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造瘘患者的护理_内容要点说明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26
膀胱造瘘术护理常规
患者准备
-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遵循医嘱禁食禁饮的要求。
- 确保患者理解手术的目的、风险和预期结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准备
- 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 清洁患者膀胱和周围区域,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 为患者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和设备,例如导尿管、尿袋等。
术中操作
- 按照医生的指示,协助将患者置于手术台上,并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在手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
- 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在手术结束后,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继续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
术后护理
- 在患者恢复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尿量、颜色和质地。
- 定期更换导尿管并对导尿管周围皮肤进行清洁,以防止感染。
-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抗生素治疗,以减轻疼痛和预防感染。
- 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关于膀胱造瘘术后的自我护理,包
括如何正确清洁尿袋、如何观察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随访和复诊
- 安排患者进行定期复诊,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 在复诊期间,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测,以监测
患者的肾功能和尿路健康状态。
- 向患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教育,以帮助其适应和管理膀胱造
瘘术后的生活。
以上是膀胱造瘘术护理的常规内容,具体的护理操作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尽量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膀胱造瘘护理措施简介膀胱造瘘是一种手术,用于治疗膀胱疾病或损伤。
在这个手术中,医生会创建一个人工的通道,将膀胱与体表进行连接,以便尿液能够排出体外。
膀胱造瘘护理措施是指在膀胱造瘘术后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以确保术后恢复和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膀胱造瘘护理措施1. 术后观察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以检测任何并发症的迹象。
以下是需要观察的几个方面:•伤口情况:检查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的迹象。
•尿液情况: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量,注意是否有血尿或异常的尿液。
•增加尿液输出:观察尿液是否正常排出,以确保膀胱造瘘的通道通畅。
•抗生素使用: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 膀胱造瘘护理膀胱造瘘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旨在保持通道的清洁和通畅:•定期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定的洗液,定期冲洗膀胱造瘘通道,以防止结石、血块或其他异物的积聚。
•导尿管护理:如果患者有导尿管,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洗导尿管,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保持通道的排尿:患者需要保持通道的通畅,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来帮助尿液的排出。
•控制感染风险:护理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伤口护理伤口护理是膀胱造瘘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伤口护理措施:•清洁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定的洗液清洁伤口,并轻轻擦拭周围的皮肤。
•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以保持伤口干净和干燥。
•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渗液、红肿或感染的迹象,并及时报告医生。
4. 饮食指导膀胱造瘘后,患者需要特殊的饮食指导,以下是一些建议:•饮食均衡:建议患者摄入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水量控制: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患者的饮水量,以帮助控制膀胱造瘘通道的排尿。
•避免刺激性食物: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膀胱造瘘的刺激。
结论膀胱造瘘护理是术后患者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膀胱造瘘患者的护理内容要点膀胱造瘘是一种通过手术在膀胱部位建立通道,以引流尿液的方法,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潴留或排尿困难。
对于膀胱造瘘患者,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膀胱造瘘患者护理的一些要点。
一、心理护理膀胱造瘘患者往往因疾病和手术带来的身体变化而产生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给予理解和支持。
向患者解释膀胱造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了解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以介绍一些成功康复的病例,让患者看到希望。
对于患者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协助。
二、造瘘口护理1、观察造瘘口每天观察造瘘口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周围皮肤的情况。
正常的造瘘口应该是红润、湿润的,没有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
注意观察造瘘口有无回缩、狭窄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清洁造瘘口每天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造瘘口及周围皮肤,去除分泌物和血痂,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擦拭,以免损伤造瘘口周围的皮肤。
3、消毒造瘘口清洁后,用碘伏棉球消毒造瘘口及周围皮肤,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覆盖的范围。
消毒时应从内向外,依次进行,防止感染。
4、更换敷料根据造瘘口的渗出情况,定期更换敷料。
一般情况下,2-3 天更换一次,如果渗出较多,应及时更换。
选择透气性好、无菌的敷料,如纱布或敷料贴,覆盖造瘘口,并用胶布固定。
三、引流管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堵塞。
患者卧床时,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打折;患者活动时,应注意引流管的长度,避免牵拉。
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尿液中的沉淀物堵塞管道。
如果发现引流不畅,应及时检查原因并处理。
2、观察引流液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正常的引流液应该是淡黄色、清亮的,如果出现血性、脓性或混浊的引流液,应及时报告医生。
膀胱造瘘管护理常规
耻骨上膀胱造瘘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做膀胱造瘘术,使尿液引流到体外,
解决排尿困难,分为暂时性或永久性。
【护理评估】要点
1、管道在位、通畅。
2、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常见护理问题】
1、排尿形态异常与留置膀胱造瘘管有关。
2、疼痛与手术伤口、导管刺激及血块堵塞引流管引起的膀胱痉挛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执行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术前护理常规。
2、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
3、如留置导尿管,遵医嘱行间断膀胱冲洗。
4、患者入手术室后,备好膀胱冲洗液及用物。
术后护理
1、执行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常规及相关麻醉后护理常规。
2、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及留置尿管,妥善固定,保持冲洗管路通畅。
3、遵医嘱予以膀胱冲洗,根据尿液颜色调节滴速。
4、观察尿色及尿量变化,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冲洗尿路。
5、观察造瘘口处有无尿液渗漏,保持局部切口干燥。
6、拔管护理:如为暂时性膀胱造瘘管,拔管前先夹闭管道,观察能否自行排尿,如
有排尿困难则延期拔管。
拔管后观察造瘘口有无漏尿,一般 2-3 天自行愈合。
7、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每月来院更换造瘘管一次,出院前教会其定期更换引流袋的操作
流程,防泌尿系感染。
(2)多饮水,以利冲洗尿路。
(3)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4)如遇造瘘管不慎滑脱,应及时来院就诊。
膀胱造瘘术的护理1.置管前的护理(1)置管前3 d 开始监测体温,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均以对症治疗,待感染控制后3 d行留置膀胱造瘘术。
(2)病室空气消毒,置管前1 h 使用紫外线对病房消毒1h。
(3)保持腹部和会阴部皮肤的清洁置管前1d备皮( 备皮范围为肚脐以上5 cm 至会阴部皮肤) ,动作轻柔,防止备皮时损伤皮肤。
(4)术前心理指导告知患者置管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知患者和家属留置膀胱造瘘管是通过尿液改道的途径达到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置管期间可持续解除尿路梗阻,减轻排尿不畅的痛苦,其手术范围小,只在局麻下行膀胱造瘘,既经济又方便。
讲解置管后的护理方法,并安慰患者,避免紧张情绪。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置管后的护理(1)保持造瘘管的通畅告知患者饮水的重要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无饮水限制) ,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 ml 左右) ,保证有效饮水,帮助患者选择一些低糖水果汁如猕猴桃汁、苹果汁、黄瓜汁等加入水中,既改善饮水的口感,又保证了饮水量从而达到了冲洗尿路的目的,以防止膀胱感染或结石形成。
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导管的位置应始终低于置管处,防止导管扭曲、折叠和堵塞,翻身时尤其应注意,避免尿液倒流引起感染。
嘱患者不能自行拔管。
每班护士交接班时查看导管是否在位通畅。
(2)妥善固定在置管处用1 块无菌开口纱布,覆盖在导管下端,在导管上端再覆盖一块无菌方形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在皮肤上。
在距离切口5 ~ 8cm 处再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腹部皮肤上,这样可避免因翻身时牵拉到切口皮肤引起出血。
(3)膀胱冲洗在患者安静休息时进行膀胱冲洗,2次∕ d,每次选择生理盐水250 ml,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后,挂于输液架上( 瓶底离床沿60 cm) 备用。
用碘伏消毒一次性引流袋导管处,将备好的输液器针头刺入已消毒的一次性引流袋导管处,再用胶布固定。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节冲洗的速度( 80 ~ 100 滴/min) 、温度( 38 ~ 40 ℃) ,每次冲洗前排空膀胱,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的变化。
膀胱造瘘患者居家有哪些护理要点膀胱造瘘是什么?相信很多人听到膀胱造瘘都比较陌生,膀胱造瘘是指病人因为下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潴留、排尿困难,然后病人不能进行导尿治疗,那么往往就需要进行膀胱造瘘。
即在病人下腹部正中的位置进行插管进入膀胱,将尿管置入,膀胱内的尿液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引流到体外。
一般来说需要进行膀胱造瘘的就是下尿路梗阻、骨盆骨折等引起尿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病人。
因为膀胱造瘘患者带管的时间非常长,所以许多患者都是需要带管回家的。
那么居家护理就成为了膀胱造瘘患者康复的一个主要问题。
接下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膀胱造瘘患者的居家护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造瘘口的护理造瘘口的位置需要时刻保持一个清洁、干燥、卫生的状态。
每天都需要用清水将造瘘口周围的皮肤和造瘘管擦洗干净,然后使用抗菌喷雾对周围进行喷洒,或者使用消毒棉球对造瘘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擦拭,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
通常不需要在造瘘口的位置覆盖纱布,如果患者需要使用敷料,应当定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干燥。
每天都应当注意观察造瘘口的皮肤情况,如果出现了分泌物要及时清除并做好消毒。
如果出现了红肿,可以涂抹氧化锌软膏来保护皮肤。
注意观察造瘘口是否有尿液渗出,一旦发现造瘘管堵塞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更换。
2.造瘘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造瘘管,并保持造瘘管的通畅,防止造瘘管出现打折、扭曲或者脱落。
使用抗逆流引流袋,避免发生逆流感染,通常每周更换一次引流袋,在更换引流袋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活力碘棉签对尿管接口和引流袋的接口进行多次消毒,在操作前一定要做好手的卫生,以免引起感染,这一步骤一定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正确操作,更换时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口。
保持尿袋位置低于造瘘口,防止尿液倒流。
在平常需要观察引流的尿量、颜色以及是否出现了絮状物或者浑浊的现象。
每隔两小时对造瘘管进行挤压,以避免血块堵塞造瘘管。
在白天患者需要活动,应当将引流袋用别针在裤子上固定牢靠。
在外出时将尿袋放置在专用的布袋内。
膀胱造瘘护理常规膀胱造瘘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行膀胱造瘘术,使尿液引流到体外,分为暂时性或永久性解决病人的排尿困难。
膀胱造瘘术后需要进行妥善周到的护理,方能使这类病人早日康复,防止产生各种并发症。
一、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同泌尿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2、术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按计划完善各项检查治疗。
3、讲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手术的必要性,做好皮肤准备。
4、病人做好术前的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等,嘱病人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5、劝告患者戒烟,以免术后咳嗽,防止肺部感染,以免诱发急性尿潴留。
6、告知患者改善营养,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术前一天晚12:00后禁食水,准备第二天手术。
(二)术后护理:同泌尿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1、管路护理①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及时更换药料。
监测体温。
碘伏消毒造瘘口2次/日,消毒范围以造瘘口为中心,由内向外10-15cm,同时碘伏消毒引流管方法自造瘘口向远端消毒10cm。
②膀胱造瘘管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折叠、受压。
保持造瘘管通畅。
尿袋位置不能高于膀胱区,防止尿液回流,引发感染,引流袋达2/3满应及时倒掉,更换引流袋1次/周。
③严密观察膀胱造瘘管的量、颜色、性质,如引流管内有血尿、絮状物出现,引流液混浊且坏死脱落细胞较多,提示有膀胱炎或尿路感染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可做尿常规,尿培养。
2、疼痛的护理:观察、记录疼痛性质、程度、时间、发作规律。
如患者发生膀胱痉挛或术后伤口疼痛,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观察并记录用药后效果。
调整舒适的的体位。
精神安慰,心理疏导。
指导病人应用松弛疗法,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
3、活动指导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活动。
在移动病人时保证病人的安全。
预防不活动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a、协助病人经常翻身,更换体位。
b、适当使用防褥疮气垫床等抗压力器材。
医院护理部泌尿外科膀胱造瘦健康教育
(一)术前指导
L心理指导: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2 .饮食指导: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限酒。
3 .休息与活动指导:注意保暖,劳逸结合。
4 .术前准备指导: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二)术后指导
L饮食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Onll以上。
2 .休息与活动指导: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术后一月内避免体力劳动。
3 .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
4 .造痿管指导: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脱出、受压、扭曲等,定期更换造疹管。