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例1、例2
- 格式:ppt
- 大小:4.56 MB
- 文档页数:13
三年级口算除法乘法一、口算除法。
1.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 计算方法:- 可以把整十、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然后再除以一位数。
例如:计算60÷2,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 也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因为2×30 = 60,所以60÷2=30。
- 例题:- 80÷4=- 方法一:把80看成8个十,8个十除以4等于2个十,即20。
- 方法二:想乘法口诀,4×20 = 80,所以结果是20。
- 900÷3=- 把900看成9个百,9个百除以3等于3个百,也就是300。
- 由乘法口诀3×300 = 900,也可得900÷3 = 300。
2. 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
- 计算方法:- 先把几百几十数看成几十几个十,再除以一位数。
例如:计算120÷3,把120看成12个十,12个十除以3等于4个十,即40。
- 例题:- 150÷5=- 把150看成15个十,15个十除以5等于3个十,所以150÷5 = 30。
- 240÷6=- 将240看作24个十,24个十除以6得4个十,结果为40。
二、口算乘法。
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 计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例如:计算20×3,先算2×3 = 6,因数20末尾有1个0,就在6的后面添上1个0,结果是60。
- 例题:- 30×4=- 先算3×4 = 12,因数30末尾有1个0,所以30×4 = 120。
- 500×2=- 计算5×2 = 10,因数500末尾有2个0,就在10后面添上2个0,得到100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方法:-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例1、例2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学会如何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教材通过例1、例2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规律,进而能熟练地进行口算除法计算。
本节课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和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规律的探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规律。
2.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展示例1、例2及练习题。
2.准备口算除法的计算工具,如纸牌、计算器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如卡片、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例1、例2,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该如何计算?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例1、例2的方法进行口算除法计算,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除法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规律,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典型例题例1.口算:80÷4.分析:把被除数80看成8个十,8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十,即是20.解: 80÷4=20.例2.口算:96÷3.分析:把被除数96看成9个十和6个一,先算十位90除以3,得30,再算个位6除以3,得2,合起来得商是32.解: 96÷3=32.例3.口算:480÷2.分析:把被除数480看成4个百和8个十,先算400÷2=200,再算80÷2=40,合起来得200+40=240,即商是240.解:480÷2=240.例4.口算:270÷9.分析:2个百除以9不够商1个百,就把270看作27个十,把27个十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3个十,也就是30.解:270÷9=30.例5.判断题.你认为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算式84÷4可以读作:(1)84除4.( ) (2)84除以4.( )(3)4除以84.( ) (4)4除84.( )分析:除法跟乘法一样也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先读被除数,后读除数,除号读作“除以”;另一种是先读除数,后读被除数,除号读作“除”.例如,100÷5可以读作“100除以5”,也可以读作5除100”.由此可知为(2)、(4)正确,(1)、(3)错误.解:(1)×; (2)√; (3)×; (4)√.例6.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适当的数.(1)(75-25)×□=350;(2)□+86÷2=100.分析:第(1)小题可以这样想,按顺序先口算括号里75减25得50,再想几个50是350?因为7个50是350,所以方框中应填7.第(2)小题可以这样想,按顺序先口算86除以2得43,再想43与几相加等于100?因为57加43是100,所以方框中应填57.解:(1)(75-25)×=350;(2) +86÷2=100.。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0一31页例1、例2。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口算卡片,智慧树。
学具:学生每人69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请看:(电脑显示闪光的"÷"以及有关"除号"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平均分"的知识。
(出示单元课题: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复习(电脑出示)8÷4=35÷5=9÷3=24÷6=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46里有()个十和()个一。
39里有()个十和()个一。
3.揭示本课课题:1.口算除法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分一分。
(1)电脑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边演示边提问: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老师板书:60÷3=)继续演示: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也就是20根。
(2)请小朋友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也像这样分一分。
(3)教学60÷3的口算过程。
师:刚才大家动手分了,现在来动脑:60除以3口算时该怎样想呢?可以这样想:60是几个十?6个十除以3得几个十?2个十就是多少?所以60÷3等于多少?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想:6个十÷3=2个十=20。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60÷3的口算过程,再请两名学生说一说。
(4)反馈练习(出示卡片):80÷2=90÷3=(5)尝试口算(板书):600÷3=6000÷3=(6)小结:像这样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在口算时可以把被除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去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百、千。
1口算除法第1课时口算除法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口算除法。
(教材第11~12页例1、例2、例3)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除法的意义和口算除法计算的类推、探究过程,提高观察、探究、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真检查、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进行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6÷3=8÷4=48÷6=2÷2=6÷2=9÷3=16÷8=27÷9=2.口答。
60里面有()个十。
800里面有()个百。
240里面有()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师:我们已经学过了表内乘法,知道了用表内乘法口诀来口算一位数除一位数、两位数的方法。
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11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1)师: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应该如何列式呢?(点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知道60÷3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吗?能够用我们以前学的表内除法知识解决吗?(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方法一:利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想20×3=60,那么60÷3=20。
方法二:利用表内除法,想6÷3=2,那么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
方法三:借助分小棒的方法来理解60÷3。
把60张纸看作6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20根。
师:以上三种口算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点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比较三种口算方法,发现利用表内除法口算比较简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口算除法9篇口算除法 1口算除法(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这样算6÷3=260÷3=20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60÷2(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6÷3=2600÷3=2003.试一试。
360÷6640÷8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240÷3=80四、巩固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7页1.2口算除法 2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老师出时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6÷3 8÷4 48÷6 2÷26÷2 9÷3 16÷8 27÷92、口答。
口算除法课题: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和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初步学会的过程和方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口算.(尤其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教具、学具准备: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每捆10根,9根单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说得数,最后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8÷4 35÷5 40×29÷3 24÷6 500×62.填空: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46里有()个十和()个一.39里有()个十和()个一.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出示动画“(导入)”(农村学校可口述情境):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2.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请学生口述列式并板书:60÷3、60÷2、60÷6 、60÷4(说明:60÷4以后再学)设问:以上各题结果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1.学习例1.(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 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①计算60÷3=20可能有以下算法:想法一:÷3==20想法二:20×3=60 所以60÷3=20想法三: 20+20+20=60 所以60÷3=20(以上题目汇报时,先后顺序不定.突出算法多样化.)②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③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3=,就是20.(教师用红笔标出,指名学生说几遍.)(3)学生试算60÷2、60÷6,订正得数.(4)引导学生初步小结算法.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 6个十,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就是20.同样口算60除以2因为6个十除以2得3个十,所以60÷2=30;口算60除以6因为6个十除以6得1个十,所以60÷6=10.(5)初步练习:80÷4=90÷3=80÷2=(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6)教学读法:“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7)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谁能用两种方法读出算式.(学生说出口算过程.)教师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8)提高练习:第30页的做一做.40÷2,让学生先用两种读法读出算式,再说一说口算方法.500÷5、8000÷2,让学生快速写出得数,并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便.鼓励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2.教学例2.学具操作,研究算法.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先分的什么?(整捆的)每份分得几捆?(2捆)再分什么?(单根的)把单根的分成了几份?(3份)每份分得几根?(3根)分完后每份共有多少根(23根)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6个十和9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3=);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 =23)就是所求的结果.结合讲解,可以把分小棒的过程做简单注释,然后列式计算.在讲完之后,可再让两名同学把分小棒的过程叙述一遍.注意在教师引导下叙述,不必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小组汇报问: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时应怎样想?指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进行小结.69÷3=23 想:÷3=÷3=+=23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除数是整十数,被除数是整十数或整百数的口算除法:例1、80÷20=4想:(因为8÷2=4,所以80÷20=4。
)(4个20是80,那么80÷20=4。
)例2、150÷50=3想:(因为15÷5=3,所以150÷50=3。
)(3个50是150,那么150÷50=3。
)例3、600÷30=20想:(因为6÷3=2,所以600÷30=20。
)(20个30是600,那么600÷30=20。
)小结:整十数除整十数或整百数的口算方法:1.利用表内除法计算;2.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乘法算除法。
2.两位数除法估算求近似商:例1、83÷20≈4 (把83可以看作跟它接近的整十数80,来求近似商。
)80÷19≈4(把19可以看作跟它接近的整十数20,来求近似商。
)例2、122÷30≈4 (把122可以看作跟它接近的整十数120,来求近似商。
)120÷28≈4(把28可以看作跟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求近似商。
)例3、324÷52≈6 368÷46≈8300 50 400 50158÷32≈5150 30 (158估成200跟30不能整除,只能估成150,所以,估算时要根据算式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求近似商。
)小结:估算求近似商时,一般把非整十数按照“四舍五入”法看作跟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口算出结果;当然估算时按“四舍五入”法估出的数不能整除时,应根据算式情况估成与它接近且能整出的数来计算。
二、笔算除法1.除数是整十数,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例1、92÷30=3……2 (92里面有3个30,所以商是3。
)330 9290 30×32例2、73÷50=1……23 (73里面有1个50,所以商是1。
口算除法例1、例2学案自学导读单一、温故知新口算:36÷9= 14÷2= 30÷3=60÷6= 24÷4= 80÷2=二、新课先知1.仔细观察课本11页情境图,回答问题。
(1)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列出算式:2、观察课本第11页的例1,回答问题。
(1)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列出算式:(3)说说你有哪几种不同的算法?并说说你的算法。
(4)600÷3=()。
2.认真阅读课本第12页例2,回答问题。
(1)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列出算式:(3)说说你有哪几种不同的算法?(4)还可以这样想:120是()个十,()个十除以3等于()个十;也可以这样想:3×()=120,所以120÷3=()。
三、预习体验完成课本第11页的“做一做”。
学案一、自学检测口算。
40÷4= 90÷3=3600÷9=630÷7=300÷6=2000÷2=二、巩固练习1、口算(先比一比,再做一做。
)60÷2= 12÷4= 35÷7= 81÷9=600÷2= 120÷4= 350÷7= 810÷9=2、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160,除数是2,商是多少?(2)4800是8的多少倍?(3)320里面有多少个8?3.解决问题商店运进240箱苹果,每次运8箱,要几次才能运完?4.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所选答案的下面画“√”)。
500÷5 (100)(10)4000÷2 (200)(2000)2000÷5 (400)(4000)三、课堂检测买一个西瓜要5元,李老师带150元一共能买几个西瓜?四、拓展练习张明和李聪两人在同一个商店买同一种硬皮本,张明买了6本,李聪买了4本,张明比李聪多付了80角,你能算出每本练习本的单价吗?口算除法例3学案自学导读单一、温故知新口答:(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3)小红家养了3头猪,一共重600千克,平均每头猪重多少千克?二、新课先知仔细阅读课本12页例3,回答问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01:口算除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2)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例题:60÷2= 800÷4= 9000÷3=易错:3000÷6= 4000÷5= 200÷4=2.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例题:260÷2= 840÷4= 9600÷3=易错:3500÷7= 4200÷5= 220÷4=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除得的两个商相加。
例题:26÷2= 36÷3= 55÷5=知识点02: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例题:(笔算/列竖式计算,带※验算)226÷2= ※824÷4= ※452÷9= 402÷2= 560÷2=知识点03: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可以把被除数估成整百数,再口算出结果;(2)可以把被除数估成整百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除法口算技巧题目除法口算是数学运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计算出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后的商和余数。
掌握好除法口算的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解决问题更加便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除法口算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整除法整除法是除法口算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除数是一个数字的情况。
下面是一个例子:例1:计算34÷2步骤1:将除号放在被除数和除数之间,写成一条竖式。
17-----2步骤2:计算商。
找到一个数,使得它乘以2的结果最接近34但不超过34,这里是17。
步骤3:计算余数。
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即34-34=0,余数为0。
综上所述,34÷2=17。
二、近似法近似法是一种简化计算的方法,适用于除数是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的情况。
下面是一个例子:例2:计算246÷40步骤1:将除号放在被除数和除数之间,写成一条竖式。
6-----40->246步骤2:计算商的近似值。
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除以10,得到(246÷10)÷(40÷10)= 24÷4 = 6。
步骤3:计算余数。
用商乘以除数,再用被除数减去乘积,即6×40=240,246-240=6,余数为6。
综上所述,246÷40≈6余6。
三、倍数法倍数法是一种通过倍数的概念进行计算的方法,适用于除数是一个整数倍的情况。
下面是一个例子:例3:计算138÷3步骤1:将除号放在被除数和除数之间,写成一条竖式。
-----3->13-12-6步骤2:计算商的近似值。
找到一个数,使得它乘以3的结果最接近13但不超过13,这里是4。
步骤3:计算余数。
用商乘以除数,再用被除数减去乘积,即4×3=12,13-12=1,余数为1。
综上所述,138÷3=4余1。
四、连除法连除法是一种通过连续除法进行计算的方法,适用于除数是一个多位数的情况。
小学集体备课表
展示1:正确的竖式。
师:谁和他的想法一样?请举手。
展示2:错误的竖式(3写在十位上)。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谁来说一说。
师:3如果商在十位上,表示的就是3个十,商就是30了。
商是3而不是30,其实在笔算之前,我们还可以先估一估,这样就知道商的大致范围了,这也是估算的意义所在。
师:怎样估算呢?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谁来说一说?
课件适时出示:
③借助小棒,理解算理
师:3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呢?(课件演示)这是92根小棒,每30根为一
组,可以分3组,也就是92里面有3个30,所以商3,写在个位上。
学生活动:同桌相互说一说商的书写位置。
师:谁来结合小棒图和大家说一说3为什么商在个位上?
对比强化,加深理解
师:我们来对比一下92÷30与92÷3的计算过程,在商中都有“3”,但“3”
的位置一样吗?你能解释一下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自主探索的结果进行汇报,尊重学情,抓住关键问题:商的位置在十位还是个位?借机引入估算,更有利于体现估算的价值,借助小棒图的直观展示,使得学生对商中“3”的位置进行定位,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最后设置的对比环节,帮助学生再次深入的理解算理,突破难点,为下面的迁移运用奠定基础。
】
(2)178÷30的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