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采用技术: 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 培养等技术
(1)过程:
R型菌和S型菌 R型菌 R型菌 R型菌
艾弗里的实验分析:合作探究
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巧妙之处? 实验结果:
①只有加入DNA才转化; ②DNA越纯,转化越有效; ③用DNA酶处理DNA,不再转化。
S型细菌的DNA 是遗 传物质(转化因子)
3、艾弗里将 R 型肺炎双球菌培养在 含 S 型菌 DNA 的培养基中,得到 了 S 型肺炎双球菌,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 B )
A、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说明 这种变异是定向的 B、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C、该实验不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D、将S型细菌的 DNA 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生 S 型细菌
B
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
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实验的结论是?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 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
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实验设计]寻找转化因子:
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能否证明蛋白质不是物质?
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
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
【高考体验】 (2011·江苏高考)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 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