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试题和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97.10 KB
- 文档页数:12
2012年1月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4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至今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A.汉字B.玛雅文字C.楔形文字D.古埃及文字正确答案:A2、英语单词“trees”中“s[z]”的作用是()A.改变词形B.改变词的感情色彩C.改变词性D.改变词的文化意义正确答案:A3、语言是一种A.自然现象B.生理现象C.社会现象D.个人现象正确答案:C4、“胸有成竹”不能说成“心有成竹”,因为它是一个()A.专有名词B.成语C.惯用语D.标准语正确答案:B5、掌管人的形象思维活动的是大脑的()A.左半球B.左半球的某些部位C.脑桥D.右半球正确答案:D6、舌面元音中的“前高不圆唇”元音是()A.[o]B.[]C.[u]D.[i]正确答案:D7、根据词内语素的数量可以把词分成()A.单纯词和合成词B.同义词和反义词C.单义词和多义词D.同音词和同形词正确答案:A8、人们感觉到方言的不同首先是体现在()A.语法方面B.语音方面C.语汇方面D.语义方面正确答案:B9、下面的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吃苹果B.喝汽水C.喝牛奶D.来客人正确答案:D10、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确定词类的标准是()A.语义标准B.分布标准C.形态标准D.语音标准正确答案:B11、通常情况下,文言词语如“囹圄”、“俸禄”等都属于()A.基本语汇B.古语词C.借词D.方言词正确答案:B12、“高考”、“环保”属于()A.惯用语B.专有名词C.成语D.简缩词语正确答案:D13、“脑袋”和“头颅”意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理性意义不同B.视觉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意义不同正确答案:C14、下面的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A.糊涂B.葡萄C.莲花D.巧克力正确答案:C15、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A.非自控阶段B.双词阶段C.电报句阶段D.成人句阶段正确答案:A16、“股东”、“涨停”、“跌破”等词语都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专用语汇D.科技术语正确答案:C17、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A.语言决定论B.语言遗传机制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不可知论正确答案:A18、汉语、彝语、苗语、纳西语都来自于()A.古梵语B.原始汉藏语C.古日耳曼语D.古斯拉夫语正确答案:B19、“飘雪了”中的“雪”属于语义角色类型中的()A.工具B.结果C.施事D.与事正确答案:C20、所谓“贵族语言”实际上是一种()A.亲属语言B.地域方言C.隐语D.社会方言正确答案:D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2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试题和答案D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5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2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3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A.[i,y]B.[u,a]C.[o,e]D.[,]5.北京话“嚏”、“喷”单念时分别是[t‘i]和,而“嚏喷”一词的发音却是,这种语流音变是A.同化B.异化C.弱化D.增音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7.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A.变形构词B.变性成词C.语汇构词D.语法构词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A.惯用语B.谚语C.歇后语D.成语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A.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4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10.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A.仍然是名词B.变成了形容词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D.名词兼形容词11.“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A.一般疑问句B.特指疑问句C.选择疑问句D.反问疑问句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必然—偶然B.萧条—繁荣C.整体—部分D.出席—缺席13.下列各句,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A.那个唱歌的女孩是我的同学B.她很想当歌手C.她平时最喜欢唱蔡依林的歌D.我给她当听众1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A.(甲)他又去网吧了——(乙)他去过网吧B.(甲)他早就不吹笛子了——(乙)他吹过笛子C.(甲)他什么时候看的病——(乙)他看过病D.(甲)电脑的硬盘坏了——(乙)电脑坏了15.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音位文字D.音节文字16.通常被看作语言亲属关系重要证据的是A.语言类型相同B.语音对应关系C.地理位置相近D.语言借用成分5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617.下列关于双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 B .双语制必然导致社会双语程度比较高 C .双语现象是不同言语社团接触的结果 D .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18.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I no want some food .”②“I don ’t want some food .”③“I don ’t want any food .”④“No 1 want some food .”时通常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③④①②D .②③④① 1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 A .听说阶段 B .读写阶段 C .初级阶段 D .后期阶段 20.机器翻译技术的四个层级中,最高层级是A .词语平面B .句法平面C .语境平面D .语义平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学者是【】A.乔姆斯基B.索绪尔C.布隆菲尔德D.洪堡特2.中国将传统的音韵、文字、训诂、虚词等研究统称为【】A.小学B.经学C.语言学D.文字学3.音高主要决定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时间D.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4.汉语普通话的jìsuàn jī(计算机)可以切分出的音素数量为【】A.3个B.6个C.7个D.8个5.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可以将拼音b和p区分开来的区别特征是【】A.送气与不送气B.清音与浊音C.双唇音与舌面音D.塞音与塞擦音6.话中将“慢”[man]+“慢儿”[mar]读作“慢慢儿”[mai mar]属于语流音变中的【】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7.下列不是成语的是【】A.过河拆桥B.风风火火C.醉翁之意不在酒D.爱屋与乌8.在汉语中管某种东西叫“书shū”,英语中叫“book”,这反应了语汇在产生时的【】A.理据性B.普遍性C.任意性D.民族性9.下列属于借词的是【】A.尴尬B.看好C.拜会D.袈裟10.下列属于体词属性范畴的是【】A.体B.态C.数D.时11.“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名句,它至今仍被人广泛引用,且理解起来不大费力,这是由于语言的【】A.抽象性B.递归性C.系统性D.稳定性12.词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是【】A.通俗意义B.非通俗意义C.理性意义D.非理性意义13. 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繁简类14. “天气凉了”和“这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是【】A.同音关系B.多义关系C.同形关系D.同义关系15. 文字起源于【】A.结绳B.图画和契刻C.系珠D.契木16. 创制一种文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最终要取决于【】A.政府的法令B.文字是否生动C.使用这种文字的人民D.文字的创制者17.在汉语中,以下属于借词的是【】A.雷达足球芭蕾舞B.卡车哈巴狗C.胡同菩萨比萨D.沙龙黑板艾滋病18.社会方言的特点反映在哪个方面最明显【】A.语音B.词汇C.语法D.行业用语19. “牙”原来指大牙,现指所有的牙齿,这属于词义的【】A 扩大 B. 缩小 C. 转移 D. 词语的替换20. 语言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A.语音B.语义C.词汇D.语法21. 母语化的洋泾浜语叫【】A.世界语B.克里奥尔语C.共同语D.通用语22. 临界期现象说明,人类后天的语言学习具有【】A.数量限定B.时限限定C.速度限定D.地域限定23. “老马识途”靠的是【】A.感性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外思维24. 科学家把因大脑不同部位受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A.痴呆症B.失忆症C.失语症D.神经病25. 以下方言中,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是【】A粤方言B伦敦方言C意大利多斯岗方言D北方方言26. 一般说来,方言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义二、多项选择题27.下列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有【】A.嘴唇B.上齿C.软腭D.舌头E.硬腭28.语言中等义词的来源有【】A.词义引申产生的等义词B.借用外语词产生的等义词C.借用方言词产生的等义词D.构词成分顺序颠倒产生的等义词E.近义词差异消失产生的等义词29.划分词类的标准有【】A.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B.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C.根据词的感情色彩来确定词类D.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E.根据词的来源来确定词类.30. 汉字“六书”指的是假借、转注以与【】A.指事B.象形C.形声D.会意E.拟声31.近义词之间的区别通常表现在【】A.理性意义的不同 B. 修辞手法的不同C. 感情色彩的不同D. 语体色彩的不同E. 形象色彩的不同三、名词解释题32.语素33. 字符34. 派生义35. 语法范畴四、简答题36.请简要说明音位的性质37. 请简述语法规则的性质。
全国 2012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 005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A .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2.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A .离散性B.强制性C.可变性D.任意性3.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4.下列元音在普通话中可以充当韵头的一组是A .[i, y]B.[u,a]C.[o,e]D.[5.北京话“嚏”、“喷”单念时分别是[ t‘ i,而“嚏喷”一词的发音却是,这种语流音变是A .同化B.异化C.弱化D.增音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2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7.英语动词“ like( 喜欢 )”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A .变形构词B.变性成词C.语汇构词D.语法构词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A .惯用语B.谚语C.歇后语D.成语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A .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10.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A .仍然是名词B.变成了形容词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D.名词兼形容词11.“你吃点什么吗 ?”这个句子是A .一般疑问句B.特指疑问句C.选择疑问句D.反问疑问句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 .必然—偶然B.萧条—繁荣C.整体—部分D.出席—缺席13.下列各句,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A .那个唱歌的女孩是我的同学B.她很想当歌手3C.她平时最喜欢唱蔡依林的歌D.我给她当听众1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A .(甲)他又去网吧了—— (乙 )他去过网吧B.(甲)他早就不吹笛子了——(乙)他吹过笛子C.(甲)他什么时候看的病——(乙)他看过病D.(甲)电脑的硬盘坏了—— (乙)电脑坏了15.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 .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音位文字D.音节文字16.通常被看作语言亲属关系重要证据的是A .语言类型相同B.语音对应关系C.地理位置相近D.语言借用成分17.下列关于双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B.双语制必然导致社会双语程度比较高C.双语现象是不同言语社团接触的结果D.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18.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 I no want some food.”②“I don’t want some food.”③“I don’t want any food.”④“No1 want some 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1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4A .听说阶段B.读写阶段C.初级阶段D.后期阶段20.机器翻译技术的四个层级中,最高层级是A .词语平面B.句法平面C.语境平面D.语义平面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541)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革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汉语属于A.孤立语 B.屈折语C.粘着语D。
复综语2.“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A.同义词B.多义词C.同音词D.近义词3.苏美尔人发明了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腓尼基字母 D.阿拉伯字母4.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A.语言相关 B.语言辅助C.语言影响D.语言迁移5.“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A.以部分代整体 B.以特征代本体C.以具体代抽象D.以专称代通称6.“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A.理性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7.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假设,人的大脑中储存的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叫A.人类语法 B.普遍语法C.个人语法D.个别语法8.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A.地方话B.隐语C.亲属语言D.原始基础语9.“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拟物C.夸张D.降格10.语言符号的能指是A.词汇B.语音C.语义D.语法11.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A.人们的喜好B.经济上的原因C.文化上的原因D.政治上的原因12.诗歌属于A.谈话语体B.应用语体C.文学语体D.宣传语体13.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A.群婚制阶段B.族外婚制阶段C.母系氏族社会阶段D.家族制阶段14.希腊字母属于A.辅音文字B.全音素文字C.表意文字D.象形文字15.古代关于马的词很多,如“驹”两岁马、“駣”三岁马、“馬八”八岁马,这些词被称为A.同源词B.类义词C.同义词D.同形词16.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A.系统特征B.约定特征C.层级特征D.线性特征17.对“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的是A.索绪尔B.鲍阿斯C.沃尔夫D.施莱歇尔18.“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村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是A.对偶句B.排比句C.反复句D.回环句19.下面各词借自于汉代西域的是A.葡萄B.罗汉C.蛮夷D.胡同20.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社会现象叫A.混合语现象B.惯用语现象C.克里奥尔现象D.双语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歹|j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篇一:01-07 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试题和答案】00541 语言学概论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1 、()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 、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3 、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4 、方言词是指()。
5 、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 、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 、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 、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 、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 、文字起源于(记事的图画)。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 分,共15 分)1 、社会语言学属于()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2 、元音[]的名称是()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3 、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①邮②欧③玩④农4 、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5 、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①玻璃②黑板③语言④红旗6 、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7 、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8 、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9、英语的“ foot (”脚,单数)变为“ feet (”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11 、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①异化②类化③新语法范畴的形成④实词虚化12 、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①苗语②越南语③俄语④日语13 、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①语法②语义③语音④词汇14 、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①“皮”原指兽皮② “涕”原指眼泪③ “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④ “江” 原指“长江”15 、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①象形的②会意的③表音的④形声的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多请把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学者是【】A.乔姆斯基B.索绪尔C.布隆菲尔德D.洪堡特2.中国将传统的音韵、文字、训诂、虚词等研究统称为【】A.小学B.经学C.语言学D.文字学3.音高主要决定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时间D.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4.汉语普通话的jì suàn jī(计算机)可以切分出的音素数量为【】A.3个B.6个C.7个D.8个5.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可以将拼音b和p区分开来的区别特征是【】A.送气与不送气B.清音与浊音C.双唇音与舌面音D.塞音与塞擦音6.北京话中将“慢”[man]+“慢儿”[mar]读作“慢慢儿”[mai mar]属于语流音变中的【】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7.下列不是成语的是【】A.过河拆桥B.风风火火C.醉翁之意不在酒D.爱屋及乌8.在汉语中管某种东西叫“书shū”,英语中叫“book”,这反应了语汇在产生时的【】A.理据性B.普遍性C.任意性D.民族性9.下列属于借词的是【】A.尴尬B.看好C.拜会D.袈裟10.下列属于体词属性范畴的是【】A.体B.态C.数D.时11.“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名句,它至今仍被人广泛引用,且理解起来不大费力,这是由于语言的【】A.抽象性B.递归性C.系统性D.稳定性12.词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是【】A.通俗意义B.非通俗意义C.理性意义D.非理性意义13. 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繁简类14. “天气凉了”和“这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是【】A.同音关系B.多义关系C.同形关系D.同义关系15. 文字起源于【】A.结绳B.图画和契刻C.系珠D.契木16. 创制一种文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最终要取决于【】A.政府的法令B.文字是否生动C.使用这种文字的人民D.文字的创制者17.在汉语中,以下属于借词的是【】A.雷达足球芭蕾舞B.电话卡车哈巴狗C.胡同菩萨比萨D.沙龙黑板艾滋病18.社会方言的特点反映在哪个方面最明显【】A.语音B.词汇C.语法D.行业用语19. “牙”原来指大牙,现指所有的牙齿,这属于词义的【】A 扩大 B. 缩小 C. 转移 D. 词语的替换20. 语言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A.语音B.语义C.词汇D.语法21. 母语化的洋泾浜语叫【】A.世界语B.克里奥尔语C.共同语D.通用语22. 临界期现象说明,人类后天的语言学习具有【】A.数量限定B.时限限定C.速度限定D.地域限定23. “老马识途”靠的是【】A.感性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外思维24. 科学家把因大脑不同部位受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A.痴呆症B.失忆症C.失语症D.神经病25. 以下方言中,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是【】A粤方言B伦敦方言C意大利多斯岗方言D北方方言26. 一般说来,方言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义二、多项选择题27.下列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有【】A.嘴唇B.上齿C.软腭D.舌头E.硬腭28.语言中等义词的来源有【】A.词义引申产生的等义词B.借用外语词产生的等义词C.借用方言词产生的等义词D.构词成分顺序颠倒产生的等义词E.近义词差异消失产生的等义词29.划分词类的标准有【】A.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B.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C.根据词的感情色彩来确定词类D.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E.根据词的来源来确定词类30. 汉字“六书”指的是假借、转注以及【】A.指事B.象形C.形声D.会意E.拟声31.近义词之间的区别通常表现在【】A.理性意义的不同 B. 修辞手法的不同C. 感情色彩的不同D. 语体色彩的不同E. 形象色彩的不同三、名词解释题32.语素33. 字符34. 派生义35. 语法范畴四、简答题36.请简要说明音位的性质37. 请简述语法规则的性质。
语言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
2、语言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3、确定一个民族根本的标准是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
4、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称为“所指”。
5、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6、用什么音去记录什么义,完全是语言使用者约定俗成的,说明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7、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变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这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线性。
8、语言系统的多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其中最强的是语音系统。
9、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10、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多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为聚合关系。
11、应用语言学最早指的是语言教学。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称为结构主义的语言学。
14、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
15、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时,建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
16、普通语言学中的“普通”应理解为一般的。
17、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一张嘴不能同时两个字,说明语言符号具有离散性。
18、语音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现象。
19、音高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20、中国古代的传统语言学被称之为小学。
21、噪音是不具备整倍数的不规则的音。
22、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对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23、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
24、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5、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节。
26、声调取决于音高。
27、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28、元音[o]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29、辅音[g]的发音特征是舌根不送气浊塞音。
30、构成各种语音片断的基本元素是音素。
31、[p,d,t,k’]四个音素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点是塞音。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5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A.洪堡特 B.索绪尔C.乔姆斯基 D.萨丕尔2.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 B.强制性C.离散性 D.系统性3.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m,n]B.[k,]C.[p,d]D.[s,]4.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素 B.重音C.音位 D.音节5.下列关于“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用语汇是全社会普遍使用的词语 B.通用语汇包括基本语汇和常用语汇C.专用语汇主要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 D.专用语汇的词语不会进入通用语汇6.构形语素属于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C.自由语素 D.黏着语素7.从词的构造类型上看,汉语“动人”一词属于A.单纯词 B.复合词C.派生词 D.简缩词8.“老师鼓励我考大学”是A.主谓词组 B.兼语词组C.连动词组 D.复句词组9.下列各项中,谓词和变元之间属于动作与结果关系的是A.写黑板 B.打篮球C.织毛衣 D.寄包裹10.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拉丁文字 B.腓尼基文字C.古希腊文字 D.古埃及文字11.传统上把汉字的单纯字符称为A.偏旁 B.笔画C.记号 D.独体字12.语法的演变之所以比语汇缓慢,是因为A.语法规则比较简单 B.语法规则数量较少C.语法规则具有强制性 D.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13.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B.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C.语言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分别 D.亲属语言间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14.下列几种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一项是A.阶级习惯语 B.行话C.隐语 D.学生腔15.下列关于“语言规划”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规划是社会对语言的人为干预 B.语言规划只涉及单纯的语言问题C.推广普通话属于语言规划的项目 D.语言规划可由政府授权的机构实施16.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有关系”的学者不包括...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17.目前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A.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B.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C.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语言决定思维D.语言对思维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18.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一项是A.天赋说 B.摹仿说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19.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A.中介语阶段 B.目标语阶段C.低平期 D.高原期2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单词、句子、话语、篇章 B.单词、句子、句群、篇章C.单词、句法、语义、语境 D.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单项选择题答案:1--5:BABDD6-10:DBBCB11-15:DCDCB16-20:DDAD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篇一:01-07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试题和答案】00541语言学概论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4、方言词是指()。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记事的图画)。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15分)1、社会语言学属于()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2、元音[]的名称是()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①邮②欧③玩④农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①玻璃②黑板③语言④红旗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①异化②类化③新语法范畴的形成④实词虚化12、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①苗语②越南语③俄语④日语1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①语法②语义③语音④词汇14、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①“皮”原指兽皮②“涕”原指眼泪③“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④“江”原指“长江”15、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①象形的②会意的③表音的④形声的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多请把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模拟二)语言学概论(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字起源于()A.结绳B.手势C.实物记事D.图画和契刻2.让计算机能接受语音信号并作出回应或答复,这种技术属于()A.语音合成B.语音识别C.自动翻译D.人工智能3.最严格的对仗是()A.流水对B.工对C.宽对D.借对4.下面各项中,与汉语有亲属关系的是()A.维吾尔语B.藏语C.满语D.蒙语5.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m,n]B.[k,]C.[p,d]D.[s,]6.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A.音素B.音位C.音标D.音读7.医生和家人一般都会向病人隐瞒病情或者含糊其辞,其违反了()A.质量准则B.数量准则C.得体和慷慨D.赞誉和谦逊8.儿童语言发展到双词阶段,产生了最早的()A.理解能力B.语义能力C.发音能力D.语法能力9.“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所以被称作“语言相关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A.思维决定语言B.语言决定思维C.语言和思维互不相干D.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10.“地铁”、“高考”属于()A.基本语B.专用语C.成语D.简缩词语11.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12.最典型的书面语体是()A.宣传体B.科学体C.应用体D.讨论体13.下列几种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一项是()A.阶级习惯语B.行话C.隐语D.学生腔14.下列关于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B.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C.聚合关系又可以称为联想关系D.聚合关系就是词的类聚15.从音义关系来看,英语中的“right”和“write”是一组()A.同音词B.同义词C.同根词D.同源词16.汉语音节ya是一个()A.单韵母音节B.前响复元音C.后响复元音D.闭音节17.下列汉字不属于会意字的是()A.彭B.立C.出D.徙18.一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的正确途径是()A.消灭方言B.推广共同语C.语言的替换D.语言的混合19.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有关系”的学者不包括()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英国哲学家霍布斯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20.正常情况下人出生时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是因为大脑中存在()A.语言记忆机制B.语言获得机制C.语言学习机制D.语言创造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语言学概论》精选习题集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A.书面语B.文字C.口语D.体态2.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A.洪堡特B.索绪尔C.乔姆斯基D.萨丕尔3.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系统性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B.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5.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6.“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句话出自A.《论语·述而》B.《庄子·养生主》C.《韩非子·五蠹》D.《苟子·正名》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书面语的表述,正确的有A.是经过提炼的口语的书面形式B.与口语相比缺少了一些内容C.不存在与口语严重脱节现象D.会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E.不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组合关系是建立语言符号归类规则的基础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E.組合关系可以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三、术语解释题1.符号2.句法自治四、简答题1.为什么不能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2.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差别。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P56)本题考查口语和书面语的相关知识。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因而,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
2.B(P58)本题考查“能指”和“所指”概念的提出者。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下列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B.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C.在一个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社会中,社会交际存在着较大的局限D.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2.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A.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B.更好地研究书面语C.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D.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3.二十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的是( )A.语言的历史演变B.语言和民族的关系C.语言和社会的关系D.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4.对人类语言而言,声音四要素中作用最重要的一个是(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质5.下列各组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 )6.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A.[p,k]B.[n,b]C.[ts,s]D.[d,f]7.语音不同于一般声音的本质属性是( )A.物理属性B.社会属性C.生理属性D.心理属性8.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主要是从下列哪个角度区分出来的( )A.词的使用场合B.词的专业特色C.词的使用频率D.词的历史来源9.汉语经常用四字格表示而且使用最多的熟语形式是( )A.成语B.谚语C.惯用语D.歇后语10.“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是( )A.语素B.词C.词组D.字11.英语动词“唱”的原形是sing,过去时形式是sang,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A.附加B.屈折C.异根D.零形式12.英语句子“我看电视”有时写作I watch TV,有时写作I watched TV。
其中动词“watch(看)”的词形变化反映了语法上哪一种谓词属性范畴( )A.时B.体C.态D.人称13.以下对“想起来了”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补词组B.动宾词组C.偏正词组D.向心词组14.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 )A.改正—纠正B.防守—防护C.枪—枪支D.汽车—卡车15.在下列各组反义词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死—活B.男—女C.冷—热D.动—静16.下列关于文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没有任何联系B.文字不能等同于语言C.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D.同一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书写符号系统17.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 )A.意音文字和音位文字B.意音文字和音节文字C.意音文字和表音文字D.词语文字和音位文字18.在“他会说上海话”这个表述中,“话”指的是( )A.地域方言B.亲属语言C.社会方言D.共同语19.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 )A.语系语族语支语群B.语系语族语群语支C.语族语群语系语支D.语族语系语支语群20.关于“双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一言语社团的全体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B.某一言语社团的全体或部分成员使用多种语言C.某一言语社团的全体或部分成员除使用本族语外,学习和使用一种或多种其他民族的语言D.某一言语社团的全体或部分成员除使用本族语外,学习一种或多种其他民族的语言21.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作( )A.民族共同语B.民族标准语C.国语D.通用语22.提出“语言相关论”的学者是( )A.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B.苏联语言学家马尔(N.Marr)C.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D.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E.Sapir)和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L.Whorf)23.“布洛卡失语症”的发现直接影响到的是( )A.大脑单侧化现象研究B.大脑左半球的分区研究C.大脑语言遗传机制的研究D.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研究24.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电报句语言”的阶段是( )A.单词阶段B.双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25.关于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的理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偏重于外部条件的解释,一类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541)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面各项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武汉话 B.温州话C.上海话 D.福州话2.下面各项申属于符号的是A.炊烟 B.月晕而风C.红绿灯 D.打狗棍3.下面各词中的“子”属于成词语素的是A.桌子 B.柱子 C.瓜子 D.镊子4.明确提出思维决定语言这一观点的是A.索绪尔 B.维戈茨基C.保朴 D.皮亚杰5.汉字“跑”是一个A.指事字 B.象形字C.会意字 D.形声字6.靠先天遗传而得到的语言能力被称为A.语言获得 B.语言参与C.语言学习 D.语言自觉7.“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拟 B.夸张C.比喻 D. 借代8.周代称“翁婿”为“舅甥”反映出远古就存在A.群婚制度 B.族外婚制度C.族内婚制度 D.血亲婚制度9.人脑中掌管语言的是A.大脑左半球 B.大脑右半球C.小脑 D.脑干L0. 儿童语言发展的非自控阶段一般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A.前6个月 B. 6个月到1岁C.1岁到2岁 D.2岁以后1 1.下面各项属于“威尔尼克失语症”患者的症状是A.不能发音 B.不能说出词语C.听不懂别人说话 D.昕不到别人说话12.甲骨文“逐”的字形表现了商代的A.种植活动 B. 采集活动C.狩猎活动 D.渔猎活动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属于对偶句中的A.串对 B. 反对C.正对 D.流水对14. 一般认为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的最后期限是A.5-6岁 B.7-8岁C.9—10岁 D.12—13岁15.关于儿童掌握母语的“强化说”来源于巴甫洛夫的A.生物进化理论 B.条件反射理论C.激励理论 D.钙化理论16.文字起源于A.结绳 B.手势C. 实物记事 D.图画和契刻17. 格律诗的韵脚用字应当用A. 平声字 B.上声字C.去声字 D.入声字18.让计算机能接受语言信号并做出回应动作或答复,这种技术属于A.语音合成 B.语音识别C. 自动翻译 D.人工智能19.着眼于语言的思维功能研究的语言外围研究学科是A.社会语言学 B.普通语言学C.外围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20.秦始皇名“政”,秦代正月不叫正月而叫“端月”,这是为了A.讨吉祥 B.讨口彩C.避讳 D.避难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语言学概论(00541适用全国)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语言符号的特性?答:(1)能指与所指:能指是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所指是语言符号中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
由索绪尔提出。
(2)约定与任意:约定是指人为的某些规定或共同认可的某些习惯约定俗成;任意是说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义是不需要什么道理的。
(3)不变与可变:不变是指语言符号一旦对应关系固定,不能轻易改变。
可变是指不变也不是说就一点不能变,又是需要适当调整就可以变化考点2:简述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关系?答:组合关系指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又称句段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聚合关系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线性序列。
考点3:简述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答:符号的能指是符号的形式部分,符号的所指是其意义部分。
符号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
考点4:简述以汉语为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答:(1)一般认为汉语是孤立语的代表。
(2)其主要特点不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谓词的时体态、名词的性数格等语法意义。
(3)而是由完备的助词系统和严格的语序来表达相应的语法意义。
(4)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形态语那样的一一对应关系。
考点5:简述语音的物理四要素?答:语音的物理四要系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音强是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浙00541# 语言学概论试题 第 1 页 共 5 页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A .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B .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C .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D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2.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 )A .功能语言学B .社会语言学C .认知语言学D .结构语言学3.下列关于舌尖元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发音时舌面不起主要作用B .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C .没有圆唇音和不圆唇音的区别D . 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舌尖元音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舌面后音的一组是( )5.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B .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C .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D .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6.下列各组合成词中,每个词都包含粘着语素的一组是( )A .偷袭 赠送B .买卖 肤浅C .老人 初五D .蔬菜 电器7.下列各组词语中,属于重叠词的一组是( )A .爸爸 星星 娃娃B .听听 个个次次C.~乎乎~甸甸~兮兮D.姥姥狒狒蝈蝈8.下列关于基本语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B.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C.基本语汇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D.基本语汇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词和古语词9.英语名词lab(实验室)原来的形式是laboratory,这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 )A.直接成词B.变形成词C.变性成词D.逆序成词10.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A.附加B.屈折C.异根D.零形式11.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B.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C.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D.使用虚词来表现语法意义属于词法手段12.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偏正词组B.动补词组C.动宾词组D.向心词组13.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型类是主谓句B.句式类是把字句C.功能类是陈述句D.繁简类是单句14.“年龄”和“岁数”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感情色彩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15.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 )A.音位文字B.音节文字浙00541# 语言学概论试题 第 2 页共 5 页C.语素文字D.意音文字16.在下面的几种古老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腓尼基文字B.苏美尔文字C.中国的甲骨文D.古埃及文字17.语言中发展演变速度最快的是( )A.语法规则B.音位系统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18.下列各项中,不是语言统一途径的一项是( )A.共同语的推广B.语言成分的借用C.语言的转用D.非克里奥耳化19.亲属语言的“亲属”是指( )A.历史同源B.地域接近C.结构相似D.类型相同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方言的一项是( )A.土语B.隐语C.行话D.黑话21.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的人类思维活动是( )A.感性思维活动B.抽象思维活动C.发散思维活动D.形象思维活动22.关于儿童进入“复杂句阶段”的表现形式,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B.能够谈论过去和将来发生的事情C.能够区别句子的同义和歧义现象D.能掌握和成人基本相同的词汇量23.提出语言获得“天赋说”的科学家是( )A.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B.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C.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24.《辞源》属于( )A.语文词典B.百科词典C.资料词典D.专用词典浙00541# 语言学概论试题 第 3 页共 5 页25.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 )A.二者都主要靠“学习”B.二者都主要靠“获得”C.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D.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26.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是指( )A.外语学习中的初期阶段B.外语学习中的中间阶段C.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D.较高水平的中介语阶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语言学概论0054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
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
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
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
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
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答: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541)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革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考赢家1.汉语属于A.孤立语 B.屈折语C.粘着语D。
复综语2.“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A.同义词B.多义词C.同音词D.近义词3.苏美尔人发明了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腓尼基字母 D.阿拉伯字母4.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A.语言相关 B.语言辅助C.语言影响D.语言迁移5.“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A.以部分代整体 B.以特征代本体C.以具体代抽象D.以专称代通称6.“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A.理性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7.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假设,人的大脑中储存的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叫A.人类语法 B.普遍语法C.个人语法D.个别语法8.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A.地方话B.隐语C.亲属语言D.原始基础语9.“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拟物C.夸张D.降格10.语言符号的能指是A.词汇B.语音C.语义D.语法11.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A.人们的喜好B.经济上的原因C.文化上的原因D.政治上的原因12.诗歌属于A.谈话语体B.应用语体C.文学语体D.宣传语体13.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A.群婚制阶段B.族外婚制阶段C.母系氏族社会阶段D.家族制阶段14.希腊字母属于A.辅音文字B.全音素文字C.表意文字D.象形文字15.古代关于马的词很多,如“驹”两岁马、“駣”三岁马、“馬八”八岁马,这些词被称为A.同源词B.类义词C.同义词D.同形词16.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A.系统特征B.约定特征C.层级特征D.线性特征17.对“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的是A.索绪尔B.鲍阿斯C.沃尔夫D.施莱歇尔18.“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村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是A.对偶句B.排比句C.反复句D.回环句19.下面各词借自于汉代西域的是A.葡萄B.罗汉C.蛮夷D.胡同20.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社会现象叫A.混合语现象B.惯用语现象C.克里奥尔现象D.双语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歹|j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领会】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几个显著和重要的特点:一是“内容更多”。
多种场合、多种方式、多种内容。
二是“用处更大”。
主要:交际功能。
其它: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等。
三是“能够创造”。
具有离散性,能用有限的声音和意义按照一定规则组配成无限的话语。
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领会】大多数情况: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但不能把“相互能够听懂”作为确定语言的标准,并进一步作为确定民族和国家的标准。
这种理解只适合于欧洲的“新兴民族国家”,对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适应的。
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3.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领会】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从“历时”演变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是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从语言的“共时”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可分为“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
4.语系、语族;屈折语、孤立语;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识记】谱系分类层级: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是根据语言有无历史同源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中最大的类。
语系的下一级叫作“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
形态语(综合性语言)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
包括“屈折语、黏着语”等小类。
如俄语、维吾尔语。
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指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
如汉语。
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形态语中的一个小类。
全国 2012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 005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
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
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
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
可分割
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
2.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
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A .离散性B.强制性
C.可变性D.任意性
3.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
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
4.下列元音在普通话中可以充当韵头的一组是
A .[i, y]B.[u,a]
C.[o,e]D.[
5.北京话“嚏”、“喷”单念时分别是[ t‘ i,而“嚏喷”一词的发音却是,这种语流音变是
A .同化B.异化
C.弱化D.增音
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
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
2
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
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
7.英语动词“ like( 喜欢 )”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
A .变形构词B.变性成词
C.语汇构词D.语法构词
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
A .惯用语B.谚语
C.歇后语D.成语
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
A .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组和词
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10.对“很中国”中“中国”
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
A .仍然是名词B.变成了形容词
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D.名词兼形容词11.“你吃点什么吗 ?”这个句子是
A .一般疑问句B.特指疑问句
C.选择疑问句D.反问疑问句
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 .必然—偶然B.萧条—繁荣
C.整体—部分D.出席—缺席
13.下列各句,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
A .那个唱歌的女孩是我的同学B.她很想当歌手
3
C.她平时最喜欢唱蔡依林的歌D.我给她当听众
1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
A .(甲)他又去网吧了—— (乙 )他去过网吧
B.(甲)他早就不吹笛子了——(乙)他吹过笛子
C.(甲)他什么时候看的病——(乙)他看过病
D.(甲)电脑的硬盘坏了—— (乙)电脑坏了
15.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A .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
C.音位文字D.音节文字
16.通常被看作语言亲属关系重要证据的是
A .语言类型相同B.语音对应关系
C.地理位置相近D.语言借用成分
17.下列关于双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
B.双语制必然导致社会双语程度比较高
C.双语现象是不同言语社团接触的结果
D.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
18.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 I no want some food.”
②“I don’t want some food.”③“I don’t want any food.”④“No
1 want some 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1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
4
A .听说阶段B.读写阶段
C.初级阶段D.后期阶段
20.机器翻译技术的四个层级中,最高层级是
A .词语平面B.句法平面
C.语境平面D.语义平面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
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关于[ m]、[l]区别的描述,正确的有
A .阻碍方式不同B.成阻部位不同
C.清音浊音不同D.送气不送气不同E.唇形圆展不同
22.“天空”中的“空”属于
A .定位语素B.成词语素
C.实义语素D.词缀语素
E.黏着语素
23.“句组”包括
A .句群B.篇章
C.语段D.复句
E.从句
5
24.下列关于句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句义是句子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B.句子形式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
C.句子的语言意义由句子里的词汇形式、语法形式来表达
D.句子的语境意义由句子外的语气形式、语调形式来表达
E.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
分25.“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
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
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
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直观动作的思维
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
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一名
词解释都须举例。
26.声韵调分析法
6
27.词法
28.失语症
29.汉字编码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30.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
全是一模一样的” ?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
31.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
32.结合实例说明单纯字符和笔画的区别。
五、分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33.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下列复合词分别填入 A 、B、C、D四项中:
丢脸口吃狂热裁缝祖传动人冰凉领袖
A .偏正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B.支配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C.并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D.陈述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用义素分析法的矩阵图分析和描写“叔叔、舅舅、姑姑、婶
7
--
婶”这组亲属词语的语义差别。
在答题纸上列表作答。
[][][]叔叔
舅舅
姑姑
婶婶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
35.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目的,可以从“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
“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 、“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三个
方面建立语法规则。
举例说明三个方面语法规则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区
别。
36.举例说明语言发展演变的社会根源。
8
10
11全国
12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