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肚脐眼护理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7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操作流程
一、护理准备
1、认真核查护理记录是否正确,确认新生儿脐部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把脐带固定在床上,不能拧紧,确认脐带处理状况。
2、了解新生儿脐部的护理需求,并携带必备的物品进行护理,包括
棉签、护士帽、消毒棉球、血缘管、湿纱布等。
3、预先进行手消毒,洗后消毒,以防脐部感染。
4、护理的时候,应当尽量放宽新生儿的裤袜,准备纱布和药水,融
洽的给予新生儿称呼,在护理过程中轻声说话、轻柔进行触摸,以便于保
持新生儿护理的温馨及舒适。
二、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1、清洁脐部
(1)在新生儿脐部护理前,要将整块活动部位用温水浸湿,然后抹干。
(2)从脐部的起点向下擦洗,用护士帽浸湿的棉签沾洗液,由上往
下擦洗,不要频繁拧紧,尤其不能太紧,细致擦洗每一个皱褶,并用湿棉
签或者湿护理布抹干。
(3)护理完成后,用棉签蘸取消毒液,从脐部起点向下擦洗,最后
用清水冲洗滋润,抹干下部,最后涂抹抗菌药膏。
2、脐带处理
(1)新生儿出生后,脐带会闭合,但是不能太快完全截断,需要经过一个过渡期。
简述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措施摘要:一、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二、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基本原则1.保持清洁2.避免感染3.观察脐部变化三、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具体方法1.清洁脐部2.涂抹消毒液3.保持干燥4.更换尿布注意事项四、脐疝的护理与处理五、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就诊正文: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护理可以预防感染,促进脐部愈合。
以下是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一、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脐部是胎儿与母体相连的部位,出生后起到排出废物和吸收养分的作用。
护理好脐部,可以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保障新生儿健康。
二、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基本原则1.保持清洁:每次洗澡后,用干净的棉签蘸取温水清洁脐部,避免污水进入脐部。
2.避免感染:保持脐部干燥,避免摩擦和潮湿环境。
一旦发现脐部有分泌物,要及时用棉签蘸取消毒液擦拭。
3.观察脐部变化:密切关注脐部的颜色、分泌物和周围皮肤状况,如发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
三、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具体方法1.清洁脐部:用棉签蘸取适量温水,从脐根部向外轻轻擦拭,避免过度用力。
2.涂抹消毒液:用棉签蘸取75%酒精或碘伏消毒液,轻轻涂抹脐部,消毒周围皮肤。
3.保持干燥:清洁和消毒后,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干脐部,避免潮湿环境。
4.更换尿布注意事项:尿布不要覆盖脐部,避免尿布摩擦脐部,造成感染。
四、脐疝的护理与处理脐疝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护理脐疝时要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剧烈哭闹,以免加重疝气。
如疝气明显,应及时就诊。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就诊如发现新生儿脐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如何正确护理新生儿的肚脐肚脐是新生儿身体的一个脆弱地方,需要得到特殊的护理和保护。
正确的肚脐护理能够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下面将介绍一些正确护理新生儿肚脐的方法。
1. 温水清洁新生儿肚脐脱落之前,每天都需要用温水进行清洁。
首先,将肚脐周围的皮肤擦干净,然后用温水浸湿棉球或纱布,轻轻擦拭肚脐区域,再用干净的纱布轻压干,确保肚脐周围干燥。
这个过程应该持续至少到肚脐完全脱落。
2.保持干燥干燥是预防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次给宝宝洗澡后,应该认真擦干他们的肚脐部位。
还要注意穿给宝宝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尿液、汗水等湿度对肚脐的影响。
3.防止感染防止接触肚脐伤口的细菌,对于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在处理新生儿的肚脐时,要确保自己的手和工具是清洁的。
洗手后,用消毒纱布蘸取医生推荐的无刺激性酒精消毒液,轻轻擦拭干净肚脐周围的皮肤。
避免触摸肚脐的细菌,还要确保新生儿的尿布清洁,并保持尿布的干燥。
4.观察感染迹象即使进行了正确的护理,有时感染仍然可能发生。
要及时观察肚脐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恶臭的迹象。
如果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
5.注意并发症虽然罕见,但有些新生儿可能会出现肚脐疝气的状况。
如果肚脐周围有明显的肿块,应尽快咨询医生,以便判断是否是疝气,并做进一步的处理。
除了肚脐疝气,还可以注意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出血或疼痛。
正确护理新生儿的肚脐至关重要,可以预防并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还要提醒父母,不要使用过多的抗菌药物或草药来治疗肚脐问题,因为这可能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如果对肚脐护理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妇产科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确保环境整洁、无尘、无菌,准备好所需的护理用品:纱布、无菌盘、消毒盆、无菌手套、脐带夹等。
2.洗手,穿戴无菌手套。
3.检查新生儿脐带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
二、脐部护理操作流程:
1.将新生儿放置在电热垫或温暖的毛巾上,保持暖和。
2.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将无菌盘冲洗干净。
3.将无菌盘放在新生儿脐部下方,用无菌纱布蘸取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在脐带周围擦拭。
4.保持脐带表面干燥,可用无菌纱布轻轻吸干或晾干。
5.检查脐带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脐带呈现出紫色、红肿或有脓液渗
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6.在脐带与腹壁交界处夹垫无菌纱布,用脐带夹固定。
7.将新生儿的尿布折叠向下,在脐带处加入一层无菌纱布,避免尿液
弄湿脐带。
8.与新生儿母亲或家属说明脐部护理的注意事项,如观察脐部是否有
渗液、出血、红肿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9.记录脐带护理的时间和方法,以便随时查看。
三、注意事项:
1.脐部护理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特殊情况可以增加护理次数。
2.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的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护理结束后,将使用过的护理器具妥善处理,保持环境清洁和无菌。
以上是一份妇产科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护理人员在
进行脐部护理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新生儿脐部的清洁和安全。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定期更新相关知识,提高护理水平,为新生儿的健康
成长贡献力量。
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手父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从清洁消毒到保持干燥,再到避免触碰和感染,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从清洁消毒到及时就医的全面指南。
1.清洁消毒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清洁消毒是第一步。
每天用温水和棉签清洗新生儿脐部,以去除其中的分泌物和细菌。
在清洁时,要小心不要弄伤宝宝皮肤。
同时,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以降低脐部感染的风险。
2.保持干燥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是至关重要的。
在洗完澡后,应立即擦干脐部周围的皮肤,并涂抹上防水的保护油,以避免脐部受到刺激和感染。
此外,尿布应避免覆盖脐部,以保持干燥。
3.避免触碰新生儿脐部应避免触碰,以免引起不适或感染。
在抱新生儿时,需特别注意避免触及脐部,同时不要随意用手去碰。
此外,宝宝的纸尿裤也应避免覆盖脐部,以降低感染风险。
4.避免感染为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应特别注意观察局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首先,要定期检查脐部是否有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
其次,不要随意使用一些不明成分的药品,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5.及时就医如果新生儿出现脐部异常情况,如分泌物异常、周围皮肤发红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会及时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用药,以确保宝宝脐部健康。
总之,新生儿脐部护理需要精心进行。
通过清洁消毒、保持干燥、避免触碰、避免感染以及及时就医等方面的精心护理,可以确保新生儿脐部健康,让宝宝在舒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新手父母需要学习和掌握这些护理技巧,为宝宝的健康发育提供保障。
新生儿脐部护理法
一、护理评估
评估脐部及周围皮肤状况。
二、护理措施
1、按新生儿常规沐浴,沐浴时注意保护好脐部,沐浴后要及时擦干脐部。
每日脐部清洁 2 次。
2、暴露脐部,环形消毒脐带根部,如脐轮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加强消毒处理必要时送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三、健康指导要点
告知家属保持脐部干燥,勿强行剥落脐带,发现异常及时就
诊。
四、注意事项
1、观察脐部及周围皮肤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结扎线如有脱落应重新结扎。
2、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脐带脱落前,勿试图将其剥落。
3、操作中动作轻柔,注意保暖。
1。
新生儿的肚脐护理技巧新生婴儿的肚脐是妊娠期间与母体相连的重要血液通道,肚脐部位也是细菌易滋生的地方,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护理。
正确的肚脐护理可以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新生儿肚脐护理技巧,帮助父母们正确处理和保护宝宝的肚脐。
1. 温水消毒:在为新生儿清洗肚脐之前,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双手和工具的洁净。
使用温水消毒液或消毒酒精涂抹棉球,轻轻擦拭肚脐部位周围的皮肤。
注意,切勿将消毒液直接倒在肚脐上,以免引起不适。
2. 肚脐部位保持干燥:洗完澡后,用柔软的干净毛巾轻轻擦干宝宝的肚脐周围皮肤。
确保肚脐部位保持干燥,避免湿润环境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同时,避免给宝宝穿着过紧的尿布或衣物,以免刺激肚脐部位。
3. 注意换尿布卫生:每次给宝宝更换尿布时,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清洁。
将尿布轻轻折叠,避免遮挡住肚脐,以便肚脐能够呼吸。
定期检查尿布,及时更换,保持肚脐部位的干燥和清洁。
4. 避免触摸或揉搓肚脐:在肚脐脱落前,尽量避免触摸或揉搓宝宝的肚脐。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尽管心疼宝宝的肚脐,也要做到触碰的次数尽量减少。
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注意肚脐是否红肿、有异味或有渗液:定期观察宝宝的肚脐部位,如果发现红肿、有异味或有渗液,可能表明肚脐部位感染,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6. 检查脐带脱落情况:通常情况下,脐带会在宝宝出生后的1到3周内自然脱落。
但是,每个宝宝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当脐带脱落后,可以继续进行肚脐护理,并保持肚脐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7. 寻求专业建议:如果有任何关于肚脐护理的疑问或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护士的意见。
他们将为您提供正确的护理建议,并解答您的疑惑。
总结:新生儿的肚脐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护理可以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温水消毒、保持干燥、注意换尿布卫生、避免触摸或揉搓肚脐、观察感染迹象、检查脐带脱落情况以及寻求专业建议,父母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宝宝的肚脐并促进其健康成长。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注意事项新生儿脐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新生儿的脐部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唯一通道,脐带是新生儿供应营养的来源,因此必须妥善护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注意事项:1. 脐带的处理:在脐带剪断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裹脐带,让它透气并保持干燥。
保持脐带的干净,每天一次用生理盐水擦拭脐带周围的皮肤,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2. 注意脐部的清洁:每次更换尿布时,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轻轻清洁脐部周围的皮肤。
避免使用酒精或消毒剂来清洁脐部,因为这可能会刺激或干燥婴儿的皮肤。
3. 保持脐带的干燥:确保脐带周围的区域保持干燥,每次清洁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
避免使用粉末或任何刺激性物质在脐部周围,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感染。
4. 注意脐带的状况:观察脐带的颜色和味道。
正常的脐部应该呈现渐渐干燥、变黑、脱落的过程。
如果脐带有异味、渗液、红肿或出血,应尽快联系医生,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5. 避免揭开脐带:脐带通常会在出生后一到两周脱落,不要急于揭开它。
脱落前的脐带通常会变干、变黑,并可能散发出一种轻微的气味。
当脐带自然脱落后,保持脐部干净和透气。
6. 穿着适当的衣物:在新生儿的脐带脱落之前,应尽量避免使用戴腰带或围嘴等服饰,以免对脐部施加压力或摩擦。
7. 规范母亲的护理:母亲也需要注意脐带的护理。
在喂奶之前或喂奶时,应根据需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将细菌传播给新生儿的脐部。
8. 监测是否有感染迹象:要密切观察新生儿是否有脐部感染的迹象,如持续的红肿、渗液、发热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脐部护理对于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正确的脐部护理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帮助新生儿健康成长。
若有任何不寻常的情况或疑虑,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确保新生儿脐部护理得到妥善处理。
简述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措施
新生儿脐部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
1. 保持清洁:在新生儿出生后,用干净的棉签蘸取温水轻轻擦拭脐部,清除脐部周围的血液和分泌物。
每次更换尿布时,也要检查脐部并清洁干净。
2. 干燥通风:确保脐部保持干燥通风,这有助于预防感染。
在给新生儿洗澡时,避免让脐部浸泡在水中,可以使用防水贴保护脐部。
3. 避免摩擦:新生儿穿着的衣物要宽松,避免衣物摩擦脐部,导致脐部破皮或出血。
4. 消毒处理: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70%的酒精,每天消毒脐部1-2 次。
消毒时,将棉签蘸取消毒剂,从脐根部向外环形擦拭,注意不要来回擦拭,以免将细菌带入脐根部。
5. 观察脐部:每天观察脐部的外观,看看是否有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6. 自然脱落: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会在出生后1-2 周自然脱落。
在脐带脱落之前,要注意避免强行拉扯或摩擦脐部。
每个新生儿的脐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你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护士的意见。
新生儿肚脐怎么护理宝宝肚脐护理6法新生儿肚脐怎么护理,胎儿出生后,医生将脐带结扎,新生儿和母体正式“脱离关系”,成为独立的人。
但是,残留在新生儿身上的脐带残端,在未愈合脱落前,对新生儿来说十分重要。
因此,脐带断端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在医院,医护人员会很细心的进行消毒等措施,并且会细致的教会宝宝的家人如何护理好脐带。
一、每天清洁小肚脐刚出生的小宝宝,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脓液。
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
方法:每天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
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
清洁后别忘记把提过的结扎线也用酒精消消毒。
二、保持肚脐干爽宝宝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
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
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
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三、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
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
四、让脐带自然脱落如果脐带不脱落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2周脱落。
如果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
另外,可以用酒精给宝宝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婴幼儿肚脐护理的注意事项新生儿的肚脐是一个非常脆弱的部位,它需要特别的护理和保护。
正确的肚脐护理有助于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婴幼儿肚脐护理的注意事项。
1. 清洁肚脐在给婴儿洗澡之前,先用温水和肥皂洗手。
然后,用酒精棉球或医生建议的消毒液轻轻擦拭婴儿的肚脐部位。
保持肚脐周围的皮肤干燥和清洁非常重要,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2. 搭配合适的尿布尿布应该佩戴在婴儿的腰部以下,以避免与肚脐部位摩擦,使伤口干燥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更换尿布时,要仔细清洁肚脐周围的区域,确保它干燥和清洁。
3. 注意肚脐伤口正常愈合正常情况下,婴儿的肚脐伤口应该在一周内开始结痂并慢慢愈合。
在这个过程中,您可能注意到一些轻微的出血,这是正常的。
然而,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咨询医生:- 肚脐伤口有红肿、发炎或渗液的迹象。
- 有剧烈的疼痛或婴儿表现出不适。
- 肚脐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红或温度升高。
4. 避免揉搓或刺激肚脐为了防止感染,避免揉搓或刺激婴儿的肚脐部位。
在抱婴儿、喂奶或更换尿布时,要特别小心,注意避免碰触或摩擦婴幼儿的肚脐。
5. 注意婴儿的衣物选择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以避免对婴儿肚脐部位的摩擦。
同时,确保衣物清洁,避免过多的洗涤剂残留,以免对婴儿的肌肤造成刺激。
6. 注意婴儿的体位婴儿的体位也与肚脐护理密切相关。
当让婴儿平躺时,要确保脐带能够自由呼吸,不被褥子、玩具或其他物品所覆盖,这有助于伤口的干燥和愈合。
7. 婴儿肚脐护理中的喂养注意事项在喂养期间,确保婴儿的姿势正确,避免婴儿吮吸过程中牵拉到脐带。
母乳喂养时,还要特别注意母乳溢出的清洁,并避免污染肚脐伤口。
总之,正确的婴幼儿肚脐护理对于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温和地清洁肚脐,避免揉搓或刺激,注意婴儿的体位和合适的衣物选择,以及在喂养期间的谨慎,都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请及时咨询医生,以确保婴儿的健康和安全。
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
脐带是新生儿出生后的残留物,护理脐带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是新生儿脐带护理的方法:
1. 每天清洗: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宝宝的脐带部位。
沾湿一块棉球或纱布,在脐带处轻轻按摩,清洗干净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保持干燥。
2. 避免碰撞:避免宝宝太过活泼,避免碰撞脐带,避免破裂引起感染。
3. 避免包太紧:衣服不要过紧,以免脐带被勒压,影响伤口愈合。
4. 注意伤口状况:观察宝宝的脐带伤口是否出现红肿等现象,若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5. 切勿轻易脱落:脐带部位结痂前不应让它脱落,否则容易影响伤口的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6. 使用酒精棉球:在清洗的同时,也可用75%酒精擦拭孩子的脐带周围,以杀灭感染病菌。
7. 坚持护理:妈妈们要养成护理习惯,坚持为宝宝护理脐带,直到脐带伤口完全愈合。
婴幼儿脐部护理的具体步骤及护理要点一、婴幼儿脐部护理的具体步骤:1.洗手:在护理之前,先洗手,以避免给婴儿带来细菌感染。
2.准备工具:准备好洗手液、纱布、开塞露等护理工具。
3.清洁脐部: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宝宝洗涤剂,轻轻擦拭婴儿的脐部,确保脐部周围干燥。
4.晾干: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婴儿的脐部,确保脐部周围干燥。
5.开塞露:根据医生的建议,在脐部涂抹适量的开塞露,以促进脐带的愈合。
6.避免摩擦:在婴儿穿衣服时,避免脐部受到过多的摩擦,防止脐部感染。
7.观察:定期观察婴儿脐部的情况,注意有无红肿、溢液、异味等异常,及时就医。
二、婴幼儿脐部护理的要点:1.保持干燥:脐带愈合的过程中,保持脐带周围的皮肤干燥非常重要。
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容易导致感染。
护理过程中要将婴儿脐部保持干燥,并避免太湿润的环境。
2.勿用花粉、盆子等包裹:在护理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包裹脐带的材料,如花粉、盆子等。
这些材料可能会导致脐带周围的细菌滋生。
3.正确清洁:在清洁婴儿脐部时,要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宝宝洗涤剂。
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可以确保清洁的效果,并且不会对婴儿的皮肤造成刺激。
4.适量使用开塞露:根据医生的建议,在清洁完成后可以使用适量的开塞露来促进脐带的愈合。
开塞露有抗菌的作用,可以预防感染。
5.观察异常情况: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婴儿脐部的情况。
如果发现脐部有红肿、溢液、异味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请医生判断是否感染。
6.避免脐带脱落后的碰撞:脐带脱落前后要注意避免碰撞,防止再次感染。
总之,婴幼儿脐部护理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家长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和干燥,并及时观察婴儿脐部的情况,以保证脐部的愈合和预防感染。
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出现,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新生儿出生后,脐部需要特别的护理。
以下是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一些
技巧,旨在帮助新妈妈正确地照顾宝宝的脐部。
1.温水清洁:在给新生儿洗澡时,用温水轻轻清洗宝宝的脐部。
可以
使用棉签蘸取温水擦拭脐部周围的皮肤。
注意不要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
性物质清洗脐部,以免引起感染。
2.保持干燥:每次更换宝宝的尿布时,要确保脐部干燥。
将尿布折叠
下来,避免遮盖住脐部,以便它能够呼吸空气。
3.避免紧身衣物: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过紧的裤子或裙子,
以减少对脐部的压力。
如果需要,可以将尿布剪开一小段,以免对脐部造
成摩擦。
4.避免用手碰触:新妈妈应该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宝宝的脐部。
手
上可能存在细菌,接触脐部可能导致感染。
如果需要触碰宝宝的脐部,应
先进行彻底洗手。
5.保持通气:新生儿脐部需要保持通气,所以在更换尿布时,可以轻
轻将脐带向上弯曲,使其露出,以促进空气流通。
如果脐带被尿布遮盖住,可能会引发湿疹和感染。
6.观察脐带脱落:新生儿的脐带通常会在出生后一到两周脱落。
在脐
带即将脱落的时候,它会变得发红,可能会有一些脓液流出。
这是正常的
现象,无需过分担心。
脐带脱落后,要继续保持脐部的清洁和干燥。
8.长度适当的脐带夹:在剪断脐带后,可以使用特制的脐带夹将其束缚。
脐带夹应该与脐带的长度相适应,不要太紧或太松。
过紧的脐带夹可能会引起感染,过松的脐带夹可能会脱落。
月嫂实用7招:宝宝肚脐护理手册我亲妈一样的大姨家刚添了二胎孙子,昨天下午十万火急的打电话问我“孙子肚脐周边出现红肿,还有点儿异味,怎么办?是天气太热护理不当么”?有不少准妈妈新手妈妈在咨询一些新生儿护理问题。
于是,查阅资料解答大姨家问题的同时,我会把知识点进行整理汇总,未来咱公号应该会多一些针对小月龄宝宝的信息。
的确,面对一个刚出生的宝宝,这么娇嫩的一个生命。
最开始连碰一碰都得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更何况在最开始几周里就得护理他的第一个伤疤-肚脐,说实话,的确有些紧张,有些忐忑。
所以,必须谨慎一些好。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宝宝肚脐的护理。
肚脐,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
在胎儿期的时候,宝宝通过脐带从妈妈身体里吸收营养和氧气,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结扎,脐动脉和脐静脉会慢慢闭合,脐带残留脱落之后,肚脐和哪里都不通了,只是一个伤疤。
正常来说,一般两周脐带残留就会脱落,但是有的时间会稍长点,不用着急,每个孩子的恢复时间不一样,脱落了就不要再塞回去。
但是如果超过两个月脐带还没有脱落,就赶快就医吧。
而在脱落之前,护理工作就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脐带怎么护理香港卫生署上建议的是清水清洁,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日常护理也是清水清洁擦干即可,但是也有报告说明在在细菌感染风险较高的地区可以使用消毒剂预防脐部感染。
而我国大多数医院通常都会建议用消毒剂来护理新生儿肚脐。
究竟用清水还是消毒剂这个没有硬性规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卫生条件和出院时候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只是需要注意1、给孩子清洁之前,首先要洗干净自己的双手。
2、预备干净的棉花棒,清水或者消毒剂。
用沾湿了清水的棉花棒清洁脐带底部。
每抹一次,便要更换一枝新的棉花棒。
以同样方法继续清洁,直至脐带的底部完全清洁为止。
最后再清洁脐带部分。
请轻柔地抹拭脐带,勿用力过度,以免脐带受损或出血。
3、不宜把尿片包裹得太紧及应尽量将尿片置于脐带下,除了可保持脐带乾爽,亦可避免婴儿在活动时,脐带被尿片磨擦,引致损伤出血。
护理脐部的步骤1、准备婴儿脐敷料——棉花棒数支、浓度95%及75%的酒精各一瓶、纱布一包。
2、彻底洗手——在脐带护理前,一定要使用香皂洗手,而且至少必须搓洗20秒,才可达到杀菌的效果;冲洗时,则由指尖冲洗到手腕,用清水冲净即可。
3、拿一根棉花棒,先用75%的酒精沾湿。
notice:棉花棒必须完全浸湿,消毒才更有效。
4、用手撑开宝宝的脐部,让宝宝脐带根部露出来。
撑开脐部的分法有两种:1)用手轻轻拉住宝宝的脐带2)用食指和中指撑开脐部周围的皮肤。
一般来说,第一种方法的效果较好。
notice:脐带是不会被轻易拉掉的,所以动作上尽管放心大胆地做。
5、让宝宝脐带根部露出来后,先以用75%酒精浸湿的棉棒,以从脐带根部到脐带再到周围皮肤的先后顺序来擦拭。
然后,再以95%酒精,依同样的程序重新操作一次。
浓度75%的酒精具有消毒效果,而浓度95%的酒精有干燥效果;使用这两种浓度,才能确实达到消毒与干燥。
6、如果宝宝脐部的干燥状况良好,则完成步骤5之后,包上尿布即可,但如果宝宝的脐部显得有些潮湿,则可以包上纱布以防感染。
一般来说,在婴儿脐敷料中,会附有两种纱布:一种是完整的正方形,还有一种是部份裁切状。
两种分别放置,拿来备用。
7、先以被裁切过的纱布,环状包住宝宝的脐部,让宝宝的脐部露出来。
8、然后,将下方的纱布向上反折,再将上方的纱布向下反折,使其完全包住宝宝的脐部。
9、接下来,用另一张完整正方形的纱布覆于其上,再用胶带固定,完成。
宝宝肚脐护理的频次在护理次数方面,原则上宝宝沐浴后一定得护理一次,但如果宝宝的脐部显得较潮湿或是有发炎状况,则必须增加次数,一天2~3次都可以。
此外,脐部被尿液或粪便弄髒时,当然也必须在清理后做脐带护理。
肚脐多长时间能“痊愈”脐带脱落的时间与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结扎的方法有关,一般来说,如果残留端很短,脐带在24—48小时内就会自然干瘪,3—4天后开始脱落,残留端较长的话,则需要5—7天左右,大多数宝宝在半个月左右可以自行愈合。
脐部护理规范与流程脐部是婴儿出生后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的部位之一、正确的脐部护理规范和流程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脐部感染的发生,保证婴儿的健康。
以下是脐部护理的规范和流程。
一、护理前的准备工作:1.物品准备:-干净的水:用来清洁脐部。
-专用的脐带护理消毒剂:选择医院或药店推荐的具有抗菌效果的产品。
-棉签或棉球:用来清洁脐部。
-护理垫或干净的毛巾:用来将脐部保持干燥。
-干净的尿布:用来遮盖脐部。
2.手部卫生:-护士或护理人员需要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切勿直接用手触摸或拔出脐带。
3.婴儿身体位置:-将婴儿的身体放在平坦而干净的表面上。
二、护理流程:1.脐带的处理:-抚摸婴儿的脐带,检查是否有出血、渗液、肿胀或恶臭等异常情况。
如有异常,应立即请医生给予处理。
-使用棉球蘸取适量脐带护理消毒剂,并轻轻擦拭脐带,注意脐带剪口和脐带连结处的清洁。
2.脐部清洁:-使用清洁干净的棉签或棉球,蘸取适量的水,轻轻擦拭脐部周围的皮肤,确保周围无污垢或分泌物。
3.脐部的保持:-使用干燥的棉球或护理垫/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脐部周围的皮肤,以保持脐部的干燥。
-遮盖脐部,使用干净的尿布,将脐部遮盖起来(重要的是注意将尿布折叠到适当的位置,以确保脐部露出并能够接触到空气)。
4.护理观察:-在护理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脐部是否有明显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变化。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5.频率和持续时间:-脐部护理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要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和指导进行。
通常,在婴儿的第一个月,每日至少进行2次护理,直至脐带完全愈合为止。
三、护理注意事项:1.保持脐部的干燥:-脐部需要保持干燥,因此在每次换尿布时,要及时擦干脐部周围的皮肤,并遮盖好。
2.避免插入物品:-在护理过程中,切勿用棉签或其他长而细的物品插入脐部,这样容易引起感染。
3.观察脐部变化:-每天观察脐部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坚持护理:-脐部护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护理,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