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48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1.含义——是指人们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运用适当的资金和技术手段而进行的开拓和建设活动过程。
2.目的: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3.具体内容:(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分析(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这是经济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经济效益的论证、研究。
(4)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中的微观条件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1.突出独特性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切忌过分修饰和全面翻新。
尽量选择和利用带“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
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突出民族化和地方化。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案例——辽宁古寺壁画惨遭“破坏性修复”所聘公司无资质辽宁省朝阳市景区内一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网友戏称动画片《大闹天宫》都比这画得好。
记者调查时发现,之前的施工单位并不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接寺的勘察、设计资质,而之前聘请来的画师对壁画的“修复”,是直接在壁画上重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作,效果令人咋舌。
修复前的清代壁画壁画修复后被指“红配绿”文物修缮应该是什么样?因为文物不能再造,一旦破坏,不可修复,所以文物修缮工作一定不能留下任何遗憾。
然而一位名叫“五角枫”的网友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朝阳云接寺令人发指的维修》的博客,直指这种修复已经玷污了“重绘”这个词。
部分旅游地独特的策划与宣传广西:“绿色诗境家园”(渲染生态佳境,温馨宜人的观光度假胜地)四川:“熊猫故乡”(突出唯我独有、中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新疆:“大漠风光、西域风情”(显示新疆独特的区域、地貌、民俗风情)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沿用家喻户晓的千古名诗绝句)沙漠景观承德:“皇帝的选择”(巧用清朝皇家度假地的历史由来)深圳:“世界名城、中华之窗”(把城市特色与著名景区联为一体)苏州乐园:“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巧借迪斯尼来宣传苏州乐园容易到达,可游性强的特点)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士”(显示环境优美、永久中立、人人可游)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暗喻贴近欧洲,兼备欧亚风情)意大利:“露天博物馆”(形象概括文明古国)埃及:“历史的金库”(显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与金字塔形成联想)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国土”(揭示国家独特的历史与风采)2.保护性开发原则旅游资源不经开发难以发挥其效益,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难免对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过关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旅游资源②交通③住宿④客源市场⑤景点门票的销售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②⑤ D.①②③④2.决定旅游“规划之鹰”飞行方向的是A.旅游资源 B.旅游设施 C.交通及通达性D.客源市场3.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进行总体定位的基础是①对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②收集旅游景区的有关资料③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④对旅游六要索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是A.根据永续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才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C.旅游规模不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5.下列内容属于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破坏的是A.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B.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C.滥猎野生动物D.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6.下列行为不会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的是A.驾驶快艇游览西湖B.架设游览索道C.修建盘山公路D.沿西湖苏堤漫步7.关于旅游区旅游活动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规模的大小应该与当地的就业人口数量相适应B.规模的大小应该与旅游区的旅游容量相适应C.规模的大小应该与旅游区旅游景点的数日相适应D.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近几年,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核心景区历年实行一定时期的休游(停止接待游客)。
完成8~9题。
8.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核心景区实行休游的主要原因是A.节假日期间的交通压力过大 B.地区接待能力有限C.核心景区将重新进行规划D.为了保护景区生物和生态环境9.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方向可取的是A.发展旅游观光产业B.大力发展立体农业C.发展林木生产和加工业 D.大力修筑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10.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旅游建设活动是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 B.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律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
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第一章:引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旅游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城乡差距,还可以推广当地文化和传统,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旅游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却有着双刃剑的效应。
过度开发可能导致文化资源的丧失和破坏。
因此,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第二章:旅游文化资源的意义旅游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文化资源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古迹、节庆活动等。
这些资源也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
旅游业通过开发这些资源,可以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益、促进文化交流和传递当地文化。
第三章: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保护旅游文化资源的基本方法包括保护、修复、复原和改造。
首先,应该加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
政府和旅游经营者应当遵循保护旅游文化资源的原则,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其次,制定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规划和管理措施。
应当采取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通过法规法律的规范管理,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保护。
最后,加强旅游文化资源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旅游监管机构和系统,对一些不规范的旅游经营者进行监管,制定严格的旅游管理制度,加强旅游行业自律和监管。
第四章: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以保护旅游文化资源为前提,避免对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方法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旅游资源管理、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的创新和发展、旅游产品细分、由点及面的旅游产品组织和开发、旅游营销手段的创新和发展等。
旅游地的开发应该充分考虑区域文化资源的特点和旅游需求,制订适当的旅游开发计划,提高旅游产品的品质,实现旅游产品的定位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一) 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二) 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三) 旅游资源仅指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重合部分本书定义: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
学 者定 义陈钢,1987指一切足以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及事物李天元,1991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保继刚,1992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楚义芳,1992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国家旅游局,1993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罗贝尔·朗加尔,1995旅游资源即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或工艺等资源的旅游遗产,它吸引着旅游者,刺激着他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学 者定 义唐学斌,1982观光资源,系指实际上或可能为观光旅客提供观光的地区及一切事物。
换句话说,凡是可能吸引外地人来此旅游之一切自然、人文景观或劳务及商品,均称为观光资源郭来喜,1984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6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均可称为旅游资源……学 者定 义黄辉实,1985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张凌云,1988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效益的因素和条件孙文昌,1989旅游资源应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孙尚清,1990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均可称为旅游资源魏小安,1996旅游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初步定义为能够使旅游者发生兴趣,有足够的力量吸引他们前来,并由此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国家旅游局,1996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 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二) 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三) 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三、旅游资源的特点按景观属性分类自然风景;人文风景;综合风景按风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1、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保的协调性研究第一章研究背景及意义旅游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推动消费升级和促进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愈加重要。
但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何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与环保的关系,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而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保的协调性研究,可以有效的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旅游产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域性、时空性、可塑性的特点,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历史古迹、休闲娱乐等多种类型。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优化资源结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撑,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章环保理念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考虑环保理念的应用,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选取环境友好型的资源开发方案,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
其中,环保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也要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必须要制定合理规划,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开发计划不破坏生态和自然环境。
(二)资源保护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对资源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落实资源保护制度,划定保护区域,明确资源开发的界限并严格执行。
(三)建设规范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建设众多的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规范是保障开发与环保协调的重要前提。
单项选择ACDDC多项选择1.BCD2.ABCD3.ABC4.BD5.AB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中,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因此被开发、利用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总和。
2.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指天然赋存的山水、气象气候、动植物等要素以单体或者组合形成的,具有游览观光、休息疗养、娱乐体育等吸引力,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兴趣的、自然原因形成的旅游资源。
3.人文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古今人类所创造的园林建筑、文物古迹等物质实体或以其为载体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人为原因形成的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其调查内容,经过一系列的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工作,形成直接供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的调查结果。
5.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组织、有计划地把旅游资源改造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吸引物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
论述题1.旅游资源的特点(1)旅游资源的地域性(2)旅游资源的多样性(3)旅游资源的垄断性(4)旅游资源重复使用性(5)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6)旅游资源的观赏性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科学评价旅游资源的特性(2)科学评估旅游资源的价值(3)鉴定旅游资源的承载容量(4)旅游资源的地理环境(5)旅游资源自然生态环境(6)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条件(7)旅游客源市场环境条件3.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1)主题突出、彰显特色原则(2)适应市场、永续发展原则(3)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相结合原则(4)合理组合、综合开发原则4.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1)健全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2)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3)完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