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科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针灸科推拿科针灸推拿科出科考试试题复习题大汇总(全部含答案-打印版)
针灸科出科考试各类题型练习题汇总历年针灸试题知识点考点大总结
针灸学习题
针灸科出科考试各类题型练习题汇总
【A型题】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B.六腑的经脉C.督、带脉D.循行胸腹经脉E.循行背部经脉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B.阴维脉C.阳经D.奇经E.带脉3.髓海位于
A.项部B.胸部C.头部D.背部E.腹部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B.标本C.根结D.交会穴E.四海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E.十二经筋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B.15寸C.12寸D.9寸E.13寸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B.足少阳胆经上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E.手阳明大肠经上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B.云门C.孔最D.列缺E.少商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B.肘横纹下4寸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E.肘横纹下2寸 1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B.孔最C.列缺D.经渠E.太渊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B.睛明C.承泣D.四白E.厉兑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足太阳膀胱经13.三阴交位于
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
14.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A.少海B.小海C.少泽D.少列E.中冲15.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内关B.少列C.通里D.神门E.足临泣1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A.至阳B.至阴C.会阳D.肩井E.昆仑19.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针灸推拿康复考试试题
1、颈椎牵引的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
A、5%左右 B、10%左右 C、20%左右 D、30%左右 E、40%左右
2、患者肌力训练中扛阻训练使用于肌力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3、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因人而异 B、循序渐进 C、持之以恒 D、全面康复 E、少量多次
4、髋关节属于
A、单轴关节 B、双轴关节 C、三轴关节 D、四轴关节 E、复合型关节
5、康复医学是以下哪方面为主导
A、功能障碍恢复 B、心理疏导 C、疾病 D、人体完整 E、辅助矫型器应用
6、康复评定的目的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
7、哪项不是上肢运动功能检查项目
A、拇、食、中指抓握、侧捏 B、拇指与其他各指的对捏 C、前臂的前旋后功能 D、运用上肢放置物体 E、两点分辨位置
8、下列哪项是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A头痛头晕 B、手麻、烧灼感 C、肌萎缩、腱反射减弱 D、肩痛、麻木E肩颈痛、下肢笨拙、Hoffman征阳性
9、下列哪项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
A、眩晕性恶心、呕吐 B、耳聋耳鸣 C、手肿胀、心悸、血压不稳
D、突然摔倒 E、颈酸胀痛
10、关于被动运动,下列哪项错误的
A、由远至近,有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B、患者应处于放松舒适的位置 C、运动中要有剧痛,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D、运动要缓慢柔和,用力要有节律 E、有皮肤感染和新鲜伤口、新瘢痕的部位不能做按摩
11、下列哪项不是超短波疗法的绝对禁忌症 A、月经期下腹部 B、使用足够剂量抗肿瘤药的癌症患者 C、带有人工心脏起搏器 D、机体极度衰弱者 E、高热患者
1 2013年招聘试题(针灸推拿)
姓名 得分
A型题
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1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3.三阴交位于
1 2013年招聘试题(针灸推拿)
姓名 得分
A型题
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1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3.三阴交位于
1 针灸推拿科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1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 2013年招聘试题(针灸推拿)
姓名 得分
A型题
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1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3.三阴交位于
一 铺灸:运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的铺灸疗法,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效果显著
令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涂抹生姜汁,再在治疗部位上撒上督灸粉,之后在其上覆盖桑皮纸,然后再在桑皮纸上铺生姜泥如梯状,最后在姜泥上面放置三角锥形艾柱,然后点燃艾柱上中下三点,连续灸治三次后把姜泥和艾灰去除。然后用湿热毛巾把治疗部位擦干净。灸疗后局部皮肤红润,4---6小时后慢慢起小泡。第二天放掉水泡中的液体。
二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三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的一种治疗方法。
使用方法:
在使用电针机前,必须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再将电针机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不可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更不应让电流从心脏部位穿过。通电时调节电钮,使电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切忌由大到小,或忽有忽无,忽小忽大。电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临床治疗,一般持续通电15分钟左右,从低频到中频,使病人出现酸、胀、热等感觉或局部肌肉作节律性的收缩。单穴使用电针时,可选取有主要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如下肢的环跳穴等),将针刺入后,接在电针机的一个电极上,另一极则接在用水浸湿的纱布上,作为无关电极,固定在同侧经络的皮肤上。如果在互相邻近的一对穴位上进行电针时,两根毫针之间要以干棉球相隔,以免短路,影响疗效,损坏机器。治疗结束后,应先将电量降至零值,关闭电源,然后从针柄上除去电极夹,并将刺入组织的毫针拔出。术终还要注意清点针数,检查针刺部位,以免发生遗针或继发出血。流的一种治疗方法。
康复科规章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诊断明确、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治疗前给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的反应,以求病员配合。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格消毒或者使用一次性针灸器具,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
3、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柔,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漏针。
4、对发生带针、滞针、折针、出血、血肿等意外情况应立即处理。
5、认真钻研业务、熟悉人体解剖部位和生理、病理作用,掌握中医理论和推拿按摩知识,做到按摩手法熟练,运用自如。
6、治疗前应洗手,剪短指甲、避免擦伤病员皮肤,按摩时压力均匀,并以病情需要和部位决定压力大小,一般均按先轻后重,再轻的步骤进行,不得使蛮力
7、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器械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有无接地装置,治疗完毕应将开关关闪,输出扭旋至零位。
8、针灸推拿室应当清洁整齐、温度适宜。要能保护患者的隐私,必要时男女患者的治疗床应用屏风隔开。
XX医院
针灸推拿理疗科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流程图目录
1、针法操作流程图 ·············································································· 2
2、灸法操作流程图 ·············································································· 3
3、耳穴法操作流程图··········································································· 4
4、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 5
5、腧穴药物贴服法操作流程图 ··························································· 6
6、水针法操作流程图··········································································· 7
7、推拿法操作流程图··········································································· 8
8、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 9
9、刮痧法操作流程图········································································· 10
1、针法操作流程图
2020年针灸推拿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 得分
单选题,每题4分,共100分
1.腧穴是指( C )
A.针灸施术的部位 B.痛点 C.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D.人体内外部信息交流的“良导点”E.以上都不是
2.“一夫法”是指( D )
A.手指同身寸 B.中指同身寸 C.拇指同身寸
D.横指同身寸 E.以上都不
3.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穴是( B )
A.梁丘 B.足三里 C.下巨虚
D.上巨虚 E.合谷
4.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毫针进针方法是( C )
A.指切进针法 B.挟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套管进针法
5.舒张进针法适用于( D )
A.皮肤浅表部位 B.长针的进针 C.短针的进针
D.皮肤松弛的腹部 E.以上皆不是
6.取头、面、胸、腹部以及下肢前面的腧穴应选择的体位是( A )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仰靠坐位 E.俯伏坐位
7.妇女怀孕3个月以上,不宜针刺的腧穴是(C )
A.迎香 B.内关 C.三阴交 D.太阳 E.百会
8.不是晕针发生的原因是( B )
A.体质虚弱 B.针尖带钩 C.精神过度紧张
D.饥饿 E.过度疲劳
9.下列哪项不是得气的感觉或反应( D )
A.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感 B.针刺部位出现凉热、痒痛等等感觉
C.患者出现循经肌肤颤动 D.医者刺手体会到针下空虚
E.医者刺手体会到针体颤动
10.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 C )
针灸推拿科简介
——针灸推拿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东直门医院东区 浏览次数:888 更新时间:2012/2/20 9:00:18
针灸推拿科成立于2006年初,是由针灸、理疗、按摩三个科室组合在一起而成的综合科室,通过医院的大力发展,针灸推拿科的实力也不断在增强,尤其从2006年初,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科室的不断扩大,针灸推拿科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以科研促发展,2009年主持承担市级科研项目一项(已申报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院级科研项目二项。以其雄厚的临床优势,不断增强的科研能力,已逐渐发展成为我院的重点专科,连续三年业务量持续增长,在我院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被评为我院先进科室。现拥有包括针灸理疗,推拿、针灸调脂养生、中药熏蒸、中药足浴七个门诊诊室,十余名医护人员,门诊诊疗床35张,日门诊量200余人,年收入达200余万元。
针灸推拿科名医荟萃,有三位专家被选为我院十大名中医之列。有以针灸减肥养生见长的朱玉主任,有针灸治疗杂病见长的逯俭主任,有以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疳积及颈肩病见长的王增年副主任,他们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深得广大患者的信任。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中医传统疗法为主,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逐步开发新的治疗项目,目前治疗项目已达数十种。包括:针灸、拔罐、艾灸、微创埋线、穴位贴敷、皮内针治疗、梅花针叩刺、药罐、刮痧、穴位注射、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坚持“患者至上”的宗旨,努力将针灸推拿科建设成为特色显著、诊疗水平较高的中医特色科室。
我们以专业的技术水平,丰富多彩的中医治疗方法,先进的理疗设备、热情周到的服务为科室的特色,实行规范化管理,并制定了完备的诊疗规范,各诊室分工明确,逐步形成了专病专台的特色,诊疗水平日益提高。
针灸理疗室:针灸理疗室把传统针灸方法与现代医学方法相结合,将中频、超短波、中药离子导入等与针灸结合,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神经性头痛等痛症中疗效显著。对于面瘫、中风后遗症、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等内科杂病更是具有特殊疗效,是一种非常好的绿色疗法。
【A型题】
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1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3.三阴交位于
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
针灸推拿科 “三基三严”考核试卷2011年第3季度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对者打“ν”,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
1.拇、食、中、无名、小指罗纹面,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穴。 ( )
2.经行先期的月经不调症,推拿宜用调经治本,温经散寒法。 ( )
3.梨状肌综合征直腿抬高试验>60。为阳性。 ( )
4.网球肘常见肘前外侧痛。
( )
5.肺胃实热型小儿发热,推拿宜用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灸 E.细辛灸
1.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宜选
2.治疗未溃疮疡宜选
3.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宜选
A.隔附子灸 B.非化脓灸 C.化脓灸 D.隔蒜灸 E.灯火灸 4.治疗皮肤疣常选
5.治疗小儿痄腮宜选
A.温和灸 B.温针灸 C.雀啄灸 D.直接灸 E.间接灸
6.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皮肤上下活动施灸的是
7.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皮肤腧穴上施灸的是
8.在施灸腧穴上放置药物,然后在其上放艾炷施灸的是
A.煮罐法 B.走罐法 C.刺血拔罐法 D.闪罐法 E.药罐法
9.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拔罐时,多选用
10.在肌肉松弛,吸拔不紧处或留罐有困难者以及局部皮服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拔罐时多选用
A.点刺法 B.散刺法 C.刺络法 D.埋针法 E.挑刺法
11.若需要在十宣、十二井穴、耳尖等部位放血时,多选用
针灸推拿科试题及答案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针灸推拿科 “三基三严”考核试卷2011年第3季度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对者打“ν”,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
1.拇、食、中、无名、小指罗纹面,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穴。 ( )2.经行先期的月经不调症,推拿宜用调经治本,温经散寒法。 ( )3.梨状肌综合征直腿抬高试验>60。为阳性。 ( )4.网球肘常见肘前外侧痛。 ( )5.肺胃实热型小儿发热,推拿宜用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灸 E.细辛灸
1.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宜选
2.治疗未溃疮疡宜选
3.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宜选
A.隔附子灸B.非化脓灸C.化脓灸 D.隔蒜灸 E.灯火灸
4.治疗皮肤疣常选
5.治疗小儿痄腮宜选
A.温和灸 B.温针灸 C.雀啄灸 D.直接灸 E.间接灸
6.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皮肤上下活动施灸的是
7.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皮肤腧穴上施灸的是
8.在施灸腧穴上放置药物,然后在其上放艾炷施灸的是
A.煮罐法 B.走罐法 C.刺血拔罐法 D.闪罐法 E.药罐法
9.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拔罐时,多选用 10.在肌肉松弛,吸拔不紧处或留罐有困难者以及局部皮服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拔罐时多选用
A.点刺法 B.散刺法 C.刺络法 D.埋针法 E.挑刺法
11.若需要在十宣、十二井穴、耳尖等部位放血时,多选用
针灸推拿理疗科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流程图目录
1、针法操作流程图 ···················· 2
2、灸法操作流程图 ···················· 3
3、耳穴法操作流程图 ··················· 4
4、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 5
5、腧穴药物贴服法操作流程图 ··············· 6
6、水针法操作流程图 ··················· 7
7、推拿法操作流程图 ··················· 8
8、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 9
9、刮痧法操作流程图 ·················· 10
1、针法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
2、灸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里状况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保暖,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保暖
消毒局部(穴位)皮肤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评 估
患者准备
一手捻动针柄,另一手拇(食)指按压真空周围皮肤,将针退至皮下,迅速拔出。用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出行 针 遵医嘱选择穴位
观 察 进 针 选取毫针
将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提插捻转毫针以调节针感,留针 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择毫针,检查针柄有否松动,针尖有无弯曲带钩等情况 消毒皮肤 定 穴 物品准备
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
记录实施毫针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清理物品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治疗盘、毫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
起 针
整 理
记 录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
3、耳穴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里状况
针灸推拿科试题及答案
针灸推拿科 “三基三严”考核试卷2011年第3季度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对者打“ν”,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
1(拇、食、中、无名、小指罗纹面,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穴。 ( )
(经行先期的月经不调症,推拿宜用调经治本,温经散寒法。 ( ) 2
3(梨状肌综合征直腿抬高试验>60。为阳性。 ( )
4(网球肘常见肘前外侧痛。 ( )
5(肺胃实热型小儿发热,推拿宜用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灸 E(细辛灸 1(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宜选
2(治疗未溃疮疡宜选
3(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宜选
A(隔附子灸 B(非化脓灸 C(化脓灸 D(隔蒜灸 E(灯火灸 4(治疗皮肤疣常选
5(治疗小儿痄腮宜选
A(温和灸 B(温针灸 ,(雀啄灸 D(直接灸 E(间接灸 6(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皮肤上下活动施灸的是
7(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皮肤腧穴上施灸的是
8(在施灸腧穴上放置药物,然后在其上放艾炷施灸的是
A(煮罐法 B(走罐法 ,(刺血拔罐法 D(闪罐法 E(药罐法 9(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拔罐时,多选用
10(在肌肉松弛,吸拔不紧处或留罐有困难者以及局部皮服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拔罐时多选用 A(点刺法 B(散刺法 ,(刺络法 D(埋针法 E(挑刺法 11(若需要在十宣、十二井穴、耳尖等部位放血时,多选用
12(用三棱针针法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时,多选用
13(对于临床上一些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多选用
A(密波 B(疏波 ,(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14(针刺麻醉应选择的波型是
15(痿证、瘫痪应选择的最佳波型是
1
16(刺激膈神经、抢救呼吸衰竭应选择的波型是
A(0(1ml以上 B(0(3,0(5ml ,(0(5,1m1以内 D(1,2m1 E(2,5ml 17(四肢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1 针灸推拿科 “三基三严"考核试卷2011年第3季度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对者打“ν”,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
1.拇、食、中、无名、小指罗纹面,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穴。 ( )
2.经行先期的月经不调症,推拿宜用调经治本,温经散寒法. ( )
3.梨状肌综合征直腿抬高试验〉60.为阳性。 ( )
4.网球肘常见肘前外侧痛。 ( )
5.肺胃实热型小儿发热,推拿宜用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灸 E.细辛灸
1.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宜选
2.治疗未溃疮疡宜选
3.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宜选
A.隔附子灸 B.非化脓灸 C.化脓灸 D.隔蒜灸 E.灯火灸
4.治疗皮肤疣常选
5.治疗小儿痄腮宜选
A.温和灸 B.温针灸 C.雀啄灸 D.直接灸 E.间接灸
6.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皮肤上下活动施灸的是
7.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皮肤腧穴上施灸的是
8.在施灸腧穴上放置药物,然后在其上放艾炷施灸的是
A.煮罐法 B.走罐法 C.刺血拔罐法 D.闪罐法 E.药罐法
9.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拔罐时,多选用
10.在肌肉松弛,吸拔不紧处或留罐有困难者以及局部皮服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拔罐时多选用
A.点刺法 B.散刺法 C.刺络法 D.埋针法 E.挑刺法
11.若需要在十宣、十二井穴、耳尖等部位放血时,多选用
12.用三棱针针法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时,多选用
13.对于临床上一些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多选用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14.针刺麻醉应选择的波型是
15.痿证、瘫痪应选择的最佳波型是 2 16.刺激膈神经、抢救呼吸衰竭应选择的波型是
A.0.1ml以上 B.0.3~0.5ml C.0.5~1m1以内 D.1~2m1 E.2~5ml
17.四肢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18.头面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19.腰臀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20.动力作用较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波型是
21.能降低神经的应激功能,对感觉和运动神经均能起抑制作用的波型为
22.动力作用较大,治疗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的波型为
A.耳垂 B.耳舟 C.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D.耳甲 E.耳轮脚
23.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24.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25.与内脏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交感 B.内分泌 C.肾上腺 D.皮质下 E.脑干
26.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的耳穴为
27.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的耳穴为
A.耳垂 B.耳舟 C.耳轮脚周围 D.耳甲 E.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的上、下脚
28.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29.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对耳轮 B.耳轮结节 C.耳甲腔 D.耳甲艇 E.耳轮脚
30.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是
31.耳轮深入耳甲的横行突起部分是
32.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是
A.天枢 B.中脘 C.期门 D.章门 E.京门
33.肾之募穴
34.肝之募穴
35.脾之募穴
A.丰隆 B.光明 C.公孙 D.通里 E.偏历
36.手少阴心经络穴 3 37.足阳明胃经络穴
38.手阳明大肠经络穴
A.本经配穴 B.表里经配穴 C.上下配穴 D.前后配穴 E.左右配穴
39.太溪配飞扬属
40.申脉配后溪属
三、病案分析题 15分(要求回答:诊断,治则,取穴,手法,注意事项。)
李某,男性,23岁,未婚,体育工作者.
主诉:腰部及左下肢疼痛2天。
现病史:患者前集训时不慎扭伤腰部,当时即感腰痛,并活动不利,行走困难,晚上卧床翻身不便,次日晨起床更觉困难,腰痛加剧,左下肢麻木,由同伴送医务室诊治,经理疗等效果不明显,苔白,脉弦.
检查:腰椎生理曲线稍变平,并向左侧弯,腰部肌肉紧能度增强,L4—5棘突问有压痛,挺腹试验(+),压顶,叩顶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30°,右70°胟趾背屈试验:左(+),X线拍片,见L4,5椎间隙稍变窄。
建议:作CT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