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20.10 KB
- 文档页数:13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原则(一)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三)依法依规,公正公开;(四)责任明确,追究有力。
第三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对象和范围(一)食品生产者、食品经营者、食品销售者;(二)食品原料供应商、食品添加剂生产者;(三)食品加工设备、食品包装材料供应商;(四)食品检验机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第四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内容(一)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三)食品安全事故的隐瞒、谎报、迟报行为;(四)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失职渎职行为。
第五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程序(一)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二)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三)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四)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六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实施(一)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制度落实;(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三)加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四)定期对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工作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制度。
第七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监督(一)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工作的监督,确保制度执行;(二)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揭露;(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四)对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工作的失职渎职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八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依据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西藏自治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法规类别】食品卫生【发文字号】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34号【发布部门】西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6.10.09【实施日期】2016.10.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西藏自治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34号)《西藏自治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已经2016年8月1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2016年10月9日(此件发至县级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推进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食品安全责任,是指公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在执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公务时,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有关规定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需要被追究的责任。
第四条食品安全责任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的原则。
第二章责任内容第五条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落实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自治区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二)按照上级党委、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安排部署、统筹协调食品安全工作;(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活动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确定本级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结合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配备必要工作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五)建立完善并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评估,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六)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统一领导、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及时上报食品安全信息;(七)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八)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上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食品安全责任。
1.《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的,( )追究其责任。
C单选题A从严B不必C应当D可以题目详解【答案】C难度系数:【解析】《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的,( )追究其责任。
2.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D单选题将涉密载体保存在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施、设备B定期清查、核对C离开办公场所,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中D涉密载体丢失后隐瞒不报题目详解【答案】D难度系数:【解析】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3.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
A单选题A1年B2年C3年D5年题目详解【答案】A难度系数:【解析】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
4.《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生育或者依法收养的子女取得中国国籍的,其民族成份应当依据()。
B单选题A外国公民的民族成份确定B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确定C中国和外国公民的民族成份共同确定D题目详解【答案】B难度系数:【解析】《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生育或者依法收养的子女取得中国国籍的,其民族成份应当依据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确定5.《宪法》规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并存的分配制度。
D单选题A其他劳动收入B按经营收入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多种分配方式题目详解难度系数:【解析】6.《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问责对象的规定,突出了“关键少数”的重点,这个“关键少数”的重中之重是 B单选题A领导成员B主要负责人C各级党委D各级纪委题目详解【答案】B难度系数:【解析】7.根据《广西旅游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旅游主管部门应承担哪些工作?() A单选题A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B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工作C指导、服务、管理和监督工作D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督工作题目详解【答案】A难度系数:【解析】根据《广西旅游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旅游主管部门应承担哪些工作?()8.根据《广西旅游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经营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应当承担的义务?() D单选题A提供真实、明确的旅游服务信息,公布旅游咨询、投诉电话,不虚假宣传B标明其真实的名称、经营范围、服务项目、价格或者收费标准C不得作出对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D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团体题目详解【答案】D难度系数:【解析】根据《广西旅游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经营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应当承担的义务?()9.《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实施以后,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
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追究与处罚机制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制定了责任追究与处罚机制。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追究与处罚机制展开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和存在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追究机制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追究机制是指相关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追责的制度安排。
其目的是通过对责任人的追究,来促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确保生产的食品安全合规。
责任追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执法部门的责任追究: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首先落在执法部门,其职责是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罚违法行为。
如果执法部门未能及时履行职责,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他们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追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他们应当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证产品的合格和安全。
如果企业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违法违规行为被查实,其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 从业人员的责任追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是直接参与食品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他们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如果从业人员在操作中存在疏忽、违规行为导致食品安全事故,他们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处罚机制食品安全监管的处罚机制是指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罚的制度安排。
合理的处罚机制可以有效地威慑违法行为,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处罚:对违法违规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依法可能进行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可以包括责令停产停业、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措施,以及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等。
2. 刑事处罚: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依法可能进行刑事处罚。
刑事处罚可以包括拘留、有期徒刑等,对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总则为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责任主体1. 食品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
2. 食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3. 食品企业的从业人员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三、责任追究1. 食品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1)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2)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3)生产、经营伪劣食品;(4)未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5)其他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
2. 食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未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3. 食品企业的从业人员违反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由所在单位依法予以处罚。
四、事故处理1.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报告所在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2.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处理,防止事故蔓延。
3. 食品企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积极配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调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五、宣传教育1. 食品企业应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2.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六、协作配合1. 食品企业应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卫生部门、质检部门等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2. 食品企业应主动接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追究与处罚要点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担忧。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权益,各级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追究与处罚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本文将从责任追究的主体、追究方式和处罚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责任追究的主体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追究主体主要包括企业主体责任、行政主体责任和司法主体责任。
1. 企业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责任的主体,具有直接的食品安全生产责任和经营责任。
对于生产和销售不合格食品的企业,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负有赔偿和修复损害的义务。
2. 行政主体责任行政主体责任主要由相关政府部门承担,包括食品监管部门、质检部门等。
这些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置食品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3. 司法主体责任司法机关在食品安全事件的追究中起到重要的角色。
对于危害公众健康、社会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或者民事赔偿等。
二、责任追究的方式责任追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行政追究、刑事追究和民事追究。
1. 行政追究行政追究是指食品监管部门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可以采取警告、罚款、暂扣/吊销许可证等措施,对于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2. 刑事追究刑事追究是指根据刑法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掺假或者销售过期食品等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等。
3. 民事追究民事追究是指受害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违法行为人的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导致受害人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并承担修复损害的义务。
三、处罚要点在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追究和处罚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 依法严肃查处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到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责任人应依法严肃查处,不能姑息迁就。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案件败诉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年(卷),期】2006(0)5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案件败诉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作出了因违法行政行为导致败诉的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的相关规定。
本刊特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总页数】2页(P8-9)
【关键词】过错责任;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职能;工作人员;败诉案件;食品;承办人;行政复议决定;政策法规;行政诉讼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6
【相关文献】
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法字[2008]31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J],
2.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宁市行政案件败诉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J], ;
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行政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J], ;
4.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试行)》《江苏省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试行)》《江苏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通知 [J], ;
5.北京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农业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试行)》、《北京市农业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落实食品安全行政责任,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办发〔2009〕2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各地政府和承担食品安全职责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和受行政机关委托承担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食品安全行政责任的追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遵循实事求是、权责一致、过罚相当、公正公平、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负领导责任;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领导责任,具体工作人员负直接责任。
第五条县级以上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引咎辞职:(一)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有效处置,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二)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多环节的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未及时组织整治,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三)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四)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连续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第六条县级以上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一)未确定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未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二)未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按规定立即成立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
第七条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计生、质量技术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引咎辞职:(一)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二)未按规定查处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未及时处理,造成事故扩大或者蔓延;(三)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后,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不良社会影响;(四)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准予许可;(五)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1、2020年度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2、2020年度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1)3、2020年度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014、2020年度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025、2020年度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036、2020年度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091.《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的,( )追究其责任。
C单选题A从严B不必C应当D可以题目详解【答案】C难度系数:【解析】《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的,( )追究其责任。
2.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D单选题A将涉密载体保存在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施、设备B定期清查、核对C离开办公场所,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中D涉密载体丢失后隐瞒不报题目详解【答案】D难度系数:【解析】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3.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
A单选题A1年B2年C3年D5年题目详解【答案】A难度系数:【解析】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
4.《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生育或者依法收养的子女取得中国国籍的,其民族成份应当依据()。
B单选题A外国公民的民族成份确定B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确定C中国和外国公民的民族成份共同确定D以上都不对题目详解【答案】B难度系数:【解析】《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生育或者依法收养的子女取得中国国籍的,其民族成份应当依据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确定5.《宪法》规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并存的分配制度。
D单选题A其他劳动收入B按经营收入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多种分配方式题目详解【答案】D难度系数:【解析】6.《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问责对象的规定,突出了“关键少数”的重点,这个“关键少数”的重中之重是 B单选题A领导成员B主要负责人C各级党委D各级纪委题目详解【答案】B难度系数:【解析】7.根据《广西旅游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旅游主管部门应承担哪些工作?() A单选题A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B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工作C指导、服务、管理和监督工作D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督工作题目详解【答案】A难度系数:【解析】根据《广西旅游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旅游主管部门应承担哪些工作?()8.根据《广西旅游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经营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应当承担的义务?() D单选题A提供真实、明确的旅游服务信息,公布旅游咨询、投诉电话,不虚假宣传B标明其真实的名称、经营范围、服务项目、价格或者收费标准C不得作出对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D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团体题目详解【答案】D难度系数:【解析】根据《广西旅游条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经营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应当承担的义务?()9.《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实施以后,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法律适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1.29•【文号】食药监办法函〔2016〕668号•【施行日期】2016.11.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总局办公厅关于食品安全行政处罚法律适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办法函〔2016〕6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体现了中央有关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的要求,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罚款的起点。
近期,有些地方就如何准确理解《食品安全法》有关条款,严格依法行政等问题,希望进一步明确有关法律适用意见。
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食品安全法》是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监督管理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是规范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及实施的基本法律。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具体执法实践中,应当综合运用《食品安全法》和《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到处罚法定、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二、《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严重违法和一般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制度,统一执法尺度,避免畸轻畸重。
三、《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明确了以下四种可以给予行政处罚从轻、减轻的具体情形: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以及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同时,该法还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可以按照上述从轻、减轻及不予处罚的规定执行。
四、《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7.15•【字号】新政办发[2004]120号•【施行日期】2004.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办发[2004]120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自治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七月十五日自治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近日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4〕43号)精神,在继续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基础上集中组织开展全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在认真总结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突出整治重点,狠抓薄弱环节,使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经济秩序有所好转,监管水平有所提高,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增强。
二、工作重点和预期目标重点商品是与百姓生活密切关联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七种商品和儿童食品;重点部位是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和建筑工地食堂;重点环节是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消费等四个环节和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三种印刷品,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
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努力使乌鲁木齐市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下降5-8个百分点,率先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学校食堂、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达到90%以上。
1.《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受到责任追究的党政领导干部,单独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免职处理的,至少( )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
BA一B两C三D五题目详解【答案】B难度系数:【解析】《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受到责任追究的党政领导干部,单独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免职处理的,至少( )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
2.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称为( )。
DA保密要害部门B保密要害部位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保密工作机构题目详解【答案】A难度系数:【解析】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称为( )。
3.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 )次修改。
DA1B2C3D5题目详解【答案】D难度系数:【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 )次修改。
4.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事,嫁娶双方合办的,宴请人数累计不超过( )。
BA100人B150人C200人D250人题目详解【答案】B难度系数:【解析】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事,嫁娶双方合办的,宴请人数累计不超过( )。
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 )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D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上级国家机关题目详解【答案】D难度系数:【解析】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 )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6.《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BA一B二C三D四题目详解【答案】B难度系数:【解析】《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履行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以期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促进社会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一、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履行1. 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食品生产企业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律规定的标准、程序、流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无任何安全隐患。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2. 食品经营者的责任食品经营者是将食品销售给消费者的重要环节,其应对所销售的食品进行必要的检验和监控,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在销售过程中,不得隐瞒食品信息、掺杂、伪造、变造食品或销售过期食品等,以免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3. 食品进口企业的责任食品进口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进口食品进行严格检验把关,确保食品满足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
若发现进口食品存在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其流入市场,并协助有关部门对责任方进行追责。
4. 监管部门的责任监管部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其责任是对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口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
监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定期对食品生产企业、经营者和进口企业进行检查、抽检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公开通报信息,以提高监管的公开透明度。
二、食品安全的处罚措施1. 行政处罚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惩罚。
行政处罚的形式主要包括罚款、责令停产、吊销许可证等。
对于严重违法违规的食品生产企业或经营者,监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重罚,甚至吊销相关经营许可证,追究法律责任。
2. 刑事处罚对于故意违法、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可以依法进行刑事追究。
涉及的犯罪行为包括生产伪劣或有毒有害食品、销售过期食品、生产销售假劣食品等。
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食品生产经营者)以及餐饮服务提供者。
第三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追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依规、严格追究的原则。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生产经营,对社会公众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
第二章责任追究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食品安全负有以下责任:(一)确保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二)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三)确保食品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四)及时报告食品安全事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的,依法追究下列责任:(一)责令改正;(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工具、设备等;(四)吊销许可证或者取消资格;(五)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追究责任:(一)一年内两次以上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二)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的;(四)拒绝、阻挠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的;(五)伪造、篡改、毁灭食品安全相关证据的。
第三章责任追究程序第八条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
第九条有关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条有关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必要时可以通报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第一条为了更好地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本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涉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一)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信息报送不及时的;(二)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未采取积极有效的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的;(三)食品监管部门失察、监督不力和监管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四)对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五)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生产经营企业(或个人)和集体伙食单位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不落实,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六)食品经营环节销售假劣食品或“三无”食品的;(七)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八)阻碍、干涉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九)拒绝、拖延接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组调查或者拒绝、拖延提供事故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十)有其他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相关的失职行为的。
第四条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部门监管是行政一把手负总责。
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由本店法人报请市委、市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首先要严肃追究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行政单位一把手的行政责任,同时要严肃追究分管领导,分管部门及直接责任人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条实行食品安全责任制可追溯化管理,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市工商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区食品药品监督所。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从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环节逐一追查,一直追查到源头,各环节的相关责任人都要受到从严查处。
第六条本办法由本店负责解释。
第七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西宁城西依柯熟食店 2018年7月12日。
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查方法第一条为成立健全食品安全问题和事件防备体制,落实食品安全行政责任,保障民众饮食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督查法》《X 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例,拟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合用于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肩负食品安全督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法律法例受权或行政机关依法拜托肩负食品安全督查管理职责的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由上司人民政府进行追责,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许上司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追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干部由上司人民政府追查其行政责任,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由本级督查机关或任免机关追查其行政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展开食品安整年度目标责任查核、案件和事故查处、执法督查检查、专项工作督办和查核等工作,发现下级人民政府、本级或下级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食品安全督查管理职责,应启动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查程序。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检举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食品安全督查管理职责的行为。
检举内容经查真实且切合责任追查情况的,应启动行政责任追查程序。
第五条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查依照脚踏实地、权责一致、有过必究、公正公正、教育与惩戒相联合的原则。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职责:(一)组织领导本行政地区内食品安全工作,协调停决影响食品安全的要点、难点问题;(二)依照有关法律、法例和国务院、省政府规定,确立本级食品安全督查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余有关部门的职责。
推行食品安全督查管理责任制,将食品安全工作归入政府目标责任查核系统,对食品安全看管部门和其余有关部门进行评论、查核。
成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督查管理工作体制和信息共享体制;(三)一致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付工作,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四)增强食品安全督查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督查管理工作供给必需的机构、人员、经费等保障;(五)法律、法例规定和省政府决定的其余食品安全督查管理职责。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以便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追责和惩处。
本文将就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的重要性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可以起到威慑作用。
通过明确责任追究的程序和标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追责和处罚,从而形成震慑效应,提高食品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降低违法风险。
其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可以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效执法。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监管部门可以明确执法职责和权限,提高执法效率,减少执法漏洞,确保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制止。
再者,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可以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与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追究食品安全责任,企业将更加注重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增强企业的自律和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一)法律法规的制定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首先需要依法依规进行。
相关部门需要重新审视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是否能够依法追责和处罚。
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行动,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责任主体的确定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中需要明确责任主体。
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中,包括食品生产企业、供应商、经销商、餐饮服务提供者等,都应明确其对食品安全的责任。
相关部门需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并明确责任主体的责任范围和标准。
(三)责任追究机制的程序和标准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还需要明确追责的程序和标准。
对于不同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应有相应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追责和处罚。
自治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推进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食品安全责任,是指公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在执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公务时,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有关规定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需要被追究的责任。
第四条食品安全责任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的原则。
第二章责任内容
第五条各地(市)行署(人民政府)、县(区)人民政
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自治区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
(二)按照上级党委、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安排部署、统筹协调食品安全工作;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活动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确定本级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结合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配备必要工作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五)建立完善并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评估,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
(六)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统一领导、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组织查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