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拖动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592.00 KB
- 文档页数:19
电机拖动知识点范文电机拖动是指通过电机控制实现机械设备的运动,实现机械设备的启停、速度调节、位置控制等功能。
电机拖动知识点主要包括电机的类型、电机控制方法和相关的电机驱动器等内容。
下面是对电机拖动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电机的类型1.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变为机械运动的电动机。
直流电机具有启动转矩大、速度调节范围广、反应快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转速和转矩的场合。
2.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一种将交流电能转变为机械运动的电动机。
交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功率较大、转速较高的场合。
-异步电机:异步电机是交流电机的一种,它的转速稍低于同步速度。
异步电机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制造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领域。
-同步电机:同步电机是交流电机的一种,它的转速与电源频率同步。
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需要精确同步控制的场合。
3.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变为机械运动的电动机。
步进电机具有转速稳定、转矩大、位置控制精度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需要定点定位的场合,如数控机床、印刷机等。
二、电机控制方法1.直流电机控制方法:-电压控制:通过调节直流电机的供电电压来实现转速调节。
电压越高,电机转速越高。
-电流控制:通过调节直流电机的电流来实现转速调节。
电流越大,电机转速越高。
-脉宽调制:通过调节占空比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
占空比越大,电机转速越高。
2.交流电机控制方法:-变频控制:通过改变交流电机的频率来实现转速调节。
频率越高,电机转速越高。
-矢量控制:通过测量交流电机的转子位置和转速来实现转速和转矩的精确控制。
-频率调制:通过调节交流电机供电电压的频率来实现转速调节。
频率越高,电机转速越高。
三、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是实现电机控制的关键设备,常见的电机驱动器有直流电机驱动器和交流电机驱动器。
1.直流电机驱动器:直流电机驱动器主要包括直流电机控制器、逆变器、整流器等。
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点1. 电机分类:电机可以根据其用途、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常见的电机类型包括直流电机、异步电机(感应电机)、同步电机和步进电机等。
2. 磁场和磁通:电机中的磁场是由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
磁通是指通过线圈的磁力线数量,它与电机的性能密切相关。
3. 绕组和电枢:电机中的绕组是由导线绕制而成的,用于产生磁场。
电枢是指电机中的旋转部分,它可以是转子或定子。
4. 电磁感应:当磁通通过导体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5.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将直流电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
它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实现电流的换向。
6. 异步电机:异步电机也称为感应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交流电机。
它的转子转速略低于同步转速,通过转子感应的磁场与定子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转矩。
7. 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转子转速与定子磁场的转速相同,因此称为同步电机。
它通常用于发电机和大功率驱动装置。
8. 电机拖动:电力拖动是指利用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驱动生产机械。
它涉及电机的选择、控制和传动等方面。
9. 电机控制:电机的控制包括调速、反转、起动和制动等。
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包括变频调速、直流调速和步进电机控制等。
10. 电机性能:电机的性能指标包括转矩、功率、效率、转速、起动电流和转矩等。
了解这些指标对于选择和应用电机非常重要。
以上是《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您将能够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电机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机与拖动公式集第二章折算后二次绕组电流、电压、电动势 22'I I k=22'U kU = 22'E kE = 折算后二次绕组0X = 222'X k X = 2'L L Z k Z = 低压空载试验 励磁阻抗模100U Z I =励磁电阻 0020P R I = 励磁电抗0X =高压短路试验 cu S P P =75S Z = 21ss P R I =s X =铜线绕组75234.575234.5s s R R θθ+=+ 铝线绕组7522875228s s R R θθ+=+75S Z =电压调整率1221(cos sin )*100%N R s s N I V R X U ϕϕ=+ 效率2220N N Ss s P P βληβλβ=++ 产生最大效率(de)条件:20S p P β=即Fe Cu P P = 产生最大效率时(de)负载系数max β=理想运行条件 (1)两台变压器(de)功率比 11:::I II LI LII SI SIIS S I I Z Z == (2) ::I II NI NII S S S S = ::LI LII NI NII I I I I =(3)总负载和总负载功率 L LI LII I I I == I II S S S =+ 第三章 同步转速:1060f n p= 转差率:00n n s n -= 电磁转矩(de)大小:22cos T m T C I ϕ=Φ槽距角:.360p zα=极距:2z p τ= 每极每相槽数:2z q pm =额定功率因素:N λ=定子电路(de)电动势平衡方程式 11111()U E R jX I E Z I •••••=-++=-+ 每相绕组中(de)感应电动势E1在数值上为 11114.44w m E k N f =Φ 忽略R1和X1,11114.44m w U k N f Φ=22s N E s E = 21N f s f =绕组折算:折算后(de)转子相电流'22i I I k =111222w i w m k N k m k N = 折算后(de)转子电动势为 '22e E k E = 1122w i w k N k k N =折算后(de)阻抗为 '22z Z k Z = '22z R k R = '22z X k X = 21112222w z w m k N k m k N =三相异步电动机(de)输出功率 11111cos P mU I ϕ=电磁功率 ''2''2''22121221221e R s P m I m R I m R I s s-==+ 输出功率 2m me ad P P P P =-- 机械功率:()1m e P s P =- ()1m e P s P =- 空载损耗: 2m me ad P P P P =-- 电动机(de)效率 21P P η= 三相异步电动机(de)电磁转矩 000609.559.552e ee m P P P P T n n nπ====Ω 空载转矩 000609.552P P T n n π== 输出转矩 222609.552P P T n nπ== 20T T T =- T2等于负载转矩MM T s s T ⎡=⎢⎣ 第四章电磁转矩(de)物理公式 22cos T m T C I ϕ=Φ 2224.442w T pm k N C π=参数公式 22122122()T spR U T K f R sX =⎡⎤+⎣⎦222211()2w T w k N m K k N π=实用公式2MM M T T s s s s=+ 最大电磁转矩时(de)转差率22M R s X =(临界转差率) 最大转差率为21122M T MT N pU T K T f X α==由实用公式可得如下MM T s s T ⎡=-⎢⎣ 当T=TN 时可得MT M s s α=起动转矩倍数s ST N T T α=起动电流倍数 21(1)N ST N TR R s T =- 无极起动变阻器(de)最大值为 21(1)NST N T R R s T =- 其中2R =有极起动:启动转矩和切换转矩1(0.8~0.9)M T T = 2(1.1~1.2)L T T =起动转矩比12TT β==起动级数m 1lglg NN T s T m β=各级电阻12()ii i ST R R ββ-=-(调速) 调速范围:22'I I k = 静差率:00*100%f n n n δ-= 第七章直流电动机中,N P 是指输出(de)机械功率(de)额定值:22260N N N N P T T n π=•Ω=(2N T 为额定输出转矩,N n 为额定转速)直流发电机中,N P 是指输出(de)电功率(de)额定值:N N N P U I =• 直流电机(de)电磁转矩:T a T C I =Φ (单位:N m •) 2T pNC π=直流电机(de)电动势:E E C n =Φ (单位:V )460E pNC =直流电动机(de)运行分析: 一、 他励电动机:1、 励磁电流:ff f U I R =2、a a a U I R E =+ 电枢电流:a a a U EI R -=根据电磁转矩公式,a I 还应满足:a T T I C =Φ3、过载能力:maxa MC aN I I α=(一般取~ 4、转速:a a aE E U I R En C C -==ΦΦ 二、幷励电动机1、a fI I I =+ff f U I R =2、a f U U U == a a a U I R E =+三、串励电动机 1、f a U U U =+ 2、a f I I I ==3、转速2a f E E T R R En T C C C +==•ΦΦ直流电动机(de)功率(以幷励直流电动机为例)输入功率:1P UI =部分变成铜损耗,余下(de)部分由电动率转换成机械功率(电磁功率)铜损耗:22Cua a f f P R I R I =+ 电磁功率:1e Cu P PP =- e a P E I T =•=Ω 电磁功率不能全部输出,需扣除空载损耗0P (包括铁损耗Fe P ,机械损耗me P ,附加损耗ad P )输出功率:20e P P P =- 0Fe me ad P P P P =++直流电动机(de)总损耗al P 为:12al Cu Fe me ad P PP P P P P =-=+++ 直流电动机(de)效率:12100%P P η=⨯直流电动机(de)转矩:20T T T =-(稳定时2L T T =)第八章他励直流电动机(de)机械特性0n 是电动机(de)理想空载转速0a E U n C =Φ ϒ是机械特性(de)斜率2aE T R C C ϒ=Φ n ∆是转速差 0n n n ∆=- 机械特性(de)硬度为1α=ϒ他励直流电动机(de)(de)起动 有级起动起动电阻(de)计算(1)选择起动电流1I 和切换电流2I 1(1.5~2.0)aN I I = 2(1.1~1.2)aN I I = (2)求出起切电流(转矩)比β 12I I β=(3)确定起动级数m lglg am a R R m β= 1aN am UR I =(am R 为m 级起动时(de)电枢起动总电阻)(4)重新计算β,校验2I 是否在规定范围内β==(5)求各级起动电阻 1()i i STi a R R ββ-=-8.3 他励直流电动机(de)调速一,改变电枢电阻调速 2a r E T R R n T C C +∆=Φ 0n n n =-∆ 调速电阻2r E T a nR C C R T ∆=Φ- 二.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2aE T R n T C C ∆=Φ0n n n =-∆ 8.4 他励直流电动机(de)制动 一. 能耗制动1.能耗制动过程——迅速停机 制动电阻 maxb b a a E R R I ≥-2,能耗制动运行——下放重物 制动电阻 2b E T a L nR C C R T =Φ- 2a b L E T R R n T C C +=Φ 二.反接制动 1.电压反向反接制动——迅速停机 制动电阻maxa bb a a U E R R I +≥- 2.电动势反向反接制动——下放重物 制动电阻()T b a E a LC R U C n R T Φ=+Φ- 2a b aNLE T E R R U n T C C C +=-ΦΦ二. 回馈制动反向回馈制动——下放重物 制动电阻()T b E a a LC R C n U R T Φ=Φ-- 2a b aNLE T E R R U n T C C C +=+ΦΦ。
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拖动技术则是指利用电机实现物体的移动、传动或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拖动技术的应用。
一、电机的工作原理A.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最基本的电机类型之一。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的研究结果。
直流电机通过直流电源将电流引入电枢(由线圈构成),电枢产生的磁场与定子(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使电机旋转。
B.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另一种常见的电机类型。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交流电源的变化。
交流电机包括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两种类型。
异步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变化的磁场产生转矩。
同步电机则是与电源的频率相匹配,通过旋转磁场产生转矩。
C.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一种数字化控制驱动的电机,具有精确定位和定向控制的能力。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脉冲切换来驱动电机运动,每个脉冲都导致电机转动一定角度。
二、拖动技术的应用A. 传统机械传动传统的机械传动是通过传动装置(例如齿轮、皮带和链条)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需的线性运动或其他形式的运动。
这种方法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工业机械、汽车、飞机等。
B. 变频调速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是通过改变电机供电频率或电压来调节电机的转速。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梯、风机、水泵等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速的系统中,能够提高能效并延长设备寿命。
C. 伺服控制技术伺服控制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电机控制方法,通过对电机的转速和位置进行精确控制实现运动控制。
伺服控制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医疗器械、机器人等领域,提供了更高的运动精度和可编程性。
D. 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通过接收控制信号,按照指定的步长旋转,可以精确控制位置和运动。
步进电机在3D打印、精密定位、自动化设备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三、总结电机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流脉冲的变化。
通过传统机械传动、变频调速、伺服控制和步进电机控制等技术手段,电机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拖动任务。
第二章一、负载的转矩特性:负载的转矩特性是指生产机械工作机构的负载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即:n=f(TL)___恒转矩负载特性恒转矩负载是指负载转矩为常数,其大小与转速n无关,恒转矩负载分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和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特性:恒值负载转矩Tf 总是与转速nf的方向相反,即作用方向是阻碍运动的方向。
当正转时nf 为正,Tf与nf方向相反,应为正,即在第一象限,当反转时nf为负,Tf 与nf方向相反,应为负,即在第三象限;当转速nf=0时外加转矩不足以使系统运动。
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特性特点:Tf 的方向与nf的方向无关。
Tf具有固定不变的方向。
例如:起重机的提升机构,不论是提升重物还是下放重物,重力的作用总是方向朝下的,即重力产生的负载转矩方向固定。
当nf >0时,Tf>0,是阻碍运动的制动性转矩;当nf <0时,Tf>0,是帮助运动的拖动性转矩。
故转矩特性在第一和第四象限。
恒功率负载转矩特性特点:当转速n变化时,负载功率基本不变。
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动转矩为零,即n不变,T=TL第三章直流电机的用途:把机械能转变为直流电能的电机为直流发电机;把直流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电机是直流发电机。
直流发电机用来作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直流电源。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线圈不由原动机拖动;电刷接直流电源;直流电源通过静止的电刷与随电枢转动的换向器的滑动接触把直流电源转换成电枢中的交流电,保证电枢转矩的方向不变,电枢保持逆时针旋转。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用两个相对放置的导电片(换向片)代替交流发电机的两个滑环,电刷接触的换向片始终是相同一侧的线圈边,所以N极一侧的电刷得到的电压始终是(+),S极一侧的电刷得到的电压始终是(-)。
直流电机的可逆性:一台直流电机原则上既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也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只是外界条件不同而已。
如果用原动机拖动电枢恒速旋转,就可以从电刷端引出直流电动势而作为直流电源对负载供电;如果在电刷端外加直流电压,则电动机就可以带动轴上的机械负载旋转,从而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电机与拖动知识点总结唐介一、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根据电机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交流同步电机等不同类型。
其中,直流电机是利用直流电源供电,通过直流电场产生的磁场与电枢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电机转动的目的;交流异步电机是利用交流电源供电,通过交变电磁场的作用来实现电机的转动;而交流同步电机则是利用交流电源供电,通过与交变电磁场同频率同步运转来实现电机的转动。
电机的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主要是由铁芯和绕组构成,绕组一般由绝缘线圈或者绝缘导线组成,用来产生磁场;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可以是直流电机中的电刷和电枢、交流电机中的电枢等。
电机在工作时,定子产生的磁场与转子上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得电机产生转动力。
二、电机的性能参数1.额定功率:电机在额定工况下能够提供的功率。
额定功率是电机的重要性能指标,用户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额定功率。
2.额定转速:电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下的转速。
额定转速是电机的工作状态下的典型参数,也是用户在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效率:电机运行时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功率之比。
电机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其能源利用的程度,高效率的电机能够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起动特性:电机在起动时的性能参数,包括起动电流、起动时间等。
起动特性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启动的设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5.转矩特性:电机输出的力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转矩特性是电机的另一个重要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到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能力。
三、电机的控制方式电机的控制方式包括直接启动、软启动、变频调速等。
直接启动是指将电机直接连接到电源上,利用直接启动器进行控制;软启动是通过降低电机起动时的起动电流和转矩的方式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机和负载设备;变频调速是通过调整电源的频率来实现电机转速调节的方式,可以实现精确的转速控制,适用于对转速要求较高的场合。
电机与拖动基础1. 电机的基本原理及分类1.1 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电流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转动力矩。
电机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洛伦兹力和转子的转动。
1.2 电机的分类根据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在直流电机中,按照励磁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永磁直流电机和电磁直流电机。
交流电机则根据转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
2. 电机的拖动技术2.1 电机拖动的概念电机拖动是指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各种传动机构将能量传输到负载上。
电机拖动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等领域。
2.2 电机拖动系统的组成电机拖动系统由电机、传动装置和负载组成。
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负载可以是各种机械设备,如泵、风机、压缩机等。
2.3 电机拖动系统的性能要求电机拖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包括转速、转矩、运动精度、稳定性等。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电机拖动系统的性能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电机和传动装置。
2.4 电机拖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电机拖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
开环控制简单,但对系统的负载变化和外界干扰不敏感;闭环控制通过传感器反馈信号实现对系统的闭环控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3. 电机拖动系统的应用3.1 工业自动化领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电机拖动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线的输送设备、机器人的关节驱动、数控机床等。
电机拖动系统可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交通运输领域电机拖动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采用电机拖动系统,更加环保高效。
此外,电机拖动系统还应用于轨道交通、电动船舶等领域。
3.3 家用电器领域家用电器领域的许多产品都采用了电机拖动技术,如洗衣机、空调、电风扇等。
电机拖动系统的高效运转和可靠性,保证了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和长寿命。
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电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拖动是电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它使电机能够实现对物体的运动和控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机与拖动的基础知识。
让我们了解一下电机的基本原理。
电机的核心部分是电磁铁,通过通电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推动电机转动。
电机的转速与电流成正比,转矩与电流成正比。
电机的转动方向由电流的方向决定,改变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电机常常需要通过拖动来实现对物体的运动和控制。
拖动是指电机通过产生力矩,使物体发生运动或产生反力。
拖动可以通过直接连接电机与物体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传动装置(如齿轮、皮带等)将电机与物体连接起来。
拖动的实现需要考虑物体的负载特性、电机的转速和转矩要求等因素。
在电机与拖动的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考虑电机的控制问题。
电机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电流大小来实现。
调节电流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和转矩,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运动和控制。
电机的控制可以通过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或远程控制等方式实现。
除了电机的控制,我们还需要考虑电机的保护。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载、过热等情况,这会对电机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甚至损坏电机。
因此,我们需要在电机中安装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器、温度保护器等,以确保电机的安全运行。
电机与拖动的基础知识还包括电机的分类和应用。
根据电源类型,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直流电机适用于对转速和转矩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机床、机器人等。
交流电机适用于对转速和转矩要求较低的场合,如家电、电动工具等。
根据工作原理,电机可以分为感应电机、同步电机等。
感应电机适用于对转速和转矩要求较高的场合,同步电机适用于对转速和转矩要求较低的场合。
电机与拖动的基础知识对于电机的应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电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电机与拖动绪论一、名词解释1. 磁场:电流周围的效应2.磁动势(磁通势、磁势):产生磁场的源泉3.磁场强度:表征距离磁源即磁动势一定位置的地方,磁动势影响强度的一个物理量。
4.磁场感应强度(磁通密度):表征距离磁源即磁动势一定位置的地方,磁动势感应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5.磁通量Φ:垂直穿过某一截面(面积为S)磁力线的数目6.磁阻:就是磁力线通过磁路时所遇到的阻碍,磁阻与磁路的长度成正比,与磁路的磁导率成反比,并与磁路的截面积成反比7电感:其实质表征的就是电磁装置电与磁转换能力的大小。
二、填空1、在电机中磁场的几个常用量分别是磁动势、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等。
2、进行磁路分析和计算时,常用到磁路的基本定律有全电流定律、磁路的欧姆定律、磁路的基尔霍夫定律。
3、电机的电流有交、直流之分,所以,旋转电机也有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两大类。
4、旋转电机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的机电装置。
5、把电能转换机械能的电机称为电动机; 把机械能转换电能的电机称为电发电机。
三、判断题1、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必然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2、棱次定律表明垂直穿过线圈的变化磁通,会在线圈中产生电动势。
(√)3、棱次定律表明线圈中的感生磁场的方向始终是与原磁场变化率的方向一致的。
(×)4、棱次定律表明线圈中的感生磁场的方向始终是与原磁场方向一致的。
(×)六、问答题 1.电磁作用原理的综述有电流必定产生磁场,即“电生磁” ;磁场变化会在导体或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即“动磁生电” ;载流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即“电磁生力”第一章直流电机的原理与结构一、名词解释(一)1.电枢:在电机中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件或枢纽部分2.换向: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元件从一条支路经过固定不动的电刷短路,后进入另一条支路,元件中的电流方向改变的过程。
3.额定值:在正常的、安全的条件下,电气设备所允许的最大工作参数。
(二) 1.电机:机电能量(或机电信号)转换的电磁装置2.直流电机:直流电能与机械能量进行转换的电磁装置3.直流发电机:把机械能量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磁装置4.直流电动机:把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量的电磁装置5.交流电机:交流电能与机械能量进行转换的电磁装置6.交流电动机:把交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量的电磁装置7.交流发电机:把机械能量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磁装置(三)第一节距:同一元件的两个元件边在电枢圆周上所跨的距离(四)极距:相邻两个磁极轴线之间的距离(五)电角度:磁场在空间变化一周的角度表示二、填空1、铁心损耗一般包括磁滞损耗、涡流损耗。
电机原理及拖动
电机原理及拖动是一门研究电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控制的学科。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转换的装置,而拖动是指电机通过传动系统对负载进行驱动的方式。
电机原理主要包括直流电机原理、交流电机原理和步进电机原理等。
直流电机利用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原理,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流方向来控制电机的旋转方向和速度。
交流电机则是利用交流电产生的旋转磁场与电机的转子相互作用,使电机旋转。
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机,通过控制电机的步进角度和步进速度来实现精确定位和驱动。
拖动系统则是利用电机输出的机械能对各种负载进行驱动和控制。
根据不同的负载特性和工作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拖动方式,如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等。
在机械传动中,电机输出的扭矩通过减速器、联轴器等传动部件传递给负载,实现负载的旋转或直线运动。
液压传动则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动力,适用于需要大扭矩和低速运行的场合。
气压传动则是利用气体的压力传递动力,适用于轻载和高效率的场合。
控制电机拖动系统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电流等参数来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和转速。
间接控制则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频率、相位等参数来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和转速。
总之,电机原理及拖动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能源转换等领域。
电机复习提纲第一章:一、概念:主磁通,漏磁通,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磁路的基本定律:安培环路定律: 磁路的欧姆定律作用在磁路上的磁动势 F 等于磁路内的磁通量 Φ乘以磁阻Rm磁路与电路的类比:与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在形式上十分相似。
E=IR磁路的基尔霍夫定律(1)磁路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穿出或进入任何一闭合面的总磁通恒等于零(2)磁路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沿任何闭合磁路的总磁动势恒等于各段磁路磁位差的代数和。
第二节 常用铁磁材料及其特性一、铁磁材料1、软磁材料:磁滞回线较窄。
剩磁和矫顽力都小的材料。
软磁材料磁导率较高,可用来制造电机、变压器的铁心。
2、硬磁材料:磁滞回线较宽。
剩磁和矫顽力都大的铁磁材料称为硬磁材料,可用来制成永久磁铁。
二、铁心损耗NiHL1、磁滞损耗——材料被交流磁场反复磁化,磁畴相互摩擦而消耗的能量。
2、涡流损耗——铁心内部由于涡流在铁心电阻上产生的热能损耗。
3、铁心损耗——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之和。
第二章:一、尽管电枢在转动,但处于同一磁极下的线圈边中电流方向应始终不变,即进行所谓的“换向”。
二、一台直流电机作为电动机运行——在直流电机的两电刷端上加上直流电压,电枢旋转,拖动生产机械旋转,输出机械能;作为发动机运行——用原动机拖动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刷端引出直流电动势,作为直流电源,输出电能。
三、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定子、转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转子又称为“电枢”,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要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电路和磁路之间必须在相对运动,所以旋转电机必须具备静止的和转动的两大部分,且静止和转动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称为:气隙)四、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直流电机的额定值有:1、额定功率PN(kW)2、额定电压UN(V)3、额定电流IN(A)4、额定转速nN(r/min)5、额定励磁电压UfN(V)五、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叫单叠绕组,另一种叫单波绕组。
单叠绕组的特点:元件的两个端子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换向片上。
电机拖动实验总结
电机拖动实验是指通过电机的转动来推动物体移动的实验。
在电机拖动实验中,主要包括电机与物体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机转动的参数对物体移动的影响等内容。
首先,电机与物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例如通过装配齿轮系统或者通过直接将电机轴与物体轴连接。
电机拖动实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使得电机与物体能够有效地传递力量和转动。
其次,影响物体移动的因素包括电机的转速、扭矩以及装置的质量等。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和扭矩来观察物体移动的速度和力的大小。
同时,物体的质量也会对物体移动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较大的质量可能需要更大的力来推动。
最后,在电机拖动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技巧。
例如,需要保持电机与物体的连接稳固,避免摩擦或松动造成的能量损失;同时,需要合理选择电机的转速和扭矩,以及物体的质量,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总之,电机拖动实验通过观察电机转动对物体移动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且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如机械运动、运输等。
电机与拖动期末知识总结一、电机概述电机是指利用电磁感应规律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的不同,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
电机在现代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一种利用直流电源供电,产生旋转力矩的电机。
根据电枢和励磁线圈的连接方式不同,直流电机可以分为串联直流电机、并联直流电机和复合直流电机。
1. 串联直流电机串联直流电机的电枢和励磁线圈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其转矩与速度关系为T=K×Ia×Φ。
当负载增加时,转速下降,转矩增加;当负载减小时,转速上升,转矩减小。
串联直流电机常用于起动大负载的场合,但由于其机械特性不稳定,应用较为有限。
2. 并联直流电机并联直流电机的电枢和励磁线圈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其转矩与速度关系为T=K×Ia-Φ。
当负载增加时,转速基本不变,转矩增加;当负载减小时,转矩减小。
并联直流电机具有转速稳定的特点,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大的场合。
3. 复合直流电机复合直流电机是串联直流电机和并联直流电机的结合体,既能获得串联直流电机的高启动转矩,又能获得并联直流电机的稳定特性。
复合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的起动和传动设备中。
三、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一种利用交流电源供电,产生旋转力矩的电机。
根据转子结构不同,交流电机可以分为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
1. 感应电机感应电机是利用旋转磁场感应出电势和电流,在转子上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旋转力矩的电机。
感应电机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两种。
- 异步电机:异步电机的转子磁场与旋转磁场的速度不同步,因此称为异步电机。
异步电机又可细分为单相异步电机和三相异步电机。
三相异步电机是最常见的异步电机,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 同步电机:同步电机的转子磁场与旋转磁场的速度完全同步,因此称为同步电机。
同步电机通常应用在对同步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发电机、电梯等。
电机拖动知识点总结电机拖动是电机作为驱动源,通过与被驱动设备的联接和控制,实现对被驱动设备的运动控制和传动。
电机拖动技术包括电机的选择、控制、传动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电机拖动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电机种类、选择原则、控制方法、传动系统设计等内容,以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电机拖动技术。
一、电机种类根据电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1.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利用电流的方向不变而大小可调来产生磁场的性质,使电机的旋转方向、转速、转矩等参数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改变电流来实现。
直流电机的种类繁多,包括有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等。
2.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利用交流电产生的磁场来驱动电机转动,按照不同的工作原理,交流电机可以分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感应电动机等几种类型。
以上两类电机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电机种类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工程要求来衡量。
二、电机选择原则在电机拖动系统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电机对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选择原则。
1.需要根据所驱动机械的工作要求确定电机的功率和转速,然后再根据电机的转矩特性确定所需的电机型号。
2.考虑电机的动态响应特性,根据所驱动机械的运动特性和控制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机型号,以确保系统的动态性能满足需求。
3.考虑电机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选择具有较高防护等级和适应性的电机,以保证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根据电机所需的控制方式和驱动方式,选择相应的电机驱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辅助设备,使电机与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
电机的选择不仅仅是根据其工作参数和性能来确定,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使用环境和工程要求,以保证电机能够在拖动系统中发挥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三、电机控制方法电机的控制方法是电机拖动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不同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电机速度、转速、转矩等参数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对被驱动设备的精确、稳定的运动控制。
电机及拖动基础知识要点复习一、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力的作用。
2.电机的分类:根据电源的类型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感应电动机、同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
二、电机的结构和性能参数:1.电机的结构:电机主要包括定子、转子、端盖、轴和轴承等零部件,其中定子是固定的,转子是旋转的。
2.电机的性能参数: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转速和功率因数等,这些参数对电机的选型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机的运行和控制方式:1.电机的运行方式:电机的运行方式可分为直接启动、正反转、调速和制动等,不同的运行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合。
2.电机的控制方式:电机的控制方式可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其中自动控制常用的方法有PLC控制、变频器控制和电脑控制等。
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拖动系统的组成:拖动系统主要由电机、传动装置和负载组成,其中电机提供动力,传动装置将电机的转动传递给负载。
2.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动力学和传动学的原理,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将能量传递给负载,实现对负载的控制和操作。
五、拖动系统的应用领域:1.工业领域:拖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机床、输送设备、起重设备等,它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交通领域:拖动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车辆、电梯、自动扶梯和升降机等。
3.家居领域:拖动系统在家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家电、空调、洗衣机、电饭煲和电动窗帘等。
通过以上要点的复习,可以加深对电机及拖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还可以结合电机及拖动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学习,提高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
第八章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基础内容提要研究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的目的是为介绍电力花动的机械特性与过渡过程等内容准备必要的理论基拙。
第一节及第二节分析运动方程式,对方程式中各参数(力、转拒、质量和飞轮惯量等)的折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第三节介绍了电动机和工作机构!'}速比可变系统的有关问题;第四节中讨论考虑传动机构损耗的简化折算方法与较准确的折其方法;最后,在第五节中将介绍几种典型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第一节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拖动”就是应用各种原动机使生产机械产生运动,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而用各种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的拖动方式称为“电力拖动”。
一般情况下,电力拖动装置可分为电动机、工作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四个组成部分,如图8-1所示。
电动机把电能转换成机械动力,用以拖动生产机械的某一工作机构。
工作机构是生产机械为执行某一任务的机械部分。
控制设备是由各种控制电机、电器、自动化元件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等组成的,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运动,从而对工作机构的运动实现自动控制。
为了向电动机及一些电气控制设备供电,在电力拖动系统中必须设有电源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情况下,电动机与工作机构并不同轴,而是在二者之间有传动机构,它把电动机的运动经过中间变速或变换运动方式后再传给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
下面研究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带动负载的力学问题。
一、运动方程式电动机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作直线运动(如直线电动机)或旋转运动时,由力学定律可知,必须遵循下列两个基本的运动方程式:对于直线运动,方程式为式中F—拖动力(N);—阻力(N);惯性力如果质量m的单位为kg,速度v的单位为m/s,时间t的单位为S,则惯性力的单位F .相同,为N。
与直线运动时相似,旋转运动的方程式为式中 T 电动机产生的拖动转矩T 阻转矩(或称负载转矩)d 惯性转矩(或称加速转矩)。
转动惯量J 可用下式表示:kg·m 2 式中m 与G 旋转部分的质量(kg)与重量(N);ρ与D 惯性半径与惯性直径(m};g 重力加速度,g=9. 81 m/s这样,由式(8-3)可见,转动惯量J 的单位为kg·m 2运动方程式(8一2)的形式不够实用,在实际计算中常把它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式(8-2)中,如将角速度 (rail/s)化成用每分钟转数n ( r/m in)表示的形式Ω=2πn /60并把式(8一3)代入,即得式(8一2)的实用形式:式中 飞轮惯量,。
必须指出,式(8一4)中的数字375是具有加速度量纲的,式(8一4)中各物理量在前述的指定单位时此式才成立。
电动机电枢(或转子)及其他转动部件的飞轮惯量的数值可由相应的产品目录中查到,但是其单位目前有时仍然用,表示。
.为了转化成国际单位制,可将查到的数据 乘以9. 81,就可换算成的单位。
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可由运动方程式表示出来。
分析式(g.}}可知:①T =T z , =0,则n =0或n =常数,稳定状态,即电动机静止或等速旋转,电力拖动系统处于稳定运转状态下。
②T >T z , >0 ,电力拖动系统处于加速状态,即处于过渡过程中。
③T <T z , <0,电力拖动系统处于减速状态,也是处于过渡过程中。
d T T J d z t Ω-=g GD m J 422==ρdt dn dt dn dtdn二、运动方程式中转矩的正负符号分析应用运动方程式,通常以电动机轴为研究对象。
由于电动机类型及运转状态的不同,及生产机械负载类型的不同,电动机轴上的拖动转矩T 及阻转矩T 不仅大小不同,方向也是变化的。
因此,运动方程式可写成下列一般形式:(8一5) 式(8一5)中转矩T 与T 前均带有正负符号,一般可作如下规定:如果预先规定某一旋转方向(如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转矩T 的方向如果与所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式(8一5)中T 前带正号,相反时带负号。
而阻转矩±在式(8-5)中己带有总的负号,因此其正负号的规定恰恰与转矩T 的规定相反,即阻转矩T z 的方向如果与所规定的旋转正方向相同时,T z 前取负号,相反时则取正号。
而在反转方向(如逆时针方向),则转矩T 如果与反转的方向相同时取负号,相反时则取正号;阻转矩双如果与反转的方向相同时取正号,相反时则取负号。
上面的规定也可归纳为:转矩T 正向取正,反向取负;阻转矩T z 正向取负,反向取正。
加速转矩 的大小及正负符号由转矩T 及阻转矩T z 的代数和来决定。
三、各种形状旋转体转动惯量的计算通常,电动机转子以及生产机械的旋转部件大多数都是圆往体,但是,也有非圆柱体的部件。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焊接、喷涂、 装配和上下料等各种类型的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第一线。
这一类生产机械的转动惯量是机器人控制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参数。
图8-2之所示的是一个典型的3自由度机械臂的示意图。
可以看到,对于第一个自由度的驱动电动机而言,它的转动部件包括后面几节机械臂后,就不再是圆柱体了,它的转动惯量随着后面几个自由度的驱动电动机输出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旋转体的转动惯量是机器人动力学系统数学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如果对这个参数的计算不准确,误差过大,则会导致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性能降低,甚至导致控制系统不稳定。
因此,我们有必要计算出各种形状旋转体的转动惯量。
计算旋转物体的转动惯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旋转轴通过该物体的重心;另一种是旋转轴不通过该物体的重心。
(1旋转轴通过该物体的重心时,转动惯量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该物体某个组成部分的质量;—该部分的重心到旋转轴的距离。
对质量连续分布的物体用相应的定积分计算: tn GD T T z d d 375)(2=±-±i i k i mr J ∆⋅=∑=21J =∫v r 2dm(2)旋转轴为不通过该物体重心的任意轴时,该旋转物体的转动惯量是它围绕着不通过其重心的任意转轴旋转的转动惯量与它围绕穿过自身重心且平行于该任意轴线旋转的转动惯量J 之和。
如图8一3所示的一个旋转物体,它围绕某个不通过其重心的任意转轴旋转的转动惯量为mL 它围绕穿过自身重心且平行于一该任意轴的转轴旋转的转动惯量为J 。
这时,该物体总的转动惯量为• J =J '+Ml2式中m —该物体的质量;L —两个平行转轴之间的距离。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推导出几种常见的旋转物体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如下:(l)以ρ为半径,以0为旋转轴线,质量为二的旋转小球(小球自身的半径与p相比充分小)的转动惯量为(参见图8_4J=m ρ2(2)以为外径,以为内径,以圆环柱体自身的中轴线0为旋转轴线,质量为。
的 圆环体的转动惯量为(参见图8一5)(3)以为半径,以圆柱体自身的中轴线o 为旋转轴线,质量为。
的圆柱体的转动惯量为(参见图8石) )(22221ρ+ρ=m J(4)长度为L 宽度为d ,质量为m 的长方体(参见图8-7) , 以垂直穿越其两个侧面(平行于另外4个侧面)并且通过其自身重心的轴线O 为旋转轴线,其转动惯量为如果宽度d 与长度L 相比充分小,即d<<L ,则可以按下式计算:(5)长方体的质量为。
,以O 为旋转轴线(参见图8一8)的转动惯量为<6)圆锥体的质量为。
,围绕自身中轴线旋转,如图乐9所示,其转动惯量为7)圆柱体〔圆杆),转轴垂直于圆杆的轴线且穿过它的重心,如图}r}所示,则其转动惯量为(8)圆柱体(圆杆),转轴垂直于圆杆的轴线且距离圆杆一端的距离为d ,如图8-11所示,则其转动惯量为22ρ=m J )(1222d L m J +=)(3212221ρρ+ρ+ρ=m J 212L m J =23.0mr J =)3(1222r L m J +=)121234(12222d dL r L m J +++=当d=0时.即转轴紧靠圆杆一端.则有而当r<<L时,则有当d=O且r<<L时,则有在计算出旋转部件的转动惯量以后,可以代人式(8-3)中换算成飞轮惯量GD2 (GD2=4gJ)。
[例8 -1] 有一个环形飞轮,由一个长方体支架,如图S-1所示。
它的内环直径为D.s m外环直径为1.Z rn ,圆环体质量为60 kg,长方体的质量为25 }g,求出它的飞轮惯量圆环体转动惯量长方体转动惯量总的转动惯量总的飞轮惯量第二节工作机构转矩、力、飞轮惯量和质量的折算实际拖动系统的轴常常不止一根,如图$-13a所示,图中采用4根轴,将电动机角速度变成符合工作机构需要的角速度在不同的轴上各有其本身的转动惯量及转速;也有相应的反映电动机拖动的转矩及反映工作机构工作的阻转矩。
这种系统显然比一根轴的系统要复杂,计算起来也较为困难。
要全面研究这个系统的问题,必须对每根轴列出其相应的运动方程式,还要列出各轴间互相联系的方程式,最后把这些方程式联系起来,才能全面地研究系统的运动。
用这种方法研究是比较复杂的。
就电力拖动系统而言,一般不须详细研究每根轴的问题,通常只要把电动机轴作为研究对象即可。
为此,我们引入折算的概念,把实际的拖动系统等效为单轴系统,折算的原则是保持两个系统传送的功率及储存的动能相同。
这样,只要研究一根轴,如图8-13 }中所示的电动机轴,即可解决整个拖动系统的问题,研究方法大为简化。
以电动机轴为折算对象,需要折算的参量为:工作机构转矩=a 系统巾各轴(除电动机轴外)的转动惯量.}1, .J} , .}_。
对于某些作直线运动的工作机构,还必须把进行直线运动的质量rn:及运动所需克服的阻力F 二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去。
一、工作机构转矩 的析算如图8-13a, b 所示,用电动机轴上的阻转矩T z 来反映工作机构轴上的转矩 的工作。
折算的原则是系统的传送功率不变,暂时先不考虑中间传动机构的损耗。
按传送功率不变的原则,应有如下的关系:式中j —电动机轴与工作机构轴间的转速比传动机构如系多级齿轮或带轮变速,且已知每级速比为、、、…,则总的速比j 应为各级速比的乘积在一般设备上,.电动机多数是高转速的,而工作机构轴多数是低转速的,故j>> 1。
在有些设备上,如高速离心机等,电动机的转速比工作机构轴的转速低,这时j<1。
二、工作机构直线作用力的折算某些生产机械具有直线运动的工作机构,如起重机的提升机构,其钢绳以力F z 吊质量为的重物,以速度。
:等速上升或下降,示意图如图8-14所示。
另外,如刨床工作台带动工件前进,以某一切削速度进行切削,也是直线运动机构的一例。
无论是钢绳拉力或刨床切削力都将在电动机轴上反映一个阻转矩爪,折算原则与上z T 'z T 'z z z T T ΩΩ'=j T T T z z z z '=⎪⎪⎭⎫ ⎝⎛'=ΩΩzz n n j //==ΩΩ 321j j j j ⋅⋅=述相同,也是以传送功率不变,同样传动损耗暂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