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6画家和他的孙女 教学设计教案(河北版)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16 画家和他的孙女第二课时一、我会写。
cān jì dàn jiǎng huān ()加国()鸡()一等()喜()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马一()树一()画一()翅膀一()笔一()纸一()桌子一()椅子三、多音字组词。
()()()()()()长得没()()()() ( )( )四、读课文,回答问题。
1.婷婷的画了不合常理的东西有、、,她画的得了一等奖。
2.你觉得婷婷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呢?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马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马的力气很大。
红军长征途中,有匹战马背上骑了三个重伤员,三个轻伤员两个拉着马鞍,一个拖住马尾,他们都顺利地过了草地。
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有的马不但能赶上奔驰的火车,而且还能跑很长时间呢!马很机灵。
即使走很远的路,它也能找到家,要不,怎么会有“老马识途”这个词语呢!在马戏团里,马会跳舞,会做算术题。
在法国,有一种马会当领队,它能把参加斗牛的牛群带进斗牛场。
马还会关心主人呢。
据说有名骑兵战士受了伤昏倒在地上,马趴在他身边,用舌头舔(tiǎn )他的脸,然后嘶(sī)叫几声,最后咬住主人的腰带,跑了十几里路,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1、用“——”画出马的特点。
2、写一句话,用上“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变说法,使意思不变。
(1)马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参际蛋奖欢二、一匹马一棵树一幅画一双翅膀一枝笔一张纸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三、cháng 很长zhǎng 成长dé得到de 跑得快méi 没有 mò淹没四、1.树枝比树干还粗的树红色的小兔子长翅膀的马老母鸡下了个蛋比母鸡还大 2.婷婷是想像大胆而且丰富的孩子,她的一些反常的想法和做法,实际上是创新精神的萌芽。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美术“百宝箱”》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谈话引入,设计、应用,完成作品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百宝箱”在学习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的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
二、体验探究:教师:同学们想的办法还都不错,如果我们做一个大纸盒,把自己收集的材料放到里面去,这不也是一个收集整理的好办法呢?(一)制作纸盒1、学习制作纸盒:教师:同学们,这个纸盒漂亮吗?你最喜欢纸盒的哪一部分猜一猜是怎么做的?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开始吧!教师:哪个小组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猜得对不对。
2、学生练习制作纸盒,教师辅导。
(二)装饰纸盒学生讨论如何装饰纸盒:教师小结做纸盒时存在的问题。
提问:怎样才能让纸盒变得更漂亮?教师: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三、实践操作:装饰纸盒,教师辅导。
提示学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作品展示:教师引导大家进行交流和评价,看谁的“百宝箱”即漂亮又实用。
还可以评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合作奖”。
五、教师小结: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插插接接》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学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过程:一、授课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
(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3、观察范作: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画家和他的孙女》分层练习◆基础题一、看拼音写汉字。
chì bǎng dé jiǎng jī dàn cān jiā guójì()()()()()二、填空1、“婷”字读(),它是()结构,把“女”字旁换一个偏旁变成()字,读作(),可以组词()。
2、“奖”字是()结构,读作(),“奖”字一共有()笔,第五笔是(),可以组词()()。
三、组词奖()展()际()翅()壮()蛋()示()枝()四、写句子。
参加:喜欢:五、请简介一下作者的生平。
◆能力题一、我会写。
cān jìdàn jiǎng huān ()加国()鸡()一等()喜()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马一()树一()画一()翅膀一()笔一()纸一()桌子一()椅子三、多音字组词。
()()()()()()长得没()()()()( )( )四、读课文,回答问题。
1、婷婷的画了不合常理的东西有、、,她画的得了一等奖。
2、你觉得婷婷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呢?五、婷婷画的兔子爷爷怎么评价?◆提升题一、辨字组词。
翅____()傍____()翘____()膀____()二、婷婷还可能画些什么?想像一下,试着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婷婷画了________________画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婷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思考婷婷性格中最突出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四、联系实际,说说你对文中“画家”这一人物的看法。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马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马的力气很大。
红军长征途中,有匹战马背上骑了三个重伤员,三个轻伤员两个拉着马鞍,一个拖住马尾,他们都顺利地过了草地。
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有的马不但能赶上奔驰的火车,而且还能跑很长时间呢!马很机灵。
即使走很远的路,它也能找到家,要不,怎么会有“老马识途”这个词语呢!在马戏团里,马会跳舞,会做算术题。
教师备课手册三年级美术学科学校小学姓名年 9月 1 日起年第 1本承德市双桥区教育局教学工作计划年第学期三年级音乐学科年月日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训练,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
能够欣赏美术,进行一些简单的评述。
但是,这只是初步的,并没有达到一个高的层次,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画画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是一个提高。
二、全册教材简析(含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本册教材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同学们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具准备:每一课都要准备一些范画,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老师的画,或者也可以是网上搜集的世界名画。
制作课要预先准备材料及制作好的范样。
四、教学措施:1、严格教学要求。
认真上好每一节。
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规范作业评讲。
2、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4、建立作业过关制度,加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
5、分层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6、组织年级作业比赛,组织优秀习作展览。
7、开展校外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开阔美术视野。
四、教学进度课题我的美术“百宝箱”课型设计·应用教法观察法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引导主题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16 画家和他的孙女第二课时一、我会写。
cān jì dàn jiǎng huān ()加国()鸡()一等()喜()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马一()树一()画一()翅膀一()笔一()纸一()桌子一()椅子三、多音字组词。
()()()()()()长得没()()()() ( )( )四、读课文,回答问题。
1.婷婷的画了不合常理的东西有、、,她画的得了一等奖。
2.你觉得婷婷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呢?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马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马的力气很大。
红军长征途中,有匹战马背上骑了三个重伤员,三个轻伤员两个拉着马鞍,一个拖住马尾,他们都顺利地过了草地。
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有的马不但能赶上奔驰的火车,而且还能跑很长时间呢!马很机灵。
即使走很远的路,它也能找到家,要不,怎么会有“老马识途”这个词语呢!在马戏团里,马会跳舞,会做算术题。
在法国,有一种马会当领队,它能把参加斗牛的牛群带进斗牛场。
马还会关心主人呢。
据说有名骑兵战士受了伤昏倒在地上,马趴在他身边,用舌头舔(tiǎn )他的脸,然后嘶(sī)叫几声,最后咬住主人的腰带,跑了十几里路,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1、用“——”画出马的特点。
2、写一句话,用上“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变说法,使意思不变。
(1)马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参际蛋奖欢二、一匹马一棵树一幅画一双翅膀一枝笔一张纸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三、cháng 很长zhǎng 成长dé得到de 跑得快méi 没有 mò淹没四、1.树枝比树干还粗的树红色的小兔子长翅膀的马老母鸡下了个蛋比母鸡还大 2.婷婷是想像大胆而且丰富的孩子,她的一些反常的想法和做法,实际上是创新精神的萌芽。
《画家和他的孙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河北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画家和他的孙女》,课文通过祖孙俩的对话,反映出了成人和孩子思维方式的不同。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几个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观察,归纳出三个小节的共同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理解成人和孩子思维方式的不同,学会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画家的想法。
【教学难点】体会成人和孩子思维方式的不同。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你知道《画家和他的孙女》这篇课文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此课。
来看一看画家和孙女思维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本文,使学生更加对老鼠夹寓言故事感兴趣。
二、了解背景,预习检查1、作者简介王奎山:1946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农村,1968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
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1987年创作小小说、已发表小说、散文、随笔多篇,结集出版了《加尔各达草帽》、《王奎山小小说》。
2、预习检查1)自读《画家和他的孙女》,了解课文大概意思。
2)认读生字和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和预习检查,提前了解课文。
三、初读感知,生字学习1、生字认读婷奖翅膀蛋参际奖2、多音字参cān (参加)shēn (人参)3、近反义词近义词:不对—错误参加—参与反义词:粗—细对—错【设计意图】学习本文的生字词,可以帮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默读思考1、婷婷今年几岁,她喜欢干什么?婷婷今年六岁,她喜欢画画。
2、婷婷画了一棵树,画家爷爷怎么说的?说她画得不对,因为婷婷画的树枝比树干粗。
3、婷婷画的兔子爷爷怎么评价?你画的兔子不对,兔子怎么会有红色的呢?4、婷婷又画了一匹带翅膀的马,爷爷怎么说的?有了翅膀,那就不是马了。
5、婷婷画了一只母鸡,下的蛋比母鸡还大,结果怎样?参加西班牙的国际儿童画展得了一等奖。
【设计意图】通过品词析句,理解本文的主要意思,理清楚文章的脉络。
河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河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色彩的魔术师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红、橙、蓝、绿、青、靛、紫……美丽的大自然就像是一首色彩的交响乐,优美动人。
在大自然中,光就象是一个魔术师,是它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画家离不开色彩,因为色彩是最美、最富有表现力的美术语言,他们在创作时,就像魔术师一样,用画笔调和出丰富变幻的色彩,创作出动人的美术作品。
了解和认识色彩在我们的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感受色彩变幻的动人魅力,是这节色彩课的主要意义之一。
在本课中,要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用眼睛,用心灵去充分感受色彩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色彩感觉,并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大胆尝试涂抹调配色彩,做一个能够调控色彩的魔术师。
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色彩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3.喜欢进行色彩的各种探索实验,愿意探索色彩的魅力。
教学准备:水粉色、水粉纸、水粉笔、调色盘、笔洗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1. 引导阶段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
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然后进行交流。
2(发展阶段让学生认识三原色。
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学生调出颜色胡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
说说原因。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
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 收拾与整理留出时间让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16 画家和他的孙女第二课时一、我会写。
cān jì dàn jiǎng huān()加国()鸡()一等()喜()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马一()树一()画一()翅膀一()笔一()纸一()桌子一()椅子三、多音字组词。
()()(长得()()(四、读课文,回答问题。
1.婷婷的画了不合常理的东西有、,她画的得了一等奖。
2.你觉得婷婷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呢?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马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马的力气很大。
红军长征途中,有匹战马背上骑了三个重伤员,三个轻伤员两个拉着马鞍,一个拖住马尾,他们都顺利地过了草地。
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有的马不但能赶上奔驰的火车,而且还能跑很长时间呢!马很机灵。
即使走很远的路,它也能找到家,要不,怎么会有“老马识途”这个词语呢!在马戏团里,马会跳舞,会做算术题。
在法国,有一种马会当领队,它能把参加斗牛的牛群带进斗牛场。
马还会关心主人呢。
据说有名骑兵战士受了伤昏倒在地上,马趴在他身边,用舌头舔(ti ǎn )他的脸,然后嘶(sī)叫几声,最后咬住主人的腰带,跑了十几里路,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1、用“——”画出马的特点。
2、写一句话,用上“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面的句子改变说法,使意思不变。
(1)马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参际蛋奖欢二、一匹马一棵树一幅画一双翅膀一枝笔一张纸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三、cháng 很长 zhǎng 成长 dé得到 de 跑得快 méi 没有 mò淹没四、1.树枝比树干还粗的树红色的小兔子长翅膀的马老母鸡下了个蛋比母鸡还大 2.婷婷是想像大胆而且丰富的孩子,她的一些反常的想法和做法,实际上是创新精神的萌芽。
第16课画家和他的孙女教学目标:教具准备:学生自备字典、水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课题辨析,背景渗透。
由“画”做引线,通过描写画家爷爷和他的孙女婷婷两个人的共同爱好,引发的一些故事。
由此带出文章主题。
学生谈观感。
生:通过一个画为引线,然后描述了画家爷爷和孙女婷婷都喜欢画画,然而婷婷画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思考并交流:概括一下本文讲了什么内容。
生:讲述了画家爷爷和孙女婷婷都喜欢画画,婷婷画的画确与众不同从而引发了爷爷的质疑。
但是婷婷不为所动,用自己的独特思维画画并的了大奖。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婷、奖”,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指导书写的6个生字:翅、膀、蛋、参、际、奖。
给这几个字组词。
(2)临写,小组评价。
四、设身处地,入情入境,理解课文。
1.请概括出文章前三个情节的共同点。
生答:婷婷画画→爷爷批评→祖孙争辩→爷爷→哑口无言2.第1段以简练的语言介绍了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共同爱好。
这样的介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生答:引出下文,为后来的文章做铺垫.3.如果将画家的“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一名话改成“树枝与树干应该哪个粗呢?”或“树枝是不能比树干粗的”,好不好?为什么?生答:不好。
原句是反问句,语气强硬,突出爷爷的自以为是,改句是一般疑问句和陈述句,语气叫弱,不能突出人物形象。
4.文章主要运用什么描写。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生答:语言描写突出文章的特点,使婷婷的画与画家的批判更有韵味.5.文章通过那些事来塑造人物形象?画家对6岁的孙女的画所作的批评有没有道理?婷婷的反问对不对?生答:画树,画马,画兔子,画老母鸡; 有道理,他以画家平常的眼光来看;对,婷婷以小孩子的想象来作画.6.婷婷性格中最突出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一句能表现这一性格特点的语言描写的句子。
冀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冀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美术“百宝箱”》 (2)第2课《插插接接》 (5)第3课《奇妙的对印》 (8)第4课《蜡染花布》 (12)第5课《绘画作品中的线》 (19)第6课《用线画房子》 (21)第7课《淘气的小猫》 (25)第8课《趣味台历》 (29)第9课《哪里藏》 (34)第10课《小棋手》 (37)第11课《电脑小画笔》 (42)第12课《太空旅行》 (46)第13课《刮出来的画》 (49)第14课《假如我变小》 (54)第15课《我画《西游记》》 (59)第16课《漂亮的虎头帽》 (63)第17课《冬天里》 (67)第18课《画中的故事》 (71)第1课《美术“百宝箱”》1教学目标1.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 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 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2学情分析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
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
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百宝箱”教学难点: “百宝箱”的设计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教师直接出示做好的示范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给大家拿来了一个小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出课题――我的美术“百宝箱”活动2【讲授】教学设计二、引导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
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评价:我认为这一部分不错,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来探索、发现。
三、提示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
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