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谜——三通生命源复兴疗法;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根治一切骨科疾病验方此方通治: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肌肉萎缩、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一切骨科疾病。
药方贡献人:洪真大居士洪真居士;是佛门高德之士。
出自中医世家,现任某医院院长一职。
曾得多位佛、道两教高人真传,穷其一生研究......。
好多,不多说。
今有两门中医绝技(根治一切胃肠疾病\根治一切骨科疾病)临床应用效验如神,故此贡献于世。
广利有情,救济世人,乃洪真居士之愿!也是我佛之愿!天下病苦众生之愿!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一口钟80克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
药店加工成粉。
服法:每天服3次,按各人病情轻重每次5到10克(一小汤勺或两小汤勺)三餐前半小时服用。
一到三副药可以根治。
佛门秘方根治一切胃肠疾病离欲上人遗方(2009-03-1622:17:44)标签:各类胃炎灵验良方分类:佛门济世良方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有效率98%以上。
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药方贡献人:洪真大居士洪真居士;是佛门高德之士。
出自中医世家,现任某医院院长一职。
曾得多位佛、道两教高人真传,穷其一生研究......。
好多,不多说。
今有两门中医绝技(根治一切胃肠疾病\根治一切骨科疾病)临床应用效验如神,故此贡献于世。
广利有情,救济世人,乃洪真居士之愿!也是我佛之愿!天下病苦众生之愿!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
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 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 50 克。
高树中“三通”理论概述(可有效拓展临床诊断和治疗思路)芸菱有话说高树中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著作有《一针疗法》和《中医脐疗大全》,多次主持和参加国家“973”科研计划课题,临床善于应用单穴治疗疾病,倡导针药并用。
作者有幸师从高老师,跟师过程中深感老师理论渊博,学术观点独特。
高老师独创三通理论,即通关、通经和通络,此理论运用于临床,可有效拓展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思路。
现将高老师三通理论整理介绍如下。
1通关“ 关”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 以木横持门户也”,《古代汉语词典》释为“人体的要害部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
结合以上解释,高老师认为人体之“关”,是在人体中起转折关联作用的要害部位。
高老师认为人体的关有四关(腕、踝、膈、脐)和颈关。
之所以要通关,首先,关所在的部位都是人体的要害之所,人体的气机在此处正常通行才能够维系生命健康,正如城市的立交桥必须畅通,交通才不致瘫痪。
其次,针灸临床中有些疾病使用经络辨证治疗效果不明显,按疾病所在依身体躯干部位的不同(如颈关、膈关、脐关竖向将躯干分开)而辨证则可收到明显效果,因此通关非常重要。
如何通关?四关和颈关周围各有重要的穴位,这些穴位即是开关的钥匙,通关即在这些穴位上行针刺或艾灸以疏通气机。
1.1 腕、踝二关《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十二原穴中有十原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此十原穴可以反应五脏的生理功能,还可主治五脏之疾患,临床常以腕踝针疗法来治疗全身各部位的常见病证,因此,无论从生理功能的反应,还是从通关角度论治疾病,腕、踝二关都要通畅。
1.2 膈关首先,膈关是人体上焦、中焦的分界线,它是将元气由中焦转至上焦的关口和枢纽,全身气机亦必须通过此关口才能布散到身体的上下、内外、表里,若膈关堵塞不通则肝气无法左升,肺气无法右降,心、肾不能相交,人体则百病丛生。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命根养⽣篇伯⾼太师,复问岐伯⽈:养⽣之道,可得闻乎?岐伯⽈:愚何⾜以知之。
伯⾼再问岐伯,⽈:⼈⽣天地之中,不能与天地并久者,不体天地之道也。
天赐⼈以长⽣之命,地赐⼈以长⽣之根。
天地赐⼈以命根者,⽗母予之也。
合⽗母之精,以⽣⼈之⾝。
则,精即⼈之命根也。
魂魄藏于精之中。
魂属阳,魄属阴;魂趋⽣,魄趋死。
夫,魂魄皆神也。
凡⼈皆有神,内存则⽣,外游则死。
魂最善游,由于⼼之不寂也。
⼴成⼦谓:抱神以静者,正抱⼼⽽同寂也。
伯⾼⽈:夫精者,⾮肾中之⽔乎?⽔性主动,⼼之不寂者,不由于肾之不静乎?岐伯⽈:肾⽔之中,有真⽕在焉。
⽔欲下⽽⽕欲升,此精之所以不静也。
精⼀动,⽽⼼摇摇矣!然⽽制精之不动,仍在⼼之寂也。
伯⾼⽈:吾⼼寂矣,肾之精欲动奈何?岐伯⽈:⽔⽕原相须也,⽆⽕,则⽔不安;⽆⽔,则⽕亦不安。
制⼼⽽精动者,由于肾⽔之涸也。
补先天之⽔以济⼼,则精不动⽽⼼易寂矣。
陈远公⽈:精出于⽔,亦出于⽔中之⽕也。
精动,由于⽕动;⽕不动,则精安能摇乎。
可见精动由于⼼动也,⼼动之极则⽔⽕俱动矣。
故,安⼼为利精之法也。
程莘农: 三才针法起死回⽣程莘农,中国针灸界第⼀位中国⼯程院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席研究员、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作指导⽼师、⾸都国医名师、国医⼤师。
擅长治疗:中风、半⾝不遂、⾎崩、慢性咽炎、⾯神经⿇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持针按指⼀个动作,不消半秒,就轻巧地将针送⼊。
针刺⼀个病⼈,从针第⼀个⽳位,到最后⼀⽳得⽓,⼀般不超过五分钟。
作为针灸界的泰⽃,程⽼有“快针”的美名。
“我三下就到位了,就像针扎到⾖腐上那么快。
”对于⾃⼰扎针的特点,程⽼曾这样形象的⽐喻。
为什么扎三下呢?这可是程⽼潜⼼研究⼏⼗年所得⽅法,被誉为“程⽒三才进针法”,是程⽒针灸的技术基础。
三才,取意天、⼈、地三才,即是浅、中、深,进针时先刺1~2分深,通过⽪肤的浅部,再刺5~6分深到达肌⾁,三刺3~4分深,进⼊筋⾁之间,然后稍向外提,使针柄和⽪肤之间有⼀定距离。
凝聚千年中医精蕴会通现代医学标准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三艾堂国医馆简介中医医学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总结。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民间沉淀下许多珍奇秘方、独特疗法。
三艾堂国医馆痴心民间优秀古老医术验方的发掘,融通古今,开发出以“艾灸透穴治疗方案”为核心的七大标准化系列中医治疗方案。
让古老的中医医术得以传承和发扬,让优秀的传统中医技法为广大民众谋健康福祉。
【总页数】13页(P98-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2.3
【相关文献】
1.会通的核心与"现代的苦恼"中的新会通--会通效应通论之一 [J], 杨义
2.中医睡眠医学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及实施 [J], 刘艳骄
3.《管子》道气学说精蕴及其现代科学验证 [J], 刘青泉
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第三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2018年度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五运六气基础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J],
5.中医学概念的信息学属性及中西医学的互通性初探——中医学标准化预备性研究之一 [J], 包含飞;严世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ctv4中华医药20120208——20120530[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30 第22期洪涛信箱:膏滋药抗疲劳莱菔子2012-06-014/296hgg06-03[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30 第22期健康故事:按摩秧歌扭起来(李秀英)莱菔子2012-06-010/67莱菔子06-01[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30 第22期按摩秧歌扭起来(李秀英)+膏滋药抗疲劳2012-05-310/175莱菔子05-31[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23 第21期洪涛信箱:精穴疏针平阴阳莱菔子2012-05-250/89莱菔子05-25[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23 第21期健康故事:老克勒的手杖操莱菔子2012-05-250/64莱菔子[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23 第21期老克勒的手杖操+精穴疏针平阴阳莱菔子2012-05-240/86莱菔子05-24[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16 第20期洪涛信箱:神奇火龙灸莱菔子2012-05-180/246莱菔子05-18[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16 第20期健康故事:王美英挑幡莱菔子2012-05-180/74莱菔子05-18[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16 第20期王美英挑幡+神奇火龙灸莱菔子2012-05-170/301莱菔子05-17[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09 第19期洪涛信箱:“捏”出好身体(捏脊)莱菔子2012-05-110/136莱菔子05-11[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09 第19期健康故事:生命之舞(李珍华)莱菔子2012-05-110/68莱菔子05-11[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09 第19期生命之舞(李珍华)+“捏”出好身体(捏脊)莱菔子2012-05-100/187莱菔子05-10[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02 第18期洪涛信箱:麝火攻痹症莱菔子2012-05-040/229莱菔子05-04[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02 第18期健康故事:黑色的秘密(南烛叶)莱菔子2012-05-040/94莱菔子05-04[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502 第18期黑色的秘密(南烛叶)+麝火攻痹症莱菔子2012-05-030/230莱菔子05-03[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25 第17期洪涛信箱:下病上取还“畅通”莱菔子2012-04-270/121盼宝04-27[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25 第17期健康故事:“艾”到深处病自消(雷火灸)莱菔子2012-04-270/99盼宝04-27[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25 第17期“艾”到深处病自消(雷火灸)+下病上取还“畅通”莱菔子2012-04-260/125盼宝04-26[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04 第14期换过肾的空竹高手吴春鸣+生胃气开胸痹莱菔子2012-04-051/349109595666704-19[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18 第16期花甲溜溜族+补住健康漏洞莱菔子2012-04-190/279盼宝04-19[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11 第15期洪涛信箱:良药不苦防感冒莱菔子2012-04-180/139盼宝04-18[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11 第15期健康故事:“绳飞”跃动体身轻(王正石)莱菔子2012-04-180/75盼宝04-18[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11 第15期“绳飞”跃动体身轻+良药不苦防感冒莱菔子2012-04-120/185盼宝04-12[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21 第12期健康故事:功夫奶奶严春芳莱菔子2012-04-090/95盼宝04-09[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04 第14期洪涛信箱:生胃气开胸痹2012-04-090/176盼宝04-09[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404 第14期健康故事:换过肾的空竹高手吴春鸣莱菔子2012-04-090/95盼宝04-09[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28第13期洪涛信箱:调理脊柱救心脏莱菔子2012-03-300/260盼宝[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28第13期医药专讯:杏林寻宝莱菔子2012-03-300/133盼宝03-30[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28第13期健康故事:欧阳路政巧用舒筋草莱菔子2012-03-300/386盼宝03-30[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229 第9期我的健康我做主——谢锡亮艾灸祝总骧312经络养生张鸿懿刮痧admin2012-03-011/432npchenqin03-29[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28 第13期欧阳路政巧用舒筋草+杏林寻宝+调理脊柱救心脏莱菔子2012-03-290/365盼宝03-29[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21 第12期洪涛信箱:独针绝活通鼻窍莱菔子2012-03-220/250盼宝03-22[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21 第12期功夫奶奶严春芳+独针绝活通鼻窍莱菔子2012-03-220/304盼宝03-22[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健康故事20120314第11期郝忠焕:好腿脚蹲出来莱菔子2012-03-150/113盼宝03-15[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健康故事20120314第11期马智民:我的万里骑行路莱菔子2012-03-150/104盼宝03-15[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14 第11期我的健康我做主——马智民郝忠焕袁茸二莱菔子2012-03-150/130盼宝03-15[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307 第10期我的健康我做主——张福斌双节棍, 陈思轮椅舞蹈,高仁杰太极柔力球天涯养生2012-03-080/230天涯养生03-08[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胡广荣的健康故事:艾灸----耳聪目明“艾”中求莱菔子2011-10-244/824天涯养生02-27[中华医药]CCTV-10走近科学20120219 沉香传奇(下)真假之辨李文浦admin2012-02-260/172admin02-26[中华医药]CCTV-10走近科学20120218 沉香传奇(中)复活的香市admin2012-02-260/117admin02-26[中华医药]CCTV-10走近科学20120217 沉香传奇(上)功效之谜admin2012-02-260/159admin02-26[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222 第8期我的健康我做主——寇广生修海燕连水德莱菔子2012-02-230/357盼宝02-23[中华医药]【健康故事】谈灸说艾保健康admin2011-06-111/546天涯养生02-20[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20120215第7期我的健康我做主——杨鹏林树森高锡庚天涯养生2012-02-160/300天涯养生02-16[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健康故事20120208第6期杨明志痴迷“神仙草”——石斛莱菔子2012-02-090/424盼宝02-09[中华医药]cctv4中华医药健康故事20120208第6期陈淑长:润泽肌肤问核桃莱菔子2012-02-090/631盼宝02-09。
“三通”得安着名老中医胡天成的养生观目录:第一章:“三通”得安着名老中医胡天成的养生观第二章:名老中医谈养生——书画、音乐与老年保健第三章:老中医的29种长寿养生按摩法超实用中有一种人,他们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健康都比从事其他行业的人要更健康,那就是中医。
为什么很多老中医都特别长寿呢?他们有什么秘方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中医们的养生方法吧!“三通”得安着名老中医胡天成的养生观保持“三通”身得安“三通”即思想通、气血通,二便通。
这是原成都市骨科名家杨天鹏老先生十多年前在一次回答台湾同道养生话题时所说的。
胡教授认为“三通”言简意赅,值得推崇,无形之中也就成了他养生的座右铭。
先说“思想通”,其中包含7每个人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追名逐利,恬淡虚无,知足常乐。
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则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医疗技术,救死扶伤,助人为乐。
只要心态正确,喜怒有节,宠辱不惊,让烦恼减少到最少,自然就活得相对轻松,心安则体安。
再说“气血通”,就是要锻炼身体,使血脉流通,关节流利.气机调畅,以增强体质。
生命在于运动,但必须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适度的运动,过犹不及,皆不可取。
对于常年上门诊的医生而言,坐的时间相对较长,久坐伤肉,需要站立行走以调节。
胡教授援藏期间,因高原缺氧,不能进行太剧烈的运动,于是养成了饭后散步的习惯,两年下来,身体还更好了。
虽然现在胡教授住的是电梯公寓,工作单位也有电梯,但是在没有急事的情况下,他都是爬楼梯,这个习惯已坚持多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旅游也是胡教授每年的必修课,身游于名山大川之间,心怡在旷朗悠然之中,劳逸结合,更添活力。
第三是“二便通”。
保持每天的大小便正常能很好的排毒,这么多年了,胡教授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排便。
二便通畅,使毒素不在体内滞留,促进新陈代谢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将健康融入生活其实说起养生,胡教授说他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或许是一直从医的缘故,那些健康的习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生活。
三通生命源复兴疗法治疗阳痿早泄性冷淡的操作方法操作疗法如下:患者穿较宽松柔薄的内衣,仰卧在治疗床上,双足底涌泉穴相对帖紧,双膝关节用力向外侧屈曲,双足跟并齐尽力向会阴穴处滑行靠近,使骨盆前下侧充分显露。
操作者面朝向患者,站立在骨盆右侧,右手中指尖按压在患者尾椎尖长强穴上,同手拇指尖按压在会阴穴位较硬的韧带下方,右侧下腹和腹股沟稍屈曲,将患者右侧膝关节固定,左手肘关节稍屈曲使鹰嘴凸出,轻柔地按压在患者耻骨联合处的曲骨穴位,左手掌紧托患者左膝关节上下组织将其固定,共同维护股骨头、股骨颈防止损伤。
当上述手法位置、准备完善后,同时用力刺激三个穴位,①海浪式按摩刺激长强穴位的骶尾丛神经、肛神经、臀大肌和肛尾韧带结合部等组织。
②海浪式按摩刺激会阴穴位的会阴神经分支、会阴中心肌腱、尿生殖膈下筋膜、会阴浅横膜、球海绵体肌、腰骶丛神经分支,特别是要细致按摩会阴穴周围骨外膜较硬软组织并将其松解。
③海浪式按摩刺激曲骨穴位的腹白线最下端、腰骶神经丛分支、骶交感神经分支、腹股沟韧带与耻骨肌两侧相临部等组织。
手法要轻柔、力量要均匀,方向要一致,整个时间约刺激3—5秒,也就是同时刺激每个穴位3—5次。
每次刺激患者不会感到疼痛等不适。
特别是会阴和曲骨穴刺激后会出现组织内血流增快、增多及软组织弹性增强的良性反应,这些反应整体调控,会促进腺体分泌、代谢增强、心跳有力、呼吸舒畅,也同步促使脊神经(特别是马尾神经)、植物神经(内脏神经)传导平衡、肌体免疫功能迅速提高。
该疗法隔日治疗一次,每3周一个疗程,一般症状经1—3次治疗就消失了,重度的疾病需数次疗程才能缓解,每个疗程中间停治一周,无症状即停止治疗。
该疗法适应于全身各系统疾病,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但有骨折未愈,脏器官衰竭,肿瘤转移等病情危重患者禁用或慎用此疗法。
综合上述,脊神经和血管梳通法是从骶尾椎和靠近心脏锁骨下动脉开始的,到第一脊神经远端和动脉远端结束。
而经络疏通法仍然是利用手指沿十四条经络线,在按压滑动中不断变化手法和部位完成的。
传承发展、走向国际,中国针灸的现代化之路作者: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9年第04期“针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麒鹏教授告诉我们,其实追本溯源,经络体系中一开始是没有穴位的,有的只是经脉的巡行和基础的治疗方法,治疗是直接针对经络开展的,而穴位是后人在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
到了汉代,《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穴位约有160个,而到了北宋时期,医家总结了354个穴位。
到了明代,穴位被总结为359个,到了清代古籍中记载经穴总数则达到了361个。
这说明针灸体系的发展一直在持续,哪怕到了现代医学成为主流的今天,专家学者对于经络的研究仍未停止。
随着实践的推进,科研水平的提高,也确实提出了许多新的效穴,临床运用效果也很好。
不仅仅是穴位,针灸技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针灸发展的重要部分。
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教授、国医大师贺普仁博采众家之长,用全新的治疗学思想,创立了“贺氏针灸三通法”。
王教授介绍道:“贺老的三通法是针灸领域的重要创新,但它的根源还是来自对古人经验的传承。
”贺老的三通法所用毫针、放血、火针技法皆由古人所创,但贺老根据近现代疾病的变化规律,总结临床经验,巧妙地将三者有机结合并创立了三通疗法,“解决了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切实地解决了更多患者的病痛”,这便是针灸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
近年来,卒中单元的建设已被证实是脑卒中防治领域科学、合理及重要的方向。
所谓“卒中单元”,是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针对脑卒中患者具有诊疗规范和明确治疗目标的医疗综合体。
它是可延伸到恢复期、后遗症期,针对卒中患者的一种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社区医疗、家庭医疗以及各个收治机构。
我国对于卒中单元建设、研究已然走在世界前列,大量的样本、良好的临床环境,使得我国医生有着更多研究与实践卒中单元的机会和条件。
除此以外,传统中医也在卒中单元的建设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王教授在国内卒中单元推广建设早期,就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开展了十分有意义的建设中医卒中单元的尝试。
按照伟大而古老的藏医典籍《四部医典》的说法,人体健康与否的状态,可以形象化为3棵树。
这3棵树即是象征生命形态的树,也是藏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藏族人赋予其强烈的感情色彩,称之为愿望树,或者叫天堂树和菩提树。
到了五世达赖喇嘛和第司·桑吉嘉措时期,《四部医典》的精髓内容,被绘制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彩色教学挂图——曼唐。
藏医学深邃而无穷的奥妙,便蕴涵其中。
撰文/李初初曼唐中的医学奥秘80幅曼唐的形成赤松德赞和宇妥宁玛·云丹贡布之后时间不长,赤松德赞的后世子孙“朗达玛”,便因为“抑佛兴苯”的灭佛运动,而让伟大的吐蕃王朝,迅速走向了分裂与灭亡。
末代赞普贝科赞被弑杀以后,此后的300多年间,西藏四分五裂,王朝更迭频繁,但在每一个阶段,医学上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及成就。
萨迦政权时期,西藏正式归入元朝的版图。
萨迦中国梦 西藏的故事将人比作三棵树,三根共生九树干,树枝四十又七条,二百二四常绿叶,盛开结出五花果,以树为喻根本典。
盛开无病长寿花,结下法财乐三果,以树为喻宣医道,堪称精华根本典。
摘自《四部医典》的昌狄家族成员,对藏医学做出了不少贡献。
昌狄·班旦措吉所著的《解剖明灯》和《药物蓝图》,都绘有一些图谱,为其后绘制成套“曼唐”挂图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著名的萨迦教派大成就者邬坚巴·仁钦贝,在西藏引进了被称为“佐台”的水银洗炼炮制工艺,还完善了被称为“赛台”的黄金炮制工艺。
公元14世纪中叶,帕木竹巴势力崛起,替代萨迦政权统治了全藏,这时除出现了著名的音乐舞蹈家、医药学家、建筑设计大师唐东杰布,藏医学更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其中以北派和南派成为最主要的代表。
北派藏医由著名医生强巴·南杰扎桑创立,他的知识广博,除了对《四部医典》进行诠释的《所需所得》以外,还有一些其他著作。
由于他生活在北方高原地带,对常见病如风湿症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应用温热药物、艾灸及放血疗法;南方学派出现较北派略晚,其代表人物是苏卡·年尼多吉。
千年藏医起源治愈神秘黄水病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藏族,在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健康生存的技能,掌握了颇具特色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从而得以顽强地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藏医:自然为药,内外兼治藏区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传统藏医生在教孩子们辨认黄牡丹等特色藏药材。
(供图/奇正藏药)“雪域人间出现的第一种疾病,是消化不良;第一种药物,为白开水;第一位病人,叫希布;第一位医生,叫仓巴。
”希布,实际上就是人的意思,仓巴,本意是人们的一位先祖。
有人的地方便有疾病,但藏人却善于从任何一点自然的馈赠中找到医治病痛的方法。
关于传统医学的起源,不少都能找到各类神话传说,藏医也不例外。
但真正有文献证明的藏医发展的故事却少之又少。
据藏医史记载,距今五千年前,藏族地区就已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三千年前的藏王直贡赞布时期,畜牧业和农业不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藏人们还学会了用融化的酥油止血、用酒清洗伤口、敷酒糟消肿等简单的医疗方法。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代代沿袭,聪慧的藏人得知身边的植物、动物甚至矿物可以用来医治疾病。
他们将羊毛烧成的灰烬用于消炎,用麝香内服治疗胃病、外敷治疗跌打损伤,用藏雪鸡治疗感冒和眼病,用松柏燃烧的烟雾净化空气、消除病毒。
这些方法均取自于自然,用之于人身,也奠定了藏医学观念的基础:自然为药。
直到公元300年前后,吐蕃第二十七代赞普藏王拉妥妥日年赞时,古印度的医学才正式传入西藏。
藏医距今有约两千三百余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藏医学已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学。
起源:“圣医”与药浴疗法藏医学同其他传统医学一样,最初都存在不少“神秘”的成分。
藏族医生们用高原独有的动植物、矿物治疗患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中,这种藏医学的传授是在寺庙中隐秘进行的。
而藏医真正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公元8世纪时编写完成的《四部医典》密不可分。
《四部医典》是宇妥宁玛・云丹贡布所著,传说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出生前有药仙托梦,自小便颇有天赋。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贺氏针灸三通法讲座一针一得(转)(1)腰痛不能屈伸:养老穴;(2)落枕:听宫穴;(3)膝不能弯:风府穴;(4)口舌生疮:劳宫穴;(5)咽痛:少商穴放血:(6)崩漏:隐白穴;(7)胆囊炎:丘墟透照海;(8)偏头痛:丝竹空透率谷;(9)后脑痛:至阴穴;(10)喑哑:液门穴;(11)尿崩:复溜穴;(12)胎位不正:灸隐白穴;(13)单臂不举(肩周炎):条口穴;(14)痰哮:丰隆;(15)口干:承浆;(16)心绞痛:左内关;(17)小儿腹泻:曲池;(18)火牙痛:太溪;(19)肋痛:丘墟;(20)肾结石(腹痛):蠡沟穴;(21)鹅掌风:劳宫;(22)胃脘痛:内关;(23)煤气中毒:素髎;(24)小儿斜颈:臂臑;(25)痔疮:承山;(26)中耳炎:下关;(27)腱鞘炎:火针点刺;(28)心烦:神门;(29)腰胯痛:浮兔;(30)丹毒:三棱针放血;(31)脱肛:刺或灸百会;(32)小儿疳积:四缝放血;(33)结膜出血:肝俞放血;(34)麦粒肿:火针点刺肿胀处;(35)颈痛:绝骨穴(悬钟);(36)子宫肌瘤:灸痞根;(37)流鼻血:少商放血;(38)头宣:四神聪放血;(39)小儿斜视:臂臑穴;(40)发烧:大椎放血。
这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灸大夫这就是个庸医,这个一针一得这里面好多穴位掌握好了,就证明你不是一个庸医。
这个养老穴,位置大家都知道在什么位置。
这腰不能弯了,不能动了,就典型的腰椎间盘脱出症,或者这跨已经侧过去了,蹲下起不来,坐也站不起来,站着不敢坐,就这种病。
养老穴,你们回去遇到这种典型病例,你们试试。
从我这个医疗实践,我就特别愿意给扎这个两个人架起来这个腰痛,两个家属架起来。
养老穴,一面一针,这个扎上以后,让他做最痛苦的动作。
为了表现你的神奇的功力,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他做几个动作,“坐下”,“起来”。
不扎针之前,你让他坐下。
他扎这两针以后,你说:“起”。
他自己能站起来。
他别人,其他的患者看也服气,马上就站起来。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针灸三通法原理针灸疗法,是我国医学宝贵遗产。
贺氏针灸三通法是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集六十多年针灸临床之经验,根据针灸医学的传统理论,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综合历代针灸名家之针术,所创立的一套比较完整的针灸临床理论和方法。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面对复杂的病情,一根毫针不能解决针灸临床的全部问题,从针负的源流中更感觉到一根毫针也不是针灸疗法的全部。
为了解决针灸临床中的众多难题,在广泛使用毫针的基础上,应用更多的针刺方法,集多种针法之优势治于一疾,不但可以提高针灸治疗效果,更可以扩大治病范围,于是针灸三通法便应运而生。
1针灸三通法的理论基础针灸三通法的学术思想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临床医学,其中经络理论和气血学说是它的学术精髓。
经络理论是中医,尤其是针灸学科的基本理论之一。
古人认为经络具有由里及表,通达内外,联络肢节脏腑的功能。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由经络来完成的。
经络在人体内形成一个网络,把各个不同的脏腑器官网结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体。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气血”运达周身各部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经络还具有调节阴阳,协调各脏腑之间的活动平衡,即生克制化的谐和与统一的功能,以维护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另外,经络系统对临床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气血在经络系统中运行是生命代谢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反之若气血不能在经络系统中正常运行就会产各种疾病。
在这个学术思想的指导下便产生了“通”与“不通”的概念:“通”就是人体气血充盈,机体功能健全的生理状态;“不通”就是人体气血运行呆滞,机体功能受阻的病理状态。
我们把机体在“不通”状态下,所形成的病机病因称之为“气滞”。
从病因病机的角度看,病灶局部的经络“不通”,其实就是局部经络机能障碍的表现。
即便是在气虚血亏的情况下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究其气虚血亏的原因也还是其局部的经络不通而致其果。
指尖上的传承作者:王京喜程海英王桂玲贺林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8年第12期贺普仁教授是一位针灸大家,不仅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更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贺老从事中医事业70余年,每次行医治病,身边必备三种“兵器”,与贺老相伴一生的三种“兵”器都是什么?它们有何独特之处呢?所谓的三种兵器,其实是三种功效各异的针具。
贺老把这三种针具配合不同的针法使用,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针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三种针具,对应的便是贺老独创的贺氏三通法。
“病多气滞,法用三通”是贺老学术思想高度的概括。
这里的气是指邪气,邪气客体则经络气滞,邪气滞血则为瘀。
贺老认为,气滞造成的经络不通、气血失和最终将导致阴阳失调,这是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不可逾越的病理过程。
法用三通的精髓为:通调为本,知调阴阳。
以通经活络为手段,调和阴阳为目的,达到化滞破阻通经络、经络与气机通顺、通调、通畅、机能状态复常、疾病向愈的效果。
贺老遍览典籍,又结合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结合辨证,提出了三种通畅气机的治法:温通法、强通法、微通法,这便是赫赫有名的贺氏三通法。
20世纪60年代,贺老花费大量精力,根据古籍里留下的蛛丝马迹,复活了一种独特的针具——火针。
火针是一种特制针具,由耐高温的一种硬质合金材料做成,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快速点刺穴位、经络。
火针兼有针刺和灸疗的作用,可借助针力与火力,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邪,可以温通经络、引邪外出,达到治疗目的。
火针早在《黄帝内经·灵枢·官针》中就有“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的记载。
“焠”乃火灼之意,“燔针”即火针,是言用烧红的针以治痹证的方法。
而后的《伤寒论》《千金翼方》《针灸大成》等医籍中均有关于火针的论述,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大多用于虚寒等病证。
明代时,火针的发展达到高峰。
明代以后,火针逐步消亡,到20世纪50年代,这种针法在临床上基本消失了,只有一些民间游医还在使用。
贺氏针灸三通法讲员:冯秋菊贺普仁简介贺普仁教授,1990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名老中医”,被誉为“国医大师“称号。
贺普仁教授认为,尽管病因有七情六淫,饮食劳倦,跌打损伤等,但在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气滞是不可逾越的主要病机。
气滞则病,气通则调,调则病愈,故称“病多气滞“。
他对传统的毫针疗法,火针,灸法,拔罐疗法,放血疗法等做了大量的挖掘,概括为微通,温通,强通三种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
60年来,贺普仁教授潜心钻研针灸技法,治疗了疑难杂症。
贺氏针灸三通法的形成贺氏针灸三通法是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的,吸收历代医家思想的精华,并融合贺老的学术经验而形成的针灸理论体系。
通过仔细研究《素问》、《灵枢》可知古人在论述治病的法则时强调的是通调理论,而该理论是建立在经脉对人体生理病理治疗的重要性基础上,故通调理论是针灸治疗的重要法则。
《中华大字典》中云:“痛,调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欲以微针,通其经络,调其气血,营其顺逆,出入之会。
”贺氏三通法包括:微通法、温通法和强通法。
微通法即毫针刺法,古人将毫针称为“微针”、“小针”,如《内经》所云: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故代表此法代表的主要工具为毫针。
温通法即火针疗法,“温”代表火针的特点,即借其温热效应。
强通法即放血疗法,“强”表明放血的方法使用三棱针强刺激皮肤血络,迫使其出血。
“微”、“温”、“强”反应了不同的针具、施术特点以及刺激量的强弱程度。
《素问.调经论》是内经中论述通调经脉重要性的专著,其论点是: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其所言经脉内连五脏六腑,外联身体肢节,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脉的运行使全身器官和脏腑,紧密的联系起来。
若气血失和,则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治疗疾病应根据经脉气血虚实而调整,只有调经脉血才能治疗五脏病变。
从而指出了经脉在生理病理及治疗上的重要性。
“三通法”进行治疗,归纳如下:••内科:关节痛,腰腿痛,痄腮sai,肾虚腰痛,阳痿,遗精,胃脘痛,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面肌痉挛,末梢神经炎,颈痛,肩痛、背痛,类风湿关节炎等。
三通生命源复兴疗法;①治疗疑难病症②通血管、通经络、通神经、激活腺、体焕发青春。
千年之谜——生命源(三通生命源复兴疗法);正脊柱、通百脉调脏腑、通气分和气血、通阴阳触体知病、手到痛解塑身养颜、延缓衰老激活腺体、抗病延年在古法按摩的基础上,混合阴阳融入太极精髓,利用物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以指代针形成的一套以柔克刚、一气呵成的独特内功手法。
该手法通过对人体十四正经及周身神经血管的定向疏通、在神经、血管、经络疏通、脏腑调和的状态下,激活生命之源,促进腺体(特别是性腺、脑垂体、相互激惹)分泌,促进代谢增强、心跳有力、头脑灵活、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身心愉悦、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塑身养颜、延缓衰老。
(尤其是妇科、男科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效果。
)调脏腑、通气分(塑身养颜、延缓衰老)所言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气化之五脏,此法从脏腑治疗着手,调理脏腑气分、恢复脏腑机能。
盖因人身脏腑的运化机能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以气分为原动力,内部的气分顺调,就能增强脏腑的运化机能、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又人体疾病,系受七情所伤,四时不正之气,表现出寒、热、风、湿、燥、火不同的特征。
用按摩术引导调理气分,以恢复脏腑机能,气分调顺,寒则暖,火则息,风则散,热则平,燥则润,湿则化而百病除。
定向正骨法目录1 定向正骨法2 千年之谜——生命源3 定向正骨手法描述4 荣誉1 定向正骨法2 千年之谜——生命源3 定向正骨手法描述4 荣誉1 定向正骨法定向正骨法由胡进江教授创始于1984年,其治疗基地建于本世纪初,已初具规模。
拥有以创始人领衔的专家型队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以及病房、诊研、医治、会诊阅片和学术交流室等设施设备,着力推崇与运用首创定向正骨法,为国内外患得医伤治病。
指导大家预防保健,向同仁与爱好者传经授艺,广为官兵及世人认同与接受。
定向正骨法是胡进江教授在长期实践中潜心研究,拼力探索,精读古医,博学现代医学精论,心系官兵,倾情大从,径走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际、预防与保健结合的路子,探源、总结、发展与完善,将中华传统医学与世界现代医学理论及生物力学等机理融合,首创科学安全有效之法。
三通生命源复兴疗法;①治疗疑难病症②通血管、通经络、通神经、激活腺、体焕发青春。
千年之谜——生命源(三通生命源复兴疗法);
正脊柱、通百脉
调脏腑、通气分
和气血、通阴阳
触体知病、手到痛解
塑身养颜、延缓衰老
激活腺体、抗病延年
在古法按摩的基础上,混合阴阳融入太极精髓,利用物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以指代针形成的一套以柔克刚、一气呵成的独特内功手法。
该手法通过对人体十四正经及周身神经血管的定向疏通、在神经、血管、经络疏通、脏腑调和的状态下,激活生命之源,促进腺体(特别是性腺、脑垂体、相互激惹)分泌,促进代谢增强、心跳有力、头脑灵活、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身心愉悦、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塑身养颜、延缓衰老。
(尤其是妇科、男科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效果。
)
调脏腑、通气分(塑身养颜、延缓衰老)
所言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气化之五脏,此法从脏腑治疗着手,调理脏腑气分、恢复脏腑机能。
盖因人身脏腑的运化机能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以气分为原动力,内部的气分顺调,就能增强脏腑的运化机能、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又人体疾病,系受七情所伤,四时不正之气,表现出寒、热、风、湿、燥、火不同的特征。
用按摩术引导调理气分,以恢复脏腑机能,气分调顺,寒则暖,火则息,风则散,热则平,燥则润,湿则化而百病除。
定向正骨法
目录
1 定向正骨法
2 千年之谜——生命源
3 定向正骨手法描述
4 荣誉
1 定向正骨法
2 千年之谜——生命源
3 定向正骨手法描述
4 荣誉
1 定向正骨法
定向正骨法由胡进江教授创始于1984年,其治疗基地建于本世纪初,已初具规模。
拥有以创始人领衔的专家型队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以及病房、诊研、医治、会诊阅片和学术交流室等设施设备,着力推崇与运用首创定向正骨法,为国内外患得医伤治病。
指导大家预防保健,向同仁与爱好者传经授艺,广为官兵及世人认同与接受。
定向正骨法是胡进江教授在长期实践中潜心研究,拼力探索,精读古医,博学现代医学精论,心系官兵,倾情大从,径走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际、预防与保健结合的路子,探源、总结、发展与完善,将中华传统医学与世界现代医学理论及生物力学等机理融合,首创科学安全有效之法。
近年来,数万名不同种族和国家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肩周炎、关节及软组织损伤患者接受此法医治倍显功力,有着独特功效,受到一致的赞许,在军内外、国内外享有盛誉。
定向正骨法问世以来,经受了实践的检查与考验,一致认为是个独特、安全、高效、稳妥之法。
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医疗机构研究开发兴趣,倍受关注。
早在1997年召开的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会上,评价它是一种安全有效新技术。
2002年国际医学科学院成立了“定向正骨研究会”,向世界推广这门新技术。
2000年召开的国际自然科学大会上获“金牛奖”。
1996以来,胡进江教授应邀到9国及16个地区进行传授交流,先后
有50多个国家23860名医生接受培训并在世界不同地区从事此项工作,数万人次治疗中没有发现医疗事故和不良反应。
定向正骨法已成体系,已显特效,确立并形成了医学界公认的学术地位。
2 千年之谜——生命源
正脊柱、通百脉
调脏腑、通气分
和气血、通阴阳
触体知病、手到痛解
塑身养颜、延缓衰老
激活腺体、抗病延年
在古法按摩的基础上,混合阴阳融入太极精髓,利用物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以指代针形成的一套以柔克刚、一气呵成的独特内功手法。
3 定向正骨手法描述
该手法通过对人体十四正经及周身神经血管的定向疏通、配以脏腑点穴,特别是激活人体生命之源,从而促进生理功能发生变化营养脑及脏腑骨骼,使人短时间内迅速体现出升华功能。
达到抗病治病、延缓衰老、健美塑身的目的。
特别是对瘦弱胸平的中青年女性(包括女性乳腺疾病)及妇科疾病、男科疾病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着药物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和效果。
推拿养生
和气血、通阴阳(激活腺体、焕发青春)
在神经、血管、经络疏通、脏腑调和的状态下,激活生命之源,促进腺体(特别是性腺、脑垂体、相互激惹)分泌,促进代谢增强、心跳有力、头脑灵活、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身心愉悦、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增强。
(尤其是妇科、男科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效果。
)调脏腑、通气分(塑身养颜、延缓衰老)
所言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气化之五脏,此法从脏腑治疗着手,调理脏腑气分、恢复脏腑机能。
盖因人身脏腑的运化机能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以气分为原动力,内部的气分顺调,就能增强脏腑的运化机能、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又人体疾病,系受七情所伤,四时不正之气,表现出寒、热、风、湿、燥、火不同的特征。
用按摩术引导调理气分,以恢复脏腑机能,气分调顺,寒则暖,火则息,风则散,热则平,燥则润,湿则化而百病除。
正脊柱、通百脉
诸症源于脊,据统计99%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问题。
其中上网族、公司职员、医生、教师、领导干部、作家占有相当比例。
而脊柱又与人体其它九大系统有密切联系,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发生。
应用定向正脊手法,几分钟内就可迅速诊断出脊柱及全身疾病并迅速、安全、无痛的解除脊柱位移椎体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刺激使病痛迅速缓解或消失。
治疗方面
治疗脊柱关节疾病、脊柱相关疾病及内科疑难病症等等,绝不用旋转,斜扳,侧拉等复位手法。
整套手法治疗,只需短短几分钟,便是它的神奇所在。
患者在充分的享受中得到疾病康复,同时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保健,避免传统治疗方法,苦于医生自己一身职业病。
这正是定向正骨的精髓——“似气如水,循环不息,天人合一,医患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