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官网外国园园林史
- 格式:doc
- 大小:60.02 KB
- 文档页数:24
中国古典园林史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一1三大造园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西亚伊斯兰园林,欧洲古典园林2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清代广州四大名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番禹余荫山房3 障景:又称“抑景”,园林中用于遮挡视线,促使视线转移方向的屏障物。
(北京颐和园内太湖石安置在仁寿门内)流动框景:沿围墙或单面廊有墙的一侧开什锦窗,摄取佳景,向前前进时可欣赏到一幅幅富于韵律变化的画面(拙政园水上浮廊)模糊框景:利用花墙,隔断,漏景,疏林,柳丝等取景,其景依稀可见却又看不清楚,使人在模糊中欣赏到“似实而虚,似虚又实”的美景(拙政园砖砌漏花墙)借景:就是将视线所涉及范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林绿地观赏中来,成为园内景色的一部分,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承德避暑山庄借罄锤峰一带山峦景色)4留园平面,简述留园入口的设计p631入口设计:匠师采取了收、放相间的序列渐进变换的手法,运用建筑空间的大小、方向、明暗的对比,甫入园门便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前厅,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再进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最后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作为结束。
5识别寄畅园平面图,简述其布局特点p403入园经秉礼堂再出北面的院门,东侧为太湖石堆叠的小型假山“九狮台”作为屏障,绕过此山便达到园林的主体部分。
园林的主体部分以狭长形水池“锦汇漪”为中心,池的西、南为山林自然景色,东北岸则以建筑为主。
西岸的大假山把假山作成犹如真山的余脉,这是此园叠山的匠心独运之笔。
水池北岸地势较高处原为环翠楼,后来改为单层的嘉树堂。
知鱼槛突出于水面,形成东岸建筑的构图中心,与对面西岸凸出的石滩“鹤步滩”相峙,把水池的中部加以收束,划分水池为南北两个水域。
锡山及顶上龙光塔被很好的借入园内。
全园山水占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疏朗,以山为重点,以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
6识别个园平面图,简述个园四季假山的石材与用法 p610春季:运用石笋,散置在门前花坛里的竹间,象征“雨后春笋”的意思。
试述世界园林发展史。
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特点:认识水平不高,以宗教信仰园林空间(处于萌芽状态)为主。
原始文明后期,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种植,把猎获到鸟兽圈养起来,于是就有了果园、菜圃、畜养鸟兽的地方。
于是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2分)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特点:世界各地园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按园林构成要素的构配方式分为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前者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后者以中国园林为典型。
园林的四个共同特点(1)园林为统治者、贵族、宗教者等少数人所有与享用。
(2)园林空间为封闭的,内向型。
(3)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多忽视生态与环境效益。
(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4分)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20世纪,自然征服型(工业)社会的后果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主要表现在地球温暖化、酸性雨以及野生生物的灭绝等。
可以说人类在创造便利与富裕生活社会的同时,正在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园林出现了公园、都市绿地系统、田园都市等。
(2分)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
(2传统园林中世界造园三大系统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造园特点。
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东亚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东亚体系以中国和日本为主要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写意自然山水型园林。
它同中国的书画等艺术一样,“师法自然而高于然”。
因而无论是在选址上、布局上,以及建筑细部的处理上,都能够同周围环境相和谐,都能获得如身处大自然的艺术效果,同时又能体现出造园者的思想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以水为中心,尤其规模很大的皇家园林,常在水中造岛,以象征海上三山。
通过巧妙的平面布局和种种构园手法,使园林的一切因素非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中外园林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2、古巴比伦猎苑;古巴比伦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猎苑。
猎苑大多是在天然森林的基础上经过人工改造形成的。
3、英中式园林:当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繁荣并逐渐过渡到绘画式风景园林以后,法国也掀起兴造绘画式风景园林的热潮。
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为“英中式园林”。
4、阿多尼斯花园:古希腊有个祭祀爱神阿多尼斯的节日,届时雅典的妇女都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钵中种的是发了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
这些绿色的小苗好似圣洁的花环,表达对爱神的祭典。
这种屋顶花园就称为阿多尼斯花园。
5、巴洛克建筑风格: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6、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想、居住环境。
7、国家公园:为了保护尚未遭到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群1落、有特色的地质地貌而建立的国家级公园。
8、奥姆斯台德:杰出的园林大师,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他科学地预见到于移民成倍增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必将加速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绿化将日益重要,而建设大型城市公园可使居民享受城市中的自然空间,改善生态环境。
他设计了纽约的中央公园、华盛顿的整体市容规划等。
9、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外国园林史(要点精缩)庙●墓园(灵园):xxxx2、古代xx:●猎苑●xx●xx:空中花园3、古代xx:●宫廷庭院:克里特·克诺索斯xx,阿尔喀诺俄斯王宫、宅院-柱廊园●公共园林:xx、竞技场(阿卡德弥体育场(柏拉图)、德尔菲体育场、佩尔加蒙体育场)●学园:阿卡德莫斯学园、伊壁鸠鲁学园4、古代xx:重视xx●xx:xx努姆别墅xx、无忧xx;xx:宣布xx;xx:xxxx;xx:彼得xx;xx:圆明园14、凡尔赛宫:1.大规模2.突出纵向中轴线3.采用超尺度的十字形大运河4.均衡对称的布局5.创造广场空间6.丛林背景7.以水贯穿全园8.采用洞穴9.遍布雕塑10.建筑与花园结合●中轴线:刺绣花坛-大台阶-拉托那喷水池-皇家林荫道-阿波罗喷水池-十字形大水渠-皇家广场吐司库姆别墅庄园●宅院:xx住宅、xx住宅●xx:阿德里安那(xxxx)●公共园林5、xx中世纪:●寺院庭园:xxxx、坎特伯雷xx●xx庭园:《玫瑰传奇》、比尤里xx6、xxxx园林:●xx、xx、阿什拉弗园、四庭园大道、xx拉姆庭园、xx7、xxxx园林(摩尔式园林):●阿尔罕布拉xx(xx园):桃金娘中庭(桃金娘院)、狮庭(狮子院)、达拉哈中庭(达拉克萨花园)、罗汉松中庭;格内拉里弗:水渠xx,xxxx。
8、xxxx园林●xx时代:拉姆园(最xx)、xx实园(xx)●xx时代:xxxx陵园●亚克xx时代:xx德拉陵园●査罕xx时代:xx利马园、xxxx园●xx时代:xx9、xx园林:●文艺复兴初期:xx吉奥xx、xx鸠罗庄园、费索勒的美第奇庄园(费索尔的美迪奇庄园)●文艺复兴中期(鼎盛期):xx维德雷花园、xxxx(玛德蔓庄园)、罗马的美第奇庄园、法尔纳斯小花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朗脱庄园)、卡什特洛庄园、波xx花园●文艺复兴后期(xx时期):阿尔多xxxx尼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加佐尼庄园,创始人维格洛拉10、xx造园特点:●1.xx园。
西⽅园史学习⽅法《西⽅园林史》课程是⾼等学校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园林专业学⽣必须了解的基础理论课程。
完善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开阔设计思路,提⾼对风景园林艺术的认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了解西⽅园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代表⼈物与作品、造园原理与要素、美学思想和设计⽅法等。
西⽅园林史的教学重点是把不同时期西⽅园林的设计理论与当下的设计实践相结合,从设计的⾓度引⼊西⽅园林史的相关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园林空间的处理⼿法。
该课程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使得学⽣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园林艺术建⽴感性认识,不同的场地特征下形成的不同风格特征、造园要素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中扩宽教学主体内容,即西⽅园林产⽣的社会政治、⼈⽂艺术等历史背景知识,并针对特殊的园林概念、园林要素、空间组织形式以图式、模型、动画等空间造型的教学演⽰⼿段对其进⾏分析解读;另⼀⽅⾯通过学⽣⾃⾝的设计模型制作、分析以及演⽰等教学互动的⼿段,使得学⽣建⽴对西⽅园林艺术的感性认知和学⽣们基本的艺术鉴赏⼒,学⽣们也可由对经典典型性造园⼿法的临摹,学会园林空间要素组织的基本⽅法。
总体⽽⾔,对于《西⽅园林史》的学习要求学⽣们要积极的积累西⽅造园的相关历史内容,在多读多看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造园的中的空间形成⽅式与⽅法,在分析实践中不断地验证,最终达到学习西⽅园林史的⽬的。
课程介绍《西⽅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理论课程之⼀。
在园林艺术史上,东⽅园林、西⽅园林和伊斯兰园林是最具影响⼒的三⼤园林类型,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世界园林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可分为六个时期:⼀、古代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中古时期(公元500年——1400年)三、欧洲⽂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00年——1650年)四、欧洲勒·诺特时期法国园林(约公元1650年——1750年)五、英国⾃然风景式时期(约公元1750年——1850年)六、近现代公园时期(1850年⾄今)。
《西方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之一。
在园林艺术史上,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和伊斯兰园林是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园林类型,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世界园林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可分为六个时期:一、古代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二、中古时期(公元500年——1400年)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00年——1650年)四、欧洲勒·诺特时期法国园林(约公元1650年——1750年)五、英国自然风景式时期(约公元1750年——1850年)六、近现代公园时期(1850年至今)。
本课程着重介绍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园林发展历程、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重点是以
意大利为代表的文艺复兴式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园林,以及以英国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包括园林形式产生的原因,美学思想,造园要素和手法,以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等。
上述西方园林类型对近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西方园林史课程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开拓设计思路,提高美学修养,改变园林观念,丰富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风景园林特征及发展趋势的认识。
开创当代中国的新园林必须以丰富的历史作为背景,立足于现实情况,大力汲取外来
的先进养分,向着现代化方向复合、变异、发展。
外国园林史正是一门研究外国各种类型园林发展历史的学科。
世界园林的发展可以分为六个时期:一、古代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二、中古时期(公元500年——1400年)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00年——1650年)四、欧洲勒·诺特时期法国园林(约公元1650年——1750年)五、英国自然风景式
时期(约公元1750年——1850年)六、近现代公园时期(1850年至今)。
在各个时期里介绍古埃及的底比斯园、法国的凡尔赛园林、意大利的朗特别墅园林、英国的斯托园、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花园、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花园,涉及乡村园林、别墅园林、宫廷式
园林、风景式园林、都市园林及其园林建筑、水景、花木等。
通过学习掌握世界园林的发展进程,理解园林与国土、地理、自然、气候、地域、历史、文化、宗教及艺术的关系。
通过对外国园林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外园林的差异和相互的影响作用。
掌握欧洲
和伊斯兰两大园林体系的特征,了解其发展进程及各阶段的园林艺术特色与分类。
了解国外园林发展史上著名的园林建筑与艺术,拓宽知识面,为吸收众家之长,创造设计现代新园林提供良好的基础。
结合《园林设计》课程教学,从现代园林设计的步骤、内容、思想、手法出发,探讨西方传统园林给我们的启示;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背景,探讨园林风格产生的历史原因;以自然美和自然观的演变为线索,了解现代园林设计思想;从要素、空间、布局等手法出发,探讨现代园林设计方法;以大师的作品为案例,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对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开阔设计思路,提高对风景园林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西方园林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与作品、造园要素、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西方园林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西方三大造园风格(意大利、法国、英国)进行类型归纳,并以时间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内容组织,通过对西方各国不同时期的经典设计案例、造园要素与造园艺术的综合分析,使学生建立西方园林艺术的基本鉴赏方式与园林空间的营造方法,为风景园林的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I.古代园林:2学时
1.西方园林的起源和园林的基本概念;
2.古埃及园林概况、类型、特征;
3.古巴比伦园林概况、类型、特征;
4.古希腊园林概况、类型、特征;
5.古罗马园林特征、类型、特征;
6.古罗马园林案例:庞贝古城、托斯卡那庄园、哈德良山庄、古罗马遗址等。
II.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园林:6学时
1.中世纪欧洲园林发展情况和主要园林类型(寺院庭园和城堡庭园);
2.文艺复兴运动概况;
3.文艺复兴初期园林概况;
4.介绍文艺复兴初期园林实例:卡雷吉奥庄园、卡法吉奥罗庄园、波吉奥庄园等
5.文艺复兴初期园林特征;
6.文艺复兴中期园林概况;
7.文艺复兴中期园林实例:望景楼园、玛达玛庄园、罗马美第奇庄园、法尔奈斯庄园等
8.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庄园特征;
9.文艺复兴后期的意大利庄园概况及特征;
10.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
11.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的兴起、形式、造园要素及其对西欧的影响。
III.古典主义园林:4学时
1.法国概况;
2.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实例:谢农索府邸花园、卢森堡花园、维兰德里花园;
3.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生的背景、造园特征、造园要素;
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代表作沃-勒-维贡特;
5.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实例:凡尔赛宫苑、特里阿农宫苑、尚蒂伊府邸花园、丢勒里宫苑、索园。
IV.自然风景式园林:6学时
1.英国概况;
2.英国规则式园林概况;
3.英国规则式园林实例——汉普顿宫苑;
4.英国风景园的成因;
5.英国风景园实例:查兹沃斯风景园、霍华德庄园、布伦海姆宫苑、斯陀园、斯托海德风景园、邱
园、尼曼斯花园;
6.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特征;
7.法国英中式园林;
8.法国英中式园林实例:艾麦农维尔园、特里阿侬王后花园、麦莱维尔园、莱兹荒漠园
V.19世纪城市公园:4学时
1.19世纪城市综合症的出现;
2.城市公园兴起的原因;
3.欧美城市公园实例。
VI.现代园林发展趋势:2学时
1.20世纪西方园林发展概况;
2.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代表作品:拉维莱特公园、雪铁龙公园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结合图片演示为主,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教学参考书,课程结课时完成一篇课程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可论述西方园林的发展、作品或人物分析、设计理念、设计手法等。
四、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与西方美术史和西方建筑史等课程联系紧密,在教学上应安排在西方美术史和西方建筑史课程之后,因为园林艺术大发展是在综合美术和建筑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便于对西方园林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授课教案
•古代园林
中古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园林
古典主义园林
自然风景式园林
现代风景园林概况
作业习题
第1章绪论
第2章古代及中世纪园林
1.西方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早期的西方园林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3.希腊文化艺术为西方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哪些基础?
4.罗马园林对西方园林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5.宗教神学对中世纪园林发展产生哪些影响作用?
6.中世纪欧洲园林都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点?
第3章意大利园林
1.意大利台地式的产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发展分为几个时期?
3.在各个时期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作品?这些作品有哪些不同特点?
4.以埃斯特庄园和兰特庄园为例,分析台地园的布局和空间特色。
5.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有哪些造园要素?在不同时期有哪些变化?
6.借助意大利园林谈谈自己对人工美和自然美的认识。
第4章法国园林
1.法国国土景观有哪些特点?对法国园林风格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2.法国文艺复兴园林与意大利园林在造园手法上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3.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与之前的园林有哪些联系?
4.为什么说沃勒维贡特庄园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
5.以凡尔赛宫苑为例分析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要素及造园手法。
6.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有哪些历史功绩?如何看待西方的规则式园林?
7.18世纪下半叶法国风景式园林有哪些特点?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第5章英国园林
1.英国规则式园林有哪些基本特点?受到哪些国家园林形式的影响?
2.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有哪些?
3.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又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布里奇曼首创的“哈-哈”是风景式园林产生“决定性的一招”?它对风景式园林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5.英国风景式造园时期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作品?
6.结合斯陀园的几次改造,分析肯特与布朗的造园手法有哪些不同?
7.结合邱园分析中国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8.自然式风景园与绘画式风景园有哪些不同?自然式与绘画式争论的焦点在哪里?
第6章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况
1.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和伊斯兰园林并称为世界三大造园样式,浅析伊斯兰园林对西班牙园林的影响。
2.法国古典园林对欧洲各国园林产生了哪些影响?
3.荷兰、德国的勒诺特尔式园林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4.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对欧洲各国园林有哪些影响作用?
5.德国、俄罗斯的风景式园林与英中式园林有哪些差别?
第7章19世纪城市公园
1.浅析19世纪城市公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在英国出现的原因。
2.19世纪的城市公园与以往的园林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3.浅析巴黎城市改造运动对城市公园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4.“城市园林系统之父”奥姆斯特德为美国园林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5.结合纽约中央公园浅析美国公园运动和城市美化运动的现实意义。
6.思考19世纪城市公园的发展对现代城市公园有哪些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