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防静电系统器材
- 格式:doc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35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意思是“静电释放”。
ESD是20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静电防护等的学科。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等。
静电的特点是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
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
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为静电泄露、耗散、中和、增湿,屏蔽与接地。
人体静电防护系统主要有防静电手腕带、脚腕带、脚跟带、工作服、鞋袜、帽、手套或指套等组成,具有静电泄放,中和与屏蔽等功能。
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失误或疏漏,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
结合ESD的概念及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我就从人、机、法、料、环五个方面来谈谈ESD的防护。
一谈人。
人体可以说是一个高静电源,人体静电的防护,借助的是屏蔽及释放静电。
严格来说要求做到“全副武装”,即:要戴防静电工帽、防静电口罩、防静电手套、指套等, 要穿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同时还要戴上手腕带等来屏蔽及导走静电。
总之,尽量不要让人的皮肤外露。
二谈机器。
机器也是一个高静电源,因为机器机械部件,特别是马达等,易产生EMI(电磁感应),所以对机器静电的防护,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机器静电的防护,一般通过电磁场的消除、高静电部位的屏蔽、机器接地等来实现。
一般消磁借用的是消磁器,消除电荷用的是离子风机。
消磁器很简单,就不作介绍,我们来看看离子风机。
离子风机可产生丰富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将这些离子吹向高静电物体,那么物体静电将被中和。
这些离子是由离子风机内部的离子发生元件,将空气电离而产生。
该离子发生元件由低电流、高电压的变压器来激励空气电离。
而变压器内又包含电流限制性电阻器,它能加强电离的稳定度及安全度。
作用于不锈钢离子发射点圆形电路上的高压交流电使发射点顶部形成一个强烈的交变电场,就是这个电场将空气电离,产生变极离子。
ESD防护用品及使用介绍企业十分注重防静电的防护工作,为防止静电危害到电子产品及操作人员的安全,人们设计出多种ESD防护用品及装备,常用于电子生产环境中。
由于ESD防护用品种类繁多、性能不一。
现将市面热销的几款ESD防护用品及使用方式介绍如下:1、人体ESD防护用品:(1)ESD防护工作服(又叫防静电工作服)ESD防护服采用导电纤维制成,当与其它物体摩擦时,产生的静电通过导电纤维与人体的接触泄漏或通过导电纤维间的电晕放电、扩散。
从而防静电积累。
当穿上ESD防护服时,须与ESD防护鞋(防静电鞋)配套使用。
(2)ESD防护鞋(防静电鞋)该鞋鞋底采用导电碳黑的合成橡胶制成,用于将ESDS器件操作人员所带静电荷泄漏大地,防止人体静电积累。
防静电鞋底电阻值为5×104~108欧,导电鞋电阻不大于1.5×105欧。
防静电鞋与导电鞋在使用方面的区别是,防静电鞋可以用于有电气设备的环境中,能预防250伏电压对人体的电击。
而导电鞋则不能用于有触电危险的环境中。
(3)防静电手腕带和脚带操作ESDS器件时应使用防静电腕带和脚带,腕带和脚带的作用是迅速将人体静电荷泄漏到大地。
一般的防静电腕带由带扣、带子和接地连接线组成。
带子、带扣和接地连接线具有良好的电气接触。
为了保证操作人员安全,通常在腕带的接地连接线上串有一只1兆欧电阻,以限制人体触电时流过的电流不大于5毫安。
腕带按操作环境可分为两种:一种用于一般ESDS器件操作环境中,其对接地串接的电阻为1兆欧。
另一种用于特殊环境ESDS器件操作,其对地串接的电阻为50千欧左右(见ETS)。
使用腕带时,要保证腕带和人手腕、接地连接线和地线良好的接触。
(4)ESD防护手套/指套操作ESDS的器件的人使用的手套/指套,是用加入抗静电剂的乳胶制成,用于预防ESDS器件不对电位造成损坏。
手套/指套的表面电阻应低于108欧。
2.电子工业生产环境中的ESD防护装备:(1)ESD防护工作台采用ESD防护材料装备并接地的工作台叫ESD防护工作台。
人体静电消除器范围人体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消除人体静电的设备。
静电是指物体之间因摩擦或接触而产生的电荷积累现象。
当人体积累了静电荷,当与其他物体接触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产生明显的电击感。
这种电击感不仅使人感到不舒服,还可能对电子设备等敏感物体造成损害。
因此,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人体静电消除器通过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人体上的静电荷,从而防止静电放电。
它通常使用金属导体和高压电源来产生电场,通过接触或电离空气中的分子来中和静电荷。
人体静电消除器可以分为直接接触型和非接触型两种。
直接接触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是将金属导体接触到人体上,通过导体与人体之间的电接触来中和静电荷。
这种消除器通常是带有手柄的金属导体,人们可以将手柄握在手中,使导体与人体接触,从而释放静电荷。
此外,还有一种直接接触型消除器是将金属导体嵌入到地板或椅子等物体中,使人体与导体接触,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非接触型人体静电消除器则是通过电场感应来消除静电荷,不需要直接接触人体。
这种消除器通常是通过放置在人身边的电场感应器来检测人体上的静电荷,一旦检测到静电荷的存在,就会自动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静电荷。
非接触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更加方便,不需要人们主动操作,可以自动工作。
人体静电消除器广泛应用于需要防止静电放电的场所,比如电子工厂、医院手术室、实验室等。
在这些地方,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或其他敏感物体的损害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人体静电消除器的使用是必要的。
除了人体静电消除器,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放电。
首先是保持环境湿度的适宜水平,因为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其次是穿着适合的衣物和鞋子,避免使用带有静电的材料,比如尼龙和聚酯纤维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抗静电剂来减少静电的积累,将抗静电剂喷洒在衣物或地面上,可以有效地中和静电荷。
人体静电消除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体上的静电荷,防止静电放电。
防静电接地系统检测规范一、目的确认防静电接地系统处于良好接地状态,避免静电危害。
二、检测仪表1.HAKKO 498型防静电手腕带测试器2.ZC-8型接地电阻表(量程为0.1-100Ω)3.ZC11D-3型绝缘电阻表(量程为1-2000 MΩ)三、检测项目(一)有绳防静电手腕带:1.检测内容:有绳防静电手腕带的鳄鱼夹到腕带金属部分之间的电阻值是否正常;腕带金属部分与人体皮肤间是否良好接触。
2.步骤:将测试器后部联线的金属夹与腕带的鳄鱼夹相夹,手拿腕带的绝缘部分,用腕带金属部分按住测试器的A位(圆形金属体。
如图一),如果测试器绿(GOOD)表示正常,如果红灯亮(LOW、HIGH)表示异常;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另一端的鳄鱼夹夹在测试器后部的联线上,戴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的A位,如果绿灯亮表明合格。
3.检测频度:每周一次(二)防静电脚束带:1.步骤:将脚束黑色胶带的一端放在人脚袜套里面,保持与皮肤良好接触,将测试器后部联线的金属夹夹在脚束橡胶底面,手按住测试器的A位,绿灯亮表示正常,红灯亮表示异常。
2.检测频度:每周一次(三)无绳防静电手腕带:1.步骤: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将测试器后部联线的金属夹夹在无绳手腕带的静电释放螺钉上,戴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的A位,绿灯亮表示正常,红灯亮表示异常。
2.检测频度:每周一次(四)总接地点电阻的测量如图二所示,沿被测接地极(总接地点)E'使电位探测针P'和电流探测针C'依直线彼此相距20米,且电位探测针插于总接地点和电流探测针之间。
1.仪表的C2、P2两端相连并联到E',用导线将P'、C'联于仪表相应的端钮。
3.将仪表水平放置,看检流计指针是否指在中心线上,否则可用调零器调零。
4.将“倍率标度”置于最大倍数,慢慢转动发电机摇把,同时旋动“测量标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指于中心线上。
5.检流计的指针接近平衡时,加快摇把的转速使之达到每分钟120转以上,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指于中心线上。
静电敏感器件的防静电1.摩擦起电序列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
当两种不同的材料发生摩擦时,因为电子的转移会产生静电电荷。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这一过程称为摩擦起电。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物质摩擦起电的序列按如下顺序排列。
空气→人手→石棉→兔毛→玻璃→云母→人发一尼龙一羊毛→铅→丝绸→铝一纸→棉花一钢铁→木→琥珀→蜡→硬橡胶→镍/铜→黄铜/银→金/铂→硫磺→人造丝→聚酯→赛璐珞→奥纶→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二氧化硅→聚四氟乙烯以上任意两种物质发生摩擦后,位于较前的物质一般带正电,而位于较后的物质则带负电,即电子从位于前面的物质转移到位于后面的物质。
但这种排列不是绝对的,也不能确定产生电荷的数量。
起电的结果除厂取决于物质本身外,还与材料表面的清洁程度,环境条件,接触压力,光洁程度,表面大小,摩擦分离的速度等有关。
除了不同的物质间摩擦会产生静电外,摩擦起电也能在相同材料间发生。
例如当把两块密切接触的塑料(如聚乙烯袋)分开时,能产生很高的静电(可达有一万伏以上)。
2.典型的静电电压参考值3.典型的静电敏感器件典型的敏感器件和它们的静电破坏电压如表2所示:静电放电对器件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一些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天电子产品因静电损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百万美元以上,一年约50亿美元。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型CMOS器件制造厂产品出厂后头7个月因质量问题而退回器件中有28%与静电损害直接有关,占故障率之首位。
日本NEC公司一份报告(松冈,彻氏)关于集成电路(1C)损坏的原因统计如表3所示:4.人体模型和器件静电敏感电压试验电路人体是静电的载休和来源之一,静电通过汗层使人体带电,操作中人体放电造成器件静电损害,因此静心敏感器电/压的确定首先是以人体模型来考虑的。
一个研究报告指出:人体电容在50-250pf之间,其中80%在100pf以下,而人体电阻在0.1-100k之间,典型值在1K-5K之间,人体与器什相接触的方式不同,如两指捏住,手心抓住,脚与部牛或储存器什的容器相碰等等,接触电阻都会有变动。
人体静电释放器开票大类摘要:一、人体静电释放器概述1.定义与作用2.类型与特点二、人体静电释放器的产品与应用1.产品种类2.适用场景3.产品优势三、人体静电释放器的安装与使用1.安装方法2.使用注意事项四、人体静电释放器的选购与维护1.选购要点2.维护方法正文:一、人体静电释放器概述1.定义与作用人体静电释放器是一种用于消除人体静电的设备,能有效降低静电电压,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2.类型与特点人体静电释放器有多种类型,如触摸静电消除球、智能防爆人体静电释放器等。
它们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消除静电无感觉等特点。
二、人体静电释放器的产品与应用1.产品种类人体静电释放器产品包括静电接地报警仪、人体静电释放报警仪、离子风棒等。
2.适用场景人体静电释放器适用于易燃、易爆和防静电场所,如化工、冶金、军工、油田、石化、油站、电力、电子、铁路、矿山、采气、烟花爆竹、电脑机房、高级宾馆、高级办公室等。
3.产品优势人体静电释放器具有优良的品质和实用性,能有效消除人体静电,降低静电火花引发的事故风险。
三、人体静电释放器的安装与使用1.安装方法安装人体静电释放器时,先将设备固定在合适的高度,然后将接地线连接到地线焊片上,穿过底座拧在不锈钢管底部螺母上。
接上地线即可。
2.使用注意事项使用人体静电释放器时,需确保接地线良好,以保证静电能够顺利释放。
同时,注意避免在潮湿环境下使用,以免影响设备性能。
四、人体静电释放器的选购与维护1.选购要点选购人体静电释放器时,应关注产品的材质、性能、适用场景等因素,以确保选购到合适的设备。
2.维护方法定期检查人体静电释放器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在维护过程中,注意遵循相关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安全。
总之,人体静电释放器在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的事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技术资料大连东强防静电技术有限公司二00八年十一月125《目录一、概述···································································二、人体静电·······························································1、人体静电带电方式 (2)2、人体静电参数 (3)3、人体放电的危害和管理指标 (3)4、典型气体引燃能量 (3)5、人体静电的标准规定 (4)(1)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4)(2)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5)(3)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5)(4)静电安全指南(日本)1988 ··············································(5)英国 BS 5958第 2 部分 1991 《防静电技术规范》 (9)(6) 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管理暂行规定》 (10)三、DQJ-5 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10)1、试验对比 (10)2、产品应用情况 (14)3、产品规格与安装位置 (14)4 产品设计依据. (17)5 人体静电消除器产品推荐建议 (18)四 附件 (19)1、DQJ-5-Ⅰ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0)2、DQJ-5-Ⅱ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2)3、DQJ-5-Ⅲ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4)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一、研发背景与必要性石油化工介质处理现场,多数处于可燃气暴露或存在气体泄露的高危场所,如装车、装船操作,油罐采样、测温、检尺操作,装置区采样操作,容器气体置换或吹扫清洗操作等等。
SMT表面贴装工艺中的静电防护SMT表面贴装工艺中的静电防护一、静电防护原理电子产品制造中,不产生静电是不可能的。
产生静电不是危害所在,其危害所在于静电积聚以及由此产生的静电放电。
静电防护的核心是“静心消除”。
静电防护原理:(1)对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防止静电积聚。
采取措施在安全范围内。
(2)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
二.静电防护方法(1)使用防静电材料: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
另外由于绝缘材料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
而是采用表面电阻l×105Ω?cm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108Ω?cm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
例如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是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来实现的,将表面电阻控制在1×106Ω?cm以下。
(2)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
采用埋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10Ω。
(参见GBJl79或SJ/T10*-1996)静电防护材料接地方法:将静电防护材料(如于作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MΩ的电阻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参见SJ/T10630-1995)。
串接1MΩ电阻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5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
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IPC-A-610C标准中推荐的防静电工作台接地方法如图1。
SMT生产中的静电防护技术4(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
放电体卜的电压与释放时间可用下式表示:UT=U0L1/RC式中 UT-T时刻的电压(V) U0一起始电压(V)R-等效电阻(Ω) C-导体等效电容(pf)一般要求在1秒内将静电泄漏。
即1秒内将电压降至1OOV以下的安全区。
这样可以防止泄漏速度过快、泄漏电流过大对SSD造成损坏。
人体静电释放装置简介静电是指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积累,可以通过接触、摩擦等方式产生。
在干燥的环境下,人体静电常常会产生不适的感觉,如刺痛、电击等。
据研究,人体静电的放电电压可高达数千伏,对于某些行业,如电子产业、化工产业等,这样高电压的静电释放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物品损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体静电释放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
原理人体静电释放装置通常由导电材料、绝缘材料、放电电路等部分组成。
当人体静电电荷积累时,导致人体潜在电势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触发人体静电释放装置。
这时,导电材料和工作地面之间的电阻就会降低,从而释放掉电荷,从而达到防止静电积累的目的。
具体的,可以通过放置导电塑料或皮革腕带、导电鞋垫、接地铜板等方式实现静电电荷的导出。
应用人体静电释放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化工产业、油气产业、纺织业等领域。
这些行业中,静电释放可能会给设备、工具、材料等带来损失,甚至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使用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
选择在选择人体静电释放装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方式:通常有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两种方式。
2.效果评价:可以根据静电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等效果指标进行评价。
3.适用范围:不同行业或场合需要选择适合的装置。
4.安全性: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保证装置在使用中不会对人员和设备产生伤害。
结论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积累和释放,保证设备、物品的安全运行。
在选择装置时,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人体防静电系统器材主要有工作服、鞋、袜、帽、口罩、手腕带、脚环、手套、手指套、鞋套等。
一、工作服1.工作服的种类(1)按用途分类有工业用防静电工作服和民用防静电工作服。
①工业用防静电工作服又可分为防静电劳保服、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无尘工作服和导电屏蔽工作服。
a.防静电劳保服: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油船港口、兵器医药、油库等危险品场所,防止服装或人体静电放电引起爆炸、火灾事故发生。
b.防静电工作服:主要用于电子通讯等IT行业ESD产品制造、组装车间和计算机机房,保护产品免受破坏和避免仪器设备由于静电干扰而引起误动作。
c.防静电无尘工作服:主要用于电子、医药、食品、生物工程等具有无尘要求的生产环境,它除具有上述b种防静电工作服的作用以外,还可以避免由于静电吸尘或屏蔽人体产生微尘进入工作空间,影响产品质量。
d.导电屏蔽工作服:主要用于电力、电气工业、防静电感应、防电磁波辐射场所。
②民用防静电工作服装:主要解决合成纤维服装缠绕人体,从而使人体有滑爽舒服感。
还有防电磁辐射。
(2)按导电材料分类①是暂时型的多半是浸渍吸湿性防静电添加剂,或采用吸湿性树脂整理方法,经浸、轧、熔而粘附在合成物质上,其抗静电效果随洗涤次数增加而逐步降低,如聚酯织物涂一层聚醚酯,其抗静电效果最多最多能维持清洗20次。
一般,这类织物的电阻为106~109Ω,半衰期小于10s。
这类服装抗静电效果随湿度降低而明显下降。
目前,民用服装,包括一些内衣,多半采用这种方法。
②是耐久性的多半采用掺入导电纤维的方法,导电纤维有金属纤维、碳纤维,而以混有碳的复合碳纤维为多,碳纤维也有多种形式。
图中①②类是导电碳黑在外层,其导电性能最佳,但不耐磨,碳黑容易脱落,不仅影响导电效果,而且掺这类导电纤维的工作服对精密仪器、集成电路及无尘室会带来危害。
③④类导电碳黑在纤维的芯内,其导电主要靠电晕放电,这样,碳层量的多少,离表面的距离会直接影响其导电效果。
如③类导电纤维,一般在3.5千伏下才开始电晕放电。
⑤⑥⑦类碳黑在表面有一定显露,导电效果会比③④好些,但仍然会出现碳黑粒子脱落。
⑧类是微纤维型复合导电纤维,其导电效果③④较好,且没有碳黑粒子脱落,其电阻一般在1010Ω以下,当其掺入量为2%以上时,其工作服的磨擦带电电压仅1.2千伏,电荷量为3.5库仑/平方米(c/m2)。
耐久型工作服还有是采用掺入化学改性型的导电纤维,主要是在聚合物内部添加抗静电剂,如磷酸酯、磺酸盐性表面活性剂,或引入第三单体,如聚氧乙烯及其衍生物,以使纤维具有抗静电效果,这类聚合物有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腈等。
这类抗静电纤维不是抑制静电的发生,而是加速静电荷的散逸,因此抗静电效果与环境和人穿着的状态有一定关系。
这类化学改性的抗静电合成纤维电阻为1010Ω左右。
磨擦带电电压几百伏到几十伏,半衰期几百秒到至几秒,宜于作无尘衣无菌衣,也可作民用服装,特别是内衣。
③几种导电有机纤维(3)防静电面料①导电绸:导电丝应与涤纶长丝,经织机加工而成,再经特殊加工整理,如高温高压处理,使面料具有防静电防尘功能,又耐洗防皱不缩水。
②防静电T/C面料:由优质T/C纱线与导电丝交织而成,具有防静电功能,且挺刮、耐磨、透气。
③防静电手套布:导电丝与尼龙长丝或涤纶长丝交织(针织)而成,可制成防静电手套,防静电点塑手套,防静电涂层PU手套。
(4)按服装形式分:①按款式有:连体服、分体服、大褂、围裙、短袖服②布料:条、格导电布③按导电纤维掺入的条格距离有:5mm、10mm间距条纹布料服,2.5mm、5mm间距网格布料服。
其实掺入导电纤维的工作服是利用导电丝电晕放电使周围空气电离从而使织物带电得到中和,由此原理可知,导电纤维排列间隔过密或过宽,消静电效果都不理想。
2.防静电工作服的性能指标(1)防静电工作服标准:GB12014-1989规定①防静电工作服款式原则上上装一般为“三紧式”,下装为直筒裤。
②防静电性能指标:带电量小于0.6μc/件,面料电荷密度小于7μc/m2,当满足耐洗涤次数大于100次的为A级,大于50次,小于100次为B级(2)日本JIS标准规定①表面上的比电阻应小于109Ω/cm,单纤维线径为小于100μc。
②防静电织物的带电电荷密度必须小于7μc/m2(3)其它标准规定① DIN EN 100015TI 1992 对静电危害的电子元件的保护第一部分防护服装表面电阻7.5×105~1×1012Ω/SQ,静电衰减1000V降至50V为2S之内。
② IEC 61340-5-1 1998 静电、电子器件的静电防护,通用要求服装上点至≤1012Ω,静电衰减为初始值(1000V)的10%时间为2S内。
点电阻RP③ SJ/T 10694-1996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规定工作服磨擦电压小于300V。
④ GJB 3007-1997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表面(点对点)电阻(1×105~1×1010Ω),对地电阻(1×105~1×1010Ω)。
⑤ANSI/ESD S20.20-1999 静电放电控制大纲(程序),服装表面电阻推荐1×105~1×1011Ω3.防静电工作服的质量问题市场混乱,低价竞争,必然带来产品质量问题,一些厂商用种种方法,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降低成本,达到盈利之目的。
如:(1)导电纤维,采用单根细导电碳复合纤维,为达到一定粗度织布,使用不导电黑丝混编,导电纤维很细,再编入不导电的黑丝达到一定粗度要求,布料上导电纤维条格原来是间隔5mm,改为10mm,表面看仍是5mm间隔,则其中1条是不导电黑丝;另外,导电纤维亦有好差,价格高低之分,这些都可设法降低成本。
有的为达到用户对导电性要求,掺入少量抗静电剂,但洗了几次后便失效了。
如果测试防静电条子布料或工作服的经纬方向的表面电阻,没有什么差别,说明是掺入了抗静电剂。
(2)布料是以涤纶长丝为基材纺织的,然而涤纶长丝也有优劣之分,而不同等级价格不一样,其二织布密度大小不同用料多少和价格也不同,从防尘效果,布料希望密度大点,孔小,这样用料增多,成本抬高,而密度小,孔大,用料减少,成本降低,但使>0.5μc的尘粒从身内穿出,污染环境。
(3)织布机采用普通机或高档机,质量成本也不一样,采用高档机织的布光亮细致挺刮,但成本高。
(4)经高温高压处理,布料要收缩,成本便高了,不经高温压处理,成本便可降低,但工作服布料洗涤后要收缩,甚至不能穿。
(5)按规定,工作服应经劳动安全保护有关职能部门检验测试,出示生产销售许可证,这要收费,提高成本。
有的不经过职能机构检验测试,当然,成本便低。
(6)有的厂商连袖口和肩甲口的衣服缝线也是不导静电的,造成袖口对胸前表面电阻不通。
4.帽子、口罩(1)帽子:有帽沿或无帽沿工帽,防静电或无尘披肩帽,条形头或园形头净化帽,无纺布帽子。
(2)口罩:按材料分有无纺布口罩,纸口罩,尼龙口罩和活性碳口罩。
纸口罩又分净化、单层或双层,按型式分有头挂式口罩、胡子口罩、复合式口罩、PU橡胶无纺布口罩。
二.鞋(shoes)1.鞋的种类(1)按导电性分:防静电鞋和导静电鞋;(2)按鞋面材料分:布鞋、皮鞋、革鞋、注塑鞋;(pvc、pu、白帆布、兰帆布、网布、皮)(3)按鞋的型式分:网鞋、多眼鞋、拖鞋、安全皮鞋、套筒鞋、连靴鞋、软底鞋、硬底鞋。
(4)按鞋底材料分:PVC鞋、布底鞋、PU鞋鞋子的关键是胶底,胶底是橡胶掺入导电粉、导电纤维或用抗静电剂,混炼模压而成鞋子,防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是取决于掺入导电材料的性质。
鞋套:无纺布鞋套、CPE鞋套、防静电鞋套2.性能指标(1)GB 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标准规定,防静电鞋的电阻值应在1.0×105~1×109Ω,导电鞋的电阻值应不大于1×105Ω。
(2)GJB 3007-1997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标准规定:防静电鞋穿着状态下,鞋、袜对地电阻应在5×105~1×108Ω。
(3)SJ/T10694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标准规定:工作鞋底体积电阻应在0.5×105~1×108Ω,磨擦电压小于100V。
(4)IEC 61340-5-1998 “电子器件的静电防护通用要求”标准规定:穿着鞋袜、踩在金属板(接地)上,对地电阻应为5×105~1×108Ω(每只鞋1×105Ω)。
(5)DIN EN 100015T1-1992 “对静电危害的电子元件的保护:第一部分,一般要求”标准规定:鞋对地电阻小于3.5×107Ω。
鞋子要起到防静电或导静电的作用,鞋内的袜垫也要相应有防静电或导静电的袜垫。
作为防静电鞋除要求一定的静电性能指标外,还要求鞋子应具有透气性好,耐磨、耐腐蚀、抗压性,还要有一定的外观装饰性。
3.鞋的质量问题三.手指套和手套1.种类(1)手指套:黑色导电指套、耐溶剂指套、粉红防静电指套、米黄色(肉色)防静电指套以及无硫磺指套,无尘净化指套、净化指套、透明指套、透明防滑指套、透明磨砂指套、切头指套。
(2)手套:防静电手套(导电丝间距离0.5cm、1cm)、防静电防滑手套(导电丝间距离1cm)、防静电胶头手套、导电针织手套、防静电耐高温手套、导电橡胶手套、全棉工作手套、防静电无尘手套、防静电PU手套、防静电涂指手套、防静电点塑手套、无尘PU手套、贴掌手套、PVC手套、乳胶手套等。
归纳起来按功能分有:防静电、防滑、耐酸碱、耐高温、净化按材料分有:PVC、PU、丁晴橡胶、棉布、涤纶绸、无纺布、尼龙、乳胶等。
2.性能指标:(1)标准规定:① DIN EN 100015T1-1992 “对静电危害的电子元件的保护,第一部分一般要求”规定:手套和指套表面电阻应小于1×106Ω,体电阻应小于1×105Ω。
② IEC 61340-5-1-1998 “静电、电子器件的保护,通用要求”的规定:手套和指套应在2秒内将降至初始最大电压1000V的10%。
③ GJB3007-1997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规定:手套、指套在穿戴状态下对地电阻应为7.5×105~1.0×1010Ω。
④ SJ/T 10649-1996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测试方法”标准规定的手套技术指标,体积电阻为0.5×105~1×108Ω,摩擦电压小于100V。
⑤ EOS/ESD S 11.11-1993(BSEN 100015)标准规定表面电阻应小于1.×108Ω(12%RH下)。
(2)品质性能指标①导电针织手套、导电橡胶手套表面电阻≤105Ω②防静电手套表面电阻108~109Ω③防静电耐高温手套表面电阻≤109Ω④防静电胶头手套表面电阻≤109Ω四、防静电手腕带1.构造、种类(1)构造防静电手腕带一般由护手环和接地组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