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增产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955.56 KB
- 文档页数:2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技术概述干旱半干旱区气候条件干燥,降水不足,适合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通过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采用地膜覆盖和高垄覆土,提供充足的水分和保温效果,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二、技术要点1. 地膜选择:选择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的地膜。
地膜颜色选择黑色或棕色,以增加地膜的吸热能力。
2. 地膜覆盖:在播种前,将地膜铺在地面上,密封地膜边缘,确保地膜紧贴地面。
3. 高垄覆土:在种植前,对地膜下的土壤进行高垄覆土,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
高垄高度一般为20-30厘米。
4. 适时灌溉:根据土壤湿度状况和天气情况,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5. 施肥控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
避免追肥浪费和施肥不足。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选择病虫害抗性好的品种。
7. 硬化处理:在收获前一周,逐渐减少灌溉频率,促使马铃薯表皮硬化,增加抗逆性。
8. 及时收获:在薯块达到成熟期时及时收获,避免过晚收获导致薯块品质下降。
三、技术优势1. 节水:地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减少灌溉量,节约用水。
2. 保温:地膜能够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温度波动,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促进马铃薯生长。
3. 提高产量:地膜覆盖和高垄覆土技术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提高马铃薯产量。
4. 抗病虫害:地膜能够减少病虫害的侵袭,保护马铃薯生长,降低防治成本。
5. 提高品质:地膜覆盖和高垄覆土技术能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四、技术注意事项1. 地膜安装:在地膜铺设过程中要注意地膜的平整和紧贴度,避免产生空隙。
2. 微气候调控: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控制地膜下的温湿度,避免马铃薯生长过度或过慢。
3. 灌溉控制: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频率,避免积水和缺水现象。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 薯块品质检查:在收获过程中,检查薯块的硬度和品质,避免收获过晚导致薯块品质下降。
探究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是在土壤中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上开孔插秧。
相比传统的露地种植,覆膜种植技术有以下几个优势。
马铃薯覆膜种植可以提高土壤温度。
薄膜可以阻挡地面散热,形成一个较为温暖的小环境,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马铃薯是热带原产,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覆膜种植能够为其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覆膜种植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薄膜可以起到保湿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散量。
在水分紧缺的干旱地区,覆膜种植能够提高马铃薯的抗旱能力,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
在水分充足的地区,覆膜种植可以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覆膜种植可以减少杂草生长。
覆盖的薄膜可以阻挡大部分杂草种子发芽和生长,有效减少杂草对马铃薯的竞争。
不仅节约了除草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马铃薯覆膜种植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薄膜覆盖土壤可以防止肥料的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并且由于薄膜的遮光作用,有助于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增强,促进养分吸收和植株生长。
覆膜种植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研究表明,与露地种植相比,覆膜种植的马铃薯产量可以提高20%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覆膜种植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了马铃薯的光合作用量,促使马铃薯植株生长更加健壮,块茎生长更加饱满,从而增加了产量。
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等多种方式,提供了一个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推广应用,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有望在中国的马铃薯种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背景介绍干旱半干旱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水资源匮乏、土壤保护、气候变化等诸多困难,而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之一,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干旱半干旱区的农业稳定发展,制定一套适合该地区特点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十分必要。
二、地膜高垄覆土栽培技术原理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水分流失,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高垄覆土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温保湿性能,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为马铃薯的块茎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三、技术规程1. 地膜选择:选择透光性好、抗老化、抗拉力强、易于降解的地膜材料,如PE地膜、PP地膜,厚度在0.015-0.03mm之间。
2. 地膜覆盖:在播种前2-3天进行地膜覆盖,使土壤温度得到提高,节省用水量,减轻草种污染以及土壤侵蚀。
3. 高垄覆土:结合高垄栽培技术,利用开沟机或铲斗进行高垄覆土,形成20-25公分左右高度的垄,同时覆土厚度适当,以保证块茎生长所需养分。
4.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综合情况选择适合的马铃薯品种,如沙地144、双季爽、白皮芋等。
5. 施肥:在播种前施入基肥,追肥采用局部追肥或泵追肥的方式,合理控制追肥时机,以确保作物吸收养分的需求。
6. 灌溉:根据地膜下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需水量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采取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7. 病虫害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采取预防措施如适时使用农药喷雾等,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8. 地膜保护: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及时修补地膜上的破洞和裂缝,保证地膜的完整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四、技术指导1. 播种技术:根据当地气候适当选择适播期,控制好播种深度和行距,以提高萌发率和块茎生长的空间,促进块茎发育。
2. 压实技术:种植马铃薯后,通过适当的人工轧压,利用轮等农具进行压实,以提高地膜对土壤的渗透能力。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域之一,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给农作物的种植带来了很大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区的种植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受限于水资源和土壤条件,其种植效益并不十分理想。
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地膜覆盖技术、高垄栽培技术、覆土管理技术、施肥技术和水肥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水肥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科学的栽培技术支撑,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研究意义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巨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干旱半干旱区的马铃薯种植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约束和土壤干旱的困境,传统的种植方式往往效率低下且易受气候影响。
研究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通过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减少土壤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灌溉水量,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水。
高垄栽培技术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温性,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覆土管理技术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技术和水肥管理技术则可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促进作物生长。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研究该技术规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2. 正文2.1 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引言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马铃薯种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地膜高垄覆土的栽培技术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本技术规程旨在指导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
二、技术原理1.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温度,提高土壤湿度,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2.高垄栽培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保温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马铃薯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3.覆土可以增加马铃薯的茎块数量和大小,提高产量。
三、技术要点1.选优地块:选择土壤排水良好且具有一定保水能力的地块种植马铃薯。
2.地膜覆盖:在整地后,铺设透明地膜,确保地膜平整牢固。
地膜要避免损坏,避免在地膜上进行重物压迫,以免破裂。
3.高垄栽培:在地膜上开沟,使垄高约10-15厘米。
沟宽约30-40厘米,垄宽约60-80厘米。
随后种植马铃薯,将马铃薯块茎和土壤均匀地填入沟内。
4.覆土: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随着茎高的增加,适时进行覆土。
将土壤均匀地覆盖在茎部,每次覆土量不宜过多,以避免压垮茎部。
5.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保证马铃薯的养分需求。
施肥时注意控制用量和时间,避免过量施肥或错时施肥。
6.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危害。
四、注意事项1.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过度灌溉。
合理的浇水量有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
2.地膜覆盖后要及时排除积水,以免损坏地膜或影响马铃薯生长。
3.在停止覆土后,要注意松土、除草和保持地面的整洁。
4.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并注意选择环保、低毒的防治措施。
5.及时采收马铃薯,避免过迟采收造成马铃薯块茎质量下降的风险。
五、结论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的管理,马铃薯的根系发育良好,养分吸收充分,茎块数量和大小增加,产量有所提高。
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的问题探究引言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不过,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许多地区的马铃薯种植面临着严重的干旱和高温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逐渐引入了覆膜种植技术。
本文将探讨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的实施情况以及其增产原因。
一、旱区马铃薯种植现状旱区马铃薯种植一直是一个困难重重的问题。
干旱、高温以及病虫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覆膜种植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覆膜种植是指在种植土壤表面铺设一层透明或黑色的塑料薄膜,用于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壤温度,并且减少土壤蒸发和增加土壤温度。
这种技术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和温度,有效地改善了马铃薯生长环境,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二、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的优势1. 保持土壤湿润:覆膜可以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湿润,从而满足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提高了抗旱性。
2. 提高土壤温度:透明覆膜可以增加土壤温度,有利于提前种植和延长生长期,增加了产量和品质。
3. 减少病虫害:覆膜可以减少土壤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病原菌和虫害的侵袭,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4. 促进根系生长:覆膜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了养分吸收能力。
5. 提高产量和质量:覆膜种植技术的综合作用,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1. 薄膜材质的选择: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中,薄膜材质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透明薄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黑色薄膜可以有效遮荫、保温、保湿,不同的材质对产量和品质也有不同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薄膜材质是关键。
2. 覆膜厚度的控制:薄膜的厚度对土壤温度和湿润度均有影响,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控制。
3. 覆膜技术的施工质量:覆膜技术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技术的效果,尤其是边缘密封和薄膜张紧的工作,需要注意细节,确保施工质量。
4. 覆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覆膜种植技术可能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种类,这可能会对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需要在实践中充分考虑。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技术简介马铃薯地膜高垄覆土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对马铃薯种植状况而开发的一种栽培技术。
该技术通过使用地膜,形成高垄覆土的种植方式,提高马铃薯土壤湿度和保湿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马铃薯种植。
适宜生长季节为温暖季节,最适生长温度为15°C-25°C。
三、技术原理1. 地膜覆盖:在种植前,铺设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
地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温度波动,提高土壤温湿度。
2. 高垄种植:在地膜上形成高垄,将马铃薯种薯插入高垄上,保证种薯和土壤的有效接触。
3. 覆土增温:在种植后,对马铃薯高垄进行覆土,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种薯发芽和幼苗生长。
四、技术步骤1. 地面准备: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犁地、平整和杂草清除等准备工作。
2. 地膜铺设:铺设地膜,将地膜边缘埋入土壤中,保证地膜贴合土壤表面。
3. 高垄形成:在地膜上进行高垄的形成,间距约为60-70厘米。
4. 种薯插植:将预处理过的马铃薯种薯插入高垄上,保证种薯和土壤接触紧密。
5. 覆土增温:在种植结束后,对高垄进行覆土,厚度约为10-15厘米。
6. 管理与保护:进行适时的灌溉、施肥、除草、农药防治等管理措施。
注意及时处理害虫和病害。
五、技术要点1. 地膜选用:选择厚度适宜的黑色地膜,质地柔软,透光性好。
2. 地膜铺设注意事项:地膜边缘要埋入土壤中,避免风吹松动;保持地膜表面清洁,避免覆土压垮和灌溉排水不畅。
3. 高垄形成:高垄高度约为20-30厘米,保证种薯与土壤有效接触。
4. 种薯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薯,进行适当的处理消毒。
5. 覆土注意事项:覆土厚度要适中,过厚会影响马铃薯发芽和幼苗生长。
6. 灌溉管理: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避免过度干旱或过度湿润。
7.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农药防治措施。
8. 采收与贮藏:适时采收马铃薯,并进行贮藏管理,防止腐烂和损伤。
风。
放风 放风有降温排湿的作用。
根据棚内温度高低,天气阴晴,风力大小和植株生长状况等,来确定通风的时间长短和通气部位大小,忌扫地风,放风做到叶片上不结露水为准。
追肥 一般是结合浇水同步进行。
采摘嫩荚后适时施肥。
盛荚期3 5d浇1次水,每浇2次水施1次肥,每667m2除施尿素10 15kg、硫酸钾15 20kg外,可追施农家有机液肥800 1000kg,同时结合喷药加入微肥,一喷多效,做到根部追肥和叶面喷肥同步进行,追肥
2 3次。
3 病虫害防治
3.1 枯萎病 主要为害幼苗。
(1)种子消毒,床土消毒,可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可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 10d防治1次,连防2 3次。
3.2 炭疽病 是由于土壤黏重,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和状态,湿度过大,加上棚内温度过低而造成的。
防治办法是改善棚内条件,合理配制床土,增加通透性。
3.3 疫病、灰霉病 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加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叶面喷洒,或用百菌清烟剂250g烟熏,隔7 10d用1次,连用2 3次。
4 采收
开花至采收一般需50 60d,采收的原则是:秧底部荚早收,中间荚巧收,盛荚期大收。
(收稿日期:2013-03-27)
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增产栽培技术
王芙兰
(甘肃省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古浪733100)
摘要:经过多年推广种植,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栽培技术在古浪县推广抗旱增产效果明显,非常适合古浪乃至河西冷凉旱作区推广。
从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种薯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增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栽培技术
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是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的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属中晚熟品种。
起垄覆膜种植结薯集中,薯块商品率高,抗旱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6号等陇薯系列品种在古浪县旱地起垄覆膜种植每667m2平均产量1538kg,最高产量可达2180kg。
非陇薯品种诸如青海生产的民薯2号平均产量931.3kg,费乌瑞它平均产量882.8kg,大西洋平均产量774.1kg,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栽培产量表现均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品种,已得到了山区群众的认可。
笔者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了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增产栽培技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地整地
马铃薯起垄覆膜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坡度小于15°以下的地块,不宜选择陡坡地、石砾地、重盐碱等瘠薄地。
马铃薯病害较多,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科作物倒茬,因为其有共同的病害;马铃薯前茬最好选择麦类和豆类。
在伏秋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耕深达到25 30cm,耕后及时耙耱;覆膜前要浅耕,平整地表。
2 施足底肥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要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t、尿素15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或施尿素2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10kg,肥料避免与种薯接触。
马铃薯需钾较多,钾肥也可用草木灰代替,用量以500 1000kg/667m2为宜。
施肥方法最好集中施,化肥混合后均匀撒在垄底内。
3 起垄覆膜
3.1 覆膜时间 覆膜时间分为秋季覆膜和早春顶凌覆膜2个时期,秋季覆膜时间为10月下旬到土壤封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