经商者大增,工商业达500多户。
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
当前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高乔大道)至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现靖港镇为1995年长沙地区撤区并乡时由原望城县靖港区靖港乡和靖港镇并入而来。
三、行政区划靖港镇属望城县行政管辖区内,全镇总面积约45.84平方公里。
靖港古镇调研报告靖港古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靖港古镇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靖港古镇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潜力,为制定靖港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采访法:与当地居民、商户和相关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靖港古镇的认识、看法和意见。
2. 实地考察法:走访了古镇的主要景点、商铺和居民区,观察和记录古镇的风貌、建筑风格和发展状况。
3.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和相关研究报告,了解古镇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
三、靖港古镇的发展现状1. 历史文化底蕴:靖港古镇成立于明代,是当时水运贸易的重要节点。
镇上有众多古建筑,如土楼、祠堂等,保存完好。
镇内还有多处民俗文化表演和传统工艺制作,如木雕、剪纸等。
2. 旅游资源丰富:古镇拥有众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古建筑群、乌龙茶产区、水运码头等。
这些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3. 产业结构薄弱:古镇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如木雕、剪纸等。
古镇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新兴产业,限制了古镇的进一步发展。
4. 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成熟,游客接待设施和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同时,古镇周边的其他旅游景点和设施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形成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
四、靖港古镇发展的问题与挑战1. 传统产业受限:古镇传统产业发展受限,需要整合和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和业态,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古镇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特色的文化和人文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需要通过优化旅游宣传和开发旅游产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
3. 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古镇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相对薄弱,因此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够完美,需要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品质。
4.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支持: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如道路、供水、供电等问题还存在,并阻碍了古镇的发展。
长沙靖港古镇的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____,大家可以叫我小____。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望城靖港古镇[1]位于长沙市望城县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
是湖南有名的历史文化村镇,曾有“小汉口”之称。
靖港是古镇夜景天然良港,地处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益阳、湘阴、宁乡及望城粮食及土特产都在这里集散转运。
望城靖港古镇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即有客轮停靠,在此设“洋棚子”接送旅客。
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____多艘,平日停靠船只千艘左右。
清末民初,有粮行____多家,粮栈、米号各____余家,还有一批其他工商业。
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____年,建置长沙县直属镇。
同年,设长沙县靖港民众教育馆。
____年,设长沙县卫生院靖港分院。
____年长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经商者大增,工商业达____多户。
____年,镇区房屋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多为商业、手工业私产,一条麻石街从紫云宫至杨泗庙,曲折迂古镇夜景回,长约____公里。
靠杨泗庙一段东侧,因沩水急转直下,首当其冲,年久成潭,只在西岸建半边街。
____年,在镇西粮食管理站附近拦河筑坝,使沩水改道新康出湘江,根除了水患,但从此失去天然良港的优越条件。
____年,建靖港____千伏变电站。
在筑堤治水同时,调整镇区城市布局,先后于1966、1973、____年,对街道进行____次改造。
____年,又在东头保安街沩水入江处筑坝,使镇区一段沩水东西斩断,形成内湖。
是年,乔口至县城的公路建成,至此北去乔口、湘阴、西抵格塘、宁乡、益阳,南达县城至长沙以远,东经铜靖汽车轮渡与铜官贯通,可去湘阴、汨罗、岳阳等地。
靖港镇现有保良街、保健街、保安街等街道,全镇今辖____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____余人,房屋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
靖港农耕开物园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一)项目概况靖港古镇地处湘江西岸,东望铜官,距省会长沙25公里,距县城10公里。
沩水自西向东绕镇如带,雷锋大道和靖格公路贯穿其境,水路交通发达,古镇人口0.4万,核心区面积37.63公顷。
靖港处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并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美称。
靖港古镇历史悠久,生态怡人,已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定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目前靖港古镇的整体保护性开发已全面启动,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旅游项目,将于2009年5月1日迎接八方来宾。
靖港镇粮食业起源于同治六年(1867年),境内设有碓坊,以人工和畜力加工稻谷。
民国14年(1925年),淅帮商人合资开办兴记米厂,始用机械加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更名启新米厂,同年,湖南省农业厅在靖港建湘建米厂,以砻谷机、碾米机、柴油机配套加工大米,班产10吨,该厂于1954年交望城县粮食局,改称国营望城县大米厂,即靖港米厂的前身。
随后,国家又投资扩大加工能力,并配套建成了2.5万吨仓容,成为了集粮食仓储、大米加工、油料加工、饲料加工、白酒酿制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
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旗下的望城粮食收储基地位于靖港古镇旅游的入口处,紧邻文化广场和停车场,是游客出入古镇的必经之地,在此开展旅游项目可谓“天时地利”。
金霞公司站在农业旅游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以靖港古镇开发为契机,依托粮食收储基地,因地制宜、乘势而上,适时开发“农耕开物园”旅游项目,这无论是对于金霞公司还是靖港旅游经济,都是一个具有深刻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该项目的开展,既有利于延长金霞公司的产业价值链,开辟金霞公司生态旅游的经营路子,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靖港的经济结构调整,丰富和延伸古镇旅游产品,加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联动,推进当地农业旅游的产品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
第一章镇域概况一、地理区位及规划背景靖港镇为湖南省会长沙的千年古镇,位于望城县城以北、湘江西岸,老沩水(哑河)在此汇入湘江,自古得水运优势,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
北靠乔口镇,南接新康乡,东望铜官镇,西邻格塘乡,距望城县城24公里左右,距长沙市区仅35公里,处于湖南十大垸之一的大众垸中心腹地。
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各项事业同步发展的文明新镇。
在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市、县两级对靖港镇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镇区人民将自己的家园建成社会主义新村镇的热切愿望,为了引导村镇建设合理有序地展开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对靖港镇来进行总体规划编制势在必行。
二、历史沿革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老集镇地处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益阳、湘阴、宁乡及望城粮食及土特产都在这里集散转运。
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
在清朝末年至上世纪初期,靖港有粮栈米号20多家,还有一批工商作坊,远近商贾云集,生意买卖兴隆。
当时有一个民谣说到: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客轮停靠,在此设“洋棚子”接送旅客。
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达千艘左右。
清末民初,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他工商业。
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
1933年,建置长沙县直属镇。
同年,设长沙县靖港民众教育馆。
1935年,设长沙县卫生院靖港分院。
1938年长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经商者大增,工商业达500多户。
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
目前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高乔大道)至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现靖港镇为1995年长沙地区撤区并乡时由原望城县靖港区靖港乡和靖港镇并入而来。
三、行政区划靖港镇属望城县行政管辖区内,全镇总面积约45.84平方公里。
靖港产镇融合项目建设计划靖港产镇融合先期启动的项目为五个,分别是农溪湖生态停车场、环湖游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庙王广场、东广场、杨柳湖广场。
(1)农溪湖生态停车场总用地面积12500m2,工程总造价约571万,主要包括152个小车位和16个大巴车位。
2017年11月开始建设,目前基本完成了沥青路面、停车位、园林绿化等建设,还有俩处有争议的鱼塘未施工,待征收到位之后,半个月之内可以完成该项目全部内容。
(2)三个广场计划下周进行湘江古镇群审议会议,方案通过之后进行施工设计,9月份开始招标跟报批,10月份开始施工图设计。
11月初开始施工。
(3)环湖游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环湖游道项目)从2017年12月开工,到2018年4月底已经基本完成水下基础工程的建设,因芦江蓄水灌溉农田,水位上涨暂停施工,预计9月初收完晚稻后恢复施工。
现就环湖游道项目的建设倒排细化如下:一、环湖游道共包括A、B、C、D、E、F、G、H八个区域(后附图)。
A区域主要包括廊桥、景观长廊、六角亭、原有码头的改造,B 区域主要包括廊桥、荷花池、古戏台,C区域主要包括廊桥、挡土墙、水榭、板桥,D区域主要包括码头的美化、吊脚楼的亮化、荷花池,E 区域主要包括六角亭、水榭、廊桥,F区域主要包括亲水平台、廊桥、水榭,G区域主要包括景观亭、连廊,H区域主要包括观景平台、拱桥、风雨廊桥。
通过环形游步通道、园林造景、灯光亮化,形成封闭的游路。
二、具体计划安排如下;1、9月1日-9月15日(1)B、C区域的临时道路晾晒,重新培土、机械压实。
(2)A、D段廊桥、六角亭的连系梁、柱子浇筑。
(3)E段廊桥、水榭、六角亭基础垫层浇筑、整板基础钢筋绑扎。
(4)G、F段亲水平台、廊桥、水榭、景观亭、连廊基础土方开挖、桩基工程。
(5)H段拱桥、观景平台土方平整、桩基工程,风雨廊桥机械桩施工。
机械;挖机3台,运输车4辆,洛阳铲4台,机械桩1台。
人员:钢筋工16人,木工8人,泥工8人。
长沙靖港古镇传统木构古建新型防火规划设计
冯瑞丹;高玥;季岚
【期刊名称】《湖南包装》
【年(卷),期】2022(37)6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收集与案例分析的方法,梳理当前木构古建保护现状与现有消防规划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
结合木构古建的场地特征,探究木构古建消防规划的内在逻辑。
提出构建传统木构古建新型防火规划策略,即自然式、被动式和主动式防火的有机结合。
通过湖南长沙靖港古镇现有场地验证传统木构古建新型三级防火规划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传统木构古建新型防火规划设计不仅解决当下实际问题,还从长远的视角去思考和研究未来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总页数】5页(P163-167)
【作者】冯瑞丹;高玥;季岚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防火涂料在木构古建筑的防火保护中的应用
2.论木构古建筑防火保护技术
3.乡村产业空间转型设计优化研究r——以长沙靖港古镇为例
4.基于“低碳经济”概念的古镇保护与发展转型研究——以长沙市靖港古镇为例
5.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的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以长沙靖港古镇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欢迎来到长沙靖港小镇!这里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接下来的导游中,我将为您介绍靖港小镇的风土人情、特色景点和美食文化。
一、靖港小镇简介靖港小镇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南部,距离长沙市中心仅20公里,被誉为“长沙的后花园”。
小镇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水乡和湘南传统建筑特色,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被誉为“湘南明清建筑博物馆”。
二、风土人情1. 靖港人靖港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居民被称为“靖港人”,他们勤劳朴实、友好热情。
在小镇的街巷里,您可以看到靖港人编织草帽、绣花等传统手工艺,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2. 水乡文化靖港小镇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湖泊和蜿蜒的小河,水乡文化是小镇的骄傲。
您可以乘坐小船在水上游览,欣赏到古朴的村落景观和湖光山色。
三、景点介绍1. 靖港古街靖港古街是小镇的核心景点,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
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各异,有青石板街面、白墙黑瓦的明清建筑,展示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您可以逛街购物,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
2. 靖港寺庙靖港寺庙是小镇的另一个重要景点,建于明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
寺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和其他佛像,香火旺盛,吸引了众多虔诚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
3. 靖港自然公园靖港自然公园是一片占地广阔的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植被和生态资源。
您可以在公园里欣赏到美丽的花卉和参观动物园,还可以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如野餐、爬山等。
4. 靖港湖靖港湖是小镇的明珠,湖水清澈,四周山脉环绕,景色优美。
您可以在湖边散步、划船、钓鱼,或是乘坐游船游览,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四、美食文化1. 靖港米粉靖港米粉是小镇的传统美食,以其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口味而闻名。
米粉可以搭配各种配料,如猪肉、鸡蛋、豆腐等,香气扑鼻,美味可口。
2. 靖港辣椒酱靖港辣椒酱是小镇的特色调味品,由当地特产辣椒制作而成。
辣椒酱醇香辣味,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湘味。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靖港可持续发展模式策划纲要第一部分靖港策划依据一、项目策划依据二、项目参考规划依据第二部分规划定位策划1、从本体来定位2、从民生来定位3、从客户来定位4、结论第三部分品牌定位策划1、从自身资源定位2、从外部需求定位3、从可持续发展定位4、从原住民自身定位5、从发展形态定位6、从品牌核心定位7、品牌个性定位第四部分旅游品牌塑造一、古镇旅游资源整合1、什么是古镇旅游资源古镇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古镇类历史文化遗产。
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群、传统民俗风情等,包括建筑、节庆、活动、服饰、饮食、歌舞,甚至包括周边地理环境等。
2、什么样的古镇资源适合旅游开发一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其开发的价值,能产生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就古镇类的资源来说,其必须要具有如下条件为开发前提:A、相对完整而古老的建筑B、古朴而协调的自然文人环境C、历史文化遗迹和深厚的人文内涵D、与古镇环境相适应的居民生活状态、民俗民风等二、古镇旅游景区形象及品牌的建设1、什么是景区形象及品牌景区形象是景区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景区状况的综合反映。
景区的品牌(Brand)是一种名称、标志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该景区的资源、专长服务或其他特点,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其他旅游企业的服务和特点区别开来。
2、如何树立古镇类旅游景区形象及品牌由于景区形象及品牌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而又形象模糊的东西,那其形象和品牌的树立就不能只从某一方面来执行。
景区的形象分类根据不同的方向和方式有不同的树立方式,形象的树立的最后结果不仅是对景区市场的推广销售取到关键作用,同时直接影响到景区的品牌建立。
树立古镇类景区的形象及品牌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A、古镇类景区的实体表现形式既然是古镇类景区,那么它的实体表现形式首当其冲的就是它的古建筑。
古建筑的风格、年代、完整性、目前实用性及观赏性等等B、古镇类景区资源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是民俗、民风、节庆、着装等,同时也有给予客人的参与性及感知性等C、古镇类景区企业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是名称、商标、广告、典礼仪式、公开活动等等看得见、听得到的部分。
靖港古镇调研报告《靖港古镇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21年10月调研地点:靖港古镇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靖港古镇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为未来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1. 靖港古镇的历史文化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靖港古镇的历史文化展览馆,了解了古镇的发展历程、传统产业和文化特色。
古镇建筑保存完好,街巷纵横交错,方砖、马头墙、灰瓦到处可见,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
2. 靖港古镇的旅游资源古镇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沈括纪念馆、吕洞宾庙等。
古镇的民风民俗也很浓厚,有着丰富的地方戏曲、民间艺术表演等传统文化活动。
另外,靖港古镇的美食文化也很有特色,有着各种传统小吃和特色菜肴。
3. 靖港古镇的发展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古镇目前的发展现状。
古镇的旅游业逐渐兴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同时,古镇也在加大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努力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
三、调研结论靖港古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在旅游业兴盛的今天,古镇的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丰富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古镇也应加大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保护好古镇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靖港古镇。
四、建议针对靖港古镇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古镇知名度和吸引力。
2. 融合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3. 加大投入,保护和修缮古镇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
4. 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古镇的发展。
综上所述,靖港古镇在发展中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靖港古镇将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靖港建设协议书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拟委托乙方进行靖港建设项目的施工,乙方愿意接受甲方的委托并按照约定完成施工任务,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靖港建设项目。
1.2 项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项目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项目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承包范围2.1 乙方应按照甲方提供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施工技术要求,完成本协议约定的施工任务。
2.2 承包范围具体包括但不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工程质量3.1 乙方应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3.2 工程质量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工程进度4.1 工程开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工程竣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乙方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报甲方审批。
第五条工程价款及支付方式5.1 工程总价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范文远离了市井的喧嚣,抛却了一切的烦闷,我同一群人驱车来到长沙市望城县内的靖港古镇。
若不是别人的大力推荐,我还着实不知道高楼林立、一派繁华的长沙竟藏着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朴小镇。
直直地感叹,这世上还真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靖港古镇是近几年才被发掘的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建筑的古朴小镇,经过政府的几番精心修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适合人们放松心情的旅游景点。
经过了近两个小时的路途奔波,我们总算见到了宛如遗世明珠般藏匿于青山绿水中的靖港古镇。
我迫不及待地奔跑于古朴的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享受着和风的轻抚,内心溢满温暖。
街道两旁伫立着木制的阁楼,随处可见的写有“茶”字的糙布,不免让我联想起古装剧中那些如出一辙的客栈、酒楼,俨然有种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味道。
眼前,一条江水如银色的履带般系在靖港古镇的腰肢上,世世代代滋润着这方净土和这里朴实的人们,生生不息。
走在石拱桥上,眺望对面的寨楼,颇有股“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江的对面不远处便是曾国藩当年与“太平军”交战的“败台”,如今斯人已去,那败台也不见当年的雄姿。
思及于此,我不禁讪笑,自古以来文人好于悲秋惜时,我并非文人,却也伤怀起来。
我拖着脚步,继续前行,而后在一座颇有古典气息的门巷前停驻脚步。
上面的牌匾赫然映着几个烫金楷体——“宏泰坊”。
通过别人的一番解说,我才知道这里便是长沙最后一个烟柳之地——青楼。
穿过门巷,一幢二层高半包围式的木制小阁楼便映入眼帘。
大堂中间摆着一架孤零零的古琴,雕花镂刻的门栏边挂着柔柔的轻纱,似舞女的裙摆一般,却又身不由己地飘摇于世,仿佛让人嗅到了那脂粉的香味,犹似当年。
大堂的左侧有一座通向二楼的雕花楼梯,轻轻静静地走上去,掀开珠帘,里面的摆设典雅别致,一张精致却有些陈旧的大床,一方古朴的圆桌,卧房与会客厅之间隔着一扇紫玉屏风,倒也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让人意犹未尽的美感,墙上挂着的大都是历代风尘女子的画像,她们满目愁容,却又要与客人谈笑风生,忧伤而妩媚,她们风华绝代,才华横溢,却独独寻不到自己的幸福。
长沙靖港古镇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长沙市靖港古镇,我将为您做一次精彩的导游介绍。
靖港古镇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南郊,距长沙市中心仅30公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镇,拥有众多历史名人和文化遗迹。
下面,我将带您走进靖港古镇,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一、靖港古镇的历史渊源靖港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镇区东至靖港渡口,西至老山公园,南至界石冲,北至石鼓山,总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
靖港古镇因连接湘南、湘中两地而得名,是湖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二、靖港古镇的丰富景点1. 镇江楼:这是靖港古镇最著名的建筑,也是唯一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楼建于明代,具有明代建筑的特色,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为四面楼院式建筑。
楼内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是了解古镇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2. 风雨亭:风雨亭位于靖港古镇的中心区域,是古镇最繁华的地方。
风雨亭上层是官府设立的防风雨的地方,下层是商贩们的集市。
在这里,您可以品味到正宗的湘味小吃,也可以购买到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
3. 孙冶方故居:孙冶方是靖港古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明代的一位著名经学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湖南南大学之祖”。
孙冶方故居是一座宅院式的建筑群,保存完整,是了解古代文人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好地方。
4. 渡口老街:靖港古镇的交通依靠长沙市郊的靖港渡口,这里的渡口老街也是一大景点。
街道两旁是传统的湖南土楼建筑,风格独特。
这里的建筑具有浓厚的南方水乡特色,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5. 石鼓山风景区:靖港古镇以北的石鼓山风景区是一个佛教胜地,这里有古老的佛教寺庙和石刻,是观光和朝拜的好地方。
同时,从山上您还可以俯瞰整个靖港古镇的美景。
以上是靖港古镇的一些重要景点,当然,还有更多的景点等待着您的探索。
三、靖港古镇的特色文化1. 靖港古镇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传统的舞龙舞狮、过水桥等民俗活动,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____,大家可以叫我小____。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靖港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县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
靖港民俗文物馆的馆藏以明清文物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总计上万件。
民俗文物多为古代百姓喜庆、祭祀等大型活动中的常见物品。
在古镇的族谱陈列馆,集中展示靖港地区____个姓氏的源流、派语(字辈)、迁徙情况。
游客可去这里看看,看能否找到自己的姓氏族谱。
“”时期物品陈列馆该馆通过展示“”期间的布票、粮票、邮票和红卫兵袖章、红卫兵大旗等近____件“”珍藏品,让游客亲历当年感受。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____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长沙靖港小镇导游词(2)欢迎来到长沙靖港小镇!作为长沙市的一个独特景点,靖港小镇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地方。
在本次导游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这个迷人的小镇,让您更加了解靖港的魅力。
一、小镇简介靖港小镇位于长沙市区南面,距离市中心约30公里。
小镇坐落在湘江边上,依山傍水,景色优美。
这里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水乡风貌,曾经是湖南地区的商业重镇。
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它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被誉为“湖南版的周庄”。
二、文化遗产1. 靖港古建筑群靖港小镇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大量的古建筑群,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您可以看到传统的砖木结构的商业街,古老的宗祠和庙宇,还有别具一格的民居。
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小镇独特的韵味。
2. 靖港传统民俗靖港小镇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其中最有名的是每年举办的花灯节。
花灯节是湖南地区的传统节日,这里的花灯制作工艺独特,精美绝伦。
在节日期间,您可以欣赏到各种造型独特、灯光绚丽的花灯,品尝到当地独特的美食,并参与到各种有趣的民俗活动中。
靖港古镇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靖港古镇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南部,毗邻温州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
靖港古镇地处温州平原,水系纵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温州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也是浙江省的历史文化名镇,是温州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靖港古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手工艺等,古建筑、民俗风情和美食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古镇风貌。
二、可行性研究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对靖港古镇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从市场环境、资源条件、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找出靖港古镇发展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为相关单位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三、市场环境分析1. 旅游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传统的古镇旅游项目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需求。
靖港古镇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其开发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 旅游市场潜力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镇旅游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
古镇旅游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乡村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相信靖港古镇在古镇旅游市场中也将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资源条件分析1. 历史文化资源靖港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古建筑群、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是靖港古镇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靖港古镇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各异,绝大部分建于明清时期的雕花楼亭、红砖绿瓦的民居、琉璃瓦的镇民居等保存完好。
2. 自然资源靖港古镇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古镇四周是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古镇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五、政策支持分析1. 政府扶持政策政府一直以来对于古镇旅游开发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各类资金支持,减免各类税费等,为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一章镇域概况一、地理区位及规划背景靖港镇为湖南省会长沙的千年古镇,位于望城县城以北、湘江西岸,老沩水(哑河)在此汇入湘江,自古得水运优势,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
北靠乔口镇,南接新康乡,东望铜官镇,西邻格塘乡,距望城县城24公里左右,距长沙市区仅35公里,处于湖南十大垸之一的大众垸中心腹地。
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各项事业同步发展的文明新镇。
在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市、县两级对靖港镇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镇区人民将自己的家园建成社会主义新村镇的热切愿望,为了引导村镇建设合理有序地展开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对靖港镇来进行总体规划编制势在必行。
二、历史沿革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老集镇地处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益阳、湘阴、宁乡及望城粮食及土特产都在这里集散转运。
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
在清朝末年至上世纪初期,靖港有粮栈米号20多家,还有一批工商作坊,远近商贾云集,生意买卖兴隆。
当时有一个民谣说到: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客轮停靠,在此设“洋棚子”接送旅客。
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达千艘左右。
清末民初,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他工商业。
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
1933年,建置长沙县直属镇。
同年,设长沙县靖港民众教育馆。
1935年,设长沙县卫生院靖港分院。
1938年长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经商者大增,工商业达500多户。
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
目前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高乔大道)至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现靖港镇为1995年长沙地区撤区并乡时由原望城县靖港区靖港乡和靖港镇并入而来。
三、行政区划靖港镇属望城县行政管辖区内,全镇总面积约45.84平方公里。
辖金星村、农溪村、福塘村、前榜村、复胜村、石毫村、新峰村和芦江社区七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
四、人口概况到2005年底,靖港镇域总人口33570人,其中农业人口30654人,非农业人口2916人。
镇区内望城六中有寄宿学生约2300人。
现状城市化水平为11.5%。
五、自然条件该镇位于湘江下游,属于河流下游冲击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热量、光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种植。
湘江、老沩水(哑河)流经本镇,为该镇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水源和农业灌溉用水。
土地以耕种为主,其次为水域、园地、林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工业用地较少。
六、社会经济情况2005年镇级社会总产值达到3.3个亿,其中工业总产值2.01亿,农业总产值1.095亿,人均收入达到3161元。
我镇拥有规模工业2个,其他主要为建筑和粮食加工。
七、市政基础设施情况1、道路交通:道路系统较为完善。
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至该镇的南北主轴高乔大道(路宽12米,境内长度5.3公里),已经硬化了的东西主轴线靖格线(路宽6米,境内长度7.4公里),中格线(路宽6米,境内长度3.7公里)与高乔大道相连,还有即将拉通的玉新公路(玉泉山至高乔大道),整个镇域村村通道路。
此外,处于湘江西岸与老沩水交界处,有一定的航运基础,有利于开展综合交通。
镇区有主要道路高乔大道(红线宽68米,长1.8公里)和靖格线(红线宽40米,长1.5公里),居民建筑沿街建设,形成不规范的镇区现状。
2、电力电讯:靖港总变电站,电压等级380-220V,高低压线路架设分布较均衡,镇域内10KV配电线路2条,35KV配电线路1条,110KV输线路1条,220KV输电线路和500KV超高线路各1条(路经),至2006年全镇有配电变压器85台,总容量为9735KVA。
镇内有电信交换局1个,移动发射塔2个,电信发射塔2个,移动分公司一个,至2006年全镇有移动电话2935台,移动通信覆盖率在95%以上,程控电话普及率85%,有线电视普及率85%。
3、水利设施:目前镇上主要防洪大堤已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基本能够避免遭遇大规模的洪水灾害。
但是,该镇的排涝设备过于陈旧,加上部分渠道设计不合理,淤塞较为严重,造成局部地区涝渍现象严重。
八、资源情况1、土地资源靖港镇现状总面积为45.8平方公里。
用地类型以耕地、林地、园地为主。
全镇耕地面积2479.2公顷,耕地以种植水稻的灌溉水田为主,园地面积25.6公顷,林地面积30.0公顷,渔业养殖基地65.3公顷,该镇主要作为高产优质水稻产区,大部分为基本农田。
2、水资源靖港镇域内水域主要为镇鱼塘面积约65.3公顷,东面临湘江与沩水。
镇域地下水丰富,村镇饮用水基本采用地下水,采用比例约为78%.3、旅游资源靖港是湖南历史上有名的古镇,同时还是我省和长沙市著名的文史景观旅游胜地,2005年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市十大经典景区(点)进行开发,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名镇,老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距镇数里的团头湖就散落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5处,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
现古镇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宏泰坊”、“育婴堂”等清代晚期砖木结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且有远近闻名的“杨泗塔”、“观音阁”、“紫云宫”等。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和省会长沙的区位关系,突出历史文化特点来对古镇进行旅游开发。
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中国家有关规定、规范。
5、《城市规划设计手册》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7、由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该镇区1:1000地形图8、《湖南省建制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9、《望城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10、靖港镇现场踏勘与收集的镇、村基础资料二、规划目标1、总目标: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素质,取得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综合效益。
本次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期限,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增强城镇的吸纳、承载、辐射功能。
强化区域中心集镇的地位,合理布局城镇,提高运营效能,将靖港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农贸生态旅游型城镇。
2、具体目标:①适应二十一世纪初城镇发展需要,合理估测城镇规模,确定集镇发展方向,提供可选择的发展用地,并为城镇再发展提供储备用地。
②合理分布城镇产业与人口,建立城乡一体化多层次的村镇布局结构。
③建立健全城镇内外交通体系,提高交通效能。
④调整城镇用地功能布局,改善环境质量。
⑤充实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发展古镇旅游产业提供空间,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创造优美的城镇空间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规划设计原则1、坚持规划科学合理性,兼顾小城镇规划的价值合理和技术合理;并挖掘特色要素,强化地域特色。
2、重视规划的实施过程,由近及远,近远结合,提高城镇结构的适应性。
3、适应新的土地利用开发政策,合理用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4、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镇招商、引资和辐射的能力。
四、规划年限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远期规划:2011-2020年远景设想:2020以后五、规划范围1、镇域规划范围:靖港镇整个行政管辖范围北靠乔口镇,南接新康乡,东望铜官镇,西邻格塘乡,镇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
2、中心镇区规划范围:指镇区总体规划中各项建设用地布局及城镇人口统计和建设用地平衡范围。
北至黑瓦屋,南至白超湾,西至青峰山,东至张家山,总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60公顷以内。
第三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经济总量处于发展阶段,而且发展潜力非常大2005年镇级社会总产值达到3.3个亿,其中工业企业总产值2150万元,牧业总产值2950.87万元,渔业总产值1449.24万元,建筑业总产值7094.88万元,运输业总产值3306.28万元,餐饮业总产值1927.56万元,服务业总产值825.94万元,其他592.25万元。
产业以农业和建筑业为主,工业企业产值相对比例较少,各项产业特别是高效都市型农业及旅游业发展潜力大。
2、产业发展有一定规模,但基础相对较薄弱靖港目前产业以农业为主,是望城县的高产优质水稻种植区和渔业养殖的主要地区,在发展水稻种植和渔业养殖的同时,发展了少量的蔬菜和花卉苗木的种植,并逐步投入市场进行产业化经营。
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重点建设“百里水产走廊”,形成了以靖港为主的闸蟹养殖区。
但靖港的产业发展受到基础设施的制约,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健全,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
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旅游资源丰富,未来开发潜力巨大靖港古镇系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蕴藏着巨大的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相关政府部门对靖港古镇的旅游开发非常重视并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这样为靖港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产业发展战略⑴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靖港古镇古建筑格局基本保持完好,故建筑保存率达33%,为开发建设一个具有晚清建筑风格的江南水乡古镇具备物质基础条件,加上与省城长沙特殊的区位优势,结合区域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趋势,调整、充实、提高原有项目,完成古镇内各景点建设,使区内旅游设施完备、基础设施配套,形成完整的旅游度假产业体系,从而带动整个靖港的经济发展。
⑵积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进一步发展优质高产水稻基地,推进农业产业集约化生产,实现数量型农业向效益型农业转变,以粮食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内向型农业向内外并举型农业转变。
⑶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百里水产走廊建设为重点,扶植培育闸蟹、珍珠等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以工业的发展带动中心集镇的建设,加快靖港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的发展,推动靖港镇经济的全面发展。
2、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镇区的培育与发展,促进要素集聚功能的发挥,完善镇区及各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村民向居民点集中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以镇区为基础,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增强对周边的吸引,发挥承接城区、辐射乡村的中心作用。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保护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总量平衡,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社会发展目标把靖港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城镇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方便、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