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散文部分 第5单元葡萄月令分层训练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6
葡萄月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简单了解本文严谨别致、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2、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淳朴自然、闲适自在的语言。
3、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通过想像和联想进一步体会文字间蕴涵的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1.导入(葡萄图片展示)人间百味,草木人心,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一株葡萄,在四季变迁中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绽放出人性的光彩。
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去感悟那平淡世界里的诗意人生。
2.解题与作者1、月令:《礼记》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
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
2、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一代小说大师沈从文的弟子。
他博学多识,情趣广泛,对书画、医道、戏剧与民间文艺都有深入钻研。
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于是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
这些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作品《大淖记事》《受戒》《异秉》。
二.整体感知理思路1、(学生听课文视频朗读,梳理表格内容)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什么?明确:(1)葡萄的生长过程和栽种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在人的精心照料下,葡萄才能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2)开头与结尾呼应,栽种过程与生长过程年复一年,人与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人的栽培过程和葡萄生长过程,重点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安排?(小组讨论、交流)明确:重点放在三、四、五、八几个月上。
为什么这样安排:因为上架、吸水、抽条、长叶、开花、结果是葡萄生长过程中最有情味的内容,是整个葡萄园生命涌动的时刻,是充满活力、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最能让人为所见到的自然生命感动的时刻,所以,作者对其进行详尽的描写。
葡萄月令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陈蒿.( ) ②泱泱.( ) ③嘬.奶( )④慵.懒( ) ⑤沁.人心肺( ) ⑥桦.木( )答案 ①hāo ②yānɡ ③zuō ④yōnɡ ⑤qìn ⑥huà(2)多音字①刨⎩⎨⎧ 刨.坑刨.冰 ②腌⎩⎨⎧ 腌.咸菜腌.臜③结⎩⎨⎧ 结.实结.束 ④瘪⎩⎨⎧ 瘪.果瘪.三⑤喷⎩⎨⎧ 喷.射喷.香 ⑥晃⎩⎨⎧ 晃.悠晃.眼答案 ①páo/bào ②yān/ā ③jiē/jié ④biě/biē⑤pēn/pèn ⑥huànɡ/huǎnɡ2.辨清字形(1)⎩⎨⎧ 蒿 篙 (2)⎩⎨⎧ 杯 抔(3)⎩⎨⎧ 纽 钮 (4)⎩⎨⎧ 膨 澎答案 (1)蒿子 竹篙 (2)茶杯 一抔土 (3)纽扣 按钮(4)膨大 澎湃 3.辨析词语(1)安宁·安静“安宁”指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心情)安定,宁静。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稳,平静。
例句:①老街上,阁楼式、牌坊式、苏式、皖式各色建筑,粉墙青瓦,古朴典雅,________有几分,清闲有几分;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一切都是平和的。
②虽然终于完成了各种考试,但是等LSAT成绩等得我不得________。
希望今天能出来,但是又害怕要是出来了成绩不好,又要重新经历一次那个痛苦的过程。
(2)大概·大约大概:a.名词,大致的内容或情况;b.形容词,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c.副词,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大约:副词,a.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句子里有数字);b.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两词在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时通用。
例句:①你先说说灾区的________情况,我们好提供必需品。
②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一处金矿矿场5日拂晓发生山体滑坡,截至当天晚间确认25人死亡,15人受伤,________150人失踪。
答案(1)①安静②安宁(2)①大概②大约4.积累成语(1)沁人心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璀璨琳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无情无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沁人心脾”。
高中语文葡萄月令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茵陈蒿.(hāo)桦.(huá)木刨.(páo)坑B.摽.(biào)紧泱泱.(yāng) 掐.(qiā)须C.腌.(yān)成玛瑙.(nǎo) 挺括.(kuò)D.瘪.(biē)果慵.(yōng)懒笤.(tiáo)帚【答案】B(A桦:huà,C括:guā,D瘪:biě)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桑闪铄怙恶不悛雾失楼台,月迷津渡B.整饬精湛估名钓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C.寒伧谒见别出心裁欲人勿知,莫若勿为D.晌午连襟皓首穷经家有蔽帚,享之千金【答案】A(A苍—沧,铄—烁,B估—沽,C全对,D蔽—敝)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稀释(在溶液中再加入溶剂使溶液的浓度降低)泱泱(水面广阔)沁人心肺(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B.圃人将货.(买)之暮溉.(浇灌)中.(中间)空相通C.节制(控制) 挺括(比较硬而平整)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D.琳琅(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马虎(草率)一览无余(本文指地面上没有障碍物,一眼就能把整块地面都看到)【答案】B(货:卖)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考试前适当地听听音乐、打打球、散散步,这些活动可以使紧张的神经________下来,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
②海尔公司产品售后服务非常周到,他们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一律________,绝不让顾客支付维修费用。
③即使到了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________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松弛保修甚至B.松懈包修尤其C.松弛包修甚至D.松懈保修尤其【答案】C(松弛:不紧张;松懈:带贬义,指注意力不集中。
此处与“神经”搭配,应用“松弛”。
保修:保证修理;包修:负责修理并承担费用。
学练案:第5专题 第13课 葡萄月令一、字音辨读1. 茵陈蒿.(hāo) 2.桦.木(huà) 3.刨.坑(páo) 4. 摽.紧(biào) 5.缚.住(fù) 6.挖窖.(jiào) 7. 泱.泱(yānɡ) 8.嘬.奶(zuō) 9.用剪刀铰.(jiǎo) 10.瘪.果(biě) 11.笤帚.(zhou) 12.铁锹.(qiāo) 二、字形辨识1.⎩⎪⎨⎪⎧ qìn 沁人心脾分mì泌2.⎩⎪⎨⎪⎧ pénɡ膨大pénɡ澎湃3.⎩⎪⎨⎪⎧ niǔ纽扣niǔ扭打niǔ忸怩4.⎩⎪⎨⎪⎧ 琳lánɡ琅满目lánɡ锒铛入狱豺lánɡ狼5.⎩⎪⎨⎪⎧ 找chá碴豆zhā渣山zhā楂6.⎩⎪⎨⎪⎧ yān 腌咸菜yān 淹死尼姑ān 庵 三、词语辨析1.怏怏·泱泱 辨析⎩⎪⎨⎪⎧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泱泱:是书面语,形容水面深广或气势宏大。
例句⎩⎪⎨⎪⎧ ①小区东门的绿化树被挖走,一名男子酒后堵大门发泄不满,直到民警赶去,男子才怏怏地离开。
②在武术之乡沧州,泱泱武风不但得到传承,一些功夫还扬名海外,吸引了不少洋徒弟。
2.工夫·功夫 辨析⎩⎪⎨⎪⎧ “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功夫”指耗费的时间或精力,也指本领和武术。
表示武术用“功夫”,在时间和本领上两词通用,但“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或造诣。
例句⎩⎪⎨⎪⎧①在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基础上,在提高制度建设的执行力上狠下工夫。
②电影院:看着笨笨的熊猫都能出镜,打出一手漂亮功夫,双君也忍不住想展示他们的功夫,于是一场巨“惠”上演了。
7月9~10日起,广物正安推出“功夫影音防盗版”。
四、熟语释义1.沁人心脾: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2.璀璨琳琅:文中指雨后葡萄色泽鲜艳明亮。
【精选】(新课标)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五单元葡萄月令同步检测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精选】(新课标)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五单元葡萄月令同步检测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基础巩固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茼蒿(hāo)干瘪(biě)腌菜(yān)渣滓(zhā)B.地窖(jiào) 铁锹(qiāo) 嘬奶(zā)富饶(ráo)C.铰链(jiǎo)慵懒(yōnɡ)缚住(fù)挺括(kuò)D.堆垛(duò)桦木(huá) 垄沟(lǒnɡ) 刨坑(kēnɡ)答案 A解析B项,“嘬〞应读zuō;C项,“括〞应读ɡuā;D项,“桦〞应读huà.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范畴打圆场鞭辟入理不可同日而语B.凋蔽座右铭曾经沧海捆绑不成夫妻C.呓语红通通难辞其疚事实胜于雄辩D.枢纽唱双簧通霄达旦坐收鱼人之利答案 D解析A项鞭辟入理—鞭辟入里。
B项凋蔽—凋敝。
C项难辞其疚-难辞其咎。
D项通霄达旦—通宵达旦,坐收鱼人之利—坐收渔人之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每到周末或放假,孩子们常常会相约去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播放的大多是适合成人看的电影,适合孩子们看的却凤毛麟角。
B.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要义就是让权力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让权力的主人看清、看住权力如何运行。
C.为缓解停车矛盾,我市相关部门挖空心思,充分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引导市民有序停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D.无论多穷多弱,中华民族从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
在蹉跎岁月中所铸就的“中国梦〞,必将在历史的拐角处绽放.答案 B解析B项“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A项用错对象。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物。
C项褒贬失当。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词。
D项“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应改为“艰难岁月〞。
葡萄月令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摽紧/飞镖 出窖/煤窑 桦木/西岳华山B.缚住/傅粉呆着/着色分泌/沁人心肺C.圃人/果脯嘬奶/撮合璀璨/催人奋进D.挺括/恬美琳琅/稂莠膨大/汹涌澎湃项,biào/biāo,jiào/yáo,huà;B项,fù,zhe/zhuó,mì/qìn;C项,pǔ/fǔ,zuō/cuō,cuǐ/ cuī;D项,kuò/tián,láng,pé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
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包,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
B.虫果没有用,黑黑的一个半干的球,可是它耗养份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C.喷波尔多液。
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座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
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
D.先刨坑,竖柱。
然后搭横梁。
用粗铁丝摽紧。
然后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
项,“包”应为“苞”;B项,“份”应为“分”;C项,“座”应为“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此段铁路隧道爆炸后,该工程所有隧道已停工检查,4名责任人被依法节制。
B.由于楼市大萧条,一些开发商纷纷逃离,东区的许多街道十分冷清,夜晚显得孤寂而空阔。
C.重庆江北区为辖区工业企业建立评级机制,环保评分分为A、B、C三个等级,工业、企业干不干净,环保达不达标,看看ABC等级便会一览无余。
D.苏州拙政园内一株蜡梅率先开花,香气扑鼻的蜡梅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一股股清香沁人心肺。
项,本句意思是掌握住责任人,使他不能越出范围,该用“控制”。
B项,句意是街道冷清,让人感到空荡荡的,该用“空旷”。
C项,句意是因为有了环保评分等级,人一眼就清楚工业、企业是否达标,该用“一目了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三教,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第五单元自然的年轮葡萄月令汪曾祺轶事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写得好,其诗词字画也十分了得。
不愧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却自谦地说:“我作画只是自己瞎抹,无师法。
”然他的作品却得到黄永玉、吴冠中的赏识,李政道家的客厅里就挂着汪老的一幅秋海棠。
汪老的儿女们在《老头儿汪曾祺》里说:“父亲送人字画非常大方,真是来者不拒,有时还主动问人家:‘你有没有我的字画?’画得好的、比较得意的全都送人了”。
虽说汪老自谦是“业余”画家,但字是下过工夫的,临过数种碑帖。
儿时去文游台玩,还忘不了用薄纸蒙在《秦邮帖》石刻上,用铅笔在纸上来回磨蹭,把字帖拓下来的字带回家临摹。
诗词于他虽说是偶为一作,欣然所至,随意而成,然他的诗既严守格律,又淡雅爽朗,通俗易懂。
一、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改编现代京剧《沙家浜》,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二、整体感知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和亲身实践,以12个月份为基本框架,以葡萄的生长为基本线索,写了葡萄在每个月的生长状况,对根、藤、蔓须、叶、果实在不同时节的状态进行了描写,同时,更写出了人的劳动,人对葡萄的感情,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情怀和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一、注音铁锹.(qiāo ) 摽.紧(biào ) 泱.泱(yānɡ) 笤.帚.(tiáo zhou ) 园圃.(pǔ) 一铰.(jiǎo ) 玛瑙.(nǎo ) 沁.人心肺(qìn ) 慵.懒(yōnɡ) 嘬.奶(zuō) 瘪.果(biě) 琳琅..满目(lín lánɡ) 二、写对字形⎩⎪⎨⎪⎧地jiào(窖)石灰yáo(窑) ⎩⎪⎨⎪⎧铁qiāo(锹)qiǎo(愀)然 ⎩⎪⎨⎪⎧fù(缚)住师fù(傅)fū(敷)衍三、解释词义1.摽紧: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5单元葡萄月令提能精学精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5单元葡萄月令提能精学精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5单元葡萄月令提能精学精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全部内容。
葡萄月令错误!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支代表中国军队形象、精神和实力的仪仗方队,承载着人民维护和平的任务,令人追忆起中俄两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牺牲和贡献.B.电视剧《芈月传》在荧屏上持续升温,在荧屏外话题也不少。
对于芈月这个角色,观众的最大争议是这个人物的设定是否太过“玛丽苏”,孙俪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C.新加坡“加利谷”地铁站附近的汤申路,堪称新加坡重要花卉集散地。
圣诞节即将到来,不少新加坡人和欧美外籍人士均到这里选购中型或大型圣诞树。
D.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原创真人秀节目,以全新的节目形态、寓教于乐的节目形式,唤醒和弘扬了更多人学习汉字文化的意识。
【解析】A项,搭配不当。
“承载”与“任务”不搭配,应改“任务"为“愿望”。
B项,表意不明。
“这种说法"指代不明.D项,“弘扬”与“意识"搭配不当,应该是“唤醒……意识”“弘扬……文化”。
【答案】C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月令(30分钟35分)一、语言应用(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他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
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
①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②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
③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
④真正的诗人只有在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_______,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⑤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_______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_______。
( )。
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
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
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感悟鼓荡振聋发聩B.感触鼓荡醍醐灌顶C.感悟鼓吹醍醐灌顶D.感触鼓吹振聋发聩【解析】选A。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感触:指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
根据语境“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应填“感悟”。
鼓荡:鼓动激荡。
鼓吹:宣传提倡,含贬义。
根据语境“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_____下”,应填“鼓荡”。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根据语境“才能炸响,才能”,应填“振聋发聩”。
2.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引用夸张比喻B.拟物排比比喻C.对比拟人排比D.对比引用借代【解析】选B。
“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是比喻句;“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是排比;“诗歌……才能飞翔”是拟物。
葡萄月令(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铁锹.(qiāo)出窖.(jiào)绽.开(zhàn)暖和.(hé)B.嘬.奶(zuō) 枯.藤(ɡū) 掐.须(qiā) 碎碴.(zhā)C.刨.土(páo) 铰.枝(jiǎo) 腌.制(yān) 着.色(zhuó)D.璀璨.(càn) 瘪.果(biě) 慵.懒(yōnɡ) 似.的(sì)解析A项,暖和(huo),B项,枯藤(kū),D项,似的(shì)。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笤帚土墩协迫邂逅B.磨砂荫庇频律即将C.喝彩炽热笑靥涣散D.副刊伫立临摹渡假解析A项,协—胁;B项,律—率;D项,渡—度。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急功近利,认不清自己工作中的规律,累垮了身体,成效却甚微。
何不善刀而藏....,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B.对于高三学子来说,这个学期是他们高中阶段关键的一个学期,也是查缺补漏的宝贵的复习时间,所以,同学们都全力以赴,不怕苦累,只为了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立锥之地....。
C.陈老先生为了学诗,无论是大家名家,还是一般诗歌爱好者,他都虚心求教,择善而从,从不师心自用....,也不故步自封。
D.既然深圳已被确定为教改试点,又被授予了最大的改革自主权,就应该给予其更大的支持,允许其放手去试,让真正的改革者少遇到一些碰壁和虚与委蛇....的情况。
解析A项善刀而藏: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B项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多与“无”搭配。
C项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D项虚与委蛇:对人假意敷衍应酬。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根据环保部初步调查结果,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和有机物污染,其重要原因是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和重点污染源排放。
B.由我国自主研发并搭载世界首创的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i5数控系统的系列数控机床日前首次对外在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亮相。
C.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虚假宣传似乎已经见怪不怪,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本有查处之责,怎可坐等媒体爆料,甚至在媒体努力推动之后仍不闻不问?D.在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规范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有机物污染”后加“的现象”。
B项语序不当,应为“日前在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首次对外亮相”。
C项不合逻辑,应为“我们对于虚假宣传已经见怪不怪”。
答案 D5.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6字。
(要求使用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6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内容不雅的“露骨广告”在广州市公交车的车身上频频露面,引起市民不满。
如今,此类广告已“下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公益宣传,如“为幼儿让座您会得到两颗心的感激”“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等,它们已经成为公交车车身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新闻标题要能体现出新闻事件的骨干信息,在内容上体现出“露骨广告”与“公益宣传”的对比,并且拟写的新闻标题中还要使用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
答案露骨广告“下站”,公益宣传“上车”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
果园一片白。
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
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
树枝软了。
树绿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
碧绿。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
挖下的土,堆在四面。
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
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
它已经等不及了。
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不大一会儿,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儿,绿了。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备料。
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
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
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
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竖柱。
然后搭横梁。
用粗铁丝摽紧。
然后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
然后,请葡萄上架。
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
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
“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
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
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上了架,就施肥。
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
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倒下去。
大棵的,得三四桶。
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
四月,浇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
池里放满了水。
葡萄园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
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
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
《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
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
”“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
再浇,果粒就会涨破。
“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
浇了水,不大一会儿,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
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
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6.开头为什么要写“下大雪”?(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渲染氛围。
答案点明季节,渲染静谧的氛围。
7.从节选部分看,作者是如何体现“苦心经营的随便”结构技巧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详略的安排、段落的安排来回答这种结构技巧。
答案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并不涉及葡萄生长周期的事情;月份与月份之间醒目的空行等。
8.文中多用句号,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语气的停顿、节奏来解释文中多用句号的原因。
答案不仅有效地保持了语气的停顿,而且形成了有意味的节奏,看似随意为之,实则精心安排。
9.通过此文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怎样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通过文章表现出的意境来揣摩作者的心境。
答案文如其人。
“疏散”的行文,表现了作者淡泊、平和的心灵境界,显示了他飘逸、洒脱的人生气度。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0~13题。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系百索子。
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
做香角子。
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贴五毒。
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
贴符。
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
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
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吗?喝雄黄酒。
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
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
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
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
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
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
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
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
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方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