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培养计划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
xx 大学
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
培养计划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入学年月
制定日期
研究生部制表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由导师(或指导小组)和学生本人根据该专业研究
生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填写。
二、本表存入研究生本人档案,要求用钢笔填写(或打印),
字迹清楚工整,如栏内填写不开,可另加附页。
三、本表经审查批准后,于新生入学后三周内分别交所在学
院和研究生部各一份。
四、若课程计划执行过程中,有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提前
一学期向有关系、学院和研究生部申报。
经批准之前,不得自行调整。
一、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表
注:1.所选课程均应为研究生部备案的课程。
课程代码参见研究生部网站课程设置。
2.所修总学分不低于21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6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为1-4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3.体育课课程安排在业余时间,不计入总学分。
二、主要培养环节计划安排(此部分内容由规培基地负责填写)。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篇一: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表长春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姓名:宫艺丹学号:201X1091302 工程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培养学院:管理学院校内导师:谭敬胜校外导师:入学时间:201X.09.01说明一、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监督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审核评估的基础材料,也是学校对硕士研究生毕业及授予学位审查的基本文件。
二、导师应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对其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要求和进度做出总体计划和安排,从而增强研究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尽早进入论文研究工作状态。
三、研究生应按制定的培养计划进行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论文研究工作不同于课程学习,其有的阶段时间节点不是很明确,但有的阶段时间节点是严格确定的。
研究生应密切关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以免影响申请论文答辩及正常毕业。
四、个人培养计划一式4份,由导师、研究生本人、培养学院及研究生部各1份。
三、论文工作计划篇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适用于全日制研究生)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号 201X312110118 研究生姓名胡光耀导师姓名孙德辉,李超合作导师姓名填表日期 201X年10月研究生院制表二〇一X年十月说明一、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均起着主要的指导作用,是研究生教学、实践、调研、选题、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安排的依据;是检验和监督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审核评估的基础材料;是学校对研究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基本文件。
全日制教育硕士(科学与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17)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科学与技术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
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5。
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教育硕士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3年。
三、培养方式全日制教育硕士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聘任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经验的中学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课程、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等四个模块.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课,不计学分.(一)学位基础课(17学分)1.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学分)2。
英语(4学分)4。
教育学原理(2学分)5.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6。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7.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科学教育方向1。
科学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2.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3。
学号:81020654
江西财经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学院(研究所)会计学院
学科(专业)会计硕士
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指导教师蒋尧明
硕士生姓名江月
入学日期2010.9
学习期限三年制
2010年12 月23 日制
填表说明
一、本培养计划应该按照江西财经大学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和本学科专
业培养方案有关规定及专业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填写。
二、填写时一式四份,一份交研究生部、一份交学院(研究所)、一份交导师、一
份由硕士生本人备存。
三、本培养计划是对硕士研究生审核授予学位的根据,应在每年12月30日前制定完毕。
四川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示例文章篇一:《我眼中的四川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我是一个住在小镇上的小学生,我们这儿虽然不像大城市那么繁华,但也有着自己的温馨和美好。
最近,我听老师们说起了一个超级厉害的计划,叫四川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一开始,我都不太明白这是个啥玩意儿呢。
我就跑去问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我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老师说:“李老师,这个四川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到底是干啥的呀?听起来好复杂哦。
”李老师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说:“小宝贝呀,这个计划可关系到咱们农村学校能不能有更好的老师呢。
你想啊,就像一棵大树,如果没有好的园丁照顾,怎么能茁壮成长呢?咱们农村的学校就像那些小树苗,需要优秀的老师来浇灌知识的养分。
这个计划就是专门培养那些能来咱们农村学校教书的硕士老师的。
”我听了之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后我又好奇地问:“那这些硕士老师和咱们现在的老师有啥不一样呢?”旁边的数学王老师听到我的问题,就凑过来说:“哎呀,小娃娃,硕士老师那可都是学问特别高的呢。
他们就像装满了宝藏的宝箱。
他们懂得好多好多知识,不仅能教你们课本上的东西,还能给你们讲好多课本之外有趣的故事,就像打开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
”我开始在脑海里想象那些硕士老师的样子,他们是不是都戴着大大的眼镜,整天抱着厚厚的书呢?有一天,我们学校真的来了几个来实习的准硕士老师。
其中有一个姓张的姐姐,她来教我们美术课。
她一走进教室,就像一阵春风吹了进来。
她的课可有趣啦,不像以前我们只是照着画。
她给我们讲那些大画家的故事,像梵高,她把梵高的一生讲得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
她说梵高就像一颗孤独却又无比璀璨的星星,在艺术的天空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她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像梵高一样,用画笔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呀?”我们都兴奋地大声说:“想!”从张姐姐身上,我好像开始有点明白这个计划的意义了。
我和小伙伴们下课的时候也会讨论呢。
硕士学习计划模板一、学习目标作为一名即将开始硕士学习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着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希望在硕士阶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扎实掌握一门专业外语。
此外,我还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学习计划1. 课程安排在硕士学习的第一学期,我将主要修读基础理论课程,例如《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
同时,我还计划选择一些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相关课程作为辅修课程,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第二学期,我将主要修读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开始进行课程研究和论文准备工作。
在第三学期,我将继续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并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深入研究和撰写。
2. 学术研究我将积极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争取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小型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校外的学术活动,如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讨论等,以提高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和研究能力。
3. 外语学习在硕士学习期间,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争取达到雅思7分以上的水平。
我将积极参加英语角、参加英语俱乐部,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书籍、观看英文电影等,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 领导力培养我将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学生会、社团活动等,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
我还计划在学校或实习单位担任一些管理职务,以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5. 创新能力培养在硕士学习期间,我将积极参加学术创新和创业实践,争取获得一些创新项目的资助,并纳入导师的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
我还计划在学习期间自主申请一些创新竞赛,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6. 实践机会我将积极寻找实习机会,争取在知名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将学校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计划在学校组织的暑期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硕士培养方案范文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硕士研究生为目标,通过提供广泛的学术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熟悉研究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各种领域进行独立研究并产生原创性成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1.综合课程学习:学生需完成一定数量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
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拓宽自己的学识领域。
2.科研实践: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包括独立开展科研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学生将通过实践,学会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工具,提高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3.学术交流与发表:学生将被要求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将帮助学生扩大学术视野、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4.实习实训: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将有机会参与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培养内容1.专业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导论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专业导论课程则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
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学生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的设置将广泛涵盖相关学科领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并提供专业技能培养的机会。
3.学术研究:学生将通过科研训练,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的科研工作,完成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4.实践活动: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习实训活动,从而拓宽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企业、参与科研项目、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等。
四、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