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379.03 KB
- 文档页数:5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张掖六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请你指出下列哪些是生物()A.钟乳石B.珊瑚 C.珊瑚虫D.机器人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B.干燥的C.薄而透明的D.完整的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A.液泡 B.叶绿体C.细胞核D.细胞壁4.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5.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新细胞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6.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片刻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A.韧皮部中的筛管B.木质部中的导管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D.韧皮部中的导管7.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A.氮、磷、铁B.氮、磷、钾C.氮、硼、钾D.硼、磷、铁8.玉米、水稻和小麦的茎不能增粗的原因是茎里没有()A.韧皮部B.木质部C.形成层D.髓9.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相比大豆种子没有()A.种皮 B.胚C.胚乳 D.子叶10.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什么状态散失到大气中()A.液态 B.水滴 C.水蒸气D.固态11.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A.茎B.叶C.叶脉 D.芽12.下列关于叶片结构和功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栅栏层细胞比海绵层细胞含有的叶绿体多B.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C.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都含有叶绿体D.叶绿素需在光照下才能形成1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4.我国北方地区所产的苹果比南方的甜,原因是北方昼夜温差,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A.小,大于 B.大,大于 C.小,大于 D.大,大于15.下列植物中,食用的部分属于植物的种子的是()A.胡萝卜B.黄豆 C.甘薯 D.小麦16.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A.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C.转基因食品D.反季节食品17.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贮存在体内18.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A.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B.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C.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D.以上三项都是19.我国确定每年的哪一天为植树节?()A.9月10日B.3月12日C.7月1日D.4月12日20.将绿色水草放进鱼缸,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养料 B.美化环境 C.增加氧气 D.净化水质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21.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不同的,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判断对错)2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判断对错)23.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是由子叶提供的.()(判断对错)24.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判断对错)25.杨树的茎能不断的长粗是因为茎内有形成层..(判断对错)三、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5分)26.如图是从天竺葵上剪下的一片叶子,在此之前已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用不透光的纸(如图)遮住叶子一部分,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1)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外一昼夜的目的是;(2)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色.(3)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滴加碘酒,遮光部分呈色和不遮光部分呈色.(4)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能产生.27.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请回答:(1)能贮藏营养的结构是④.(2)图中③的名称是.(3)图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根的结构是②.28.如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去向,据图回答:(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2)图中箭头②表示由根吸收的通过木质部的管由下往上运输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3)箭头③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释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平衡.29.如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图中,[5]将来发育成果实.(2)花最主要的部位是和雄蕊.(3)②柱头,[3]和子房组成了雌蕊.2015-2016学年甘肃省张掖六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请你指出下列哪些是生物()A.钟乳石B.珊瑚 C.珊瑚虫D.机器人【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的珊瑚虫具有上述的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点评】此题学生易错选A,其原因是这些同学误把珊瑚当成生物,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B.干燥的C.薄而透明的D.完整的【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观察材料不透明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像的原理.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A.液泡 B.叶绿体C.细胞核D.细胞壁【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关系.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解答】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故选:C【点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4.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种子的萌发过程.解答是可以从种子的萌发过程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随后,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萌发突破种皮.5.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新细胞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考点】幼根的生长.【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分生区和伸长区的特点功能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的生长原因.6.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片刻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A.韧皮部中的筛管B.木质部中的导管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D.韧皮部中的导管【考点】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分析】本题考查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解答】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片刻后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故选:B【点评】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7.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A.氮、磷、铁B.氮、磷、钾C.氮、硼、钾D.硼、磷、铁【考点】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首先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解答】解: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故选:B【点评】对于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8.玉米、水稻和小麦的茎不能增粗的原因是茎里没有()A.韧皮部B.木质部C.形成层D.髓【考点】木质茎的生长和年轮的形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草本植物茎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茎的结构、形成层的功能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草本植物的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赫尔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木本植物的茎不断长粗.而玉米、水稻和小麦等草本植物的茎中没有形成层,故不能无限增粗,只是细胞体积长大引起的有限增粗.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形成层的功能.9.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相比大豆种子没有()A.种皮 B.胚C.胚乳 D.子叶【考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分析】此题考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故选:C【点评】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它的子叶有2片,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它的子叶只有1片.10.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什么状态散失到大气中()A.液态 B.水滴 C.水蒸气D.固态【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分析】此题是关于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99%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被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故选:C【点评】这题考查的是最基础的内容,只要基础扎实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可结合蒸腾作用的概念来分析.11.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A.茎B.叶C.叶脉 D.芽【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含有叶绿体细胞,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茎、叶脉中筛管和导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根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根、茎、叶各部分的作用.12.下列关于叶片结构和功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栅栏层细胞比海绵层细胞含有的叶绿体多B.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C.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都含有叶绿体D.叶绿素需在光照下才能形成【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分析】本题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可结合叶片的结构图分析解答.【解答】解:A、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就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就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故A正确;B、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枝,叶脉中含有机械组织支持叶片,使叶片在空中伸展,有利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叶脉中还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因此有输导作用.所以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故B正确;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表皮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故C错误;D、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故D正确.故选:C【点评】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可结合叶片结构图进行记忆.1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故B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只要熟练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可解答此题.14.我国北方地区所产的苹果比南方的甜,原因是北方昼夜温差,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A.小,大于 B.大,大于 C.小,大于 D.大,大于【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开放题;热点问题;类比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出能量.【解答】解: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因为北方地区的昼夜温差要比南方地区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苹果甜.所以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苹果含糖量高.所以,我国北方地区所产的苹果比南方的苹果甜.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15.下列植物中,食用的部分属于植物的种子的是()A.胡萝卜B.黄豆 C.甘薯 D.小麦【考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热点问题;类比推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专题.【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解答】解: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黄豆属于种子;小麦属于果实.胡萝卜、甘薯属于变态根,可见,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小麦的果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是果实,注意不要忽略种皮外面的果皮.16.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A.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C.转基因食品D.反季节食品【考点】关注食品安全.【分析】理解和掌握绿色食品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解答】解: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既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绿色食品标志如下:A级AA级故选:B【点评】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17.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贮存在体内【考点】水的作用及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分析】此题是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选择题,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了蒸腾作用,分析作答.【解答】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参与植物体的构成,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故C正确.故选C【点评】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18.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A.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B.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C.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D.以上三项都是【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解答】解: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以外,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植物体在炎热的夏天被日光灼伤,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降低了植物体周围环境的温度,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再者,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提高了空气的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了降水量;其次,植物的蒸腾作用所形成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根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水和运输.故选:D【点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对植物体来说并不是浪费,而是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水和运输,增加降水量等.19.我国确定每年的哪一天为植树节?()A.9月10日B.3月12日C.7月1日D.4月12日【考点】保护植被的意义.【分析】“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解答】解: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自1981年12月以来,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我国正在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109 hm2.故选:B【点评】通过植树节的植树造林活动,森林植被状况得到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20.将绿色水草放进鱼缸,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养料 B.美化环境 C.增加氧气 D.净化水质【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分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据此答题.【解答】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而鱼在生活过程中要呼吸,需要氧气,所以在用鱼缸养鱼时,有人常常在鱼缸中放些新鲜水草,让水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以起到增加水中氧的含量,防止鱼因缺氧而死亡.故选:C.【点评】本题的前提是把鱼缸放置于有光的环境中,在黑暗中会适得其反.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21.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不同的,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判断对错)【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理解.【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验.故答案:√【点评】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2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判断对错)【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甘肃初一初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一个西瓜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2.我们食用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结构的()A.胚芽B.胚根C.子叶D.胚乳3.细胞中的哪个结构能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A.细胞膜B.线粒体C.细胞核D.叶绿体4.“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竞争C.合作D.共生5.萝卜的根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由此推测,与叶绿素形成有关的是()A.光B.温度C.水分D.空气6.我们常吃的水蜜桃,其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A.子房B.子房壁C.胚珠D.珠被7.下列各种植物中,常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是()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8.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之处为()A.子叶的作用B.子叶的数量C.胚乳的作用D.胚的构成9.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乳10.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A.水B.光C.脂肪D.二氧化碳11.有些动物如蛇类等,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环境能够适应生物D.环境能够影响生物12.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当物像偏上、偏左,为使物像放正中,应将装片()A.往上、往左移B.往上、往右移C.往下、往右移D.往下、往左移1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细胞群D.器官14.胚的组成是()A.胚芽、胚轴、胚乳、胚根B.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子叶C.胚芽、胚轴、胚根、子叶D.种皮、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5.仓库在保存种子的时候,选择的适宜环境条件是()A.干燥、高温B.干燥、低温C.潮湿、低温D.潮湿、高温16.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A.伸长区B.分生区C.根冠D.成熟区17.“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
.专业资料.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下午14∶00-15∶00]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 物 学 试 卷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5页,第II 卷6至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各项填写清楚。
3.荣县和富顺范围内的考生,所有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请将你选择的每题答案的字1.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2.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A .需要营养 B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进行呼吸 D .生长和繁殖3. 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 A. 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B.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D.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4.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生物因素是指()的其他生物。
A. 与某种生物竞争B. 捕食某种生物C.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D. 与某种生物合作5.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 昆虫→蜘蛛→鸟→蛇B. 草→兔→狐C. 阳光→草→兔→鹰D. 蘑菇→兔→鹰6. 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的是()A. 叶片上的蚜虫B. 沙漠中的仙人掌C. 腐肉上的细菌D. 草地上的蘑菇7. 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大树底下好乘凉8.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9. 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A.转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C.转动转换器——更换目镜D.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10. 用四台显微镜(下面表示目镜和物镜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 15×和10×B. 10×和40×C. 5×和8×D. 15×和45×11.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操作方式来判断污点的来源,以下操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的是()A.移动装片B.转动反光镜C.更换物镜D.更换目镜12. 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9”,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上”和“69”B.“下”和“96”C.“”和“96”D.“”和“69”13. 用刀片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的标本叫做().专业资料..专业资料.A .临时装片B .临时涂片C .临时切片D .永久涂片 1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 .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的积累15.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与细胞中的什么结构有关?( ) 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16. 切洋葱时,经常会有刺激性的物质使人流眼泪,这种物质是( )流出来的。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中,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1、下列不属于植物的果实的有()A、番茄B、苹果C、玉米D、油菜籽2、掐去一根枝条的顶端,枝条不能继续生长,是因为掐去了枝条顶端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输导组织D、营养组织3、与真核单细胞藻类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液泡⑥细胞核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4、2011年1-6月,我国管辖海域共发生赤潮24次,累计发生面积约982平方公里。
赤潮发生的原因是下列哪些生物的大量繁殖()A.蕨类植物B.寄生虫C.单细胞生物D.红色哺乳类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与染”的原因是()A、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B、水中生长了大量的绿草C、微风吹过,湖水泛绿光D、春天来了,水得颜色深6、在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中,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A、藻类B、苔藓C、蕨类D、苔藓和蕨类7、种子的结构中,既是新植物的幼体,又是种子最主要的结构的是()A、种皮B、子叶C、胚D、胚乳8、现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A、裸子植物B、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9、下列属于被子植物的是()A、银杏B、红豆杉C、侧柏D、菊10、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其他条件都适宜,放一组种子在冰箱里,这组种子与其它种子形成的变量是()A、温度B、水分C、阳光D、空气11、即使在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也不一定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A、种子处于休眠期B、种子的胚被破坏C、种子的胚已经死亡D、以上三项都可能12、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下列关于抽样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选取好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B、样本大小要合适C、要做到随机抽样,不凭主观想法D、检测的方法要科学13、幼根的伸长主要有哪些部位的细胞起作用?()A、成熟区B、根冠C、分生区和伸长区D、分生区和成熟区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绦”所描述的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有发育而成的。
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的雌蕊去掉,而桃花乙不做处理,其结果是()A.甲不结实,乙能结实B.甲能结实,乙不结实C.甲、乙都不结实D.甲、乙都能结实2.植物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是()A.无细胞壁B.细胞质少,液泡大C.细胞质多,液泡小D.细胞壁极厚3.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开发生态旅游 B.改善生态环境C.发展畜牧业D.增加木材产量和产草量4.黄瓜和南瓜的花多数都不会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不结果的花中没有雄蕊和雌蕊B.黄瓜和南瓜的花在自然环境中不能完成受精作用C.不结果的花与生殖无关D.黄瓜和南瓜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5.小明从杏树上摘下一个成熟的杏,吃掉杏肉后将杏仁种了下去,结果一个月后也未见其萌发。
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A. 种子未成熟B. 种子是死的C. 种子在休眠D. 种子不完整6.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论白天黑夜都进行,但夜间会减弱B.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C.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D.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体所有的活细胞中7.在花的组成部分中,对于形成果实和种子来讲最重要的结构是()A.雌蕊B.雄蕊C.雄蕊,雌蕊D.花瓣8.下列关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错误的是()A.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假根没有吸收功能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C.它们都靠孢子生殖D.蕨类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9.西瓜甘甜可口,是夏季清凉解渴的佳品。
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西瓜果实的是()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托10.在根尖中,具有很强分裂能力的是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成熟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1.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构成,却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A.生物的生长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进行呼吸D.生物的发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
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垂。
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
考点:生物的应激性2.竹节虫形似竹节,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这种体态称为拟态。
该现象说明()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能够威胁生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功能等方面,如避役的体色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竹节虫酷似竹节。
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b”字母时,物像是()A. bB. dC. pD. q【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b 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 q,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d 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 p,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p 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 d,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q 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 b,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D。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4.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消费者B.一个鱼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一个鱼塘组成的生态系统既包括了鱼塘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而一个鱼塘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所以符合题意。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有39道试题,总分____第I卷(选择题)本试卷第一部分共有31道试题。
一、单选题(共31小题)1. 下列各种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的是()A.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D.开展广泛持久的义务植树活动2. 下列不属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生态环境行为的是()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B.使用再生纸自制贺卡C.开山、围湖种粮食D.不使用氟利昂制冷剂3.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要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当前首要采取的措()A.开发畜牧业B.扩大旅游增加资金C.兴修水利D.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4. 下面有关绿化校园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教学楼大厅可摆放一些常见的、喜阴的盆花和观叶植物B.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在不同季节都有美丽风景C.教学楼临窗可种植树形高大、能降低噪音的乔木D.环校绿化带可选择荫浓、生长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的植物5. “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
现在许多单位提倡“无纸化”办公,文件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这样做的生物学意义是()A.节省办公经费B.保护森林C.实现办公现代化D.减少垃圾6. 我国的植树节是()A.4月5日B.5月1日C.3月12日D.9月10日7.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8. 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A.温室效应、生物入侵B.酸雨、温室效应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D.温室效应、含铅废气9. 今年,某省决定完成“退耕还林”70万亩,这样做的目的是()A.发展旅游事业B.发展畜牧业生产C.改善生态环境D.保护当地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10. 2010年上海世博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理念。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OO分)第I卷(6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l.相信你认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机器人演奏乐器B.钟乳石慢慢长大C.臭豆腐长“毛”D.铁板生锈2.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A.人喝水、吃饭B.树苗长成参天大树C.汽车加油D.孔雀开屏3.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A.壁虎遇敌断尾B.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合拢叶片C.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闭合D.小鸡破壳而出4.生物兴趣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按照它们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归类,请你帮忙找出错误的一组A.家鸽、丹顶鹤、鹅、麻雀B.柳树、槐树、杨树、桉树C.金鱼藻、水螅、青蛙、鲫鱼D.茶树菇、青霉、黑霉、黑牛肝5.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店,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首先制定调查方案B.随意到野外进行C.仔细观察D.记录要客观真实6.“人间四月芳草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句描述了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开花的时间不一样。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空气B.土壤C.阳光D.温度7.鱼终身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依赖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8.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B.一座小山C.一株大柳树D.一片农田10.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11.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西山森林公园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C.寻甸北大营草场D.澄江抚仙期12.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应使用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D.平面镜13.如图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象,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载玻片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⑤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③14.奶奶生病住院需化验血液,检验科的医生将血液制成( )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甘肃初一初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胎盘2.下列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的是A.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B.卵巢和睾丸C.精子和卵子D.前列腺和子宫3.胆汁分泌不足时,将影响哪种物质的消化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4.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人体的,又是供能物质的是A.脂肪、糖类、维生素B.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糖类、蛋白质、脂肪D.蛋白质、水、无机盐5.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
”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有利于保护声带6.血液流经下列那个部位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A.全身血管B.肺静脉C.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7.下列各项人类疾病中,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A.巨人症和色盲症B.坏血病和糖尿病C.夜盲症和佝偻病D.糖尿病和侏儒症8.人体完成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是A.胸大肌B.腹部肌肉C.背部肌肉D.肋间肌和膈肌9.在一段时间内,定期给发育成熟的小鼠进行甲状腺激素的静脉注射,小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生长发育迅速B.发育停止C.食欲不振,行动迟缓D.食欲旺盛,身体消瘦10.假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里什么的凸度过大,物象落在什么的前方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需要佩戴什么镜加以矫正A.玻璃体,视网膜,凸透镜B.睫状体,脉络膜,凹透镜C.晶状体,视网膜,凹透镜D.玻璃体,巩膜,凸透镜11.下图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则A.①为氧气B.①为二氧化碳C.甲处流的是动脉血D.乙为肺动脉12.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的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
这种差距的本质是人类有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13.决定骨的弹性和硬度的在于A.骨体积的大小B.骨髓腔的大小C.骨的厚度D.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14.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15.多多是A型血,他若输血应首先选择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16.呼吸道感染时,常并发中耳炎,其病菌的传播通道是A.外耳道B.咽鼓管C.鼓室D.内耳17.形成视觉的关键部位是A.睫状肌B.视神经C.视网膜D.大脑皮层视觉中枢18.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是A.婴儿第一次接受注射药物时就哭B.小狗在驯兽员指挥下“做算术”C.人见到杨梅,分泌唾液D.人在听有趣的相声表演时,乐得哈哈大笑19.胎儿或婴幼儿期若缺少某种激素,会引起呆小症。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期末试题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对应的题号内。
每题1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蜻蜓点水B.钢铁生锈C.公鸡打鸣D.葵花向阳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A.猫头鹰和鼠B.鱼和猫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4.为掌握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C.调查法 D.测量法5.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变疏松,肥力增强。
这说明A.生物依赖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与环境无关D.生物能影响环境6.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生物种类 A B C D 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0.054 0.033 0.002 0.161 0.010(毫克)A.A→B→C→D→E B.E→D→C→B→AC.D→A→B→E→C D.C→E→B→A→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B.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8.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的底部B.水圈的大部C.岩石圈的表面D.以上三部分9.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线较强时应该选用较小的光圈B.在观察显微镜下的材料时,应该用左眼看目镜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看着目镜D.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整理10.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染色体D. A和B11.取一滴血液滴在清洁的载玻片上,然后用另一块载玻片把血液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请你指出下列哪些是生物()A. 钟乳石B. 珊瑚C. 珊瑚虫D. 机器人【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的珊瑚虫具有上述的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考点:生物的特征。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 B.干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完整的【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而不透光,那么光线无法透过样品,我们的视野就会一团漆黑,就无法观察。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壁【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因此,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随后,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考点:种子的萌发过程。
5.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新细胞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甘肃初一初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大猩猩C.长臂猿D.森林古猿2.形成受精卵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A.阴道、子宫B.输卵管、子宫C.输卵管、输卵管D.子宫、子宫3.卵巢的主要功能是()A.只产生卵细胞B.只分泌雌性激素C.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D.输送卵细胞4.下列实例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A.吮吸反射B.眨眼反射C.排尿反射D.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5.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6.某人感冒发烧,体内有炎症,血液中数目增多的是:A.血红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7.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初始部位是()A.胃B.口腔C.小肠D.食道8.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的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9.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是( )A.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B.进行气体交换,即吸氧,呼出二氧化碳C.排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D.吸入外界空气中的氧气10.小明撞车进了医院,医生说他要立即输血。
通过检验发现小明的血型是A型。
如果小明所需的血液量很多,那么,适合输给小明的血型有()A.A型B.B型C.A型或O型D.AB型11.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维生素B.糖类C.无机盐D.水12.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A.身高迅速增加B.性发育和性成熟C.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D.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加13.人体进行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14.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A.小脑B.脑干C.脊髓D.大脑皮层15.我们平时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巩膜B.角膜和虹膜C.巩膜和虹膜D.角膜和巩膜16.形成听觉的部位是()A.鼓膜B.中耳C.耳蜗D.大脑皮层17.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平衡木表演时, 起主要作用的是()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18.平时我们应该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这对防治哪种病有好处()A.侏儒症B.巨人症C.地方性甲状腺肿D.糖尿病19.人的神经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A.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B.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和突起C.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D.脑和脊髓20.如图所示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A.B.C.D.二、探究题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_,它可以分泌 _____________,虽然不含消化酶,但有助于_____的消化。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共四页,三大题,满分6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每空2分,共30分)1.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个池塘B. 一块草地C. 生物圈D. 森林里所有的树2.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 B、↖ C、↙ D、→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 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B. 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C. 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4.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液泡B. 染色体C. 线粒体D. 叶绿体5.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是()A、DNAB、RNAC、染色体D、细胞核6.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C、细胞→组织→系统→人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7.下列那一类植物能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A、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C、种子植物D、苔藓植物8.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肥沃的土壤B. 适宜的温度C. 一定的水分D. 充足的空气9.学习了根的相关知识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尖的成熟区能吸收水和无机盐B. 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分裂C. 根的导管能运输有机物D. 移栽植物要注意保护幼根和根毛10.花生谚语中“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由受精后雌蕊的什么部分发育而来( )A. 子房壁、珠被、受精卵B. 子房、胚珠、受精卵C. 珠被、子房壁、受精卵D. 子房壁、受精卵、珠被11.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 根毛、导管、气孔B. 气孔、根毛、导管C. 根毛、气孔、导管D. 表皮、叶脉、气孔12.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A.白天光合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C. 白天光合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D. 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13.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下午14∶00-15∶00]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各项填写清楚。
3.荣县和富顺范围内的考生,所有答案都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请将你选择的每题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的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题号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1.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A.需要营养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进行呼吸 D.生长和繁殖3. 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 选取样本抽样抽查B.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D.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专业资料.4.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生物因素是指()的其他生物。
A. 与某种生物竞争B. 捕食某种生物C.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D. 与某种生物合作5.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 昆虫→蜘蛛→鸟→蛇B. 草→兔→狐C. 阳光→草→兔→鹰D. 蘑菇→兔→鹰6. 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的是()A. 叶片上的蚜虫B. 沙漠中的仙人掌C. 腐肉上的细菌D. 草地上的蘑菇7. 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大树底下好乘凉8.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9. 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A.转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C.转动转换器——更换目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10. 用四台显微镜(下面表示目镜和物镜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 15×和10×B. 10×和40×C. 5×和8×D. 15×和45×11.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操作方式来判断污点的来源,以下操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的是()A.移动装片B.转动反光镜 C.更换物镜 D.更换目镜12. 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9”,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上”和“69” B.“下”和“96”C.“”和“96” D.“”和“69”13. 用刀片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的标本叫做()A.临时装片 B.临时涂片 C.临时切片 D.永久涂片1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态系统.专业资料.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D.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的积累15.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与细胞中的什么结构有关?()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D.细胞核16. 切洋葱时,经常会有刺激性的物质使人流眼泪,这种物质是()流出来的。
甘肃初一初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判断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A.生长的钟乳石B.生长的蘑菇C.病毒D.珊瑚虫2.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是A.裸地B.海洋C.岩石D.森林3.遇碘变蓝的物质是A.水B.蛋白质C.淀粉D.脂类4.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一组是A.小麦和水稻B.银杏和松树C.玉米和杉树D.杨树和柳树5.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A.让有机物积累起来B.让有机物运走消耗C.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不让植物产生二氧化碳6.“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旅游业B.发展畜牧业C.改善生态系统D.增加木材产量7.包心菜内部的叶片是黄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叶片是绿色的,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A.温度B.水分C.光照D.空气8.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测量窖内的氮气含量B.测量窖内的氧气含量C.主要是为了照明D.测量窖内的一氧化碳含量9.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10.在根尖中,具有很强分裂能力的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11.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
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B.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C.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12.草履虫的呼吸作用是通过哪种结构完成的A.收集管B.伸缩泡C.口沟D.表膜13.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的依据是A.有种子B.种子具有种皮C.种子裸露D.胚珠发育成种子14.我国的植树节是A.3月12日B.3月15日C.5月1日D.6月1日15.校园内的一棵大树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16.合理密植是什么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A.呼吸作用B.吸收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17.下列诗句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春眠不觉晓B.处处闻啼鸟C.夜来风雨声D.花落知多少18.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细胞质19.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不具有A.形成层B.韧皮部C.木质部D.树皮20.下列农产品,我们吃的是种子的是A.苹果B.西瓜C.玉米D.绿豆二、填空题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
甘肃初一初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人体的生殖系统中,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一组是()A.睾九和卵巢B.卵巢和输精管C.睾九和子宮D.睾丸和输卵管2.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一年多来,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造成的后果是()A.不能产生卵细胞B.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C.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D.不能产生雌性激素3.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正确的是()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B.脐带→母体→胎盘→胎儿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D.母体→胎盘→脐带→胎儿4.小明周末外出爬山,携带了下列食物,其中不能为他提供能量的是()A.面包B.纯净水C.香蕉D.牛肉干5.消化系统的起始端是()A.口腔B.鼻腔C.食道D.唾液腺6.某人因胃痛需要到医院看病,首选的就诊科室是()A.呼吸科B.消化道C.泌尿科D.皮肤科7.人体的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B.胆汁C.胰液D.肠液8.在小肠的下列结构中,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B.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9.下面是张华为妈妈设计的几份午餐食谱,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大虾、牛肉、鸡蛋B.肥肉、冬瓜、面包C.米饭、白菜、芹荣D.芹菜、排骨、馒头10.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A.B.C.D.11.下列关于静脉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B.含养料少的血液C.流回心脏的血液D.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12.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A.主动脉B.肺动脉C.上、下腔静脉D.肺静脉13.人体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A.左心房B.左心房和左心室C.右心室和左心房D.右心房和右心室14.如果AB型血的人受伤需要输血,所输的血型应该为()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15.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A.外界→咽喉→食道→肺B.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C.外界→鼻腔→气管→肺D.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16.人长时间处在缺氧环境中会出现窒息症状.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组织细胞B.心脏C.肺D.血液17.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C.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D.气体顺利运输到组织18.担负着从人体血液中清除体内废物重任的器官是()A.肾B.肝脏C.输尿管D.膀胱19.下图是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的是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D.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20.如图表示反射和反射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⑤代表反射弧中的感受器B.刺激可来自身体外界或内部C.如果②处受伤,反射仍可完成D.反射弧指从刺激到反应的过程21.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B.小脑C.脊髓D.脑干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C.激素由血液循环在体内输送D.激素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23.演员王某多才多艺,但成年时身高只有80厘米,他幼年时期体内分泌不足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24.当萨马兰奇先生宣布由中国主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王明同学欢呼雀跃、面红耳赤。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生物一. 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案填入方框内,50分)1.请你指出下列哪个是生物A、钟乳石B、珊瑚C、珊瑚虫D、机器人2.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草原B、针叶林C、沼泽地D、森林3.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A、氮、磷、铁B、氮、磷、钾C、氮、硼、钾D、硼、磷、铁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
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A、种子B、芽C、叶D、花5、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A、5X、10XB、10X、40XC、15X、10XD、20X、35X6.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乳7、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A、左下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右上方8.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9.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因为那儿缺少A.动物 B.阳光 C.温度 D.水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1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什么状态散失到大气中A、液态B、水滴C、水蒸气D、固态12、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C、细胞→组织→系统→人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13.“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人群中开始传染并且逐步扩散到各地,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请问“非典”的病原体属于: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病毒1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 B.干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完整1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壁16.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A .水分不足B .传粉不足C 光照不足D 营养不足17.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A.适宜的温度B. 一定的水分C. 充足的空气D. 完整的活的胚18、下列那一类植物能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A、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C、种子植物D、苔藓植物19、我国的植树节是A、3月12日B、3月15日C、5月1日D、6月1日20.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B.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1、与洋葱细胞相比,家兔细胞缺少的结构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22、下面所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①草②家鸽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A.①②⑤⑦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②⑤⑥⑦23、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卷命题人:姚炳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的雌蕊去掉,而桃花乙不做处理,其结果是()
A.甲不结实,乙能结实
B.甲能结实,乙不结实
C.甲、乙都不结实
D.甲、乙都能结实
2.植物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是()
A.无细胞壁
B.细胞质少,液泡大
C.细胞质多,液泡小
D.细胞壁极厚
3.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开发生态旅游 B.改善生态环境
C.发展畜牧业
D.增加木材产量和产草量
4.黄瓜和南瓜的花多数都不会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结果的花中没有雄蕊和雌蕊
B.黄瓜和南瓜的花在自然环境中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不结果的花与生殖无关
D.黄瓜和南瓜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
5.小明从杏树上摘下一个成熟的杏,吃掉杏肉后将杏仁种了下去,结果一个月后也未见其萌发。
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A. 种子未成熟
B. 种子是死的
C. 种子在休眠
D. 种子不完整
6.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论白天黑夜都进行,但夜间会减弱
B.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
C.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
D.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体所有的活细胞中
7.在花的组成部分中,对于形成果实和种子来讲最重要的结构是()
A.雌蕊
B.雄蕊
C.雄蕊,雌蕊
D.花瓣
8.下列关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错误的是()
A.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假根没有吸收功能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它们都靠孢子生殖
D.蕨类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9.西瓜甘甜可口,是夏季清凉解渴的佳品。
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西瓜果实的是()
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托
10.在根尖中,具有很强分裂能力的是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1.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构成,却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12.芽在发育时,芽中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13.在植物叶片的表皮上分布有,它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14.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15.种庄稼要施肥,养花种草也要施肥。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三、分析说命题题(每空1分,共25分)
16.(4分)根据菜豆种子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相关字母所示的结构名称: D ;E 。
(2)字母A、B、D、E共同构成了种子的,它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3)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填标号)
17.(5分)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此装置必须放在的环境中。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18.(6分)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b是。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B是。
(3)a、b的发生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a进行的主要场所是,b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19.(5分)以下是老师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3号瓶没有萌发是
因为;4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2)2号瓶的作用是,该实验中共有组对照。
20.(5分)下图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花、果实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
(2)图中由①和②组成的结构是。
(3)花粉从①中散发出来,散落到③的过程叫做传粉。
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将精子送到胚珠内与卵细胞结合,该过程叫做。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是由发育而来,种子是由发育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