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12-13-1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B
- 格式:doc
- 大小:199.00 KB
- 文档页数:5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B》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B4. C5. B6. B7. C8. D9. C 10. C (每题 1 分)二、填空1..符号位基值偏移量2.存储容量存储时间存储周期3.操作特征与功能操作数的地址4.符号位数值域纯小数5.高速缓冲主存速度6.Cache 浮点存储7.指令条数少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每空1分)三、计算题1.[X]补=11. 0100L [Y]tt =00. 1101L =11. 00101 (3 分)[X+Y]补二[X]补 + [Y]tt =11. 01001+00. 11011=00. 00100 (2 分)[X-Y] # = [X]补 + [―Y]补=11. 01001+11. 00101=10. 01110 (溢出)(2 分)2.[X], = 1. 0101 [Y]fl.= 0. 1101;输入的数据为X=(l). 0111 Y=(0). 1101 (2分)(1). 011 01 011(1)0 1 0 1(0,0 0 0 0(1,0 1 0 1(1). 0 1 0 1(0). U)0 0 0 0(I)- 0 1 1 1 0 0 0 1 (6分)[X*Y]fl.= 1. 01110001 X*Y= -0. 10001111(2分)3.X = 0 0 0010 101001Y = 0 0 0001 101111 (2 分)⑴对阶:[A E] fl. = [Ex-Ey]= [Ex]补+ [~Ey]补=00010 + 11111 = 00001Y 与X 的阶对齐,Y = 0 0 0010 0101111 (2 分)⑵尾数相减:[Mx-Myh = [Mx]fl. + [-My]补=0. 101001 + 1. 1010001 = 0. 0100011 (2分)⑶规格化:左规1位,得到0 0 0001 100011 (2分)⑷舍入:无(2分)⑸溢出:无(1分)X+Y = 1. 09375 (1 分)X=4所以Y=3 (1分)=0=1=0 (6 分) (1分)4. 解:因为 X+Y+1C2Y , P3二 B4 ㊉ B3 ㊉ B2 = 1 ffi 1 ©0 P2二B4 ㊉ B3 ㊉ Bi =13131 Pi= B4 ㊉ B2 ㊉ Bi =13031 得到海明校验码:1100 1 10四、简答题1. 答:在取指周期中为指令,在源周期或目的周期中为数据。
2021年淮阴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某计算机使用4体交叉编址存储器,假定在存储器总线上出现的主存地址(十进制)序列为8005,8006,8007,8008,8001,8002,8003,8004,8000,则可能发生访存冲突的地址对是()。
A.8004和8008B.8002和8007C.8001和8008D.8000和80042、Cache用组相联映射,一块大小为128B,Cache共64块,4块分一组,主存有4096块,主存地址共需()位。
A.19B.18C.17D.163、某机器字长为8位,采用原码表示法(其中一位为符号位),则机器数所能表示的范围是()。
A.-127~+127B.-127~+128C.-128~+127D.-128~+1284、在浮点机中,判断原码规格化的形式的原则是()。
A.尾数的符号位与第一数位不同B.尾数的第一数位为1,数符任意C.尾数的符号位与第一位相同D.阶符与数符不同5、信息序列16位,若想构成能纠正一位错、发现两位错的海明码,至少需要加()位校验位。
A.4B.5C.6D.76、假设某存储器总线采用同步通信方式,时钟频率为50MHz,每个总线事务以突发方式传输8个字,以支持块长为8个字的Cache行读和Cache行写,每字4B.对于读操作,方式顺序是1个时钟周期接收地址,3个时钟周期等待存储器读数,8个时钟周期用于传输8个字。
请问若全部访问都为读操作,该存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A.114.3MB/sB.126.0MB/sC.133.3MB/sD.144.3MB/s7、下列关于总线说法中,正确的是()I.使用总线结构减少了信息传输量II.使用总线的优点是数据信息和地址信息可以同时传送III.使用总结结构可以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IV.使用总线结构可以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条数A.I,II,IIIB.II,III,IVC.III,IVD.只有I8、在计算机系统中,表明系统运行状态的部件是()。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订
线
装订
线
装订线4.设某指令系统指令定长12位,操作码3位,每个地址段3位,试提出一种分配方案,使该指令系统
有4条三地址指令,16条二地址指令,90条单地址指令。
(提示:写出各类指令得操作码范围即可)
五、综合应用(12分)
图1
得分评卷人
1.说明PC、IR、AR、DR四个寄存器得功能?(4分)
2.图1就是一个计算机得CPU框图,写出指令ADD R0,(R1) 在此机器中得工作过程(或画出
指令周期流程图)。
提示:其中R0保存得就是目得操作数,(R1)为寄存器间接寻址。
(8分)
院系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考试课程
装
订
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__。
A.立即数和栈顶;B.暂存器;C.栈顶和次栈顶;D.累加器。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B.运算器;C.控制器;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B.64K;C.64KB;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DMA方式;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B.机器周期;C.时钟周期;D.存储周期。
10.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B.毫微程序;C.动态微程序;D.微程序。
11.隐指令是指______。
A.操作数隐含在操作码中的指令;B.在一个机器周期里完成全部操作的指令;C.指令系统中已有的指令;D.指令系统中没有的指令。
淮海工学院11 - 12 学年第 1 学期操作系统原理试卷(B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答题表(将答案填入下表,否则不予评分)1、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2、在进程管理中,当()时,进程从运行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时间片用完C、等待某一事件发生D、等待的事件发生3、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的。
A、预防死锁B、避免死锁C、检测死锁D、解除死锁4、下列步骤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
A、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B、为进程分配内存C、将其控制块插入就绪队列中D、为进程分配CPU5、文件系统中用()来管理文件。
A、作业控制块B、外页表C、目录D、软硬件结合的办法6、( )算法是设备分配常用的一种算法。
A、短作业优先B、最佳适应C、首次适应D、先来先服务7、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 )为基本单位。
A、程序B、指令C、进程D、作业8、在分时系统中,若当前运行的进程连续获得了两个时间片,原因可能是()A、该进程的优先级最高B、就绪队列为空C、该进程最早进入就绪队列D、该进程是一个短进程9、在操作系统中,用户程序申请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 )。
A、物理设备名B、逻辑设备名C、虚拟设备名D、独占设备名10、设3个目标模块A、B、C,起始地址都是0,长度分别是L、M、N,这3个模块按A、B、C顺序采用静态链接方式链接在一起后,模块C的起始地址变换为()。
A、L+MB、L+M+NC、L+M-1D、M+N11、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
A、并发性B、共享性C、虚拟性D、异步性12、以时间换空间的技术是()。
A.分时技术 B.虚拟存储技术 C.并发技术 D.缓冲技术13、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
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
A、2B、3C、4D、514、虚存指的是()。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班级:软件122学号:2012122734姓名:韩莹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批阅时间:年月日实验七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以构造一台基本模型实验计算机。
2、设计五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具体上机调试,掌握整机软硬件组成概念。
二、实验原理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的,而本次实验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控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
这里,实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⑴有关微控制器部分在前一实验中已详细介绍⑵主存储器的读、写和运行为了向主存储器RAM中装入程序或数据,并且检查写入是否正确以及能运行主存储器中的程序,必须设计三个控制操作微程序。
·存储器读操作:拨动总清开关后,置控制开关SWC、SWA为“0 0”时,按要求连线后,连续按“启动运行”开关,可对主存储器RAM连续手动读操作。
·存储器写操作:拨动总清开关后,置控制开关SWC、SWA为“0 1”时,按要求连线后,再按“启动运行”开关,可对主存储器RAM进行连续手动写入。
·运行程序:拨动总清开关后,置控制开关SWC、SWA为“1 1”时,按要求连线后,再按“启动运行”开关,即可转入到第01号“取址”微指令,启动程序运行。
上述三条控制指令用两个开关SWC、SWA的状态来设置,其定义如下:SWC SWA 控制台指令0 0 1 011读内存写内存启动程序⑶指令寄存器介绍指令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缓冲寄存器中,然后再传送到指令寄存器。
指令划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由二进制构成,为了执行任何一条给定的指令,必须对操作码进行测试P(1),通过节拍脉冲T4的控制以便识别所要求的操作。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实验一存储器实验班级:计算机161学号:2016123163姓名:梁凡1、目的与要求掌握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写方法。
2、实验设备ZYE1601B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箱一台,排线若干。
3、实验步骤与源程序l) 实验接线如下: ⑴ MBUS 连BUS2; ⑵ EXJ1连BUS3;⑶ 跳线器J22的T3连TS3; ⑷ 跳线器J16的SP 连H23;⑸ 跳线器SWB 、CE 、WE 、LDAR 拨在左边(手动位置)。
2) 连接实验线路,仔细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形成时钟脉冲信号T3,方法如下:在时序电路模块中有两个二进制开关“运行控制”和“运行方式”。
将“运行控制”开关置为“运行”状态、“运行方式”开关置为“连续”状态时,按动“运行启动”开关,则T3有连续的方波信号输出,此时调节电位器W1,用示波器观察,使T3输出实验要求的脉冲信号;本实验中“运行方式”开关置为“单步”状态,每按动一次“启动运行”开关,则T3输出一个正单脉冲,其脉冲宽度与连续方式相同。
3) 具体操作步骤图示如下: 给存储器的00地址单元中写入数据11,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如果要对其它地址单元写入内容,方法同上,只是输入的地址和内容不同。
(4) 读出刚才写入00地址单元的内容,观察内容是否与写入的一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4、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CE=1SWB=0LDAR=1 SWB=0 CE=0 WE=1 CE=1 SWB=0 LDAR=1 SWB=1 CE=01)根据存储器的读写原理,填写表2.5.2。
2)记录向存储器写入数据的操作过程。
按照前面介绍的实验步骤向存储器地址为00H, 01H,02H,03H,04H,05H的单元分别写入数据:55H,33H,44H,66H,08H,F0H。
3)写出读出存储器单元内容的操作过程并记录以下地址单元读出的内容。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考试资料)(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考试资料)(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考试资料)(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组成1一、选择题 (每小题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若十进制数为37。
25,则相应的二进制数是().(A)100110.01 (B)110101.01 (C) 100101。
1 (D)100101.012、若[x]反=1.1011,则x=(A)—0。
0101 (B)—0.0100 (C)0。
1011 (D)-0。
10113、某机器字长16位,含一位数符,用补码表示,则定点小数所能表示的最小正数是()。
(A)2-15 (B)216 (C)2-1 (D)1-2-154、若采用双符号位补码运算,运算结果的符号位为10,则()。
(A)产生了负溢出(下溢) (B)产生了正溢出(上溢)(C)运算结果正确,为负数(D)运算结果正确,为正数5、在用比较法进行补码一位乘法时,若相邻两位乘数yiyi+1为01时,完成的操作是()。
(A)无 (B)原部分积+[X]补,右移一位(C)原部分积+[-X]补,右移一位(D)原部分积+[Y]补,右移一位6、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A)栈顶地址 (B)栈底地址(C)栈顶内容(D)栈底内容7、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是从( ).(A)主存储器中读出 (B)寄存器中读出(C)磁盘中读出(D)CPU中读出8、在微程序控制器中,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通常由( )。
淮海工学院2010-2011学年第1 学期计算机网络试卷B(闭卷)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1.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2. 对等连接(P2P)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不区分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它们可以进行对等连接通信()3. UDP首部开销小,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4. ICMP报文封装在IP包的数据部分()5. ARP可以解决所有网络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6. 客户使用SMTP协议既能发送邮件又能接收邮件()7. FTP使用TCP可靠的运输服务,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服务()8. 流量控制往往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而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9. 虚拟局域网虽然限制了接受广播信息的工作站数,但是不能对广播风暴引起的性能恶化产生帮助()10. 统一资源定位符用来表示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和访问这些资源的方法。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间的()A、联机关系B、结构关系C、主次关系D、层次关系2、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A、8B、6C、4D、23、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网络接口层B、传输层C、互联网层D、应用层4、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5、在同一信道上同一时刻,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2022年淮阴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设存储器容量为32字,字长为64位。
模块数m=4,采用低位交叉方式。
存储周期T=200ns,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传输周期r=50ns。
该交叉存储器的带宽是()。
A.32×107bit/sB.8×107bit/sC.73×107bit/sD.18×107bit/s2、关于Cache的3种基本映射方式,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A.Cache的地址映射有全相联、直接和多路组相联3种基本映射方式B.全相联映射方式,即主存单元与Cache单元随意对应,线路过于复杂,成本太高C.多路组相联映射是全相联映射和直接映射的一种折中方案,有利于提高命中率D.直接映射是全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的一种折中方案,有利于提高命中率3、在浮点机中,判断原码规格化的形式的原则是()。
A.尾数的符号位与第一数位不同B.尾数的第一数位为1,数符任意C.尾数的符号位与第一位相同D.阶符与数符不同4、假设机器字长为16位,用定点补码小数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的范围是()。
A.0~(1-2-15)B.-(1-2-15)~(1-2-15)C.-1~1D.-1~(1-2-15)5、下列关于进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I.任何二进制整数都可用十进制表示Ⅱ.任何二进制小数都可用十进制表示Ⅲ.任何十进制整数都可用二进制表示IⅣ.任何十进制小数都可用二进制表示A.I、ⅢB. I、Ⅱ、ⅢC.I、Ⅱ、Ⅲ、ⅣD.Ⅱ、IV6、总线宽度与下列()有关。
A.控制线根数B.数据线根数C.地址线根数D.以上都不对7、关于同步控制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握手信号B.由统一时序电路控制的方式C.允许速度差别较大的设备一起接入工作D.B和C8、在计算机系统中,表明系统运行状态的部件是()。
A.程序计数器B.指令寄存器C.程序状态字D.累加寄存器9、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主要有()。
淮海工学院11 – 12 学年第 1 学期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B闭卷):(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机的软件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翻译程序有两种,分别是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
3.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4.机器字长是指CPU 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5.指令寄存器IR的功能是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6.总线特性包括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时间特性。
7.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8. X=-1101,则[X]原= 11101 ,[-X]反= 01101 。
9.寻址方式是指确定本条指令的操作数地址及下一条欲执行指令的指令地址的方式。
10.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有: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11.通常将能引起中断的各个因素称为中断源。
12. 中断隐指令的操作包括:保护程序断点、寻找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和硬件关中断。
1. 下列寄存器的位数反映了存储器的存储字长。
A、 MARB、MDRC、 PCD、IR2.用于CPU、主存、I/O设备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是总线。
A、片内B、系统C、通信D、网络3. 一个存储区域,首地址是0100H,末地址是0150H,则该区域共有个单元。
A、50B、51C、80D、814.按不同,将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缓冲存储器。
A、在计算机中的作用B、存储介质C、存取方式D、信息保护方式5.下列编码中具有校验能力的是。
A、ASCII码B、BCD码C、汉明码D、8421码6. Cache-主存地址映射方式中,映射方式下每个主存块可以映射到缓存中的任一块位置上。
A、二路组相联B、四路组相联C、直接D、全相联7.按可以将接口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A、数据传送方式B、功能选择的灵活性C、通用性D、数据传送控制方式8.浮点数进行加减运算时首先做的是。
A、对阶B、尾数相加减C、规格化D、舍入9.浮点数属于下列操作数类型。
A、地址B、数字C、字符D、逻辑数据10.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就是操作数的真实地址的是寻址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
)1.若十进制数据为137.5则其八进制数为(B )。
A、89.8B、211.4C、211.5D、1011111.1012.若x补=0.1101010,则x原=(A )。
A、1.0010101B、1.0010110C、0.0010110D、0.11010103.若采用双符号位,则发生正溢的特征是:双符号位为(B)。
A、00B、01C、10D、114.原码乘法是(A )。
A、先取操作数绝对值相乘,符号位单独处理B、用原码表示操作数,然后直接相乘C、被乘数用原码表示,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D、乘数用原码表示,被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5.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C)。
A、立即寻址B、变址寻址C、间接寻址D、寄存器寻址6.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A)。
A.(101001)2B.(52)8C.(2B)16D.457.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D)。
A.(101001)2B.(52)8C.(2B)16D.458.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D)。
A.(111111)2B.(72)8C.(2F)16D.509.已知:X=-0.0011,Y= -0.0101。
(X+Y)补= ( A)。
A.1.1100B.1.1010C.1.0101D.1.100010.一个512KB的存储器,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C )。
A.17 B.19C.27D.3611.某计算机字长是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它们寻址范围是(C )。
A.64K B.32KB C.32K D.16KB12.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线的最少数目是(C )。
A.21B.17C.19D.2012.计算机内存储器可以采用(A)。
A.RAM和ROMB.只有ROMC.只有RAMD.RAM和SAM13.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操作,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需采用( C)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若x=1011,则[x]补=( A )。A、01011 B、1011 C、0101 D、101012.设某浮点数共12位。其中阶码含1位阶符共4位,以2为底,补码表示;尾数含1位数符共8位,补码表示,规格化。则该浮点数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是( D)。A、27B、28* (1-2-7) C、28D、27* (1-2-7)3.微程序存放在( C)。A、主存中B、堆栈中C、只读存储器中D、磁盘中4.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机器指令和微指令的关系是( B)。A、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B、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或一个)微程序来解释执行C、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工作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D、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5.在指令格式中,采用扩展操作码设计方案的目的是( C)。A、减少指令字长度;B、增加指令字长度;C、保持指令字长度不变而增加指令操作的数量;D、保持指令字长度不变而增加寻址空间.6.指示当前指令的地址的部件是( A)。A、程序计数器B、累加计数器C、中断计数器D、程序状态字7.中断向量地址是( C)。A、子程序入口地址 B、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C、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地址D、中断类型号8.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字节是操作码,第二字节是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第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设当前PC的内容为2008H,要求转移到2001H地址,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应为( B )。A、07H B、F7H C、F8H D、F9H9.设某机有五个中断源L0,L1,L2,L3,L4,按中断响应优先次序由高到低排序为L0->L1->L2->L3->L4,现要求中断处理次序改为L1->L3->L4->L0->L2,则L4的屏蔽字为( B)。A、00001 B、10101 C、01010 D、1010010.以下关于DMA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A、DMA过程中没有中断B、DMA过程中有中断,其作用与程序中断方式中相同。C、DMA过程中有中断,其作用与程序中断方式中不同。D、DMA过程中没有中断,但其与CPU的联络方式与中断相同。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F1.按时序控制方式分,总线可分为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F2.对外设统一编址是指给每个外设设置一个地址码。T3.先行进位就是并行进位。F4.微程序控制器中的信息是程序运行时随机产生并存储的。F5.指令的流水作业方式缩短了每条指令的指令周期。T6.中断过程的保护断点由隐指令完成,这是由硬件实现的。F7.多重中断既允许嵌套处理中断,也允许嵌套响应中断。T8.组合逻辑方式相对于微程序设计方式来说更复杂,易出错,可扩展性差。T9.浮点运算中,是否溢出由阶码来判断。F10.控制存储器存放指令的微程序,由内存中的ROM实现。三、名词解释题(共10分)1.总线(3分)计算机中各部件之间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组信道。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卷(1)一.选择题(下列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假设下列字符码中最后一位为校验码,如果数据没有错误,则采用偶校验的字符码的是____.A。
11001011 B。
11010110 C。
11000001 D.110010012.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______ 来实现。
A。
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B. 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
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 D. 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3.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说法,正确的是_B___。
A.提高了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B.扩大了主存储器的存储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和调度C。
提高了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D。
程序执行时,利用硬件完成地址映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__.A。
存储周期就是存储器读出或写入的时间B。
双端口存储器采用了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实现并行存取C。
双端口存储器在左右端口地址码不同时会发生读/写冲突D。
在cache中,任意主存块均可映射到cache中任意一行,该方法称为直接映射方式5.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操作数一般采用__C__寻址方式.A。
堆栈 B。
立即 C。
隐含 D. 间接6.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___D___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RISC指令系统特点的是__B__。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B.寻址方式种类尽量少,指令功能尽可能强C。
增加寄存器的数目,以尽量减少访存的次数D. 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8. 指令周期是指___C___.A .CPU 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B .CPU 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 .CPU 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加上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D .时钟周期时间 9. 假设微操作控制信号用n C 表示,指令操作码译码输出用m I 表示,节拍电位信号用kM 表示,节拍脉冲信号用i T 表示,状态反馈信息用i B 表示,则硬布线控制器的控制信号n C 可描述为__D__。
淮海工学院12 – 13 学年第 1 学期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B闭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的不同,可分为三类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2.使用虚拟存储器是为了解决存储容量(存储空间、容量、内存不足、内存小、系统容量) 的问题,存储管理主要由硬件和软件(地址映射)实现。
3. 某微机系统主存容量为主4MB,该存储器的地址范围表示00000H - 3FFFFFH 。
4.在输入输出系统中,I/O编址方式有统一编址方式、非统一方式(独立)编址。
5.一个四路组相联的Cache共有64块,主存共有4096块,每块由128个字组成,访存地址为字地址。
问主存字块标记为8 位、组地址 4 、块内地址7 。
6.现代计算机中微操作命令序列的形成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组合逻辑设计,又称作硬连线逻辑;另一种是微程序设计(微指令),又称作存储逻辑。
7.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
8. 机器字长为8位(包含一位符号位),若X=-26,则[X]补码= 1,1100110 ,补码左移一位后其值为= 1,1001100 。
9.通常将能引起中断的各个因素称为中断源(中断请求、中断事故)。
10.中断隐指令的操作包括:保护程序断点(断点)、寻找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地址、指令、接入点)和硬件关中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1、答:水平微指令一次能定义并执行多个并行操作的微命令。
垂直微指令类似机器指令操作码的方式,在微指令中,设置微操作码字段,由微操作码字段规定微指令的功能。
(1分)(1) 水平型微指令比垂直型微指令并行操作能力强,灵活性强(2) 水平型微指令执行一条机器指令所要的微指令数目少,速度快(3) 水平型微指令用较短的微程序结构换取较长的微指令结构(4) 水平型微指令与机器指令差别大;(每一要点1分)2、答:刷新的过程是将原存信息读出,再由放大器形成原信息并重新写入的再生过程。
(2分),三种刷新方式是:集中式、分散式、异步刷新。
(3分)3、答:存储器层次结构的划分上通常分为缓存-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3分)。
其中缓存-主存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问题。
(1分)主存-辅存主要解决存储器系统容量问题。
(1分)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解:CPU执行轨迹(5分)2、解:(1)12个存储面;(2分)柱面数:60*(33-22)/2=330(2分)(2)3.14*22*800/8=6908B;(2分)盘组总容量:6908*330*12=27355680B (2分)(3)6908*2400/60=276320(Bps) (2分)3、解:x=2-011×(-0.100010),y=2-010×(-0.011111)[x]补=1,101;1.011 110, [y]补=1,110;1.100 001 (2分)1)对阶:则[x]补=1,110;1.101 111 (2分)2)尾数运算:[Mx]补+[-My]补= 11.101111 + 00.011111 = 00.001110 (2分)3)结果规格化:[x-y]补=11,110;00.001 110 =11,100;00.111000 (尾数左规2次,阶码减2)(2分)4)舍入:无5)溢出:无则:x-y =2-100×0.111 000 (2分)五、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最多安排63条二地址指令、31条一地址指令以及32条零地址指令。
(4分)三种指令格式如下:(各2分)二地址指令操作码编码:000000~1111106 5 52、解:(1)取指操作●PC→Bus→MAR PC0和MARi有效(2分)●1→R CU发读命令(1分)●数据线→MDR 现行指令从存储器→数据线→MDR (1分)●MDR→Bus→IR MDRi和IRi有效,现行指令→IR (1分)●(PC)+1→PC (1分)(2)存操作数●Ad(MDR)→Bus→MAR MDR0和MARi有效,指令地址码字段→MAR (1分)●1→W CU发写命令(1分)●AC→Bus→MDR ACo和MDRi,欲写的数据→MDR (1分)●MDR→数据线,数据经数据线写入存储器(1分)淮海工学院12 – 13 学年第 1 学期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B闭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的不同,可分为三类总线:、、。
2.使用虚拟存储器是为了解决的问题,存储管理主要由实现。
3. 某微机系统主存容量为4MB,该存储器的地址范围表示。
4.在输入输出系统中,I/O编址方式有、。
5. 一个四路组相联的Cache共有64块,主存共有4096块,每块由128个字组成,访存地址为字地址。
问主存字块标记为位、组地址位、块内地址位。
6.现代计算机中微操作命令序列的形成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又称作硬连线逻辑;另一种是,又称作存储逻辑。
7.指令由和两部分组成。
8. 机器字长为8位(包含一位符号位),若X=-26,则[X]补码= ,补码左移移位后其值为= 。
9. 通常将能引起中断的各个因素称为。
10.中断隐指令的操作包括:保护、寻找服务程序和硬件关中断。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 下列情况通信双方都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的传输。
A、同步通信B、异步通信C、半同步通信D、分离式通信2.按存取时间的快慢排列,CPU对下列读写速度最快。
A、主存B、缓存C、通用寄存器D、磁盘3.存储周期是指。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进行连续两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C、存储器的写入时间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4.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方式,主机与设备是串行传送。
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DMA方式D、处理机方式5.一个容量为16K×32位的存储器当选用4K×4位的存储芯片时,需要8K×8位芯片?A、32B、8C、128D、166. 磁记录方式中以驱动电流变化的频率不同来区别记录“1”还是“0”。
A、归零制B、调频制C、不归零制D、调相制7.微程序存放在。
A、RAM中B、指令寄存器C、控制存储器D、内存储器8.在相对寻址方式中,指令中的地址码为X,则操作数的地址为。
A、XB、X+段基址C、变址+XD、(PC)+X9. 芯片74181可完成。
A、16种算术运算B、16种逻辑运算C、8种算术运算和8种逻辑运算D、16种算术运算和16种逻辑运算10. 已知[x]补=11.1011,[y]补=11.0011,问[x]补+[y]补结果是。
A、结果负溢出B、结果正溢出C、结果负数,无溢出D、结果正数无溢出11.操作数地址存放在寄存器的寻址方式称为。
A、相对寻址B、寄存器间接寻址C、寄存器寻址D、变址寄存器寻址12. 在计算机中存放微指令的控制器隶属于。
A 外存B 高速缓存C 内存储器D CPU13.下列选项不属于RISC特点的是。
A、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种类少B、译码快C、采用微程序控制D、采用寄存器窗口重叠技术14. 设机器数字长为8位(包括一位符号位),对[x1]原=1.0011001进行算术右移一位后[x1]原= 。
A、0.0110010B、1.0110010C、1.1001100D、0.100110015. 下列方案能够构成16K*8位的存储器。
A、四片4K*8位芯片B、两片8K*4位芯片C、两片4K*8位芯片D、四片4K*4位芯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1、比较水平微指令与垂直微指令之间的特点,说明二者之间的优劣?(5分)2、试叙述动态RAM 的刷新的过程,举出三种刷新方式?(5分)3、在存储器层次结构的划分上通常分为哪两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划分主要解决什么问题?(5分)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设某机有四个中断源1、2、3、4,其响应优先级排队次序为1→2→3→4 降序排列,现要求中断处理优先级为 3→1→4→2 降序排列,根据下面格式写出中断源的屏蔽字,同时画出CPU执行轨迹。
解:2、设磁盘组有6个盘片,最外两侧盘面可以记录;存储区域内直径22cm,外直径33cm;道密度为60道/cm,内层位密度800位/cm,转速为2400转/分。
问:(TPI表示每英寸磁道数,bpi表示每英寸位数)(1) 共有多少存储面可用,共有多少柱面?(2) 每道存储多少字节?盘组总存储容量是多少字节?(3) 数据传输率是多少?解:3、已知x=2-011×(-0.100 010),y=2-010×(-0.011 111)并假设阶符取2 位,阶码的数值部分取3位,数符取2 位,尾数的数值部分取6 位,求x -y。
解:五、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机指令字长16位,具有二地址、一地址和零地址三种指令格式,规定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为5位,采用操作码扩展技术,每种指令最多安排几条?写出它们的格式。
2、设CPU内部采用总线连接方式,如右图所示,写出STA X 指令所需要的全部微操作,并指出那些控制信号有效。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