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7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4
一、单项选择题(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 V 1. 《汉书五行记》:“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最先记载A. 太阳黑子B. 彗星C. 日食D. 月食2. 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点是A. 现实性与理论性B. 系统性与世界性C. 综合性与普遍性D. 有效性与整体观3. “中国于各类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活着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这句话出自()的著述。
A. 谭嗣同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黄宗羲4. 楷书成熟于A. 魏晋B. 隋唐C. 明初D. 清末5. 我国西晋时期闻名的医学高作《脉经》的作者A. 王叔和B. 皇甫谧C. 孙思邈D. 李时珍6. 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点是A. 部落的代兴B. 部族的代兴C. 族群的代兴D. 方国的代兴7. 一般话的基础方言是A. 北京方言B. 北方方言C. 南方方言D. 官话8.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以为“立国”的三大要素是A. 人口、财富、教育B. 人口、家庭、教育C. 人口、资源、教育D. 国家、社会美德、教育9. 科举制开始于A. 晋B. 唐C. 宋D. 元10.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A. 清朝康熙年代B. 明代万历年间C. 清朝乾隆年间D. 明代永乐年间11. 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A. 正东B. 正南C. 东南D. 西南12. 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13. 太学开始于A. 东汉B. 西汉C. 魏晋D. 南北朝14. 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 秦B. 汉C. 隋D. 唐二、多项选择题(共 3 道试题,共 12 分。
) V 1. 唐朝时期,长安城内的“胡化”现象表现为A. 吃胡食B. 穿胡服C. 奏胡乐D. 跳胡旋舞B2. 中国近代科技进展停滞的缘故有A. 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B. 重政轻技观念的束缚C. 封建制度的扼制D. 自身壮大BC3. 以下作品,属于少数民族在史学方面的杰出高作有A. 《格萨尔》B. 《江格尔》C. 《元朝秘史》D. 《蒙古源流》D三、判定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中国文化概论》平时作业(2)准考证号: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
1、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2、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就是()A、黄帝B、仓颉C、太史籀D、许慎3、《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就是()A、高士奇B、钱学森C、茅以升D、竺可桢4、商朝的鼎盛时期就是()A、太甲时期B、武丁时期C、盘庚时期D、祖辛时期5、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就是在()A、春秋B、战国C、秦代D、汉唐6、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就是()A、宗法制的确立B、分封制的确立C、三公六卿制的确立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7、“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就是()A、荀子B、董仲舒C、刘禹锡D、张载8、在明朝,与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有过来往的思想家就是()A、王阳明B、王艮C、李贽D、颜均9、中国科举制度成熟的时期就是()A、汉朝B、曹魏C、隋朝D、唐宋10、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
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A、民俗文化B、市民文化C、娱乐文化D、工艺文化11、在中唐思想界打出“攘斥佛老”大旗的代表人物就是()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白居易12、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道”就是宽多少的路()A、八尺B、十二尺C、十六尺D、二十尺13、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就是()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帕米尔高原D、蒙古高原14、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就是()A、九品中正制B、汉代察举制度C、门阀士族制D、世卿世禄制度15、道教的基本教义就是()A、长生久视、全性葆真B、性净自悟、普渡众生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修心养性、明心见性二、多项选择题1、东晋以后,佛教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有()A、道安B、道生C、鸠摩罗什D、僧肇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即“三母德”)就是()A、仁B、义C、礼D、信3、历史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A、吐蕃人B、匈奴人C、契丹人D、羌人4、《易》总结的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即()A、相反而成B、“趣时”C、利而不害D、“生生”与“日新”5、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A、祭祀后土B、居住方式C、建筑格局D、建筑仪式6、韩非子主要就是把哪些人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最后发展出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A、孔子的“仁”B、商鞅的“法”C、慎到的“势”D、申不害的“术”7、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A、河南战役B、上党战役C、河西战役D、漠北战役8、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就是东南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最著名的有()A、广州B、福州C、泉州D、上海9、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或叫“三大纲领”)就是()A、在明明德B、在明人伦C、在亲民D、在止于至善10、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有()A、知易行难B、知轻行重C、行先知后D、知先行后三、名词解释题1、宗法制2、五伦3、《唐律疏议》4、儒户5、文字狱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后的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并改正。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近代史上第一次讨论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高潮是在()。
[A] 五四运动[B] 洋务运动[C] 新中国成立[D] 戊戌变法2、1965年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
[A] 400万年[B] 170万年[C] 80万年[D] 5万年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 钟繇[B] 张华[C] 陆机[D] 陆云4、中国传统文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A] 魏晋[B] 南北朝[C] 唐末[D] 明清5、秦时通用的文字是()。
[A] 楷书[B] 金文[C] 甲骨文[D] 小篆6、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 )。
[A] 太师、太傅、太保[B]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 尚书、中书、门下[D] 太尉、太常、太仆7、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8、现存顾恺之代表绘画作品是()。
[A] 《洛神赋图卷》[B] 《女史箴图卷》[C] 《三天女图》[D] 《中兴帝相列像》9、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
[A]“治身”[B]“治人”[C]“治心”[D] “治学”10、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
[A] 载体[B] 媒体[C] 整体[D] 全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7秋北语《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8 道试题,共32 分)1. 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A. 《春秋》B. 《汉纪》C. 《隋书?经籍志》D. 《史记》满分:4 分2. 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A. 《兰亭集序》B. 《颜勤礼碑》C. 《古诗四帖》D. 《乐毅论》满分:4 分3. 《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满分:4 分4. 中国历史上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A. 秦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满分:4 分5. “画圣”是指A. 欧阳询B. 苏东坡C. 吴道子D. 颜真卿满分:4 分6. 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A. “造字之本”B. “六用”C. “六体”D. “六书”满分:4 分7. 我国固有的宗教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满分:4 分8. 清朝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称为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军机处D. 中书省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6 道试题,共24 分)1.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A. 物态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C. 行为文化层D. 心态文化层满分:4 分2. 汉字结构所体现的精神,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人体本位D. 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满分:4 分3. 在印刷术方面,元代继活泥字以后,又出现了A. 木活字B. 墨拓技术C. 锡活字D. 铜活字满分:4 分4. 中国古代建筑大体的类型有A. 宫廷B. 陵墓C. 寺庙D. 园林满分:4 分5. 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有A. 大自然崇拜B. 鬼魂崇拜C. 图腾崇拜D. 灵物崇拜满分:4 分6. 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三、判断题(共11 道试题,共44 分)1. 在中华文明史上,农耕民族和游牧一直处于对垒状态,没有融合过。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C
2、A
3、B
4、A
5、B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已有门阀的观念。
A. 周
B. 西汉
C. 东汉
D. 魏晋
正确答案:C
2. ()因注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
A. 律宗
B. 天台宗
C. 净土宗
D. 禅宗
正确答案:A
3. ()称帝后,采用属下陈群的建议,正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
A. 曹操
B. 曹丕
C. 司马炎
D. 刘秀
正确答案:B
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修宫殿,建造了历史上规模宏大的()。
A. 阿房宫
B. 未央宫
C. 大明宫
D. 建章宫
正确答案:A
5. ()是古名,秦汉之后叫兜鍪,后代叫盔。
A. 甲
B. 胄
C. 铠
D. 冠
正确答案:B
6. “六礼”记载在()。
A. 《周礼》
B. 《礼仪》
C. 《礼记》
D. 《仪礼》
正确答案:C
7. 血族婚又称(),是在血缘氏族内部排除了父母辈和子女间的婚配,只允许同辈男女间互相占有的婚姻形式。
A. 族内婚
B. 群婚。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中国文化概论》参考答案第一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填空题1.各色交错的纹理;改易、生成、造化;人化或人类化。
2.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3.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是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4.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
5.民族性、国度性。
6.中华民族。
7.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理伦理。
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9.历史性、遗传性;现实性、变异性。
二、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即人文教化之意,以“文”教化天下。
凡是超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都属于文化。
因此,文化即自然的人化。
其中包括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都可以称为文化,即广义文化;只包括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属于狭义文化。
2. 物态文化: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既“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3.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
4.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演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文化的理解。
答:(1)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的意思,文化有以文教化的含义。
(2)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者“人类化”,是人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3)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极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是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答: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8 道试题,共32 分)1. 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A. 《春秋》B. 《汉纪》C. 《隋书?经籍志》D. 《史记》满分:4 分2. 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A. 《兰亭集序》B. 《颜勤礼碑》C. 《古诗四帖》D. 《乐毅论》满分:4 分3. 《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满分:4 分4. 中国历史上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A. 秦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满分:4 分5. “画圣”是指A. 欧阳询B. 苏东坡C. 吴道子D. 颜真卿满分:4 分6. 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A. “造字之本”B. “六用”C. “六体”D. “六书”满分:4 分7. 我国固有的宗教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满分:4 分8. 清朝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称为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军机处D. 中书省满分:4 分二、多选题(共6 道试题,共24 分)1.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A. 物态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C. 行为文化层D. 心态文化层满分:4 分2. 汉字结构所体现的精神,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人体本位D. 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满分:4 分3. 在印刷术方面,元代继活泥字以后,又出现了A. 木活字B. 墨拓技术C. 锡活字D. 铜活字满分:4 分4. 中国古代建筑大体的类型有A. 宫廷B. 陵墓C. 寺庙D. 园林满分:4 分5. 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有A. 大自然崇拜B. 鬼魂崇拜C. 图腾崇拜D. 灵物崇拜满分:4 分6. 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三、判断题(共11 道试题,共44 分)1. 在中华文明史上,农耕民族和游牧一直处于对垒状态,没有融合过。
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2. 周确定的封邦建国制是指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之孙的尊卑等级关系,进行分封。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次作业及答案题目1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西周时期设在周天子王都的大学和小学,总称为()选择一项:a. 国学b. 官学c. 乡学d. 都学正确答案是:国学题目2中国古代人名一般比较繁复,以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取名为例,姓柳名永,字耆卿;排行老七,故称柳七,因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以下说法错误的有()选择一项:a. “永”指长久的意思,“耆”指老年高寿的意思,所以他的名和字意义是相近的b. “卿”为字,是寓意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c. 柳屯田是以事务为名d. 柳七是以排行次第为名正确答案是:柳屯田是以事务为名题目3以下四项中,不属于道教神袛的是()选择一项:a. 关公b. 玉皇大帝c. 孔夫子d. 九天玄女正确答案是:孔夫子题目4以下历史人物中,不属于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是()选择一项:a. 苏轼b. 柳宗元c. 司马光d. 王安石正确答案是:司马光题目5春秋时期,儒墨两家成为显学,在教育思想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选择一项:a. 轻视科技教育b. 轻视礼乐教育c. 重视文史教育d. 重视道德教育正确答案是:轻视礼乐教育题目6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经过本土化的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组织和传教制度。
以下关于西藏喇嘛教的说法错误的有()选择一项:a. 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创立的萨迦派,其第五代首领罗追坚赞首开西藏政教合一之先例b. 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仰佛教并大力推行,使佛教在西藏获得重大发展c. 在现存的西藏佛教支派中,戴红帽子的僧人应当属于葛当派,即古老的西藏佛教派别d. 格鲁派是迄今为止势力最大的一派,其教义体系完整,强调严格的戒律和寺院制度,最早受封的达赖和班禅都来自于此派正确答案是:在现存的西藏佛教支派中,戴红帽子的僧人应当属于葛当派,即古老的西藏佛教派别题目7中国佛教尊崇四大菩萨,根据他们分别在中国境内的四个地方显灵的说法,形成佛教四大名山。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二第三、四、五章一、填空1、孔子“仁”的内涵是,“仁”的基本原则是。
2、管仲把“礼、义、廉、耻”定为国之。
3、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之道”,把、、列为“三纲,三纲五常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内容。
4、中国原始宗教的主要崇拜形式有自然崇拜、灵物崇拜、、、和灵魂崇拜。
5、我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是。
6、佛教是前后传入中国的。
7、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和。
8、被称为“汉代孔子”的是9、朱子读书六法:、、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10、颜元在教育目的上,提倡培养人才。
二、选择题1、推崇自然人性,倡导任其自为的人生观是的思想。
A、儒家B、墨家C、魏晋玄学D、佛教2、宣称人生苦海无边,宣扬善恶因果、灵魂三世轮回等教义,主张过禁欲主义的人生,是的主张。
A、儒教B、道教C、佛教D、伊斯兰教3 在道德修养上倡导奉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A、魏晋玄学B、宋明理学C、明清实学D、乾嘉学派、4、把真实存在或者幻想出来的历史人物加以神话作为崇拜的对象,这是。
A、图腾崇拜B、祖先崇拜C、英雄崇拜D、灵魂崇拜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起源论是教的根本信仰。
A、儒教B、佛教C、道教D、基督教6、佛教里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等派别,只注重个人解脱,是A、大乘佛教B、小乘佛教C、禅宗D、华严宗7、皇帝御书“万事师表”悬于孔庙大成殿。
A、唐太宗B、康熙C、乾隆D、汉武帝8、《论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A、王充B、王安石C、王守仁D、黄宗羲9、以性三品为基础,把人性分为上品、中品、下品,阐述其教育理论及教育主张。
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颜元10、黄宗羲的是中国史学界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断代哲学思想史巨著。
A、《明儒学案》B、《明夷待访录》C、《三经新义》D、《五经正义》三、名词解释1、传统道德规范: 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范有两种:一种是有理论形态的,是指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者是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道德规范;另一种是习俗形态的,是指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或表述出来,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奉行的道德规范。
北语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参考资料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文化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掌
握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演化规律。
在作业2中,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包括道、礼、仁、义、智、信、美和和谐等。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些概
念的内涵和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和体现。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仁爱、和平、博爱、和谐等。
可以通过解读相关的古代文献和历史事件,来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和演化。
3.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
分为古代文化、封建文化和现代文化三个阶段。
学生可以通过研读相关的
历史资料,结合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探讨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各个时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参考以下资料进行查阅和研究:
1.《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
该书从中国哲学的起源出发,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除了以上的三本书籍,学生还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学术期刊、专业论
文和互联网资料,以及参考相关的学术专著和教材,丰富自己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学生需要将所查阅和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自己的论述和观点,并尽量避免直接复制书籍或资料中的内容,注重思考和自我表达。
《中国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一、判断题(每题 1分,共 20分1、“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3、目前学术界一般接受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对文化分类。
(×4、地球上的一切地形中国几乎都有,但以山岭为标志。
(×5、宗谱, 又称祠堂, 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6、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和黄帝即为先秦时代的历史人物。
(×7、法家学派的先驱为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
(√8、作为兵学鼻祖的孙子以自然天论为前提。
(√9、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既相互联系、内在贯通, 又相互区别、各有其旨趣。
(√ 10、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有机的价值体系,是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的反映。
(√11、“天人合一”源于奴隶社会的需要。
(×12、董仲舒认为“天” 的性质“与地无异” , 是无意志、无目的、无人格的自然物体。
(× 13、佛、儒分歧的焦点就是生死问题,儒家重生轻死;佛家重死轻生,以神不灭论为其理论根本。
(√14、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15、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 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 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16、中国文化具有贵和尚中的精神。
“中”是把众多矛盾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17、西方文化强调通过斗争来解决矛盾,中国文化则主张通过调和来化解矛盾。
(√ 18、所谓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19、董仲舒“君权神授”的理既维护了君主的权利也制约了君主的胡作非为。
(√ 20、宋明理学自宋代兴起后, 在政治思想领域占有统治地位, 封建礼教所鼓吹的“三纲五常” 成了人们的基本规范。
中国文化概论17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汉承秦制,规定男子()岁就要在官府登记,按照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当兵。
A. 15
B. 18
C. 20
D. 30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C
2. ()由翰林院学士组成,分首辅、次辅和群辅。
其职责主要为“票拟”,即代拟诏书,批答奏折。
A. 内阁
B. 宗人府
C. 军机处
D. 太学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3. ()主要是分布于湘、鄂、赣一带的三苗。
A. 华夏集团
B. 东夷集团
C. 北狄集团
D. 苗蛮集团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D
4. ()是由公卿及郡国守相根据考察,以向朝廷推荐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
A. 举荐
B. 察举
C. 选拔
D. 射策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B
5. “六礼”记载在()。
A. 《周礼》
B. 《礼仪》。
书本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想与价值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平时作业(1)一、判断题1、“文明”与“文化”……对2、广义的“文化”……对3、目前学术界……错4、地球上的一切……错5、宗谱,又称祠堂……错6、中华民族的人文……错7、法家学派的先驱……对8、作为兵学鼻祖的孙子……对9、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对10、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对11、“天人合一”源于……错12、董仲舒认为“天”的性质……错13、佛儒分歧的焦点是……对14、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对15、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错16、中国文化具有贵和尚中的精神……错17、西方文化强调通过斗争……对18、所谓六经……对19、董仲舒“军权神授”……对20、宋明理学自宋代……对二、简答题1、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
答:文化的主要功能:1、传承功能。
2、教化功能。
3、凝聚功能。
4、调试功能。
2、简要分析宗法制的影响。
答: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1、看重家庭,孝敬祖辈。
2、推崇伦理,尊重传统。
3、父系传承,家国同构。
宗法制多中国文化的影响:1、非宗教化。
2、忠君恤民。
3、道德人生。
4、法古循道。
5、服膺政治。
3、简述崇德利用的建构意义。
答:1、注重个人的德性养成。
2、养成崇高气节的人生境界。
3、树立内圣外王得道德人生。
4、构架中国文化的理性传统。
5、完善全面务实的民族精神。
6、追求“大同”的人类最终目标。
4、简述宋明理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答:1、宋代的政治特点。
2、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3、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
三、论述题1、简要论述文化的特征。
答:文化的特征有:1、是一个综合统一体。
2、体现了人类集体创造的意志和力量。
3、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与创新性。
4、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5、具有同一性和时代性。
2、简要论述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P52答:首先,天人合一就其理论和实质而言,是关于人和自然的统一问题。
其次,天人合一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再次,天人合一推动了对自然科学的关注以及艺术的发展。
中国文化概论17春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 ()是让智慧之光照耀心灵,让自己进入到一个完全超越了天地、超越了万物,然后能够涵纳宇宙山川的境界A. 般若B. 持戒C. 精进D. 涅槃满分:3 分正确答案:A2.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周礼》D. 《尚书》满分:3 分正确答案:A3. 社是(),稷是谷神。
建国以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也成为国家的代称。
A. 土神B. 天神C. 地神D. 云雨神满分:3 分正确答案:A4. ()是古人到河边用春水洗浴,以祓除不祥的一个巫术节日。
A. 上巳节B. 端午节C. 女儿节D. 清明节满分:3 分正确答案:A5. “宵中”即()。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满分:3 分正确答案:C6. ()由翰林院学士组成,分首辅、次辅和群辅。
其职责主要为“票拟”,即代拟诏书,批答奏折。
A. 内阁B. 宗人府C. 军机处D. 太学满分:3 分正确答案:A7. ()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他从22岁起,前后用30余年的时间,致力于地理考察和探险旅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A. 李泰B. 乐史C. 李吉甫D. 徐霞客满分:3 分正确答案:D8. ()称帝后,采用属下陈群的建议,正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
A. 曹操B. 曹丕C. 司马炎D. 刘秀满分:3 分正确答案:B9. 佛教以戒、定、()为纲领。
A. 慈B. 悲C. 慧D. 智满分:3 分正确答案:C10. ()后,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B. 宋C. 元D. 明满分:3 分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 “三清”是()。
A. 太上老君B. 元始天尊C. 灵宝天尊D. 道德天尊满分:3 分正确答案:BCD2.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
A. 尚书B. 门下C. 中书D. 内史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3. 陵墓建筑除了封土坟头之外,一般分()。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次作业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25 内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是选项:a、夏b、秦c、汉d、唐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6.25 内容: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是选项:a、原始音乐和原始宗教b、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c、原始哲学和原始神话d、原始神话和原始艺术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形成于选项:a、旧石器石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选项:a、商代初期b、商代后期c、西周d、春秋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在距今4000年的河南密县池北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陶塑艺术品,是选项:a、陶塑猪头b、陶塑人头像c、陶鼎d、彩陶瓶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开放b、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封闭c、需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d、以上均不正确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是选项:a、生产工具b、劳动者c、土地所有制d、产品的分配方式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宗庙祭祀制度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段。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诸侯为选项:a、七庙b、五庙c、三庙d、一庙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内容:《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选项: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中国目前确认的最早的古都是选项:a、阳城b、亳c、殷d、洛邑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选项:a、《春秋》b、《汉纪》c、《隋书经籍志》d、《史记》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玄学的最高主题是选项:a、对人的社会价值的思考b、对人与人际关系的思考c、对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d、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选项:a、“造字之本”b、“六用”c、“六体”d、“六书”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12 内容:哪种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心、、、、、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
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
《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
《》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写的()A、《易传》B、《吕氏春秋》C、《战国策》D、《国语》2. 战国时期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的观点。
A、八卦B、天人感应C、五行相胜D、天道自然3.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以()为本,并结合《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
A、法家思想B、老庄思想C、墨家思想D、佛学思想4.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A、少林寺B、相国寺C、大理寺D、白马寺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A、《论语》B、《孟子》C、《易传》D、《尚书》6.最早提出“天道自然”观点的是()。
A、史伯B、老子C、庄子D、列子7.真正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的是()。
A、达摩B、六祖慧能C、神秀D、济颠8.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气本论B、理本论C、一阴一阳谓之道D、吾心即宇宙9.儒家五经由汉朝人用当时通行的文字()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A、小篆B、隶书C、籀文D、大篆10.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并加以系统理论阐述的,是明代哲学家是()。
A、李贽B、王阳明C、陆九渊D、顾炎武11. 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气本论B、理本论C、一阴一阳谓之道D、吾心即宇宙12. 书院之名,最早见于(),最初是作为官方藏书、修书的场所。
但真正具有教学性质的书院出现在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
并逐步衍变成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
2017秋北语17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一、单选题(共14 道试题,共56 分。
)
1. 《汉书五行记》:“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最早记载
A. 太阳黑子
B. 彗星
C. 日食
D. 月食
正确答案:
2. 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点是
A. 现实性与理论性
B. 系统性与世界性
C. 综合性与广泛性
D. 实用性与整体观
正确答案:
3. “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这句话出自()的著述。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黄宗羲
正确答案:
4. 楷书成熟于
A. 魏晋
B. 隋唐
C. 明初
D. 清末
正确答案:
5. 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
A. 王叔和
B. 皇甫谧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正确答案:
6. 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 部落的代兴
B. 部族的代兴
C. 族群的代兴
D. 方国的代兴
正确答案:
7. 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A. 北京方言
B. 北方方言
C. 南方方言
D. 官话
正确答案:
8.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认为“立国”的三大要素是
A. 人口、财富、教育
B. 人口、家庭、教育
C. 人口、资源、教育
D. 国家、社会美德、教育
正确答案:
9. 科举制开始于
A. 晋
B. 唐
C. 宋
D. 元
正确答案:
10.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A. 清朝康熙年代
B. 明朝万历年间
C. 清朝乾隆年间
D. 明朝永乐年间
正确答案:
11. 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 正东
B. 正南
C. 东南
D. 西南
正确答案:
12. 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正确答案:
13. 太学开始于
A. 东汉
B. 西汉
C. 魏晋
D. 南北朝
正确答案:
14. 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 秦
B. 汉
C. 隋
D. 唐
正确答案:
17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二、多选题(共3 道试题,共12 分。
)
1. 唐代时期,长安城内的“胡化”现象表现为
A. 吃胡食
B. 穿胡服
C. 奏胡乐
D. 跳胡旋舞
正确答案:
2.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有
A. 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B. 重政轻技观念的束缚
C. 封建制度的扼制
D. 自身强大
正确答案:
3. 以下作品,属于少数民族在史学方面的杰出著作有
A. 《格萨尔》
B. 《江格尔》
C. 《元朝秘史》
D. 《蒙古源流》
正确答案:
17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三、判断题(共8 道试题,共32 分。
)
1. 大教育观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汉民族的迁徙,汉字承载着汉文化向四周传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可以看出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托尔斯泰主义的“勿以暴力抗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聃“无为”思想的启迪。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李清照是宋代词人中不具备爱国精神的一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是在秦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殷商的甲骨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