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杰龙虎狗”分别是哪三位?他们结局如何
- 格式:docx
- 大小:9.30 KB
- 文档页数:1
揭秘“北洋三杰”之“冯狗”“北洋三杰”之“冯狗”,曾为袁世凯之左膀右臂,既忠诚于袁世凯,又取悦于清廷;既反对袁氏称帝,又能一定程度妥协,且与南方示好;而袁氏陷入困境时,则操纵北洋将领公开对抗,以坐收渔翁之利;与段祺瑞争当北洋老大,则政治手腕略逊一筹;其敛财手腕出众,以致餐馆竞卖“总统鱼”。
吃粮当兵,不小心竖子成名“北洋三杰”之“冯狗”,曾为袁世凯之左膀右臂,既忠诚于袁世凯,又取悦于清廷;既反对袁氏称帝,又能一定程度妥协,且与南方示好;而袁氏陷入困境时,则操纵北洋将领公开对抗,以坐收渔翁之利;与段祺瑞争当北洋老大,则政治手腕略逊一筹;其敛财手腕出众,以致餐馆竞卖“总统鱼”。
小档案姓名字号:冯国璋字华甫籍贯: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生卒年月:1859.1.7 1919.12.28 卒年60岁毕业院校:北洋武备学堂军衔:陆军上将最高官职: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军阀派系:直系生辰八字:戊午乙丑丙午戊子属相:马命相:富贵荣华实可当,光明荣达好儿郎。
家门隆昌福万千,世代子孙个个贤。
云开见月,虽有劳碌,光明坦途,指日可期。
家世远祖毕公,周文王第十五子,因封于冯地,所以姓冯。
远祖冯异,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被汉光武帝刘秀封为大树将军。
远祖冯胜,明代开国元勋,被朱元璋称为“天子骨肉”,尊为宋国公。
一世始祖冯禄,始迁入诗经村。
高祖父冯克任,系太学生。
其长兄冯大任,曾任武德骑尉;次兄冯清任,为廪贡生。
曾祖父冯敬修,是贡修生。
祖父冯丕振,是太学生。
此时的冯家已是诗经村首富,形成东西南北四院,正西院冯从善,正北院冯响平,正南院冯丕振,正东院冯志桥。
父亲冯春棠,字雨轩,因科举落榜,精神失常,又因遭天灾,家道逐渐中落。
妻子孙钗,河间十里铺孙申如之女,善良贤惠。
兄长大哥冯佩璋,常年经营戏班;二哥冯蕴璋,考取拔贡后,候选为州判;三哥冯琥璋,以教书为生。
妻妾子女元配夫人吴凤,生长子冯家遂、次子冯家迪、三子冯家遇、长女冯家逊。
民国史上的那些大腕北洋三杰龙虎狗的最后结局导语:在北洋军阀势力中,有著名的“北洋三杰龙虎狗”之说。
其缘起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署理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曾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在北洋军阀势力中,有著名的“北洋三杰龙虎狗”之说。
其缘起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署理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曾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
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
”时人将善操权谋于腹中的王士珍称为“北洋之龙”,将常行凶残于外形的段祺瑞称为“北洋之虎”,将忠于北洋且善于打仗的冯国璋称为“北洋之狗”。
此三人中,段祺瑞赴德国学习过炮兵,冯国璋曾赴日本考察近代军制和日本军事,王士珍并未出过国。
王士珍是“北洋三杰”中年龄最大的,为政常以“名士”自居,潇洒超脱。
在民国政坛上,段祺瑞、冯国璋是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心腹爱将。
善于权谋的袁世凯对他俩人并不完全放心,常常用王士珍予以制衡,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因此,王士珍时隐时现,一时出来主持大局,一时又隐没还乡,悠游山林,极为神秘。
誉之为“龙”,取“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意。
那么,曾叱咤风云的“北洋三杰龙虎狗”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呢?王士珍“引疾告归”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人。
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得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
袁世凯窃居临时大总统后,设立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任命王士珍为六大办事之一,但实权最大。
袁世凯称帝前,始终不肯在劝进书商签字,筹安会里的一些人曾对他恫吓,他也不为所动。
一次,雷震春又来他办公室威胁他,他稳坐太师椅上,头也不抬地蔑然地说:“自己人嘛,不要来这一套。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王士珍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
1917年(国民六年)6月14日,别有用心的张勋借调停黎、段矛盾之名进京拥清废帝复辟。
水浒108将天罡星三十六天魁星呼保义宋江(被高俅等人酒中下毒毒死)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被高俅等人食物中下了水银,回庐州途中坠河身亡)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宋江死后于宋江墓前自缢)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出家)天勇星大刀关胜(落马得病身亡)天雄星豹子头林冲(风瘫留在六和寺,后半载而亡)天猛星霹雳火秦明(清溪县与方杰交战战死)天威星双鞭呼延灼(征大金兀术四太子阵亡)天英星小李广花荣(宋江死后于宋江墓前自缢)天贵星小旋风柴进(辞官,后无疾而终)天富星扑天雕李应(辞官还乡)天满星美髯公朱仝(保定府任职,后做到太平军节度使)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浙江六和寺坐化)天伤星行者武松(断臂,于六和寺出家)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攻独松关战死)天捷星没羽箭张清(攻独松关战死)天暗星青面兽杨志(征方腊途中患病,后病死)天佑星金枪手徐宁(攻杭州中毒箭身亡)天空星急先锋索超(攻杭州北关门交战战死)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辞官出家)天异星赤发鬼刘唐(攻杭州候潮门战死)天杀星黑旋风李逵(宋江死前怕李逵造反,给李逵也喝了毒酒,李逵中毒而死)天微星九纹龙史进(昱岭关被乱箭射死)天究星没遮拦穆弘(征方腊途中病故)天退星插翅虎雷横(德清县南门外战死)天寿星混江龙李俊(征方腊后与费保等人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攻乌龙岭为不被擒自刎)天平星船火儿张横(征方腊途中病死)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清溪县被方腊属下娄丞相杀死)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涌金门被乱箭射死)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被人诬告夺官后回石碣村奉养老母,寿尽而终)天牢星病关索杨雄(征方腊途中发背疮而死)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昱岭关被乱箭射死)天暴星两头蛇解珍(乌龙岭中伏身亡)天哭星双尾蝎解宝(乌龙岭中伏身亡)天巧星浪子燕青(征方腊后离开)地煞星七十二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去投公孙胜出家)地煞星镇三山黄信(青州任职)地勇星病尉迟孙立(随孙立登州任职)地杰星丑郡马宣赞(攻苏州战死)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攻杭州被擒杀)地威星百胜将军韩滔(征常州战死)地英星天目将彭玘(征常州战死)地奇星圣水将军单廷珪(歙州城门内中陷阱被杀)地猛星神火将军魏定国(歙州城门内中陷阱被杀)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蔡太师府中做门馆先生)地正星铁面目裴宣(与杨林回饮马川受职求闲去了)地辟星摩云金翅欧鹏(攻歙州战死)地阖星火眼狻猊邓飞(攻杭州北关门战死)地强星锦毛虎燕顺(杭州西门乌龙岭战死)地暗星锦豹子杨林(与裴宣回饮马川受职求闲去了)地轴星轰天雷凌振(火药局御营任职)地会星神算子蒋敬(回乡为民)地佐星小温侯吕方(乌龙岭与敌将打斗一起跌落岭下摔死)地佑星赛仁贵郭盛(乌龙岭下被石头砸死)地灵星神医安道全(太医院中任金紫医官)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御马监任职)地微星矮脚虎王英(攻睦州战死)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攻睦州战死)地暴星丧门神鲍旭(攻杭州北关门战死)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去投公孙胜出家)地猖星毛头星孔明(征方腊途中病死)地狂星独火星孔亮(征战途中落水身亡)地飞星八臂哪吒项充(攻睦州被乱刀砍死)地走星飞天大圣李衮(攻睦州被乱箭射死)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内府御宝监为官)地明星铁笛仙马麟(杭州西门乌龙岭战死)地进星出洞蛟童威(征方腊后与费保等人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地退星翻江蜃童猛(征方腊后与费保等人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地满星玉幡竿孟康(乌龙岭中炮身亡)地遂星通臂猿侯健(征方腊途中遇风浪落水身亡)地周星跳涧虎陈达(昱岭关被乱箭射死)地隐星白花蛇杨春(昱岭关被乱箭射死)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征宣州攻城战死)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征润州于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地俊星铁扇子宋清(还乡为农)地乐星铁叫子乐和(在驸马王都尉府中终老)地捷星花项虎龚旺(交战时人和马陷在溪里,被乱枪戳死)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被毒蛇咬伤,中毒身亡)地镇星小遮拦穆春(回乡为民)地稽星操刀鬼曹正(征宣州攻城战死)地魔星云里金刚宋万(征润州于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地妖星摸著天杜迁(马军中被踏杀)地幽星病大虫薛永(昱岭关被乱箭射死)地伏星金眼彪施恩(征战途中落水身亡)地空星小霸王周通(独松关探路中伏身亡)地僻星打虎将李忠(昱岭关被乱箭射死)地全星鬼脸儿杜兴(随李应还乡)地孤星金钱豹子汤隆(攻清溪重伤不治身亡)地角星独角龙邹润(不愿为官,回登云山)地短星出林龙邹渊(马军中被踏杀)地藏星笑面虎朱富(征方腊途中病死)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贵(征方腊途中病死)地平星铁臂膊蔡福(攻清溪重伤不治身亡)地损星一枝花蔡庆(跟随关胜回北京为民)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攻清溪重伤不治身亡)地察星青眼虎李云(攻歙州战死)地恶星没面目焦挺(征润州于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地丑星石将军石勇(攻歙州战死)地数星小尉迟孙新(随孙立登州任职)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随孙立登州任职)地刑星菜园子张青(初攻歙州失利于乱军中被杀)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攻歙州被敌将杜微飞刀伤死)地劣星活闪婆王定六(征宣州攻城战死)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攻歙州被敌将杜微飞刀伤死)地耗星白日鼠白胜(征方腊途中病死)地贼星鼓上蚤时迁(征方腊途中病死)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征方腊途中遇风浪落水身亡)注:有关故事宋江——“怒杀阎婆惜”武松——“景阳冈打虎”“大闹飞云浦”“醉打蒋门神”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逼上梁山)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晁盖、公孙胜、吴用、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三十六天罡星天魁星· 及时雨(呼保义)·宋江. (得胜后被高俅毒死)天罡星· 玉麒麟·卢俊义. (得胜后被奸臣陷害,误饮毒酒后,失足落水而死)天机星· 智多星·吴用. (宋雨死后与花荣上吊)天闲星· 入云龙·公孙胜. (征方腊前回罗真人处)天勇星· 大刀·关胜. (得胜后酒醉坠马得病而亡)天雄星· 豹子头·林冲. (得胜后风瘫与武松留在六和寺,一年后病死)天猛星· 霹雳火·秦明. (征清溪洞被杜微、方杰杀死)天威星· 双鞭·呼延灼. (得胜做官,后在河西阵亡,死于金兀术)天英星· 小李广·花荣. (随吴用上吊而死)天贵星· 小旋风·柴进. (得胜做官,后辞官回乡,无疾而终)天富星· 扑天雕·李应. (得胜后与杜兴同为富豪而善终)天满星· 美髯公·朱仝. (得胜做官,官至节度使)天孤星· 花和尚·鲁智深. (得胜后在浙江坐化)天伤星· 行者·武松. (征乌龙岭时被包天师砍断左臂,后六合寺终老)天立星· 双枪将·董平. (独松关被张韬砍作两半)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独松关被厉天闰刺腹死)天暗星· 青面兽·杨志. (病死于杭州)天佑星·金枪手·徐宁. (征杭州时中药箭,之后身死)天空星· 急先锋·索超. (征杭州被石宝的流星锤砸死)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宗. (得胜做官,后辞官到泰安州岳庙陪堂出家,大笑而终) 天异星· 赤发鬼·刘唐. (征杭州被闸门压死)天杀星· 黑旋风·李逵. (宋临死时怕李逵造反而将他药死)天微星· 九纹龙·史进.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射死)天究星· 没遮拦·穆弘. (杭州病死)天退星· 插翅虎·雷横. (征德清县被司行方砍死)天寿星· 混江龙·李俊. (得胜后出海)天剑星· 立地太岁·阮小二. (征乌龙岭水路被方腊军包围,自刎而死)天竟星· 船火儿·张横. (杭州病死)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征清溪洞被娄丞相杀死)天损星· 浪里白条·张顺. (征杭州死在涌金门被刀箭攒死)天败星· 活阎罗·阮小七. (得胜后被污蔑回乡打鱼)天牢星· 病关索·杨雄. (得胜后背疮病死)天慧星· 拼命三郎·石秀.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天暴星· 两头蛇·解珍. (征乌龙岭爬悬崖摔死)天哭星· 双尾蝎·解宝. (征乌龙岭爬悬崖被石头砸,弓箭射死)天巧星· 浪子·燕青. (得胜辞去)七十二地煞星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 (得胜后投公孙胜出家)地煞星·镇三山·黄信 (得胜,朝廷封为都统领)地勇星·病尉迟·孙立 (征方腊后带全家回登州,继续做官)地杰星·丑郡马·宣赞 (征苏州与郭世广鏖战两两身死)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征杭州被拖进城凌迟处死\枭首)地威星·百胜将·韩滔 (征常州被张近仁搠死)地英星·天目将·彭玘(征常州被张近仁杀死)地奇星·圣水将·单廷珪(征歙州陷坑剁做肉泥)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 (征歙州陷坑阵亡)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 (征方腊前留于京)地正星·铁面孔目·裴宣 (征方腊后,朝廷封其为武奕郎都统领,后回饮马川求闲) 地阔星·摩云金翅·欧鹏 (征歙州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地阖星·火眼狻猊·邓飞 (征杭州时救索超,被石宝用刀砍作两半)地强星·锦毛虎·燕顺 (征乌龙岭被石宝的流星锤打死)地暗星·锦豹子·杨林 (得胜后做官)地轴星·轰天雷·凌振 (得胜后做官)地会星·神算子·蒋敬 (得胜后做官)地佐星·小温侯·吕方 (征乌龙岭与白钦交战双双滚落到悬崖身死)地佑星·赛仁贵·郭盛 (征乌龙岭被石头砸死)地灵星·神医·安道全 (征方腊中诏回京师)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征方腊前留在京师)地微星·矮脚虎·王英 (征睦州时被郑彪戳死)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征睦州时被郑彪的铜砖扔死)地暴星·丧门神·鲍旭 (征杭州时,莽撞入城,被石宝用刀砍作两半)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 (得胜后投公孙胜出家)地猖星·毛头星·孔明 (杭州病死)地狂星·独火星·孔亮 (征昆山淹死)地飞星·八臂哪吒·项充 (征睦州时追赶郑彪摔倒在溪中被乱箭射死)地走星·飞天大圣·李衮 (征睦州时追赶郑彪被绳索套住乱刀砍死)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 (征方腊前留在京师)地明星·铁笛仙·马麟(征乌龙岭被石宝剁作两段)地进星·出洞蛟·童威 (得胜随李俊出海)地退星·翻江蜃·童猛 (得胜随李俊出海)地满星·玉幡竿·孟康 (征乌龙岭水路被火炮打中脑袋而死)地遂星·通臂猿·侯健 (钱塘江淹死)地周星·跳涧虎·陈达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地隐星·白花蛇·杨春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 (征宣州被磨扇打死)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 (征润州马踏,中箭身死)地俊星·铁扇子·宋清 (得胜后染病,未死,被封武奕郎)地乐星·铁叫子·乐和 (征方腊前留在京师)地捷星·花项虎·龚旺 (征德清时追杀黄爱陷在溪中被乱军杀死)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 (征昱岭关被毒蛇咬死)地镇星·小遮拦·穆春 (得胜后,被封武奕郎)地嵇星·操刀鬼·曹正 (征宣州中药箭身亡)地魔星·云里金刚·宋万 (征润州时中箭,马踏身亡)地妖星·摸着天·杜迁 (征清溪洞马踏而亡)地幽星·病大虫·薛永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地伏星·金眼彪·施恩 (征常熟淹死)地僻星·打虎将·李忠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 地空星·小霸王·周通 (征方腊被厉天闰砍死)地孤星·金钱豹子·汤隆 (征清溪洞乱军受伤死亡)地全星·鬼脸儿·杜兴 (得胜跟随李应成为富豪而善终)地短星·出林龙·邹渊 (征清溪洞马踏而亡)地角星·独角龙·邹润 (得胜回登云山聚义)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贵 (杭州病死)地藏星·笑面虎·朱富 (杭州病死)地平星·铁臂膊·蔡福 (征清溪洞乱军受伤死亡)地损星·一枝花·蔡庆 (得胜后返乡为民)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 (征清溪洞乱军受伤,医治无效死亡)地察星·青眼虎·李云 (征方腊时身亡)地恶星·没面目·焦挺 (征润州时中箭,马踏身死)地丑星·石将军·石勇 (征歙州被王尚书搠死)地数星·小尉迟·孙新 (得胜后被封武奕郎)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 (得胜后被封东源县君)地刑星·菜园子·张青 (征清溪洞乱军杀死)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征清溪洞被杜微飞刀伤死)地劣星·活闪婆·王定六 (征宣州中药箭死亡)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 (征清溪洞被杜微飞刀伤死)地耗星·白日鼠·白胜 (杭州病死)地贼星·鼓上蚤·时迁 (得胜后得绞肠痧而死)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钱塘江淹死)。
觉醒年代第9集故事梗一、本集梗概张勋复辟,整个北京城乌烟瘴气。
蔡元培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前往教育部递交辞呈。
途中遇到同样辞职的鲁迅,蔡劝其到北大来任职。
复辟丑剧终于谢幕,陈独秀又接到好消息,胡适即将回国。
大喜过望的他亲自前往上海迎接。
不料因为胡适母亲生病,陈扑了一个空,却遇到同在上海的挚友易白沙和邹永成。
二、本集解析本篇笔记的记述形式我略作改动,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对部分场景和情节进行解析。
由于张勋复辟事件贯穿上集和本集,因此我把在上集中的出现的有关内容也放在本篇笔记之中。
1、辫子军进城过程中一老一少两个人物所代表的含义?我们先看看这位老人的特征:老龄、失明、拉二胡这三项特征分别有各自代表的含义。
老龄表示这一类人物的思想趋于保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
强调一遍,这不是对老年人的歧视,只是对他们某些共性的总结。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对老年人的这种共性有过生动描述,“老年人常思既往··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保守也,故永旧。
”失明是在暗示这类人思想盲目,看不到国家前进的方向。
再强调一遍,这绝不是对盲人的侮辱,只是一种对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的艺术表现手法。
拉二胡表示此类人固守相对落后的传统文化,抱残守缺。
当然,这也不是对二胡等传统文化的轻视,理由同上。
这场戏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军队接近老人的时候,他侧耳听了一下,然后情绪明显亢奋起来。
他这一听,应该是辨认出对面来的是军队。
之所以情绪亢奋,说明这类人早就厌烦了当时混乱无序的政治秩序,渴望有一支强有力的力量统治这个国家,不论这个力量是专制的还是落后的。
正如第一集中保守派的急先锋张丰载所说的那样,也就是说,这一类人宁愿回到从前那个备受束缚和奴役的所谓“大一统”社会,也不愿意在经历变革后让国家获得新生。
至于这个吓得哇哇大哭的孩子,有人说她代表着新生力量。
我倒觉得不太恰当。
张勋复辟,新派力量虽然暂时避其锋芒,但是却没有表现出多少恐惧,反而一致认为复辟的丑剧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北洋三杰”之北洋之龙——王士珍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混乱的时期。
那时,军阀割据,群魔乱舞,弄得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提起北洋军阀,人们首先想到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崛起就肇始于袁世凯的小站练兵。
袁世凯实为曹操、董卓式的枭雄人物,富有政治头脑,在小站练兵时,他网罗了一批喽啰。
后因缘时会,这些人大都成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呼风唤雨的人物。
当时,其麾下有三大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世称“北洋三杰”,后亦称“王龙”、“段虎”、“冯狗”。
民国后,“段虎”、“冯狗”均先后贵为国家元首,而“王龙”比他们稍逊,仅官至国务总理。
然而论及品第之高下,王士珍则不在二人之下,其在政治舞台上时隐时现,似龙见首不见尾,“龙”之称谓,绝非虚誉。
王士珍发迹之始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1861年生于直隶(今河北)正定牛家庄一户破落的小地主家庭。
王士珍小时候体弱多病,9岁才开始入私塾读书,16岁习武,17岁考入驻守正定镇的淮军中。
因他读过几年书,做事又沉稳,深得总兵喜欢,所以被派为队官,后又被推荐到聂士成的武卫新军中。
188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成立培养新式军事人才的武备学堂,要求各级军队选派优秀军官入校学习,王士珍也被选中。
三年后,王士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发到山海关,任随营炮队学堂教习。
据说,王士珍在入聂士成的武卫新军前,士珍并非他的本名,虽然他被选派,但职位卑下,恰在此时,有个名叫王士珍的守备迄退,王士珍便以其名入武卫新军。
从此,其旧名便无人提及。
王士珍发迹之后,知道此事的人曾向在家贫居的真正守备王士珍说:“子之化身已贵显矣,子可往求之,必得富贵。
”其人笑而不答。
王士珍1895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祈求清王士珍政府出兵,协助镇压,而怀有野心的日本政府也乘机出兵朝鲜,向中国挑衅。
为应付朝鲜危机,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军开赴朝鲜牙山,王士珍率炮兵学堂学生随军前行。
7月25日,日军突袭牙山,叶志超不敢抵抗,率军逃入平壤城,会同总兵左宝贵防守平壤。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五虎将
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
曹锟(1862年12月12日出生于河北大沽口,1938年5月17日逝世于天津),字仲珊。
幼年家贫,稍长贩布为业,1885年进入天津武备学堂投兵,参加过甲午战争,战后参加袁世凯在小站训练的新军,任帮带,次年升官带。
中华民国第六任大总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首领、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同英、美支持的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及奉系军阀张作霖发生冲突。
1920年7月14日,直奉两系联合对皖系发动战争。
战事在北京周围的涿县、高碑店、琉璃河、杨村一带进行。
至18日,皖军战败,段棋瑞通电辞职,直奉军阀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
曹锟(1862一1938),天津人,字仲珊。
1923年当选为大总统。
北京政变时被囚禁。
后被获释。
病死天津。
天津曹锟旧居
品名:直隶督军曹锟纪念章(4.5厘米) 编号:DP00000312 规格:民国初期属性:军队勋章--其他-民国--北京-中型(5-10厘米)-葵花形-独立章--- 简介:历史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物证:曹锟为袁世凯的北洋五虎将之一(王士珍,冯国章,段其瑞,张勋)在当时是个保守
派的代表人物,详见图片介绍.徽章保持原状无损,1966年在京抄家时收缴,当时现场红卫兵将吊襻剪毁,章扔掉。
北洋三杰在北洋诸将中,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的资格较老,地位也比一般人更高。
袁在山东时,曾请德国军官观操,那个德国人用马鞭子指着这三人称赞地说:“他们不愧为杰出的将才!”于是他们便被吹嘘为“北洋三杰”了。
后来军中进一步把“三杰”形象化,于是又有“王龙”、“段虎”、“冯狗”之称。
这是因为,中国古书上把龙列为鳞介之首,又说龙之为物,夭矫凌空,见首而不见尾。
王士珍是“三杰”的第一名,他在政治舞台上又是个时隐时现的人物,所以称之为龙。
段祺瑞暴躁如虎。
冯国璋狗头狗脑。
他们各以其个性而得名。
王士珍是直隶正定县人,本名不叫王士珍,而王士珍却另有其人。
有一年,武毅军总统聂士成向直隶各镇调用军官,朝阳镇总兵杨瑞生开了一张保单送去,其中有守备王士珍在内。
那位王守备不愿改投别处。
杨总兵身边有一个姓王的马弁,为人精细小心,杨就叫他冒名顶替调了出去。
这位假王士珍后来转入北洋武备,又被派往小站成了袁世凯手下的一员大将。
他一生最大的“长处”,就在于不树敌,不露锋芒,遇事唯唯诺诺,从无疾言厉色。
那位真王士珍后来跟随杨总兵解职回乡,就在老上司家中挑水煮饭做长工,默默无闻而终。
段祺瑞是安徽合肥县人。
他的父亲在旧军中当过管带,因此自命为“将门之子”。
他在北洋武备毕业后,曾到德国镀过金。
当时德国是世界上陆军最强的国家,而中国留德学生也很少,段就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他崇拜德国到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什么东西都是德国的好,甚至生病也非德国药不吃。
他性情固执,不善言谈,外表看来颇像个忠诚可靠之士。
他断弦后,袁世凯介绍自己的干女儿张佩蘅做了他的继配夫人,所以他跟袁除了长官和部属关系外,还有干丈人和干女婿的关系。
冯国璋是直隶河间县人。
早年中过秀才,后来弃文习武,考入天津北洋武备步兵班。
武备毕业后,一度派往武卫军充当下级军官,不久又重回本行,做过候补知县。
他到小站后,立即受到袁世凯的重视,成为“新建陆军”的重要骨干之一。
他善于假装糊涂,好像遇事满不在乎,但如涉及他自己的利害得失,却又一点不含糊。
[图文]揭秘辛亥革命的最大赢家10月下旬,革命军遇上了真正的狠角色——冯国璋。
新兵占很大比例的革命军与训练有素的北洋军狭路相逢,被打得落花流水。
不但汉口、汉阳相继失守,就连首义之地武昌也岌岌可危。
可就在北洋军一路高歌猛进,打算一举攻克武汉三镇时,冯国璋却被袁世凯一纸调令叫回了京城。
没有革命军,无法逼清廷就范;没有连下武汉两镇的战绩,无法迫革命党和谈。
战与和,都是袁世凯手中的棋子。
他翻云覆雨,注定要成为这场革命的最大赢家。
革命军遭遇杀手锏10月19日,革命军攻下汉口刘家庙,武汉全城沸腾,就连妇孺都手携茶水送至火线,大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阵势。
就在武汉军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刚刚就任革命军都督的黎元洪却乐不起来。
在会操中见识过北洋六镇风貌的黎元洪深知,革命军面临的挑战还远未到来。
果然,8天以后,冯国璋率领北洋军杀到刘家庙。
冯国璋既不是未发一枪就钻狗洞逃跑的湖广总督瑞澂,也不是只会穿着行头在舞台上耍大刀的陆军大臣荫昌,他可是响当当的“北洋三杰”之一。
其实,最初起义的军队只有不到4000人,随着形势的发展,革命军很快扩充到三四万人。
可其中很多都是学生和市民,有的连枪都不会开。
这样的军队跟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对阵,自然不是对手。
刚一交手,革命军就被冯国璋的部队杀了个人仰马翻。
随后汉口、汉阳相继失守,革命军被迫退守武昌。
11月底,代表同盟会指挥武昌起义的黄兴无奈出走;本就半推半就的黎元洪也为自己盘算着后路;武昌首义的发起人蒋翊武、吴兆麟实际掌控了革命军。
除了军事实力上相差悬殊外,革命阵营中派系林立,也使这个本就脆弱的联合体更加不堪一击。
榆木脑袋被“下课”眼看武汉三镇指日可下,冯国璋志得意满地对人说:“这一来,咱的黄马褂算是穿上了,兴许还来个世袭罔替呢!”就在他一门心思想当匡复社稷的中兴之臣时,袁世凯突然一纸调令,把他从武汉前线调了回来。
冯国璋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政治方面却是个榆木脑袋。
他号称是“北洋三杰”龙虎狗中的“狗”,还真有点忠犬护主的劲头儿。
水浒108将排名与最终结局排名星宿名号姓名结局天罡 1 天魁星及时雨宋江【被害】被奸臣害死2 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被害】被奸臣害死3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被害】宋江墓前自缢4 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善终】修道去了5 天勇星大刀关胜【病逝】征讨方腊归来后酒醉坠马,后病死6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病逝】病逝于杭州7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8 天威星双鞭呼延灼【保家卫国】后抗金阵亡9 天英星小李广花荣【被害】宋江墓前自缢10 天贵星小旋风柴进【善终】辞官回家11 天富星扑天雕李应【善终】返乡12 天満星美髯公朱仝【保家卫国】后立战功13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善终】坐化于杭州六和寺14 天伤星行者武松【善终】六和寺出家15 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战死】征方腊,战死于独松关16 天捷星没羽箭张清【战死】征方腊,战死于独松关17 天暗星青面兽杨志【病逝】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18 天佑星金枪手徐宁【战死】征方腊,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19 天空星急先锋索超【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杭州20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善终】终老于泰安州岳庙21 天异星赤发鬼刘唐【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杭州22 天杀星黒旋风李逵【被害】与宋江同喝毒酒23 天微星九纹龙史进【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昱岭关24 天究星没遮拦穆弘【病逝】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25 天退星插翅虎雷横【战死】征方腊,战死于德清26 天寿星混江龙李俊【善终】出海,后为暹罗国之主27 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战死】征方腊,战死于乌龙岭28 天平星船火儿张横【病逝】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29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30 天损星浪里白跳张顺【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杭州31 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善终】返乡为民32 天牢星病关索杨雄【病逝】病逝于杭州33 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昱岭关34 天暴星两头蛇解珍【战死】征方腊,战死于乌龙岭35 天哭星双尾蝎解宝【战死】征方腊,战死于乌龙岭36 天巧星浪子燕青【善终】浪迹天涯地煞37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善终】追随公孙胜38 地煞星镇三山黄信【朝廷任用】仍任青州39 地勇星病尉迟孙立【朝廷任用】仍任登州40 地杰星丑郡马宣赞【战死】征方腊,战死于苏州41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杭州42 地威星百胜将韩滔【战死】征方腊,战死于常州43 地英星天目将彭玘【战死】征方腊,战死于常州44 地奇星圣水将单廷圭【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歙州45 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歙州46 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朝廷任用】后任职于蔡太师府47 地正星铁面孔目裴宣【善终】返回饮马川48 地阔星摩云金翅欧鹏【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歙州49 地阖星火眼狻猊邓飞【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杭州50 地强星锦毛虎燕顺【战死】征方腊,战死于乌龙岭51 地暗星锦豹子杨林【善终】返回饮马川52 地轴星轰天雷凌振【朝廷任用】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53 地会星神算子蒋敬【善终】返乡为民54 地佐星小温侯吕方【战死】征方腊,战死于乌龙岭55 地佑星赛仁贵郭盛【战死】征方腊,战死于乌龙岭56 地灵星神医安道全【朝廷任用】御前听用57 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朝廷任用】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58 地微星矮脚虎王英【战死】征方腊,战死于睦州59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战死】征方腊,战死于睦州60 地暴星丧门神鲍旭【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杭州61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善终】追随公孙胜62 地猖星毛头星孔明【病逝】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63 地狂星独火星孔亮【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昆山64 地飞星八臂哪吒项充【战死】征方腊,战死于睦州65 地走星飞天大圣李衮【战死】征方腊,战死于睦州66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朝廷任用】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67 地明星铁笛仙马麟【战死】征方腊,战死于乌龙岭68 地进星出洞蛟童威【善终】随李俊出海69 地退星翻江蜃童猛【善终】随李俊出海70 地满星玉幡竿孟康【战死】征方腊,战死于乌龙岭71 地遂星通臂猿侯健【战死】征方腊,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72 地周星跳涧虎陈达【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昱岭关73 地隐星白花蛇杨春【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昱岭关74 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战死】征方腊,战死于宣州75 地理星九尾亀陶宗旺【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润州76 地俊星铁扇子宋清【善终】返乡为民77 地乐星铁叫子乐和【朝廷任用】王都尉府中使令78 地捷星花项虎龚旺【战死】征方腊,战死于德清79 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歙州80 地镇星小遮拦穆春【善终】返乡为民81 地羁星操刀鬼曹正【战死】征方腊,战死于宣州82 地魔星云里金刚宋万【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润州83 地妖星摸着天杜迁【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84 地幽星病大虫薛永【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昱岭关84 地僻星打虎将李忠【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昱岭关86 地空星小霸王周通【战死】征方腊,战死于独松关87 地孤星金钱豹子汤隆【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88 地全星鬼脸儿杜兴【善终】返乡89 地短星出林龙邹渊【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90 地角星独角龙邹润【善终】返乡为民91 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贵【病逝】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92 地蔵星笑面虎朱富【病逝】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93 地伏星金眼彪施恩【战死】征方腊,战死于常熟94 地平星鉄臂膊蔡福【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95 地损星一枝花蔡庆【善终】返乡为民96 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97 地察星青眼虎李云【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歙州98 地悪星没面目焦挺【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润州99 地丑星石将军石勇【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歙州100 地数星小尉遅孙新【朝廷任用】仍任登州(随他老哥孙立)101 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善终】随夫回登州102 地刑星菜园子张青【战死】征方腊,战死于歙州103 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104 地劣星活闪婆王定六【战死】征方腊,战死于宣州105 地健星険道神郁保四【战死】征方腊,战死于青溪106 地耗星白日鼠白胜【病逝】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107 地贼星鼓上蚤时迁【病逝】病逝于杭州108 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战死】征方腊,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北洋三杰”之“北洋之犬”——冯国璋其实,冯国璋本被称为“北洋之豹”,“北洋三杰”有龙有虎有豹,各个都是实力雄厚本领超群的政治军事巨人,但由于早年间他过分遵从于袁世凯的意志并对袁氏唯命是从,因此从原本的“北洋之豹”被改称为“北洋之犬”。
冯国璋投笔从戎、依附袁世凯冯国璋,字华符,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人。
生于1859,其祖父冯王振,善于精打细算,家境富裕,有地三百亩,为该村四大户之一。
其父冯国棠,因科举落榜、精神失常,时又遭天灾,家道中落下来。
冯国棠有子四人,冯国璋居行四;老大冯佩璋常年经营戏班,奔波外乡,直到冯国璋得势,人们才称他为“大大人”;老二冯蕴璋,自幼读书,被推举为拔贡,老三冯唬璋,文摩生。
冯国璋自幼聪颖伶俐,深得父母喜爱,七岁进私塾读孔孟之道,二十多岁时曾到直隶省会保定莲花书院深造,因家境贫困又无他助而辍学回籍。
当时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侵略我国之时,不少爱国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冯国璋亦受其影响,于1884年进淮军当兵。
因有文化,第二年被淮军统领刘祺保荐进天津武备学堂,学习步兵科。
该学堂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培养淮军中下级军事人才,高薪聘请外国军事教官于1885年创办的。
冯在该学堂刻苦学习,各科成绩优秀,曾得到该学堂总办荫昌和德国教官的赏识。
1890年毕业时被留校任教。
冯国璋是个名利熏心的青年人。
他为了出人头地,极想从取得军功上往上爬。
1893年进聂士成军中效力。
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他曾随上司到东北辽东考察和测绘地形,没想到在第二年聂士成率部抵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中,冯绘制的军用地图发挥了作用。
聂部曾利用易守难攻的摩天岭山形阻击来犯日军三月有余,大挫日军锋芒,因此,冯国璋得到了聂士成的垂青,被任命为该军军械局督办。
一八九五年冯又得聂士成保荐以清朝驻日公使裕庚随员身份赴日。
冯国璋在日本期间留心考察日本军事,结交了日本军界人士福岛安正、青木宣纯等人,从而博览了大批的近代军事著作,在短短时间里记录了几大本有关军事训练和近代军事科学发展的材料。
梁山好汉大结局(始自征方腊): 1 入云龙公孙胜(出家) 2 玉臂匠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3 紫髯伯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4 圣手书生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5 铁叫子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 云里金刚宋万(战死于润州)7 没面目焦挺(战死于润州)8 九尾龟陶宗旺(战死于润州)9 青面兽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10 百胜将军韩滔(战死于常州)11 天目将军彭汜(战死于常州)12 白面郎君郑天寿(战死于宣州)13 操刀鬼曹正(战死于宣州)14 活闪婆王定六(战死于宣州)15 丑郡马宣赞(战死于苏州)16 金眼彪施恩(战死于常熟)17 独火星孔亮(战死于昆山)18 神医安道全(调御前听用)19 井木犴郝思文(战死于杭州)20 金枪将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21 浪里白条张顺(战死于杭州)22 小霸王周通(战死于独松关)23 没羽箭张清(战死于独松关)24 双枪将董平(战死于独松关)25 花项虎龚旺(战死于德清)26 插翅虎雷横(战死于德清)27 急先锋索超(战死于杭州)28 火眼猊邓飞(战死于杭州)29 赤发鬼刘唐(战死于杭州)30 丧门神鲍旭(战死于杭州)31 通臂猿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32 金毛犬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33 船伙儿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34 没遮拦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35 毛头星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36 旱地忽律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37 锦豹子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38 白日鼠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39 小遮拦穆春(看视病人)40 笑面虎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41 立地太岁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42 玉幡竿孟康(战死于乌龙岭)43 两头蛇解珍(战死于乌龙岭)44 双尾蝎解宝(战死于乌龙岭)45 矮脚虎王英(战死于睦州)46 一丈青扈三娘(战死于睦州)47 铁笛仙马麟(战死于乌龙岭)48 锦毛虎燕顺(战死于乌龙岭)49 赛仁贵郭盛(战死于乌龙岭)50 小温侯吕方(战死于乌龙岭)51 九纹龙史进(战死于昱岭关)52 拼命三郎石秀(战死于昱岭关)53 跳涧虎陈达(战死于昱岭关)54 打虎将李忠(战死于昱岭关)55 白花蛇杨春(战死于昱岭关)56 病大虫薛永(战死于昱岭关)57 摩云金欧鹏(战死于歙州)58 菜园子张青(战死于歙州)59 中箭虎丁得孙(死于歙州)60 圣水将军单廷(王玉)(战死于歙州)61 神火将军魏定国(战死于歙州)62 青眼虎李云(战死于歙州)63 石将军石勇(战死于歙州)64 霹雳火秦明(战死于青溪)65 险道神郁保四(战死于青溪)66 母夜叉孙二娘(战死于青溪)67 出林龙邹渊(战死于青溪)68 摸着天杜迁(战死于青溪)69 催命判官李立(死于青溪)70 金钱豹子汤隆(死于青溪)71 铁臂膊蔡福(死于青溪)72 短命二郎阮小五(死于青溪)73 花和尚鲁智深(坐化于杭州)74 行者武松(出家并终老于杭州)75 豹子头林冲(病逝于杭州)76 病关索杨雄(病逝于杭州)77 鼓上蚤时迁(病逝于杭州)78 浪子燕青(出走于杭州)79 混江龙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80 出洞蛟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81 翻江蜃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82 神行太保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83 活阎王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84 小旋风柴进(辞官务农)85 扑天雕李应(返乡)86 鬼脸儿杜兴(伴李应返乡)87 大刀关胜(后病逝)88 双鞭呼延灼(后抗金阵亡)89 美髯公朱仝(后立战功)90 镇三山黄信(仍任青州)91 病尉迟孙立(仍任登州)92 小尉迟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93 母大虫顾大嫂(随夫回登州)94 独角龙邹润(辞官返乡)95 一枝花蔡庆(返乡为民)96 铁面孔目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97 锦豹子杨林(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98 神算子蒋敬(返乡为民)99 神机军师朱武(投公孙胜出家)100 混世魔王樊瑞(投公孙胜出家)101 小遮拦穆春(返乡为民)102 轰天雷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103 玉麒麟卢俊义(被毒毙于淮河)104 呼保义宋江(被毒毙于楚州)105 黑旋风李逵(被宋江下毒,死于润州)106 铁扇子宋清(患病在家,不详)107 智多星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108 小李广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三十六天罡星天魁星: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得胜后被高俅毒死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得胜后被奸臣陷害,误饮毒酒后,失足落水而死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宋江死后与花荣上吊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征方腊前回罗真人处天勇星:大刀·关胜——得胜后酒醉坠马得病而亡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得胜后风瘫与武松留在六和寺,一年后病死天猛星:霹雳火·秦明——征清溪洞被杜微、方杰杀死天威星:双鞭·呼延灼——得胜做官,后在河西阵亡,死于金兀术天英星:小李广·花荣——随吴用上吊而死天贵星:小旋风·柴进——得胜做官,后辞官回乡,无疾而终天富星:扑天雕·李应——得胜后与杜兴同为富豪而善终天满星:美髯公·朱仝——得胜做官,官至节度使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得胜后在浙江坐化天伤星:行者·武松——征乌龙岭时被包天师砍断左臂,后六合寺终老天立星:双枪将·董平——独松关被张韬砍作两半天捷星:没羽箭·张清——独松关被厉天闰刺腹死天暗星:青面兽·杨志——病死于杭州天佑星:金枪手·徐宁——征杭州时中药箭,之后身死天空星:急先锋·索超——征杭州被石宝的流星锤砸死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得胜做官,后辞官到泰安州岳庙陪堂出家,大笑而终天异星:赤发鬼·刘唐——征杭州被闸门压死天杀星:黑旋风·李逵——宋江临死时怕李逵造反而将他药死天微星:九纹龙·史进——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射死天究星:没遮拦·穆弘——杭州病死天退星:插翅虎·雷横——征德清县被司行方砍死天寿星:混江龙·李俊——得胜后出海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征乌龙岭水路被方腊军包围,自刎而死天竟星:船火儿·张横——杭州病死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征清溪洞被娄丞相杀死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征杭州死在涌金门被刀箭攒死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得胜后被污蔑回乡打鱼天牢星:病关索·杨雄——得胜后背疮病死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天暴星:两头蛇·解珍——征乌龙岭爬悬崖摔死天哭星:双尾蝎·解宝——征乌龙岭爬悬崖被石头砸,弓箭射死天巧星:浪子·燕青——得胜辞去七十二地煞星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得胜后投公孙胜出家地煞星:镇三山·黄信——得胜,朝廷封为都统领地勇星:病尉迟·孙立——征方腊后带全家回登州,继续做官地杰星:丑郡马·宣赞——征苏州与郭世广鏖战两两身死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征杭州被拖进城凌迟处死\枭首地威星:百胜将·韩滔——征常州被张近仁搠死地英星:天目将·彭玘——征常州被张近仁杀死地奇星:圣水将·单廷珪——征歙州陷坑剁做肉泥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征歙州陷坑阵亡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征方腊前留于京地正星:铁面孔目·裴宣——征方腊后,朝廷封其为武奕郎都统领,后回饮马川求闲地阔星:摩云金翅·欧鹏——征歙州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地阖星:火眼狻猊·邓飞——征杭州时救索超,被石宝用刀砍作两半地强星:锦毛虎·燕顺——征乌龙岭被石宝的流星锤打死地暗星:锦豹子·杨林——得胜后做官地轴星:轰天雷·凌振——得胜后做官地会星:神算子·蒋敬——得胜后做官地佐星:小温侯·吕方——征乌龙岭与白钦交战双双滚落到悬崖身死地佑星:赛仁贵·郭盛——征乌龙岭被石头砸死地灵星:神医·安道全——征方腊中诏回京师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征方腊前留在京师地微星:矮脚虎·王英——征睦州时被郑彪戳死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征睦州时被郑彪的铜砖扔死地暴星:丧门神·鲍旭——征杭州时,莽撞入城,被石宝用刀砍作两半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得胜后投公孙胜出家地猖星:毛头星·孔明——杭州病死地藏星:笑面虎·朱富——杭州病死地平星:铁臂膊·蔡福——征清溪洞乱军受伤死亡地损星:一枝花·蔡庆——得胜后返乡为民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征清溪洞乱军受伤,医治无效死亡地察星:青眼虎·李云——征方腊时身亡地恶星:没面目·焦挺——征润州时中箭,马踏身死地丑星:石将军·石勇——征歙州被王尚书搠死地数星:小尉迟·孙新——得胜后被封武奕郎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得胜后被封东源县君地刑星:菜园子·张青——征清溪洞乱军杀死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征清溪洞被杜微飞刀伤死地劣星:活闪婆·王定六——征宣州中药箭死亡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征清溪洞被杜微飞刀伤死地耗星:白日鼠·白胜——杭州病死地贼星:鼓上蚤·时迁——得胜后得绞肠痧而死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钱塘江淹死天罡星是比地煞星地位高的,在道家看来,天罡是主吉的,地煞是主凶的,而地煞则是天罡的衍生,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道家所提倡的平衡,正所谓有柔有刚,有长有短。
黄埔三杰四凶五虎黄埔三杰、四凶五虎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培养出的优秀军事将领和政治家。
他们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接下来,将会分别介绍黄埔三杰、四凶五虎的详细情况。
黄埔三杰黄埔三杰是指蒋介石、陈诚、白崇禧这三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
蒋介石蒋介石,字中正,江苏常州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担任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也是中华民国政府的领导人。
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创办者之一,他着力于军队的改革和训练,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
在革命时期,蒋介石领导国共合作,共同对抗外敌侵略和封建主义势力。
他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带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北洋政府,实现了国共合作的首要目标。
陈诚陈诚,字君怀,广东饶平人。
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曾在中国国民党政府担任重要职务。
陈诚在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担任重要军事和政治职务。
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率领部队奋勇抵抗日军的侵略。
陈诚还参与了国共内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白崇禧白崇禧,字曾佑,广东南海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曾担任中国军队的重要职务。
白崇禧在黄埔军校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他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为国民党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抗日战争期间,白崇禧积极参与对抗日军的战斗,为保卫中国的领土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埔三杰凭借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凶五虎四凶五虎是指胡宗南、杨森、罗荣桓、单霁翔、廖耀湘这五位杰出的军事将领。
胡宗南胡宗南,字佐绍,湖北黄冈人。
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曾在中国国民党政府担任重要职务。
胡宗南在黄埔军校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并且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为国民党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日战争期间,胡宗南积极参与对抗日军的战斗,保卫中国的领土。
杨森杨森,字航光,湖北荆州人。
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曾在中国国民党政府担任重要职务。
黄埔四巨头、三杰、四凶、五虎将、八大金刚、十三太保、一
百零八将
2017-06-05 12:13
【黄埔4巨头】:蒋介石、周恩来、陈诚、王柏龄
【黄埔 3 杰】:蒋先云、贺衷寒、陈赓
【黄埔 4 凶】:邓演达、恽代英、张治中、高语罕
【8 大金刚】: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张治中、
钱大钧、蒋鼎文、陈继承
【1 3 太保】: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
酆悌、郑介民、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
滕杰、戴笠、胡宗南
【黄埔军校“一百零八将”】
三十六官佐: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李济深、周恩来、
邵力子、汪精卫、方鼎英、何应钦、王柏龄、
邓演达、陈诚、包惠僧、顾祝同、聂荣臻、
张治中、叶剑英、陈继承、陈果夫、刘峙、
严重、蒋鼎文、钱大昀、鲁易、熊雄、
李宗仁、毛泽覃、恽代英、肖楚女、白崇禧、
周佛海、缪斌、张国焘、张申府、陈毅、
高语罕
七十二弟子:陈赓、蒋先云、蔡炳炎、蔡申熙、廖运泽、
陈明仁、邓文仪、曾扩情、杜聿明、范汉杰、
酆悌、桂永清、关麟征、贺衷寒、侯镜如、
胡宗南、黄维、徐向前、李之龙、李默庵、
郑洞国、许继慎、刘戡、宋希濂、左权、
宣侠父、唐澍、王尔涿、周士第、张耀明、
阎揆要、邱清泉、廖昂、卢德铭、余洒雅、
覃异之、郑介民、周逸群、陈修和、戴安澜、
姜镜堂、康泽、毛人凤、王耀武、常乾坤、
段德昌、郭化若、李云尔、刘志丹、林彪、张灵甫、唐生智、吴起舞、曾中生、谢晋元、彭士量、李运昌、伍中豪、许光达、邱行湘、赵尚志、郭汝瑰、廖运周、陶铸、郑庭笈、赵一曼、廖耀汀、戴笠、孙明瑾、罗瑞卿、王诤、程子华。
北洋三杰是指谁在北洋军阀势力中,有著名的“北洋三杰龙虎狗”之说。
你知道北洋三杰指的是谁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北洋三杰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北洋三杰指的是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
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
"平时,王善操权谋于腹中,段常行凶残于外形,冯贪婪之于不顾,这所谓的“三杰”,又被人指为袁世凯的“龙、虎、豹”。
北洋三杰谁最厉害北洋之龙——王士珍(1861—1930),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人。
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得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北洋政府国务,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
1917年9月1日,孙中山就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
北洋三杰内部出现矛盾,由于王士珍赞成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致使时任国务的段祺瑞被排斥,并不得不于11月22日辞职。
几日后,王士珍被冯国璋任命为北洋政府国务兼陆军总长。
北洋三杰之虎——段祺瑞,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合肥人。
段祺瑞14岁时家道中落,16岁时独自怀揣1块银元从合肥去威海投亲,其后段独撑三个幼年弟妹的重担。
段祺瑞20岁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是袁世凯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
其人性格坚定,蛮横粗暴,令人生畏,在“府院之争”之时。
他表面拥护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实际“挟北洋以令总统”,曾不止一次地说:“我是叫他(黎元洪)来签字盖章的,不是叫他压在我头上的。
”是名副其实的“北洋虎”。
冯国璋(1859—1919),字华甫,直隶河间(今河北沧州)诗经村人。
是袁世凯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国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他不愿失去地盘,故在江苏就职,仍兼江苏督军。
1917年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外国使馆。
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通电讨伐张勋。
北洋二十四上将之最终结局引子民元三年,削藩议起,撤各省都督,于京建将军府,并设诸将名号,或就所驻省份开府建牙,俾出则膺阃寄,入则总师屯,内外相重,呼吸一气,永废割裂之端。
惜袁公早殇,名器遂滥。
1建威上将军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
祖父佩公少年时曾与刘铭传贩私盐、因之结识,官至淮军统领。
爱其孙,随营伴读。
稍长,迭遭变故,祖,父,母皆丧,生计窘迫,绝意科举,投武幕,入北洋武备学堂炮兵科,以最优毕业,保送德国习军事,返,任威海随营教官,历日清甲午之役。
小站练兵,得荫昌保荐,出要职,军中誉为“北洋之虎”。
辛亥,率师南讨,暗有反正意,曾馈南帅黎氏以密函,中有:“杯酒话前尘,万马涛声天际涌。
登临怀故国,八公山色望中收”之句。
不数日,果有逼宫之齐电出,共和遂成。
民元后,历陆军部长多要职。
袁公去,摄大政,出国务总理。
及至丁巳复辟,讨平之。
谓之再造共和。
此后谋南北统一,文倚安福国会,武编参边二军,声势日隆。
不意,曹,吴反,以清君侧,诛小徐为号,发兵来攻,一战而败。
隐。
其后虽曾东山再起,出执政一职,又为马二,俄狄所煽之暴民,匪党所诬,迫去职,明心迹。
抗战中,全大节,为国府迎于沪上,上亲执以弟子礼。
以病薨,年七十有一。
宿敌吴氏挽之曰:“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
时局至此,皆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时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2镇安上将军张锡銮,字金波,浙江钱塘人。
父为四川驻防军官。
幼即在军中,习兵事,通战阵。
稍长,又取监生。
军中皆称其智谋胆略,学识兼备。
绰号“快马张”,任通化知县、锦州凤凰厅候补道。
曾历日清甲午之役,后以东督锡銮以事去职。
复任东边道。
兼安东开埠局总办。
任满,升署度支司。
辛亥,授命西征,定三晋。
民元后,因惧东督赵氏仍恋故朝,兼之张,冯二将与张有早年招抚之谊,故调赵入京出清史馆馆闲职,而授张以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
徐放湖北将军。
洪宪改元,封一等伯,列名将军府,兼参政院参政。
1称帝前一年,1914年,为了给55岁的老部下冯国璋找个续弦的小老婆,大总统袁世凯可是绞尽了脑汁。
话说,当年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时,袁世凯手下最为得力的有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个人,号称“北洋三杰龙虎狗”。
但“北洋之龙”王士珍对政治意兴阑珊,不好笼络。
于是,袁世凯想出了法子,利用“北洋之虎”段祺瑞的大老婆病故的机会,于1900年,将自己的养女张佩蘅许配给了段祺瑞,名义上,将爱将段祺瑞收为了自己的准女婿。
在袁世凯看来,无论是笼络爱将还是制衡对手,政治联姻都是最佳的方法,为此,他心心念念着要为爱将、“北洋之狗”冯国璋找门婚事,已经酝酿了多年。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的“爱婿”段祺瑞,留守在北京协助老袁掌管军务,冯国璋(1859-1919)则率兵南下镇压“二次革命”,攻陷南京后被袁世凯任命为江苏都督,成为北洋军中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派人物,为了防止手握重兵的冯国璋尾大不掉,袁世凯急得要命。
为此,一直热衷于成为“太子”的长子袁克定,给父亲袁世凯献上了一个妙招,袁克定提出,不如把袁家的家庭教师周道如(周砥)嫁给冯国璋,通过联姻把“北洋之狗”笼络住。
周道如,是当时民国的头号“剩女”,已经36岁了。
话说,出身书香世家的周道如,毕业于北洋女子公学,十几年来一直被袁世凯聘请为家庭教师,为了教育袁世凯名下几十号人的妻妾和子女读书识字,多年来,她耽误了婚事,一直待字闺中。
战斗力旺盛的袁世凯,一生娶了一妻九妾共十个老婆,共生了32个子女:其中17个儿子、15个女儿。
本来,他是想弄个亲生女儿嫁给冯国璋的,无奈,冯国璋年纪太大,再加上亲生女儿如果嫁过去,顶多只能当个偏房小老婆,在那个年代,终究有点受歧视,所以多年来,袁世凯一直想“套狼”,却又舍不得孩子。
所以,当大儿子袁克定提出,用为家庭教师周道如张罗婚事的名义,笼络住冯国璋这位日益崛起的爱将时,袁世凯立马决定了主意。
于是乎,大总统亲自出马,当起了红娘。
出身河北农村的大老粗冯国璋,一看袁世凯亲自说媒的虽然是位大龄“剩女”,但却是位高级知识分子,心中也极为满意,于是,1914年3月,江苏都督,日后成为民国总统的冯国璋正式迎娶周道如,为此,安徽督军倪嗣冲写了副对联祝贺道:“将略褐轻裘,夺龙蟠虎踞,好作洞房,从兹儿女莫愁,想顾曲英姿,当不愧小乔夫婿;家风起芜蒌,喜裙布荆钗,迎来琼岛,为报湖山罨画,有执柯元首,始得归大树将军。
[键入文字]
“北洋三杰龙虎狗”分别是哪三位?他们结局如何
一、北洋之龙:王士珍,凭借过人才智,得到袁世凯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
直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1917 年9 月1 日,孙中山出兵北伐,护法战争开始,王士珍赞成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时任大总统的段祺瑞被排斥,于11 月15 日辞职。
后
王士珍被冯国璋任命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1930 年7 月1 日,王士珍因患肠癌,病逝于北平,终年70 岁。
二、北洋之虎:段祺瑞,20 岁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深受袁世凯倚重。
其人性格坚定,蛮横粗暴,令人生畏,在“府院之争”之时。
他表面拥护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实际”
挟北洋以令总统”,是名副其实的“北洋虎”。
段祺瑞在历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
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
段祺瑞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
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段祺瑞一生甘于清贫,在其任政府总理时,“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
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被冯玉祥赶下台。
三、北洋之狗:冯国璋,是袁世凯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
总统,国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冯国璋不愿失去地盘,故在江苏就职,仍兼江苏督
军。
1917 年7 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外国使馆,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通电讨伐张勋。
冯国璋在与皖系政客交锋失利后,于1918 年8 月13 日,通电辞职。
于1919 年返回河间故里。
1939 年10 月,冯国璋抵北京,12 月28 日病逝,终年60 岁。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