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8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单片机(Microcontroller,简称MCU)是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其他功能模块的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内部包含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ADC/DAC、中断控制器等多个功能模块,可用于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等许多领域中。
单片机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EEPROM)、输入/输出接口(I/O)、时钟/定时器、中断/外部中断、串口通信、模拟输入/输出等模块。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的“心脏”,它执行单片机内部各种指令,进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等操作;存储器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ROM主要存储程序代码,RAM用来存储程序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临时变量;输入/输出接口是单片机和外部设备(如LED、LCD、继电器等)的链接带,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可以实现单片机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和监测;时钟/定时器用来产生精确定时信号,对于实时控制、时间测量、定时定量控制等应用非常重要;中断/外部中断是单片机的一种高效机制,在单片机运行过程中,如碰到紧急事件需要优先处理,可以启用中断机制,优先处理中断程序;串口通信用来实现单片机与另一台设备之间的通信功能,是单片机进行通信应用中较常用的接口;模拟输入/输出可实现单片机对外部采集信号的转换。
单片机的应用系统设计是单片机在应用领域中所体现出来的具体项目,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选型、外设的选择、电源设计、信号输入/输出设计等;软件设计则主要是对单片机进行编程,构造出相应的应用程序,实现对硬件系统的控制。
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医疗器械、安防监控等多个领域。
在家用电器中,单片机能够实现家电的自动控制、显示、调节等多种功能,如洗衣机控制、空调控制、电磁灶控制、电子钟表控制等;在工业自动化中,单片机的功能应用更为广泛,应用于生产线的控制、物流系统的管理、环保系统的监测、电子银行等多个领域;在汽车电子中,单片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行车电子控制系统、车载音响、泊车雷达系统等方面,具有多种控制、监测、显示、操作等功能;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单片机主要应用于病人监测、给药控制、设备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单片机系统的运行,实现对病情的掌控;在安防监控领域中,单片机系统具备事件监测、报警输出、视频监视等多种功能,使得安防系统可以实现更加精确、高效、智能的控制。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电子技术类基础课程和微机应用类基础课程之后,为加强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体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并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
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能力。
二、理论教学内容绪论单片机概述0.1 引言0.2 单片机的特点0.3 单片机的发展0.4 MCS-51单片机系列简介第一章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1. 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1. 2 MCS–51的外部引脚及功能1. 3 MCS–51的存储器配置1. 4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1. 5 时钟电路与时序1. 6 MCS –51最小系统设计第二章MCS-51的指令系统2.1 MCS-51指令系统概述2.2 数据传送类指令2.3 算术运算类指令2.4逻辑运算及移位类指令2.5 控制转移类指令2.6 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第三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1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3.2 伪指令3.3 汇编语言程序举例第四章MCS—51的中断与定时4.1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4.2 MCS–51的定时/计数器第五章存储器扩展技术5.1 概述5.2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5.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5.4 PROME2及其扩展第六章I/O扩展技术6.1 I/O接口概述6.2 MCS-51并行I/O口的直接使用6.3 简单I/O扩展6.4 8255并行I/O口6.5 8155简介第七章键盘/显示器扩展技术7.1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人机通道7.2 键盘及其接口7. 3 显示器及接口7.4 专用的8279键盘/显示器接口第八章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8.1 模拟量输入通道8.2 模拟量输出通道第九章MCS-51的串行通信9.1 串行通信基础9.2 串行接口的构成与工作方式9.3 串行口的典型应用9.4 单片机的多机通信9.5 RS-232C串行总线第十章应用程序设计技术10.1 智能仪表的一般结构10.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举例第十一章高性能单片机PIC16F8XX介绍11.1 PIC16F87X的特点11.2 PIC16F87X的结构与配置11.3 PIC16F87X的功能部件11.4 PIC16F87X的应用举例三、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实验一联机仿真操作练习实验目的:进一步掌握开发工具的应用实验内容:学习PC机与开发机联机仿真的操作方法实验二指令系统和编程练习实验目的:掌握8051单片机常用指令的使用和编程实验内容:用8051单片机的常见指令编写简单的多字节加减法程序。
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卡牌卡牌是一种经典的游戏元素,广泛应用于各类游戏中,如扑克牌、魔术卡牌和收集卡牌游戏。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功能,设计实现一款简单的卡牌游戏。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卡牌游戏系统,并提供一些参考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游戏的规则和功能。
一个简单的卡牌游戏系统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游戏初始化模块、发牌模块、玩家操作模块、游戏逻辑模块、显示模块和音效模块。
下面是这些模块的详细介绍:1. 游戏初始化模块:在游戏开始时,需要初始化游戏环境,包括设置游戏的初始参数、清空牌桌、洗牌等。
这个模块可以用单片机的GPIO口实现。
2. 发牌模块:在游戏开始时,需要将牌洗好并按照规则发给每个玩家。
这个模块可以使用单片机的PWM输出来模拟洗牌和发牌的过程。
3. 玩家操作模块:在游戏进行中,每个玩家可以根据游戏规则执行一系列操作,如出牌、抽牌、换牌等。
这个模块可以使用单片机的按键和LCD显示屏来实现。
4. 游戏逻辑模块:游戏逻辑模块负责判断每个玩家的操作是否合法,并根据游戏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判断出牌是否符合规则,计算得分等。
这个模块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算法来实现。
5.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游戏的界面和各种信息,如牌桌上的牌、玩家的得分等。
可以使用单片机的LCD显示屏来实现。
6. 音效模块:音效模块用于产生游戏中的音效,如发牌声音、背景音乐等。
可以通过单片机的DAC或PWM等模块来生成音频。
在设计卡牌游戏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系统的稳定性:单片机应用系统需要能稳定运行,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电路的可靠性和软件的健壮性。
2. 显示效果:可以使用单片机的LCD显示屏实现简单的图形显示,如绘制牌桌和卡牌的图像。
需要注意屏幕分辨率和色彩深度的限制。
3. 用户体验: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可以通过按键输入和LCD显示来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二项分布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二项分布在概率统计学中,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概率分布,它描述了一系列独立重复的伯努利试验中,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例如某一产品的质量检测中,每件产品都存在一定的次品率,那么在一定数量的产品中,我们需要计算出有多少件产品是合格品。
这种问题就可以使用二项分布来求解。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二项分布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制造业中,如果我们要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测,就需要使用单片机来控制检测设备,同时使用二项分布算法来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二项分布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二项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
在二项分布中,成功的概率为p,失败的概率为1-p,进行n次试验后成功的次数为k,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k次成功的概率:P(X=k)=C(n,k)*p^k*(1-p)^(n-k)其中,C(n,k)表示从n个物品中选取k个物品的组合数。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程序来计算二项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从而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检测和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实现二项分布算法。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循环语句来模拟重复试验的过程,同时使用随机数函数来模拟成功率。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二项分布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time.h>int main(){int n, k, i, j;float p, q, result, sum;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trials: ");scanf("%d", &n); //输入试验次数printf("Enter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 ");scanf("%f", &p); //输入成功率q = 1 - p; //计算失败率printf("\n");for(i = 0; i <= n; i++) //进行n次试验{sum = 0;for(j = 0; j <= i; j++) //计算成功次数为j的概率{result = 1;result = result * pow(p, j);result = result * pow(q, i-j);result = result * factorial(i);result = result / (factorial(j) * factorial(i-j));sum = sum + result;}printf("P(X=%d) = %f\n", i, sum); //输出计算结果}return 0;}在这个程序中,我们使用了循环语句和随机数函数来模拟重复试验的过程,同时使用了计算组合数和阶乘的函数来计算概率分布函数。
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均衡化
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
均衡化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均衡化技术及它的原理。
2、掌握单片机在均衡化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3、熟练使用C51单片机下载程序以及C编程方法,通过等效电路实现均衡化程序开发。
二、实验原理
均衡化是在无线电频率带宽内,利用电子滤波器技术来实现对指定频段的信号进行增益控制的技术一种。
该技术具有传输距离更远,质量更好的特点。
在一个频率范围内,对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可调节控制,以达到均匀分布信号功率的要求,满足比较固定的要求,这就是均衡化。
常用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等。
低通滤波器:它可以滤除信号的高频分量,只通过低频分量,从而可以滤除噪声,提高信号信噪比和接收电平。
带通滤波器:它可以滤除低频或高频外的分量,从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信号的发射功率,达到均衡化的目的。
高通滤波器:它可以把低频分量滤除,从而可以提高接收灵敏度,实现远距离传输。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中利用AT89C2051单片机实现均衡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相关电路的组成;
2、利用C51编程语言编写程序;
3、调试程序;
4、相关数据的处理。
四、实验结果
最终,我们实现了均衡化技术,调试的时候,均衡器能够按要求进行控制,程序运行正常,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检查点
1 任务目标
(1)深刻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技术原理,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的流程,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2)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使用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利用单片机实现自己的设计;
(3)提高实践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4)为单片机应用开发方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检查点
(1)完成课程设计主题、要求及内容,把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完整而系统地组织起来;
(2)熟悉课程设计的基本技术框架、研究现状、系统的组成和技术要求;
(3)了解系统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计原理,深入理解单片机系统的典型控制方法;
(4)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的流程,能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系统验证和系统调试;
(5)能熟练使用各种仿真软件对系统模块的多种结构、多种控制方法以及多种参数进行仿真,并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6)能够设计出合理的电路,独立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并能够编写原理性程序;
(7)具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能熟练的应用已有的硬件
和软件,在芯片上利用单片机实现自己的设计;
(8)熟悉技术框架,掌握设计流程,掌握验证技术,熟练应用硬件设备以及软件元件;
(9)能正确认识实际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设计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10)能够完成课程设计,并切实体现出创新的意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MCU)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微处理器系统,具有处理器核、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计数器等基本功能模块,并且这些模块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并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
二、单片机原理1. 单片机结构单片机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和外设组成。
其中CPU包括运算器(ALU)、控制器(CU)和寄存器组;存储器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外设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定时计数器和串行通信接口等。
2. 单片机工作原理当单片机上电后,CPU从ROM中读取程序指令,并将其存放在RAM 中执行。
程序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操作码表示指令类型,操作数表示指令参数。
CPU根据程序指令逐条执行相应的操作,完成各种任务。
3. 单片机编程单片机编程是指将程序代码翻译成单片机能够识别的指令,然后通过编程器将指令下载到单片机中。
常用的单片机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C 语言和BASIC语言等。
三、智能温控系统设计1. 系统功能本系统旨在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当室内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启动降温设备,直到温度降至设定值以下。
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加热设备,直到温度升至设定值以上。
2. 系统硬件设计本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继电器模块作为输出控制模块。
3. 系统软件设计(1) 初始化:设置IO口方向、液晶显示初始化、定时器初始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