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技术实验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20.26 KB
- 文档页数:5
学生学号0121410870704 实验课
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石兵
学生姓名廖锡峰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1402
2016 -- 2017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基于JAVA CORBA 的四则运算分布式系统开发,对中间件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思考题
(一)假定使用JDK1.6,编译idl 文件的命令是什么?
idlj –fall BA.idl
(二)编译后,产生了哪几个文件?简要说明生成的各个Java 类的作用。
尤其是,客户
端的码根和服务器端的框架是哪个类。
对于BAInterface 接口,编译后共产生以下六个JAVA 类或接口:BAInterface.java, BAInterfaceOperations.java, BAInterfaceHelper.java, BAInterfaceHolder.java, BAInterfacePOA.java, _BAInterfaceStub.java。
前两个文件是对应IDL 接口的JAVA 接口,HELPER 类提供CORBA 类型转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一、实验结果。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中间件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基于mico开源CORBA中间件
编写一个分布式调用服务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利用基于mico的开源CORBA中间件编写一个分布式调用服务的小型软件,让学生理解中间件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进行CORBA程序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服务器实现一个网格,其结构如图1所示。
网格有高度和宽度,客户端可以设置和读取这两个属性。
网格由若干网格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有一个类型为整型的值,客户端可以设置和读取单元值。
另外,一旦网格的高度和宽度以及网格的单元值三者中任意一个发生变化,须立即通知客户端作相应处理,反映出该变化。
图1
2)系统由一个服务器和两个客户端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3)服务器端使用c++开发语言。
两个客户端分别使用c++和Java两种开发语言。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没有标准实验步骤,以下是依照软件工程的原理所列出的参考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系统分析,相关技术研究
第二阶段:系统算法研究和设计、相关的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系统实施,相关的设计报告
第四阶段:系统测试、总结,相关的测试报告
四、总结及心得体会:。
学生学号0120910680421 实验课成绩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构件与中间件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祁明龙学生姓名朱鹏学生专业班级软件0904班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架构与中间件实验项目名称基于RMI/IIOP 创建一个查询以上Exel 电子表格的分布式计算实验成绩实验者朱鹏专业班级软件0904 组别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1、实验内容:(RMI/IIOP 和RMI 不同的地方是,前者使用IIOP“标准”CORBA 的网络协议,因此可以和其它CORBA 应用进行互操作,而相同的地方是,RMI和RMI/IIOP 都使用Java 定义远程对象所“暴露”的接口。
这就是In the framework of pure Java,“纯Java 爷们”框架类内的分布式应用。
RMI/IIOP和“标准”CORBA 不同的地方是,后者必须用IDL 定义远程对象所“暴露”的接口。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实验代码如下:定义接口:文件名:ROInter.java 所在包:mia.ham.footbalpackage mia.ham.footbal;import java.rmi.Remote;import java.rmi.RemoteException;import java.util.*;/**** @author Administrator*/public interface ROInter extends Remote{public ArrayList getStudents() throws RemoteException;}定义Java Bean 文件名:STUDENT.java 所在包:mia.ham.footbalpackage mia.ham.footbal;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author Administrator*/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Serializable{private String ID,Name,Major,Class;public STUDENT(String ID, String Name, String Major, String Class) {this.ID = ID; = Name;this.Major = Major;this.Class = Class;}public void print(){System.out.println(ID+"\t\t"+Name+"\t\t"+Major+"\t\t"+Class);}}实现远程接口:文件名:ROImpl.java 所在包:mia.ham.footbal package mia.ham.footbal;import javax.rmi.PortableRemoteObject;import java.rmi.RemoteException;import java.sql.*;import java.util.*;/**** @author Administrator*/public class ROImplextends PortableRemoteObjectimplements ROInter{public ROImpl()throws RemoteException{super();}public ArrayList getStudents() throws RemoteException{ArrayList al = new ArrayList();try{String driver = "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String url="jdbc:odbc:rmiiiop_ds";String user="";String password="";String sql="SELECT * FROM STUDENT";Class.forName(driver);Connection con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user,password);if(con!=null)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to DB is established!");else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to DB is failled!");Statement st = con.createStatement();ResultSet rs = st.executeQuery(sql);while(rs.next()){al.add(new STUDENT(rs.getString("ID"),rs.getString("Name"),rs.getString("Major"),rs.getString("Class")));}}catch(Exception ex){ex.printStackTrace();}return al;}}编写服务器程序:文件名:Server.java 所在包:mia.ham.footbal package mia.ham.footbal;import javax.naming.Context;import javax.naming.InitialContext;/**** @author Administrator*/public class 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ry{ROImpl remoteObject = new ROImpl();Context naming = new InitialContext();naming.rebind("Students", remoteObject);System.out.println("The Server is ready.....");}catch(Exception ex){ex.printStackTrace();}}}编写客户端程序:文件名:Client.java 所在包:mia.ham.footbal package mia.ham.footbal;import javax.rmi.PortableRemoteObject;import javax.naming.Context;import javax.naming.InitialContext;import java.util.*;/**** @author Administrator*/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ry{Context ct = new InitialContext();Object objRef = ct.lookup("Students");ROInter ro =(ROInter)PortableRemoteObject.narrow(objRef,ROInter.class);ArrayList rs = ro.getStudents();Iterator it = rs.iterator();while(it.hasNext()){STUDENT stu =(STUDENT)it.next();stu.print();}}catch(Exception ex){ex.printStackTrace();}}}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Window7系统 dos Eclipse开发软件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打开一个DOS 命令行窗口, cd 到你的工作目录,创建三级子目录%WORKING_DIRECTORY%\mia\ham\footbal,把以上Java 源码文件复制到%WORKING_DIRECTORY%\mia\ham\footbal 之下,按以下命令编译解释:编译:javac .\mia\ham\footbal\*.java, 回车。
J2EE实验指导书《J2EE与中间件》实验指导书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一 J2EE环境一、实验目的:1、熟悉J2EE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二、实验内容:1、熟悉开发工具(Netbeans,Myeclipse等),编译调试WEB应用程序,在网页上显示HelloWorld。
2、配置J2EE容器环境(Tomcat等),打包、发布一个应用程序。
三、实验要求:1、认真执行每一个步骤的,并作好记录。
2、实验报告中给出配置的详细步骤和重要的截图。
四、实验学时:2学时五、实验步骤:一、运行第一个JAVA WEB应用程序1、在NETBEANS中新建一个web应用程序MyFistWebApp2、在index.jsp页面中输入代码3、运行项目,查看netbenas中工作状态和浏览器的运行情况。
4、在项目中新建一个servlet,在适当的位置输入out.println(“Helloworld”);5、运行这个servlet,观察运行情况,描述Servlet和JSP有什么区别?二、发布应用程序1、安装Tomcat(如果仅安装netbeans,在C:\\Program Files\\Apache SoftwareFoundation\\Apache Tomcat 6.0.20可以找到)2、分别配置环境变量java_home和tomcat_home到JDK和TOMCAT的安装目录。
3、运行TOMCAT安装目录bin子目录下的Startup.bat,启动tomcat。
如果启动失败,观察环境变量是否配置成功,确认系统8080端口没有被其它程序占用。
4、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运行Tomcat中的几个Example,了解一下它们的源代码。
5、运行TOMCAT安装目录bin子目录下的shutdown.bat,将实验内容一生成的war文件COPY到tomcat的webapps子目录,重新启动TOMCAT。
《中间件技术原理及应用》实验一任务书实验内容:COM组件对象的设计与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对简单 COM组件的编写,加深对 COM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更深层的 COM 应用及DCOM应用做准备。
实验任务:按照组件化程序设计方法,用 Visual C++编写实现包含 ICalculate、IMul2个接口的dll组件,并利用客户端应用程序完成对各接口的充分测试。
学生专业:软件工程实习地点:9-2041、实验原理COM组件IUnknown IUnknownIAddCOM对象 1 COM对象 2MathIMul接口IAdd IMul 成员函数Add(long n1, long n2, long * pnVal)----------加法运算Mul(long n1, long n2, long *pnVal)-----------乘法运算2、实验要求:独立完成 COM组件和客户端测试程序的编写。
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相关实现代码,并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结果。
要求客户端调用测试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
3、实验步骤:1.分析组件结构。
2.编写简单.dll组件。
3.逐步添加接口。
4.编写客户端应用程序进行测试。
⑴用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⑵注销操作:RegSvr32 /u c:\XXXXX.dll⑶注册操作:RegSvr32 c:\XXXXX.dll⑷在运行客户程序前,必须先注册组件程序。
5.写出上机实验报告。
4、实验报告格式1.画出实验所设计的COM组件的结构2.关键代码(1)组件部分的关键代码①idl文件内COM对象和接口的关键定义代码②C++文件中成员函数的关键实现代码(2)客户端测试程序中组件调用部分的关键代码3.实验结果5、实验步骤提示一)、建立ATL工程IUnknown接口成员函数IMathIMath Add(long n1, long n2, long * pnVal)步骤1:建立一个工作区(WorkSpace)。
中间件技术实验指导书指导教师:申静适用班级:计本11级软件方向班时间:2014年8月实验一:Web应用环境的配置,MyEclipse的使用1. 实验目的熟悉Web应用系统开发环境,对Web应用环境于给进行配置和使用。
2. 实验学时:2学时3. 实验原理对Web应用系统开发环境进行搭建,包括JDK工具包的安装,设置环境变量,Tomcat安装,MyEclipse的安装。
4. 实验环境(1) JDK(2) Eclipse,Access或Sql Server数据库5. 实验步骤(1) 安装JDK设置环境变量;(2) 安装Tomcat;(3) 安装MyEclipse,完成相关的配置;(4) 测试数据库链连接,建立ODBC数据源;(5)在MyEclipse环境中建立相应的应用程序;(6) 运行程序,得出结果。
6. 结果分析对实验环境的搭建进行截图说明,并写出心得体会。
实验二:使用java创建CORBA应用程序1. 实验目的掌握基本MINICORBA的使用与编写。
2. 学时安排:4学时3. 实验原理CORBA是一个完全中间性的语言,可以使用接口定义语言(IDL)定义开发时使用接口的Client 和实现接口的Server 所需要的信息。
Client 和Server 的具体实现代码并不在IDL 定义中编写,而是使用某种目标语言的IDL 编译器生成所需的代码存根及helper类,Client 和Server再使用真正的编程语言来进行具体实现。
为了保证在不同的CORBA 产品基础之上构建的分布式对象可以相互通信,Client和Server通过ORB(对象请求代理)进行通信。
一般的运行流程是Client把请求发送给ORB,ORB再把请求发送给Server,Server把返回结果发送ORB,ORB再把返回结果发送给Client。
ORB可以说Client和Server之间的翻译者。
即使Client和Server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只要是符合相同的IDL定义,ORB也可以完成相互的通信。
篇一:中间件实验报告1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中间件技术(实验)项目名称:用windows下的rpc客户端调用linux上的文件服务器实现文件的基本操作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是,用windows下的rpc客户端调用linux上的文件服务器实现文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理解中间件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进行rpc程序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在linux下完成rpc的开发,然后将客户端代码移植到windows下编译运行,实现windows 下的rpc客户端调用linux上的文件服务器实现文件的基本操作(open close read write);三、实验步骤:1.相关技术研究,学习rpc的总体架构和编程方法。
2. 在服务器端完成idl文件的编写,然后用rpcgen生成相关文件,修改生成的服务器端的代码nfilesystem_server.c,实现对文件的具体操作。
通过makefile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
3. 配置vc++ 6.0,寻找相关的库文件如oncrpc.sdk等,将linux下rpcgen生成的客户端的代码nfilesystem_client.c,nfilesystem_clnt.c,nfilesystem_xdr.c和nfilesystem.h 移植到windows下,进行编译测试。
4. 测试、总结,相关的测试报告四、总结及心得体会:在搭建linux环境时由于使用ubuntu版本较高需要安装rpcbind来启动rpc服务。
在把linux 下生成的客户端程序移植到windows编译的时候,发现还是有点麻烦的,需要下载oncrpc.sdk,将oncrpc.sdk\include目录下的文件拷到vc6自己的include目录下,比如我的虚拟机是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include,将oncrpc.sdk\win32lib目录下的pwrpc32.lib拷到vc6的lib目录下,我的是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lib,将xdr.c文件中的“register int32_t *buf;”这一行删除,然后windows 端才能进行rpc通信,经过这次试验,学习到了rpc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受益匪浅。
J2EE与中间件技术实验指导书贵州财经学院信息学院编目录上篇: ECLIPSE开发J2EE的环境配置 (11)第一章 ECLIPSE介绍 (11)1.1E CLIPSE 是什么? (11)1.2E CLIPSE下载和安装 (13)1.3E CLIPSE 根底框架 (15)1.3.1 Eclipse的结构 (15)1.3.2 Eclipse提供的开发环境 (17)第二章开发J2EE的环境配置 (18)2.1J2EE需要什么环境 (19)2.2目前较常用的插件 (20)2.2免费的典型J2EE开发环境组合配置 (22)2.3E CLIPSE3.1.2+MYWL-PLUGIN+M Y E CLIPSE+W EB L OGIC组合配置 (22)2.4插件绿色安装方法 (23)2.4.1 拷贝安装方法 (24)2.4.2 链接安装方法 (25)2.5E CLIPSE常用插件列表 (26)第三章 ECLIPSE+MYECLIPSE+WEBLOGIC安装及配置过程 (28)3.1JDK及W EBLOGIC (28)3.2E CLIPSE的安装和根本配置 (29)3.3J2EE插件M Y E CLIPSE的安装 (31)3.5W EB L OGIC的JDK和第三方类库的配置 (32)3.6安装汉化包 (34)第四章开发JAVA简单实例 (35)4.1建立一个J AVA工程工程〔J AVA P ROJECT〕 (35)4.2创立一个J AVA源文件 (38)4.3关于J AVA文件的编译 (43)4.4运行J AVA文件 (44)4.5开发环境及特点简介 (46)4.6简单的A PPLET程序 (51)中篇:WEB和EJB开发实验 (61)实验一开发WEB简单实例 (61)一、实验目的 (61)二、实验内容 (61)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61)1.J2EE效劳器的配置 (61)2.创立Web工程 (63)3.创立JSP文件 (65)4.部署Web程序 (68)5. 浏览JSP网页 (71)四、实验思考 (72)实验二 JSP的根本结构 (73)一、实验目的 (73)二、实验内容 (73)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73)1. JSP结构简介 (73)2. 脚本元素 (74)3.实验程序sum.jsp (74)四、实验思考 (75)五、实验报告 (76)实验三 JSP实现动态WEB (76)一、实验目的 (76)二、实验内容 (76)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77)1.用内置对象前后台页面间的参数传递 (77)2.用值对象JavaBean 实现页面间的参数传递 (79)四、实验思考 (82)五、实验报告 (82)实验四 SERVLET技术 (83)一、实验目的 (83)二、实验内容 (83)四、实验思考 (91)五、实验报告 (91)实验五数据库连接组件JDBC (92)一、实验目的 (92)二、实验内容 (92)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92)四、实验思考 (100)五、实验报告 (100)实验六综合应用—网上投票系统 (101)一、实验目的 (101)二、实验内容 (102)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03)四、实验思考 (115)五、实验报告 (116)六、JSP+S ERVLET+J AVA B EAN参考程序 (116)实验七综合应用—MVC架构STRUTS (133)一、实验目的 (133)二、实验内容 (134)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34)1.创立Web工程 (134)2.导入Struts容器 (135)3.开始Struts工程 (138)4、程序结构 (142)5、程序源代码 (143)四、实验思考 (169)五、实验报告 (169)实验八综合应用—STRUTS+DAO (170)一、实验目的 (170)二、实验内容 (170)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70)四、本实验中涉及到的其他技术 (192)五、实验思考 (193)六、实验报告 (193)实验九会话EJB开发 (194)实验目的 (194)二、实验内容 (194)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95)第一步创立EJB工程 (195)第二步创立Session EJB (196)第三步使用XDoclet生成器进行EJB配置 (204)四、实验思考 (234)五、实验报告 (235)下篇开源架构的应用 (235)实验一 ORM架构HIBERNATE (235)一、实验目的 (235)二、实验内容 (236)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236)1.程序文件及组织 (236)2.用Hibernate处理数据持久层 (239)3.用Struts处理web层 (275)4.Struts+Hibernate的分页查询 (289)第二章会话层管理架构SPRING (304)第三章 AJAX的应用 (304)附录A JDBC 连接SQLSERVER2000整体解决方案 (304)第一篇 SQL效劳器连接问题的处理 (304)一、看PING 效劳器IP能否PING通 (304)二、在D OS或命令行下输入TELNET 效劳器IP端口,看能否连通 304三、检查客户端设置 (306)四、在企业管理器里或查询那分析器连接测试 (306)五、W INDOWS的身份验证方式 (307)第二篇 JDBC连接SQL SERVER2000解决方案 (308)一、不同的连接方式 (308)1.JDBC—ODBC桥〔type-1〕 (308)2.MS SQLServer2000 For JDBC〔type-4〕 (309)3.WebLogic自带驱动〔type-4〕 (310)4.WebLogic数据库连接池〔type-3〕 (311)二、数据操作 (311)三、JDBC应用举例 (311)第三篇 WEBLOGIC下建SQL数据源问题解决方案 (312)一、连接池与数据源 (312)二、W EB L OGIC中SQL S ERVER2000的JDBC P OOL配置 (314)2.1 采用Microsoft的JDBC Driver (314)2.2 采用WebLogic的JDBC Driver for SQL Server (319)三、问题 (320)1.效劳器端JSP或Servlet执行JDBC程序出现异常 (320)E RROR 500--I NTERNAL S ERVER E RROR (320)2. WebLogic配置MS SQLServer2000数据源连接问题 (321)四、解决方法: (322)1.在Dos console下启动 (322)2.在MyEclipse下启动 (323)附录B JDBC 连接MYSQL整体解决方案 (324)H IBERNATE M Y SQL中文乱码问题 (325)附录C STRUTS几种实用技术 (326)第一篇STRUTS标签 (326)1.使用Struts标签例子 (326)2.Struts标签库概览 (331)3.Html 标签库 (332)4.Bean 标签库 (341)第二篇STRUTS表单中文乱码 (346)1.在Web.xml中参加过滤 (346)2.过滤类 (347)第三篇STRUTS表单校验 (349)1.简要描述 (349)2.Validator框架介绍 (350)〔一〕主要构成 (350)〔二〕校验框架的使用 (351)3.资源文件及Struts国际化 (370)〔一〕Struts对国际化的支持 (370)〔二〕资源文件和资源包 (371)〔三〕资源文件的编码转化 (375)〔四〕资源包的访问 (376)〔五〕国际化的应用举例 (378)〔六〕MyEclipse下处理中文资源文件 (382)第四篇 STRUTS+H IBERNATE分页查询 (390)1.新建表 (390)2.实体持久类 (391)3. OR映射文件 (391)4.分页属性page.java (392)5.取得当前页号和翻页方法 pageHelp.java (396)6.模拟DAO的 util.java (398)7.在struts PageAction.java中获得分页记录 (401)8.前台页面 (403)附录D 解决STRUTS表单中文乱码 (406)1.在WEB.XML中加上过滤器 (406)2.编写过滤适配器类.S ET C HARACTER E NCODING F ILTER (407)附录E 其他实用程序 (410)1.利用S ESSION禁止用户直接访问JSP网页 (410)上篇: Eclipse开发J2EE的环境配置第一章 eclipse介绍1.1 Eclipse 是什么?目前Java开发领域的各种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Borland的JBuilder,到IBM的Visual Age for Java、WebSphere Studio,Oracle 的JDeveloper,Sun的 Forte for Java,WebGain的Visual Cafe,TogetherSoft的Together,还有开放源代码的Eclipse、NetBeans 等,种类10种有余。
实验一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及数据访问中间件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例掌握RMI,RPC,JDBC等中间件的使用。
二实习要求1)RPC实现远程计算服务。
服务器端提供计算服务;客户端调用计算服务。
:2)RMI+JDBC远端数据库的访问。
实现简单的成绩查询系统(创建表,录入成绩,查询成绩等)。
在服务器端,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
客户端调用服务端提供的各种数据库操作。
server3)服务器和客户端不在同的机器上进行测试。
4)打包成易于执行的文件,如exe, bat文件。
三实习过程前期准备确保VC++与JDK已经安装,并把他们的bin路径配置到环境变量path中。
实习过程部分操作请参考实例中RMI和RPC的实例。
假设所产生的代码在$example_dir$路径中。
1 利用RPC实现远程计算服务。
(1)使用IDL定义服务接口, 定义计算服务操作, 参考RPC实例。
"(2)编写配置文件, 定义绑定句柄,参考RPC实例.(3) 编译文件>cd $example_dir$>midl即可产生文件, ,(4) 编写服务端程序创建$example_dir$/server文件夹,并将, 拷贝至此文件夹中。
并编写,请参RPC 实例.启动VC,创建win32-console Application空白工程mathservice。
工程路径设置为$example_dir$/server。
将, , 添加至工程中,如下添加RPC运行库至工程。
操作如下:~Project-setting-link-Object/library modules:编译连接工程,生成(5) 编写客户端程序创建$example_dir$/client文件夹,并将, 拷贝至此文件夹中。
并编写,请参RPC实例. 其余操作与服务器端(4)相同。
(6) 测试启动add 10 20:2 RMI+JDBC远端数据库的访问(1) 使用mysql-connector-java-5[1].驱动包,编写DBmanager类,访问mysql数据库,实现创建表,录入成绩,查询成绩等操作。
学生学号0121410870704 实验课
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石兵
学生姓名廖锡峰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1402
2016 -- 2017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基于JAVA CORBA 的四则运算分布式系统开发,对中间件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思考题
(一)假定使用JDK1.6,编译idl 文件的命令是什么?
idlj –fall BA.idl
(二)编译后,产生了哪几个文件?简要说明生成的各个Java 类的作用。
尤其是,客户
端的码根和服务器端的框架是哪个类。
对于BAInterface 接口,编译后共产生以下六个JAVA 类或接口:BAInterface.java, BAInterfaceOperations.java, BAInterfaceHelper.java, BAInterfaceHolder.java, BAInterfacePOA.java, _BAInterfaceStub.java。
前两个文件是对应IDL 接口的JAVA 接口,HELPER 类提供CORBA 类型转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构件与中间件技术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一、实验结果。
《JavaEE与中间件技术》大型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目前,软件相关课程的教学都是以书本教学为主,学生对这些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缺乏感性的认识,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课程的知识,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克服以上的瓶颈,课程教学设计了一个大型综合实验。
该大型实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JSP技术、Servlet技术、JAVA Bean技术、EJB技术、SSH技术等进行项目开发,并结合MVC开发模式等进行深层次的技术应用。
例如大型电子商务项目的开发等。
2、实验选题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题目进行实验,也可以自己选题:连琐超市ERP系统、医药部门ERP系统、电子商务ERP系统、交友购物网站等。
3、实验周期16 周4、知识准备要求学生已系统学习过JA V A语言,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的设计概念,熟练掌握数据库的操作技能,能够通过软件接口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对JSP技术、Servlet技术、EJB技术、SSH 技术、JA V A Bean有所了解,同时熟悉MVC的开发模式,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5、基本说明大型综合实验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强化的项目制模块实践环节,提高对该课程所涉及的专项软件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熟练应用。
6、教学保障为保证教学和实践的顺利展开,实验室应充分利用信息学习平台,多方面提供教学配置管理:1 、提供学习日志系统,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并最终记录到质量跟踪文档。
2 、提供教学考评系统,加强教师的教学指导管理。
3 、提供已完成开发的教学实践项目,和若干模块的详细划分4 、提供信息考勤管理模块,加强学员考勤管理7、实验目标掌握JavaEE的编程思想。
掌握MVC开发模式与SSH框架技术。
开发基于B/S结构的综合项目。
8、教学计划第一、二周:模块教学和文档书写经过学习,学生将掌握JavaEE开发环境的安装与配置,掌握如何书写一份标准的项目需求分析书和软件概要设计文档。
学习安装和配置JavaEE开发环境,包括:1)JDK 的安装和配置:2)Tomcat 的安装和配置;3)MySQL 数据库的安装;4)MyEclipse开发环境的安装与配置。
《中间件》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间件实验学时:36课程编号:13093000 实验学分:课程总学时:90 实验周学时:4课程总学分:4 适用专业及年级:电了商务三年级课程负责人:潘鹏开设实验项目数:4大纲主撰人:编写日期:2009年2月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述中间件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通过实验教学深入了解当前支持服务器端中间件技术及其主要开发平台和工具,比如OMG的CORBA及其平台visibroker、Sun的J2EE及其平台eclipse等,巩固课堂知识、深化学习内容、完成教学大纲要求。
注:要求:必做、选做、其他;性质:验证、演示、综合、设计、研究等;类别:基础、专业、科研、生产、其他。
三、上机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PIII以上,1G内存,40GB硬盘空间2.软件环境:Windows 2000/XP,JDK1.3,Eclipse3.1,Visibroker4.5.1,Tomcat5.0四、考核方式1.按时到实验室做实验(考勤),占实验成绩的20%,三次无故缺勤实验,实验成绩为零。
2.每个实验均需演示实验结果,并回答指导老师的现场提问,占实验成绩的50%。
3.每个均要写出实验报告,提交实验源代码清单,占实验成绩的30%。
五、实验教科书、参考书(一)教科书1.张云勇主编.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二)参考书1.李文军,主编.分布式对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2.“Mastering Enterprise JavaBeans (2nd Edition) ”, [美] Ed Roman, 2002, ebook(精通EJB(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软件平台与中间件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oftware Platform and Middleware Technology课程编号:7022213学时数:40+S8课程性质:限选先修课程: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一、课程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对中间件的基本体系结构和常用技术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中间件的处理能力,增进学生对中间件知识的了解。
本课程实验的任务掌握中间件的体系结构、Java的动态网页技术JSP、Java的服务器端组件技术Serverlet、Java的数据库访问技术JDBC的原理和实现的方法,掌握CORBA技术。
二、课程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 EJB编程技术应用内容: EJB编程。
要求:掌握EJB编程。
2. XML文档解析编程内容:解析XML文档。
要求:使用java编程解析XML文档。
3. 应用CORBA技术进行java和C++混合编程内容:Java IDL编程。
要求:掌握Java IDL编程。
4. RFID中间件技术编程应用内容:RFID中间件API。
要求:掌握应用RFID中间件API编程。
三、课程实验的进度安排本课程实验的总学时数为8。
主要安排在理论课程的相关内容讲完之后进行,用2~4周的时间来实施,每周2~4学时。
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 实验过程:20%2. 实验结果、实验报告:30%3. 实验考核:50%。
五、几点说明1. 制定的依据本大纲依据高等工科院校四年制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2013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要求而制定。
2. 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马亨冰、叶东毅,软件平台与中间件技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参考书:李华飚等,Java中间件技术及其应用开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张云勇等,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08月制定人:韩立毛审定人:批准人:-2-。
《中间件技术》实验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7年3月目录实验一RPC客户与服务器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环境 (1)三、实验原理 (1)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内容: (1)步骤: (1)五、实验注意事项 (1)六、实验报告要求 (1)七、思考题 (2)实验二动态链接库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环境 (2)三、实验原理 (2)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3)1、创建DLL文件 (3)2、调用DLL (3)五、实验注意事项 (3)六、实验报告要求 (3)七、思考题 (4)实验三COM组件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环境 (4)三、实验原理 (4)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4)简单Com实现步骤: (4)客户端实现步骤: (5)五、实验注意事项 (5)六、实验报告要求 (5)七、思考题 (5)实验四包容 (5)一、实验目的 (5)二、实验环境 (6)三、实验原理 (6)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6)内容 (6)步骤 (6)五、实验注意事项 (6)六、实验报告要求 (6)七、思考题 (7)实验五聚合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环境 (7)三、实验原理 (7)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8)内容 (8)步骤 (8)五、实验注意事项 (8)六、实验报告要求 (8)七、思考题 (8)实验六CORBA (9)一、实验目的 (9)二、实验环境 (9)三、实验原理 (9)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9)五、实验注意事项 (10)六、实验报告要求 (10)七、思考题 (10)实验七RMI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环境 (10)三、实验原理 (10)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1)编写Java RMI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1)编译和运行该RMI系统主要步骤有: (11)五、实验注意事项 (11)六、实验报告要求 (11)七、思考题 (11)实验八EJB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实验环境 (12)三、实验原理 (12)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2)1、在eclipse下使用myeclipse创建EJB服务器端程序 (12)2、eclipse下启动JBOSS和发布EJB (13)3、客户端程序 (13)五、实验注意事项 (13)六、实验报告要求 (13)七、思考题 (13)实验一RPC客户与服务器一、实验目的通过编写RPC的客户服务程序,并调用相应的函数,掌握RPC的原理和编写RPC程序的基本方法。
实验一熟悉基于JavaEE的WEB服务器(2 学时)
1、实验目的
(1)掌握Java程序运行环境的安装与配置。
(2)掌握WEB服务器——Tomcat服务器的安装及环境配置方法。
(3)掌握对Eclipse的集成开发环境的配置。
(4)掌握编写与运行JSP程序的方法。
2、基本要求:
(1)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独立完成所布置习题。
(3)为保证尽量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编译运行通过程序,应事先设计好程序。
(4)认真完成每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安装JDK软件包。
(2)设置环境变量,包括设置Java的运行路径和classpath。
(3)安装tomcat服务器,并了解服务器的文件结构。
(4)安装Eclipse,学会在该环境中如何配置Tomcat服务器,完成Java EE项目的部署及运行。
(5)建立一个项目user,在其中首先创建一个注册页面,要求在注册页面中输入用户注册信息,如果注册成功,则进入注册成功页面,同时在该页面中显示该用户提交的所有注册信息。
●建立一个JSP 注册页面regist.jsp,
⏹在其中通过form表单输入注册所需要的用户名称userName,用户密码password,
确认密码rePassword,单选按钮:性别,下拉列表框:学历,复选框:个人爱好,多行文
本区域:个人描述。
⏹输入信息之后通过点击提交按钮submit,进入login_User.jsp页面,显示注册成功
页面,并采用table数据表格的形式将用户注册信息显示在该页面中。
实验二 JSP应用实践(2学时)
1、实验目的:
(1)理解Java EE架构,掌握JSP中的多种隐含对象的的使用。
(2)掌握JSP语言的基本编程方法,了解JSP中各种元素及标签的使用。
(3)掌握JSP隐含对象的使用,尤其是request,session以及Application的使用
2、基本要求:
(1)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Java EE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独立完成所布置习题。
(3)为保证尽量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编译运行通过程序,应事先设计好程序。
(4)认真完成每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内容与步骤:
(1)建立web项目后在其中登陆页面login.jsp,要求在登陆页面中输入用户登陆信息,并在接收页面logined.jsp中将数据保存到Cookie中发送到客户端,并自动跳转到网站首页index.jsp(该页面自行设计要求应用一些html知识,设计的美观大方),在该页面中显示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个人信息保存在文件中或者javaBean中)。
之后用户下次访问登陆页面login.jsp时该页面会先对Cookie进行提取分析,如果有合法用户则自动登陆进入index.jsp页面,否则在login.jsp页面等待用户登陆。
(2)在index.jsp中建立基于application和session的计数器,用来记录用户访问次数并显示在页面下方。
实验三 Servlet的应用(2学识)
1、实验目的:
(1)理解Java EE架构,掌握Servlet的使用。
(2)深入理解SERVLET原理,熟悉Servlet编程。
(3)掌握Servlet及JSP的综合应用,利用Servlet对客户端请求进行接收和响应。
2、基本要求:
(1)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Java EE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独立完成所布置习题。
(3)为保证尽量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编译运行通过程序,应事先设计好程序。
(4)认真完成每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内容与步骤:
(1)建立一个基于JSP和Servlet的Web项目,实现购物车功能:
●设计一个商品列表页面gwc.jsp,在该页面选择商品及购买数量,之后将商品
的ID号及购买数量会被传给商品添加模块,用Servlet程序实现商品添加模块,如果重复添加商品时则会在购物车中叠加商品数量。
●再利用Servlet设计一个购物车商品列表页面“/listItems”,它把当前购物车中的
商品ID号及数量以网页形式显示给客户。
●注意所实现页面的美观性。
实验四过滤器及侦听器的使用(4学时)
1、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Java EE架构中过滤器和侦听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过滤器和侦听器的编辑及配置方法,通过实践了解过滤器和侦听器的作用。
(3)能够在Java EE项目中熟练使用过滤器和侦听器。
2、基本要求:
(1)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Java EE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独立完成所布置习题。
(3)为保证尽量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编译运行通过程序,应事先设计好程序。
(4)认真完成每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内容与步骤:
(1)建立过滤器类filter1对用户进行访问权限过滤,请求类型过滤,设置admin文件夹下的页面只能响应客户端发来的管理员的访问请求。
(2)建立filter2设置text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只能响应forward方式提交的请求。
(3)设置过滤器链顺序为filter2,filter1。
(4)建立会话侦听器实现当由用户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项目时,将该用户名和密码记录在作用范围变量中,并在登陆成功后的下一个页面中显示当前登陆的用户名称和用户人数。
创建会话属性侦听器,当用户登陆成功后,将用户信息注册写入会话作用范围变量user中,而改操作将触发会话属性侦听器,在控制台中输出新加入会话中的属性信息。
实验五 MVC模式的综合应用
1、实验目的:
(1)理解Java EE架构,掌握MVC模式的特点以及五层编程模式。
(2)掌握Servlet、javaBean及JSP和JDBC的使用,综合应用以上技术,实现基于MVC模式的项目开发。
(3)掌握接口设计模式及工厂设计模式。
(4)对监听器和过滤器实现综合应用。
2、基本要求:
(1)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Java EE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独立完成所布置习题。
(3)为保证尽量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编译运行通过程序,应事先设计好程序。
(4)认真完成每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内容与步骤:
(1)建立基于MVC的银行项目,在其中利用JSP页面实现显示层,利用javaBean建立实体类和业务逻辑类和工具类实现业务逻辑层,利用servlet实现控制层。
(2)通过以上内容的综合应用实现一个基于B/S的简单银行卡管理系统,实现用户注册银行卡,管理员实现所有普通用户查询,根据卡号之类的特征对银行卡的查询,在线普通用户的查询,对于存取转帐业务的实现。
普通用户的登陆,对自己个人信息的查询。
如果是普通用户拒绝其登陆管理员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