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doc
- 格式:doc
- 大小:150.01 KB
- 文档页数:12
2023年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引言:血液透析(hemodialysis)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衰竭的方法,它通过机器将患者的血液经过过滤器清洁后再输回体内。
血透室是进行这一治疗的场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血透室的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制定并实施一套高效、科学的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势在必行。
一、制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它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和可达到性。
2023年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的质量目标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 提高血透室的服务质量,使患者对血透室的治疗效果和服务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2. 降低感染率,减少血透室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3. 缩短血透室的等候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的不便;4. 提高血透室的设施和设备的质量,确保其安全可靠;5. 不断提升血透室的管理水平,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二、建立指标评估体系为了达到质量目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估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感染指标:包括感染率、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等指标;2. 治疗效果指标:包括患者的生活质量、血透疗程后的肾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3. 服务质量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等指标;4. 设施设备指标:包括设备的完好率、使用寿命等指标;5. 财务指标:包括血透室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等指标。
三、制定改进计划根据指标评估体系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改进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染控制计划:制定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感染控制的能力;2. 设施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设施设备指标的评估结果,制定设施设备更新计划,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保证其安全可靠;3. 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4. 管理流程优化计划:对血透室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整体运营效率;5. 财务管理计划:加强财务管理,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标准版本1.科内质控院感小组认真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尤其是《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落实及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2.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符合《血液透析基本标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3.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
4.严格查对制度,对前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
5.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做好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
6.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书写,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
7.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及时检测,如发现漏检,及时补检,提出整改措施。
8.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和记录,及时登记、监测,如发现漏检,及时补检,提出整改措施。
9.科室各项培训,落实实处,培训后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交整改措施。
10.医护人员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在医院各项培训制度的学习下,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以此切实提高透析质量。
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11.调动患者参与,以问卷、交谈等方式了解他们对医院及渴死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
血透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为了切实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坚持质量教育。
科室每月进行一次。
其内容应随质量管理的深入而循环渐进。
通过质量教育,明确实行质量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自己的工作在质量形成中所取的地位,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
时刻保持强烈的质量意识,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建立质量管理____。
科室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纳入科室、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3、搞好质量信息收集工作,逐步建立以医疗统计为中心环节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做到质量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处理等准确、及时、有效。
医疗质量管理与连续改良查核标准血透室一、质量管理有关目标及有关评论指标(一)质量管理有关目标1.专业设置、人员装备及其设备、设备切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举措保障安全。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好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方案。
4.血液透析机与水办理设备切合要求。
5.透析液的配制切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二)有关评论指标(三)血透室质量查核标准质量查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质量管理有关目标1.布局能否合理;布局不合理每处扣 2 分;2.设备设备能否合用设备设备不合用,每件扣 5 分;3.能否成立质量管理制度未成立制度扣 5 分;4.制度能否落实。
制度未落实扣10 分;5.能否拟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程序执行能否到位;未成立制度和方案扣 5 分;程序执行不到位扣10 分;6.能否有有完好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方案;无完好的监测记录,每次扣10分;7.监测结果不切合要求、有无整顿建议。
监测结果不切合要求每次扣10分,无整顿建议扣 10 分;8.血液透析机与水办理设备能否切合要求。
9.透析液的配制能否切合要求;10.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能否达标。
医疗服务安全和指令性任务1.每季度起码展开一次科室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提升医疗服务安全意识。
2.实时报告、妥当办理医疗过错行为和医患纠葛。
3.仔细达成政府指令性及卫生支农任务,踊跃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医院的科室质量管理专业性强、技术复杂,自己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
科主任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室的质量水平。
除同行专家评审,作为一般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是没有能力直接控制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控制、评论是科主任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及常常性工作。
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本科室各级人员落本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联合本科室的质量教育、检查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执行状况,发现问题,实时纠正。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及质量考核标准
血透室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
4.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
5.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二)相关评价指标
(三)血透室质量考核标准
1
2
3
4
5
6
7
8
六、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9
10
11
12
13。
(血透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及质量考核标准
血透室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
4.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
5.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二)相关评价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及质量考核标准
血透室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
4.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
5.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二)相关评价指标
(三)血透室质量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