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25
八年级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学科年级八年级课题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主备人赵红叶复备人上课时间 3.30 教学认识十一届山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了解家庭联产承包目标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重点认识十一届山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难点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师生活动设计教学内容一、预习导航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背景、一、导入新课内容、意义,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进行---包二、讲授新课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1.十一届三中全会业发展。
出示问题: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3、对外开放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经济特区,5, 学生自读课本介绍~了解十一届经济开放区,5, 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意义对外开放的格局: ----- 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情----- ----- 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况~分析转折的含义。
二、合作探究 1、假如你是一位新闻记者~请简要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情况。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学 2、看课本p.61表格回答: 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家流程 ,1, 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含义、期的标志是什么, 作用。
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哪里开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展,其形式是什么, 3.对外开放播放视频《对外开发》~让学生了,3, 上面表格中有关安徽凤阳县小岗解对外开放的经过、重要举措、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么效果和新格局。
以深圳为例~分析经济特区创办的重要意义。
,4,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确定在哪三个省设立经济特区,山东又三、巩固提高是在何时作为经济开放区的, 引导学生总结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时间、政策、内容、意义, 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总结政策调整应吸取的教训。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认定目标】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9—60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1)“左”的错误: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的影响仍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拨乱反正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2)邓小平复出: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打倒的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2.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其意义?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我国从此走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看书P63第二目完成知识结构)2.三、对外开放(看书P61——P63对外开放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
4个经济特区(后来还有1个海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简述创建经济特区的意义。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 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大发展。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即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第十一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教学设计西安市西光中学焦鹏一、课标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列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熟悉基本的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路径;通过从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体验“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方法和过程;了解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伟大作用,感受历史的、辨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视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学习,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形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基本认识。
通过感受深圳及家乡的沧桑巨变,逐渐生发对家乡、对社会的真挚情感、积极关注家乡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能否史论结合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五、教学资源从提高教学有效性出发,整合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的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前渲染播放《春天的故事》的FLASH动画作品(音乐和体现深圳改革开放的画面同时展现)。
课前我们听到的是歌曲《春天的故事》。
伴随美妙的歌声,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深圳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三十年前,去探寻发生在春天的故事。
课堂导入三十年前,在一位操着四川口音、名字叫“小平”的老人的带领下,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变,城市展新貌,乡村奏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