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级建造师《共性案例课》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3.85 MB
- 文档页数:38
一级建造师市政精讲课件—经典城镇道路工程1快------2、除快速路外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分为1、2、3级,城市:大1级,中2级,小3级。
3、路面按结构强度分类:高级路面和次高级路面①快、主|高级路面:泥(30),沥混、沥碎、天然石(15)年②次、支|次高级路面:沥贯(12)、沥表(8)年4面。
5、沥青路面路基、基层、路面,注意比水泥路面少垫层67、岩石、填石路基设整平层,厚度100-150mm。
垫层厚度是大于等于150mm。
8底基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粘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时应设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泥粒、二灰粒、级配粒。
910、级配砾石:底基层<53mm 基层小等于37.5mm11、面层种类:①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各级面坑槽冷补。
路及以下道路,厚度不超过100mm:(防滑、防水、改善、磨耗)1213体性好、不透水性好。
温噪承水平滑①防冻垫层: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层厚度时设置④垫层与路基同宽,最小厚度150mm水泥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2、基层材料选用原则:特重:贫、沥、碾砼;重:泥粒、沥碎;中、轻:泥粒、二灰粒、级配粒345纵缝有两种:(1)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2)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
横缝:(1)施工缝在在缩缝处。
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2)施工缝在胀缝处同胀缝形式。
特殊情况下,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3)横向缩缝真正的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一般不设传力杆。
(4)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时均应设胀缝。
胀缝间距一般为100~200m。
(5)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
当板厚按设传力杆确定的混凝土板的自由边不能设置传力杆时,应增设边缘钢筋,自由板角上部增设角隅钢筋。
三、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题(共 5 题,(一)、(二)、(三)题各 20 分,(四)、(五)题各 30 分)。
(一)背景资料甲公司中标某城镇道路工程,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全长560m,横断面型式为三幅路,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路面面层结构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 40mmSMA-13,中面层为厚 60mmAC-20,下面层为后80mmAC-25。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甲公司将路面工程施工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乙公司施工,建设单位发现后立即制止了甲公司行为。
事件二:路基范围内有一处干涸池塘,甲公司将原始地貌杂草清理后,在挖方段取土一次性将池塘填平并辗压成型,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责令甲公司返工处理。
事件三:甲公司编制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以下要点:(1)上面层摊铺分左、右幅施工,每幅摊铺采用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案,2 台摊铺机成梯队方式推进,并保持摊铺机组前后错开40~50m距离。
(2)上面层碾压时,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3)该工程属于城市主干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结束后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终压完成后拟洒水加快路面的降温速度。
事件四:确定了路面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及检验方法。
问题: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制止甲公司的分包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写出事件四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原材料除外)及检验方法。
【参考答案】1.建设单位制止甲公司的分包行为是正确的。
依据《建筑法》及《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主体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依法只能分包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路面工程施工属于城镇主干路工程关键性工作、主体结构,不得进行分包。
2.(1)不妥之处一:甲公司将原始地貌杂草清理后,填土碾压。
正确做法:①路基施工前,原地面处理应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②妥善处理井穴树根的坑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③填方段事先找平,横向坡度陡于1:5时,修成台阶形;④处理原地面后应检查基底承载能力,符合要求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2019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达江老师课堂讲义 word完整版前言1.教材内容及特点1Z101000工程经济;(83页)1Z102000工程财务;(70页)1Z103000建设工程估价。
(154页)最近三年考试分值分布2.考试情况简介(1)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时间是9月;(2)难度不大,考试内容不会超出教材的范围;(3)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3.学习计划安排三阶段复习,屡试不爽的妙招两阶段复习,喜忧参半的安排一阶段复习,考验智商的险棋零阶段复习,上帝眷念的宠儿基础阶段(初战阶段):打基础(40课时)重在夯实基础,系统学习。
(——7月中旬)习题阶段(攻坚阶段):练能力(15课时);重在能力训练,提高做题能力;(——8月中旬)冲刺阶段(歼敌阶段):串知识(5课时+5课时+5课时)。
重在查漏补缺,梳理知识。
(——考试)4.学习方法初探(1)以章节为单位进行学习;(2)学习顺序:听课——教材——练习;(3)练习选择:电子—纸质;(4)练习方法:(1)提倡多次;(2)错误标记;(5)用好答疑板:及时提出,及时解决问题。
5.基础班特点及授课思路高清课程学习方法;课程的授课特点;送给大家几句话课程的授课特点(1)明确目的。
目的是应试,依据教材,做到重点突出。
(2)通俗化。
尽量用通俗浅显的例子来解释相关问题。
(3)精炼内容。
结合PPT的特点,讲解的内容不可能全书都体现,重点难点的体现在大屏中。
高清课程学习方法考情分析;思维框架体系;内容详解(1)集中精力,跟上思路。
(2)及时复习,强化效果。
(3)课下细化,落实教材。
送给大家几句话未来的精彩取决于现在的努力!现在的道路需要我们坚实走好每一步!前言(二)(关于2019年教材变化的说明)1.有变化,从307增加到了313页;2.变化很小,几乎不影响考试。
1.14版本教材第100页中间,其他直接费中,删除了“检验试验费”;2.14版本教材第136页中上,把“资产管理比率”改为“营运能力比率”;3.14版本教材第138页上,把“总资产报酬率”改为“总资产净利率”,公式也做相应的修改。
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1-10)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的结构与材料1、道路的级别及类别(2)按力学特性路面分类3、挡土墙结构的特点考点解析一、单项选择[考点1] 关于高等级路面的优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适应繁重的交通量 B.路面平整C.车速高,运输成本低 D.维修费用较高答案:D解题思路:考查应试者对各级路面优缺点的知识。
维修养护费用较高是次高级路面缺点,而高级路面维修费用养护费用少。
因此“D”说法错误。
[考点2]当挡土墙后地面无荷载时,刚性挡土墙的土压力强度由墙顶至基底的分布呈( )。
A.正三角形 B.倒三角形 C梯形 D.矩形答案:A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应试者掌握考试用书图1K411016—1的知识,刚性挡土墙土压力在墙背分布,当没有墙后地面荷载时,墙顶处为零,向下逐渐增大呈正三角形分布。
梯形分布是在墙后地面上有均布荷载时的土压力分布强度的形式。
二、多项选择[考点1]关于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力学特性等的不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柔性路面较大,刚性路面很小B.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产生累积变形,刚性路面呈现较大刚度C.路面破坏取决的参数不同:柔性路面是极限垂直变形,刚性路面是极限弯拉强度D.采用的路面类型多少不同:柔性路面多,刚性路面少答案:ABD解题思路:关于路面破坏取决的参数,柔性路面有:①极限垂直变形;②弯拉应变。
但“C”中只给出柔性路面的极限垂直变形,是不对的。
[考点2]关于地下水的分类及特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面下土颗粒之间的孔隙,岩石孔隙和裂隙中的水B.土中水有固、液、气三种形态C.液态水可分为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D.所有液态水都能在重力和毛细等作用下,发生移动、积聚而发生冻胀答案:ABC解题思路:地下水(或土中水)有3种特性:①水存在于土颗粒间的孔隙中,有固、液、气三种形态(不同温度条件下);②液态水分为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2019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必考知识点汇总以下页数均参照2018年版教材第一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考试第一道题,20分)一、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与估算方法1.《计价P2》【必须掌握】★★★2.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3.《计价P128》生产能力指数法估算。
x Q 2C C f 21Q 1=⎛⎫ ⎪⋅ ⎪⎝⎭★式中:x —生产能力指数。
C 2—拟建项目静态投资额;C 1—已建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Q 2—拟建项目生产能力;Q 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x —生产能力指数;f —综合调整系数。
(掌握静态投资的编制时间从拟建项目的建设前期开始起算)4.《计价P129》设备系数法-★ C=E (1+f 1P 1+ f 2P 2+ f 3P 3+……)+I式中:C —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E Pl 、P2…—已建成类似项目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购置费的比例;f1、f2、…—不同建设时间、地点而产生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差异的调整系数;I —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
5.《计价P30》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必须掌握】★★6.《计价P31》价差预备费()n t 1m 0.5t t 1PF I (1f )(1f )1f 1-=⎡⎤=+++-⎣⎦∑【必须掌握】★★ 7.《计价P31》建设期利息=∑(年初本金+以前年度的利息+当年借款/2)×利率。
注意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换算【必须掌握】★★★二、财务分析与评价★★★1)等额还本付息运营期各年利息=该年期初借款余额×贷款利率运营期各年期初借款余额=(上年期初借款余额-上年偿还本金)运营期每年等额还本付息金额按以下公式计算:A=P×1-i)(1i 1n +⨯+i n )(=P×(A/P,i,n) 【必须掌握】★★ 2)等额还本、利息照付。
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是在每年等额还本的同时,支付逐年相应减少的利息。
建设工程招投标案例一:1.投标有效期从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算2.投标人应当对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是由招标人提供的。
工程量的大小是投标报价最直接的依据。
复核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将影响承包商的经营行为。
3.编制人员采用理论计算法确定材料的净用量是正确的,询价应该用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确定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出厂价+运杂费+运输损耗+仓储及报关费4.评标委员会可以以书面方式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意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补正,但是澄清、说明或补正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案例二:1.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招标必须编制招标控制价2.招标控制价应根据下列依据编制与复核:1)2013版计价规范;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3)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4)拟定的招标文件及招标工程量清单;5)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6)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7)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当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发布时,参照市场价;8)其他的相关资料。
3.投标人经复核认为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控制价未按照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进行编制的,应在招标控制价公布后5天内向招投标监督机构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投诉4.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5.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
6.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之日起的15天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单提供评标报告不够)7.按有关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8.按有关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1Z201920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一、系统的概念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它与一般的系统相比有其明显的特征,如:(1)一次性;(2)时间长;(3)合作关系多数不是固定的,并且一些参与单位的利益不尽相同,甚至相对立。
二、系统的目标和系统的组织的关系影响一个系统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除了组织以外,还有以下两种:(1)人的因素(2)方法与工具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其中人的因素包括:(1)所有参与单位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2)所有参与单位生产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其中方法与工具包括:(1)建设单位和所有参与单位管理的方法与工具;(2)所有参与单位生产的方法与工具(设计和施工的方法与工具等)。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组织论的一个重要结论。
如果把一个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视作为一个系统,其目标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组织,而项目管理的组织是项目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项目管理的组织的重要性。
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
如果对一个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进行诊断,首先应分析其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2019年一级建造师网校课件,视频音频讲义,每科仅需30元,请联系qq2696445897.三、组织论和组织工具组织论是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
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各工作部门或各管理人员)之间的指令关系。
指令关系指的是哪一个工作部门或哪一位管理人员可以对哪一个工作部门或哪一位管理人员下达工作指令。
组织分工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
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都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
工作流程组织则可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
练习:1.下列组织工具中,能够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工作部门或管理人员之间指令关系的是()。
第一部分房地产估价基本方法的串讲一、收益法二、成本法三、比较法四、假设开发法五、其他重要考点一、收益法的总结1.收益法的适用对象与条件(参见《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第六章)(1)适用对象:收益法适用的对象是收益性的房地产,包括住宅、写字楼、旅馆、商店、餐馆、游乐场、影剧院、停车场、汽车加油站、标准厂房(用于出租的)、仓库(用于出租的)、农地等。
它不限于估价对象本身现在是否有收益,只要估价对象所属的这类房地产有获取收益的能力即可。
例如,估价对象目前为自用或空置的住宅,虽然没有实际收益,但却具有潜在收益,因为类似住宅以出租方式获取收益的情形很多,因此可将该住宅设想为出租的情况下来运用收益法估价,即先根据有出租收益的类似住宅的有关资料,采用比较法求取该住宅的租金水平、空置率和运营费用等,再利用收益法来估价。
但对于行政办公楼、学校、公园等公用、公益性房地产的估价,收益法一般不适用。
(2)适用条件收益法测算出的价值取决于估价师对未来的预期,错误或非理性的预期会得出错误或偏离实际的收益价值。
因此,收益法适用的条件是房地产未来的收益和风险都能够较准确地预测。
对未来的预期通常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对现实的认识做出的,必须以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为基础。
2.收益法的技术路线收益法:选择公式→收益年限或持有期→净收益→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计算收益价值收益法估价时,应区分报酬资本化法和直接资本化法,并应优先选用报酬资本化法。
报酬资本化法估价时,应区分全剩余寿命模式和持有加转售模式。
当收益期较长、难以预测该期限内各年净收益时,宜选用持有加转售模式。
3.收益法应用时应收集的技术资料(1)收集类似房地产正常经营的收入水平(租金标准、价格标准,出租率、上座率、满客率),可出租面积、营业面积等资料;(2)收集类似房地产正常经营的运营费用,或收集类似房地产正常经营的运营费用占潜在毛收入的比例,以便测算估价对象的客观支出及年净收益。
共性案例一、流水施工、网络计划和索赔案例一背景:某基础工程由4个施工过程组成,分为4个施工段,其流水节拍天数见下表。
施工段施工过程一二三四挖土 3 4 4 3垫层 2 2 2 2基础 4 4 4 4回填 2 3 3 2问题(1)计算流水步距;(2)计算总工期;(3)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
答案要点:流水步距用取大差法计算。
该法的要点是:各队的流水节拍累加,形成数列;前后队的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做流水步距。
计算如下:挖土 3 7 11 14垫层 2 4 6 8基础 4 8 12 16回填 2 5 8 10上述数列上下相减后取大差可得:挖土和垫层的流水步距为8d;垫层和基础的流水步距为2d;基础和回填的流水步距为8d。
工期计算如下:++++++∑+∑T n===)2328()k3t8(d22()8案例二背景:某XX工程,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了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如下图: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工作E由于设计变更改变了主要材料规格与材质,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E工作计划改为38天完成,其他工作与时间执行网络计划。
事件二: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天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0年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不可抗力事件)所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4)工期顺延6天。
事件三:由于建设单位急于投入生产,要求提前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技术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设计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竣工验收。
1.指出本工程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工作),计算计划工期。
2. 事件二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事件三竣工验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2019年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精讲班1Z3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章节号章节名称分值分布1Z301000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28分1Z30101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2分1Z301020建设工程法人制度2分1Z301030建设工程代理制度4分1Z301040建设工程物权制度4分1Z301050建设工程债权制度2分1Z301060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2分1Z301070建设工程担保制度5~6分1Z301080建设工程保险制度1分1Z301090建设工程税收制度1分1Z301100建设工程法律责任制度2~3分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Z301011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法律框架1.宪法及相关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的形式制订机关名称规律签署公布宪法全国人大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XX法》主席行政法规国务院《XX条例》总理地方法规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及常委会人大及常委会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XX规定》、《XX办法》、《XX实施细则》部门首长地方政府规章省级、设区的市级政府省长、市长•法的形式制订机关名称规律宪法全国人大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XX法》行政法规国务院《XX条例》地方法规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及常委会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XX规定》、《XX办法》、《XX实施细则》地方政府规章省级、设区的市级政府【真题】下列工程建设规范性文件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 )。
A.安全生产法B.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C.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答案】D•【法的效力层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法的效力层级-机关裁决】同一机关制定新的与旧的冲突按新的特别的与一般的冲突按特别新的一般和旧的特别冲突谁制定谁裁决不同一机关制定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冲突国务院认为应适用地方性法规,国务院裁决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A部门规章与B部门规章冲突国务院裁决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冲突1Z301012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真题】关于规范性文件效力比较及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2019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精讲班培训材料典型题型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场景(一)某楼层为梁板结构,单向板受力,跨度为4m,支于两边简支梁上。
梁的跨度5m 。
装修时在板上铺设水磨石地面,水磨石重度γ=20KN/m3,装修厚度为0.04 m。
则:根据场景(一),作答下列题目:1. 楼板上增加的面荷载为(C)KN/m2。
A.20 B.8 C.0.8 D.0.42. 梁上增加的线荷载为( D )KN/m。
A.10 B.8 C.4 D.1.63. 梁跨中增加的弯矩为( B )KN.m。
A.4.8 B.5.0 C.1.6 D.0.8场景(二)某幼儿园教学楼为3层混合结构,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主体结构用M5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砌筑;2层有一外阳台,采用悬挑梁加端头梁结构。
悬挑梁外挑长度为2.4m,阳台栏板高度为l.1m。
为了增加幼儿的活动空间,幼儿园在阳台增铺花岗石地面,厚度为l00 mm,将阳台改为幼儿室外活动场地。
另外有一广告公司与幼儿园协商后,在阳台端头梁栏板上加挂了一个灯箱广告牌,但经设计院验算,悬挑梁受力已接近设计荷载,要求将广告牌立即拆除。
根据场景(二),回答下列问题。
4.本工程主体结构所用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与基础所用的水泥砂浆相比,其(D)显著提高。
A.吸湿性B.耐水性C.耐久性D.和易性5.按荷载随时间的变异分类,在阳台上增铺花岗石地面,导致荷载增加,对端头梁来说是增加(A )。
A.永久荷载B.可变荷载C.间接荷载D.偶然荷载6.阳台改为幼儿室外活动场地,栏板的高度应至少增加(B )m。
A.0.05B.0.10C.0.20D.0.307.拆除广告牌,是为了悬挑梁能够满足(B )要求。
A.适用性B.安全性C.耐疲劳性D.耐久性8.在阳台端头梁栏板上加挂灯箱广告牌会增加悬挑梁的(B)。
A.扭矩和拉力B.弯矩和剪力C.扭矩和剪力D.扭矩和弯矩场景(三)某建筑工程,南北朝向,桩基采用锤击法施工,基础底板长×宽×厚为40m×20m×1.1m,不设后浇带和变形缝,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作围护结构。
2019年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公共课+实务课程共性案例课共性案例:1.公共科目与实务共同出现的考点2.所有专业实务都可能考到的考点专题一、网络计划&索赔(难)专题二、施工招投标管理(多)专题三、通用技术管理(技术关联)专题四、安全、质量管理(多、杂)专题一、网络计划专题课一、网络计划的理论基础二、最优解决方案三、网络计划的应用四、基础流水施工一、有关网络计划的理论基础1、网络计划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进度计划的表达形式(2)分类: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箭线表示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2.网络图的绘制----双代号网络图(1)箭线(工作)(2)节点(又称结点、事件)①起点节点即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它只有外向箭线(由节点向外指的箭线)②终点节点即网络图的最后一个节点,它只有内向箭线(指向节点的箭线)③中间节点即网络图中既有内向箭线,又有外向箭线的节点。
(3)线路&关键线路在各条线路中,有一条或几条线路的总时间最长,称为关键路线。
画出关键路线(4)绘图规则双代号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
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不能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双代号网络图中,不能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
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使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多目标网络计划除外)。
符合逻辑关系。
(5)紧前工作、紧后工作3、时间参数第一类时间参数:网络计划的整体参数案例中通常约定Tr=Tp=Tc第二类时间参数:工作时间参数最早开始时间: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早开始的时刻;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工作持续时间;自由时差: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情况下,本工作能够自由使用的机动时间;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工作持续时间;总时差: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本工作能够自由使用的机动时间;最早时间计算计算规则:从左向右递推计算最早时间。
以网络起点节点作为开始节点的工作最早开始时间规定为0;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其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计算工期Tc:以网络终点节点作为完成节点的这些工作中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自由时差计算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情况下,本工作能够自由使用的机动时间;计算规则:①该工作有紧后工作时,紧后工作的ES的最小值-该工作的EF②该工作没有紧后工作时,自由时差=总工期-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最迟时间计算计算规则:从右向左递推计算最迟时间。
计划工期为项目经理部安排作业计划的时间,一般取TP=TC。
以终点节点作为完成节点的工作最迟完成时间规定为计划工期TP;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其所有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总时差计算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本工作能够自由使用的机动时间计算规则:TF=LS-ES=LF-EF=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二、最优解决方案----“秒定法”三、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应用管理考题考点1:绘图规则考点2:概念题考点3:找关键线路考点4:双代号网络图总时差、自由时差计算三、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应用案例应用:考点1:找关键线路、算工期考点2:双代号网络图总时差、自由时差计算考点3:绘制双代号网络图考点4:费用、工期索赔考点5:进度检查--实际进度前锋线考点6:工期优化案例考点3:绘制双代号网络图背景资料:某人防工程,建筑面积5000㎡,地下一层,层高4m,基础埋深为自然地面以下6.5m,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
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二:工程楼板组织分段施工,某一段各工序的逻辑关系见下表。
问题:根据事件二表中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计算该网络计划图的工期。
答:该网络计划图的工期=3+4+3+5+1=16(天)案例考点4:费用、工期索赔工程索赔类型引起原因工期索赔费用索赔发包人或第三方原因、过失√√承包人原因××不可抗力√费用各自承担挖出文物古迹等√√法律引起的价格调整×√不可抗力原因引起的索赔永久工程、已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损坏,以及因工程损坏造成的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发包人承担;发包人和承包人承担各自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承包人施工设备的损坏由承包人承担;由此导致承包人停工的费用损失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合理分担,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工人工资由发包人承担;承包人在停工期间按照发包人要求照管、清理和修复工程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因不可抗力影响承包人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已经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的,应当顺延工期;因不可抗力引起或将引起工期延误,发包人要求赶工的,由此增加的赶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1、在南方地区施工,赶上梅雨季节,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影响施工进度。
问:施工单位以不可抗力为由,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合理?2、在某地施工,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暴雨,持续了3天,影响到施工进度。
问:施工单位以不可抗力为由,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合理?案例1:事件三: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d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0年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元;(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元;(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元;(4)工期顺延6d。
问题:4、事件三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的判断及理由如下(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元的索赔要求成立。
理由: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元的索赔要求不成立。
理由: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承包人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元的索赔要求不成立。
理由: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4)工期顺延6d的索赔要求成立。
理由: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案例2: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m2,地下二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时间内,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进度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如下图所示),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的实际工期时间为35天。
施工总承包单位以设计变更影响进度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期索赔21天的要求。
问题:1.针对本案例进度计划网络图,写出其计算工期,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分别计算工作C与工作F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单位:周)。
2.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天数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工作C总时差=自由时差=工作F总时差=自由时差=1.针对本案例进度计划网络图,写出其计算工期,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分别计算工作C与工作F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单位:周)。
答:进度计划网络图计算工期T=15周,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为:A→D→E→H→I工作C总时差为3周,自由时差为2周;工作F总时差为1周,自由时差为1周。
2.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天数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21天不成立。
理由是:该工作计划时间14天,实际工作时间为35天,偏差时间为21天,该工作总时差为21天,对工期没有影响,故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21天不成立。
判断实际进度对总工期的影响①当延误时间超过该工作的总时差时,才会影响到总工期②影响天数=工作实际延误天数-该工作的总时差判断实际进度对紧后工作的影响①当延误时间超过该工作的自由时差,才会影响到紧后工作②影响天数=工作实际延误天数-该工作的自由时差案例考点5:进度检查--实际进度前锋线实际进度前锋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实际进度在检查日期的左侧:进度延误2)实际进度在检查日期的右侧:进度超前3)实际进度与检查日期重合:进度一致背景资料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施工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
在第8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
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
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问题:3、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4、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3、(1)工序E:拖后1个月;工序F:拖后2个月;工序D:拖后1个月。
(2)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13个月。
4、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
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答:(1)工序E工期索赔成立,索赔1个月;理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且工序E是关键工作(或总时差为0)影响工期1个月(2)工序F工期索赔成立,索赔1个月;理由: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且影响工期1个月(总时差1个月,拖后2个月,影响工期1个月)(3)工序D工期索赔不成立;理由: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施工单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