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车位配建标准2014.12.19
- 格式:xls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各省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汇总Parking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目录:一、北京市标准二、上海市标准三、天津市标准四、重庆市标准五、浙江省标准六、山东省标准七、南京市标准八、长沙市标准九、沈阳市标准十、哈尔滨市标准一、北京市标准依据《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5.2.2 机动车1.凡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下列大中型公共建筑, 均须按照本规定配套建设停车场(含停车库,以下简称停车场)。
(1).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含1000平方米)的饭庄。
(2).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平方米)的电影院。
(3).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含5000平方米 )的旅馆、外国人公寓、办公楼、商店、医院、展览馆、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
现有停车场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 应按本规定逐步补建、扩建。
小型汽车按每车位40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8平方米计算。
(2)旅馆中的一类指《旅游旅馆设计暂行标准》规定的一级旅游旅馆,二类指该标准规定的二、三级旅游旅馆,三类指该标准规定的四级旅游旅馆。
(3)餐饮中的一类指特级饭庄,二类指一级饭庄。
(4)商场中的一类指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二类指建筑面积不足10000平方米的的商场。
(5)体育场馆中的一类指15000座位以上的体育场或3000座位以上的体育馆,二类指不足15000座位的体育场或不足3000座位的体育馆。
(6)多功能的综合性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车位按各单位标准总和80%计算。
7.1.2 布局要求4.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必须相应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其它各型车辆停车位的换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的有关规定。
(3)配建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并宜采用地下或多层车库。
二、上海市标准依据《上海市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9 建筑工程配置停车位指标70、建筑工程配建的机动车停车位指标,以小型车为计算当量,非机动车以自行车为计算当量,各类车辆的换算当量系数应符合以下规定:机动车类:小型车为1.0。
深圳市停车位配建标准
深圳市停车位配建标准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用途,规定了相应的停车位配建数量和要求。
根据深圳市有关规定,高层住宅区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1个停车位,低层住宅区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0.8个停车位。
商业综合体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1个停车位,办公楼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0.6个停车位,医院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1.5个停车位。
此外,深圳市还规定了停车位的尺寸和布局要求,如停车场车位宽度不少于2.4米,长度不少于4.8米,两个车位之间的间距不少于0.5米;停车位布局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确保车辆进出通畅,且不影响周围交通。
以上是深圳市停车位配建标准的基本内容,旨在提高城市停车设施的配备水平,保障市民出行需求,促进城市交通的有序发展。
- 1 -。
北京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北京和上海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物停车位的规划和配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城市交通秩序和居民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建筑物停车配建,北京和上海分别制定了相关的指标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北京和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
北京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1.住宅小区停车位配建指标:根据《北京市2024年度居住区停车位规划配建指标标准》,北京市各区应按照居住区建设的总建筑面积和用地性质确定停车位的配建比例,具体要求为:-高层住宅:配建比例为0.7-1.0个停车位/套;-多层住宅:配建比例为0.5-0.8个停车位/套;-职工住宅:配建比例为0.3-0.5个停车位/套;-公租房:配建比例为0.3-0.5个停车位/套。
2.商业设施停车位配建指标:商业建筑停车位的配建比例根据建设规模和用途确定,在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中,停车位的配建比例一般为1:100-1:200。
3.办公楼停车位配建指标:根据《北京市2024年度写字楼停车位规划配建指标标准》,写字楼的停车位配建比例一般为1:100-1:150。
4.公共设施停车位配建指标:公共设施如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停车位配建比例一般为0.5-1个停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1.住宅小区停车位配建指标:根据《上海市居住区停车位规划配建标准》,上海市各区应按照居住区建设的总建筑面积和规划用途确定停车位的配建比例,具体要求为:-高层住宅:配建比例为0.6-1.0个停车位/套;-多层住宅:配建比例为0.4-0.8个停车位/套;-职工住宅:配建比例为0.2-0.4个停车位/套;-公租房:配建比例为0.2-0.4个停车位/套。
2.商业设施停车位配建指标:商业建筑停车位的配建比例根据建设规模和用途确定,在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中,停车位的配建比例一般为1:100-1:200。
北京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两个最大的城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差异。
以下是对北京和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的详细解读:一、北京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1.地下停车库:按照规模划定停车位需求,如公共建筑、办公楼等需根据总建筑面积的3%计算停车位数量。
2.地上停车库:按照地上停车位密度要求,如商业建筑每300平方米需提供1个停车位,住宅建筑根据居民的用车需求进行停车位规划。
3.停车场建设标准:停车场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停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停车位尺寸为2.5米*5米,通道宽度不小于6米等。
4.停车位使用管理:停车位的使用应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如配备有效的停车位管理系统,实行预约、计时收费等措施,确保停车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1.停车位规划指标:住宅用地需按照每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提供20个车位,商业用地需按照每2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提供20个车位,办公用地需按照每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提供10个车位。
2.停车位布局规划:停车位的布局应合理,满足消防车辆通行要求,同时考虑车流量和停车需求的分布情况,避免拥堵和堵塞。
3.室内停车位和室外停车位配比:停车位应包括室内和室外停车位,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如住宅建筑室内停车位不能少于80%。
4.停车位管理规范:停车场应配备相关的管理设施和人员,实施定期巡查、停车位租赁、计时收费等措施,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
北京和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都以合理利用停车资源为出发点,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用地、交通等因素,以及尽量减少停车空间的占用,鼓励和引导居民和单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出行频率,实现绿色出行的目标。
同时,停车位的规划和布局应便利出行,考虑到停车位的便利性、安全性和通行性,同时避免拥堵和堵塞道路。
深圳市停车配建标准
深圳市停车配建标准(下称“标准”)指的是深圳市政府针对城区内各类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定的停车位配建数量和要求,旨在优化城市交通秩序,提高市民出行便利性以及保障城市环境整洁和美观。
下面,我们将围绕该标准,分步骤介绍其具体内容:
一、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城区内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公共机构、文教、医疗及特定行业建筑等各类房地产项目。
二、停车位配建标准
具体的停车位配建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而异:
1. 住宅小区及其配套商业用地建设项目:每户住房应该配建1辆机动车停车位。
2. 商务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及其配套用地建设项目:办公建筑的停车位应按照每100平方米净使用面积配建2平方米的停车位,商业建筑的停车位则应在每100平方米净使用面积上配建0.3-1个停车位。
3. 公共机构、文教、医疗及特定行业建筑等项目: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相应的机动车停车位。
三、其他规定
标准中还有一些细节性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证停车场的有效利用和良好的环境效果,如:
1. 停车场应为泊车车流线畅通的单向行驶道,可设无障碍通道和上下坡转弯半径符合规范。
2. 泊位应设置为45度或60度角,宽度为2.5米左右,长度为5.0米左右,可根据项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 停车场应提供足够的照明、通风和防火措施,并设置合理的防盗、监控等设施。
总之,深圳市停车配建标准的制定,为城市交通管理和居民生活
带来了很多实际的好处。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该标准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有效规范停车场(库)的设置和配建标准,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停车难题,更能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因此,制定严格的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至关重要。
一、停车场设置规则1. 停车场选址规划:应在城市主干道、商业区、居住区等交通密集区域,根据周边停车需求和交通流量进行合理选址规划,避免交通拥堵和影响市容。
2. 停车场规模确定:根据周边停车需求和用地条件,科学确定停车场规模,满足周边停车需求,同时注意与周边环境融洽协调。
3. 停车场布局设计:合理规划停车位布局,考虑车位密度、通行道路宽度、便捷出入口设置等因素,确保车辆进出顺畅,并兼顾消防安全和紧急疏散需要。
4. 停车场管理机构:明确停车场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停车场管理制度,确保停车场的正常运营和管理秩序。
二、停车场配建标准1. 土地使用标准:严格控制停车场占地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2. 建筑标准:根据停车场规模和功能需求,合理设计停车场建筑结构,保证停车场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车位设置标准:根据停车场规模和用地条件确定停车位数量,并严格按照标准划定车位大小和间距,确保车辆停放安全和便利。
4. 设备设施标准:配置必要的停车场设备设施,包括出入口道闸、停车指引系统、安全监控设备等,提升停车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 环境配套标准:合理规划停车场周边绿化、景观布置等配套设施,提升停车场环境品质,改善城市景观。
三、总结规范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改善市民出行体验的关键举措。
只有加强对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才能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题,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推动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的研究和完善,提高停车场规划设计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停车服务。
北京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北京、上海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要求一、北京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2024)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500万辆,但全市停车位只有248万个,车辆与停车位比例是2比1。
昨天,市交通委运管局停车处处长潘波透露,新增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指标正在研究,将调整现有配建指标,解决停车位“欠账〞问题。
据悉,现行配建标准偏低,按区域分,二环到三环间平均每户0.3辆,三环外平均每户0.5辆,据调查,目前全市小汽车家庭拥有量每户在0.4到0.5之间。
昨天,三位交通部门负责人做客北京市政风行风热线“走进直播间〞栏目,与网友探讨本市缓堵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停车管理问题。
停车位:缺口250万个据潘波介绍,截至2024年5月底,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到达了491万辆,而停车位缺口达250万个。
经调查,本市有各类机动车停车场2.1万个,停车位248万个。
其中经营性停车位133万个,非经营性停车位115万个。
居住区停车位160万个,出行车位88.4万个,居住区车位到达65%。
其中城六区居住区车位111.1万个,出行车位66.2万个。
停车位不够的原因一是现有资源没有最大化地使用;其次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偏低。
因此,新增建筑物将调整停车位配建指标,使其不再形成新的欠账。
据北京交通开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介绍,现行的标准分区域,居住区二环到三环之间平均每户0.3辆,三环外平均每户0.5辆。
公共建筑最早是每万平方米45辆,现在执行的标准是每万平方米65辆,“这个标准在某一些地区就显得偏低。
〞去年做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市小汽车家庭拥有量每户在0.4到0.5。
但停车位缺乏并不能只通过再建来解决,国际通用的对策是从供给和价格等多方面调节小汽车的使用。
占道车位费:全上交政府停车费上调之后,公众对停车费去向比拟关注。
据潘波介绍,本市经营性停车位140万个,其中有5万个是占道停车,政府只对占道停车收取占道费。
据介绍,占道费一类地区35元/天/位;二类地区15元/天/位;三类地区3.6元/天/位。
停车位配建标准
1. 停车位大小要符合当地规定的标准尺寸,以适应各种车辆的停放需求。
一般来说,小型车停车位长度不小于5米,宽度不小于
2.5米,大型车停车位长度不小于6米,宽度
不小于3米。
2. 停车位应采用合适的标识标志,包括地面标线和指示牌等,以方便车主辨认和停放。
地面标线应明确划定停车位的位置和边界,指示牌应明示停车位的使用规则和禁止事项。
3. 停车位应配备合适的停车场照明设施,以确保车主在黑暗环境下能够清晰地辨认
停车位和进行安全驾驶。
4. 在停车场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停车位,并根据需求进行分类划分。
可以合理设置
一定比例的专用车位,如残疾人停车位、婴儿车停车位等,以满足特殊人群的停车需求。
5. 停车位与行车通道之间应保持合理的间距,以确保车辆进出停车位时不会干扰其
他车辆的通行。
6. 停车位应配备合适的防护设施,如防撞护栏或固定柱,以避免车辆误操作导致碰
撞或损坏。
7. 停车位周边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确保车主停车期间车辆不受
妨碍。
8. 停车位的建设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确保停车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注意:以上为一份通用的停车位配建标准,具体实施时需根据当地相关规定、车辆类
型和停车场规模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为规范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工作,提高城市停车设施的配建质量和效率,促进城市交通秩序的有序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广州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广州市范围内的各类建设项目,包括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公共设施等。
二、停车位配建标准1.住宅小区:根据住宅建筑面积确定停车位配建数量,配建比例为1:12.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停车位按建筑面积不少于1:1的比例配建,同时应设置地下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位,配建比例不低于50%。
3.办公楼:办公楼停车位按建筑面积不少于1:1的比例配建,同时应设置地下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位,配建比例不低于70%。
4.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停车位按建筑面积不少于1:1的比例配建,同时应设置地下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位,配建比例不低于80%。
三、停车位设计标准1.停车位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要求。
2.停车位应设置标识,包括停车位编号、停车位规格等,并设有防滑、防盗设施。
3.停车位应设置合理的通道和转角,方便车辆进出,避免拥堵和事故发生。
四、停车位管理要求1.停车位管理应实行定期巡查和维护,确保停车位的正常使用。
2.停车位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停车位的使用规范和秩序维护。
3.停车位应设置安全监控设施,保障停车位使用者的安全。
五、停车位使用费用1.停车位使用费用应合理定价,不得恶意涨价或者设置隐性收费。
2.停车位使用费用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3.停车位使用费用应通过正规渠道缴纳,不得私自收取。
六、处罚措施对违反本规定的建设项目,相关部门将给予警告、罚款、停止施工等处罚措施,并可能被列入不良记录。
七、附则1.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本规定未尽事宜,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解释。
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是为了规范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停车设施的配建质量和效率,促进城市交通秩序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