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2.65 MB
- 文档页数:28
2021年第03期·浙江经济/宁波市营商环境分析及优化建议文/何建莹沈丽娟裘梦义据不同主体发布的各类营商环境报告,宁波整体营商环境排名靠前,重点企业满意度稳步提升。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需建章立制、扬长补短、管服并举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空间,也是一座城市招商引资、招揽人才的必要条件。
宁波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必须加快形成15项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宁波特质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其中第二项是“建成口碑一流的营商环境优秀城市”。
宁波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根据不同主体发布的各类营商环境报告,宁波整体营商环境排名靠前。
202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宁波市是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位列第十二,低于上海、杭州、厦门、衢州、南京、武汉等城市,高于成都、西安、苏州等地。
2020年11月1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七,略低于杭州、上海、苏州、南京、温州等地,高于深圳、广州、成都等地。
根据CCTV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宁波市营商环境排名第十位,低于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高于青岛、苏州等地。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宁波市营商环境排名第十二位,略低于杭州、南京、长沙、武汉、西安等地,略高于厦门、青岛、苏州。
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得到,宁波市的营商环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十位左右。
民营企业对宁波市营商环境评价较好。
根据2020年11月1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程度明显好于2019年,在要素环境、法治要素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方面均受到了民营企业的高度认可。
从具体指标来看,宁波市要素环境排名全国第三,略低于温州、杭州,高于上海、苏州等城市;宁波市法治要素环境排名全国第四,略低于温州、德州、衢州;宁波市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均受到企业高度认可,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苏州,高于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宁波市创新环境排名全国第四,略低于杭州、苏州、上海,高于广州、南京等城市。
改革开放我国城市营商环境及其评价•《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课题组[内容提要]本报告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及方法,对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27个省会城市、以及其他254个地级市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并就进一步优化我国城市营商环境提出建议。
评估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一批负面清单,有效地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政府服务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城市市场环境逐渐分化,各个地区之间创新环境还不平衡。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城市的营商环境,建议应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促进全国市场对内的不断开放,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国内消费市场兴起;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破解企业融资困境,创新融资担保机制;积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及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创新环境改革,优化人才市场匹配,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问题。
[关键词]营商环境评价放管服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670(2019)3-0054-0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大部署。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
通过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减少企业开办和项目审批时间,全面营造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体系。
这些举措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促进投资便利化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优化城市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设计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评价城市营商环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21, 11(5), 447-451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mmhttps:///10.12677/mm.2021.115058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现状及思考周琪御道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收稿日期:2021年4月17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10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17日摘要和谐的城市营商环境可以促进城市经济良性发展,有效的城市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可以为城市营商环境把脉诊断及其评估获得科学合理改进完善的运行方案提供支撑。
本文介绍了城市营商环境背景,综述了城市营商环境主题内容及优化措施效果,列举分析了典型的国际化新加坡市、高效快捷上海市、多效能杭州市营商环境案例,总结了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研究应用现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分析。
关键词城市,营商环境,评介,现状思考Current Re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fUrban Business Environment EvaluationQi ZhouYudao Engineering Consulting (Beijing) Co., Ltd., BeijingReceived: Apr. 17th, 2021; accepted: May 10th, 2021; published: May 17th, 2021AbstractHarmonious urban business environment can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effective urban business environment indicator evaluation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urban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obtain scientific, reasonable, improved and perfect operation schem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business environ-ment, summarized the theme content of urban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the effect of optimiza-作者简介:周琪,硕士,经济师,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综合规划及评价应用。
宏观经济全球营商环境比较研究陈晓玲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摘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提高地区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全方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拓展,我国正处于从廉价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向营商环境比较优势转变的时期,应通过大力发展营商环境来促进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文以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目前全球营商环境概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中国未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营商环境;营商便利度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3-02企业是市场运转的细胞,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与发展壮大和高质量外资的引进,从而有利于地区的转型升级。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廉价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向营商环境比较优势转变的时期,应通过大力发展营商环境来促进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近年全球营商环境评价前列国家/地区情况为了更好地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环境,世界银行于2001年成立营商环境(Doing Business)小组来构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2004年发布第一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 in 2004)》,到2018年,已发布16份。
近十年全球营商环境概况详见表1。
通过表1分析,可以看出:1.新西兰营商环境全球最优。
新西兰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较高,政府管理较为透明高效,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具有发达的通信、公路、铁路、海运和能源网络。
因此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排名,常年稳居前三位,特别是在开办企业、保护投资者以及获得信贷等方面,一直稳居排名第一。
2.以英美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营商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且较稳定。
英美等欧美国家同属OCED发达国家系列,且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全球前列,在营商环境的建设上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成熟的规则,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存在巨大的优势。
营商环境对一个城市的企业活动、外国投资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是城市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而营商环境评价则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城市和各级政府部门对标先进,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格局。
宁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营商环境素来位居国内前列,深受国内外客商赞誉。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宁波必须勇立潮头,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打造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一、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基本情况(一)概念内涵自2003年以来,世界银行已经连续十五年发布年度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目的在于督促各国改善法律和监管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并改善全球的商业监管环境提供客观依据。
经过多年的积累,世界银行已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包括开办企业、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产权登记、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税收、跨境贸易、合同执行、破产保护和劳动力市场监管等十一个方面共12项一级指标,47项二级指标,以此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详见表1)。
世界银行把上海和北京作为我国营商环境评价的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为55%,北京为45%。
从2017年开始,两市聚焦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营商环境改革专项行动,大幅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营商便利度,使得2018年中国的排名较2017年上升了32位,但仍然排在第46位,虽然我国营商环境纵向比已有不少改善,但营商环境仍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二、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机制构建情况(一)国家发改委编制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2018年3月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23个一级指标,并在22个城市进行了试评价。
从评价结果来看,北京市在试评价城市中总排名第一。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报告:2019年2019年,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报告正式发布。
本次排名是基于监测数据、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排放源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而得出的。
以下是前十名城市的排名及其空气质量情况:1. 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其平均AQI为35,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空气水平。
这一成绩与该市政府一直在推行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有关。
除了在能源结构、产业转型等方面做出大力改革外,海口还在城市绿化、废水处理、交通管理等方面推动改善环境。
2. 厦门市厦门市 AQI 均值为43。
该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加强环保措施。
今年,该市出台了《厦门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提出了在能源、交通、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具体优化措施。
3. 赣州市江西省赣州市有多措并举加强了环境管理和推进环保工作。
AQI均值为45,排名全国第三,赣州市公安机关通过最低限度地使用燃放烟花爆竹、引导群众减少机动车出行,严格执法开展涉气涉噪举报奖励等措施,积极推动环保事业。
4. 拉萨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AQI 平均值为48,排名全国第四。
不过,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等道路施工作业中不规范排放废气问题时常出现。
为此,拉萨市启动了“大气污染治理10条”和打击“散乱污”专项行动等,共计关闭燃煤小锅炉440台、淘汰老旧工业企业184家,累计淘汰1404台落后机动车。
5. 兰州市AQI 平均值为50,甘肃省兰州市 AQI值始终较高。
该市政府一直在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行、淘汰落后油车、治理散煤等。
此外,该市还加强了河道治理工作,积极推动水质治理。
6. 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南方城市中首个启动PM2.5 治理的城市。
AQI 平均值为52。
该市政府采取了诸如推进机动车尾气治理、控制工地扬尘等政策,积极推进环保工作。
7. 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AQI平均值为53,目前正全面推进昔日工业重镇的空气质量改善。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解读2019年5月11日,由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和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营商环境研讨会暨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发布了《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该报告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杭州、天津、成都、西安;软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天津、成都、西安;硬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深圳、上海、南京、无锡、武汉、青岛、厦门、苏州、广州、济南。
评价方法主要是由硬环境指标和软环境指标,两大指标组成,其中硬环境指标包括包括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2个二级指标,软环境指标包括技术创新环境、人才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5个二级指标。
本次评价以客观数据为主要依据,全方位、多维度地分析和评价城市的营商环境状况,基于数十项营商环境指标的综合研究分析后对相关规律的揭示和思考。
硬环境评价关注当下现实需求,硬环境指数不仅对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全方位考量,更注重个人和企业当下的现实需求,例如对城市PM2.5,公共交通出行,新能源普及,垃圾分类普及等时下关注度高,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影响因子考虑进去。
软环境评价关注文化氛围生活环境,将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纳入考量范畴,以反映对于投资创业、企业经营、吸引人才的综合支持程度,从民营企业活跃度、学术文化、文化场馆建设等维度评估文化环境;从消费市场规模、服务市场规模、就学便利度、就医便利度等维度评估生活环境,这些维度均与个人和企业的切身利益相关,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此次评价所有指标的数据来源均为各城市的公开统计数据,评估方法和指标设计客观公正。
营商环境指数评价体系涉及的所有三级指标,分为正向指标、中值指标和反向指标三类,可量化程度高,更具有科学性。
关注范围范围更广,不仅有单个城市的指标,还有区域城市群的指标,维度更广,可参考性更强。
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意义作者:张杨来源:《长安学刊》2019年第02期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166-02新时代是我们新的历史方位,仍然需要坚持改革开放,使中國由大国发展成为强国。
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对强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营商环境的概念解析营商环境是指伴随经济主体整个经济活动过程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软实力的体现。
营商环境的概念最早出自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银行为了促进各国私营部门的快速发展,寻求建立一套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即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并且成立了Doing Business小组,负责创建和完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2004年世界银行创建了由五组指标构成的企业营商环境体系,重点研究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环境指标。
2005年世界银行Doing Business小组将营商环境指标发展到十组,并且正式出版了2004和2005两份年度报告。
十组指标涵盖10个领域: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Doing Business小组对构成各国营商环境的十组指标进行逐项评级,得出综合排名。
营商环境指数排名越高,表明该国从事经营活动的环境条件越宽松有利。
反之,营商环境指数排名越低,表明该国从事经营活动的环境条件越不利。
此后,Doing Business小组将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不断丰富发展,并且每年的研究皆有侧重。
例如,2005年侧重研究登记物权、税制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等指标;2006年侧重研究知识产权保护、跨国贸易、治安环境等指标;2015年侧重研究监管效率与质量并重:2016年侧重监管环境便利度;2017年主旨是人人机会平等,侧重衡量监管法规是否有助于推动或是限制商业活动;2018年主旨是改革以创造就业。
硕士论文:我国营商环境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首先运用统计描述以及对比分析方法对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分项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现状进行分析。
其次,分别从营商环境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接下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Stata15.0 统计软件选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营商环境总水平和营商环境的8个分项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最后,提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营商环境从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积极的影响。
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能够使企业减轻“外来者劣势”,降低投资风险;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增强企业适应能力。
二是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其中办理建筑许可证、产权登记、纳税、保护少数投资者、获得信贷与跨境贸易这六个指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正向影响效应,而开办企业以及破产办理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现负向影响效应。
因此本文认为无论在便利化维度、法治化维度还是国际化维度都应该推行营商环境改革,尤其可以重点关注法治化维度的营商环境改革。
关键词:营商环境;外商直接投资;法治化维度;营商环境优化1 绪论1.1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积极引入外资,充分利用跨国企业的资金与技术,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利用外资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向创新型驱动转变的必要手段,然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利用外资陷入发达国家与拥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夹击”。
2021年广西公需科目《广西发展新机遇》考试题库(含答案)单选题1.《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了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范围为()。
(答案)A.119.99平方公里2.高质量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原则是()。
(答案)B.制度创新3.广西陆路交通建设中,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是()。
(答案)B.“北联”通道4.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百色试验区建设为期()。
(答案)B.10年5.“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东融是指融入()。
(答案)A.粤港澳大湾区6.在广西形成的“一基地、一中心、一主轴、两组团”数字产业发展格局中,沿边沿海组团不包括()。
(答案)D.玉林7.(),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贸试验区并印发《中国(海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
(答案)D.2018年10月16日8.关于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具体任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答案)C.试验区资金雄厚,不需招商引资9.2020年8月5日,百色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规格最高的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抽调()名优秀领导干部全脱产推进试验区工作。
(答案)D.40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政策因素指标的是()。
(答案)D.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11.据数据统计,2018年GDP增速排在前三位的西部地区不包括()(答案)D.广西12.《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若干措施》中,关于鼓励优质金融要素集聚的具体措施,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答案)C.对新型金融机构落户奖励最高达2000万元13.对股权投资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陆海新通道两大国家战略在北部湾区域叠加的大背景下,海南的发展方向是()。
(答案)A.侧重于国际化发展和壮大现代服务业(答案)A.“南向”15.《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中,关于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的专项任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District economy|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50新形势下优化辽宁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王君宁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沈阳 110870一、辽宁省营商环境现状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营商环境则是指影响市场主体的设立、经营和退出产生的各种条件和状况的总和,二者的有机统一已成为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仅意味着用完备的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促使市场主体诚实信用,更意味着对行政机关的公权力进行约束,实现公权力角色的转变,从而实现市场与司法的公平正义,让市场在良好的法治体系中运行。
根据《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19)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显示,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武汉市、南京市、天津市、成都市、苏州市,辽宁省的城市并未列席;就整个东北地区来看,大连市的营商环境指数以及软硬两项指标均位列东北地区城市榜首,沈阳市排名第二,沈阳市、大连市较以前来说均已有了一定的突破;就全国五个单列市排名来看,大连市仍然位于后面。
总体来看,整个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现状并不良好,未来辽宁省内的营商环境法治化工作应围绕各项指标陆续展开。
2019~2020年度,辽宁省政府为了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制定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管理条例》,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来促进贸易便利化,例如精简进出口证件监管,优化口岸流程、作业方式和通关效率,提升信息智能化水平等。
不仅如此,辽宁省非常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陆续出台了《辽宁省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关于诚信政府建设的决定》;并开展了146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重新组建了省营商环境建设局;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开通“辽事通”App;为重点项目和企业配备项目管家;开展政府失信专项整治等。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梳理及中国营商环境述评作者:曲宁来源:《商场现代化》2019年第13期摘要:近年来,营商环境的优化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治理的关注焦点。
世界银行于2018年10月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我国在本次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第46位,成为改善最为显著的十个经济体之一。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的营商环境,本文对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进行梳理,厘清评估主题与具体指标构建,以提高我国政府营造营商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便利度得分;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中国营商环境一、营商环境的内涵营商环境是指一个企业在筹备设立到清算终止的完整周期中,遵照一国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成本的总和。
构建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经贸环境,也涉及到法治建设、市场准入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个国家或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国或该地区企业的开办经营以及吸引外资情况,因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营商环境的构建与提升是提高一国或者地区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营商环境归根结底是法治环境。
营商环境的国内建设,需要运用法治化的视角,构建营商法治环境,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实现企业活动的便利性,吸引企业投资,激发创业热情。
而营商环境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融合吸收国际惯例,完善一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治理,优化投资环境,使企业持续有效地运营。
二、《营商环境报告》评估方法综述世界银行的Doing Business小组从2002年开始,对全球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商环境进行测评,并发布关于全球营商环境的年度报告。
2003年,Doing Business的第一个《营商环境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只有五个指标,涵盖世界上133个经济体;而到了2018年,《报告》有十一个指标,涵盖了世界上190个经济体。
企业需要怎样的营商环境?企业需要怎样的营商环境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中,中国位列营商环境改善最显著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6位,较上一年度上升了32位。
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第28位,较上一年度大幅上升了65位。
世行的营商报告肯定了我国营商环境的进步,也指出了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毕竟,我国总体营商环境还排在第46位,赶不上我国香港地区(第4位)和隔海相望的韩国(第5位)、美国(第8位),甚至还落后于我国北部邻国俄罗斯(第31位)。
那么,我们的企业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营商环境呢?第一,我们需要一个宽松的营商环境,减少政府部门对市场和企业的干预,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老子》讲,治大国如烹小鲜,其中的核心意思就是不要过于倒腾、折腾、干预和干扰,政府应主要做好宏观经济工作,把属于市场自我调节和企业自我发展的微观经济交还给它们;即使是宏观调控也不必过于频繁,每项政策出台都要系统思维,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抓大放小。
政府部门不要具体地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国企),让法人治理体系发挥自己的直接作用。
BAT等互联网巨头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便是国家给予了高度宽松和宽容的营商环境。
世行的营商报告称,128个经济体在减少政府对于企业的障碍方面所进行的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使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受益,在创造了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私人投资的意愿。
世行的营商报告还把上海和北京作为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为55%,北京为45%。
世行之所以认为上海的权重高于北京,是因为上海从去年开始,聚焦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营商环境改革专项行动,大幅度地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营商便利度。
这些都受到了营商报告的充分肯定,更是受到企业的欢迎。
经济学家林毅夫创立的新结构经济学强调,“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最重要制度前提。
MONEY CHINA /2020年11月上财经界优化营商再出发以评促改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本刊记者/吉喆 王海蕴“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疫情和世界经贸形势急剧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的新挑战,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更好营商环境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更加迫切。
”10月16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发布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出席会议,以“驰而不息 久久为功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讲话并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简称《报告》)是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首部国家报告。
《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系统梳理了2019年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与亮点和2020年前景展望,客观反映了参评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改进过程、提升历程,全面汇聚了参评城市一大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和典型经验,集中呈现了各重点领域的最佳实践、改革方案和路线图。
林念修表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报告》发布为契机,促进各方交流互鉴,推广典型经验做法,以更好营商环境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探索狠抓以评促改林念修指出,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的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
201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中国国情,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牵头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2018年,组织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2个城市开展了两批次营商环境试评价。
【摘要】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
文章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真实研究案例,从组态视角出发,利用QCA分析方法探讨营商环境生态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影响路径。
研究发现:单一营商环境要素并不构成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市场化营商环境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普适作用。
三种营商环境生态能够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分别包括市场拉动+贸易驱动型、效率拉动+法治驱动型、市场与效率双元驱动型,不同营商环境生态代表不同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多重方式。
【关键词】营商环境生态;区域高质量发展; QCA方法;法治政府【中图分类号】F124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全国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稳中有进的阶梯状攀升态势(屈小娥等,2022)[1]。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指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
优质的营商环境通过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2],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3]。
然而,黎文勇(2022)[4],邓创等(2022)[5]也指出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那么,这种区域差异与营商环境生态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进一步地,营商环境的不同组态是如何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到底存在哪几条可行的路径?截至目前,尚未有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鉴于此,考察营商环境生态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的组态构建以及发展路径问题,对于揭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生态实现路径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营商环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视角,包括普适视角和权变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