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中抗生素的排放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4.45 KB
- 文档页数:3
抗生素污水处理一、背景介绍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然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导致了抗生素污染问题。
当人和动物使用抗生素时,它们的代谢产物和未彻底吸收的抗生素会通过尿液和粪便进入污水系统,最终进入自然水体中。
抗生素污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抗生素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抗生素污水处理方法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抗生素。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
沉淀是利用重力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沉淀下来,其中也包括抗生素。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抗生素分离出来。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抗生素,从而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2.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抗生素。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和去除抗生素。
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抗生素降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滤池法则是利用生物滤料中的微生物去除抗生素。
3.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抗生素。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利用氧化剂将抗生素氧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利用还原剂将抗生素还原为无害物质。
氧化反应是利用氧化剂将抗生素氧化为无害物质。
还原反应是利用还原剂将抗生素还原为无害物质。
三、抗生素污水处理案例1. 物理处理案例:利用吸附剂去除抗生素在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吸附剂去除抗生素的物理处理方法。
首先,将污水通过过滤器去除大颗粒物和悬浮物。
然后,将经过过滤的污水通过吸附剂床层,吸附剂能够吸附抗生素。
最后,经过吸附剂床层的污水被采集起来,抗生素被去除。
经过该物理处理方法,污水中的抗生素浓度明显降低,达到了环境排放标准。
2. 生物处理案例:利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抗生素在某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去除抗生素的生物处理方法。
首先,将污水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物和悬浮物。
1000m³/d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方案引言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它孕育和滋养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的是淡水。
但是,水环境中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仅占总量的2.53%。
因此,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职责。
在我国,淡水资源人均不超过2545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的1/4,因此我们更应该保护和珍惜水资源。
20世纪以来,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飞跃。
与此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据文献报道,医药废水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色度和毒性大,往往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质,这些物质中有不少属于难生化降解的物质,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留于环境中。
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很难达标排放。
对于这些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水的处理,仍然是目前国内外水处理的难点和热点。
结合某生物制药厂污水特点,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查阅文献,以SBR法处理该制药厂所排放的污水,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有利于当地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一章概论1.1设计任务及依据1.1.1设计任务本设计方案的编制范围是某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1000,内容包括处理工艺的确定、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平面布置、高程计算、经济技术分析。
完成绘制处理工艺流程组图、各构筑物设计计算图、处理工艺组合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图。
1.1.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4)《毕业设计任务书》(5)《毕业设计大纲》1.2设计要求1.2.1设计原则(1)必须确保污水厂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
(2)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各项设计参数必须可靠。
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守现行的设计规范,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
对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采用积极慎重的态度。
(3)污水处理厂设计必须符合经济的要求。
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研究进展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
因此,研究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状况严重且普遍存在。
这种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医药废水的排放:医院、药店以及制药工厂等地对废弃的抗生素进行处理时,可能会将含有抗生素的废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
2. 养殖和农业废水: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抗生素使用,使得抗生素通过动物粪便或化肥的使用进入到自然水环境中。
3. 居民生活废水:由于居民使用药物的增加以及一些人普遍存在药物滥用的问题,导致抗生素在居民生活废水中的浓度不断增加。
据研究统计,全球范围内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较高,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这给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二、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多种多样。
主要形式包括:1. 抗生素的直接排放:包括医药废水、养殖废水和居民生活废水的直接排放。
这些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抗生素,经过处理后排放到自然水环境中。
2. 土壤和地下水的输送:抗生素通过土壤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入到自然水环境中。
这是由于抗生素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使用后,部分进入土壤中并被吸附,随后通过土壤—水或土壤—地下水的过程进入水体。
三、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危害自然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存在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1. 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加: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藻类和水生植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并影响整个食物链。
2.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平衡受到威胁:抗生素的存在会对水体中的多样性指数和种群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某些物种数量而削减其他物种的繁衍和生存能力。
磺胺甲恶唑排放标准
磺胺甲恶唑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由于其广泛使用和残留问题,磺胺甲恶唑的排放标准受到严格限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磺胺甲恶唑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体排放标准:磺胺甲恶唑在水体中的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5
μg/L。
2. 废气排放标准:磺胺甲恶唑在废气中的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1
μg/m³。
3. 固体废物排放标准:磺胺甲恶唑在固体废物中的排放浓度不得超过5 μg/kg。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磺胺甲恶唑的排放标准,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磺胺甲恶唑的排放。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抗生素污水处理抗生素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抗生素残留物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抗生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由于其广泛使用和滥用,抗生素残留物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些残留物可能通过废水排放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同时还存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抗生素污水处理的目标是降低抗生素残留物的浓度,使其满足环境排放标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生素污水处理方法: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过滤和沉淀来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这些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往往携带着抗生素残留物,通过物理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它们。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降解和去除抗生素残留物。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例如,可以使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来降解抗生素份子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抗生素残留物。
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作用将抗生素份子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抗生素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4. 组合处理: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抗生素污水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先通过物理处理去除固体颗粒和悬浮物,然后使用化学处理方法降解抗生素份子的结构,最后利用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降解残留的抗生素。
除了上述的处理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提高抗生素污水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调整pH值、调节温度等,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来促进处理过程。
此外,还可以使用吸附剂、膜分离等技术来进一步去除抗生素残留物。
在实际抗生素污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可以通过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定抗生素残留物的浓度和种类。
评估则可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准来判断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总之,抗生素污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来降低抗生素残留物的浓度,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制药行业排放标准作为较重污染行业之一,制药行业废水、VOCs等环境污染问题与其发展特殊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中VOCs是制药工业中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次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
因此制药工业污染治理是环保治理的重要部分。
目前涉及制药工业水、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23项,其中国家7项,地方16项(3项地方标准在征求意见)。
7项国家标准1、GB37823-2019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适用于制药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制药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也适用于医药中间体企业及其生产设施,以及药物研发机构及其实验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2、GB21908—2008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企业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以及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和建成投产后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
通过混合、加工和配制,将药物活性成分制成兽药的生产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也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中成药制药企业本标准为*发布。
3、GB21906-2008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中药类制药工业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以及中药类制药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为主要原料,按照国家药典,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各种剂型产品的制药工业企业。
藏药、蒙药等民族传统医药制药工业企业以及与中药类药物相似的兽药生产企业的水污染防治与管理也适用于本标准。
当中药类制药工业企业提取某种特定药物成分时,应执行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00t/d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质恶化以与水量的减少,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也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建设污水处理厂,对防治当地水污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原始数据和资料,完成对该污水设计和计算,并根据计算所得数据绘制相应的平面、高程图。
另外,对该污水处理厂内的主要构筑物,应绘制平剖面图。
经过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的比较,先采取预处理,进水后调节ph,反渗透法除盐,再选用A/O工艺,以达到排放标准为目的。
其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投资费用较低、沉淀效果好。
关键词:水污染;污水处理;预处理;A/O工艺1 项目概况: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为美罗培南系列医药中间体和西司他丁,产量分别为20、1.5t/a,生产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有: 有机溶剂、酸、碱、盐(氯化钠、碳酸氢钠、亚硫酸钠、硫酸钠、单羧酯钾盐、溴化钾、氯化钾等)以与磷酸盐等,厂区还会排放地面冲洗废水、循环冷却外排水和一定量的生活污水。
化学合成抗生素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和含盐量高的特点,因此,对这些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原水水质见表1。
表1 原水水质、水量废水来源水量(m3·d-1)pH CODcr(mg·L-1)BOD5(mg·L-1)全盐量(mg·L-1)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其它废80150705~67~86~75000025010001930010040060000处理后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主要指标如下:pH:6~9,COD Cr≤300mg/L,BOD5≤100mg/L,SS≤150 mg/L,全盐量≤50 0mg/L。
处理达标后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内容:设计处理量300m3/d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并画图,设计主要构筑物并画图。
医疗污水排放标准医疗污水排放标准是指医疗机构在处理和排放医疗废水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医疗废水是指医院、诊所、药房等医疗机构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其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医疗废水的排放标准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医疗污水排放标准应包括对医疗废水的处理要求。
医疗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药物残留等有害物质,因此在排放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以确保医疗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去除,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其次,医疗污水排放标准还应包括对排放水质的监测要求。
医疗机构在排放医疗废水时,需要对排放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监测项目包括水质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细菌和病毒的数量、PH值等指标,以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此外,医疗污水排放标准还应包括对排放设施的要求。
医疗机构在进行医疗废水排放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排放设施,如污水处理设备、排放管道等,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责任人,对排放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排放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排放效果。
最后,医疗污水排放标准还应包括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处罚要求。
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医疗机构,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监管措施,以确保医疗废水排放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和举报渠道,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和处理。
综上所述,医疗污水排放标准是保障医疗废水排放合法、规范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因此,各地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医疗污水排放标准,加强医疗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
抗生素废水处理的可行方案
抗生素废水处理的可行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1.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可以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做准备,
并降低废水中的悬浮物,减少废水中生物抑制物质。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混凝沉淀、气浮、吸附、过滤等。
2.高级氧化工艺:高级氧化工艺包括湿式氧化、芬顿、铁碳芬
顿、臭氧、电催化氧化、电芬顿等。
其中湿式氧化为高温高压工艺,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高,且运行安全风险也较大;
电催化氧化采用原电池原理对废水中污染物降解,非特异性降解,耗电量较大;芬顿系列工艺和臭氧工艺需要根据进水COD 投加氧化剂,而大部分抗生素类废水COD≥2万mg/L,因此药剂投加量很大,造成运行成本也比较高。
3.蒸发法:蒸发法可以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通过
蒸发的方式把废水中的毒性物质脱除,从而降低废水的微生物毒性。
蒸发工艺运行过程包含电费+蒸汽费,预计吨水运行成
本为150~280元/吨。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抗生素废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诺氟沙星排放标准-回复诺氟沙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
然而,这种药物的排放标准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诺氟沙星排放标准的问题。
第一部分:什么是诺氟沙星?- 诺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喹诺酮类药物。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等部位的感染。
- 诺氟沙星通过破坏细菌DNA的合成来杀死细菌,从而抑制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第二部分:为什么需要诺氟沙星排放标准?- 诺氟沙星是一种有害物质,其排放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 首先,诺氟沙星的排放可能导致水环境的污染,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
这可能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威胁到人类获取健康饮用水的能力。
- 其次,诺氟沙星是一种抗生素,长期的低剂量暴露可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 此外,诺氟沙星的排放也可能进入食物链中,导致人类通过食物摄入此物质,从而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慢性风险。
第三部分:目前的诺氟沙星排放标准是什么?-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诺氟沙星的排放标准。
- 例如,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水污染源国家排污标准》(GB 8978-1996),其中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排放有明确的规定,包括诺氟沙星。
- 根据该标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中诺氟沙星的浓度不应超过0.1mg/L,以确保水体质量不受严重污染。
第四部分:诺氟沙星排放标准存在哪些问题?- 尽管诺氟沙星排放标准的存在是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 首先,排放标准的制定通常是基于研究和实验室测试的结果,与实际环境中的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
排放标准的制定需要不断修订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治理技术。
- 其次,诺氟沙星的排放不仅来自于医疗机构和药物生产企业,还可能来自家庭和农业等其他领域。
因此,仅依靠排放标准来控制诺氟沙星的排放可能不够全面有效。
- 此外,排放标准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执行和监督的责任需要由相关机构和企业履行。
国外抗生素浓度排放标准
国外对于抗生素浓度排放标准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水体环境和人类健康,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
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制定了针对抗生素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对于不同类型抗生素的浓度限制以及排放管控要求。
在欧盟,欧洲环境局(EEA)也有类似的标准,对抗生素的排放进行监管和控制。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发布了相关的指导原则,建议各国在制定抗生素排放标准时考虑到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抗生素浓度排放标准的制定通常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抗生素的种类和毒性,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会有不同的浓度限制。
其次是排放源的类型,工业生产和农业用药是抗生素排放的主要来源,针对不同的排放源会有相应的管控要求。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水体的接受能力和环境风险评估,以确保抗生素的排放不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总的来说,国外对抗生素浓度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过程,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确保抗生素的排放不
会对生态系统和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对抗生素排放影响的深入研究和认识,这些标准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
医疗废水标准医疗废水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包括临床、医技、医辅、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等环节产生的废水。
医疗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细菌、病毒、药物残留、重金属等,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围的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医疗废水的排放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废水排放标准是指对医疗废水排放的要求和限制,其目的在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医疗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医疗废水排放标准是根据医疗废水的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的,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医疗废水排放的位置、方式、浓度、物理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医疗废水的排放位置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一般来说,医疗废水的排放应当远离饮用水水源地、居民区等敏感区域,以免对周围环境和人群造成影响。
其次,医疗废水的排放方式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一般来说,医疗废水的排放应当经过专门设计的排放设施,如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以确保其排放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医疗废水排放标准还对医疗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对药物残留、重金属、有机物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医疗废水排放后不会对周围的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医疗废水排放标准还对医疗废水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医疗废水排放后不会对周围的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医疗废水排放标准是对医疗废水排放的要求和限制,其目的在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医疗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医疗废水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医疗废水排放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希望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重视医疗废水排放标准的执行,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人类健康。
医疗污水排放标准
医疗污水是指医院、诊所、药店、化验室等医疗机构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药物残留、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医疗污水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医疗污水的排放标准进行严格规范。
首先,医疗污水排放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对医疗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这些处理设施应当具备有效的过滤、消毒、沉淀等功能,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其次,医疗污水排放标准应当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同时,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记录和档案,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排放的污水达标。
此外,医疗污水排放标准还应当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废水的收集和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含有有害物质的医疗废水,应当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最后,医疗污水排放标准还应当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废水处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医疗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医疗污水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规范医疗污水的排放,才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医疗污水排放标准的监督和执行,推动医疗污水治理工作向更加规范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44No.1Feb.2021第44卷第1期2021年2月收稿日期:2020-05-06作者简介:郭立新(1969-),男,副教授,E-mail :****************含抗生素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郭立新,贾元,SOUDA THANORK ,吴佳铭(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春130022)摘要:抗生素废水成分复杂,色度较高,生物毒性较高,含有多种抑制物质,属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另外,其残留物一般含有浓度不同、种类也不同的抗生素及生产、使用抗生素期间的代谢产物。
抗生素废水成分的复杂性,决定其单纯依靠传统的处理方法,即生物组合工艺处理方式并不能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所要求的污水排放标准,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特别是在对生态环境受到日益重视的背景之下,不达标的排放可能会给抗生素生产企业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难题。
对近年来国内外污水中抗生素的现状和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以青霉素类抗生素废水为例)进行了综述,并对抗生素废水处理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环境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870(2021)01-0117-07Progress on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Antibiotic WastewaterGUO Li-xin ,JIA Yuan ,SOUDA THANORK ,WU Jia-mi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2)Abstract :Antibiotic wastewater is not only complex in composition ,high in Chromaticity ,high in biotoxicity ,but also con-tains a variety of inhibitory substances and belongs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wastewater that is difficult to de-grade.In addition ,residues generally contain different types of antibiotics and metabolites during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antibiotics.The complexity of the composition of antibiotic waste water determines that it can only rely on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biological combination process treatment can not meet the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s required by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fter the wastewater that does not meet the standards is discharged directly ,It will cause immea-surable damage to the enti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antibio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sewage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re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ntibio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prospected.Key words :antibiotic wastewat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含抗生素废水为典型的有机废水之一,其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酵类适用范围适用于发酵类制药工业企业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
与发酵类药物结构相似的兽药生产企业的水污染防治与管理也适用。
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
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证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
1 发酵类药物的分类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将发酵类药物分为抗生素类、维生素类、氨基酸类以及其它类药物。
发酵类药物的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发酵类药物分类2 抗生素废水的来源及特点2.1 抗生素废水来源抗生素制药废水可分为:提取废水、洗涤废水和其他废水。
抗生素废水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酵废水:本类废水如果不含有最终成品,BOD5为4000-13000mg/L。
若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出现染菌现象,意味着整个发酵过程的失败,此时废发酵液外排入废水中,将增大废水中有机物及抗生素类药物的浓度,废水中COD、BOD5值出现波动高峰,最高可达20000-30000mg/L。
这类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是抗生素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废水。
(2) 酸碱废水和有机溶剂废水:该类废水主要是由在发酵产品的提取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提取工艺和特殊化学药品造成的。
(3) 设备与地板等的洗涤废水:洗涤水的成份与发酵废水相似,BOD5为500-1500mg/L。
例如过滤设备和材料的冲洗废水,离子交换吸附柱的冲洗废水等,该类废水具有水量大,污染物含量低的特点。
(4) 冷却废水:一般情况下未被生产原料和产品污染,所以不与其它废水混合处理。
此外,位于厂区内的实验室和各项生活设施也都有相应的废水向外排放。
2.2 抗生素废水特点发酵类抗生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水量大,废水中所含成份主要为发酵残余物、破乳剂和残留抗生素效价及其降解物,还有抗生素提取过程中残留的各种有机溶剂和一些无机盐类等。
医疗废水标准医疗废水是指医院、诊所、药店等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药物残留、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医疗废水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制定医疗废水排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废水的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政策、医疗废水的特性以及治理技术的可行性。
在制定医疗废水标准时,应当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以保障环境和公众健康。
首先,医疗废水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各种医疗废水中各类有害物质的排放限值。
例如,对于药物残留物质,应当根据其毒性和对水环境的影响确定排放限值;对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应当设定相应的杀灭率要求。
这些限值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医疗废水的实际情况和治理技术的可行性,以保证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医疗废水标准还应当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废水治理设施,并明确相关的运行管理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标准要求建立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治理达标排放。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当加强对废水治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排放水质的稳定性。
另外,医疗废水标准还应当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废水的监测和数据报告。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废水进行监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要求,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监测数据。
这有助于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医疗废水排放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最后,医疗废水标准还应当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废水管理的宣传和教育。
医疗机构应当向相关人员宣传医疗废水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加强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医疗废水管理工作的落实。
综上所述,医疗废水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废水标准,加强对医疗废水的治理和管理,确保医疗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