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下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免费试卷(福建省宁德市)
- 格式:docx
- 大小:37.86 KB
- 文档页数:42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驽(nú)马 寇雠(chóu) 经传(zhuàn) 正恁(rèn)凝愁
B.缄(jiān)縢 樯(qiáng)橹 蛟(jiāo)龙 人烟阜(fù)盛
C.锱(zī)铢 班行(xíng) 窥(kuī)伺 越陌度阡(qiǎn)
D.贻(yí)赠 骊(1ì)山 敕(chì)造 金块珠砾(1ì)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本题:
A项,“恁”应读“nèn”;
B项,全对;
C项,“行”应读“háng”;
D项,“骊”应读“lí”;
故选B。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骐骥 擢用 锲而不舍 舸舰弥津
B.谄媚 忤逆 俯仰默默 层峦耸翠
C.修葺 跬步 趋之若骛 廊腰缦回
D.懿范 靛青 鼎铛玉石 舞榭歌台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本题:
A项全对;
B项全对;
C项“趋之若骛”中“骛”应改为“鹜”;
D项全对;
故选C。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B.人才选择去环境好、待遇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无可非议,这促使我们做好留住人才的体制改革,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
C.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D.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本题:
A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此处语境,陈述对象是“大自然”,所以,此处成语使用不正确;
B项,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此处语境是“人才选择去环境好、待遇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表明言行是合乎情理的,符合语境;
C项,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此处语境是“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听不进去,所以导致“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的结果,符合语境;
D项,一文不名:不占有一分钱,形容一个人创业时没有经济基础。此处语境是“马云创办阿里巴巴”,该成语用来修饰马云,符合语境;
故选A。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天外国小朋友远道而来参加联谊活动,同学们都热情地在学校里与他们交流,带着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从今春开始,四川甘孜州自筹资金,在学前教育免费基础上,启动高中免费教育计划,上万学生因此受益。
C.日前,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代际传承,在文化部等多部门的努力下将联合推出《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
D.目前半导体、无线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仍然是中国出口韩国的主要产品,而食品和其他消费品在韩国正迅速扩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
本题:
A项,语序不当,“同学们都热情地在学校里与他们交流”语序不合理,“热情地”应移至“与他们”之前;
B项,正确;
C项,成分残缺,“在……的努力下将联合推出”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去掉“在……的努力下”;另外“日前”表明“几天前的意思”,与“将”矛盾;
D项,搭配不当,“扩大”前缺少主语,应在“消费品”后加“的市场份额”;
故选B。
选择题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十分之一
而闻者彰 彰:表彰
彼与彼年相若也 若:如,似 B.亦余心之所善兮 善:爱好,崇尚
庶乎饰己不言之过 庶:希望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宰:主人
C.乍暖还寒时候 乍:刚,初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旷:空缺
D.君既若见录 录:收容,收留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将来
比屋皆然 比:连,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本题:
A项,“而闻者彰”译为“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彰:明显,显著。此处解释为“表彰”是错误的。
B项,“家君作宰,路出名区”译为“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宰:县令。此处解释为“主人”错误。
C项,没有错误。
D项,“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译为“愿你不要发脾气,就把秋天作为我们的婚期。”将:愿,请。此处解释为“将来”错误。 故选C。
选择题
下列各项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步余马于兰皋兮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⑦雄州雾列 ⑧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A.①④/③⑥/②⑤/⑦/⑧
B.①⑥/②④/③/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⑧/⑦
D.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加点词的词性,然后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辨析活用的类型。
本题: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动词活用作名词,景观。译文: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译文:对于他自身,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经营:动词活用作名词,经营得来的珠宝玉石。译文:燕赵收藏的珍宝,韩魏经营的财富;⑤“步余马于兰皋兮步”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缓步、慢慢走。译文:使我的马在这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缓步慢行;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作动词,修筑屋舍。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⑦“雄州雾列”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译文: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⑧“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匿。译文: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由以上判断:①⑥名词作动词/②④动词作名词/③意动用法/⑤⑧使动用法/⑦名词作状语。
故选B。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①蒲苇纫如丝 ②伏清白以死直兮
B.①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①契阔谈䜩 ②君子生非异也
D.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竹工破之,刳去其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通假字的意义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因此解答时需要从音、形方面来辨别。
本题:
A项,①“蒲苇纫如丝”译为“蒲草和苇子柔软结实得像丝一样。”“纫”通“韧”柔软;②“伏清白以死直兮”译为“保持清白节操,为正直的信仰而死。”“伏”通“服”,引申为保持;
B项,①“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译为“为何见你的庭院挂满猪獾? ”“县”通“悬”,悬挂;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为“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知”通“智”,智慧;
C项,①“契阔谈䜩”译为“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䜩”通“宴”, 宴饮,宴会;②“君子生非异也”译为“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生”通“性”,本性;
D项,没有通假字;
故选D。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故武王,圣人也 此余之所得也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多于南亩之农夫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拘于时
D.都督阎公之雅望 长余佩之陆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特殊句式的特点,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句式特点。
本题:
A项“是故武王,圣人也”译为“因此武王是圣人”,“也”表判断,是判断句;“此余之所得也”译为“这是我的收获”,“也”表判断,是判断句;
B项“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译为“他知道的道理本来就比我多”,介宾短语“乎吾”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先”,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多于南亩之农夫”译为“比田里的农夫多”,介宾短语“于南亩之农夫”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多”,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南亩之农夫多”;
C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为“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句读”作动词“不知”的宾语前置,“惑”作动词“不解”的宾语,前置,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不拘于时” 译为“不被时代拘束”,“于”表被动,是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