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罚的种类
- 格式:docx
- 大小:15.07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古代刑罚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封建王朝的周朝到清朝的结束,中国的刑罚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变,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刑罚进行综述,以展示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古代中国的刑罚可分为五大类别:鞭刑、剐刑、杖刑、笞刑和死刑。
不同的刑罚被用来处罚不同类型的犯罪,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秩序的特点和法律的原则。
首先是鞭刑。
鞭刑是古代最常见的刑罚之一,适用于一些轻微的犯罪行为,比如盗窃、走私等。
鞭刑的实施方式通常是将罪犯绑在柱子上,用皮鞭进行殴打,直到罪犯受到一定程度的身体伤害。
这种刑罚的目的在于警示他人,遏制犯罪行为。
其次是剐刑。
剐刑是一种残酷而致命的刑罚,通常适用于较重的犯罪行为,比如谋反、叛乱等。
该刑罚的实施方式是用刀将罪犯剖开胸腹,直至死亡。
剐刑被视为一种严厉的警示措施,旨在震慑其他人,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是杖刑。
杖刑是一种常见的刑罚方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犯罪行为,如奸污、打骂等。
杖刑的实施方式是用刑杖猛击罪犯的背部,直到罪犯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杖刑既有体罚的成分,也有警示示范的作用。
第四是笞刑。
笞刑与杖刑有些类似,但实施方式稍有不同。
笞刑通常用来处罚一些轻微的犯罪行为,如骚扰、损坏公共财物等。
实施笞刑时,罪犯被绑在柱子上,然后用尺子或棍子进行猛击。
笞刑的目的是给罪犯一定的惩罚,同时也是对社会对违法行为的态度的表现。
最后是死刑。
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适用于最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杀人、叛国等。
古代中国的死刑有多种形式,包括斩首、凌迟、绞刑和赐死等。
死刑的实施旨在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权威,同时也是向犯罪者传递信号,展示法律的严肃性。
在古代中国,刑罚执行的权力多由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或地方官员拥有。
刑罚的裁决除了考虑犯罪的程度外,还根据社会阶层和地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刑罚对于王室成员或高等级社会阶层来说往往较为宽松,而对于农民和低等级社会阶层来说则比较严苛。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
刑罚概述
一、刑罚的概念
刑罚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的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一定权益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二、刑罚的种类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一)累犯
(二)自首
(三)立功
(四)缓刑
知识拓展
缓刑的其他规定
1.必须宣告缓刑的对象
满足缓刑适用条件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禁止性条件
对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3.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五)减刑
(六)假释。
中国古代刑罚种类
中国古代刑罚种类繁多且多样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法律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刑罚种类:
1. 鞭刑: 鞭刑是一种常见的刑罚,通常用来惩罚小偷、赌徒、违反道德纪律的人等。
鞭刑的程度和次数根据罪行的严重性而定,可以是轻度的抽打或重度的鞭笞。
2. 砍头: 砍头是古代中国最严厉的刑罚之一,通常用来处决严重的罪犯,如杀人犯、叛国者等。
砍头刑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公开示众的方法,以警示他人不要犯罪。
3. 炮烙: 炮烙是一种残酷的刑罚,通常用来处罚贪污受贿、背叛国家等重罪犯。
犯人的脸上或其他部位被烙上红烙铁,以留下永久的痕迹。
4. 车裂: 车裂是一种残忍的刑罚,通常用来处罚叛国、谋反等严重罪行。
犯人被绑在四马车上,然后四匹马同时向四个方向拉开,将犯人分割成几块。
5. 砍四肢: 这种刑罚通常用来处罚杀人犯、伤人犯等罪犯。
犯人的四肢被砍断,并将其扔进河流或其他地方公开展示。
6. 石磔: 石磔是一种折磨性的刑罚,通常用来处罚盗窃、强奸等罪犯。
犯人被绑在十字架上,然后用大石头砸死。
除了上述几种刑罚之外,中国古代还有其他一些刑罚种类,如剁手、剁耳、剁鼻等。
这些刑罚的残忍程度不仅给罪犯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示和威慑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刑罚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人道和公正的刑罚制度。
我国法定的主刑有哪些种类1、管制,管制是最轻的主刑,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刑罚。
2、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短期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3、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4、无期徒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同危害国家安全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
可以说刑罚就是刑事处罚的简称,而我国的刑事处罚主要分为了两大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每一类当中又具体分为了一些细小的处罚。
那大家知道主刑有哪些种类吗?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主刑有哪些种类▲1、管制,管制是最轻的主刑,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刑罚。
在同犯罪的长期斗争中证明,管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刑罚方法。
对于犯罪较轻,应当判刑,而又不必关押的犯罪分子,适用管制,放在群众中监督改造,可以少捕人,减轻国家负担。
▲2、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短期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是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
它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主刑,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需要短期关押的犯罪分子。
▲3、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罚中适用最广泛的一种刑罚方法。
在本法分则中,凡规定有法定刑条文的,都规定了有期徒刑。
由于有期徒刑的量刑幅度大,适用面宽,机动性大,既可以适用于较重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较轻的犯罪,因而在审判实践中,适用这一刑罚方法的比适用其他刑种的都多。
▲4、无期徒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严厉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同危害国家安全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
有了无期徒刑,可以减少对死刑的适用。
对于那些不必判处死刑,但判处有期徒刑又较轻的罪犯,适用于判处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也是徒刑的一种。
它与有期徒刑都是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
▲5、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死刑包括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即死缓。
论我国的刑罚体系论我国的刑罚体系一,刑罚体系概论所谓刑罚体系,是指国家以有利于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为指导原则,通过刑法的规定而形成的、由一定刑罚种类按其轻重程度而组成的序列。
我国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基本的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对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刑。
附加刑又称从刑,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
对一个罪可以适用一个附加刑,也可以适用数个附加刑主刑有5个:萱制、拘殁:、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有4个: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我国现行的刑罚体系是在长期同罪犯作斗争中产生并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1979 年刑法参考了各国立法,形成了一个科学的刑罚体系。
1997年刑法修订,仍继承了这一刑罚体系,即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设有五种主刑:①管制。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在原单位或居住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或工作,进行改造的刑罚。
②拘役。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由人民法院判决后,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③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一定期限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④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在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中,它是最严厉的惩罚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罪行严重,但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的严重犯罪分子。
⑤死刑。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主要适用于那些气焰嚣张、罪行特别严重、主观恶性很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除上述五种主刑外,还有附加刑,它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又称从刑。
刑法中的刑罚种类和量刑标准刑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用于规范和制裁违反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
刑法的核心之一便是刑罚的种类和量刑标准,它们是刑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刑法中的刑罚种类以及量刑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刑法的实施。
刑罚种类刑法中的刑罚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刑法的规定,刑罚可以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刑法对犯罪行为直接施加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附加刑是针对某些特定犯罪行为增加的刑罚,如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等。
首先,有期徒刑是刑法中最常见的刑罚之一。
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法院可以判处犯罪嫌疑人一定年限的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具体刑期根据犯罪的种类和具体情节而定,最低刑期为3个月,最高刑期根据不同罪行可以达到几十年。
其次,无期徒刑是刑法中的一种主刑。
无期徒刑适用于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案件,比如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
根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其它相关因素,法院会决定是否判处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将被剥夺终身自由,将在监狱内长期服刑。
再者,死刑是一些国家刑罚体系中存在的主刑。
然而,随着全球人权意识的增强和国际人权组织的干预,许多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或者有限度地使用死刑。
死刑一般适用于特别恶劣的犯罪行为,如恐怖主义罪、谋杀罪等。
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会在特定的死刑场所执行刑罚。
此外,刑法中还设立了一些特殊的刑罚,如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殊处理、对犯罪分子的精神病鉴定和治疗等。
这些刑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以及对有精神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社会救助而设置的。
量刑标准刑法中规定了一些量刑标准,以便法院根据犯罪的情节对犯罪嫌疑人做出公正的判决。
量刑标准是根据犯罪的种类、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来确定的。
首先,犯罪种类是量刑的重要因素。
刑法将犯罪行为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为每种犯罪行为设定了一定的刑罚幅度。
例如,盗窃罪的刑期范围可能比故意杀人罪的刑期范围要低。
其次,犯罪情节也是量刑的重要考虑因素。
第十五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第一节刑罚体系概述一、刑罚体系的概念刑罚体系,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总和。
根据我国《刑法》第33条和第34条的规定,我国刑罚方法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8种。
此外,我国《刑法》第35条还规定了驱逐出境这种刑罚方法。
将我国《刑法》规定的上述9种刑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就是我国的刑罚体系。
二、刑罚的种类刑法理论上,对刑罚方法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以刑罚所限制或者剥夺的犯罪人的权益性质为标准,可将刑罚分为自由刑、生命刑、身体刑、财产刑、资格刑。
所谓自由刑,是指以剥夺或者限制犯罪人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开I」、无期徒刑等;生命刑,即死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生命权利的刑罚方法;身体刑,又称“肉刑”,是指使人残废或者肉体遭受痛苦的刑罚;如笞刑等;财产刑,即以剥夺犯罪人所有的金钱或者财物为内容的刑罚方法,如罚金、没收财产;资格刑,是指剥夺犯罪人行使某一权力的资格的刑罚方法,如剥夺政治权利。
2.以刑罚的轻重为标准,可将刑罚方法分为重刑、轻刑、违警刑。
如法国法律规定,违警罪是指判2个月以下徒刑,或2000法郎以下罚金的犯罪;轻罪是指判2个月以上徒刑,或2000法郎以上罚金的犯罪;重罪是指相当于死刑或无期徒刑,或 10年以上刑的犯罪。
各国划分重刑、轻刑的标准并不一样。
我国刑法中没有分重刑与轻刑,但刑罚有轻重。
3.以刑罚在适用中的地位为标准,可将刑罚方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也称为基本刑,是指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
主刑有两个特点:一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作为其他刑罚的补充而附加适用。
二是对犯了一种罪行的某一犯罪分子,只能适用一个主刑。
附加刑,也称为从刑,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
附加刑相对于主刑而言,有两个特点:一是既可以附加于主刑而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二是附加刑既可以只适用一个,也可以同时适用几个。
中国古代刑罚种类
中国古代刑罚种类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刑罚:
1. 杖刑:又称大杖,是用木棒或铁棒敲打罪犯背部、臀部或腿部的刑罚。
杖刑通常用于轻罪和杖毙罪,如盗窃、欺诈等。
2. 杖毙:是指用杖刑将罪犯打死。
这种刑罚通常用于严重罪行,如反叛、谋反等。
3. 鞭刑:是用鞭子抽打罪犯身体的刑罚。
鞭刑通常用于轻罪和鞭毙罪,如盗窃、欺诈等。
4. 流刑:是将罪犯流放到边远地区,进行流放、囚禁或致死的刑罚。
流刑通常用于严重罪行,如反叛、谋反等。
5. 囚犯:是将罪犯关进监狱或集中营的刑罚。
囚犯通常用于轻罪和长期囚禁的罪犯,如盗窃、欺诈等。
6. 死刑:是处决罪犯的刑罚。
死刑通常用于严重罪行,如反叛、谋反等。
7. 鸩酒:是用毒酒处死罪犯的刑罚。
鸩酒通常用于反叛、谋反等重大罪行。
以上是中国古代一些主要的刑罚,这些刑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规定和实施方式。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刑事处罚主要是人身罚和财产罚,但主体是人身罚一、主刑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5.死刑:二、附加刑1.罚金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4.驱逐出境:军事法院在审理军人犯罪时,还可以依法作出剥夺荣誉称号或勋章的处罚。
一、刑罚种类可以分为哪几种?刑事处罚主要是人身罚和财产罚,但主体是人身罚。
具体情况是:(一)主刑1.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由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是我国刑罚种类之—,属于主刑的一种。
管制是最轻的主刑,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刑罚。
按照刑法的规定:(1)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2)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由社区依法矫正。
(3)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服从有关规定;劳动中应同工同酬。
(4)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宣布解除之。
(5)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先期羁押的,1日折抵刑期2日。
管制刑的特征是:一是刑罚的最低档;二是不必投入特殊的改造场所,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管;三是劳动有报酬。
四是羁押时间可抵刑期。
2.拘役: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它具有以下特征:(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
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所以,拘役是我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
(2)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但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
3.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是剥夺自由刑的主刑,其刑罚幅度变化较大,从较轻犯罪到较重犯罪都可以适用。
所以,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有期徒刑居于中心地位。
4.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5.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两种。
死刑是我国刑罚中最重的一种,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执行的剥夺犯罪分子生命权和政治权的刑法,因此,死刑是严格控制的。
中国古代的刑罚种类中国古代的刑罚种类繁多,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观念。
这些刑罚种类,有的残忍酷烈,有的温和人道,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犯罪行为而设立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的刑罚种类。
1. 杖刑:杖刑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刑罚之一。
根据犯罪的轻重,可以施加不同次数和力度的杖刑。
轻者可用竹杖、柳条等轻质杖子,重者则使用铁杖、竹筒等沉重的杖子。
杖刑的目的是让犯人感受到痛苦,并作为警示他人的手段。
2. 斩首:斩首是一种残忍的死刑,被认为是最严厉的刑罚之一。
犯罪分子的头颅会被一刀砍下,以示惩戒和威慑。
斩首往往在公开场合进行,以给人民群众一个警示。
3. 绞刑:绞刑是将犯人绑在绞索上,用力绞死的刑罚。
绞刑的过程残酷且漫长,犯人在绞刑架上痛苦挣扎,直至窒息而亡。
绞刑常用于对抗革命、叛国等严重罪行的惩罚。
4. 钉刑:钉刑是一种特殊的刑罚,将犯人的手脚用铁钉钉在木板上,使其无法移动。
犯人被钉在公共场所,以便人们观看。
钉刑的目的是示众,警示他人,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刑罚的无情。
5. 烧刑:烧刑是一种残忍的刑罚,将犯人绑在柱子上,用火烧烤其身体,直至烧死。
烧刑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用来惩罚重大罪行和对抗统治者的人。
6. 磔刑:磔刑是一种将犯人活活吊在十字架上,让其慢慢死去的刑罚。
磔刑常常在公共场合展示,以示警戒。
磔刑的过程痛苦而漫长,给犯人和旁观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7. 凌迟:凌迟是一种残忍的刑罚,将犯人的身体切割成多块,然后将其处死。
凌迟常用于对抗政权、谋反等罪行的惩罚,旨在恐吓他人,维护社会秩序。
8. 磨刑:磨刑是一种将犯人用刀片或石头磨擦身体的刑罚。
犯人的身体会被磨得血肉模糊,痛苦不堪。
磨刑常用于对抗统治者、反抗政权等罪行的惩罚。
9. 策杖:策杖是一种将犯人的背部用竹竿或木棍抽打的刑罚。
犯人被迫承受剧痛,以示惩戒。
策杖常用于轻罪或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处罚。
10. 流放:流放是一种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刑罚。
我国刑罚的种类
一、刑罚种类概述
■刑罚的种类
刑罚种类,可以根据两种方法加以区分:
一是学理分类,即以刑罚所剥夺或者限制犯罪分子的权利和利益的性质为标准,将刑罚方法分为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四类。
二是刑法中的分类,即以某种刑罚方法只能单独适用还是可以附加适用为标准,将刑罚分为主刑与附加刑两类。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此外,《刑法》第35条还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据此,驱逐出境,也是一种附加刑。
二、主刑
■管制的概念和特征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管制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属于限制自由刑。
它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即不将其羁押于一定的设施或者场所内;(2)限制罪犯一定的自由,即罪犯必须遵守《刑法》第39条的各项规定;(3)具有一定期限。
即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4)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享有除被限制之外的各项权利,如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者仍然享有政治权利,在劳动中同工同酬等;(5)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拘役的概念和特征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它属于短期自由刑,是主刑中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轻刑。
拘役具有以下特征:(1)剥夺罪犯的自由,即将罪犯羁押于特定的设施或者场所之中,剥夺其人身自由;(2)期限较短,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拘役刑期最高不能超过1年;(3)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具有某些优于有期徒刑的待遇。
■有期徒刑的概念和特征
有期徒刑的概念。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具有以下特征:(1)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即将犯罪分子羁押于特定的设施或者场所之中;(2)具有一定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3)执行机关为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4)强制罪犯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无期徒刑的概念和特征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它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严厉的刑罚。
无期徒刑的特征在于:(1)没有刑期限制,罪犯终身被剥夺自由;(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判决执行以前的羁押时间不存在折抵刑期的问题;(3)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死刑的概念和特征
死刑,也称生命刑,即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是对犯罪分子的肉体予以剥夺而不是对犯罪分子的自由予以剥夺,它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因此也称为极刑。
三、附加刑
■罚金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属于财产
刑。
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罚金的适用方式有四种:选处罚金;单处罚金;并处罚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罚金数额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
一般来说,非法获利的数额大、情节严重的,罚金数额应当多些;反之,则应当少些。
总之,不让犯罪分子在经济上占到便宜。
当然,也要考虑犯罪分子的实际经济负担能力。
■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下列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当它附加适用时,是作为一种严厉的刑罚方法适用于重罪。
■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它是我国附加刑中较重的一种。
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没收财产的适用方式有以下三种:(1)并处没收财产,即应当附加适用没收财产;(2)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即量刑时既可以附加没收财产,也可以不附加没收财产,审判人员应按实际情况作出选择;(3)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即没收财产和罚金可以择一判处,而无论选择罚金还是没收财产,都只能附加适用,并且必须适用。
■驱逐出境
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它是一种专门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特殊的附加刑,既可独立适用,又可附加适用。
驱逐出境的适用对象是特定的,即犯罪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