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考试大纲_F594软件工程(2018-7-13)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软件工程》本科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软件工程》属于开卷考试课程,这门课程主要研究软件开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于网络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讲是一门核心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工具对实现软件工程的作用,领会一些分析与设计原则的意义;能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开卷。
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如有答题卡,请注明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
(二)答题时间
90分钟。
(三)基本题型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要求
1、从总体上了解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生产的发展史、软件生存周期、各种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及方法和工具。
2、系统掌握软件开发最基本的内容:可行性研究和软件计划、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全面了解这些阶段的目标、任务、特点、步骤和文档和常用工具。
3、掌握增量模型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运行机制、开发过程和步骤。
4、掌握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步骤、应遵守的原则和准则,能够应用相
应的图形表示工具开发小型软件项目。
5、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模型以及统一建模语言UML和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6、了解软件工程的质量保证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方法、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
《专业综合一》考试大纲《C语言程序设计》一、基本要求1. 熟悉Visual C++6.0 集成开发环境。
2. 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 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能阅读简单的程序。
4. 在Visual C++6. 0 集成环境下,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C语言程序的结构1. 程序的构成,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2. 头文件、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以及程序中的注释。
3. 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4. 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1. C的数据类型分类,及其基本数据类型的定义方法。
2. 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3. 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 C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三)基本语句1. 表达式语句,复合语句。
2. 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正确输入数据并正确设计输出格式。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用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2. 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3. 选择结构的嵌套。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 for循环结构。
2. while 和do-while 循环结构。
3. continue 语句和break 语句。
4. 循环的嵌套。
(六)数组的定义和引用1. 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2. 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七)函数1. 函数的定义方法。
2. 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3. 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4. 函数的正确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
5.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6. 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八)指针1. 地址与指针变量的概念,地址运算符与间址运算符。
2. 一维、二维数组和字符串的地址以及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变量的定义。
专业名称:高等数学
复试科目:
考试大纲:
1. 考试科目
高等数学.
2.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2 答卷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3 答卷内容与结构
高等数学100%
2.4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计算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高等数学》考试内容与要求
3.1 函数、极限、连续
3.1.1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
软件工程专业考试大纲考试科目:数据库系统概论(70 分)、计算机网络(70 分)、C 语言程序设计(6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200 分第一部分《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大纲一、数据库概论1、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DBMS 的功能;3、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4、掌握数据模型的概念及常用的数据模型;5、掌握DBS的组成、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
二、关系模型1、了解关系的基本术语;2、掌握关系的三类完整性规则;3、掌握应用关系代数表达关系操作;4、了解查询优化;三、关系DBSQL语言1、掌握表的建立、删除和修改;2、熟练掌握SQL表达查询和数据的更新操作;3、掌握视图的特性及使用。
四、关系DB 模式设计1、熟练掌握FD (函数依赖)的定义;2、掌握2NF、3NF 的定义3、会用三个范式的概念进行模式分解。
五、DB 设计和保护1、掌握设计的基本步骤、每部分的主要工作;2、掌握根据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3、掌握DB安全性定义、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4、数据库的完整性的定义、数据库完整性约束条件及分类。
5、掌握事务的概念及特性、故障的种类及恢复策略。
6、掌握并发控制的概念;掌握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掌握封锁的概念、类型;掌握封锁的方法可能引起的问题等。
参考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 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珊、萨师煊主编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与组成3、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二、数据通信1、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常用传输介质的基本特性, 以及数据编码的基本方法2、了解基带传输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3、了解频带传输的基本概念与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4、掌握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与基本工作原理5、掌握差错产生的原因、误码率的定义、CRC 的基本原理、差错控制机制三、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1、掌握广域网的主要特点与研究重点2、了解帧中继与ATM 技术的基本概念3、掌握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4、了解IEEE802 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5、了解共享介质式和交换式局域网技术,掌握ETHERNET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高速以太网的相关概念6、了解城域网的有关概念四、TCP/IP 协议1、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参考模型的层次概念和各层的主要功能2、了解IP 协议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掌握IP 地址技术3、了解TCP和UDP协议的主要特点五、INTERNET应用技术1、了解域名机制的基本概念2、掌握电子邮件服务与文件传输服务的基本概念3、掌握Web服务的基本概念,了解P2P网络的基本概念六、局域网组网技术1、了解ETHERNE砌理层标准的类型,掌握ETHERNET的物理层标准2、了解主要的局域网组网设备,掌握基本的局域网组网方法七、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技术1 、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3、了解有关网络安全策略的基本概念4、掌握网络防火墙技术的基本概念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第三版)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一、基础部分1 、熟练运用常量与变量(整型、实型、字符型)。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主要参考书及题型1. 主要参考书《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海藩著2.题型及分数比例选择题 20%填空题 20%名词解释 15%论述题 45%(二)课程性质和特点软件工程是农业信息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述建造软件系统的方法、技术、流程、工具、规范等,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应考者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如何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各种软件开发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应考者不但应注重概念、原理、方法、技术的掌握,也应注重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从总体上了解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生产发展史、软件生存周期、各种方法和生存周期模型、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
2.系统掌握软件开发最基本的内容:可行性研究和软件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系统掌握这些阶段的目标、任务、特点、步骤和文档。
3.掌握增量模型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运行机制、开发过程和步骤。
4.掌握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步骤,应遵循的原则和准则,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开发小型软件项目。
5.初步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模型,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实现的任务、内容和步骤,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工具。
6.了解Jackson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步骤、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
7.了解软件工程的质量保证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软件工程管理中的思想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要求切实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能够应用相应的图形表示工具进行小型项目的开发,特别是实用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第1节软件工程的产生1.软件的特点。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引言软件工程考试大纲是为了规范和统一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考试要求,准确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考试大纲旨在明确软件工程考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为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生备考提供指导,以期达到科学、公正、有效的考试评价目的。
二、考试目标软件工程考试的目标是评估学生在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
具体考试目标如下:1. 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具备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3. 能够分析和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
4.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具备自我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软件工程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1.1 软件工程概述1.2 软件生命周期1.3 软件过程模型1.4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1.5 软件项目管理1.6 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2. 软件需求与规格2.1 需求获取与分析2.2 需求规格化2.3 需求验证与确认3. 软件设计3.1 软件设计原理3.2 结构化设计与面向对象设计 3.3 软件架构设计3.4 接口设计4. 软件编码与测试4.1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4.2 编程规范与编码风格4.3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4.4 软件测试策略与计划4.5 软件测试工具与自动化测试5. 软件维护与演化5.1 软件维护概述5.2 软件维护过程与策略5.3 软件版本管理与配置管理5.4 软件重构四、考试要求软件工程考试的要求是考察学生对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应用。
具体考试要求如下:1. 考试形式1.1 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1.2 实践操作:包括编程题、软件设计题和软件测试题等。
2. 考试内容与比重2.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占总分的25%。
2.2 软件需求与规格:占总分的20%。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1 软件与软件工程1.1软件的基本概念(例如,软件的定义、文档、软件的特点等)简单地说,软件由程序和文档两部分组成,一是机器可以执行的程序及有关的数据,二是机器不能执行的文档,软件的两种普遍定义:①软件是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及任何与之相关的文档和数据。
②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文档,包括机器运行所需要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
程序: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系列,或者说,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于计算机处理的语句序列。
数据: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描述程序、数据和系统开发以及使用的各种图文资料。
它具有永久性并能供人或机器阅读。
软件的基本特点:·①计算机软件产品是一种逻辑产品部件而不是物理产品部件。
·②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是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化成信息的一种产品。
·③软件具有“复杂性”,其开发和运行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
而且,软件投入使用后,仍需要进行维护,这就带来软件维护复杂性的问题。
·④软件不存在磨损,物理上不会老化,但存在软件退化问题。
·⑤软件成本昂贵,其开发方式目前尚未完全摆脱手工生产方式。
1.2软件危机的概念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由于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不断增加,软件需求量增大。
而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高密集度的脑力劳动,软件开发的模式及技术不能适应软件发展的需要。
致使大量质量低劣的软件涌向市场,有的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而在开发过程中就夭折。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软件产品质量低劣,甚至开发过程就夭折;(2)软件生产率低,不能满足需要。
1.3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定义)、研究的内容(三要素)1993年IEEE定义:(1)把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2)研究(1)中提到的途径。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目的与任务1.目的《软件工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软件工程实用性强。
学生毕业后会有不少人从事软件的开发、维护、升级工作。
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应掌握软件工程的开发规范,看懂并正确书写各种技术文档,能实际开发或与别人合作开发一个简单的软件。
2.任务其主要任务是为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理论够用,重视应用”的原则,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总结国内软件工程建设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介绍原型法、面向对象等的开发方法。
使学生受到规范化开发软件工程的训练以及书写规范化文档的训练,并能熟练使用PlayCASE建模工具进行软件开发的前期设计。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2)软件工程的开发规范及开发方法;(3)软件工程的组织管理;(4)能看懂软件工程的开发文档,并能编写开发文档;(5)能使用PlayCASE建模工具按规范要求开发一个简单的软件。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主要是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高级1程序设计语言与程序设计方法等知识。
另外,需要一定的管理业务知识以及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学好本课程也将对加深过去已学课程的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掌握了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才能懂得怎样对数据进行组织和处理,并成功地投入到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去。
四.考核形式及时间考核形式:考试设计报告占60%,第十四周交设计报告平时占40%,以软件工程理论部分掌握的情况为主,要求如下。
五.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理论部分第1章 软件工程1、软件的发展(了解)2、软件的概念(理解)3、软件的定义(掌握)4、软件的特点(掌握)5、软件的分类(了解)6、软件工程的基本内容(掌握)7、软件生命周期(掌握)8、软件过程模型的种类(掌握)9、什么是软件工程标准(理解)10、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掌握)11、什么是软件开发文档(了解)12、软件开发文档的作用(了解)13、软件开发文档的分类(了解)第2章 传统的软件工程1、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了解)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掌握)3、数据流程图(掌握)4、数据流程图中的元素(掌握)5、数据字典(了解)26、软件设计的内容(掌握)7、由数据流程图绘制功能模块图的方法(掌握)8、内聚与藕合的概念(掌握)9、E/R图(掌握)10、部分依赖、传递依赖的概念(理解)11、范式、关系规范化(掌握)12、软件测试方法黑盒法、白盒法(掌握)13、软件测试常用的手段、软件测试过程(掌握)第3章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1、对象、类、继承、封装的概念(掌握)2、三种形式的模型概念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掌握)3、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掌握)4、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掌握)5、面向对象的测试过程(掌握)第4章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1、CASE的概念(掌握)2、CASE的分类(了解)3、CASE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掌握)4、软件工程的未来趋势(了解)(二)设计报告要求综合运用所学习的软件工程的知识、方法及PlayCASE建模工具进行系统建模,写出设计报告。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应用题(分析、设计、测试等)重点内容第1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1.了解与软件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2. 了解软件危机的表现及发生的原因。
3. 掌握软件工程的概念。
4.软件生命周期由哪三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可划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掌握软件工程方法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6.了解传统方法及面向对象方法各自的特点。
第2章软件生存期模型1.典型的生存期模型(即软件过程模型)有哪几种,每种模型有哪些优缺点。
第3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1. 掌握结构化分析模型的结构,主要由哪些模型组成?2. 掌握数据流图、分层数据流图的画法。
3. 掌握数据字典的定义方法。
4. 掌握使用判定表和判定树描述加工规格说明。
第4章结构化设计方法1. 了解结构化设计的概念、原则、任务。
2. 掌握结构化设计的图形工具。
3.掌握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能够区分两种典型的数据流,并掌握相应的变换分析方法及事务分析方法。
4. 软件模块结构的改进(启发式规则)。
提高模块独立性、深度和宽度、扇出和扇入应适当、作用范围和控制范围原则等。
5.人机交互设计的准则。
6. 掌握常用的详细设计(过程设计)的描述工具。
第5章面向对象方法与UML1. 了解UML中的事物及其分类。
2. 了解UML中的关系,包括依赖关系、关联关系、泛化关系和实现关系等。
3. 掌握UML中5种类型的图,包括用例图、类图、顺序图、状态图、活动图。
第6章面向对象分析1.了解面向对象分析中的三个模型和五个层次。
2.掌握有关用例模型、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的基本概念。
3.能够针对具体应用,建立用例模型、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状态图和顺序图)的过程。
第7章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1.了解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B/S结构、C/S结构2.掌握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单一职责原则、里氏代换原则、依赖倒转原则、合成复用原则。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工程热力学
一、考试大纲援引教材
《工程热力学》朱明善,刘颖,林兆庄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二、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正确理解平衡、可逆等重要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建立能量守恒和能量贬值的概念,掌握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和其他能量相互转换的规律;能正确应用热力学两个基本定律进行热力学过程的分析和计算;能够熟练运用空气、热力学性质图表及公式进行热力过程的计算;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热工设备的工作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热力循环或热工过程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工质及热力系
(2)热力系的宏观描述
(3)基本状态参数
(4)热力过程及热力循环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循环过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闭口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4)开口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
(2)卡诺定理与卡诺循环
(3)熵
(4)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
4.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热力过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理想气体的比热、热力学能、焓和熵
(3)理想气体热力过程
5. 气体动力循环
(1)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2)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3)增压内燃机及其循环
1。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篇:《软件工程》复习提纲《软件工程》课程要点λ每章教学课件中的“本章小结”列出了需要掌握的内容λ教学过程中的例题和习题也是课程重点一、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概述1.概念:(1)软件的概念(组成成分、作用);答:计算机软件是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集合;用于实现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逻辑方法和控制过程(2)软件危机的含义、表现、产生原因(客观、主观)答: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的表现:①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很不准确②已完成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③软件质量差④软件不可维护⑤软件没有开发文档⑥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⑦软件生产率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和计算机迅速普及的趋势与软件的特点有关(客观原因):①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缺乏“可见性”,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②软件在使用期间不存在机械磨损和老化问题,一旦发现错误,通常意味着修改原来的设计,因此软件难维护③软件规模庞大,程序复杂性增加,需多人分工合作(不能保证每个人完成的工作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高质量的大型软件系统)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主观原因):① 开发无计划② 忽视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③ 轻视软件维护④ 无过硬评测手段⑤ 缺乏有力的开发方法和工具⑥ 不重视开发文档等软件配置(3)软件工程学科包括的内容(三要素)、解决的主要问题答:(1)软件工程定义:1)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2)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3)将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开发技术结合起来,以较经济的手段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维护它2)软件工程方法学的三要素:①方法:完成软件开发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1 ②工具:为方法的高效运用,而提供的自动或半自动的软件支撑环境③过程: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4)软件生命周期的含义、组成阶段及各阶段主要任务答:软件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运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这个时期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考试对象:运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命题原则:(1)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范畴内命题。
(2)试题的考察要求覆盖面广、区分度高。
(3)试题兼顾各个能力层次,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容易占40%,较易占40%,较难占10%,难占10%。
试题题型:《软件工程》试题总分为100分,选择题占20分,简答题占20分,论述题占20分、设计题占40分。
选择题:给出有关软件工程概念、原理、方法的不完整叙述,要求考生从题后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一种答案,补充完整。
简答题:可包括重要概念的说明、数据流图的绘制。
论述题:可包括重要概念的说明、数据流图的绘制。
设计题:可包括绘流程图、写算法设计思想、定义相应数据结构、用高级语言书写程序。
二、考试范畴重点考察学生对软件工程有关概念的明白得以及软件工程有关的原理方法。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考核要求分为把握、明白得和了解三个层次:把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明白得和熟练应用的内容,是重点考试内容。
明白得: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明白得所学内容,同时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定。
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在考试中占较小比例,不超过5%。
1、绪论[考核的知识点和要求]把握:学习软件工程的意义,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和传统软件工程的比较;各种软件开发模型的内容,不同开发模型的特点比较;明白得:软件的定义、软件的分类,软件危机、软件工程学的范畴;软件过程中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的特点。
3、软件需求分析[考核的知识点和要求]明白得:可行性研究任务(目的)及涉及的内容,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方法及要紧方法(面向数据流分析)的具体步骤,需求分析的任务、步骤。
把握:数据流图(把握顶层数据流图的绘制),细化DFD的原则,数据词典的定义及表述符号,其他分析工具。
4、软件设计概述[考核的知识点和要求]把握:软件设计的任务、差不多概念,模块化设计,设计文档,模块与构件,抽象与细化,信息隐藏;高内聚低耦合。
202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最能确保提高虚拟存贮器访主存的命中率的改进途径是( )A.增大辅存容量B.采用FIFO替换算法并增大页面C.改用LRU替换算法并增大页面D.改用LRU替换算法并增大页面数2、"从中间开始"设计的"中间"目前多数是在( )。
A.传统机器语言级与操作系统机器级之间B.传统机器语言级与微程序机器级之间C.微程序机器级与汇编语言机器级之间D.操作系统机器级与汇编语言机器级之间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性流水线是单功能流水线B.动态流水线是多功能流水线C.静态流水线是多功能流水线D.动态流水线只能是单功能流水线4、非线性流水线是指( )A.一次运算中使用流水线中的多个功能段B.一次运算中要多次使用流水线中的某些功能段C.流水线中某些功能段在各次运算中的作用不同D.流水线的各个功能段在各种运算中有不同的组合5、虚拟存储器常用的地址映象方式是( )A.全相联B.段相联C.组相联D.直接6、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
A.高级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微程序机器级B.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微程序机器级C.应用语言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操作系统机器级D.应用语言机器级,操作系统机器级,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7、与流水线最大吞吐率高低有关的是( )A.各个子过程的时间B.最快子过程的时间C.最慢子过程的时间D.最后子过程的时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he容量一般不大,命中率不会很高B.Cache芯片速度一般比CPU的速度慢数十倍C.Cache本身速度很快。
但地址变换的速度很慢D.Cache存贮器查映象表和访问物理Cache其间可以流水,使速度与CPU匹配9、计算机组成设计不考虑()A.专用部件设置B.功能部件的集成度C.控制机构的组成D.缓冲技术10、在多用户机器上,应用程序员不能使用的指令是()A.“执行”指令B.“访管”指令C.“启动IO”指令D“测试与置定”指令二、填空题11、多功能流水线各功能段同时只能按某一种功能联接的称为________流水线。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软件工程
一、援引教材
《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钱乐秋赵文耘牛军钰2013
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及、思想和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具备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软件工程概论
●软件的特点、分类
●软件工程的定义
●软件过程模型
●软件工程工具、软件开发环境
2.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任务
●可行性分析
3.需求工程
●软件需求的内容
●获取需求的方法与策略
4.设计工程
●软件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图形表示法
●判定表
●设计性语言PDL
5.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
●数据流图到软件体系结构的映射
6.面向对象方法基础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过程
●UML的视图、图
7.面向对象建模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过程
●用况建模
●类图和对象图、类之间的关系
●状态机图和活动图
●顺序图和协作图
●构件图和部署图
8.敏捷软件开发
●敏捷宣言
●精益思想
●极限编程方法
9.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测试策略
10.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的类型
●软件维护的特点
●软件可维护性
11.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的关注点
●软件度量
●代码行、功能点和工作量估算
●项目进度管理
●软件质量的定义、因素
●软件质量保证策略及活动
●软件配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