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病句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35
中考语文考前冲刺第4讲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含答案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A.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D.《中国诗词大会》将传统的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了解和研究古诗词。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当野生动物被屠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
D.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解析:A项“工作能力的高低”是两个方面,“做出突出的成绩”是一个方面,应在“做出”之前加上“能否”;B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应把“使得”去掉;C 项“营造”不能搭配“文化”,应把“文化”改为“环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我市举办“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与经典为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B.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实践。
C.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许多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D.我们之所以要求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原因,是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炼学生的意志。
(解析:B项缺宾语,在“创新实践”后面加“的能力”;C项语序不当,“将来”和“都希望自己”调换位置;D项句式杂糅,“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一个。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阅读优秀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情感。
B.放假了,小罗建议去云南丽江,小韦建议去海南三亚,我同意她的建议。
第四讲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句法分析是句子分析的基础,是句子理解和解释的关键。
在长期的语法研究中,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句法分析方法——析句方法。
析句方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备受重视。
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发展,实质上也可以归结为析句方法的发展。
析句方法最早出现的就是中心词分析法。
一、中心词分析法(成分分析法)1.中心词分析法的内涵从1898年《马氏文通》诞生到4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在传统语法学的间架里进行的。
传统语法学是模仿古代希腊的语法体系。
按这套体系,分析语法的标准是意义,用意义来划分实词词类;凭施事、受事来确定主语、宾语;在句法分析方面,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最早是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使用),认定句法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的句子成分,而作为一个句子(单句)必须具备六大成分——主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次要成分),定语、状语(附带成分);而在确定句子成分时,要求先找出句子的两个中心词(名词中心词和动词中心词)以作为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主语和谓语,从而依次找到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六种句法成分。
2.中心词分析法图解方法⑴划线分析法比较通用的符号是:主语谓语兼语~~~ 宾语~~~ 补语< > 定语( ) 状语[ ]如:淘气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
第一步,找出中心词:弟弟、做第二步,看动词后有无宾语,划出;淘气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第三步,依次找出连带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成为:淘气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⑵关系式图解法弟弟|| 做| 作业淘气的已经完了今天的3.中心词分析法的作用及局限中心词分析法的优点是:⑴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一个句子,特别是一些比较长、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很快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从而便于提纲挈领,主次分明。
⑵有利于归纳句型。
因为经过中心词分析以后,句子的格局比较清楚了,因此可以归纳出汉语的句型系统,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辨析病句讲义(3--4)讲解辨析病句讲义(三)成分残缺【例题引路】1、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句首滥用介词“在、当、从、对于、为了、由于、通过、使”等,从而使句子主语残缺。
2、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在不知不觉中”前加“读者”(原句成了复句)或“使读者”(原句成了单句)结构才完整,意思才明确(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3、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应在“建立”前加个谓语“完成”(完成……工作)。
----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4、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中途改变陈述主体致使谓语残缺。
此句本来是说朱柯忠怎么样,可突然变成了说另外一个人。
在“突5、该厂引进了具有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的日本50铃N系列轻型卡车,成为国内第一家合资生产50铃N系列轻型卡车的厂家。
“引进”的宾语呢?在第一个“轻型卡车”后应加“生产技术”。
6、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删去“天性中的”。
“被”字前加“的天性”,或者在“被”字前加“的特性”。
---中心语残缺7、“和”字后再加一个“与”字。
-----介词残缺8、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关联词残缺【考点指津】(一)主语残缺(二)谓语残缺(三)宾语残缺(四)其他成分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关联词语残缺)【随堂一练】1、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该句“由于”的存在使整个句子没有了主语,去掉它就完整了。
)2、《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关键字】短语句词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第四讲)<br> 四、结构混乱<br> 结构混乱主要有两种:句式杂糅和前后牵连。
<br> 1.句式杂糅<br> 同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到一起,形成杂糅。
<br> 例①这家工厂之所以造成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领导不善于经营管理,二是由于工人的基本素质太低。
<br> 分析:有两种修改方法:(1)保留“之所以……是由于”这种句式,可去掉“造成”和“主要原因有两个”;(2)保留“造成……的原因”这种句式,可去掉“之所以”和两个“由于”。
句式杂糅的修改方法是,选其中一种句式。
<br> 2.前后牵连<br> 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br> 例②马恩列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br> 分析:例②把“它要求具有……水平”和“具有……才能胜任”硬连在一起,应去掉“才能胜任”或去掉“它要求”,在“具有”前加“要”。
<br> 强化训练题<br> 1.“天之骄子”——清华学生刘海洋为什么会用硫酸、火碱泼熊?这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br> 2.空军飞行员王伟的飞机被美机撞毁,他不幸葬身大海,他的死是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而死的。
<br> 3.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善所致。
<br> 4。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r>5.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沙岩打制而成。
<br> 6.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作用。
病句笔记【第一讲】语序不当11、长期以来,我国化肥的生产不能自给。
2、傍晚,盛夏大地的热闹纷繁突然沉寂下来。
3、丰富的社会实践,使他广阔地开辟了生活空间。
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5、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6、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笔记】【练习】找出下面句中定语语序不当处并调整。
①许多附近的男女老少都跑来看他们。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 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④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⑤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语序不当2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2、国有商业银行要抓紧工作布置,把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大事来抓,使这项工作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3、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笔记】1、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板床上。
2、我们如果趁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就难在社会上立足。
3、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4、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5、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笔记】1、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2、我们要发扬和继承革命传统。
3、本书能催人进取, 促人猛醒, 引人深思。
4、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5、记者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笔记】1、雷锋这名字对今天青年人越来越陌生了。
2、政治对我不感兴趣。
3、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亚洲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4、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5、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动物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 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6、平时的发愤苦读,与他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分不开的。
第四讲修改病句病句分类1.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3.语序不当4.语义重复5.结构混乱6.表意不明7.不合逻辑8.前后矛盾解题步骤(一读、二提、三改、四查)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提取主干(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如果没有语病,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及其它语病。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一、类型一:(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一)成分残缺1、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方法:补。
即补充成分法。
例: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
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
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
例3:经过对这篇著作的阅读,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
二、类型二:(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二)搭配不当1、用词不当。
也就是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2、方法:换。
换词搭配法换词搭配法,就是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换个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
例: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例2:假日里,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三、类型三:(下列病句应该怎么修改?)1、我第一个首先发言。
2、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三)语序不当1、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第四讲语文的病句类型及修改+阅读《傅雷家书》+文言文《父子性刚》(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
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
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
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
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
[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
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3)类比——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
如: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
[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
(4)分析——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
如: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
二、病句的常见类型。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指代不明(5)否定不明(6)词语误用(7)不合逻辑(8)重复堆砌(9)一面与两面不对应(10)并列不当典型题分析:(1)搭配不当例1: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
)例2: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
)例3: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就”、“只有……才”。
)例4: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
(2)成分残缺或多余例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小升初扩句、缩句与病句修改(基础版)知识点一:扩句、缩句【扩句】如果句子是棵树,那么扩句是给树添上枝叶。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一个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例1:妈妈买来了桔子。
(扩写句子)思路点拨: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扩句的步骤:1、读懂例句,审清要求,弄清扩什么内容,在主语、谓语和宾语前扩写;2、看原句,弄明句子的意思,合理运用的、地、得,注意词语的搭配;3、按要求扩写句子,高年级至少扩写两处;4、对照原句检查,看是否保留原句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缩句】例2:真题解析: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缩句)思路点拨:可以使用去“枝”留“干”法:“世界著名的”“浩浩荡荡地”这些进行修饰和限制的词要删除。
提取主干法:“什么怎么样?”答案:长江、黄河流入大海。
例3:(2011年广州市大联盟)那滋润着白云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缩句)思路点拔:“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
”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答案:清泉流进了心田。
缩句要注意的几点:1、一般地说,要删掉以下这些:(1)“的”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的”字)要删去。
(2)“地”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地”字)要删去。
(3)“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应删去。
(4)“在……中(下、里)”等表示特定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2009年天河省实卷)奋斗在建设北京奥运场馆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我们深情地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