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名单
- 格式:pdf
- 大小:83.36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1-1
2016年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名单序号姓名所在单位
1吴涛苏州大学
2程营南京大学
3薛鹏东南大学
4石枫江苏师范大学
5江华苏州大学
6张春峰南京大学
7刘伟江苏师范大学
8杨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刘光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王艳江南大学
11余林蔚南京大学
12陈淑芬南京邮电大学
13路通南京大学
14徐煜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15邓成南京师范大学
16范晓荣南京农业大学
17刘廷利省农业科学院
18史国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9潘玉峰东南大学
20刘妍南京医科大学
21梁玉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2周翊峰苏州大学
23沈彬南京医科大学
24姜虎林中国药科大学
序号姓名所在单位
25刘晗青江苏大学
26杨烨南京中医药大学
27庞涛中国药科大学
28林承棋东南大学
29张惠敏苏州大学
30马红霞南京医科大学
31滕兆刚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32季晶南京医科大学
33黄张建中国药科大学
34张之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侯俊河海大学
36张建东南大学无锡分校
37任旭东江苏大学
38童晓峰常州大学
39张会刚南通南京大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40潘金龙东南大学
41郭宇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赵劲南京大学
43赵志刚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44张袁健东南大学
45游雨蒙东南大学
46陶友田南京工业大学
47刘永学南京大学
48雍阳春江苏大学
49陆春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0段洪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省政府设立的科技专项基金,重点用于资助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为加强“基金”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金”旨在围绕全省科技进步的目标和重点任务,遵循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的自身发展规律,发挥我省科技资源的综合优势,重点资助对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性研究,突出高新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以加快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形成,推进我省优势学科与优势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培育,进而为我省“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作出切实有效的贡献。
第三条“基金”由科委归口管理,实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委会(以下简称省基金委)任期管理制,每届任期4年。
省基金委由学术造诣深,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学者、专家(包括科技管理专家)组成。
省基金委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3名,委员7-9名。
省基金委负责“基金"的业务领导。
第四条省基金委下设重点学科组,每一学科组由5-6位专家组成。
学科组成员由教授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组成,主要负责“基金”申报项目和结题项目的初审、评议以及重要研究成果延伸与转化的评估等方面工作。
同时建立与“基金”•项目全程管理相适应的专家库和专家评审系统.省基金委的日常工作由省基金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基金办)负责处理,办公室设在省科委应用基础与社会发展处.第二章立项管理第五条“基金”实行面向全省、发布指南、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资助原则。
“基金”重点资助以下我省优势优势学科领域:1。
数理科学;2.信息科学;3。
生命科学;4。
化学与化工;5.地球与环境科学.第六条指南发布与项目受理.“基金”项目指南的发布与受理一般为每两年一次,凡符合本办法规定者均可申请.申请者应根据项目指南填报《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须打印,一式三份),由本单位学术委员会提出评议推荐意见,经本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有合作单位的,应在申请书上签署合作意见,加盖公章)后,连同本单位申报项目汇总表,集中统一报省基金办.第七条项目评审。
附件1:
2013年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名单序号姓 名所在单位
1王晓勇南京大学
2阚二军南京理工大学
3王金兰东南大学
4陈立桅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5彭锐江苏师范大学
6兰亚乾南京师范大学
7梁金玲东南大学
8赖文勇南京邮电大学
9李世华东南大学
10叶建东南京大学
11黄永明东南大学
12陈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郑文明东南大学
14周毓明南京大学
15张道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沈纲祥苏州大学
17孙伟锋东南大学
18邹小波江苏大学
19熊爱生南京农业大学
20刘泽文南京农业大学
21沐万孟江南大学
22蒋建东南京农业大学
23卢娜中国药科大学
24鲁明南京医科大学
25罗春霞南京医科大学
26夏彦恺南京医科大学
27齐炼文中国药科大学
序号姓 名所在单位28郭志刚南京师范大学
29胡容中国药科大学
30靳光付南京医科大学
31郑慧苏州大学
32刘澎江苏省人民医院
33钟文琪东南大学
34陈永平扬州大学
35赵文祥江苏大学
36顾冬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7孙林兵南京工业大学
38冉千平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39金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0郭彤东南大学
41靳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42刘庄苏州大学
43唐卫华南京理工大学
44赵强南京邮电大学
45董晓臣南京工业大学
46马宏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47高彦征南京农业大学
48王玉军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49张效伟南京大学
50陈海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