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CIP清洗操作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3.21 KB
- 文档页数:3
CIP清洗操作规程1、目的: 规范CIP清洗操作程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CIP清洗覆盖生产车间四体机灌装机及所有走酒固定管道、过滤。
3.内容3.1清洗顺序及方式与酸碱浓度和水温:3.1.1洗涤3—5分钟,常温或60℃以上的热水;碱洗10—20分钟,1%—2%溶液,60℃—80℃;中间洗涤5—10分钟,60℃以下的清水;最后洗涤3—5分钟,清水。
3.1.2洗涤3—5分钟,常温或60℃以上的热水;碱洗5—10分钟,1%—2%溶液,60℃—80℃,中间洗涤5—10分钟,60℃以下的清水,杀菌消毒10—20分钟,90℃以上的热水。
3.2按规定时间清洗并记录。
3.4酸碱浓度检查:3.4.1清洗前检测浓度,不够可添加适当的量。
3.4.2根据酸碱污染程度,决定是否重新配制。
3.5正确连接进出分管道。
3.6时常检查输水器,防止阻塞。
3.7检查管道、阀门无误后,方可启动离心泵进行清洗。
3.8当用酸碱清洗时,清洗完毕后,酸碱都要分别回收流入酸罐、碱罐。
3.9最后用清水进行冲洗,清洗完毕。
3.10化验人员测试呈中性即可。
4. CIP清洗标准CIP清洗效果必须达到以下标准:1、气味:清新、无异杂味,对于特殊的处理过程或特殊阶段容许有轻微的气味但不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安全和自身品质。
2、视觉:清洗表面光亮,无积水,无膜,无污垢或其他杂质。
CIP清洗消毒记录日期年月日工序名称设备清洗方法设备消毒方法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法设备名称清洗时间清洗方法消毒时间消毒方法判定纠偏措施效果□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设备清洗消毒验收记录验收记录:验收结果:审核人验收人:。
CIP清洗作业指导书1. 引言CIP(Clean in Place)清洗是一种在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自动化清洗工序。
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在确保生产设备卫生条件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本指导书旨在向操作人员提供关于CIP清洗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清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2. 准备工作在进行CIP清洗之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熟悉清洗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确保清洗设备按照规定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配备适当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检查清洗设备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部件,并及时修理或更换;•准备清洗记录表和相关文档。
3. CIP清洗步骤以下为CIP清洗的基本步骤:步骤一:排放残留物•打开设备的排放阀,将残留物排出;•检查排放液的颜色和味道,确保排放液无异常。
步骤二:预冲洗•打开预冲洗阀,将清水通过设备流动一段时间,以移除表面的可溶性污物;•检查预冲洗液的浑浊度,确保预冲洗效果良好。
步骤三:碱洗•在CIP清洗槽中配置适量的碱性清洗剂溶液;•打开碱洗阀,将清洗剂溶液通过设备流动一段时间,清除设备内的有机污染物;•根据清洗设备的要求,调整清洗剂的温度和浓度。
步骤四:酸洗•在CIP清洗槽中配置适量的酸性清洗剂溶液;•打开酸洗阀,将清洗剂溶液通过设备流动一段时间,去除设备内的无机盐垢和氧化物;•根据清洗设备的要求,调整清洗剂的温度和浓度。
步骤五:漂洗•打开漂洗阀,用清水通过设备流动一段时间,以去除清洗剂残留物;•检查漂洗液的浑浊度,确保漂洗效果良好。
步骤六:消毒•在CIP清洗槽中配置适量的消毒剂溶液;•打开消毒阀,将消毒剂溶液通过设备流动一段时间,杀灭设备内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步骤七:最终漂洗•打开最终漂洗阀,用清水通过设备流动一段时间,以去除消毒剂残留物;4. 注意事项在进行CIP清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清洗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清洗,严禁随意更改;•清洗设备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使用;•清洗设备的温度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调整;•清洗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清洗设备的清洗记录必须及时填写,以备后续审核。
CIP清洗操作规范CIP清洗是一种自动化清洗过程,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行业中,用于清洗设备和管道系统。
CIP清洗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清洗效率,确保清洁卫生。
但是,CIP清洗也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以确保清洗效果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介绍CIP清洗操作规范。
一、清洗前准备1.检查设备和管道系统的清洗图纸,了解清洗的流程和要求。
2.准备好所需的清洗液、水和辅助清洗设备。
3.检查CIP清洗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关注清洗目标和清洗时间,根据需要调整清洗方案。
二、清洗操作步骤1.设定清洗参数根据设备和管道系统的清洗要求,设定清洗参数,包括清洗液的浓度、温度、流量和清洗时间等。
确保清洗参数符合清洗要求。
2.启动CIP清洗系统按照清洗参数设定,启动CIP清洗系统,将清洗液送入设备和管道系统中。
注意监控清洗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清洗液能够充分覆盖设备表面。
3.循环清洗根据清洗方案,进行适当的循环清洗,确保清洗液能够彻底清洗设备和管道系统。
注意控制清洗时间,避免清洗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清洗效果不佳。
4.冲洗清洗液清洗结束后,启动冲洗程序,将清洗液冲洗干净。
注意使用清洁的水源,避免清洗液残留在设备和管道系统中。
5.检查清洗效果清洗结束后,检查清洗效果,确保设备和管道系统表面干净无残留。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二次清洗或其他处理。
6.停止CIP清洗系统清洗完成后,停止CIP清洗系统的运行,并对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
确保清洗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
三、清洗后处理1.清洗结束后,及时清理清洗设备和管道系统,避免清洗液残留和污染。
2.对清洗设备和管道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清洁卫生。
总之,CIP清洗是一种重要的清洗方法,能够提高设备的卫生水平和生产效率。
但是,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才能确保清洗效果和设备安全。
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CIP清洗时,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对清洗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清洗效果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CIP清洗操作规程一、工艺参数设置1.清洗液浓度:根据被清洗物料的性质和污染情况,合理设置清洗液的浓度。
2.清洗液温度:一般情况下,清洗液温度应在被清洗物料的最高耐受温度以下。
3.清洗液流量:清洗液的流量应根据被清洗物料的容积和设备结构合理设置。
4.清洗液循环时间:根据被清洗物料的污染程度和设备结构,合理设置清洗液的循环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5.清洗液pH值:根据被清洗物料的性质,合理设置清洗液的pH值。
二、清洗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根据被清洗物料的特点和工艺要求,准备好清洗液、清洗设备和相关工具。
2.清洗液制备:根据工艺参数设置,将适量的清洗液溶解在水中并充分搅拌,调节其温度和pH值。
3.清洗设置:将被清洗的设备和管道连接好,确保清洗液能够顺利地循环流动,并确保清洗液完全覆盖被清洗物料的表面。
4.清洗循环:打开清洗设备的进、出口阀门,调节清洗液的流量,使清洗液能够全面地覆盖被清洗物料的表面,设置清洗液循环时间。
5.清洗结束:根据工艺要求,关闭清洗设备的进、出口阀门,停止清洗液的循环。
6.残余液排放:将清洗设备的进、出口连接到排放设备上,打开排放设备的阀门,将残余的清洗液排放掉。
7.设备清洗:将清洗设备和相关工具清洗干净,清洗液浓度可适量增加,以便去除污渍。
三、安全与操作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应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清洗液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2.清洗液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观察清洗液的性状和被清洗物料的变化。
4.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5.清洗设备和工具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清洗效果。
6.在清洗设备和管道的进、出口处应设置流量计和阀门,以方便调节和控制清洗液的流量。
CIP清洗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能够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清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CIP清洗系统操作规程CIP(Clean-in-Place)清洗系统是一种用于清洗设备和管道的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循环注入和排出清洗液来彻底清洗设备和管道内的污垢、沉积物和其他杂质。
以下是CIP清洗系统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清洗过程的安全、高效和有效性。
1.操作前准备a.检查清洗液的质量和储存条件,确保清洗液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b.检查清洗设备和管道的连接状态,确保所有连接密封良好。
c.检查清洗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定清洗参数a.根据清洗设备和管道的类型、尺寸和污垢程度,设置合适的温度、流速、浓度和清洗时间等参数。
b.确定清洗液的注入和排出口位置,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c.确定清洗循环次数,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清洗循环。
3.准备清洗液a.根据清洗需求,准备相应的清洗液,保证其符合规定的浓度和温度。
b.清洗液的准备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c.预先准备足够的清洗液,以确保整个清洗过程不会中断或因清洗液不足而出现问题。
4.开始清洗a.在清洗系统操作面板上设定好参数,并确保清洗过程的安全性。
b.打开清洗系统的主电源,确保设备开始工作。
c.检查清洗液的注入和排出口是否正常流动。
d.启动清洗系统,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清洗。
e.清洗过程中,监控清洗液的温度、浓度和流速,确保其始终符合设定的要求。
f.定期检查清洗设备和管道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5.清洗结束a.清洗过程结束后,关闭清洗系统的主电源,停止设备的运行。
b.剩余的清洗液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c.对清洗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其没有残留物。
d.记录清洗过程的相关数据,包括清洗液的使用量、温度、浓度和清洗时间等。
e.资料记录必须保存在指定的地方,以备将来查阅和核对。
本规程为CIP清洗系统的操作指南,操作人员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提高清洗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cip操作规程《CIP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CIP(Clean-In-Place)系统的使用和操作,确保设备、管道和容器的清洁卫生。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CIP系统进行清洗的生产场所。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CIP清洗计划和程序,负责CIP系统的操作;2. 质量部门负责对CIP系统进行监督和审核;3. 设备维护部门负责对CIP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四、操作程序1. 制定清洗计划:生产部门根据生产流程和设备特点制定CIP清洗计划,包括清洗程序、清洗剂类型和浓度、清洗时间等;2. 准备工作:确认清洗工人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检查清洗设备和管道连接情况,确认清洗剂和水的储存情况;3. 开始清洗:按照清洗计划的要求,启动CIP系统进行清洗,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程序操作,严格遵守安全规定;4. 清洗完成:清洗完成后,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查,确认设备、管道和容器达到清洁卫生标准;5. 记录和报告:清洗结束后,对清洗过程进行记录,并向质量部门提交CIP清洗报告。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物品放入CIP系统中;2. 在停机状态下进行维护和检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3. 在清洗过程中,防止清洗剂和水溅在人体上,遵循安全操作规程;4. 对CIP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六、培训要求对于CIP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并取得相关操作证书方可操作。
七、相关记录所有CIP清洗过程相关的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并保存至少两年以上。
以上即为《CIP操作规程》的内容,生产场所在进行清洗作业时,需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设备清洁卫生,并提高生产质量。
CIP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什么是CIP?CIP是Clean In Place的缩写,意思是原位清洗(在线清洗、就地清洗),是一种对加工设施进行现场清洁的程序,特别是在食品、饮料和制药行业较为常用。
简单地说,将管道、泵、槽等运输和生产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通过该回路泵送一系列清洗和漂洗溶液,其目的是浸泡、分离和清洗任何残留物、污垢或沉积物。
CIP系统的设计因待清洗设备的要求而异,冲洗周期的性质、持续时间和温度变化很大。
二、产品清洗消毒要求要求生产系统中所有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表面至少每周(不超过7天)清洗和消毒一次。
所有非直接产品接触表面和外表面也需要按照企业批准的清洗消毒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频率是至少每周一次(不超过7天)。
在口味产品转换之间,必须采取适当的清洗措施以预防交叉污染。
原位清洗的效果也必须通用厂内检测进行验证,包括感官测试、目检以及微生物分析。
三、产品CIP消毒方法汇总(一)五步热CIP –碱性清洗剂及热水消毒1.冲洗用足够量的水冲洗所有表面,直到残留液体去除为止,只要有可能最好用50-60℃温水清洗。
2.清洗用制造商推荐浓度的清洁剂进行清洗,温度为50-70℃效果较好,合适的机速和流速时清洗效果的关键,首先必须清洗表面,以确保有效消毒。
3.冲洗用足量的水清洗,直至将清洁剂完全去除,微量清洁剂会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4.消毒用热水在85℃持续15min(每个环节85℃热水必须保留15min以便完全消毒。
用处理好的水冲洗,直到所有微量元素去除为止,当已使用热水消毒之后,应使设备逐步冷却,以免造成其损坏。
(二)三步热CIP –碱性清洗剂及热水消毒1.冲洗用足够量的水冲洗所有表面,直到残留液体去除为止,只要有可能最好用50-60℃温水清洗。
2.清洗用认可配方的酸性清洗剂或消毒剂进行清洗和消毒,温度为50-70℃效果较好,合适的机速和流速时清洗效果的关键,首先必须清洗表面,以确保有效消毒。
CIP清洗操作规程CIP清洗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CIP清洗操作程序,进行设备的维护,保证生产连续正常进行。
2、适用范围:CIP清洗工作站。
3、内容3.1清洗顺序:纯化水、清洗碱液、纯化水预冲洗、60℃以上注射用水淋洗、依次清洗。
3.2 CIP清洗前检查:3.2.1检查能源供应,纯化水、注射用水、电源、蒸汽、压缩空气;3.2.2接通要清洗设备的管线,检查、确认所接管线正确、畅通、无泄漏;3.2.3确定清洗时间:纯水清洗定时--碱清洗定时--中间水洗定时--最终水清洗时间。
3.3人机界面使用操作(可以插图)3.3.1操作者必须全面熟悉本设备的结构与性能,经过培训后方能上岗操作。
3.2.2设备在使用前后须进行一次仔细检查和内部贮罐、管道的清洗、对设备的仪表(如温度仪、爆破片、PH 电导仪、流量计)进行仔细检查和调整,使它们的工作稳定、准确、可靠。
3.2.3按清洗工艺要求,设定好各设备或管道每次清洁的总时间和分时间及碱溶液的温度控制范围。
3.3碱液浓度及配制:3.3.1按操作规程进行碱液配制;3.3.2人工将称量好的片碱准备好,将片碱倒入浓碱罐内,按配制成2∽4%浓度的碱液计算好需加入的纯化水水量,加水搅拌调至2∽4%左右浓度浓碱液备用;3.3.3根据碱液污染程度检测,决定是否重新配制。
3.4清洗程序:3.4.1接好清洗液送出离心泵以及到各个清洗设备、管道的连接管、检查无误后,即可启动离心泵进行清洗工作。
工作状态。
3.4.3按下程序启动按钮,启动CIP;3.4.4等纯水流通后自动关闭设备的分配接头截止阀,CIP将自动控温清洗,温水进入设备后打开清洗液回液泵,确认清洗液回到CIP 工作站进行排放。
3.4.5纯水清洗结束,碱洗自动打开。
设定清洗温度(60∽80°),清洗液浓度合格后系统将自动回收(如需手动则打开配电柜门按下7、9键即可)。
清洗液浓度可根据电导率读出;3.4.6碱洗结束,中间水洗自动进行,待清洗液浓度低于系统设定值时,清洗回收阀门自动关闭,清洗液排地;3.4.7水洗结束后压缩空气进行对物料管路及罐体进行吹扫,吹扫结束后压缩空气阀门自动关闭;3.4.8注射用水清洗15分钟,充分冲洗设备内的清洗液残留;3.4.9注射用水冲洗使设备电导率规定值时停止CIP。
1目的为保证工厂所用设备清洗干净,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 CIP岗位的操作工。
3操作规程3.1 CIP清洗操作3.1.1由各岗位操作工和预处理当班班长通知CIP人员进行清洗操作,当生产任务比较紧时, CIP主操作应对各罐或管路的清洗做好计划,以免因清洗不及时而耽误生产。
如果清洗设备异常或其它各种原因所致的生产延误应向当班车间主任汇报。
3.1.2所需清洗的罐和管线确定后,正确连接清洗管线(清洗线路附后),连接管线时,各管接头应注意是否拧紧,各罐罐盖是否盖严,排地阀是否关闭,并仔细检查所连接管线是否由 CIP 间出并向 CIP间回,而构成正确循环回路,同时开启管路中各气动阀。
3.1.3按照清洗要求的时间、温度参数、设置清洗程序, 参照 3.2 程序选用。
3.1.4起机并开启各回液泵,起机后注意检查清洗液的温度变化。
3.1.5起机后密切注意清洗管路沿线的各罐的液位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查找原因,防酸碱打入储奶罐导致生产损失。
3.1.6 清洗时, CIP操作人员应注意酸碱回收,当酸碱回液浓度较低但酸碱罐中酸碱浓度较少时,可考虑手动回收。
3.1.7 当酸碱罐中酸碱不够时, CIP操作工应及时配置酸碱,配酸碱时必须穿戴好面具和防护罩,并有人监护,准备好流动水管。
3.1.8 当配电柜断电时,一切 CIP操作立即停止。
3.1.9 清洗结束后, CIP操作人员应恢复管线,同时检查清洗效果:奶罐、奶仓内不能有水残留,清洗后的管线、罐、设备不能有清洗液残留,用 PH试纸测残水 PH值, PH值为 7。
清洗后的管线、罐、设备应清洁、明亮无肉眼可见杂质,无污垢,残水清彻。
同时关闭所使用的泵。
3.2程序选用3.2.1 清洗鲜奶如选用水洗程序,水洗时间为时间列表中最后水洗时间。
3.2.2 清洗花色奶如选用水洗程序,水洗时间为时间列表中最后高温水洗时间+100S如选用碱洗程序,完全依据时间列表中的时间设置。
CIP清洗一般操作规程清洗方法是指将其中一种物体、器具、设备、容器等物体表面的污物、杂质或残留物清除,以达到清洁、卫生和安全的目的。
CIP(Clean-in-Place)清洗方法是指在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
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关闭设备的供料和排出口,切断设备与生产过程的物料连接。
然后,检查清洗液的配制,确保清洗液的浓度和温度符合要求。
清洗液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包括酸性清洗液、碱性清洗液、中性清洗液等。
2.预清洗:在进行正式清洗之前,需先进行预清洗。
预清洗的目的是将粗大的污物、杂质和残留物清除掉,为正式清洗做准备。
预清洗一般采用高压冲洗的方式进行,清洗液的温度和浓度低于正式清洗。
3.正式清洗:正式清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清洗液,将清洗液灌入设备内部,根据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
清洗方法包括循环清洗、方向冲洗、喷淋清洗等。
清洗液需要在设备内部停留一定时间,以确保清洗液充分作用到污物和污垢上。
4.冲洗工作:在正式清洗完成后,需要进行冲洗工作,将设备内残留的清洗液、污物和污垢冲洗干净,以防止残留物对后续生产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冲洗液的选择和清洗液类似,可以是清水、中性冲洗液等。
5.检查验收:清洗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检查验收。
主要包括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清洁无污垢和残留物,检查清洗液是否排净,并对设备表面进行视觉检查,确保设备达到清洁、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此外,CIP清洗一般操作规程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措施:清洗液中可能含有腐蚀性或刺激性成分,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确保操作过程安全。
2.清洗液的循环利用:根据实际情况和清洗液的性质,可以考虑对清洗液进行循环利用,以提高清洗效果和节约资源。
3.清洗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对清洗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清洗效果。
4.清洗记录的保存:对每次清洗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清洗液的配制、清洗液的使用量、清洗时间等,以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清洗流程。
CIP清洗操作规程一、常温设备(罐,管路,话料系统,收奶系统及奶车)1.温水冲洗5分钟,温度35---40度。
2.碱溶液循环20分钟,浓度1.5—2.0%温度80—85度。
3.温水冲至无碱液。
4.酸溶液循环15分钟,浓度1.0—1.5%温度70—75度。
5.清水冲至无酸液。
6.热水循环10—20分钟,温度90度以上。
若停产12小时,生产前用90度以上的热水冲洗8—10分钟,若停产24小时,按1、2、3、4、5、6程序进行清洗。
每日停机后必须将管路的活节,三通阀,管路死角拆下后浸于消毒液浓度(200-250ppm)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手工清洗,垫片磨损必须及时更换,确保管路相接触的密封性,同时绝对不允许出现活节,脱节现象。
二、加热、消毒设备(板式换热器、均质系统、闪蒸等)1.温水冲洗5分钟,温度35—40度。
2.碱溶液循环35分钟,浓度2.0—2.5温度80—85度。
3.清水冲至无碱液。
4.酸溶液循环20分钟,浓度1.0—1.5温度70—75度。
5.清水冲至无酸液。
6.热水循环8—10分钟,温度90度以上。
若停产12小时,生产前用90度以上的热水冲洗 8—10分钟,若停产24小时,按1、2、3、4、5、6程序进行清洗。
每日停机后必须将管路的活节,三通阀,管路死角拆下后浸于消毒液浓度(200-250ppm)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手工清洗,垫片磨损必须及时更换,确保管路相接触的密封性,同时绝对不允许出现活节,脱节现象。
三、UHT(管式换热器)清洗1.投配前酸碱浓度均要求≥ 30%。
投配前酸30--33%碱33—37%。
2.清洗后碱浓度要求2.0—2.5,酸浓度要求1.0—1.5。
每日停机后必须将管路的活节,三通阀,管路死角拆下后浸于消毒液浓度(200-250ppm)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手工清洗,垫片磨损必须及时更换,确保管路相接触的密封性,同时绝对不允许出现活节,脱节现象。
四、灌装机清洗(一)外部清洗1.要求用清洗剂清洗,要求用量为250ml。
CIP(Clean In Place)清洗标准一、概述CIP清洗,即就地清洗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饮料、乳品、果汁等食品加工行业的设备清洗技术。
通过CIP清洗,可以在不拆卸、不解体设备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自动或手动的清洗,有效去除设备内部的残留物和微生物,保证设备的卫生安全。
二、CIP清洗的重要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设备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残留的微生物、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品质,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清洗,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三、CIP清洗标准流程1. 预冲洗:使用清水对设备进行初步冲洗,去除设备表面的残留物。
2. 碱洗:使用碱液(如NaOH)对设备进行浸泡或循环清洗,去除设备表面的油脂和蛋白质等物质。
碱洗的时间和温度根据设备的具体状况和清洗剂的种类而定,一般需要在6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3. 酸洗:使用酸液(如HCl)对设备进行浸泡或循环清洗,去除设备表面的钙盐和镁盐等物质。
酸洗的时间和温度同样根据设备的具体状况和清洗剂的种类而定,一般需要在6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4. 冲洗:使用清水对设备进行最后的冲洗,确保设备表面无残留的碱液和酸液。
5. 消毒:使用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等)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杀灭设备表面的微生物。
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时间根据具体的消毒剂种类而定。
6. 吹干:使用压缩空气或干燥的氮气将设备内部的水分吹干,防止设备内部生锈和微生物滋生。
四、CIP清洗的关键要素1. 清洗剂的选择:根据设备的材质和污渍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洗剂,确保清洗剂对设备无损害,且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渍。
2. 清洗温度的控制:适当的清洗温度可以提高清洗剂的溶解能力和清洗效果,但温度过高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耐热性和清洗剂的要求来控制清洗温度。
3. 清洗时间的设定:清洗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清洗效果,过长或过短的清洗时间都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
CIP的操作规程CIP(Clean in Place)是一种无需将设备拆卸的清洗系统,可在不影响生产过程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
以下是CIP操作的一般规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CIP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哪些设备需要进行清洗,以及清洗的频率。
其次,确定清洗液的种类和浓度,并检查清洗液的供应是否正常。
然后,检查CIP系统的管道连接,并确保这些连接是紧密和完整的。
最后,清理设备的表面,包括过滤器和其他附件。
2.操作步骤2.1确保设备空闲在开始CIP操作之前,确保设备已经停机,并且没有剩余的产品或物料在设备中。
2.2准备清洗液根据所需的清洗液类型和浓度,准备清洗液。
确保清洗液供应充足,并通过适当的管道连接将清洗液输送到CIP系统中。
2.3运行预冲在进行主要清洗之前,进行一次预冲,目的是将残留的产品或物料从设备中冲洗出来。
将预冲液引入设备中,通过循环运行CIP系统,确保清洗液能够达到设备的每个部分。
2.4主要清洗将主要清洗液引入设备中,通过循环运行CIP系统,确保清洗液能够覆盖设备的每个部分。
根据设备的大小和设计,决定清洗液应循环的时间和速度。
2.5清洗循环根据设备的需求,在清洗液中循环一定的时间和速度,以确保清洗液充分接触到设备内的每个部位。
在此过程中,监测清洗液的温度和浓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6冲洗在清洗循环完成后,将清洗液从设备中排出,并用清水或其他洗涤剂进行冲洗。
确保清洗液彻底从设备中清除,以避免任何残留。
2.7检查清洗效果根据设备和产品的要求,进行清洗效果检查。
可以使用验收标准,例如测量清洗液中的残留物浓度或通过目视检查来确定清洗是否有效。
2.8清洗结束当清洗操作完成后,关闭清洗液供应,并将设备恢复到正常操作状态。
清理和检查CIP系统的各个部分,并确保它们的正常工作。
以上是CIP操作的一般规程,每个工厂根据不同的设备和工艺要求,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步骤或要求。
但总体来说,这个规程可以帮助确保设备的彻底清洗和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cip 操作规程《CIP操作规程》1. 目的本操作规程适用于CIP(Cleaning In Place)系统的操作,旨在规范清洗设备和管道的程序,确保设备清洁卫生,以满足生产和卫生标准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CIP操作的生产设备和管道,包括但不限于罐体、管道、泵等。
3. 操作流程3.1 安全检查在进行CIP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管道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排水口及阀门关闭,并确保无漏水等安全隐患。
3.2 准备工作将清洗液和水加入CIP系统,按照配比要求调配清洗液,确保清洗液的浓度和温度符合要求。
3.3 CIP操作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工艺要求,启动CIP系统进行清洗操作,包括清洗液的循环、冲洗、消毒等步骤。
在清洗过程中,需监控清洗液的浓度和温度,确保清洁效果达标。
3.4 结束工作清洗结束后,关闭CIP系统,排放清洗液,进行设备和管道的清洗和冲洗,确保无残留物和清洁干净。
4. 记录和报告进行CIP操作的过程中需进行记录,包括清洗开始时间、清洗液使用量、清洗液浓度和温度、清洗结束时间等信息,并填写CIP操作记录表。
如有异常情况或问题,需及时进行报告和处理。
5. 安全注意事项进行CIP操作时,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确保操作安全。
禁止直接接触清洗液,应避免清洗液溅洒,防止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遇到任何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
6. 附则本规程由工艺部门负责制定并进行培训,各部门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本规程的要求,确保设备清洁卫生,保障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
以上即为《CIP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所有相关人员遵守并执行该规程,确保设备清洁卫生,保障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
C I P清洗操作规范(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CIP清洗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人员正确操作,防止操作失误,预防由于设备污染而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能使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特制订此文件。
2.适用范围:该文件适用于生产二部CIP清洗。
3.验证:验证使用精密试纸(1-14)及涂抹的方法。
4.清洗线路及承担的罐、设备和管线19121清洗线路:清洗5个待装罐(14101、14102、14103、14104、14105)、拉冷线、4台灌装机(中亚环标机DXR-12000HB、中亚1#DXR-12000、2台袋酸机)。
19122清洗线路:清洗5个发酵罐(13101、13102、13103、13104、13105)、5台灌装机(桶酸、预制杯、中亚2#机DXR-12000、三角杯、PE瓶)。
19123清洗线路:清洗4个混料罐(11002、11003、11004、11005)、1个混料线、巴氏供料线、无菌空气线。
12100清洗线路:巴氏杀菌系统(板式交换器、均质机、脱气罐、保温箱)。
清洗程序和频次管线、混料罐、发酵罐、待装罐的清洗程序:首次冲洗:将预冲洗阀19104VA2*打开,水冲洗5min;碱液清洗:将碱罐阀19103VA2*、回流阀19103VA3*同时打开,用75℃以上的碱溶液循环15 min;中间清洗:将清水罐阀19101VA2*打开,清洗循环至中性;酸液清洗:将酸罐阀19102VA2*、回流阀19103VA3*同时打开,用65℃以上的硝酸溶液循环10 min;最后冲洗:将清水罐阀19101VA2*重新打开,循环至中性澄清为止(—);杀菌:将循环阀1913*VA01打开,75—90℃热水循环15 min。
说明:“*”为相对应的清洗线路上的编号,如是19121清洗线路*相对应的就是1,是19122清洗线路*相对应的就是2,是19123清洗线路*对应的就是3;文件中后面*代表的含义与此相同。
CIP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ISO9001-2015/GMP)
1、目的
1.1明确生产车间饮料各生产工序的设备、管道、容器的清洗消毒,减少微生物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
2.1适用于生产车间饮料各生产工序的设备、管道、容器。
3、职责
3.1生产车间饮料各生产工序的操作人员执行操作规程。
3.2质管部负责监控、指导和保持文件的有效性。
4、内容
4.1白砂糖溶解过滤工序
4.1.1清洗消毒范围
1、溶糖罐(配料冷热缸)→溶糖泵
2、硅藻土过滤机及其管道→袋式过滤器(热水消毒时安装滤袋,酸碱清洗时卸下滤袋)→板式热交换器(关闭冷却水)→进入1号调配缸回流至CIP罐。
4.1.2清洗消毒方式
4.2食品添加剂调配工序、调配缸混合定容工序
4.2.1清洗消毒范围
1、配料搅拌桶、调配缸→调配缸CIP喷淋管→调配缸出料管→CIP回流管→CIP 罐
2、辅料罐→移动泵
4.2.2清洗消毒方式
4.3 饮料杀菌消毒、汽水混合碳酸化工序
4.3.1清洗消毒范围
1、送料管
2、全自动管式杀菌机组、过滤器、汽水混合机、充填系统
4.3.2 清洗消毒方式
a.送料管清洗消毒方式
b. 全自动管式杀菌机组、过滤器、汽水混合机、充填系统清洗消毒方式
4.4 灌装封盖工序
4.4.1清洗消毒范围
3合1全自动灌装机组
4.4.2 清洗消毒方式。
二车间CIP清洗操作规范
1.目的
为提高产品质量,规范清洗标准,减少质量风险
2.适用范围
三车间
3.操作前自检内容
3.1检查CIP控制系统电源、压缩空气、加热蒸汽,并确认供给正常,检查各压力表及指示灯空气压力≥0.5MPa,蒸汽压力≥0.25MPa;
3.2检查清水罐、酸罐、碱罐、热水罐液位,补充至液位上限。
检查酸罐、碱罐电导率,补充硝酸、氢氧化钠至浓度要求上限,配制酸、碱液时必须佩带好胶皮手套和防护面罩,并准备好流动水管,酸罐要求每3个月清洗一次,碱罐要求每2个月清洗一次;
3.3酸、碱液配制浓度、温度是否正常;
3.4.检查罐底阀、真空阀启闭是否正常,并确认罐内没有异物,检查罐底阀和真空阀的可操作性及密闭性是否良好;
3.5确认罐内没有异物,有无工具、螺丝、毛巾;
3.6需清洗的罐或者管道的手动阀门是否已连接,是否密闭;
3.7开启真空阀门,检查阀门顶端有无液体流下,如有的话,排泄干净;
3.8.罐体、管道物料放空完毕、清洗管道进出水连接正确,阀门开启正确,检查所连接管线是否由CIP进并向CIP回构成循环回路,开启回路中所有阀门,并检查关闭回路外阀门
4.清洗
4.1开启洗液准备,将酸液或碱液、热水循环升温,进行补水及酸碱添加至上限(电导率显示)
4.4清洗程序选择
4.5开启洗液准备,将酸液或碱液、热水循环升温
4.6启动清洗,并延时开启回流液泵,观察清洗液参数变化,注意管路沿线及各罐的液位变化,清洗熬制罐时需将熬制罐的搅拌开启
4.7人工对取样阀、进料阀、真空管、真空罐进行清洗。
,确认无残留;
4.8清洗结束将CIP清洗液进出管道、熬制浓缩罐、放料管路、取样阀、灌装机内存水放净后,恢复管线,并确认管道、罐、设备清洁明亮,无肉眼可见杂质、无污垢,无清洗液残留;
4.9进罐冲洗死角的残余物料并检查螺丝情况和机械密封的情况,必须关闭搅拌器总闸后方可进入,确认罐内无异常方可开启搅拌控制开关,每次人进入罐内出来时必须检查罐内有无异物及遗留物品,严禁人离开时将物品放置于罐内;
4.10清洗完成及时关闭蒸汽加热控制系统及CIP控制系统,当班清洗结束关闭配电室总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