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系统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63
室分设计培训计划一、前言室分(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是一种用于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和增强信号质量的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室分在室内建筑、地下空间、地铁、体育馆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分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保证室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运行。
本培训计划旨在为室分设计工程师提供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室分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培训目标1. 掌握室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熟悉室分系统设计的常用工具和软件。
3. 熟练掌握室内信号覆盖分析和优化方法。
4. 掌握室分系统施工和调测的基本技能。
5. 提高室分设计工程师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训内容1. 室分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系统原理- 室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室内信号覆盖分析方法2. 室分系统设计工具和软件- 室分系统设计常用软件介绍- 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室分系统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3. 室内信号优化- 室内信号传输损耗分析- 室内信号覆盖优化技术- 室分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4. 室分系统施工和调测- 室分系统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室内天馈线路铺设设计- 室分系统调测工具及方法5. 室分系统故障排除与维护- 室分系统故障的类型和原因分析- 室分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室分系统维护和日常管理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和掌握室分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到实际场景中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操作,掌握室分系统设计和调测的实际操作技能。
3. 项目实战安排项目实战实习,让学员参与实际项目的室分系统设计和施工调测,锻炼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训师资1. 由移动通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工程师担任培训讲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安排公司内部室分设计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接轨。
室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室分系统在现代通信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有效地扩大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增加网络容量,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高速的通信服务。
因此,室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对通信公司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室分培训计划,以让员工更好地掌握室分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的对象为公司技术部门相关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共计50人。
三、培训内容1. 室分系统概述- 室内覆盖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室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室分系统的分类和特点2. 室分系统规划和设计- 室分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室分系统设计的要点和技巧- 室分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布局3. 室分系统安装与调试- 室分设备的安装和布线- 室分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室分系统参数的优化和调整4. 室分系统故障处理- 室分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室分系统软件和硬件故障的处理- 室分系统的维护和保养5. 室分系统性能测试- 室分系统的信号覆盖测试- 室分系统的信号干扰测试- 室分系统的容量测试6. 室分系统的优化- 室分系统的无线信号优化- 室分系统的网络容量优化- 室分系统的用户体验优化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由公司内部技术专家和外部专业讲师授课。
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员工深入理解室分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实操培训通过实际操作,培训员工掌握室分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能。
培训场地将搭建室分系统仿真环境,让员工可以亲自操作设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实地踏勘安排员工到已建设的室分系统现场进行实地踏勘,让员工了解现有室分系统的实际情况,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五、培训计划1. 理论培训阶段(1周)- 第1天:室分系统概述- 第2天:室分系统规划和设计- 第3天:室分系统安装与调试- 第4天:室分系统故障处理- 第5天:室分系统性能测试- 第6天:室分系统的优化2. 实操培训阶段(1周)- 第1天:设备熟悉和基本操作- 第2天:安装实操- 第3天:调试实操- 第4天:故障处理实操- 第5天:性能测试实操- 第6天:优化实操3. 实地踏勘(2天)- 第1天:实地踏勘准备和现场考察- 第2天:实地踏勘总结和分享六、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培训结束后,组织理论考核,测试员工对室分系统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室分培训资料1.1质量控制:是检查施工单位在本项工程中投入的设备、车辆、人员,材料及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
要做好检查记录,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要有记载。
(1)、材料检查的内容:主设备、天线、馈线、走线架、馈线窗、室内电力箱体、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空调、接地导线(2)、质量检查内容驻波比测试、开通基站记录、天溃安装工艺及实际使用数量、电缆的实际使用米数、走线架、馈线窗、室内电力箱体安装位置及工艺,线缆布放工艺、空调安装工艺及实际放置位置(六)影像资料规范要求影像资料是真实反映工程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真实写照。
是监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理员早监理过程中应尽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部位细心观察,所拍得照片应确保清晰、准确反映工艺、质量现状。
具要求如下:四、室内分布工程监理工作要点(一)、主机安装1、主机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少且通风良好。
2、主机安装位置应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线且便于日常维护。
3、主机尽量安装在室内。
安装主机的室内不得摆放易燃易爆品,室内温度、湿度不得超过主机温度、湿度范围。
4、主机壁挂式安装时,主机底部尽量距离地面1.5米,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机房内安装时,主机底部或顶部与其它原有壁挂设备底部或顶部保持同一水平线上。
5、主机室外安装时,必须选择防雨、防晒的场所,并且电源安装防水箱,电表、空开、插座必须安装在防水箱内专用位置固定,不得随意放在防水箱内。
合路单元、波分复用单元等不防水设备在室外安装时必须安装专用防水箱。
防水箱必须用固定卡件固定,不得用电话线、钢丝等软固定。
6、主机落地安装时,龙门架或L形架底座应与墙壁尽量保持0.8 米距离,在机房或交换机房等特殊专业设备机房内安装时,应与原有设备保持整体协调。
室外楼顶L架方式安装主机时,安装避风处,尽量靠墙安装,禁止在楼顶打膨胀螺丝固定L架,以防止破坏楼顶防水。
7、主机挂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并且垂直、牢固。
室分培训资料xx年xx月xx日•室分技术概述•室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室分系统设计•室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目•室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室分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案例分析录01室分技术概述室分技术的定义室分技术是指利用室内分布系统将移动通信信号均匀地分布在室内各个区域,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无线通信网络服务。
室分技术的定义室分技术的特点室分技术具有提高信号覆盖、均衡网络负载、降低干扰等优点,能够显著改善室内无线通信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
室分技术的发展历程室分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纯信号分布到现在的智能优化和节能减排,不断提高着室内无线通信网络的质量和效率。
•室分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全方位覆盖,解决室外信号难以穿透建筑物的问题。
覆盖范围广•室分系统可以支持多频段、多制式,能够满足不同运营商的需求,同时方便扩容和升级。
容量大、可扩展性强•室分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定制,例如办公楼、商场、酒店等,以满足各种环境和业务需求。
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室分技术可以降低基站的能耗和碳排放,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节能减排•主要以信号分布为主,解决建筑物内部的信号覆盖问题。
第一阶段:传统室分技术•引入了数字化技术,提高了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二阶段:数字化室分技术•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室内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优化和管理。
第三阶段:智能化室分技术02室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室分系统的组成提供信号源,可以是基站或直放站等。
信源分布系统天馈系统监控系统将信源的信号分布到各个覆盖区域,包括干线放大器、分支放大器等。
包括天线、馈线、耦合器等,负责将信号向空间辐射。
对室分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室分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源将信号传输到分布系统。
天馈系统将信号向空间辐射,实现覆盖。
分布系统通过干线放大器、分支放大器等设备将信号放大,然后传输到天馈系统。
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告警。
室内分布系统手册一.室内分布系统知识1、什么是室内分布系统?1.1室内分布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的解决方案,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室内分布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1.3.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2、图例3、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作用:解决室内弱覆盖――――――室内盲区、停车场等解决高密度话务区域的系统容量―――――机场车站、会议中心、体育馆、购物中心等 提高高层网络质量――――高层办公楼、高层公寓等;4、室内分布系统组成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信号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
4.1信源接入方案:微蜂窝(基站)接入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
适用于覆盖范围较大且话务量相对较高的建筑物内,在市区中心使用较多,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
优缺点:微蜂窝方式的优点是通话质量比宏蜂窝方式要高出许多,对宏蜂窝无线指标的影响甚小,并且具有增加网络容量的效果。
同时微蜂窝方式的弱点在于成本较为昂贵,需要进行频率规划,需要增建传输系统,网络优化工作量大。
直放站接入方式是以室外宏蜂窝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即无线接入方式。
适用于低话务量和较小面积的室内分布盲区,在市郊等偏远地区使用较多。
优缺点:宏蜂窝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工程施工方便,并且占地面积小;其弱点在于对宏蜂窝无线指标尤其是掉话率的影响比较明显。
4.2使用微蜂窝和直放站的比较:使用基站使用直放站1.是否增加容量根据需要增加容量不能增加容量2.信号质量好一般3.设置优先级可以不可以4.对网络的影响小控制不好影响很大5.是否需要传输设备需要不需要6.是否需要重新频率规划需要不需要7.是否需要调整参数需要支持8.是否支持容量动态分配不支持(容量预分配)支持9.是否支持多运营商不支持支持10.是否支持多频、多系统环境不支持支持11.安装时间较长较短12.投资较多较少4.3信号分布的基本方式无源天馈分布方式通过无源器件和天线、馈线,将信号传送和分配到室内所需环境,以得到良好的信号覆盖。
室分系统理论知识培训一、室分系统参数意义及设置原则室分系统的参数设置和室外宏站的设置有一定的区别,设置合理的参数是优化人员做室分优化的基本前提。
(一)locating下和室分相关的重点参数1、LAYER。
该参数为为小区的层级参数,该参数的设置决定了小区在切换中的优先级别,目前广西移动GSM 网络中,1800宏站和室分系统设定为第1级,也就是最高优先级,GSM900宏站设定为第2级,部分特殊要求的小区设定为第3级,因此可以说室分系统在切换中和1800宏站一样,只要接收信号场强不低于其本身的层门限设置,它就会一直占用,除非有同样层级的小区信号比他更好。
查看指令为RLLHP。
2、LAYERTHR和LAYERHYST。
该参数为小区的层门限参数和层迟滞,这两个参数是在一起使用的。
当服务小区为高层级小区比如第1层级,其接收场强低于-(LAYERTHR+ LAYERHYST)的值时,其层级优势将失去,切换排队序列中比较场强值进行切换选择。
当服务小区为低层级时比如第2层级,其邻小区中有高层级(1层级)的小区,只要这个高层级小区的信号强于-(LAYERTHR-LAYERHYST),则无论这个服务小区信号多强也会发起向该高层级小区的切换。
举例,前提条件:ABC都是互为邻区关系。
假定此时服务小区为A,此时手机如何发起切换?假如A服务小区接收信号为-76,又该如何发起切换?假如此时服务小区为B小区,MS是否会向C切换?假如服务小区是C小区,他是否会向B小区切换?如果B小区接收信号为-72,此时C还会向B切换吗?3、PSSTEMP。
临时信号场强惩罚门限,该值常常和PTIMTEMP联合使用,该值对小区的场强在一定时间内(PTIMTEMP)进行惩罚,如该小区手机接收信号为-65,PSSTEMP值为10,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切换排队,小区的场强将被降低10dB,也就是-75dBm。
4、PTIMTEMP。
该值就是上述的一定时间。
室分培训方案室分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室内覆盖场合,保障了室内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室分系统也面临着不断的更新和升级。
为了提升室分工程师的技能和水平,本文设计了一份室分培训方案,力求帮助室分工程师更好地掌握室分技术和应用。
二、培训目标本培训方案旨在帮助室分工程师:1. 掌握室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2. 熟练掌握室分系统的设计、调试和优化方法;3. 具备解决室分系统故障的能力;4. 了解室分系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三、培训内容本培训方案共分为四个模块,具体内容如下:模块一:室分系统基本原理1. 室分系统的定义、组成和作用;2. 室分系统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关系;3. 室分系统的信号传输原理;4. 室分系统的常见技术指标。
模块二:室分系统的设计方法1. 室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划;2. 室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3. 室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参数设计;4. 室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设计。
模块三:室分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1. 室分系统调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室分系统关键参数的调试和优化;3. 室分系统的覆盖测试和性能测试;4. 室分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模块四:室分系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1. 室分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2. 室分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3. 室分系统的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四、培训方式本培训方案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包括:1. 线上课程学习: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线上课程学习,学员可以灵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2. 线下课堂授课:采用面授方式进行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强化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3. 实践操作指导:提供实际室分工程实践项目指导和辅导,梳理室分工程师的技能。
五、培训效果评估本培训方案采用多维度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包括:1. 考试成绩评估:采用定期考试的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2. 手工实践评估: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实践能力评估;3. 学员反馈评估:收集学员对培训方案的反馈和建议,作为改进和优化的参考。
室分维护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室分维护是指对室内分布式无线系统进行巡检、维护和优化,保证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
因此,室分维护的培训旨在提高维护人员对室内分布式无线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培训内容1. 室分系统原理和结构2. 室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3. 室分系统的巡检和维护4. 室分系统的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法5. 室分系统的性能优化三、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室分维护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与室分系统相关的工作人员。
四、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5天,每天8小时,共计40小时。
五、培训地点培训地点为公司内部培训室或者租赁的会议室。
六、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面对面授课方式,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培训。
七、培训具体安排第一天:室分系统原理和结构8:00-8:30 培训开幕8:30-10:30 室分系统原理介绍10:30-10:45 茶歇10:45-12:00 室分系统结构以及常见元器件介绍12:00-13:30 午餐13:30-17:00 实际操作练习第二天:室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8:00-10:30 室分系统的安装流程10:30-10:45 茶歇10:45-12:00 室分系统的调试方法12:00-13:30 午餐13:30-17:00 实际操作练习第三天:室分系统的巡检和维护8:00-10:30 室分系统的巡检内容和频次要求10:30-10:45 茶歇10:45-12:00 室分系统的常见故障和维护方法12:00-13:30 午餐13:30-17:00 实际操作练习第四天:室分系统的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法8:00-10:30 室分系统的故障排查方法10:30-10:45 茶歇10:45-12:00 室分系统的故障解决方法12:00-13:30 午餐13:30-17:00 实际操作练习第五天:室分系统的性能优化8:00-10:30 室分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优化方法10:30-10:45 茶歇10:45-12:00 室分系统的优化实践12:00-13:30 午餐13:30-17:00 实际操作练习八、培训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成果评估,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