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复习资料:卵巢肿瘤辨证分型
- 格式:doc
- 大小:0.32 KB
- 文档页数:1
卵巢肿瘤的病理:1.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
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卵巢上皮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交界性肿瘤是指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及核异型,核分裂相增加,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
而卵巢上皮性癌发展迅速,不易早期诊断,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1)浆液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
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为单层柱状上皮,乳头分支较粗。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等大小,多为双侧。
乳头状生长在囊内较少,多向囊外生长。
镜下见乳头分支纤细,细胞核轻度异型,核分裂相<1/HP,无间质浸润,预后好。
浆液性囊腺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0%~50%.多为双侧,较大,半实质性,多房,腔内充满乳头,质脆,囊液混浊。
镜下见囊壁上皮明显增生,细胞异型明显,并向间质浸润。
(2)粘液性肿瘤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为单侧,体积较大。
表面光滑,切面多房,充满胶冻样粘液。
囊内少有乳头生长,偶可自行穿破。
恶变率为5%~l0%.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柱状上皮。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一般较大,少数为双侧,表面光滑,常为多房。
切面见囊壁增厚,有实质区和乳头状形成,乳头细小。
镜下见细胞轻度异型,增生上皮向腔内突出形成短粗的乳头,无间质浸润。
粘液性囊腺癌:占恶性肿瘤的l0%.单侧多见,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实质区,切面为囊、实性,囊液混浊或血性。
镜下见腺体密集,细胞明显异型,并有间质浸润。
预后较浆液性囊腺癌好。
(3)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良性卵巢内膜样肿瘤比较少见,为单房,表面光滑,囊壁衬以单层柱状上皮,似正常子宫内膜。
交界性瘤很少见。
恶性者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约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l0%~24%.肿瘤单侧多,囊性或实性,有乳头生长,囊液为血性。
镜下特点与子宫内膜癌十分相似,常并发子宫内膜癌。
(4)透明细胞肿瘤来源于苗勒管上皮,良性罕见。
2015年中医妇科主治医师考点点评2015年中医妇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点知识很多,本文小张老师特详细整理这方面的有关知识点如下,请广大考生重视。
一、卵巢肿瘤【概述】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可以是单侧或双侧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瘤。
肿瘤大小不一,有良性和恶性和交界性之分,临床以良性多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育龄期妇女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肿瘤较大或已为恶性。
本病的恶性程度高,是对生命威胁最大的肿瘤之一。
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疤瘕"、"肠覃"范畴。
由于本病容易恶变,故保守治疗时要严密随访,经常进行B超和血CA125、CEA、AFP等检查,必要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
【病因病理】1.气血凝滞经期或产后受寒,寒凝血滞。
或内伤情志,抑郁伤肝,气机不畅,气滞血也滞,气血瘀凝而致。
若瘀积日久转变为癌症。
2.痰瘀凝结忧思伤脾,脾虚生痰,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搏结成块。
痰瘀久积亦可导致癌症。
【诊断要点】1.症状良性肿瘤发展缓慢,小者无症状,患者不易察觉,大都在妇检或清晨自己摸到下腹部肿块。
大的肿瘤可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如尿频或便秘。
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常为晚期,多已出现明显消瘦、恶液质和腹水。
如肿瘤蒂扭转见就有腹痛和压痛。
2.检查大的肿瘤可在腹部们及肿块。
妇科检查一般都可确诊。
肿瘤蒂扭转时在蒂部有明显压痛。
3.其他检查B超、CT、核磁共振、血CA125、CEA、AFP等。
4.鉴别诊断首先区别良性与恶性,原发性与继发性。
还须与输卵管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
【辩证分型】1.气血凝滞卵巢良性肿瘤,除有下腹部肿块外,可无明显症状或仅见舌有瘀点。
如为恶性肿瘤者,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不润,面色紫黯,舌有瘀点。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有腹水、形瘦枯槁、神疲乏力等症。
2.痰瘀凝结型除有气血凝滞的症状外,患者常有胃院满闷、呕恶、筋惕肉拆、形体肥胖等症。
卵巢肿瘤按病理分型可分为哪几类*导读:一年前,步入“不惑之年”的陈女士开始腹胀、腰部增粗,她自认为是到了“发福”的年纪。
在年度体检时,经妇科B超检查,医生确诊她患有卵巢肿瘤,需住院手术治疗。
卵巢肿瘤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有治愈的希望。
但是,早期发现卵巢肿瘤是保证健康的关键。
……一年前,步入“不惑之年”的陈女士开始腹胀、腰部增粗,她自认为是到了“发福”的年纪。
在年度体检时,经妇科B超检查,医生确诊她患有卵巢肿瘤,需住院手术治疗。
卵巢肿瘤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有治愈的希望。
但是,早期发现卵巢肿瘤是保证健康的关键。
卵巢肿瘤按病理分型为下面几种:卵巢上皮性肿瘤:多见于30岁到50岁的妇女。
表现多为腹痛、腹胀。
卵巢恶性畸胎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其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发烧等。
卵巢颗粒细胞瘤:多见于40岁至55岁的妇女,其表现为月经紊乱或月经干净后仍有阴道出血等。
卵黄囊瘤(内胚窦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也偶见幼女,其恶性程度极高,而且发展快,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持续发烧、全身乏力等,幼女可表现出乳房发育、阴道流血等症状。
在问其病史时,患者往往在开始时无任何不适,再仔细追问,患者大都会讲:近期发现腰围增大,往日的裤子穿不得了,中老年女性自认为是在“发福”,其实,这正是卵巢癌的早期症状。
卵巢深居在盆腔,初期腹部外摸无法摸到肿块,随着肿瘤渐渐增大能见到腰围增大,或感觉似有轻度的腹胀。
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一旦出现明显的病情症状时,往往其病变多属晚期。
因此,医生提示:要警惕此种妇科常见病,加强自我监督。
建议在清晨醒来时,空腹并排空大小便,在床上取仰卧位,屈髋屈膝,腹部放松,用手指尖压下腹各部,尤其是两侧,仔细触摸有无包块。
这样,有可能早期自我发现卵巢肿物。
对于体瘦、肤软的女性易自摸自检。
女性的发胖,特别是中老年发胖的妇女,在不少人看来,身体发胖是正常的事,然而,当你身体突然“发福”时切莫大意,或许此时妇科肿瘤正在悄悄向你袭来。
卵巢浆液性肿瘤一、病理分型特征1、浆液性腺瘤(囊腺瘤、腺纤维瘤、囊性腺纤维瘤):一层输卵管样或卵巢表面样的立方或低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可伴有局部上皮增生(<10%区域,也有专家认为局部水平增生即是交界性肿瘤)。
2、交界性肿瘤:上皮增生:≥10%区域,增生2-3层以上,形成乳头、腺体堆积、筛状、微乳头;核不典型:轻-中度异型,核分裂少见;没有破坏性的间质浸润3、浆液性癌(低级别、高级别):浸润性生长,核异型从轻到重度注:浆液性肿瘤如果上皮复层结构和出芽现象(budding)占据:<10%肿瘤区域,称“浆液性腺瘤伴有局部上皮增生”,若≥10&肿瘤区域,称“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二、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分类(WHO 2014版)注:1、目前认为普通型是微乳头型的前体病变,所以很多病例中往往二者成分均有,所以提出微乳头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成片的微乳头和/或筛状结构至少5mm;或者>10%的肿瘤成分是微乳头或者筛状结构。
2、区分普通型和微乳头型的意义:微乳头型的双侧卵巢发病率、卵巢表面被累及的概率、伴有浸润性种植、发病即是Ⅱ-Ⅳ期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型,10年生存率低、预后差,所以乳头的成分均是不好的;普通型的病例复发,往往呈微乳头型的。
3、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没有上皮内癌(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的概念,如果表现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上皮内癌,即细胞重度异型或出现微浸润应诊断为高级别浆液性癌。
三、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特有”的几个病理现象1、微小间质浸润(micro invasive):每个浸润灶大小≤3cm,或者面积≤10mm2,多少灶不限;单个细胞或巢状,胞浆嗜酸,核仁明显,周围有收缩空隙;主要伴随普通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预后意义不大。
2、微小浸润性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伴随微乳头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预后差,应充分补取材,即使<3mm仍伴有复发、种植/转移的低度恶性浆液性癌4、种植(implant):主要见于浆液性肿瘤。
2017年西藏中西医执业医师妇产科:卵巢肿瘤辨证分型2015-06-29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女性,59岁。
近月常感心悸心慌,自扪脉搏有间歇,坐卧不安,动则加剧,时有突然昏倒,汗出倦怠,面色苍白,四末欠温,舌淡苔白,脉象虚弱。
其中医治法是A.补血.养心,益气安神B.温补心阳,通脉定悸C.益气养阴,养心安神D.镇惊定志,养心安神E.滋阴清火,养心安神2、中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部位和脏器是A.病变部位在脑髓,发病脏腑为心、肺、脾、肾,肾为根本B.病变部位在骨髓,发病脏腑为心、肝、脾、肾,肾为根本C.病变部位在骨髓,发病脏腑为心、肝、脾、肾,肝为根本D.病变部位在骨髓,发病脏腑为肺、肝、脾、肾,肾为根本E.病变部位在脑髓,发病脏腑为心、肝、脾、肾,肾为根本3、某女,31岁。
甲状腺肿大1年,有时心悸,多汗,食欲亢进,排便次数增多,每天2〜3次,查甲状腺H度肿大,无触痛,可闻及血管杂音,1311摄取率3 小时30%, 24小时80%, T3抑制试验-抑制率<50%。
治疗首选A.放射性核素治疗B.复方碘液C.普萘洛尔D.他巴唑E.立即手术治疗4、某女,71岁。
患慢性支气管炎9年。
查体:桶状胸,可平卧,两肺少量湿啰音,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诊断为A.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右心衰竭B.肺气肿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D.慢性支气管炎E.以上都不是5、某男,50岁。
曾有腰部扭伤史,近日腰部两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劳累、久坐则加重。
针灸治疗宜取A.阿是穴、大肠俞、委中、腰阳关、肾俞B.阿是穴、大肠俞、肾俞、命门、志室C.阿是穴、大肠俞、委中、内关、膈俞D.阿是穴、大肠俞、委中、膈俞、申脉E.阿是穴、大肠俞、后溪、委中、肾俞6、某男,74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
现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脉弦数。
治疗当首选A .镇肝熄风汤B .羚角钩藤汤C .天麻钩藤饮D .天王补心丹E.大定风珠7、下列不是脱疽病因的是A.吸烟B.寒冷C.免疫D.激素紊乱E.饮酒8、”气血生化之源”是指A.心B.肺C.肝D.脾E.肾9、下列哪项不是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的主要表现A.发热B.心脏炎C.多发性关节炎D.环形红斑E.皮下结节10、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共同的方式是A.罚款B.记过C.降级D.没收非法所得E.警告11、天王补心丹的药物组成中不包括A.熟地黄、炙甘草B.生地黄、茯苓C.丹参、元参D.五味子、朱砂E.当归、桔梗12、患者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
卵巢肿瘤、卵巢癌、卵巢囊肿和卵巢巧克力囊肿从中医分型辨治卵巢肿瘤(ovarian tumor)是指卵巢组织的增生和凋亡之间平衡失控,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被抑制,以及生长因子参与等多种因素,使宫颈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又不能启动凋亡信号而演变为卵巢肿瘤。
常见卵巢肿瘤有卵巢浆液性肿瘤(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浆液性肿瘤如浆液性囊腺肿、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如黏液性囊腺瘤、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癌,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卵巢勃勒纳瘤,卵巢未分化癌);卵巢生殖细胞瘤(畸胎瘤如成熟性畸胎瘤、未成熟性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间质细胞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和纤维瘤,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卵巢转移性肿瘤。
卵巢囊肿属于卵巢肿瘤中的良性肿瘤,而卵巢癌则属于卵巢肿瘤中的恶性肿瘤。
卵巢巧克力囊是指子宫内膜碎片种植在卵巢表面,形成异位病变,因在每次月经期局部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称“巧克力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的一种病变。
㈠瘀热痰结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腹围增大,腰、小腹、下肢疼痛。
2.辨证要点痛如针刺,肢体沉重,舌质暗红或夹瘀紫,苔黄腻或厚,脉沉涩或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腹中烦热,或小腹或骼窝困胀下坠,或夜间痛甚,或疼痛拒按,或月经紊乱,或带下色黄增多,或呼吸困难,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泻热逐瘀,荡涤顽痰;可选用桃核承气汤、蛭虻归草汤与滚痰汤合方。
【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腹围增大,腰、小腹、下肢疼痛。
2.辨证要点痛如针刺,肢体沉重,舌质暗淡夹瘀紫,苔白腻或厚,脉沉涩或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小腹骼窝部困胀下坠,或夜间痛甚,或疼痛拒按,或月经紊乱,或带下色白增多,或呼吸困难,或大便不畅,或下肢肿胀等。
【治则与选方】温经散寒,燥湿化痰,活血化瘀;可选用桂苓生化汤与二陈汤合方。
卵巢肿瘤是⼥性⽣殖器官常见肿瘤。
不同的年龄阶段发⽣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会有所不同。
卵巢上⽪性肿瘤好发于50~60岁的妇⼥,⽽卵巢⽣殖细胞肿瘤多见于30岁以下的年轻⼥性。
卵巢恶性肿瘤是⼥性⽣殖器三⼤恶性肿瘤之⼀。
由于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今也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法,病变不易被发现,⼀旦出现症状多属晚期,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位。
卵巢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命和健康的主要肿瘤。
卵巢虽⼩,组织成分⾮常复杂,是全⾝各脏器原发肿瘤类型最多的器官。
不同类型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结构和⽣物学⾏为都存在很⼤的差异,对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也是⾄关重要的。
针对卵巢组织发⽣学上的差异,世界卫⽣组织(WH0,1973)制定的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法是⽬前普遍采⽤的卵巢肿瘤分类法。
主要类型有:上⽪性肿瘤,⽣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其他类型及转移性肿瘤。
1.上⽪性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50%~70%,其恶性类型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肿瘤来源于卵巢表⾯的⽣发上⽪,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的潜能。
向输卵管上⽪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粘膜分化,形成粘液性肿瘤;向⼦宫内膜分化,则形成⼦宫内膜样肿瘤。
2.⽣殖细胞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0%~40%.⽣殖细胞来源于⽣殖腺以外的内胚叶组织,有发⽣多种组织的功能。
未分化者为⽆性细胞瘤,胚胎多能者为胚胎癌,胚胎结构分化为畸胎瘤,向胚外结构分化为内胚窭瘤、绒⽑膜癌。
3.性索间质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5%.性索间质来源于原始体腔的间叶组织,可向男⼥两性分化。
向上⽪分化形成颗粒细胞瘤或⽀持细胞瘤;向间质分化形成卵泡膜细胞瘤或间质细胞瘤。
此类肿瘤常有内分泌功能,⼜称功能性卵巢肿瘤。
4.转移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l0%,其原发部位多为胃肠道、乳腺及⽣殖器官。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卵巢肿瘤卵巢肿瘤很常见,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
卵巢恶性肿瘤由于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很少能得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20~30%,是目前威胁妇女生命最严重恶性肿瘤之一。
一、分类卵巢肿瘤的种类繁多。
将肿瘤分为九大类,依次为:1.体腔上皮来源的肿瘤;2.性索间质肿瘤;3.脂质(类脂质)肿瘤;4.生殖细胞肿瘤;5.性腺母细胞瘤;6.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7.未分类肿瘤;8.继发性(转移性)肿瘤;9.瘤样病变。
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上皮性肿瘤(体腔上皮来源的肿瘤) 最常见,占卵巢肿瘤的50~70%,其中以浆液性肿瘤最多见,其次为粘液性肿瘤。
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而生发上皮来源于原始的体腔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皮的能力。
若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
以其组织学及细胞学特点,它们各有良性、交界性(低度潜在恶性瘤)及恶性之分。
上皮腺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
(二)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胚胎时期的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约20%,在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有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恶性有内胚窦瘤(产生AFP)、未成熟畸胎瘤(恶性)及无性细胞瘤(对放疗特别敏感)等。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青春期前的发病率占60%-90%。
(三)(特异性)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肿瘤常具有内分泌功能。
主要有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能分泌雌激素)及纤维瘤(偶见患者伴有腹水或胸水称梅格斯综合征)。
(四)继发性(转移性)肿瘤约占5~10%,最常见为来自胃肠道的转移癌,镜下可见印戒细胞,又称库肯勃氏瘤。
二、良性卵巢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的75%,多数呈囊性,表面光滑,境界清楚,可活动。
(一)常见类型:1.浆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常见于30~40岁患者。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及分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卵巢肿瘤,对女性的健康威胁极大。
此类肿瘤可以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其中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
此类肿瘤多发生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为单侧,但也有约20%的可能性是双侧的。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虽然细胞增生活跃,但无间质浸润,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恶性浆液性囊腺瘤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40-60岁的女性,约半数为双侧性。
粘液性囊腺瘤是另一种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女性,多数为单侧,很少为双侧。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也是一种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五年存活率为95%-98%。
卵巢上皮性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皮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黏膜分化,形成黏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
此类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很少发生在青春
期前和婴幼儿。
治疗方案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程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卵巢,避免不孕、初潮早等危险因素。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考试——卵巢肿瘤卵巢肿瘤发展缓慢,早期肿瘤较小,多无症状,腹部无法扪及,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故是最难早期发现的。
卵巢肿瘤浆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浆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0%~50%)。
透明细胞瘤良性罕见。
子宫内膜样瘤良性较少见。
纤维上皮瘤(勃勒纳瘤)多数为良性。
勃勒纳瘤又称纤维上皮瘤,由卵巢上皮向移行上皮分化而形成,占卵巢肿瘤的1.5%~2.5%,多为良性,单侧,体积小,直径<5cm,表面光滑,质硬。
亦有交界性和恶性。
畸胎瘤(皮样囊肿)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
多为单侧,双侧仅占10%~17%.中等大小,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壁薄质韧。
切面多为单房,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见牙齿或骨质。
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
约10%的卵巢肿瘤并发蒂扭转。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良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皮样囊肿)。
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3%~6%,占性索间质肿瘤的80%左右,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为45~55岁。
肿瘤能分泌雌激素,故有女性化作用。
青春期前患者可出现假性性早熟,生育年龄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后患者则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发生腺癌。
多为单侧,双侧极少。
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呈分叶状,表面光滑,实性或部分囊性,切面组织脆而软,伴出血坏死灶。
镜下见颗粒细胞环绕成小圆形囊腔,菊花样排列,即Call-Exner小体。
囊内有嗜伊红液体。
瘤细胞呈小多边形,偶呈圆形或圆柱形,胞浆嗜淡伊红或中性,,细胞膜界限不清,核圆,核膜清楚。
预后良好,5年存活率为80%以上,少数在治疗多年后复发。
纤维瘤为较常见的良性卵巢肿瘤,占卵巢瘤的2%~5%,多见于中年妇女,单侧居多,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切面灰白色,实性、坚硬。
镜下见由胶原纤维的梭形瘤细胞组成,排列呈编织状。
偶见患者伴有腹水或胸水称梅格斯综合征,腹水经淋巴或横隔至胸腔,右侧横隔淋巴丰富,故多见右侧胸水。
青海省中西医执业医师妇产科:卵巢肿瘤辨证分型2015-06-29考试题青海省中西医执业医师妇产科:卵巢肿瘤辨证分型2015-06-29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组成药物中含有蒲黄、五灵脂的方剂是A.血府逐瘀汤B.通窍活血汤C.膈下逐瘀汤D.少腹逐瘀汤E.身痛逐瘀汤2、下列哪项不属于腰麻的常见并发症A.术后头痛B.尿潴留C.腰背痛D.下肢瘫痪E.四肢麻木3、某男,34岁。
症见烦躁不安,汗出,唇舌干燥,口渴欲饮,皮肤干燥,肢体软弱,少尿或无尿,舌红少津,脉细无力,证属A.热伤营血B.热伤气阴C.寒厥D.厥逆E.阴厥4、男,12岁。
阵发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2个月入院,每次发作持续2~3分钟,伴尿失禁,神经科体检未见异常。
出生时有难产史。
最可能的诊断为A.癔病性发作B.癫痫大发作C.癫痫小发作D.单纯部分性发作E.复杂部分性发作5、患者,男,65岁,高血压病史12年,未规律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时高时低,多在160/105mmHg,近3小时来心前区持续疼痛、出冷汗来院急诊,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入CCU病房,半小时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伴喘息,两肺布满湿啰音和哮鸣音,心率108次/分,律整,主管护士首先考虑病人病情变化是A.肺部感染B.肺栓塞C.急性左心衰竭D.严重心肌缺血、缺氧E.再次心肌梗死6、下列各项,不属感染性发热疾病的是A.疟疾B.猩红热C.病毒性肝炎D.广泛性皮炎E.伤寒7、卡托普利的降血压机制A.抑制肾索的合成B.抑制肾素的释放C.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合成酶18、初产妇,23岁。
32周妊娠,阴道流水1小时入院,检查:无宫缩,胎心率130次/分,胎头先露,未入盆,阴道液pH呈碱性,考虑胎膜早破。
错误的处理措施是A.卧床,抬高床尾B.注意胎心音变化C.OCT试验D.注意观察体温,测血常规E.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19、患者,女,45岁,低热日久,热多于情绪激动时增高,精神抑郁,胸胁胀满,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卵巢瘤知识点总结一、卵巢瘤的分类根据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卵巢瘤可分为良性卵巢囊肿、上皮性卵巢瘤、性索间质肿瘤和转移性卵巢肿瘤等。
1. 良性卵巢囊肿良性卵巢囊肿是卵巢最常见的肿瘤,包括滤泡性囊肿、黄体囊肿和多囊性卵巢等。
这些囊肿通常是良性的,不需要治疗,但在产生症状或引起怀疑时,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和鉴别诊断。
2. 上皮性卵巢瘤上皮性卵巢瘤是卵巢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癌、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等。
这些瘤体通常在更年期后发生,有时会伴随着卵巢癌前病变(BBO)的出现,治疗方法通常是切除手术,辅以化疗和放疗。
3. 性索间质肿瘤性索间质肿瘤包括颗粒细胞肿瘤、混合性性索间质肿瘤和成纤维细胞性肿瘤等,这些肿瘤通常产生性激素,会导致月经紊乱、不孕和女性阳痿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和激素治疗。
4. 转移性卵巢肿瘤转移性卵巢肿瘤通常是由乳腺、直肠、胃、胰腺等肿瘤在转移后侵犯卵巢形成的,其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原发肿瘤的治疗为主,对于卵巢的处理通常是姑息性的。
二、卵巢瘤的病因卵巢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有一些与卵巢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方式、激素曝露和环境暴露等。
1.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家族中有卵巢瘤家族史的女性发生卵巢瘤的风险较高。
BRCA1 和 BRCA2 基因的突变与患上上皮性卵巢瘤的风险密切相关。
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肥胖、高脂饮食、烟草使用、酒精摄入和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与卵巢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3. 激素因素长期使用性激素代替治疗、长期服用避孕药和提前绝经等因素可能会增加患上卵巢瘤的风险。
4. 环境暴露接触某些化学品、放射线和疫苗等因素可能会增强患上卵巢瘤的风险。
三、卵巢瘤的临床表现卵巢瘤的症状通常不具特异性,造成早期诊断的困难。
一般而言,卵巢瘤的主要症状包括下腹部肿块、下腹胀等。
1. 下腹部肿块这是卵巢瘤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腹部位置可触及到一个或多个肿块,有时肿块伴随着压痛和移动性,肿块大小不等,有时可以达到腔大的程度。
1、生发上皮肿瘤
生发上皮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3,一般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
生发上皮是覆盖在卵巢表面的粘膜,它有多功能分化的潜能,故可形成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和宫内膜样肿瘤。
2、性索-间质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
大多为功能性,向卵巢型细胞分化的有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向睾丸型细胞分化的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
该类肿瘤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可单独组成相应的肿瘤,卵巢型或睾丸型的两种细胞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可见四种细胞类型同时在肿瘤上。
3、类固醇细胞肿瘤
类固醇细胞肿瘤也称脂质细胞瘤由类似于黄体细胞、间质细胞、肾上腺上皮质细胞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的肿瘤。
由于约占40%肿瘤细胞内不含丰富的脂质,故又称类固醇细胞肿瘤。
4、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比较常见。
一般生发上皮肿瘤多见,恶性者高达15%左右。
生殖细胞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年轻妇女较多常见见,大约60%的卵巢肿瘤为生殖细胞来源,其中1/3为恶性。
5、纤维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来源的肿瘤,其次是平滑肌瘤、血管瘤,比较少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淋巴管瘤、软骨瘤、骨瘤等等。
6、转移性肿瘤
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有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最常见的是乳腺和生殖道或来自消化器官中的胃肠道的转移癌。
较为常见的是来自消化器官(胃、肠)的癌,直接浸润、种植或经淋巴道转移到腹膜后及腰部淋巴结,再经淋巴管道转移到卵巢;其次是由子宫颈、宫体或输卵管等处的癌扩散而来,有鳞癌、腺癌或绒毛膜上皮癌等;乳腺癌也可通过血行转移到卵巢。
转移癌多为实性,且多属双侧性,结构特点多与其原发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