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油的成分及来源制备
- 格式:doc
- 大小:643.50 KB
- 文档页数:4
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由各种脂肪酸构成的。
一般认为植物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不易凝固或沉淀在血管壁上。
而动物油含有的是熔点较高的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容易凝固在血管壁上,从而导致动脉硬化。
另外,食用油中还有一种必需脂肪酸,它是一种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不但会影响生物膜结构的更新,还能促进胆固醇变成胆汁酸盐,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淀,进而起到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要高于动物油。
另外,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而含有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
这类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而且能够阻止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正因为如此,植物油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健康油。
不过,范志红告诉记者,过多食用油脂都会令人发胖,而发胖后都可能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而且不同的植物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和量也不同。
比如说,棕榈油虽然是植物油,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却比猪油还多;鱼油虽然来自动物,但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却比花生油还高。
所以,人们选择脂肪来源的时候,不应当绝对地用“植物”和“动物”来区分。
美国生化学者肯尼思·卡罗尔博士在国立癌症研究所召开的会议上指出,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虽然不是致癌物质,但如果食物搭配不当,它也有助长癌症发生和发育的作用。
很多人为了预防心脏病,只吃植物油,但愿将来这不至于成为癌症患者的病因。
据了解,不饱和脂肪酸中有一类是“多不饱和脂肪酸”,部分植物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容易氧化,如果抗氧化物质摄入不足,就可能生成过氧化酯质,这种物质能引起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癌症。
“所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不要用来进行高温煎炸。
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植物油容易氧化,不但会降低油脂的营养价值,同时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
”范志红说,这时选择猪油、牛油等动物油,或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棕榈油会更好,这类油热稳定性好,高温下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少。
不过,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对食物进行煎炸。
国内猪油加工现状1 概况食用猪油的色泽洁白,游离脂肪酸含量低,脂肪酸酯的凝固点较高,猪油中一般含有肉豆蔻酸1.13%~3%,棕榈酸24%~28%,硬脂酸12%~18%,花生酸1%,棕榈油酸3%,油酸42%~48%,亚油酸6%~9%。
动物性食品中大都含有胆固醇,猪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为85mg/100g。
胆固醇对人体代谢来说不可或缺,但过量的胆固醇会成为心血管疾病诱因,限制了人们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因此需要合理健康地食用猪油产品。
据统计,猪肉生产量最多的中国,其猪油产量也为世界首位。
工厂主要分布于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年加工产量从几顿到几万吨不等,2014年,台湾统一集团宣布投入猪油市场,统一旗下统清(由统一和日清制油株式会社及三菱商事共同投资)宣布,斥资3000万元新台币兴建熬制香猪油生产线。
内地四川遂宁市鹏香猪油厂,盐城亭湖金祥猪油加工厂,天津天源油脂有限公司,中山市明发油脂有限公司,西安市秦牛油脂有限公司,安徽牧洋油脂有限公司等年产能达1~5万吨,食用猪油价格也达到1.1~1.3万/吨。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工业部门转移,以家庭为主的农村生猪散养户正加速退出市场,使我国动物油供应与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目前我国年出栏50头以下散养户所占养殖比重已由2003年的74.2%,下降至2012年的29%;而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户出栏量所占比重则从2001年的25.8%增长至2012年的71%。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4年生猪存栏4.66亿头,同比下跌1.7%;生猪出栏7.35亿头,同比增涨2.7%,我们观察到,猪存栏量折合动物油量高达1458万吨,几乎相当于国内全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50%(如果算上牛羊油等其他动物油,我国动物油总供应量可能超过2000万吨,相当于70%左右的国内植物油年消费量),更是相当于国内棕榈油年消费量的两倍以上。
另外从生猪屠宰量来看,自2009年至2014年国内月度生猪屠宰量在1500万头至2000万头不等,折合猪油量大约在50万吨~70万吨之间,相当于国内棕榈油月度表观消费量的峰值水平。
油脂【学习目标】1、掌握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熟悉植物油和动物油的差别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干知识梳理】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组成(1)油脂: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CH2(OH)—CH(OH)—CH2(OH)]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属于酯类化合物(2)组成元素:C、H、O2、油脂的结构3、分类(1)根据状态(室温下)①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称为油,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②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称为脂肪,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微点拨】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2)根据烃基是否相同①简单甘油酯:油脂结构中,R、R′、R″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②混合甘油酯:油脂结构中,R、R′、R″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微点拨】天然油脂大都是混合甘油酯4、常见高级脂肪酸: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名称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结构简式C15H31COOH C17H35COOH C17H33COOH C17H31COOH5、油脂的存在我们日常食用的牛油、羊油等动物脂肪,还有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植物油,都是油脂。
油脂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脂肪和某些植物的种子、果实中【微点拨】①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它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②油脂是甘油与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③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不能选择油脂作萃取剂,因为它们之间能发生加成反应【对点训练1】1、下列关于油脂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B.R1、R2、R3一定相同C.若R1、R2、R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简单甘油酯D.若R1、R2、R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合甘油酯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油脂的密度比水的小,黏度比较大,油脂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油熔点较低,脂肪熔点较高【微点拨】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很大。
生物柴油概念:生物柴油,又称脂肪酸甲酯,是植物柴油和动物柴油的总称,不含硫和芳烃,十六烷值高,且润滑性能好常用原料: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花生油、葵花子油、棕榈油、椰子油、回收烹饪油及动物油等主要成分:混和脂肪酸甲酯合成:由甲醇等醇类物质与天然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中主要成分甘油三酸酯发生酯交换反应低温流动性参数:浊点(CloudPoint)、冷滤点(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生物柴油可以使用的最低温度倾点(PourPoint)、生物柴油刚刚可以流动的最低温度冷凝点(Solidification Point):影响因素:1.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混合脂肪酸甲酯,不同的脂肪酸甲酯低温流动性能差别很大,主要受碳链长度、不饱和程度、支链程度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立体构型影响。
脂肪酸甲酯的熔点随碳链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并随其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据报道碳链数都是 18的硬脂酸甲酯和油酸甲酯熔点分别为 39.1 和- 19.8 ℃,两者的熔点相差约 59℃;含支链的分子越多,低温性能越好。
此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立体构型也对其低温流动性能有很大影响,顺式油酸甲酯与反式油酸甲酯凝点、黏度等低温性能相差很大。
由于不同脂肪酸甲酯低温流动性能不同2.酯基结构生物柴油中的酯基一般是甲基或乙基,相对于柴油有较高结晶温度3.杂质的影响这些杂质包括:合成原料中含有的高熔点甘油二酯、甘油单酯;生物柴油转化过程中反应不完全的甘油三酯、醇类、游离脂肪酸等以及生物柴油转化中产生的皂化物等。
研究发现,尽管倾点不受影响,但浊点随甘油单酯、甘油二酯的增加而升高;浓度为 0.1%饱和甘油单酯或甘油二酯能使浊点升高,不饱和的甘油单酯对浊点及倾点都没有影响。
改善方法:1.加入流动改进剂法2.调和柴油法3.生物柴油的异构化4.冬化处理添加降凝剂机理1.成核理论成核理论认为,由于降凝剂分子的熔点相对高于油品中蜡的结晶温度,它会在油品的浊点(CP )以前析出而起到晶核、活性中心或结晶中心的作用而成为蜡晶生长中心,使油品中小蜡晶增多,从而达到降低冷凝点(PP )或冷滤点(CFPP )的效果。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介绍目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混合法、微乳化法、高温裂解法和酯交换法。
前两种方法属于物理方法,虽然简单易行,能降低动植物油的粘度,但十六烷值不高,燃烧中积炭及润滑油污染等问题难以解决。
高温裂解法过程简单,没有污染物产生,缺点是在高温下进行,需催化剂,裂解设备昂贵,反应程度难控制,且高温裂解法主要产品是生物汽油,生物柴油产量不高。
工业上生产生物柴油主要方法是酯交换法。
在酯交换反应中,油料主要成分三甘油酯与各种短链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和甘油。
可用于酯交换的醇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戊醇,其中最常用的是甲醇,这是由于甲醇价格较低,碳链短,极性强,能够很快与脂肪酸甘油酯发生反应,且碱性催化剂易溶于甲醇。
酯交换反应是可逆反应,过量的醇可使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所以醇的实际用量远大于其化学计量比。
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可以是碱、酸或酶催化剂等,它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提高产率。
酯交换反应是由一系列串联反应组成,三甘油酯分步转变为二甘油酯、单甘油酯,最后转变成甘油,每一步反应均产生一个酯。
酯交换法包括酸催化、碱催化、生物酶催化和超临界酯交换法等。
(1)酸催化法。
酸催化法用到的催化剂为酸性催化剂,主要有硫酸、盐酸和磷酸等。
在酸催化法条件下,游离脂肪酸会发生酯化反应,且酯化反应速率要远快与酯交换速率,因此该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和水分含量高的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其产率高,但反应温度和压力高,甲醇用量大,反应速度慢,反应设备需要不锈钢材料。
工业上酸催化法受到关注程度远小于碱催化法。
(2)碱催化法。
碱催化法采用的催化剂为碱性催化剂,一般为NaOH、KOH、NaOH 以及有机胺等。
在无水情况下,碱性催化剂酯交换活性通常比酸性催化剂高。
传统的生产过程是采用在甲醇中溶解度较大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均相催化剂,它们的催化活性与其碱度相关。
碱金属氢氧化物中,KOH比NaOH具有更高的活性。
用KOH作催化剂进行酯交换反应典型的条件是:甲醇用量5%-21%,KOH用量0.1%~1%,反应温度25-60℃,而用NaOH 作催化剂通常要在60℃下反应才能得到相应的反应速率。
生物柴油中的成分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是通过将植物油或动物脂肪加工转化而成的清洁燃料,与传统的石油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低排放、低碳排放、高润滑、高燃烧效率等优点。
生物柴油的成分范围涵盖了多种多样的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生物柴油中的主要成分范围。
植物油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常用的植物油包括大豆油、油菜籽油、棕榈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
这些植物油富含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
大豆油是最常用的植物油之一,其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等,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和流动性。
油菜籽油含有较高比例的十八烷基脂肪酸,可以提高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棕榈油中富含的棕榈酸可以提高生物柴油的柴油指数,改善其燃烧性能。
除了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生物柴油还可以采用生物质碳合成气(syngas)为原料,通过催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
生物质碳合成气主要包括CO、CO2、H2等气体,通过变压合成法可以将这些气体转化为长链碳氢烃。
由于生物质碳合成气具有丰富的原料来源和良好的可控性,因此在生物柴油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柴油中的成分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等天然原料,也包括生物质碳合成气等合成气体原料。
这些原料中富含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和碳氢烃,可以通过不同的酯化反应和合成反应转化为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性、低碳排放性等优点,是未来替代传统石油柴油的重要清洁能源之一。
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和成分范围能够不断完善,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篇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生物柴油是一种由植物油或动物油制成的可再生能源,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替代石油燃料,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生物柴油的成分范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成分:一、甲醇:甲醇是一种有机溶剂,是生物柴油的一种重要成分。
动物油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2-06T02:16:41.0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19期作者:尚建疆1 肖建华2 郭伟2 张新慧2[导读] 某些动物油脂中存在对人体皮肤或其他部位有益的成份尚建疆1 肖建华2 郭伟2 张新慧2(1.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2.伊犁南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宁 835001)摘要:某些动物油脂中存在对人体皮肤或其他部位有益的成份,因此在化妆品中得到了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化妆品中常用的动物油脂,简介其成份、用途等,分析了动物油脂作为化妆品原料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字:动物油脂;化妆品;应用;化妆品的生产与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是较早应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1]。
解放前,化妆品的应用和生产在我国仍然较为落后。
1949年后,化妆品产业发展十分缓慢。
但改革开放后,随国家经济快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化妆品生产、研发和使用得以高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的化妆品行业不断成长,逐渐发展成熟,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妆提出了新的品质内涵和要求[2]。
“绿色”、“天然”和“环保”成为化妆品新的关注点和方向。
一般来说,化妆品中的天然是指其原料直接来自天然产物,不经化学改性,使用纯物理方法获得[3]。
1.化妆品中常用的油脂油脂是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原料。
在化妆品行业,油脂属于基础原料,是配方中的骨架部分。
油脂一般具有不溶于水,可成膜,增加肤感等共同特点。
根据原料来源不同可分为动物油脂、植物油脂、矿物油脂等植物油是由不同种类的直链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形成的混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等中通过压榨或浸取得到的油脂。
用于化妆品的植物油,一般不会挥发且由冷压或萃取技术得来,具有良好的滋养皮肤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植物本身天然的功效。
矿物油一般是从石油、煤质等矿物质里提炼出来的油,也称液状石蜡。
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应用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应用,旨在解释和说明其应用方式以及作用机制。
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动物油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多种特性的油脂类物质,被广泛运用于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本文将围绕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定义、分类、特性与优点以及应用领域展开论述。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如下结构进行组织:引言部分对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随后,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定义与分类、特性与优点,以及其广泛运用的应用领域;第三部分将阐述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包括添加剂调配比例与工艺方法、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策略以及实际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紧接着,第四部分将深入说明动物油在橡胶中所扮演的作用机制,包括物理效应的解析与实验验证、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与应用探索,以及对橡胶材料机械性能影响分析与整体评估;最后,通过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研究结果,并讨论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可行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解释和说明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其作用机制。
通过对其定义、分类、特性以及广泛运用领域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动物油对橡胶材料性能改善的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具体应用方式和作用机制的阐述,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指导,并推动相关领域进一步研究和创新。
最终希望能够促进橡胶制品工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动物油在橡胶中的应用:2.1 定义和分类:动物油是指从动物体内提取出来的液体脂肪,通常包含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其他有机成分。
根据不同的动物来源和提取方法,动物油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如牛油、羊毛脂、猪油等。
2.2 特性与优点:动物油在橡胶中具有一系列特性和优点。
首先,动物油可通过增加橡胶的黏度来改善其加工性能。
其次,它能够提高橡胶制品的柔软性和延展性,并增强其耐磨性能。
此外,动物油还可以减小橡胶制品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粘着力或摩擦系数,有助于减少噪音和振动。
生物柴油中的成分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柴油是一种由植物或动物油脂制成的可再生能源,它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生物柴油的成分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成分:1. 油脂类: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是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包括大豆油、棕榈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鱼油等。
这些油脂含有丰富的脂肪酸,经过酯化反应或氢解反应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
2. 醇类:生物柴油中常用的原料还包括生物醇类,如乙醇、甲醇等。
这些醇类可以通过醇酯化反应制备成醇酯,然后与柴油混合使用。
3. 生物质材料:生物柴油还可以由生物质类原料制备而成,比如秸秆、木屑、废弃食物等。
这些生物质材料经过转化、压榨、酯化等多个步骤可以生产出生物柴油。
4. 生物柴油添加剂:为了提高生物柴油的性能和稳定性,常常需要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如抗氧化剂、抗磨剂、界面活性剂等。
生物柴油的成分范围很广,不同的原料和生产工艺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成本。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将多种原料混合使用,以达到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生物柴油的成分虽然多样,但是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环境。
生物柴油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比传统柴油更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更小。
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也比较环保,减少了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加工过程带来的环境破坏。
第二篇示例:生物柴油是一种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替代石油燃料的选择。
生物柴油的成分也因生产工艺及原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主要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脂肪酸甲酯、甘油和杂质等。
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甲酯是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通过酯化反应制备而成的化合物,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燃料成分。
常见的原料包括大豆油、棕榈油、油菜籽油等,通过酯化反应,将脂肪酸与甲醇反应制备而成甲酯。
脂肪酸甲酯的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与传统石油柴油相比,排放的污染物要少得多,是一种清洁燃料。
第十章 油脂物证第一节 油脂的种类及成分油脂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种类繁多,常温下为液体的称为油,常温下为固体或半固体的称为脂。
根据其来源、组成和性质不同,油脂可分为动植物油、矿物油、香精油三大类。
一、动植物油(一)动物油动物油主要存在于动物体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例如猪油、牛油、羊油等;也有以乳化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内,例如奶油;还有少量存在于骨髓中,例如骨油。
鱼类的油脂大部分存在于肝脏内,例如鱼肝油等。
海兽的油脂大部分存在于皮下,例如海豚油。
动物油一般用熬制法取得。
动物油主要供食用,也广泛应用于制造硬化油、肥皂、甘油、润滑油和制革等工业。
(二)植物油植物油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果肉、胚芽等细胞组织中,含量随原料不同而不同,例如米糠的含油率约为12~20%,干椰子果肉的含油率约为63~70%。
在常温下大多数植物油是液体,如豆油、花生油、菜子油等;少数植物油是半固体或固体,如桕脂、椰子油等。
根据植物油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即能否干燥和干燥快慢的情况,可分为:(1)干性油,如桐油、梓油、亚麻油等;(2)半干性油,如豆油、菜子油、芝麻油等;(3)非干性油,如花生油、蓖麻油等。
植物油一般用压榨法或溶剂提取法取得。
植物油多数供食用,也广泛应用于制造硬化油、肥皂、甘油、油漆和润滑油等。
(三)动植物油的成分和性质1.动植物油的成分。
动植物油主要成分是各种天然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结合而成的酯,也叫脂肪酸甘油酯,约占总重量的95%以上。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磷脂、甾醇、脂肪醇、萜烯醇、蜡类、烃类、色素、维生素等物质。
脂肪酸甘油酯是一个极难分离的复杂物质,分子量一般在650~970之间,可以看成是由甘油(丙三醇)与脂肪酸脱水而生成的。
反应机制为:(甘油) (脂肪酸) (脂肪酸甘油酯) CH 2OH CH OH CH 2OH +HOC OR 1R 2OHOC R 3O HOC =OC OR 3OC O R 2R 1O H 2OCH 2CH OC CH 2+式中R1、R2、R3代表不同的取代基。
利用猪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白斌1,李国平1,李聪1,陈俏1,申烨华1∗(西北大学化学系,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进一步深化,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发展趋势。
猪油作为工业原料具有其独特之处: (1) 猪油是可再生资源; (2) 我国有养猪传统,产量高,猪油原料来源充足;(3) 猪油的臭味远轻于牛、羊油及鱼油,杂质少,耐氧化性能较好,易精制及储存; (4) 猪油可直接使用无需预处理。
本实验以猪油为原料,在新型催化剂(SXL)的作用下与甲醇酯化制备生物柴油。
研究了反应的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在50~60℃,醇油摩尔比为5:1~14:1,催化剂用量为0.5~10%(w/w),反应时间为20~80min 时,反应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对猪油及其酯交换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酯交换产物在1245、1197和1170cm-1处有3个峰,应归属于-CH2-COOCH3基团中的C-O键伸缩振动,在1437 cm-1处还出现属于甲氧基-O-CH3中的碳氢建不对称弯曲振动吸收,证明酯交换产物为脂肪酸甲酯。
通过对猪油酯交换产物进行气-质联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甲酯成分为:10-十八碳烯酸(油酸)甲酯,占35.47%;十六酸(棕榈酸)甲酯,占32.58%;十八酸(硬脂酸)甲酯,占18.22%;9,15-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占9.42%;十四碳酸甲酯,占1.64%;9-十六碳烯酸甲酯,占1.40%;脂肪酸甲酯总含量为98.73% 。
关键词:猪油;新型催化剂;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引言自人类步入工业文明以来,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深化与凸显。
随着人类对生活质量及文明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生物柴油制作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对传统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替代燃料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物柴油的制作方法与传统石油柴油相比,更加环保、可再生,并且具备较高的燃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柴油的制作方法,并探讨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将给出生物柴油的定义,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包括植物油、动物油和废弃物等。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生物柴油的制作方法,包括酯交换法、酯化法和热解法等。
通过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工艺,读者将能够了解到生物柴油的制作过程。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生物柴油的优势,包括环境友好、可再生能源以及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等。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指出其在交通运输、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最后,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生物柴油的制作方法以及其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潜力。
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以促进生物柴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关于生物柴油制作方法的背景信息和基本概念的概述。
它还将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生物柴油的定义、原料和制作方法。
其中,我们将介绍生物柴油是什么以及它与其他类型的柴油的区别。
然后,我们将介绍制作生物柴油所需的主要原料和其特点。
最后,我们将详细描述生物柴油的制作方法,包括预处理原料、酯化反应和后处理等步骤。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
我们将强调生物柴油的优势,如环保、可再生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常用动、植物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一、本文概述油脂是人类膳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动、植物食用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其脂肪酸组成直接影响着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应。
对常用动、植物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研究和分析常用动、植物食用油中脂肪酸的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
通过选取市面上常见的动、植物食用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的化学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对油样中的脂肪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本文期望能够揭示不同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规律,为合理选择和健康使用油脂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文还将对脂肪酸与健康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期提高公众对油脂营养价值的认识,促进健康饮食的普及。
本文将对常用动、植物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油脂的健康利用和合理消费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动、植物食用油的来源与分类动、植物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它们分别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各自具有独特的脂肪酸组成和营养价值。
了解这些食用油的来源与分类,对于我们合理选择食用油,平衡膳食,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食用油的来源主要是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鱼油等。
这些油脂通常富含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和棕榈酸,它们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合用于高温烹饪和煎炸。
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应适量食用。
植物食用油的来源则更为广泛,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芝麻油等。
这些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各异,如大豆油、菜籽油等主要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橄榄油和亚麻籽油则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和亚麻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根据脂肪酸组成的不同,动、植物食用油可分为饱和脂肪酸油、单不饱和脂肪酸油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