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欣赏小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招贴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艺术分析论文(菁选多篇摘要招贴设计是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存在的,同时也是视觉传达设计形式中的一种形式,它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视觉语言来影响观众,从而使观众感到愉悦的一种形式,旨在使群众可以理解招贴广告设计的意义之所在。
在对招贴广告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视觉效果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招贴广告设计的质量之所在,体现在人们对于其所反映出来的视觉传达的效果。
本文主要阐述在招贴广告设计中如何提升视觉传达的艺术效果,进而说明视觉传达艺术在招贴广告设计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招贴设计视觉效果视觉传达艺术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各种网络、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普及,正在给人们带来一种革命性的视觉体验。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媒技术等科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给人们创造一种记忆深刻的影响是招贴广告的目标所在,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得以生存的重要的原因。
视觉传达是一个新兴的名词,通过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等多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我们所直观看到的东西。
视觉传达是一种交流,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看”而进行的互动形式。
无论是哪一个国度、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不同性别和语种的人,都可以通过视觉以及媒介所传达的进行交流,通过视觉语言的交流可以逾越不同形式的交流障碍,只借助一些图形、图案或者说图像就可以相互沟通和理解。
招贴是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一种,它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本的要素,招贴又名海报或者说宣传画,属于一种户外广告类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街道、机场、码头以及一些人的商业区等等。
总之招贴广告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门类,在了解招贴广告设计的视觉传达形式之前,必须先了解与招贴广告设计有关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方面的知识。
招贴广告设计体现一种实用的效果,它依赖于使用价值,但是招贴广告设计不是商品,因为招贴广告更加侧重的是观念价值,更加注重于精神方面的表现。
招贴广告靠这种精神视觉去瞬时间反映它所要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招贴广告的视觉表达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摘要】在学校的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对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术鉴赏创新思维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
”。
美术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正如儒尔贝说过:”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
在学校的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欣赏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对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析美术欣赏活动,探讨如何构建活跃的课堂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教学情景从字面的含义理解,情境必定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
情是情绪、情感,境是环境、场景,二者合一,就勾勒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美术鉴赏教学特有的情感境界。
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
(一)创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
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
如:当欣赏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时候,当学生一见”这幅作品时,脑海里立刻会对蒙娜丽莎那谜一样的微笑产生兴趣。
然后引导他们去听音乐中对蒙娜丽莎的歌颂,使学生在视听盛宴中感受到作品的魔力。
再通过视频对梦娜丽莎的介绍,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去鉴赏蒙娜丽莎。
结合鉴赏课中学习的鉴赏方法: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以及比较式鉴赏对《蒙娜丽莎》做深入的鉴赏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1校企合作的共建内容校企合作的开发项目是在三门核心课程中的项目教学运用。
比如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各类广告制作项目;《包装设计》课程中各类包装制作项目;《CI与导视系统设计》课程中各类CIS 制作项目。
第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外基地和校内基地。
校外基地是指由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并配备现场指导技术干部。
校内基地是指建立视觉传达设计新技术教学展示厅;建立开放性结构试验室,配备可供学生自主设计钢结构试验、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必要设备。
企业方对展示厅和实验室的建设提供设计建议,并在实施中予以协助。
第二,教学团队建设。
共同制定校方教师到企业方参加短期工程实践的计划,企业方对到现场实习的教师提供技术指导,邀请校方教师参加工程中施工方案的讨论。
校方邀请企业方委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在工地为实习学生讲课、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到学校为学生开设技术讲座或担负授课任务,由校方按照本校标准支付课酬。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立项开展科学研究。
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定期举行学术研讨活动。
2考核大纲经3年建设,各项共建内容实施情况按以下方面进行考核。
3组织协调为了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校企共建工作有效落实,应该采取如下组织措施:第一,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长牵头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与企业合作共建工作。
第二,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共建联络和指导机构,由校方牵头,企业方派代表参加。
该机构负责学校和企业在共建专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行动协调。
第三,学校通过校企共建联络和指导机构邀请和协调企业各方,共同研讨实施专业共建中的重大问题,主要是:人才培养定位、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教学团队建设。
第四,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XX年级选拔学生组成1个班,从该届学生二年级第2学期(20XX年3月)起开始执行新的教学计划,20XX年7月毕业。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美术鉴赏论文篇一从《瑞鹤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经过这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想从一幅花鸟画,《瑞鹤图》简单谈一下美术鉴赏的意义。
那么要谈美术鉴赏的意义,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
了解了什么是美术鉴赏,下面就要说说美术鉴赏的意义。
既然是鉴赏美术作品,那美术鉴赏的意义就首先是美术作品的意义。
而美术作品的意义又分为本身意义及延伸意义。
其本身意义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所获得的美感和愉悦感。
拿《瑞鹤图》来说,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
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
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
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
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看到此图后,我们为之一震。
一片生机跃然纸上。
我们在看图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这就是其本身意义。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
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
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
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但“祥瑞之兆”却难以挽回衰败的国运,此后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
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仅仅通过一幅画,我们就了解到这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文化底蕴、艺术和文化素养得到极大提高。
艺术鉴赏作文事例Art appreciation is a deeply personal experience that can elicit a range of emotions and thoughts from individuals. 艺术鉴赏是一个深层次的个人体验,可以引发个人的各种情感和思维。
When viewing a piece of art, one may be drawn to the colors, shapes, and textures present in the work. 当欣赏一件艺术品时,人们可能会被作品中的颜色、形状和质感所吸引。
The use of light and shadow can create a sense of depth and dimension in a painting, drawing the viewer in and inviting them to explore the intricacies of the work. 光影的运用可以在绘画中创造出深度和维度的感觉,吸引观众并邀请他们探索作品的细微之处。
Art can also serve as a form of cultural expression, reflecting the beliefs, values, and traditions of a particular society or time period. 艺术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反映出特定社会或时期的信仰、价值观和传统。
Moreover, art has the power to inspire and provoke change, challenging viewers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the issues facing society. 此外,艺术有着激励和引发变革的力量,挑战着观众对周围世界和社会面临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美术鉴赏论文3篇美术鉴赏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找到的美术鉴赏论文较新3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美术欣赏论文篇一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而不只是积累知识那么简单。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区别于其他学科。
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观赏已贯串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
而中小学美术观赏教学,作为培育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需与学生的年龄特性相分离,控制学生观赏习气和观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观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
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而且是一个历来末能构成共识的学术问题。
从大量的听课与调查中发现不少观赏课中,教员讲授时间很多,大局部超越30分钟,有的以至整节课讲授,学生学的时机很少,这样的课,不单教员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更累,更没有兴味,这也不顺应如今所倡导的减负运动。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考虑着这一问题,分离本人的教学理论,在这里谈一下本人的考虑。
一、美术观赏教学的常见类型普通说来,常见的美术观赏教学有以下四品种型。
(1)讲解型-----教员对美术伤口或是对美术观赏的根本原理和根底学问的解说、阐明。
(2)问答型-----教员就作品或观赏学问、原理发问,学生答复。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员作为援助者。
(4)自在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在地观赏美术作品。
讲解型的美术观赏教学的类型较常见。
象上面所讲的那样,一味由教员解说,这种以教员为中心的教学办法容易堕入学问灌输型的形式之中。
毕业论文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设计学科,涵盖了许多元素,其中色彩艺术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色彩在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增强感官体验,甚至决定设计的成功与否。
本文将从色彩的概念入手,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艺术。
一、色彩的概念色彩是一种感性的现象,是物体反射或发射的光线所呈现的一种视觉效果。
色彩分为三个方面: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其中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种类,如红、黄、绿、蓝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
二、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1.传递信息色彩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传达不同的信息。
比如,红色可以传达热情、力量和危险;蓝色可以传达稳重、深邃和冷静等等。
设计者可以通过合理地运用色彩,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传达性。
2.表达情感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可以很好地表达情感和情绪。
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比如红色可以表达激情和热烈,而绿色则可以表达自然和平静。
设计者可以根据设计的需求和要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来表达情感。
3.增强感官体验色彩可以对人的感官产生影响,设计者可以利用色彩来创造出视觉上的冲击效果。
比如,利用对比色的搭配来增加色彩的鲜艳程度,使得设计更加抢眼和吸引人。
在一些需要突出的设计元素中,合理运用色彩也可以增加其视觉吸引力。
三、色彩搭配的原则1. 色彩互补原则互补色是指在色相相对位置上相对而说的两种色彩,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黄色等。
互补色在搭配中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使设计更加有冲击力。
2.色彩对比原则对比色搭配是指将色相距离较远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如黄色和紫色、绿色和红色等。
这种搭配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同时还能增强视觉效果。
3.同色系原则同色系搭配是指将同一颜色系的颜色进行搭配,如蓝绿色系、红黄色系等。
这种搭配法可以产生一种连贯、协调的效果,让整个设计更加和谐。
4.透明度搭配原则透明度的变化也可以产生很好的搭配效果。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论文3000字伴随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的加入,“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开始流行(始于196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并逐渐取代“平面设计”,其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
我们现在研究的视觉传达设计当然是立足于这一概念的内涵。
但这一概念从起源、发展及其恒定不变的优秀要素看,它显然保留着远古“阿尔塔米拉山洞的野牛、半坡人面鱼纹”这些早期人类代表性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几乎全部的基因——制作者、制作者主体意向的视觉造型表达、图像构成、作用于接受者的图形所产生的效果。
其中处于关键环节的是图像构成,而图像构成最基本的要素正是线条,这正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一般认为视觉传达设计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文字、图形、色彩。
其中文字、图形是可以传达明确意向的符号,是可以单独构成视觉传达图像的,构成它们最基本的要素是线条;相对来说,色彩的意向则是多向度的,一般很难传达明确的意向,常常是辅助、烘托、强化某种由文字、图形构成的意向。
所以,我们可以说线条是视觉传达设计最基本的语言要素。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几乎全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手绘线条?上文所说的“野牛”“人面鱼纹”不是绘画吗?绘画与设计早已分属不同的领域,我们现在讨论视觉传达设计中手绘线条的意义这一主题,不是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吗?固然,绘画与设计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从功能上看,前者侧重于情感诉求,后者侧重于实用信息传达;从意向传达上看,前者模糊、多义,给接受者充分的自己解读和再创造的空间,后者表意明晰、确定,不希望也不会给接受者歧义解读的空间。
但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从学科划分上看,二者都属于“艺术”门类,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又常常被称为“艺术设计”。
既然是艺术,我们就应该意识到,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情感传达。
涂鸦手绘为所有儿童所喜爱,也是人类保留至今的原始本能冲动。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六篇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范文1在各国文化不断交织与共同进展的今日,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进展与传承是每一个国人的使命。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拓展与传承,最为直接的方法便是将其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充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营造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
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会给设计本身带来较为可观的商业与审美回报。
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传播与设计的表现效果都具有推动作用。
二、现代视觉传达传达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1.现代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借鉴应以设计为主体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不是传统文化代表性事物简洁的重复利用,也不是仅仅表现于对传统事物的重现,而是应当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来,以设计为主体绽开对传统文化的传达。
在经济进展极为快速的今日,设计者们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对设计的元素进行深究,使自身的设计重点不仅仅表现在商品经济的需求上,还应表现出设计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2.传统文化视觉表达过程中应考虑文化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时,应对文化的象征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
设计者在设计应用时,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将文化内容的运用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结合起来,使其更符合当地的设计特色,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进展过程,是通过人民不断的社会劳动下来的。
因此在设计时,还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文化的象征意义。
3.应留意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在现代化设计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利用层次,应当充分考虑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
一项设计,假如与中国传统文化偏离较远,则无法充分表达中国特色,与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理念相悖;假如在设计中,过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生搬硬套,则会使设计显得生硬,缺乏技术含量,反而无法起到美学与文化传播效果。
关于艺术的论文4篇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艺术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关于艺术的论文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摘要:在现代主义之后,艺术不再是拥有高超的绘画技能的代名词,西方教育界普遍将其定义成“视觉艺术”,使艺术外延到一切可使用的艺术手段和材料,艺术家充当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角色得到延续。
自从1964年4月安迪沃霍尔在纽约首次举办的雕塑展上展出了他的著名作品“布里洛包装盒”后,在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的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在他的笔下,“布里洛包装盒”跨越时间、历史、地域的界限,成为推动艺术发展史进程的象征物,并发出“艺术终结了”的呼喊。
这种观念不断引发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及其本质的重新思考,如何平衡艺术品中的观念与技术成为艺术家们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观念;艺术表现;时代语境;同一性促使我写这篇论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笔者发现,在学习油画的过程中学生提问最多的问题就是油画的技法是什么?二是大多数人在看过越来越多的现当代艺术品后都会质疑,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艺术作品何以有如此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查阅资料,从出现在现当代艺术转折点上的艺术品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在过去7年的学院式教育环境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19世纪以前,更确切地说是梵高以前的艺术,对于梵高之后知之甚少,学院教育索性很少提及这段历史,学艺术的学生敏感一些的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这种空白感。
为了在艺术这条路上更好、更稳地走下去,我们不能跨越任何空白,这个空白或许会成为艺术道路上的阻碍。
因为20世纪的艺术完全打破了旧有的绘画模式,观念艺术的范围除了绘画还延伸到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等等。
笔者希望可以通过对20世纪部分艺术的研究,解答艺术家是如何平衡艺术品的观念与技术,并达到一定艺术高度的问题。
整个20世纪发生了两次轰动全球的世界大战,一战造成了欧洲势力的衰弱和分裂,美日随之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艺术也随之发生变化。
影视鉴赏论文六篇影视鉴赏论文范文1(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影视艺术视觉性的表现之一在于影视能够以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戏剧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但由于观众距离舞台较远,且视角比较固定,观众很简单忽视某些细小却重要的动作,观众的观看和体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因此,演员在表演时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以便能让后排的观众看清晰。
例如,《卖花姑娘》这部影片中,得知母亲死讯的妹妹跌倒在地时双手做出了向前抓的动作,极致地表现出妹妹对母亲的爱及在失去母亲后的哀思,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及感染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情感影视艺术视觉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影视能够借助镜头把人物脸部的细节、表情和眼神等进行放大,进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影视作品中,由于可以借助特写或大特写的镜头表现形式,其人物普遍具有比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更为细致的细节、表情和眼神,因而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例如,在《归心似箭》这部国产影片中,玉贞赠送了一管小烟袋给魏得胜,用以表达感情。
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中通常以物件等细节展现人物的感情,而采纳以物寄情的手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观影爱好。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一)影视艺术审美鉴赏的策略(1)做好心理预备。
观众看电影时总是会带入个人喜好,或是追求情感的平衡或释放,从目前的调查状况来看,大部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主要强调的还是其消遣功能,目的在于消遣和调整。
假如从影视鉴赏的角度动身,观众的目标会更为鲜亮,心理也更为紧急,在视听信息的猎取上表现得更乐观,思维也更加活跃,有些会自己与作品进行同化和融合,有些则会消失游离状态,即突破原先的剧本模式,通过思索、分析、联想和推断,挖掘出影片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2](2)做好影视作品的信息预备。
影视作品的信息主要包含作品故事的梗概、作品人物的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创人员的风格和特点等,其来源主要是媒体,鉴赏观众通过这些作品信息能够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和把握,在进行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的鉴赏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一、《蒙娜丽莎》——对达·芬奇绘画艺术的鉴赏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卓越的技巧。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蒙娜丽莎》。
这幅画作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蒙娜丽莎》以蒙娜丽莎的肖像为主题,展示了达·芬奇对于人物形象的精准把握和对情感表达的深入思考。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微微一笑,眼神深邃而又神秘。
她身着华丽的衣饰,头上的小帽点缀着颜色丰富的珠宝。
蒙娜丽莎的形象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引发观者的无尽想象。
其次,《蒙娜丽莎》的构图精妙而又复杂。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透视法和对比法,使得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形象显得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布中走出来。
他将蒙娜丽莎放置在一座开阔的景观中,背景中的山川和河流仿佛随着时光的流转而变幻。
这种细腻的构图技巧使得整幅画作更加具有动感和立体感。
再者,《蒙娜丽莎》的色彩运用极富特色。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明暗对比和色调的渐变,在画面中形成了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层次。
蒙娜丽莎的面容及若隐若现的微笑,通过轻柔的光线和柔和的色彩展现出来,使她的形象更加神秘而又诱人。
最后,《蒙娜丽莎》所传递出的艺术思想也是其深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达·芬奇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他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思考。
蒙娜丽莎那微微一笑的面容中隐藏着无尽的秘密,仿佛在告诉观者们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这种思想层面的表达使得《蒙娜丽莎》成为了一幅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的杰作。
总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仅是一幅绘画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情感的艺术篇章。
他精准的人物形象塑造、复杂的构图和精妙的色彩运用,打造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星夜》——梵高的色彩盛宴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个人表达风格而著名。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探讨的论文范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包括广告创作、形象包装、房屋装修、珍贵文物会展、舞美设计、网页内容等领域,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严密相连,具有广泛性、时代性、艺术性、构造前卫性的特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把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随着现代视觉媒介的快速开展,各种新型词汇大量出现,视觉艺术审美越来越独特,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只有不断地创新开展、与时俱进才能顺应时代开展潮流,紧跟艺术新形势、满足社会需求的新要求,打破自身的瓶颈、从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带来多元思想,甚至毫不相关的文化内容都能在新思维的融合下派生出全新思想,成为一种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设计新事物提供了新型理念,为创新开拓了新的开展空间。
1)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积极寻找新型视觉内容。
要想真正将设计理念进展创新,就要敢于否认陈旧的知识、质疑固定的设计经历、改变长期依赖的设计思维。
与此同时,要紧跟时代开展潮流方向,从多元文化理念中吸取新的营养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和传媒手段的日益增加,“平面设计”不仅仅是局限于二维空间,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在群众眼前。
比方,上海世博会的各个场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束缚,将高科技技术与视觉艺术设计完美融合。
2)树立新的艺术时尚观,紧跟时代开展潮流。
时尚和潮流永远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的时代创造出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帮助设计者更好的进展实践,要牢牢抓住时代开展的方向,形成全新的时代理念,将时代的特点通过艺术最大程度反映出来。
融合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精华部分,形成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独树一帜的思维方式,在融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开展之下,把其中可靠的资源充分利用到设计实践中,在此之下,能够充分表达时代特征的多元化时尚理念就会产生,引领新的时代潮流。
立体的视觉艺术【摘要】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其设计应更彰显个性。
从另一方面来说,建筑也可以作为一种视觉艺术。
将形式脱离于功能,所建立的不是一种整体的建筑结构,而是一种成功的想法和抽象的城市机构。
在许多方面,把建筑工作当成雕刻一样对待,这种三维结构图通过集中处理就拥有多种形式。
其形态空间的虚与实,人在空间的流动,时空的流动等都构成无尽的韵味。
解构主义大师弗兰克·盖里曾说:“我喜欢这种在建筑过程中看不见的美,而这种美又常常在技术制造过程中失落了。
”之所以这样追求,是因为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一种高级形态,也是创造形式美的最高要求。
从本质上讲,多样统一的和谐规律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关键词】形式感虚与实视觉艺术融合统一1.形式感作为现代建筑,其承载的是一种理念。
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的东西。
在城市公共建筑设计中,这个售楼中心就单纯从形式构成感上来设计,提炼所用的就是一些现代符号,它作为一种“媒体”,成为沟通主体和客体的一个桥梁。
“主体”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来源,对事物进行意向定位。
客体与主体是互助的,人们在对环境进行具体设计时,在有形的客体与主体之间加入了媒体。
一个完全开敞的空间,强调的是交流的可持续性,使其具有趣味性和流动性。
2.空间形态的虚与实在环境设计中,空间的形态体现微时空的统一连续体,是由客观的物质实体和虚无空间两种形态而存在,并通过主观人的时间运动相融,从而时间其全部设计的意义。
如同杯与水的关系,杯象征物质实体,杯中水象征虚无空间,杯是静态的实体,水是动态的虚无。
实体的形态构成决定虚空的状态。
因此空间限定与时间序列成为环境设计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空间是存在物的现实存在的绝对抽象,而时间则是动与变的进程之绝对抽象。
空间形象的表达来自于设计者头脑中的概念与构想,这种概念与构想体现于视觉形象的创造。
视觉形象创造的意义在于寻求对象的艺术特征。
以视觉艺术综合表现形式的空间为例:室内空间形态是由空间限定要素组成的界面围合而成。
大学生艺术欣赏鉴赏论文范文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特别是在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艺术欣赏论文篇一:《试谈大学生艺术欣赏》悲剧和喜剧戏剧是综合艺术的一种,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
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
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
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为英雄悲剧。
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
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
其二为家庭悲剧。
表现家庭之间、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其三为表现“小人物”平凡命运的悲剧。
与“小人物”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形与无形的巨网。
最后一种其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亚里士多德把悲剧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
后世,很多美学家、戏剧理论家都曾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悲剧的本质。
在悲剧中,人的欲望、情感、意志、能力都是历史的产物,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但都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磨难,甚至是厄运,而且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这就构成了“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
在这种悲剧冲突中,主人公不仅要同为其造成挫折、磨难的强大外在力量搏斗,往往还要同主体的内在本质力量进行搏斗。
尽管突然降临的悲剧性情境似乎是偶然的,但是,这种情境只是为主体行动安排的必要契机,而行动都是源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主体为了极限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做出的。
视觉传达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姓名:***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学号:**********2012年11月08日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摘要】:艺术是一个没有标准定义的术语,感觉很空旷,很宽泛,很虚无很飘渺,只有懂艺术的人才感觉到它的存在。
艺术的形式很多,可以是故事、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广告海报等具体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感觉,一个声音,一句话,一种神情甚至是一个眼神等无形的东西。
所以艺术无处不在,同时也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视觉传达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无时无刻、无形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例如广告设计、公益宣传、报刊杂志、商业标志等都涉及到视觉传达设计,它可以是具有商业目的的,也可以是纯公益的,只要合理的利用视觉传达设计,都能让你达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字】: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一、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
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通俗的说,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点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
艺术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
在人们的艺术实践中,艺术的发生通常总是要完全借助于人类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出现,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产生。
人类语言有许多种形式,如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绘画语言、形体语言、音乐语言及现代的电影电视语言等等。
书法家XXX指出艺术的发生在形式上就相应地会出现故事、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等艺术形态。
视觉与艺术论文(5篇)视觉与艺术论文(5篇)视觉与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影视艺术;剧本;文学艺术;视觉艺术影视传媒艺术作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视觉艺术表现方式,存在于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
由于影视剧的内容有很多来源于文学作品,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也与影视剧同时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
影视剧之观赏方式虽然来源于视觉和听觉,但是其视听表现还是依托于内容和情节的贯穿,所以剧本应需要而消失。
剧本的作用是介于文字艺术和媒体艺术的转换。
影视剧导演往往需要物色到一个合适的故事架构,将其加工润色,变成富有表现性的影视艺术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转换作用的就是剧本。
剧本的文字表达方式是在保证原有文学作品故事的情节和架构的基础上,采纳大量的对白和旁白,而将文学作品转变为影视剧,有时也依据影视剧的需要转变一些文学作品原有的结构和内容。
改写剧本作为一个由文学艺术表现演化为视听觉艺术表现的过渡阶段,其省略了文学语言中惯用的大量修饰性描写和烘托气氛的表现语言,文字转换得更为简练和精确,以大量的对白为主体,旁白只补充详细场景、细节以及帮助人物心理变化的表达。
并且依据影视剧的表现方式特点变化,将需要强调的剧情予以强调,省略的则需要删除。
剧本是实现由文学表达到视听传达的一个转换过程。
为什么在影视剧与文学作品中需要存在剧本这一过渡方式呢?这与视觉艺术及文学艺术各自的表达方式和观赏过程的关系密不行分。
文学语言所侧重描写的精神层面,往往与其改编的影视剧作品有肯定出入,其缘由依旧源于文学语言表达与视觉表达方式的差异。
文学艺术作品的主旨传达更明确地指向人的精神层面,其观赏过程也是通过阅读而在大脑中构建一个虚拟的场景,达到的精神上的愉悦。
在阅读中,观赏者通过文字描述的场景和细节,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贯穿在故事情节架构之上的想象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时间和空间,每一个细节都是应文字的描绘而生。
最特殊的是,由于阅读者各自的想象空间不同,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以及种种差异,造成了这个虚构的故事在每个阅读者脑海中的情景再现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视觉艺术与美术作品欣赏视觉艺术是一种传达信息的“语言”,和我们日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及书面文字一样有着自身的结构和规则。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自己的视觉来理解与领会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意蕴,要在一定程度上来认识与感受艺术作品所传达的视觉形象语言。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对视觉艺术语言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与一个对这种语言一点也不了解的人,在观看同一件作品时,其观看的结果与感受会完全不同。
通常,艺术家在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下,采用娴熟的技法将大自然中被认为美的人和物描绘下来。
视觉语言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这两部分组成,使之成为一套具飙到作用规范与符号的系统。
视觉基本元素基本上有:质感与空间、线条与形状、明暗与色彩等等,这些是组成一件美术作品的基本。
视觉设计原则有:布局和对比、节奏和平衡等等。
这些是艺术家们用来组织与运用视觉基本元素进行艺术作品表达的原则和方法。
所以,艺术家们会根据需要,运用相应的素材以及表现形式,采用相应的原则和方法,从而形成一件能够表达一定内容的艺术作品。
美术也是视觉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它也是采用视觉语言来表达艺术家感情的艺术。
所以说,欣赏美术作品是欣赏者通过视觉对于美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对美术作品的感情内涵的认识过程以及自己的内心情感与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融合的过程。
因此,无论是对一般的民众,还是对艺术家来说,运用视觉的心理感受来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一种不错的感情体验。
所以,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如果只是注重展示表现手法、物质材料和作品结构等方面,而没有内在感情投入的话,那么他的美术作品就不能给予欣赏者视觉上的感受。
一位有经验的英国美术教育家曾告诫说:“除非你也有过达•芬奇画《蒙娜丽莎》时激动的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她。
”美术是艺术家用来表达内心感情的艺术,在美术作品中蕴含着多彩且丰富的情感内涵,因此,当欣赏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的视觉心理感受与其内在蕴含的感情有交集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美术欣赏。
学了视觉艺术鉴赏,让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还学到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常识,让我时刻观察生活中的美,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视觉艺术带给我的益处还不仅仅是这些,它还会继续影响我的生活。
美术作品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精神状态,使作者的感情得到升华,更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的生活与视觉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源于生活,更是生活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