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课标一轮总复习地理讲义:第十三单元第六讲 大洋洲和两极地区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7
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大洋洲》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
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根据下图,。
回答1~2题1.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2.如果希利尔湖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下列哪个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红色A.3月B.6月C.1月D.9月【答案】1.A 2.C【解析】1.读图可知,大澳大利亚湾位于南纬30°附近,冬季即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该地受西风带控制,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故选A。
2.由材料“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可知,湖水呈深红色时应当为该湖泊盐度最高的季节。
该地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高,所以该湖泊颜色为深红色,故选C。
地处南半球的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人口400多万,四分之三土地都为山区,粮食不能自给。
首都惠灵顿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风力较小,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风城”之说。
读图据此完成题。
3~53.惠灵顿风大的季节,旗子飘向的方向是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4.惠灵顿--天中风向多变的形成因素是A.季风环流B.热力环流C.沿岸暖流D.地形地势5.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影响因素有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源④土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3.C 4.B 5.A【解析】3.惠灵顿风大的季节为南半球的冬季,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故旗了向东南方向飘,C选项正确。
4.由于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一样,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天中不同时间海洋和陆地温度不同,风向多变,B项正确:地形地势的狭管效应可能会助长风势,但不会影响风向,D错误:其他季风环流和沿岸暖流对区域风向影响不大,A、C错误。
第十三课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两极地区一、选择题读某大陆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四图中季节与其他三幅图不相同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丁图中14 ℃等温线在N处弯曲的原因是( )A.受城市的影响B.受洋流的影响C.受河流的影响D.受地形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甲风向是夏季盛行的西北风。
图乙大陆内部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冬季。
图丙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形成低压中心,应是冬季。
图丁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应是冬季。
第2题,N处为澳大利亚大分水岭,受其影响,气温较低,故等温线向高值凸出。
答案:1.A 2.D[2015·宝鸡高二检测]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
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田的灌溉”。
据此回答3~4题。
3.“停止农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4.停止农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解析:第3题,甲地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混合农业产区,大部分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少,对灌溉依赖较大。
第4题,甲地主要是种植小麦和养羊的混合农业,停止灌溉,将会导致小麦、羊毛减产,导致价格上涨。
答案:3.A 4.D下图为澳大利亚冬半年(5~10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5~6题。
5. 关于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的气温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气温低,夏季降水多B. 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多C. 夏季气温低,冬季降水少D. 冬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6. 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在10%以下区域的自然带为( )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C. 热带荒漠带D. 温带草原带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在该国的西南方向,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气温与降水的特点为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