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地理教学论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6.17 KB
- 文档页数:4
新编地理教学论知识点
地理教学论是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
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一门学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地理教学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一些新编地理教学论的知识点,希望能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让他们认识到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他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综合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分析地理问题,整合地理
要素,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
例如,在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时,要
考虑大气环流、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区域认知则是让学生掌握不同区域的特征、差异和联系,能够从区
域的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
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提升需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如野外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实地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
比如,在讲解地震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播放地震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的危害和影响;或者设置一个地震应急演练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会应对地震的方法。
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
三、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
地理信息技术(GIS、RS、GPS 等)的发展为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教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地理数据和图像,展示地理现象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过程。
例如,通过 GIS 软件展示城市的发展变化、土地利用的变迁等;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让学生观察地表的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简单的地理信息技术工具,培养他们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四、跨学科教学在地理中的渗透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跨学科的渗透,如与历史学科结合,探讨地理环境对人
类文明发展的影响;与物理学科结合,分析地球的自转、公转等天文
现象;与化学学科结合,研究土壤的成分和形成过程。
跨学科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教材、地图、地理模型、网络资源、
乡土资源等。
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不能局限于教材。
可以收集各种地图,
如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信息;
利用地理模型展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山脉的形成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地理研究成果和教学素材。
此外,乡土资源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
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开展乡土地理的调查和研究,培养
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地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新编地理教学论强调
评价的多元化。
除了考试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
情况、小组合作能力、实践活动参与度等。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优点
和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都有所不同。
在地理教
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激发
他们的潜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鼓励
他们树立信心。
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地理学习中有所收获。
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主动
获取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如
如何做笔记、如何归纳总结、如何利用思维导图等。
总之,新编地理教学论为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地理教
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地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