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对保护甲状旁腺及喉反神经
- 格式:pdf
- 大小:185.86 KB
- 文档页数:2
甲状腺手术不同暴露方法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徐亮;黄志明;范杰;许化溪【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16(033)003【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保护相关方法与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Zuckerkandl结节及术中Zuckerkandl结节是否显露明显,按照暴露喉返神经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根据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喉返神经,观察组根据 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暴露喉返神经,每组各40例。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出现声嘶、血钙水平降低及甲状旁腺损伤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声嘶1例,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2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
对照组出现声嘶3例,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6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观察组声嘶、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结论】以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暴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可以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总页数】3页(P598-600)【作者】徐亮;黄志明;范杰;许化溪【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普外科,江苏常熟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普外科,江苏常熟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普外科,江苏常熟 215500;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镇江21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相关文献】1.甲状腺手术中暴露与非暴露对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对比2.显露喉返神经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保护作用3.不同暴露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影响4.显露喉返神经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保护作用5.显露喉返神经在高风险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保护作用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发表时间:2016-02-26T16:50:33.48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李圆杨方亮通讯作者周海华胡玉霆朱春富[导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进行甲状腺手术的过程当中,若由于操作不当等因素致使患者的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遭受损伤。
李圆杨方亮通讯作者周海华胡玉霆朱春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方法:加强各级医生对于喉神经变异的识别、保护方法的选择,提升其运用显露技术的经验,并给予其相应的规范与指导.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与应用,能够对传统手术方式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使医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改变甲状腺囊内切除等一系列盲目的操作方法,显著提升了医生对患者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意识.结论:临床上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操作时,手术医师若能全面掌握患者喉神经的解剖特征,提高手术的操作理念及技巧,通过常规显露喉神经,并辅以相应的神经监测手段,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的喉神经损伤发生率, 增强手术的安全性,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喉上神经【Abstract】objective:tostudyoflaryngealrecurrentnerveinthyroidsurgeryandlaryngealnerveprotection.Methods:strengtheningdoctorsatalllevelsforlaGryngealnervevariationoftheprotectmethodsofidentification,selection,increaseitsuseshowtechnologyexperience,andgivethecorrespondingspecificationandguid Results:throughtheimplementationandapplicationoftheabovemethods,toimproveonthedeficiencyoftraditionaloperationmethod,makethedoctorintheclinicaltreat Conclusions:inclinicalthyroidsurgery,surgerydoctorifcanfullygrasptheanatomicalcharacteristicsofthepatientswithlaryngealnerveandimprovesurgicaloperationco Gtedbythecorrespondingneuralmonitoringmethod,caneffectivelyreduce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laryngealnerveinjurypatients,enhancetheoperationsafeGty,so【aKseytowaocrhdise】vebettertreatmenteffect,isworthpromotinginclinic.thyroidsurgery;Laryngealrecurrentnerve;Laryngealnerveon 【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28-02在进行甲状腺手术的过程当中,若由于操作不当等因素致使患者的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遭受损伤,则将直接导致患者术后的声音发生变化,一般单侧喉返神经损伤,会致使患者出现短时间内或永久性的声带麻痹,而双侧受损的情况则更为严重,往往会引发患者出现窒息等情况并同时存在生命危险[1]. 因而在甲状腺手术的操作过程当中避免出现喉神经的损伤,是其整个手术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最为主流的保护措施即为神经监测仪,其主要通过电的生理性刺激过程来掌握患者术中的喉神经损伤情况.伴随着近些年来相应监测设备的不断优化,监测的步骤过程也得到了明确的标准确立,此种手段已成为在甲状腺手术当中评判喉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的主要辅佐方式.1术中喉神经保护在甲状腺手术当中对于喉镜进行前后频闪,并采用分析声音等措施,能够使患者的喉部神经受损率降低为6%~27%[2].同时伴随着对于相关喉返神经的探究程度不断深入,喉上的功能性及其临床表征也同时变得清晰起来,其损伤情况通常有声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嘶哑状况,并同时有可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喘息声,患者需要经常性的清嗓,患者只要发出声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声带劳累,同时声音的波段频率也会较低并直接导致音色发生改变.人体当中的喉部神经结构往往较为复杂,若不采取解剖显露措施难以进行有效辨别,因而应当在甲状腺全切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全程保持喉部神经的显露. 而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的手术时应当依据可能会牵涉到的喉神经位置选择相应的显露区域,从而规避不必要的损伤.2方法2.1喉返神经保护要点首先一般采用纯肉眼进行相应的喉部神经识别,同时因喉返神经的位置、分布状况以及形态等各方面的变化情况,肉眼识别应当辅以相应的解剖措施进行甄别,仔细观察喉神经的变化情况,解剖时要理清各神经间的层级,确保手术过程当中所见视野之内的清洁,对于喉返神经有可能存在后期并发的变化趋势进行个体化的考量,例如常出现的因肿瘤体积较大而导致神经因压迫而发生偏移的情况,患者在腺外受到侵害,胸骨后的肿大以及二次手术过程中的解剖层级发生转变所导致的喉返神经位置移动等. 2.2喉上神经保护要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甲状腺外科医师对于喉返神经已经具有广泛的保护意识,而对于喉上神经却重视不足,喉上神经通常可划分为内部与外部两部分,内部神经主要为感觉纤维,主要为入喉之后主喉管当中的粘膜触感;而外部神经为运用纤维往往较为纤细,其直径一般为0.8mm[3],处于甲状腺的上侧动脉处,倾斜穿插于胸骨甲状肌的止点深面,主要负责主管环甲肌的运动.喉上神经的外侧部位通常位于胸骨处的甲状腺体基部上侧,其侧面一般存在由下缩肌与环甲肌共同构成,从而形成了胸骨处的甲状肌同喉部的三角形态.在位于甲状腺体的主动脉及其上侧静脉的前端位置的内侧及背部,能够清晰可见喉上神经的大致走向趋势,期通常与甲状腺的最顶端处相距4~14mm,同时也可能存在紧密贴合于甲状腺的顶端处或相对应的较低位置.在对于一部分病人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其喉上神经由于内部的走向趋势较为高耸因而难以有效的观察到其具体的形态特征.可采用蚊式制钳向其上部分离出喉上神经,对喉上神经的外侧支亦或深层肌肉进行确切的位置确定,进而紧密贴合甲状腺体使其上端位置的骨骼化处于游散分离的状态,从而实施对于甲状腺体上端血管位置的切除.在此过程当中应当尽量规避因牵拉过度或相应的监测器械对于患者所造成的神经损伤.3讨论对于甲状腺手术过程当中的喉返神经采取显露措施,一直在医学界存在争议.鼓励不显露喉返神经的一部分医生及学者认为,应采取甲状腺囊内切除,从而达到对于喉返神经的保护目的,在对于良性甲状腺体进行切除时,应当尽可能的为患者保留其背部的完整性;在采取全切手术时,尽可能的留存甲状腺体的背部包膜.此类内切手术在对较为良性的病症情况进行手术操作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术后的缝合过程中采用止血钳止血的方式是出于对其内部情况的不能准确预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较难避免因误缝操作而对喉返神经所造成的损伤;在对于阳性的肿瘤实行不暴露的内切除时往往不够彻底,对于患者气、食管的淋巴组织无法进行有效清洁,极易导致手术过程中的切除不够彻底,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风险. 对于喉上神经的保护方面,大部分的甲状腺外科医师都不具备一般的辨别能力,通常会采取规避选择.但是,在应对较为肿大的甲状腺时亦或由于其它因素所导致的甲状腺体上部抬升时,甲状腺体的解剖因无法有效识别喉上神经出现损伤情况在所难免.因而在喉上神经的手术过程当中实行相应的神经监测能够达到一定的辅佐作用,从而提高了手术医师对于喉上神经的准确判断,缩小解剖的范围以及降低神经损伤情况的发生概率.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在甲状腺手术过程当中采用神经监测,能够有效辅助超过86%的初次手术学习者[4]准确找到相应的喉部神经,再通过给予甲状腺外科医师以一定的神经功能量化评价指标,用以辅佐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应对喉部位置的复杂结构解剖,有效规避了对神经区域造成的损伤.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操作时,手术医师若能全面掌握患者喉神经的解剖特征,提高手术的操作理念及技巧.通过常规显露喉神经,并辅以相应的神经监测手段,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喉神经损伤发生率,增强手术的安全性,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1] 郑志强.甲状腺术中使用超声刀对神经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J].延边医学,2014,(36):200-201. [2] 佘永华,张志栋,吴俊学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0(1):1-3. [3] 艾可为,刘茂希,马翔等.改进法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附86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1):1468-1470. [4] 程若川,刁畅,张建明等.甲状腺腺叶切除规范化操作及关键性技术[C].//全国第四届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203-213.。
良性甲状腺疾病术中避免损伤喉返神经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4-08-11T15:42:10.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4期供稿作者:聂明辉[导读]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后经常发生的严重的并发症,损伤率一般为0.3%-0.9%,严重时达到13%[1]。
聂明辉(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外一科 115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良性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总结。
方法:选择自2010年8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进行未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实验组90例进行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对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的有5例(5.6%),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的有7例(7.8%)。
对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和激素治疗后,都逐渐恢复正常。
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采用常规暴露的方法,可以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
【关键词】良性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204-01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后经常发生的严重的并发症,损伤率一般为0.3%-0.9%,严重时达到13%[1]。
喉返神经损伤常出现声音嘶哑、呛咳、呼吸困难等,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造成患者残废。
因此,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要保护喉返神经避免损伤,从而提高治疗率。
本文对180例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做了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随机选择2010年8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良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80例,其中男120例,女60例,年龄在24-70岁之间,随机分成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第一次进行手术的有172例,进行第二次手术的有8例。
甲状腺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和寻找保留甲状旁腺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和寻找保留甲状旁腺的临床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1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
结果:术后没有出现永久性声嘶、声音低顿和术后手足抽搐病例。
结论:甲状腺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和仔细寻找保留甲状旁腺的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甲状腺;喉返神经;甲状旁腺;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甲状腺(包括甲状旁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具有调节人体生长,智力发育,物质代谢等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多种系统和腺体都有着重大影响。
甲状腺周围有两层筋膜,外层为甲状腺鞘(外层被膜),内侧为甲状腺纤维囊(内层被膜),两层之间有血管和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一般有4个,为两对扁圆形小体,直径0.6-0.8cm,呈棕黄色或淡红色,位于侧叶后方上、中1/3交界处各一个,另两个在下1/3的后面。
甲状腺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勿切甲状旁腺,以免引起低钙抽搐[1]。
甲状腺邻近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均来自迷走神经。
喉上神经在甲状腺上方颈内动脉深层分为两支,内侧支穿过甲状舌骨入喉,管理声门裂以上感觉;外支支配环甲肌。
当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时,应紧贴腺体结扎,以免损伤外支。
否则引起环甲肌瘫痪,致使声音降低。
左喉返神经行程较长,绕主动脉弓沿气管旁上行,位置深,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其交叉;右喉返神经行程较短,绕锁骨下动脉沿气管旁上行,位置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其交叉或穿行于动脉两分支之间。
行甲状腺下动静脉结扎时,要远离甲状腺下极结扎,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引起一侧喉内肌瘫痪,导致声带麻痹而使声音嘶哑。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相交部位约在侧叶中、下1/3交界处的后方,两喉返神经入喉前通常经过环甲关节后方,故甲状软骨下角可作为显露喉返神经的标准[2]。
2007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共实施甲状腺手术511例,甲状腺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和寻找保留甲状旁腺的临床体会如下。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对策,为患者病情恢复提供可行思路及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喉上神经受损。
1例(1.30%)二次残留腺体的切除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出现短暂喉返神经功能性损伤,手术完成后出现声音嘶哑,术后21d完全恢复。
结论:对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进行有效地保护是对患者生命健康的负责任的体现。
要想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必须对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的解剖充分了解,手术技术十分精巧。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喉上神经Protection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and suprahal laryngeal nerve during thyroid surgery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on strategies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and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during thyroid surgery, and to provide feasible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7 patients with thyroid surgery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7 and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ll patients did not show any damage to the laryngeal nerve. In1 patient (1.30%) with secondary residual gland resection and 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there was a transient laryngeal nerve dysfunction, and hoarseness appeared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operation, and recovery was complete 21 days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of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and laryngeal nerve during thyroid surgery is a responsible reflection of the patient's health. To effectively protect patients with thyroid surgery in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and laryngeal nerve protection, 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anatomy of the laryngeal nerve and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surgical techniques are very sophisticated.Key words: thyroid surgery;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甲状腺手术造成喉神经损伤是困扰医患双方的难题。
被膜解剖技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及喉返神经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及喉返神经施被膜解剖技术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诊治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甲状腺全切术及被膜解剖技术,对比两组技术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术后1d血清钙及术前PH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血清钙水平明显较高,观察组术后PHH水平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功能正常率明显较高(p<0.05),喉返神经功能暂时性瘫痪率明显较低(p<0.05),两组喉返神经功能永久性瘫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被膜解剖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治疗中,明显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保护喉返神经不受损伤。
关键词:被膜解剖技术;甲状旁腺功能;喉返神经甲状腺肿瘤多发于临床,需接受治疗。
基于此,本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接诊12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通过常规甲状腺全切术及被膜解剖技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12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全部患者经过检查确诊为甲状腺肿瘤,以随机抽签原则划分所有甲状腺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中男30例,女性30例;年龄17~71岁,平均(42.5±13.5)岁;TNM分期:I期30例,II期20例,,III期10例。
观察组中男28例,女性32例;年龄15~72岁,平均(40.4±12.5)岁;TNM分期:I期29例,II期19例,,III期12例。
两组性别、年龄及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全切术。
取患者仰位,充分暴露术区,横切胸骨切迹上方。
在甲状腺完全暴露后,分离、钳断及结扎上极血管,依次结扎、离断,分离,手术结束。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研究发表时间:2018-12-03T11:33:48.6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易守勤[导读] 分析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的要点。
易守勤(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达州 636150)【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的要点。
方法:回归分析2015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采取精细化手术治疗的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
结果:78例患者中25例行甲状腺全切术,34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对侧部分切除19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64例,不暴露14例。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例患者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患者短暂性喉上神经损伤,经过激素以及营养药物等治疗3个月后均可以正常发音。
无一例患者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或(及)喉上神经损伤。
结论:熟悉甲状腺中喉返神经以及喉上神经的生理解剖结构,掌握新技术操作要点是降低神经损伤的重点。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喉上神经【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63-01 随着B超以及针穿刺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甲状腺结节尤其是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提高,因此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也增加。
甲状腺手术容易引发并发症,其中最为突出并发症为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slnerve,RLN)及喉上神经(superior laryngeslnerve,SLN)的损伤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研究显示,甲状腺手术后RLN损伤发生率为1%~4%,SLN损伤发生率为0.5%~3%[1],因此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对于以上两种神经的保护,对于手术意义重大。
1.资料来源及方法1.1 基础资料2015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采取精细化手术治疗的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
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21~76岁,平均(45.4±3.2)岁,疾病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18例,结节性甲状腺瘤43例,甲状腺囊性病变3例,甲状腺髓样癌14例。
甲状腺外科治疗全程实施喉返神经显露对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效果甲状腺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主要方法。
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喉返神经是控制声带运动和声音产生的主要神经。
如果在手术中发生了喉返神经的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甲状腺外科治疗全程实施喉返神经显露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预防效果。
甲状腺外科手术时,喉返神经常常容易受到牵拉、挤压或者直接损伤,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术后的喉返神经功能障碍。
为了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外科医生需要在手术全程中实施喉返神经显露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清晰地显示喉返神经的位置和路径,减少了误伤的几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甲状腺外科治疗全程实施喉返神经显露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声带运动检查、喉镜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喉返神经情况和位置,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喉返神经的异常情况,以便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术中显露:在手术中,外科医生需要仔细地显露喉返神经的位置和路径。
在切除甲状腺或者甲状腺肿瘤的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免对周围组织和器官的牵拉和压迫,以免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
3. 神经电生理监测:有些高危患者可能存在喉返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这时可以在手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来帮助医生找到喉返神经的位置和路径,及时发现神经功能异常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4. 术后护理:术后,对于喉返神经功能可能受损的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并定期进行声带运动和声音功能的评估,以及进行恰当的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声带功能。
甲状腺外科治疗全程实施喉返神经显露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通过术前评估、术中显露、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后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保护患者的声带功能。
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医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全程实施喉返神经显露技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外科学题甲状腺手术中的神经保护技术在外科学中,甲状腺手术是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保护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的神经保护技术,以及其对手术结果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一、甲状腺手术简介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器官,位于颈部前方。
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肿瘤、功能性疾病和部分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方法。
手术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神经结构,包括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神经。
因此,采用适当的神经保护技术至关重要。
二、喉返神经保护技术喉返神经是与声带相关的重要神经,其在甲状腺的解剖过程中易受损伤。
为了保护喉返神经,外科医生通常会使用以下技术:1. 术前声带定位:在手术前,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声带运动情况,以确定喉返神经的位置。
这有助于医生在手术中避开声带区域。
2. 神经监测: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医生可以实时监测喉返神经的功能状态。
通过监测喉返神经的电活动,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 细致解剖:医生在手术中需要对甲状腺周围的重要结构进行细致解剖,以减少对喉返神经的损伤风险。
这包括缓慢、小心地剥离和切割甲状腺组织。
三、甲状旁腺神经保护技术甲状旁腺神经是负责调节钙和磷代谢的重要神经。
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神经可以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甲状旁腺神经保护技术:1. 术前定位:在手术前,医生会使用超声波或其他影像学技术定位甲状旁腺,以避免在手术中误伤。
2. 切除技术:在手术中,医生会小心地切除甲状腺组织,以尽量减少对甲状旁腺的损伤。
在特殊情况下,医生还可以选择将甲状旁腺解剖分离,以保护其完整性。
3. 神经监测:类似于喉返神经保护技术,医生可以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来监测甲状旁腺神经的功能状态。
这有助于尽早发现并纠正任何可能的神经损伤。
四、神经保护技术的重要性使用神经保护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往往能够更快地康复,并且其声带和钙磷代谢功能受损的可能性较低。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和喉神经功能损伤的防治策略(1)作者:陈峥屹李海燕苑志刚秦玉焕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析防治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和喉神经功能损伤的具体措施。
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例,分析防治甲状旁腺和喉神经功能损伤的具体对策。
结果:正确把握甲状腺手术治疗原则和适应症、做好手术精细化操作以及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等是降低甲状旁腺损伤的重要举措。
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方法,尽管甲状腺手术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因甲状腺手术导致甲状旁腺和喉神经功能损伤仍不可避免。
因此需要在甲状腺手术中要提高对甲状旁腺的认识,了解各种变异情况,掌握识别方法与技术。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旁腺;喉神经;损伤[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引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逐年升高。
有研究发现约有7%-15%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就是全切手术。
虽然随着甲状腺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腺手术方案越来越成熟,但是甲状旁腺和喉神经损失发生率仍然存在。
实践表明甲状旁腺和喉神经损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衰退症会造成患者出现血运障碍,造成肌肉钙性抽搐,重者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防治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和喉神经损失是甲状腺医护人员所必须要考虑问题。
1损伤甲状旁腺和喉神经的主要因素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虽然甲状腺手术技术非常成熟,但是仍然有报道认为甲状腺手术后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3.3%-14.2%。
实践表明甲状旁腺和喉神经损伤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例如甲状旁腺损伤后患者就会出现重度的低钙血症,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如何在甲状腺手术中防治甲状旁腺和喉神经损伤是外科手术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损伤甲状旁腺和喉神经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术者对甲状腺手术的认识有待提高。
甲状腺癌全切术中应用被膜解剖技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及喉返神经的影响梁健文;张有利;杨小静【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应用精细被膜解剖技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
其中将使用精细被膜解剖技术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共41例;将使用传统方法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79例。
比较两组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相关并发症。
结果研究组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将精细被膜解剖技术应用于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减少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02【总页数】3页(P237-239)【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癌;被膜解剖技术【作者】梁健文;张有利;杨小静【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外科广东广州 511499;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外科广东广州 511499;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外科广东广州 5114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甲状腺癌是普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甲状腺全切术是其首选的手术方案,在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预防其在手术中发生损伤是普外科医师一直努力的方向,精细背膜解剖技术的提出及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1]。
本次研究主要比较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应用精细背膜解剖技术和传统技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及喉返神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均行甲状腺全切术,其中将使用精细被膜解剖技术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共41例,将使用传统方法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79例。
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残留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作用李辉;龙淼云;黎洪浩【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术在甲状腺癌术后5~ 15天行残留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神经监测术分为神经监测组和非神经监测组,统计分析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术前及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患者435例,其中神经监测组227例、非神经监测组208例.神经监测组平均术前血清Tg浓度为18.66±2.3 ng/mL,非神经监测组平均术前Tg浓度为17.43±1.4 ng/m L,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非神经监测组8.67%(18/208)患者出现暂时性声嘶,神经监测组2.2% (5/227)患者出现暂时性声嘶,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1.92% (4/208)患者出现永久性声嘶,神经监测组0.44%(1/227)患者出现永久性声嘶,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18.75%(39/208)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神经监测组7.49%(17/227)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1.92%(4/208)患者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神经监测组0.88% (2/227)患者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术后1月平均Tg浓度为2.82±0.2 ng/mL,神经监测组术后1月平均Tg浓度为1.37±0.2 n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45.06%(94/208)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Tg浓度小于1 ng/mL,神经监测组67.4%(153/227)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Tg浓度为小于1 n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残留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术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提高残留甲状腺组织及癌组织切除的彻底性,可将初次术后残余甲状腺手术的“窗口期”由5天延长至15天.【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8(018)004【总页数】5页(P405-408,413)【关键词】神经检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作者】李辉;龙淼云;黎洪浩【作者单位】东莞市桥头医院外三科,广东东莞523520;中大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广州510287;中大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广州5102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2015年ATA指南建议对中危及高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切除方式为甲状腺全切除术[1]。
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体会甲状腺手术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甲状腺手术中最易损伤喉返神经,一侧损伤引起声音嘶哑,两侧损伤则引起呛咳、误吸、声嘶、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这对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均造成不好的影响。
而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则是预防术中、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重要手段。
笔者2010年3月—2010年11月共进行甲状腺手术119例,手术中均显露喉返神经,出现2例喉返神经损伤,损伤率为0.02%。
现分析探讨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19例患者,男30例,女性89例,年龄6——78岁,中位年龄50岁。
结节性甲状腺肿82例,甲状腺腺瘤11例,甲状腺癌1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初次手术112例,再次手术7例。
1.2麻醉方法全部气管插管全麻1.3手术方法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患侧及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或双侧全切及颈淋巴结清扫;结节性甲状腺肿患侧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甲状腺腺瘤行患侧次全切除术;甲亢行双侧次全切除术。
喉返神经的暴露方法有:①甲状腺下动脉路;②甲状软骨下角径路;③从甲状腺外侧气管食管沟径路;④沿气管表面气管食管沟路径,这4种。
术中均显露喉返神经。
2结果本组119例患者中1例甲状腺癌术前患侧喉返神经已被侵犯,术中切除喉返神经;1例术后2日出现声音嘶哑,经过理疗、营养神经治疗,1月后恢复。
其余病人无一例术中造成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嘶哑。
术后6月随访,除上述2例声音稍嘶哑,余发音均正常。
3讨论3.1甲状腺位于一个复杂的解剖区域该区域控制着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特殊的感觉.喉返神经解剖位置不恒定是其损伤的基本原因,而手术操作是喉返神经损伤的直接原因。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术中过度牵拉,术后水肿、血肿压迫所致,而因术中误切误扎神经干引起永久性麻痹绝大多数是喉返神经存在有严重解剖移位。
经显露喉返神经的患者术后都或轻或重有喉返神经损伤的表现,但术后恢复时间一般比较短。
不同暴露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暴露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影响。
方法选取采用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常规暴露方式的甲状腺手术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情况。
结果观察组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为暂时性损伤,3个月内自行恢复;甲状旁腺损伤2例,表现为一过性血钙降低,术后1个月内即恢复正常。
对照组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9例,均表现为声音嘶哑,其中暂时性损伤7例(自行恢复3例,经对症处理恢复4例),永久性损伤2例;甲状旁腺损伤9例,其中表现为血钙降低6例,低钙血症3例,均为一过性,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观察组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 <0.05)。
结论甲状腺手术中采用Zuckerkandl结节定位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降低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切除术;暴露方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甲状腺疾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等常需手术治疗。
手术一般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但手术常易造成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
解孝章[1]研究认为精细化被膜解剖是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关键。
但解剖前的准确定位则更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采用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旨在降低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1月于本院术中采用Zuckerkandl 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者45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11例,女34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1.4±12.5)岁;单侧发病39例,双侧发病6例;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2例,甲状腺腺癌1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2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
175·临床报道·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孟祥永(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中心卫生院,山东 枣庄 277314)1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的保护现状分析近年来,对于甲状腺手术,医学界以致存在着观念上的争议,区域保护者认为应该保留患者的甲状腺后被膜,以免其被牵拉受到损伤,从而完全避免喉返神经受到伤害。
而识别显露者则认为应充分详细的了解喉返神经以及喉上神经的具体走向,并熟练掌握其识别技巧,这样才可以在甲状腺手术中更加得心应手。
但即便经验丰富的医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神经系统时也会力不从心,此时则应引入辅助识别系统,以便辨别神经之间的关系,确定喉返神经以及喉上神经的具体范围,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创伤程度。
同时,喉返神经发生损伤的几率依据其保护方法分不同也存在一定区别,实践证明,在术中识别喉返神经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喉返神经保护的安全性[1]。
2 甲状腺手术中喉神经保护分析2.1 喉返神经的保护。
人类的肉眼可以识别喉返神经的暴露位置,此时医务人员应借助标本寻找其标志哦,并分清解剖的具体层次,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但受患者个体性的影响,喉返神经的走向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肿瘤巨大压迫使得神经推移、再次手术解剖层次发生改变等。
实践发现,喉返神经常见的解剖标志主要包括甲状腺下方气管食管沟、甲状腺动脉以及喉返神经的交叉处等,但利用甲状腺下动脉的交叉处进行识别也存在一定弊端,它距离喉返神经较远,因而手术时应避免损伤甲状腺旁处。
在喉处寻找喉返神经,其位置更为固定,但容易导致其分支神经受到伤害。
肉眼可见的喉返神经呈白色,且表面还会看到细小的血管,仔细触诊会存在琴弦样的紧绷感觉,在解剖期间,医生的动作应尽量轻柔细致,以免因牵拉腺体而导致神经发生损伤,且不可过度解剖喉返神经平面下的组织及血管。
同时,在处理血管时还应避免使用电凝以及电切方法,如果不可避免的使用电凝止血时,应最好使用双极电凝,以免发生热传导效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