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岩石力学-3结构面+岩体的力学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2.21 MB
- 文档页数:91
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与岩体强度研究综述摘要:根据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对工程岩体质量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运用Hoek–Brown准则求解工程岩体强度。
并根据岩块的咬合状态及这些块体的表面特征,提出了节理岩体强度的确定方法,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强度;岩体中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各类地质结构面,在力学上则表现为存在着不连续面、弱面或软弱夹层,这些结构面对岩体强度和岩体工程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因此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和岩体的强度是息息相关的。
1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岩体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是指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理、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面。
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的研究与岩石力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为工程岩体之所以失稳,影响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岩体内存在着一些软弱结构面。
目前普遍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其分布规律,并应用到工程稳定性分析中。
1.1 结构面抗剪强度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是表征岩体的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作为表征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在现场或实验室内测定。
对于起伏较大的粗糙结构面,按Barton公式计算时,JRC值往往是根据结构面产状与标准轮廓线(ISRM 轮廓线)对比来确定的,由于视觉上的判断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采用各种测量仪表观测和计算机处理。
如Barr等人使用粗糙位形标测仪和数字化坐标记录仪测定,得出标准曲线JRC值和分维值D的关系,应用分形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描述了节理粗糙系数JRC和JRC尺寸效应的特征。
1.2 结构面的变形关于岩体不连续结构面的变形分析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至今已经建立了许多不同层次上的离散模型和数值方法。
以有限单元法为基础,并引入能反映岩体结构不连续性特征的模型以弥补有限元关于不连续性处理的不足,如结合单元法,节理单元法,Desai等提出的薄层单元法以及用于模拟多节理岩体的等效连续体模型和损伤模型等。
第三章 岩体结构与岩体力学性质第一节 概述成岩之初岩体是连续的,以后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岩体中形成各种地质界面,因此被各种结构面切割是岩体的主要特征。
岩石是构成岩体的物质,岩体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被结构面包围的岩块)两个基本单元组成。
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取决于结构面和结构体的力学性质,从总体上说,岩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岩体是预应力体,在进行开挖工程前,岩体中已存在初始应力场。
开挖岩体形成的应力集中势必迭加到初始应力场上。
(2)、岩体是一种含有多种介质的裂体。
有两个极端情况,一种是弱面极少或几乎没有的整体性质,可视为连续介质。
另一种是弱面充分发育的松散体,在这两种情况之间有松散体—弱面体—连续体的一个系列。
将这由连续到不连续的系列划分为几种力学介质,如连续介质、块体介质、松散介质等。
岩体中的结构面:断层、节理、裂隙、片理等不连续面; 假整合、不整合、充填物等物质分界面。
结构面有厚度、有充填物、结构面是弱面 岩体被结构面切割成岩块岩体破坏可沿结构面发生成追踪开裂 结构体和结构面是构成岩体结构的要素概念:岩体结构——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单元在岩体内的排列、组合形式,称为岩体结构。
基本的岩体结构单元有两类四种岩体力学性质取决于岩体大小尺度和赋存条件(地质环境)。
影响因素有结构体力学性质、结构面力学性质、岩体结构力学效应(实际是结构形式)、地质环境(尤其是水和地应力)。
当岩体强度很高时,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控制了岩体的力学性质;反之则岩块的力学性质控制了结构体的力学性质。
岩体结构的力学效应主要体现在:爬坡角、尺寸效应和各向异性 地壳中的岩体本身是受载体,周围岩体施于它的应力是地应力。
围压对岩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有: 1、围压越大,承载能力或者强度越大; 2、低围压下呈脆性,高围压下呈塑性; 3、围压越大波传播的衰减越小。
岩体结构单元 结构面结构体坚硬结构面(干净的) 软弱结构面(夹泥的、夹层) 块状结构体板状结构体(长厚比大于15)地下水对岩体力学性质有明显影响研究岩体力学性质要从岩性、结构面、岩体结构型式、应力环境和地下水几个方面参考。
岩石力学复习重点资料岩石力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岩石材料的特殊性:岩石材料不同于一般的人工制造的固体材料,岩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压应力,具有各种规模的不连续面和孔洞,而且还可能含有液相和气相,岩石远不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弹性连续体。
2.岩石与岩体的区别:(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他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2)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他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受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如不整合褶皱断层层理节理劈理等不连续面。
重要区别就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起决定作用的是岩体强度,而不是岩石强度。
3.岩体结构的两个基本要素:结构面和结构体。
结构面即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与不连续面。
被结构面分割而形成的岩块,四周均被结构面所包围,这种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称为结构体。
第二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1.名词解释:孔隙比:孔隙的体积(Vv)与岩石固体的体积的比值。
孔隙率:是指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吸水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之比的百分率。
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孔隙数量多少盒细微裂隙的连通情况。
膨胀性:是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崩解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力,完全丧失强度时的松散物质的性质。
扩容:岩石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当外力继续增加时,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的现象。
蠕变:应力恒定,变形随时间发展。
松弛:应变恒定,应力随时间减少。
弹性后效:在卸载过程中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长期强度:当岩石承受超过某一临界应力时,其蠕变向不稳定蠕变发展,当小于该临界值时,其蠕变向稳定蠕变发展,称该临界值为岩石的长期强度。
2.岩石反复冻融后强度下降的原因:①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涨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②当温度减低到0℃以下时岩石孔隙中的水将结冰,其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直至破坏。
岩体力学岩体结构面性质岩体力学是研究岩石和地壳构造中岩石体的力学性质以及其变形、破裂和破碎特性的一门学科。
岩体结构面是岩石中天然的或由于应力作用而形成的裂隙或断裂面。
通过对岩体结构面性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岩体的力学行为,对岩石工程和地质灾害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岩体结构面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和研究:1.结构面的存在形式:岩体中的结构面有多种形式,如裂隙、节理、层理等。
裂隙是岩石中的一种空隙或线裂缝,不同类型的裂隙对岩体的力学性质有不同的影响。
节理是岩层中的一种局部平行于岩层面的裂隙,节理的存在对岩石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重要影响。
而层理则是沉积岩中分层承载着特定的结构面,影响岩石体的力学行为。
2.结构面的排列方式:结构面通常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包括平行、正交、斜交等。
不同排列方式下的结构面对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会有不同的影响。
比如,平行结构面会导致相对容易的岩层剥离,而正交结构面则会使岩体更容易发生坍塌。
3.结构面的纹理特征:结构面通常会具有一定的纹理特征,如面状、短柱状、笔直等。
不同的纹理特征会影响结构面的强度和破裂特性。
比如,面状结构面相对较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和断裂。
4.结构面的物理性质:结构面的物理性质包括强度、硬度、粗糙度等。
强度是结构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硬度则是结构面的抗切割能力。
粗糙度则是指结构面表面的粗糙程度,对岩体的摩擦力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5.结构面的扩展性和连通性:结构面的扩展性指的是结构面在空间上的延伸范围,连通性指的是结构面之间的连通程度。
结构面的扩展性决定了岩体的整体稳定性,连通性则影响了结构面的水和气体的扩散性。
综上所述,岩体结构面性质对于岩体力学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岩体结构面性质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岩体的力学行为,为岩石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因此,对于岩体结构面性质的研究是岩体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岩体的力学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岩体的力学特征。
你说这岩体啊,就像一个脾气有点怪的大汉。
有时候它可结实了,硬邦邦的,能撑起一大片天地;有时候呢,又好像有点“脆弱”,轻轻一碰就可能出点小状况。
咱先说说岩体的强度。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力气大小,有的岩体那强度,杠杠的,怎么折腾都没事,就像大力士一样。
可有的岩体呢,就没那么厉害了,稍微给点压力可能就扛不住啦。
你想想看,要是盖房子的时候遇到强度不行的岩体,那房子还不得摇摇晃晃的呀,多吓人!还有岩体的变形特性呢,这就跟面团似的。
有的面团好揉,能变出各种形状;有的就比较难搞。
岩体也一样,有些岩体容易变形,在压力下会慢慢改变形状;而有些就比较倔强,不怎么愿意变形。
这要是在工程建设中不搞清楚,那可容易出问题咯!比如修条路,路下面的岩体变形太厉害,那路不就变得坑坑洼洼了嘛。
再讲讲岩体的断裂韧性。
这就好像一根绳子的结实程度,有的岩体就像很结实的绳子,很难弄断;有的就像质量不太好的绳子,稍微一拉就断了。
在一些地质活动或者工程施工中,如果岩体的断裂韧性不够,那不是很容易就出现裂缝甚至崩塌吗?岩体的各向异性也很有意思哦。
就像人有不同的性格侧面一样,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质也可能不一样。
这边硬一点,那边可能就软一点。
这可不能小瞧啊,要是不注意,按照一个标准去对待,那不就得出错嘛。
你说咱生活中的好多事儿不都跟岩体的力学特征有关系嘛。
就好比爬山的时候,那些陡峭的山崖,不就是岩体嘛,它们的力学特征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安全地爬上去呀。
还有挖矿的时候,得搞清楚岩体的情况,不然怎么能安全地把矿石挖出来呢?所以啊,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岩体的力学特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只有把它搞清楚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和它打交道,利用它或者避开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别小看了这些石头,它们的脾气可不小呢!咱得小心伺候着,才能让它们为我们服务,而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对吧?总之,岩体的力学特征那是相当重要,咱可不能马虎对待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