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书交流会 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8
二年级《安徒生故事》读书交流会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组织二年级学生进行《安徒生故事》的读书交流会,以促进学生对经典童话故事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通过交流会的方式,学生可以互相分享彼此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故事》,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 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包括故事情节、主题等方面。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清晰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共同探讨故事。
教学准备1. 《安徒生故事》及相关阅读材料。
2. 小组分组表,确保每个小组中人数均衡。
3. 准备小组交流活动所需的展示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1. 引入 (10分钟)- 通过简要介绍《安徒生故事》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 逐个列举几个大家熟知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引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
2. 分组交流 (15分钟)- 根据提前准备好的小组分组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 每个小组选择一则安徒生故事进行阅读和讨论,确保每个小组选择的故事不重复。
-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内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 教师在每个小组之间巡回,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讨论。
3. 小组报告 (20分钟)-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 代表可采用口头报告、绘画展示、模拟表演等形式进行展示。
- 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在展示结束后提问或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全班交流 (15分钟)- 在所有小组展示完毕后,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讨论。
-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总结 (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阅读和交流的重要性。
- 提醒学生继续阅读更多经典童话故事,积极参与类似的交流活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记录学生的表现和亮点。
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课教案第三课时
安徒生童话》阅读汇报课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在次走进《丑小鸭》这个故事,在老师的启发下,讲述故事。
二、讲述故事:
老师提示一些关键词:
1、根据下列词讲述第一部分:小鸭的出生:
夏天、鸭妈妈、裂开、又黑又丑
2、根据下列词讲述第二部分:
游玩、攻击、眼巴巴、丑陋、游泳、聪明、农庄、发脾气3、老师领着大家一起讲小鸭的成长:
丑小鸭心中非常痛苦,于是它背着家里人偷偷地跑了……第一站跑到哪里?遇到谁?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小鸟、惊恐地飞
第二站跑到哪?遇到谁?怎么样?
野鸭、芦苇
两天以后发生什么事?
大雁、猎人、猎犬、闯进农家小院——
秋天到了,小鸭只好独自生活。
看见白天鹅,产生怎么样的想法?
老师形象讲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4、丑小鸭的飞翔:
找几个同学互相补充老讲
冬天、冻僵、农民、惊吓、惊叫
春天、英勇、举起、飞过、倒映
三、说说研究了这个故事的想法:
孩子们自己说感想。
四、老师总结:
在良多进攻面前,丑小鸭抱甚么态度,有甚么追求?在这些进攻面前,丑小鸭始终奋不顾身,相信自己,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困难困苦。
他相信即使身处逆境,经过不懈追求。
勉力进取,美好的幻想一定能实现,幸福一定会来到身边。
我们每个人都要相信,经过不懈的勉力,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同学们深入阅读安徒生童话,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寓意所在。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分享,总结交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徒生童话的背景、故事梗概及寓意。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安徒生童话的背景及意义。
2. 分发阅读材料,同学们阅读安徒生童话。
3. 组织分组讨论,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4. 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总结交流。
5. 教师点评,对同学们的分享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同学们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程度,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2. 评价同学们在交流中的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及分享心得的质量。
六、教学资源1. 安徒生童话书籍或电子资源。
2. 阅读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阅读心得。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4. 小组讨论指南,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寓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交流会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材料,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阅读时间。
2. 设计好分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南,以便学生在讨论中有方向。
3. 准备好投影仪或白板,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幻灯片或图表。
4. 准备评价表格,用于对学生的阅读心得和交流表现进行评价。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读书交流会以《安徒生童话》为主题,主要围绕教材中第五章“文学的世界”中的“安徒生童话”一节进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具体包括:《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经典童话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读书交流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阅读,理解安徒生童话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音响设备。
学具:学生带好《安徒生童话》书籍,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安徒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安徒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作品,如《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部作品进行深入讨论,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整节课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节课的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丑小鸭》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安徒生童话》读后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次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是否深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否得到提高。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安徒生童话的角色扮演,或者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童话故事,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一路书香,伴我成长一、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认识他们吗?”: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朋友,想见见他们吗?(多媒体出示几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
)谁认识他们,给我们介绍介绍吧?最好能说说他们来自于哪个故事?你对他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的这些朋友都是来自于童话故事里呢!(二)走进童话,走进安徒生1、师补充一些有关资料。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三)、了解童话目录1、叶圣陶先生说:“读书先看目录,看一遍至少对于全书有了概括印象,进而能对阅读材料作出取舍。
”不管是读哪种版本的童话书,首先要学会看目录,目录一般在正文之前。
它一般包括篇目和页码两部分。
形式有多种,有的页码在篇目的前面,有的则在篇目的后面,同学们要根据目录快速地查找喜欢的阅读内容。
(四)、阅读方法指导1、找到了自己想读的童话故事了,那么我们怎样阅读童话呢,结合以往的经验我们来交流交流。
《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2.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培养学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4. 增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简介:介绍安徒生的生平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
2. 童话故事选读: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安徒生童话进行阅读。
3. 阅读心得分享:学员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4. 口语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锻炼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
5. 交流会组织:学员分组进行交流会策划,包括主题、程序、邀请嘉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2. 读书讨论法:分组阅读安徒生童话,讨论并分享阅读心得。
3. 口语表达训练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4. 实践操作法:学员分组进行交流会策划,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安徒生童话选集。
2. 投影仪、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童话故事、背景音乐等。
3. 活动道具:用于口语表达训练和交流会组织。
4. 会议室或教室:用于举行读书交流会。
五、教学评价1. 学员阅读心得的质量:评价学员在读书交流会上的分享内容。
2.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评价学员在口语表达训练中的表现。
3. 交流会策划的能力:评价学员在交流会策划中的参与度和创意。
4. 团队协作精神:评价学员在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介绍安徒生童话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2. 分组阅读:学员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安徒生童话进行阅读。
3. 阅读交流:各组轮流分享阅读心得,讨论童话中的主题和寓意。
4. 口语表达训练:选取部分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童话故事情节,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5. 交流会策划:学员分组讨论,策划读书交流会具体流程,包括邀请嘉宾、确定主题等。
二年级《安徒生童书》读书交流会教案
目的
本次读书交流会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安徒生童书,加深对经典童话的理解和欣赏,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安排
1. 确定读书目标:安排学生在一周内阅读指定的安徒生童书,包括《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经典作品。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就一本书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3. 口头报告: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4. 角色扮演:根据所读书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5. 互动问答:老师提出与书籍相关的问题,供学生互动交流和回答。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安徒生童话作品的基本情节;
2. 能够根据所读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
3. 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并参与小组讨论;
4. 能够扮演书中人物,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后积极阅读并理解经典文学作品。
总结
通过本次读书交流会的活动,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体验,学生对经典童话理解和欣赏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教案】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PPT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了解安徒生及其作品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3.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同情心、善良品质和勇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简介:介绍安徒生的生平事迹、童话作品的特点及影响。
2. 童话故事解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分析故事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3. 阅读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价值观引导:通过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阅读《安徒生童话》,了解故事内容,准备分享自己的心得。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故事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深入理解童话作品。
4. 阅读分享: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价值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童话故事的阅读理解程度,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课堂分享:评价学生在交流会中的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深度。
3. 价值观引导: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评估学生在道德观念方面的认识和成长。
五、教学资源:1. 《安徒生童话》书籍:用于学生阅读和课堂分享。
2. PPT课件:展示安徒生童话简介、故事解析等教学内容。
3. 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氛围。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景模拟: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ppt课件完整版contents •作者与背景介绍•精选篇目赏析•童话风格与艺术特色探讨•文化内涵与跨文化比较•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思考•互动环节与总结展望目录01作者与背景介绍安徒生生平及主要成就14岁时独自前往哥本哈根,寻求艺术之路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1805年出生于丹麦奥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凭借才华和努力,逐渐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和尊重,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童话》创作背景及影响创作背景19世纪初欧洲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增加;安徒生个人经历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影响改变了传统童话以口头传播为主的方式,推动了童话创作的文学化和艺术化;作品中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深刻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童话在文学史上地位与价值地位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安徒生童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童话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价值童话通过奇幻、夸张、象征等手法,传达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和价值观;对于儿童成长而言,童话具有启蒙、教育和审美等多重功能;对于成人而言,童话也能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思考上的启示02精选篇目赏析《丑小鸭》故事梗概与主题思想故事梗概讲述了一只被所有人误解和嘲笑的小鸭子,经历种种磨难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
主题思想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坚信自己,追求自我价值和美好未来。
《卖火柴的小女孩》情感深度剖析故事背景描绘了一个贫苦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圣诞夜卖火柴的悲惨遭遇。
情感深度通过对小女孩的孤独、无助和渴望温暖的刻画,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冷漠的深刻反思。
《海的女儿》人物形象与爱情观念人物形象塑造了美丽善良的人鱼公主、英俊勇敢的王子等鲜明角色。
爱情观念探讨了人鱼公主为追求真爱而牺牲自我的伟大精神,以及爱情与责任、自由与束缚等复杂情感纠葛。
讽刺了虚荣和愚蠢,揭示了真相往往被蒙蔽的社会现象。
《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与人分享、交流自己阅读心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简介:介绍安徒生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2. 选取五篇安徒生童话: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选取适合的安徒生童话篇目。
3. 阅读理解训练:针对每篇童话,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4. 读书交流会: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童话进行深入阅读和讨论,在全班进行分享。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徒生童话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特点。
2. 小组合作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童话阅读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分享交流法:鼓励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安徒生童话简介:介绍安徒生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2. 分组阅读: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安徒生童话进行阅读。
3. 阅读理解训练:针对每篇童话,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阅读的童话,交流阅读心得。
5. 读书交流会: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题目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读书交流会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喜爱程度及阅读习惯的养成。
六、教学资源:1. 安徒生童话书籍或电子资源。
2. 阅读理解题目模板。
3. 读书交流会分享模板。
4. 评价表格。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安徒生童话简介及分组阅读。
2.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训练及小组讨论。
3. 第三课时:读书交流会准备。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适合的童话篇目。
2. 在阅读理解训练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3.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尊重每个人的阅读心得。
4. 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读书交流会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安徒生童话读书交流会”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走进《安徒生童话》班级读书交流展示课
教材:《安徒生童话》
教学内容:阅读安徒生童话,感受阅读童话的乐趣。
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品读书本,学习阅读的方法,交流汇报对安徒生童话的了解。
展示学生学习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授课形式:集体授课
课型:读书交流汇报课
教学对象:戴家岭小学三年级139班
教学目标:
1、走进安徒生童话,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全面了解作品的内容,在教师引领下,走进作品,走近作家。
3、在广泛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基础上,通过表演、朗读、课本剧等形式交流展示对安徒生童话的
了解。
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交流读书成果。
教学准备:师生共读安徒生童话,查阅作者生平资料、创作经历、等。
学生自制各种形状的阅读书签。
读书卡。
读书小报。
多媒体课件制作。
三、教学流程:
(一)、走近安徒生
师: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我们的读书时间了,最近,我们一同品读了《安徒生童话》,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有趣的《安徒生童话》王国去分享我们读书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如何让孩子们尽快地进入谈话交流的氛围之中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尽快进入谈话的情境中来,激发孩子们交流对话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积极性,展示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引领学生扣击童话大门。
1、安徒生童话是永恒的经典。
那安徒生爷爷大家对他了解吗?(师出示安徒生图片提出问题)有哪位同学愿意来介绍介绍我们的安徒生爷爷呢?让学生说出查找到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指名说)
2、(学生介绍):安徒生爷爷全名汉斯?克里斯帝安?安徒生,是丹麦作家,诗人。
因为他的故事而闻名世界。
他最著名的童话有《小锡兵》、《冰雪女王》、《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和《红舞鞋》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欢乐。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的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他一生共写了168篇童话,迄今为止,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3、师:了不起的安徒生,他太棒了。
同时也要感谢芸姿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介绍。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通过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安徒生生平资料来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初尝到阅读的甜蜜果实。
让学生明白自己看的书是非常经典的,对这个著名的童话大师更加崇敬,更加喜爱读他的童话故事。
点燃学生们的阅读激情。
(二)、走进作品
师:现在我们就走进童话。
方老师想知道大家对此书了解了多少,谁读书最认真,积累的知识最多。
我相信通过以下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来了,有没有勇气参与挑战呢?好,那我们就来来猜一猜吧。
1、看图读文猜故事名字。
(图片)文字
(1)丑小鸭
(2)海的女儿
(3)野天鹅
师:同学们认真的看图,有感情的读文,正确的答题,表现得很出色。
但后面的的问题可是越来越难,不知大家敢不敢挑战高难度。
生:敢挑战。
师:好,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听故事猜名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内容设置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安徒
生童话里的故事片段,将她设计在第一个游戏环节是想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
有梯度的设计。
让学生们都能参与,以此激趣课堂,提高所有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问题的兴趣。
(尤其应照顾到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养成乐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2、听故事猜名字。
(指名学生读故事片段,其他学生猜)
(1)在大道的两旁。
特别幸福。
《小菊花》
(2)运动员登场了。
他们非常嫉妒。
《跳高比赛》
(3)在他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难为情。
《挑剔的蝴蝶》
安徒生童话的内容既有趣又充满诗意的美,被刚才那几位同学演绎得很好。
方老师想要告诉大家,在平时的读书中大家一定要养成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好习惯。
长期坚持,你们也会和他们一样棒!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学习方式。
本
环节就是充分展示本班学生的朗读水平,考察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激活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热情,为本节课创设童话的诗意气氛。
3、看视屏,续说故事。
师:在读故事中,许多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视屏里有关人物的语言、外貌、事件的片段,请你们来续说故事。
请看大屏幕:
(1)皇帝的新装
(2)牧羊女和扫烟囱的小伙子
(3)踩着面包走路的姑娘
【设计意图】:学生因为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动画更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续说故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向学生渗透有意思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在阅读时留下思考的痕迹。
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尽情展示。
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想象潜
能。
4、我来问,你来答。
1、制伞的旋工靠什么为自己带来了好运气?(小木梨。
)
2、《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老头子进行了几次交易?分别换了什么?
(四次交易,马?D母牛?D肥羊?D母鸡?D烂苹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