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上课用)
- 格式:pptx
- 大小:6.26 MB
- 文档页数:30
第三节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 知道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
3. 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学会测量特殊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活动,提高参加实验的兴趣和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重点难点】
重点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和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刻度尺、一段棉线、两块三角板、硬币、量筒、量杯、石块等.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长度测量的几种特殊方法
【板书设计】
第3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长度的间接测量⎩⎪⎨⎪
⎧累积法化曲为直法辅助工具法
2.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1)在量简中倒入适量的水,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 1;(2)用细线系住物体,轻轻沉入量筒的水下正确读出上升后水的总体积V 2(3)算出被测量物体体积为V =V 2-V 1
3.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方法。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秒表等,准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学生理解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误差概念,知道减少误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体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教学难点(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运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场景,如建筑施工、体育比赛、交通运输等,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2、知识讲解(1)长度测量介绍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并展示它们的实物和使用方法。
讲解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包括零刻度线的对准、刻度线的读取、测量结果的记录等。
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操作,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等,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时间测量介绍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如钟表、秒表等,并展示它们的实物和使用方法。
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启动、停止、复位等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一分钟内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交流讨论测量结果。
(3)误差分析讲解误差的概念,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如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方法的正确性、测量者的读数误差等。
介绍减少误差的方法,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2.掌握量筒(杯)的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估测。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杯),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会累积法和以直代曲法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思考小曹冲是根据什么原理称大象的?他主要用了什么方法?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阅读课本]P14~15“长度的‘间接’测量”[思考]如何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纸弄皱了,还测得准吗?[提示]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很小的多个物体叠加起来,用刻度尺测总长,再去算每一个的长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累积法”。
纸如果弄皱了,厚度将发生变化,所以将测得不准确了。
[小组讨论]你怎样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归纳提升]测量原理和测一张纸的厚度类似。
找一支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并在铅笔上单层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这个线圈的宽度l,再将线圈宽度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d=。
[思考]如何测量曲线的长度?[提示]方法一:以直代曲法。
用没有弹性的细线紧贴着曲线从一端到另一端,再捋直细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细线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方法二:滚轮法。
用硬币紧贴着曲线,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记下滚动的圈数,再测出硬币的圆周长,然后用“圈数×圆周长”,算出曲线的长度。
探究点2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阅读课本]P15“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思考]通过观察实验总结一下如何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提示]①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备课人:许晓燕审核人: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一、教学内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二、重点难点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2、形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目标1、会用积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3、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测量,提高估测能力。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概括】一、长度的特殊测量1、累积法。
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变得可直接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便得到微小量,这种方法叫“累积法”。
2、转化法。
如果直接测量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人们可以用转化法间接测物体的长度。
(1)化曲为直。
测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小心地让不可伸长的细线与曲线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2)化直为曲(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线段上(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等)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圈数得出线段的长度。
(3)化整为零。
把被测物体分成若干等份(如一根细线、一段铁丝等),使每一份的长度在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之内,测一份长可算出全长。
(4)化暗为明。
有些待测物体,不是明显的露在外面,而是隐含在物体的内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如玻璃管的内径、工件的裂缝等,可以选择大小合适的钢针插入孔内,在管口处给钢针做上记号,然后再测钢针记号处的直径即可(常用螺旋测微器测量)。
3、几何辅助法。
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
例如借助于三角板、直尺便可测出硬币、乒乓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
4、公式法。
测圆的周长时,可先测出圆的直径,再利用公式求出周长。
像这样先测出相关量,再利用公式求出被测量的方法叫公式法。
第二课时二、体积的测量对于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只要测量出它的长、宽、高或直径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